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观澜A15,2022年4月9日

程序 2
星期六责编孟秀丽美编郑艳审读李明阳 朝花·观澜A15 也说茶 □王玉河 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采天地之灵气,沐春秋之洗礼,钟灵毓秀,质朴无华。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唐代刘贞亮总结了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养志”“、以茶可行道”。
不仅如此,茶那淡雅、清幽、绵长的品性恰与中华民族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的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相契合,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总是对茶有着天生的感情,赞之不绝,爱之难舍。
人有人道,茶有茶道。
所谓茶道就是烹茶饮茶的艺术和意境,包括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程序。
我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对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包括情绪都有特殊的要求,推崇茶壶三点头、茶倒七分满、双手奉茶、三指取杯、闻香识茶、轻啜漫饮等规矩。
宋代品茶有三点三不点之说“,三点”即有新鲜的茶、有甘洌的泉水、有洁净美观的茶具时点,天气和环境适宜时点,饮茶者儒雅风趣、气味相投时点。
反之为“三不点”。
明代有十三宜与七禁忌,都对品茶的规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同样的茶叶,如水质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
一,泡出的茶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品茶还需要举止优美、语言轻柔、心情闲适,除此之外,一个静谧、清新、优雅的环境往往更能锦上添花。
品茶关键是一个“品”字。
真正的品茶不为解渴,而在回味那苦涩中的甘甜。
苦也罢,甜也罢,人生的酸甜苦辣,都从这品茶中透现出来。
一杯清茶,三味一生。
日本某僧《煎茶训》曰“: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
“”道由心悟”,每个人品茶的滋味都是独特的。
同是一杯茶,不一样的心态,就有不一样的味道,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同是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儒家看到的是礼,道家看到的是气。
品茶是一种心静。
静,是我国茶道的修习之要。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歇息,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安静。
古人品茶时,尤其讲心静。
唐时的冯可宾在《茶笺》中为心静设定了13个条件,把“无事”放在第一位。
心静是最好的茶场。
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在一盏茶香里,静的是心,涤的是灵魂。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唯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心若止水、心素如简,才能在茶悟中滤去浮躁,回归简朴。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留下不知多少爱茶吟茶的佳作,而这些佳作所诉说的都是茶一般淡泊的心性。
品茶是一种情调。
品茶不光是鉴别茶的优劣,更在乎那种安逸愉悦的滋味和放松本真的状态。
一杯在手,茶香袅袅,清香满室,意趣盎然,在细啜慢饮中,眷恋着那一份相遇和苏醒。
很多人热衷于茶艺,除了偏爱茶的味道外,更享受泡茶过程的乐趣,让生活精致化。
茶亦醉人何必酒,清茶一杯也醉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逢知己一杯醉。
喝茶能喝到醉,那是一种境界。
茶醉不同于酒醉,茶醉是令人“六腑皆芬芳”的精神滋润,是心灵上的愉悦,若是茶香能沁人心脾,并且入骨,那就是不敢想象的清福了。
茶不过两种状态,沉下去,浮上来;品茶的人,也不过两种姿态,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沉浮,犹如一盏茶水,可上可下,沉时要坦然,浮时要淡然,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思考着人生,感受着生活的情趣与雅致。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
独饮有独饮的妙处,众饮有众饮的乐趣。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喝什么茶也不重要,与谁喝茶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投缘对味。
茶里乾坤大,壶里日月长。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闲时,品一杯茶,无关贵贱,无关贫富,无关名利,在氤氲的茶香里,最终明白,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
《朝花周刊》投稿邮箱:bdshijing@ 老人和狗狗们 许多人都说,人老了最好有个寄托,更需要有个伙伴。
这次来温哥华租住在措瓦森一个安静的小区里。
这里远离喧闹的市区,小区在一个高尔夫球场里,也就更显雅静。
小区里林林总总几百户是有了,但平时见不到多少行人,但凡看到几乎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身边会有宠物狗陪伴。
最常见的是一只,有的两只,最多的一次我见过一位老妇牵着四只小狗,一手两只,狗狗跑来跳去,害得老妇忙活不迭,显得慌手慌脚,一副窘相,但看上去又特别开心。
后来我观察,小区里狗狗太多了,平均每家一只绝不夸张。
从上午开始,有时下午,有时傍晚,还有时在夜晚,都会看到有人在与狗同行。
那些形态不一品种不同的狗狗随着主人在绿化得颇有品位的小区里漫步,惬意地跑来跑去,无拘无束地你追我赶。
有的走出小区门到街上去看光景,有的去小区后园沿那条栽种不少大树的土路走一阵,还有的围着别墅群转上一圈。
人狗相融亲密无间的样子,让人看了感慨良多。
小区里老人居多。
特别是公寓里,有人开玩笑说,这里就像养老院。
这大概是外国人的生活理念和习惯的缘故,孩子成家立业或者到了一定年龄就“独立”了。
年轻人 有年轻人的世界,老人也会有自己生活。
互不打扰,相对独立。
我在等电梯、乘电梯或到垃圾间丢垃圾时,遇到和看到的几乎清一色全是上年纪的人,也就是这些人身边都会有狗狗伴随。
搬来不久我发现一位开着电动轮椅的老太太,经常按开地下车库电动门,然后开着轮椅车到小区“透风”,她身边是一只黄色的狗狗。
每次狗狗都紧靠在轮椅旁边,步子随着电动轮椅的节奏有快有慢。
有时,狗狗也会小跑起来,老太太便会加大速度跟着快行。
那情景就像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
老太太估计是单身,因为从未见过她有外人相伴,她是否有儿女也不得而知,但有一只忠实的黄狗狗这是肯定的。
只要不下雨,每天都能看到她们在小区里遛弯,并肩而行,节奏一致,相互关照,成了小区里的一景,看上去和谐而温馨。
那天我在小区里看到一对年长的夫妇拉着一辆四面有挡板的小平板车漫步,觉得奇怪。
走近后我惊讶地发现,车上居然卧着一只黑白相间的狗狗,正懒散地眯着眼睛,见我走近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眯上眼睛。
车上铺着小棉被,一看就很舒服。
再看那两位老人,不时地回头望着狗狗,然后小心翼翼地拉着车子往前走。
狗狗怎么了?我很想问问,无奈语言不行。
快步超过 美在岱崮 又是一年一度春暖花开时节,思恋中的一次惬怀之旅,此刻,总会跃然浮现,仿佛历历在目…… 桃花红、梨花白,浓浓淡淡绘春来。
那年四月的一天,我与旅友们二日游,去蒙阴的岱崮看盛开的桃花。
大清早,旅游大巴便满载着我们踏上了春游的行程。
一路上,车外沿途的景象引得我目不转睛,望着田野里破春耕耘的老牛,喜春欢跑的羊群,笑逐颜开的农民,忙碌不堪的农机等一篇篇春的杰作,怎不让人赏心悦目呐!大约经历了三个半小时的企盼与焦灼,大巴终于到达了岱崮。
猛然间,窗外闪现出一道道耀眼的彩虹,绚丽如画卷,原来是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桃花环绕着黄绿色的梯田所编织出的奇观。
如此这般的光景,一直延伸出十几里路之远……此时的岱崮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大巴像是在花海 中荡漾,而我们呢,宛如手把双浆在小船上划行的歌者,陶醉在中国第一桃乡。
午饭后,坐上电瓶车飞奔“崮上草原”。
开车师傅是当地人,他告诉我们:自从听了习主席“利用本土资源脱贫致富”的肺腑话语之后,岱崮领导人便决定把种粮的土地改种桃树,结果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原来种粮四年的总收入。
师傅还乐此不疲地向我们介绍,如何根据树形、花瓣大小及花色去分辨他们这里一百二十多个品种的桃子,去分享这里林林总总的桃子不同的美味……讲的是滔滔不绝、喜形于色,听的是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脚步刚踏上“崮上草原”,就见眼前绿草茵茵,鸟语花香伴着蓝天白云,大有塞外草原的异域之美。
站在观崮台上眺望,岱崮的全貌一览无余,整个岱崮英姿焕发,无处不飞花,真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世外桃源”。
“春发生”与曲艺大师 我是地道的西安人,在现“开元商城”原址到东边案板街口生活了四十多年。
东大街的“老孙家”泡馍,竹笆市的“樊记肉夹馍”,南院门的“春发生”葫芦头及西安各种特色小吃,都是我所爱的,经常呼朋唤友去咥一顿美食,来满足自己的味蕾。
西安是吃货的天堂,这些特色美食,我以后走遍全国也难以忘怀。
当然,全国各地方均有特色食品,但一种食品不但独特好吃,让人难忘,且享受美味的过程能催生一种动力,衍生出一种特殊效果的,恐怕也只有西安南院门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了。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评书大师单田芳受邀来到陕西。
我当时在西安市文联服务部负责,是接待他的人员之
一。
俗话说,人不亲行亲,同是曲艺行当圈内的人,我们见面说话,格外亲切随便。
但宴请单田芳,我与市文联曲协的张炳文商量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南院门的“春发生”吃葫芦头泡馍,因为这种饭食东北没有,让单田芳吃个稀罕罢。
决定了去“春发生”,我们就在那天中午11点多,早早地来到了南院门“春发生”,在临街的一个桌子上坐定,点了凉菜及“梆梆肉”拼盘,还有三份葫芦头。
单田芳是第一次吃这种美食,我们一边教授他怎么掰馍,一边敬他喝西凤 酒。
单田芳为了保护嗓子,只礼貌性地喝了一小杯。
不过,单田芳对他从未吃过的“葫芦头”和“梆梆肉”却情有独钟,连声称赞:“哎呀,西安市有这种葫芦头、梆梆肉,真是味道独特!” 我们边吃边聊当时曲艺界的现状,也聊怎样振兴中国的曲艺事业。
交谈中,我感到单田芳思维敏捷,对说书艺术有独特的见解,就与张炳文商量,给单田芳出评书。
单田芳一听很高兴,连声道谢,他不辱使命,数日内就写出了《隋唐演义》评书的几回章节,以“宫门挂玉带”为书名出版了。
当时古典小说市场上根本难觅,这几本描写唐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建立大唐盛世经典故事的小册子面世,颇受广大读者喜爱。
单田芳就是在西安南院门“春发生”吃葫芦头泡馍,开启了他评书生涯第一本书的写作。
后来,单田芳为开拓评书艺术事业,1995年离开老家鞍山,移师北京,成立了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那时,我也早已离开了西安市文联,投身商海到北京发展。
1997年,经东北作家奚青汶(曾著有《姜昆外传》等书)介绍,我才知道单田芳也在北京。
随即,我与奚青汶结伴去拜访单田芳。
时隔十余年后,在北京市朝阳区红庙的 □王溱 时,我再一次看了看狗狗,一副享受的样子。
之后我又多次看到两位拉着小车的老人和他们躺在小车里的狗狗。
后来有一天我在一处草坪上看到了那只狗狗,这次它离开了小车,在地上有些贪婪地嗅着绿草,两位老人站在一旁,像是家长在守候着。
狗狗摇动着尾巴,身子却一动不动。
我明白了,这是一只“残废”了的狗狗,想来必定有故事。
当然这故事我听不到,但从它主人不离不弃,倍加疼爱的眼神和举止上,应该也能猜到个大概。
现在那小车、狗狗还有两位老人依旧经常出现在小区里。
每当看到他们的身影,我都在想什么是感情、执着、爱心?在这只狗狗身上似乎都看到了。
小区里的老人见了面都很礼貌,也都很热情,他们身边的狗狗或许受到感染同样也很友好,欢快摇尾,激动而吠,热情而拥,相遇而嗅,小区里常常会上演人与狗相聚相欢相乐的大戏。
有天晚上突然听到楼下有歌声,站凉台上一看,是一些老人在一家门口为一位老人庆生。
老人们手里拿着点燃的蜡烛和荧光棒,唱着歌曲,鼓着掌,旁边是一群或卧或立的狗狗。
那一幕真的让人萌化了。
抬头看看星星闪烁的天空,看看眼前人狗相融相依的场面,一股热流油然而生。
此时此景你会觉得活在这世界上孤立、寂寞吗,还会有什么担心、忧虑吗? □王凤钦 告别了“崮上草原”,来到“崮乡记忆”处。
看到了石墙上书刻的标语“世界奇观中国崮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1970年“中国公社”的房屋建筑和“公社食堂”,还看到了被挖空的山底下建立的“三线”军工厂、知青旧址等,这些集体记忆启迪着后来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赏花游与红色游二者相融结合,是这次二日游独具的特色。
岱崮的桃花红了,红得人心温暖;岱崮的桃花笑了,笑得春意盎然。
我和老伴走进桃林,在一株枝繁、花盛的桃树下拍了数张照片。
旅友们纷纷夸赞“:花美、人更美;花红、人更年轻!”我也自觉其美,爱不释手,越看越春风满面。
如今的岱崮,你是否越发的红肥、绿茂,婀娜多姿?且待疫情烟消云散、春风重拂人间,我将再次穿行桃乡,满足那意犹未尽的夙愿。
□李泉树 一栋楼房里,我与单田芳紧握双手,相见异常兴奋。
单田芳也忙着给我介绍他的女儿单惠丽和姑爷,并指着我说“:这就是以前经常给你们说的,在西安吃葫芦头,给我出第一本书的李叔叔!”单田芳的女儿赶忙给我递烟倒水,并说“:我爸经常叨叨你,说你们在西安‘春发生’吃饭时,你给他出的第一本‘宫门挂玉带’评书,打开了他的思路,拓展了他的视野!” 在晚间吃饭时,单田芳的女儿和女婿不断追问我:“你们西安‘春发生’的葫芦头,当真那么好吃吗?”我还没有回答,单田芳大手一挥,答道:“西安‘春发生’的葫芦头,汤鲜肉烂,尤其是梆梆肉的熏香味,在咱东北和其他地方均吃不到,那味道真是独特地道,是人家西安市的一道名吃,我当年离开西安时,还跟他们去‘春发生’吃了一回,临走还带了一包梆梆肉,在火车上报销了。
” 是的,西安南院门“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给单田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里,我们有了给他出第一本评书的动议,而他也从西安开始了第一本评书的写作。
从此,单田芳一发不可收拾,20余年间,他勤奋地创作录制了几十部评书,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曲艺界评书大师。

标签: #坐标 #型号 #如何设置 #刀具 #央行 #数据库 #密码 #个人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