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支撑力的学习任务单,公众号模板怎么制作

公众 3
2017年7月5日 KEGAIYANJIU 建设课程推动课改12版 课改研究院 “场馆学习”在一线城市备受重视,但往往有部分学生存在“观而不学”的现象。
以博物馆学习为例,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的教育功能,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
而设计一份有支撑力的学习任务单,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度和学习有效度,从而真正持续助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份有支撑力的学习任务单 ——探索博物馆课程教育功能提升的关键着力点 □胡灿 博物馆是大众熟知的公共文化服务探究主题、学生信息栏、导言与知识链 机构,2015年《博物馆条例》颁布,在新接、知识引航、馆中发现、拓展实践、学知 《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的三大目的:结合、思考延伸、集体创作与评价量表 教育、研究、欣赏。
即把博物馆的教育功等。
这些栏目的设置会根据博物馆的个 能提到了首位,博物馆将逐渐成为学生性特征进行选择与调整。
以学校曾经组 学习的重要“课堂”。
如今,全国各地尤织的一次“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为例, 其是一线城市的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我们将学生分 但在博物馆课程实践过程中,往往有部成了两条不同的参观和体验路线,同时 分学生存在“观而不学”的现象。
博物馆根据个性化路线设计了两份不同主题的 的教育资源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任务单,两份任务单在“导言”“知识链 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的教育功能,这是接”“博物馆礼仪”部分内容一致,同时都 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
以下是我在设计有集体创作主题及相应的评价量表,其 学生走进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探索他板块则根据主题和藏品情况,从中挑 与思考。
选可以开展的活动进行设计。
学生存在“观而不学”的现象并非偶 然,我曾经回顾组织过的几次博物馆社会 分层级、内容形式并重 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我是否对博物馆资 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是否进行了博 在学科探究方法引领模块,各个环节 物馆课程的整体规划?我是否在学生走进
的设计也需要教师团队多次打磨,在设计 博物馆之前做好了整体方案设计?我设计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每个栏目本身的知 的学习任务单是否思路清晰,设计的学习识与能力梯度,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 任务是否难易恰当、梯度进阶合理,设计的力层级情况,设计难易度不同的探究任 小组探究任务是否形式新颖,能否吸引学务,同时也应考虑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 生眼球?我设计的学习任务单是否有评价特点。
体系支撑? 从内容本身的设计方面,建议教师可 当我尝试思考这些命题时,也开始努以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从记忆、 力朝这些方向改善,有意识地把准备工作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维度进行 做充分并力求合理化。
在实践探究中,我设计,不一定每次都要一一对应,可以选 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取其中几个能力层级进行设计。
这样的 需要整体设计方案,关键着力于设计课程设计,能够助力学生进阶学习,从易到难, 学习任务单,同时围绕课程学习任务单做既给学生支点,又能搭建深度学习平台。
好充分的配套支持工作,以此提升学生的 从形式设计方面,每个任务单设计教 参与度、兴趣度和学习有效度,促进学生学师都应换位思考,从学生的体验感出发,既 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助力学生在博物馆课有查找类任务,又有体验类任务,既有可以 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持续助力博物个人单独完成的任务,也有个别需要团队 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合作完成的任务。
比如,我们曾组织学生 “走进圆明园”“走进印刷博物馆”,这两次 规范设计学习任务单模板 实践活动都设计了一个需要集体分工创作 的任务:“走进圆明园”活动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走进博物馆学习
设计中,教师根据8个不同的小组设计了
8 探究过程的重要抓手,参观博物馆礼仪规个不同的探究任务单。
通过教师的线索引 范、探究目标、探究路径与线索、评价量导,学生寻找到探究任务的具体地点,同时 规、方法引领,都可以在学习任务单中体在这个地点完成拍照、利用学习配备体验、 现,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个人对任务单的梳理讲解词、进行讲解视频录制,小组实践 功能定位进行模板设计,同时针对某一次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继续合作探究,形成 博物馆课程可以做栏目调整。
对于我所最终的成果展示。
“走进印刷博物馆”活动, 在的团队而言,我们将学习任务单定位兼同样在任务单的“分析”“创造”层级,我结 具学生行为习惯及学科学习探究方法指合学生对于微信的熟悉度设计了适合学生 引两种功能。
特点的探究任务,请学生以被中国印刷博 因此,我们在学习任务单设计模块物馆聘用为“官网设计师”或“公众号的微 上做了探索和逐步改进。
在学生行为习信运营官”的身份,为印刷博物馆的官网或 惯方面,我们在外出活动的任务单设计公众号的栏目、内容、形式做规划设计,以 中,将“博物馆参观礼仪”以生动形象的此传承中华印刷文明。
这项活动的设计很 形式呈现;在学科学习探究方法引领上,受学生欢迎,小组成员模拟设计师的身份 我们设计的任务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进行规划,有一种独具的使命感,激发了他 们的创作热情。
综上,我们将探究任务设置的形式定 位不局限于纸笔完成,而是需要团队共同体验完成。
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是学生所能适应的探究方式。
这样的体验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几次探究活动下来,小组成员的默契度、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提升。
注重博物馆课程的双向互动 在学习任务单的整体设计上,我们力求实现一种转变:把博物馆原来单项传播 学习的场所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场所;注重互动性:学生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力求更多的连通:如展品、课本知识、学习体验的连通……实现学生从博物馆学习的单项研究到双向互动。
比如,起初设计任务单的时候,我们请学生去查找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藏品,思考两者的局限性。
再修订反思任务单时,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第
一,内容设计停留在查找思考上。

二,非常枯燥,对于学生而言,看到此任务单,探究度、兴趣度提不上来。
修订之后,设计如下: [学知结合] 请找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代表藏品,同时结合印刷体验环节,将相关信息填写在下方表格中。
藏品名称 刻印者 刻印时期 图片(插入电子版) 印刷体验:请分别展示一张你比较得意的印刷作品,简述印刷一件雕版、活字印刷作品的过程 比一比:根据个人印刷体验,结合参观所得,请谈一谈两种印刷方式的优缺点 雕版印刷藏品 活字印刷藏品 学生展示印刷作品 双向互动的任务设计,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大大提升,不仅在探索中充分调动了学科知识,同时在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小组合作素养也充分体现。
根据学习全过程做好学习配套 博物馆课程的学习,虽然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单,但任务单背后相应的学习配套也不能忽视,这是任务单的重要支撑。
整个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细致执行以下配套流程:第一步,行前教师踩点;第二步,制定学习方案;第三步,设计学习任务单;第四步,小组培训与行前准备;第五步,结合任务单实地考察;第六步,小组作品制作与展示。
在多个环节中,详细周全的学习方案是前提,学习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题、学习目标(教师、学生)、实践活动阶段推进安排表、学生学习过程、实地考察安排。
整个学习方案紧扣课程目标,关注小组合作分工,明确目标,体验全过程。
我们制定的学习方案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纲,目的在于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同步,知晓学习目标,以终为始。
此次学习目标分为行前、行中、行后三个环节的目标设置,同时学生有特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同样也有特定的个性目标,我们希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组织能力还是教师基本功都有所提升。
学生培训与准备是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支持配套工作。
学生培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包括阅读学习方案、学习任务书、评价量表;如何合理进行小组分工;准备工作指导与分享;查找任务书相关资料指导;博物馆现场体验小组合作指导等。
这部分要求教师团队细致进行,是小组合作的重要支撑。
做好了以上配套工作,小组实践探究成果的展示也就水到渠成了。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悄然发生改变的现象,通过我们的方案、任务单、小组培训、集体创造,学生从原来的无驱动到以终为始,目标明确;从原来的单向传播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从原来教师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从单一资源的利用到整合多种资源。
在博物馆课程的规划与探索中,教师还能挖掘到许多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学习任务及背后的学习配套支持确实是支撑教师、学生学习的关键着力点,对于正在探索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系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寻找最具价值课改成果45 沈阳大学虎石台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集2所小学、1所完中于一体的区属公办性质集团化实验学校,拥有全新管理机制。
该校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大胆实验,在创新育人模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去年6月,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和沈阳大学签署学校托管协议,将沈阳市沈北新区2所小学、1所完中委托沈阳大学管理,学校的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校长和管理团队由沈阳大学委派。
沈阳大学党委书记李继安认为,沈阳大学与沈北新区人民政府联办附属实验学校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一次有益尝试。
通过区校合作,可以借助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使虎石台地区教育质量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沈北新区区委书记金志生指出,区校合作可以将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办学方式在沈北新区落地生根,也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
按照这一思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联动、合作共享”的原则,附属实验学校借助大学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学 育人模式怎样创新 ——沈阳大学虎石台附属实验学校变革记录 □本报记者王占伟 生的综合素质。
据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海介绍,学校建立了沈阳大学教育实践基地,邀请大学知名教授为教师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助力师资培养、深化教学研究;选拔优秀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担任学校学科助讲教师,既帮助学校主讲教师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也锻炼了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借助大学教育资源,在学校开展美术和体育特长生培训计划,助推学生特长才智的发展。
学校将沈阳大学“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办学理念移植并渗透到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新模式创造新亮点 合作办学一年来,附属实验学校先后 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沈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沈阳市心理研究所等大学机构通过共建机制,将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融入中小学校园,努力构筑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培养的育人新模式。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利用丰富的专家资源为附属实验学校培训师资;附属实验学校教师可以参加师范学院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董海认为,这些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提供了平台。
另一方面,合作共建也拓宽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的地域和空间,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师范学院学生职前职后的零对接,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 发展的目的。
附属实验学校与应用技术学院合作, 通过共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技术服务、生态保护等活动,帮助学校建立各类人文社团、艺术社团,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双方共同开展友好年级、友好班级、友好团支部等共建互访活动,加强双方学生交流;应用技术学院选派优秀大学生为附属实验学校学生开展学习方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邀请优秀中学生体验大学生活,帮助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和成才动力。
附属实验学校与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合作,关爱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为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疏导,建立特殊儿童 成长档案,并跟踪回访。
新评价提升“心”素养 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质量监控、反馈、诊断、激励等作用,是教育人才观、质量观集中且直接的体现。
为此,附属实验小学以低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作为实验的突破口,将“一张卷子定乾坤”的评价方式改为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学校依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在评价中构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从评价形式看,学校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将口试、笔试、操作实践相结合,将复习与评价相结合。
在试卷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即听、说、读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综合性评价。
同时,在试卷中增设了对学生书写的评价环节。
“我们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关注知识的获得,又关注情感的发展和各科能力的培养。
”董海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家长、教师正确认识孩子,增强了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
主编:郭瑞电话:010-82296734编辑:钟原电话:010-82296569投稿邮箱:美编:孙东电话:010-82296729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标签: #公众 #公众 #公众 #程序 #后端 #菜单栏 #公众 #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