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春风暖我心,责编:舒小梅

公众 6
电话:2356773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 shuxiaoq@今日闲情05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征文 改革春风暖我心 □黄耀树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进第四十个年头,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硕果镌刻汗青,红利惠泽民生。
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像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春意暖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老年人的教育发展伴随着改革的步伐阔步前进,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化的需要,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春风拂沃土,老树开新花。
市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时俱进、丰富多彩,根据新时代老年人的兴趣需要,在开设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潮曲、烹饪和老年保健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适时增设了电脑应用、网络信息、手机应用等实用新课程。
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性,坚持多实践少理论的原则,编写图文并茂的老年通用教材,以简单易学的方式把新知识传授给老年人,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融合适应现代生活的必备知识能力。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市每个离退休人员不仅分享到社会保障、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分享了公平教育的机会。
全国各地都开办了老年大学,目前全国有7万多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800多万在校学员,以及参加远程教育的数百万学员。
老年大学从多层次、多样化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老年人融入群体,造就向上、健康、快乐的正能量。
我市的老干部(老年)大学创办于1998年,在改革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学校从创办时的193人4门课程6个班,发展到上学年2965人(次)24门课程66个班。
2017年7月,市委书记刘小涛视察该校,对该校予以高度评价并为其排忧解难,当他看到教学楼无安装电梯时,立即拍板拨款从速安装;当得知学校的教学场地不足,立即指示从奎元分校的妇幼中心调济增加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场地,这样学校新学期的教学班增至87个,课程增至32门,使我市的老干部(老年)大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9月,我从机关工作岗位 退下来之后,就与市老年大学结了缘。
这一学,就是九载!先后选修了老年保健、实用中医、摄影、摄影后期处理、电脑和声乐等课程。
我首选了保健课。
学习老年保健,熟悉“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常识,掌握老年人常见病预防及治疗方法,深入体悟了修身养性、塑造健康心态的至理名言。
亲朋好友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身强力壮使我有更旺盛的精力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
我先后被聘请并参与湘桥区志办编纂《湘桥区志》、市委党史办编撰《中国共产党潮州历史》等工作。
自己撰写的稿件经常散见于《潮州日报》《潮州党史与党建》《秋晖》等报纸杂志。
随后,我选修了摄影课。
摄影是一门光与影的艺术,我这个“门外汉”曾认为高不可攀,是博学多才且平易近人的摄影老师,手把手把我带进摄影艺术的殿堂。
摄影,使我亲近了自然,热爱生活,陶冶了情操。
我不仅揽胜神州大地,还踏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土地,用镜头定格了许多精彩动人的美丽瞬间,用笔触记录了旅行中点点点滴滴的人文风情。
徜徉在光影与文字之间,我将美景与感悟演绎成一个个篇章,与老年人分享,先后撰写十多篇游记 均被《秋晖》登载。
学了摄影,人生更健康、更快乐! 老年大学造就了老年人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和精神,让老年人不懈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巧。
当今,信息化网络化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和掌握电脑、网络、智能手机,才能跨入信息社会的大门,跟上时代的步伐。
自从学了电脑、网络、智能手机,我能自如地在电脑编辑文章,在网络和QQ上传送文章和图片,用微信和编制美篇,增进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生活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不管你是老年人,只要你勇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巧,就能亲身体验现代科技带给自身生活、工作的方便和乐趣。
如今,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老年大学带来的精神食粮,让我的人生进入第二个春天。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 征文 中共潮州市委老干部局潮州日报社 征文邮箱:czrbfkbz@ 不必 “马到成功” □马亚伟 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是“马到成功。
”马到成功,意思是战马一到,立即成功。
比喻成功容易而且迅速,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马到成功,固然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 做任何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漫长的时间里经过积蓄和磨砺,才能成功。
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勒默,是一个极为低产的诗人,一生仅发表诗歌163首。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年仅写两三首诗。
他早在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了右半身瘫痪,但仍坚持纯诗写作。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是: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新途径。
中国的译者说,他的诗有王维“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我们能够想象,一年写两三首诗、四五年出一本诗集的托马斯·特朗斯特默是怎样的精益求精。
他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但是因为对文字精准的极端追求,他不会急于求成,不会让诗歌之花随意绽放。
成功,真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就像开花一样,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漫长的时间积蓄,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来。
见过很多人,少年得志,便飘飘然以为自己就要成名成家了。
于是,一个个“伤仲永”的故事不断上演。
“泯然众人”,是最终的结局。
倘若不是急于求成,认认真真做事,一步一个台阶,成功便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比如开头提到的青年画家,如果他能够用一年的时间,揣摩技艺,虚心求师,潜心画一幅画,成功必定会在前方守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经历这三种境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只有经过时光的淘沥,在实践中反复体味,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积累经验,磨炼品质,才有可能敲开的大门。
任何事业学问,都如同风景万千的密林,初入觉得扑朔迷离,深入其中感到奥妙无穷,完全了解后才豁然开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成功的漫长过程中,艰辛的付出,是必须要经历的。
没有这样漫长的过程,即使一夜成名,也会流星一样迅速陨灭。
不必“马到成功”,慢慢成功,成功才禁得起考验。
别着急,慢慢来,成功就在前方的路上等你。
把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诗 □丁兆永 记得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把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诗,时而精致,时而简单,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随意而洒脱,这是作家陆苏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初夏时节,我徜徉在《我想要的生活》如诗如画的文字中,感受如梦如幻的诗意生活,满是心喜。
本书收录了作家陆苏创作的多篇散文及诗歌作品,记录了她隐匿在山水田园之中安定丰盛的诗意生活———春天制茶摘樱桃,夏天在田地里听蟋蟀叫,秋天忙着收谷子,冬天的晚上就吃妈妈做的桂花糖。
流年总是在指缝间溜走,在沉静中将自己的人生梳理成序,按着 一定的人生轨迹有条不紊地前行,不断将自己的思想升华。
面对生活中的名利纷扰,不计较得失,有着“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的胸怀。
去聆听阳光,陪奶奶做香囊,等待一杯咖啡的苦和甜,闻满树桂花香,蹲下身来看蚂蚁搬家,看蜘蛛结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诗意地栖居,诗意地小住,诗意地小酌。
把平常百姓的日子,润入高雅丰腴的情调,把生活过得,精彩典雅,浪漫有趣,诗意盎然。
诗意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对生活的一种期待。
面对城市的喧嚣和拥挤,我们终日奔波忙碌着,生活被眼前的工作占满,即使如此拼搏,大部分人依旧穷困着、迷茫着,多少人向往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却又被眼前生活的苟 且所累。
行云流水的日子里,偶尔停下脚步,去看看身边的花草树木,去陪心爱的人去看一场电影,陪孩子一起去远足……在每日的苟且之余,不放弃心中的那份美好,怀揣诗意,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读罢《我想要的生活》,让我明白了这样的哲理:理想的生活不是要拥有一切,而是能从容笃定地安排自己想做的事。
把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诗意,不过是修心而已,是一份纯粹,更是一份洒脱。
用诗意安顿自己的灵魂,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好地走向平衡,在安静的内心状态下,携一份诗意,在静好的岁月中,浅笑安然,守一缕清幽与时光相伴安暖,在如诗的生活里低眉浅笑,引得蝴蝶自来,岂不美哉?! ● 沙漠孤影 亚抒 摄 王国维夫人“烧”书 □江舟 1913年1月,王国维全家搬迁到日本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开始了在日本的读书生涯。
神乐冈环境十分优美,房屋前后青山环绕,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四处树木郁郁葱葱,溪带如流,堪称世外桃源,是一个绝好的读书之地。
特别是王国维的新居与他的学术挚友罗振玉、董康两家非常近,三人可以经常在一起研讨学问,赋诗唱和,这是王国维读书生涯最淋漓畅快的一段时期。
王国维在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开始忘我地读书,做学问。
除编辑《国学丛刊》和同学友人谈天、写信、逛书店和写作著述之外,王国维对其余所有的事情,哪怕是家事,都是完全不闻不问。
王国维夫人潘氏善于操持家务,经常把 家里收拾得纤尘不染,整齐有序。
但是王国维全然没有意会到潘夫人的付出,书籍不是整整齐齐地堆在书架上,却是到处乱摆。
桌子的每一只角里,茶几上、椅子上、床上,甚至地上,都是摊开的书籍,这让喜欢家中整洁的潘夫人十分不满。
王国维只知道读书做学问,家中儿女教育和家务等重担,全部落在了潘夫人身上。
有一次,潘夫人与王国维商讨家中事项,王国维却忘我的手捧书卷,根本没有听见潘夫人在说什么,潘夫人看到王国维的书呆子模样,一时火起,发怒抢过王国维手中的书籍,准备把书扔到火炉子中去。
当然,潘夫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将王国维视若生命的书籍 投入火中,那是要了王国维的命,潘夫人绝对没有如此糊涂。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得这位贤妻良母自觉自愿地担当了家庭中所有的事务,即使再苦再累,即使有时候会有怨言,但是潘夫人毅然承担了下来,全力支持丈夫的读书事业。
经历这次事情之后,王国维也开始理解和体贴夫人的付出,在对儿女的教育上,王国维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心血。
由此可见,王国维夫妻关系的和睦,妻子的默默奉献,是王国维学术事业走向巅峰的保证。
正是由于潘夫人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旅居日本的王国维几乎用全部的精力放在读书和学术研究上,奠定了王国维在学术史上不朽的地位。
渐行渐远的朋友圈 □汪少平 第一次接触朋友圈是在三年前吧,那年我还在读书,班里要建微信群。
他们得知我只有QQ号,没用过微信,都说我out了。
在他们的蛊惑下,我申请了微信。
联系人里大多是熟识的同学、朋友。
那时,我有空就会去朋友圈,看到喜欢的内容就点个赞,有时也会转到自己的朋友圈。
那时的朋友圈没有现在这么多微商广告。
大家喜欢分享文章链接,有的人则把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发上来,什么今天去哪玩了、跟谁去吃饭了、买了什么漂亮衣服等等,还不忘发个自拍上来臭美一番。
有人说,想了解一个人,只要去他朋友圈看看就行,这话确有几分道理,我们发生活动态,我们发文章链接,都是自己喜欢才发。
后来,加的好友渐渐增多。
由于工作关系,领导、客户、同事、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涌入这个原本私密的空间。
因为平时偶尔写点文字,某个平台在我的文章后面公开了我的联系方式,也因此加了不少未曾谋面的人为好友。
每次加了好友后,我会第一时间看他的朋友圈,如果显示是一道横线,我会毫不犹豫地删掉他。
朋友圈都不给看,还加什么好友?如果他的朋友圈里全是产品广告,也会删掉,不然以后要天天忍受无休止的广告骚扰。
微信好友多了,朋友圈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每天只要出现那个小红点,我就会不自主地翻看微信朋友圈,看看今天圈内又有什么新奇见闻,时不时地点个赞。
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患上了“微信依赖症”,本来只想用零碎时间逛逛朋友圈,了解一些信息,到头来无情地把整块时间扯碎。
多少个夜晚,本是我的读书时间,却拿起手机一次次刷朋友圈,时 间就这样在指尖流逝。
因为写作的原因,加了不少 文友,大家平时也会向一些微信公众号平台投稿,这种新媒体多数是按阅读量来付稿费,于是文友之间都是互相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大家互助互粉。
这样轰轰烈烈玩了几个月,我的朋友圈全是各种文章链接,有时一天几十篇,文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文章我本人也不喜欢,完全是出于文友间的友情支持。
直到有一天,一位作家朋友发来几张截图,全是我发在朋友圈的文章链接,她说:“看看你都发了些什么?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关系好,早将你拉黑了!有这时间不如多读点书。
”她的话犹如当头棒喝,想想自己那几个月给微刊平台投稿,为了阅读量,没少骚扰朋友们,我这种行为跟那些频繁发广告的微商又有何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我这位作家朋友,平时很少玩朋友圈,偶尔发点动态,不声不响间,又一本新书问世。
她告诉我,这本书完全是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的。
而我平时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其实是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朋友圈了。
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家对朋友圈的热情也渐渐丧失,有的人干脆关闭了朋友圈,说这样可以专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现在的朋友圈形同鸡肋,朋友圈的内容五花八门。
原来的好友生活动态,被各种心灵鸡汤、所谓的养生秘笈、耸人听闻的传言、层出不穷的微商广告刷屏、转发、再刷屏。
还有投票集赞送礼等招,让人不堪其扰。
我也曾想过关闭朋友圈,但又怕错过一些亲人朋友在重要时刻的分享而感到遗憾。
所以我在设置里屏蔽掉那些不想看的人,这样朋友圈清静不少。
如今,我的朋友圈也从最初的喧嚣走向沉寂,渐行渐远。
唯有懂得方能慈悲 □姚影 闲来翻看《红楼梦》,每一次重读,都有一个新的感悟。
年龄渐长,不再关注那些莺莺燕燕,姹紫嫣红,看到更多的是,锦衣玉食背后的心酸,富贵荣华掩盖下的冷暖。
一部红楼说尽天下事,一重重凡来俗往,多少人活成了红楼梦里的人物。
有胆识有气魄通人情的刘姥姥,为了家里有米下锅,不得不硬着头皮,求助贾府。
她装傻充愣,受人戏耍,恨不得把脸皮撕下来,任人踩踏;赵姨娘因为出身卑微,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这些委屈化作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精明强干的凤辣子,虽然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却是机关算尽,繁华一梦终化作“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透过剧情,也可看出,一个人表现出的善或恶,有时候并非本性,而是本能。
他们都是为了生存,在生命的罅隙,寻找着一条生路。
生活中,总会有人活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有人处处逢迎,迷失自我;也有的人为了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人人都向往幸福,却又难以摆脱命运的逼仄。
正如有人说:“我也想淡泊名利,但是工资像例假,一个月来一次,且不到一周就没了。
” “谁不想做优雅的淑女,是生活把老娘逼成了泼妇。
” ……世界之大,人之众多,逐个看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苦,每个人也有着每个人的活法。
懂得了他人的不容易,也就懂得了宽容,懂得了人艰不拆,善待他人。
喜欢跟丈夫吵闹的女人,不是她没事找事,而是她的内心荒凉,缺乏了安全感。
她们用这种方式,来求得宠爱和在乎;外表强硬的人,像柔软的蛤蜊,往往用最坚硬的外壳来防护,他们最需要关爱。
多少人,在生活中,内心溃不成军,外表却若无其事;又有多少人,看似幸福无忧,其实在忍泪含笑。
放眼世间,细品人生,我们会发现,看起来很完美的人,活得最累;看起来很坚强的人,内心最苦。
因此,对人对事,我们要少一分责怪,多一些慈悲;少一分抱怨,多一些宽容。
所以,蒋勋说“,慈悲不是天生,而是看过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生活中的事情,无关国事兴衰,无关生死存亡,说白了,都是些鸡毛蒜皮。
没有什么问题,非要争个头破血流;没有什么大事,值得去针锋相对。
少一分抱怨,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责,多一个分善待。
让生活,在懂得中,阳光明媚;在包容中,云淡风轻。
汤包填字(上期答案) 横断山脉 一成不变 眉 月 三只手 见 冷 照 围 遮 天后 对牛弹琴 指天誓日 千 琴 闰日 穷 夫子 白 可可西里山 指 倚马可待 兰 恶 孟 啸 落花流水 浩 西门子 星 蔚然成风 夜来风雨声

标签: #店铺 #多图 #程序 #怎么做 #公众 #朋友圈 #交作业 #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