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要晒出生命的成长,2021年3月22日

公众 9
编辑:陈秀云 星期一E-mail:ncdzzbs@163 “晒娃”,要晒出生命的成长 “晒娃”是很多新生代父母朋友圈的主题,也是抖音等各种网络分享平台上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围绕亲子育子做微信公众号成为新一代父母的独特经验。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胡俊是微信公众号“泥巴青年”的主持人,多年来坚持在公号上发表育儿实录。
为此,笔者请他谈谈相关的体会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记录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问:作为一名北大老师,你注册微信公众号“泥巴青年”坚持5年发表育儿实录。
为什么? 胡俊:我在公众号发表育儿实录有个偶然的起点。
2016年10月,一个周六早上,儿子胡萝卜五岁半,不大乐意起床。
哄孩子起床,常见的做法是编故事。
我信口编起了床前桌子上小蜡笔和小画板的故事,他很感兴趣,起床后把故事画了出来。
我发给朋友一看,挺有意思的,于是就在公众号上发表出来。
随后,读者的反馈、鼓励和催更,激发了孩子更大的创作兴趣,也反过来督促我坚持更新。
坚持做了5年,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给自己和孩子的时光留一个有意思的记录。
当然,随着记录越来越多,家长读者也越来越多。
有些家长很有经验,有些家长焦虑紧张。
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记录和展示,传导两个积极的信号,一是唤起对父母角色真正的重视,二是试图说明做好爸妈虽然不容易,但只要用心,注意学习,人人都有可能做到的。
大家看着我们记录的日常,如果觉得“看吧,北大老师 编者按 “晒娃”,是网络发达、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晒时代”的一大特色,是一个不分中外的全球性现象。
孩子的出生,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孩子第一天上学……都是父母眼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然而,有人从中看到家庭温情,有人借此交流带娃经验,但也可能引发隐私、人身安全等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安全“晒娃”、正能量“晒娃”?不妨阅读这组文章,从中获得些许启发。
在家带娃也不过如此”,遇到的都是类似的问题,也有类似的趣味和麻烦,这样带娃就会轻松一些,更有信心一些。
分享让父母得到学习和反思 问:我还注意到“泥巴青年”还带动了周围的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把亲子育子的故事和经验分享到公众号里。
对于这种记录和分享,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胡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大人小孩都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心理取向,其实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家长,都有可塑性。
在分享中感受到正向的鼓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对亲子教育的不断反思和改进。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
我们曾经有个学英语的小群,从每天一句开始,三年多下来,已经有从零开始的7岁小朋友英语阅读水平超过母语国家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
我们有爱好画画的小朋友,因为分享 和鼓励,现在每天创作一幅速写,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
有些家长的育子经验很丰富,孩子培养得也很成功。
他们的具体做法、孩子的具体特点都可能不同,但他们分享的内容,特别是其中包含的理念和感情,是非常有启发的。
所以总体来说,分享记录和经验,是一个利人利己、有用有趣又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晒娃”要晒出正能量 问:在这个新媒体产品铺天盖地的时代,你认为公号对传播亲子育子的正能量的作用是什么? 胡俊:新媒体时代,信息纷繁杂乱,在资本的推动下,育儿的很多焦虑和困难会被无限放大。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一个公众号能够踏踏实实地坚持记录真实、传递美好和希望,就是一种正能量。
毕竟靠焦虑只能卖广告卖商品,焦虑养不好娃,面对现实、相信美好和 希望才能帮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育儿。
所以一个好的公众号,既是理念传递,也是经验分享和情感共鸣,还可发挥一定的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好作用。
问:我总有一个担心,一旦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他们会对记录自己婴幼儿成长的公众号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胡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抛给了胡萝卜。
他的回答很果断,“没事啊!记录自己的成长,挺好的啊!”我又问,“那有些糗事的记录呢?”他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啊。
” 实际上,我们注意把握了两点。
一是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每一篇涉及孩子的育儿文章和孩子自己的作品,都是征得孩子同意后才推送的。
还有很多漫画、故事、日记,包括一些囧事或者涉及其他同学小朋友的事,因为他不同意推送,都没有发表。
二是大人有总体的把关。
比如,五年来,除了一张经胡萝卜同意的,从来没有推送过 他个人的正面照片。
这里需要一个平衡。
一方面我 们希望记录真实,另一方面确实要注意保护隐私,不仅是自己孩子的隐私,还有他的同学、朋友的隐私。
必要时,我在推送中都做了隐私处理,比如漫画打码、隐去姓名等。
我担心的是那些视频号,录了很多幼儿孩童的特写,而且唯恐不搞笑、生怕不吸睛。
孩子们长大后会怎么看自己的这些视频记录呢?未来即使他们反对,也无法消除影响。
这里可能需要有些舆论的引导和规则的约束。
问:现在有一些儿童网红带动流量和广告,涉及经济利益,对此,你怎么看? 胡俊:胡萝卜五岁多时,因为画画出了两本小书,有人建议往扩大知名度的方向发展,我们没有同意。
如果一个形象有影响和受众,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这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本身无可非议。
但是,专门瞄准流量和广告的网红,其实就是一种消费品、一种工具。
而消费品和工具这两个词,不应该与儿童连在一起。
全社会努力的目标、追求的梦想,应该是让我们下一代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该读书、该玩耍、该运动,但绝对不该在这个年龄被工具化、商品化。
有些父母为了博眼球、赚快钱,推动儿童做网红,是坑害孩子的行为;但更大的推手来自一些商家和资本。
过度消费孩子的做法,从保护未成年人和维护公序良俗的角度,应该要被干预和制止。
(据《光明日报》) 有一说
莫让如此“晒娃”给教育添堵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晒娃”成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爱好。
如果仅仅是爱好,也许还好,可有的人“晒娃”成瘾。
对于这些人,网上甚至给了他们一个绰号———“晒娃狂魔”。
然而,“晒娃”成瘾的家长看不到自己做法的弊端。
面对别人的指责,他们或许会反驳,“生活就剩下孩子了,不晒娃晒谁?”“晒娃就是为了记录孩子 成长而已”……这些反驳不无道理,问题在于“晒娃”成瘾混淆了公与私的边界,不仅带来了安全危险,也带来违法之虞。
“晒娃”成瘾是一种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
很多父母晒出的孩子照片,写下的日记看似零碎杂乱,其实一旦“有心人”进行串联,也能组合成一条完整的儿童个人信息链。
之前,据公安机关披露,一些犯罪团伙和非法调 查公司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大肆进行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
原本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到头来却很可能因为无心“晒娃”,酿成一场悲剧。
“晒娃”成瘾是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侵犯。
在家长看来,孩子是自家的,发个图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思维的错误在于不知孩子也是公民,他们也有 肖像权、隐私权等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并不因为在监护人的羽翼下而无力伸张。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再看“晒娃”成瘾的做法,显然与法律规定格格不入。
“晒娃”成瘾也是对公共网络空间的侵蚀。
虽然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权利的行使,不能天马行空、无所拘束。
“晒娃”的内容看上去“人畜无害”,可一旦过了头,其实 是对他人网络生活的不当侵扰。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完全可以行使屏蔽的权利。
新技术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表达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世界可以摆脱法律的约束。
为人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晒娃”并无不妥之处,但也需要合法合规、妥帖妥当。
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有必要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家长认清“晒娃”成瘾的危害性,学会更科学地“晒娃”。
我们要用一种更合适的方式,谨慎记录和表达孩子的成长,让这份对子女和家人的爱,更长久地留存下来。
(刘婷婷) 父母感悟 女儿教我两个道理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和她互动的片断,让我们悟出了不少教育的道理。
向孩子道歉并不丢人 有一天,晚上6点了还不见女儿放学回家,做好的菜都凉了。
妻子担心女儿安全,打了个电话给她,问她为什么还不回家,是不是和什么不良少年在一起。
女儿没好气地说:“你女儿是那样的人吗?今天是数学老师拖堂才放学晚了。
” 女儿回家后,脸色有些不好看,关门时发出了很响的“砰”的一声,妻子认为女儿是冲着她砸门,便发起火来,给了女儿
巴掌,女儿委屈地哭了起来,并且赌气不吃饭。
第二天,妻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点过分,便主动向女儿道歉,孩子对父母的包容总是超过我们对他们的包容,女儿马上点了点头说:“妈妈,其实我也有错,你本来是关心我才打电话,我不应该恶声恶气地对你说话,回了家也不该砸门惹你生气,对不起!” 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中,我们可能会误解孩子错怪孩子,但是很多人放不下做父母的架子,认为向孩子道歉有损自己的威严,只有孩子给大人认错的份,哪有大人给孩子道歉的?渐渐地,父 母的虚伪、固执、骄傲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实,父母诚恳地向孩子道歉,不仅能很快化解与孩子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还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由衷的尊敬和信任,父母的威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家庭“网”事引人思考 女儿上初中后开始喜欢上网,每天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聊天或者玩游戏,几个小时都乐此不疲。
我告诫女儿少上网,她振振有词地说:“我们老师都说了,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成天死读书也没用,网上还有很多对学习有用的知识和软件……” 想来想去,我只好把电脑锁在房间里不让女儿接触,结果她开始晚回家,问其缘由,说是老师补课。
有一天下午又不见女儿 按时回家,我来到学校找她,结果发现她在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玩游戏。
这件事促使我认真反省,觉得一味地堵很难解决问题,必须与疏导相结合。
于是我和女儿约定,平时只要做完作业,允许她上半个小时的网,周六和周日每天可以上网两个小时;并引导她学习用电脑帮助自己,不要触碰那些对青少年有害的网站,尽量少玩游戏、少聊QQ。
经过半年多的疏导,女儿很少上网玩游戏了,QQ和微信也聊得少了,成绩比过去有所提高,还学会了用电脑学英语。
看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仅仅压制可能会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而如果能结合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耐心疏导,则可能把一件不好的事情变成有利孩子成长的事情。
(李海培)

标签: #怎么做 #公众 #公众 #公众 #菜单栏 #号头 #怎么看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