NEWS,NEWS政务新闻

怎么做 0
2020年10月26日星期一责编:李隽斌美编:张宁有奖报料:968820投稿邮箱:daily@ A11 10月24日,集美区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创新构建“工会-社工-职工”的“三工联动”机制,探索服务职工新模式;建立全省首个“台湾青年创享职工之家”,设立“两岸职工学堂”;开展关爱医护人员、环卫工人、“8+N”等群体活动,打造“互联网+工会”服务平台……会上,集美区总工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记录了集美工会“娘家人”五年来的付出与收获,探索与创新。
集美区总工会践行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主动靠前服务集美发展大局,谱写了集美工运事业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黄嵘摄) 创新创造有活力岗位建功有担当集美区总工会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本版文/本报记者江海苹通讯员赖玉银本版图/集美区总工会提供(除署名外) 悠悠五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五度春秋,忠诚履职,砥砺奋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在过去的五年里,集美区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集美区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改革创新,砥砺前行,践行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主动靠前服务集美发展大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等,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谱写了新时代集美工运事业的新篇章。
▲集美区总工会开展厦门职工春晚集美区专场海选,展现职工新风采。

1 坚定思想政治引领 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嘉庚精神是厦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嘉庚精神、海堤精神等为代表的厦门精神在特区沃土深植,是引领厦门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8月21日下午,一场“职工书屋·工悦领读”读书分享会在集美区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职工书屋举行。
此次读书分享会邀请了《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访谈者、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老先生做现场交流分享,“集美工匠”、纪念馆讲解员、音乐创作者等各行业职工代表与杏林湾企业青年职工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如何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深入交流。
这是集美区总工会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举措之
一。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
保持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集中体现在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上,最终落在教育、宣传、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上。
”谈及工会工作强“三性”问题,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区总工会主席黄云茜如是说。
五年来,集美区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改革发展共识广泛凝聚。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职工大学习”、劳模宣讲、“职工书屋·工悦领读”读书会、快闪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加强职工意识形态工作。
开展“工会志愿红”活动,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走进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力量,外化为行为操守,以模范行动引领社会风尚。
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升有集美特色的传统职工文化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新常态。
举办了集美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职工文体节;开展以“劳动展风采·集美建新功”为主题的两届职工风采节,参与职工超过5万人次。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作用,制作先进集体、劳模宣传视频,通过先进事迹教育职工、鼓舞职工、激励职工。
致敬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举办“逆行勇士·仁心天使”线上投票互动活动,逾10万名职工群众踊跃投票,用行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三会一课”思想教育功能,加强工会基层党组织建设。
亮点 集美区总工会荣誉 ●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高度重视支持下,集美区总工会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安全生产管理局授予的“安康杯竞赛组织工作优秀单位”;福建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授予的“福建省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A级单位”等荣誉 ●集美区职工服务中心被福建省总工会命名为窗口服务行业“福建省工人先锋号” ●《集工学法》专项系列栏目荣获全省“十佳”工会工作宣传新媒体系列作品称号 ●《集美区总工会持续发力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被评为福建省“十佳”工会工作宣传新媒体作品 ●在2020年“第五届福建省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排行榜活动中,集美区总工会月度排名在全省120多家微信公众号中多次位居前
五,其中,今年9月份位列第一名 ▲集美区总工会组织职工技术比赛。
▲集美区总工会面向广大职工开展普法宣传。
链接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10月24日,集美区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集美区各级工会在集美区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靠前服务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在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经验做法,谱写了集美工运事业的新篇章。
会议强调,今后五年,希望集美区各级工会组织在新的征程上,强化政治引领,在服务大局中建功新时代,在聚焦主责主业中展现新作为,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会议选举产生了集美区总工会新一届“两委”成员,黄云茜当选为区总工会主席,吴伯荣为常务副主席,林斌、张本树为副主席(兼)。

2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主力军作用促进岗位建功立业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集美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承担起普法宣传的“维权咨询员”、职工心理的“减压辅导员”、疫情防控的“娘家保障员”、复工复产的“返工组织员”等多重角色,奔走在复工复产的“春天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各项举措,筹集54万元购买物资,慰问12597名一线防疫人员;组织645名外地职工集中乘坐包车、包列、包机顺利返回集美复工复产,投入100万元助力提升集美区商气人气,构建“集美·美好生活圈”活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担当。
五年来,集美区总工会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不忘初心的担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建功新时代,助力岛外大发展。
通过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工会组织带领广大职工不断创新、创业、创造,充分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促进岗位建功立业,为推动集美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围绕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服务厦门会晤“三比一创”立功竞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推动职工技能比赛实现常态化发展。
全区各级工会以技能比武、技术晋级、名师带徒等形式,开展劳 动竞赛、岗位练兵,参赛职工20多万人次,造就了一支品行好、技能高的新时代职工队伍。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开展以小发明、小创新、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技术创新活动,申报“五小”创新150项,转化创造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担当。
聘请专业团队开展企业精益管理系列培训、与企业“一对一”诊断、辅导等方式,协助制造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精益生产,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动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积极投身“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并发放价值9.86万元的慰问品。
集美区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0月24日召开。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集美区总工会组织外地职工集中返厦,助力复工复产。

3 普惠帮扶职工让职工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有了工会‘娘家人’,我们很安心!”今年1月,“八大群体”职工代表、保安张宗兴收到集美区总工会“娘家人”送来的新春礼包,激动地说,“在工会的大家庭里,我们收获了家的温暖,找到了归属感。
新的一年里,我将立足岗位继续奋斗。
” 张宗兴的一席话,道出了集美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声。
五年来,集美区总工会以人民至上的情怀,针对广大职工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用实际行动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积极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律师团队参与法律咨询与维权,开设维权服务专线,创新云课堂普法及企业一对一的法治“体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企业与职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助力劳动 纠纷有效解决。
发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作用,指 导1159家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合同,涉及员工41564人。
疫情防控期间,集美区总工会还指导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网上集体协商活动。
推动“工会主席接访日”制度化常态化,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建立15个共享职工之家,打造“十分钟职工服务圈”。
创设一批职工学堂,开展培训、读书会、亲子互动等活动。
推动“职工书屋”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开展各类读书分享会100多场。
建设17个“工会爱心驿站”,发起“万人点赞·爱心集美”助力活动,捐出爱心物资投放至各个工会爱心驿站。
设立35家省市级哺乳室(女职工休息室)。
建立灌口中心卫生院医生休息室。
推进“爱心厦门·暖心娘家”行动, 落细落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工会帮扶工作品牌,发布《职等你来》32期,提供15718个招聘岗位信息;提供30万元助推“爱心屋”建设运营。
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动采购和政县农特产品952万元,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14个职工书屋建设及困难帮扶、岗位培训。
推进山海协作,提供10万元援建清流县总工会共享职工之家。
聚焦主责主业,普惠服务提质增效。
“平安返厦”交通补助实现线上咨询、申报、审核,共发放交通补助款1615.93万元,惠及职工89761人次。
做好职工医疗互助参保及补助发放工作,424768人次参加保障,17881人次获得补助金共计2772.3万元。
开展“八大群体欢迎入会”关爱行动,为新入会的2053名货车司机、家政服务员、保安等八大群体赠送入会爱心礼包。

4 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工会工作新活力 五年来,集美区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以自我革新的勇气不断推动工会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工会工作新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群团改革精神,围绕“去‘四化’、强‘三性’、促‘三转’”这条主线,出台集美区工会改革实施方案,改进工会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推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在全市率先选举2名台籍员工分别兼任区总工会副主席和区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启用工会专干担任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职工服务站站长,服务基层效能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职工需求,丰富服务职工形式,提升服务内涵,建设“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集美区总工会创新构建“工会-社工-职工”的“三工联动”机制,探索出工会服务沉下去、社会资源引进来的“1+2+3+4+N”服务职工新模式。
2019年,集美区总工会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入具有工会服务经验的社工组织对该区职工服务中心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并以“项目制”为牵 引,面向基层工会和工会会员提供多元化服务。
如今,工会社工手中的664份档案记录着这个社工综合服务项目从立项到末期评估完成所走过的历程。
这项改革创新做法,提升了工会“家”的温度,受到全国总工会的肯定,《工人日报》和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等多家媒体主动宣传报道、推广相关经验。
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打造“十分钟职工服务圈”。
集美区总工会在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组建工会组织,建立全省首个“台湾青年创享职工之家”,设立“两岸职工学堂”。
“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被省总工会授予“闽台职工交流基地”。
在积极深化拓宽集美区职工服务中心、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创业大厦4家共享职工之家的服务项目的同时,新建11家创新型和主体型共享职工之家。
其中,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共享职工之家获得全国总工会领导点赞。
有效推动网上工会建设。
利用新 媒体助推工会事业新发展,拓展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新模式。
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共发布1820篇推文,总阅读量达到180万人次。
开设的“集工学法”“集美工会说”“心灵港湾”等系列特色栏目,深受职工好评。
建设职工“心灵港湾”。
在全市工会系统率先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构。
采取“一心两线三群体,四道五术六回音”模式,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和论坛等,惠及职工2万人次,将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作为工会服务的一个新重点。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开设多个特殊群体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处理多起危机个案,受到企业职工的好评。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今后五年,集美区总工会将不负韶华、砥砺奋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怎么做 #怎么做 #程序 #公众 #怎么改 #做一个 #公众 #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