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绿动,小程序如何分享到朋友圈

朋友圈 3
责编:李莹电话:(010)67164950传真:(010)67113772E-mail:zbs@ 绿色动能032022.06.05星期日 从南到北,转变叠起千层浪 ◆宋杨 初夏的风,吹绿了内蒙古自治区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明镜如洗的天空下,野花盛开。
位于黄河几字弯上的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一度沙尘暴、雾霾天交替出现,而如今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超过85%。
清新空气和优美生态的背后,源于当地对产业结构的重塑。
通过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发展零碳新工业,这座重工业城市努力破解高碳困境,闯出一条现代能源发展之路。
让我们的镜头从北方一路南下来到福建省三明市。
这里是以“小三线”建设起家的老工 业基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承受着发展成本之重与生态环境污染之痛,是全国降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
一。
为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发展方式,三明一方面关停上百家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产业形态,在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三明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8%以上,“绿都”之誉当之无愧。
一北一南,传统工业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彰显着绿色引擎带来的强大动力和后劲。
而这样的例子,在全国还有许多。
律动·绿动 变化,正在发生 一块黑色的煤炭,先是变身成为一瓶白色聚丙烯颗粒,最终又变成一卷透明保鲜膜。
这是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的一家煤化工公司的一个生产场景。
这样小小一次由黑变白的华丽转身,折射的却是各地不断加快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
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和减排降耗的双重压力下,煤炭产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逐渐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煤炭的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以5.2%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了8.1%的GDP增速。
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6.0%,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5.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3.8%。
可以看到,绿色化已经成 为未来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而这一个个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化工在内的传统行业,扎实推进绿色转型所激发出的强大能量。
近日,在河钢承钢钒钛经营中心,两吨高硬度、强金属光泽、致密性良好的宇航级钒铝合金新材料顺利下线,这是直供华南地区某航天器材制造客户的专属定制产品。
中国宝武、首钢、建龙、酒钢等钢铁企业,在研发氢能冶金技术等方面,也接连取得突破。
攻下一个又一个高精尖,体现了我国钢铁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技术升级的成果。
一项项前瞻性、突破性绿色低碳技术,正在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变。
未来,无限可期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快速绿色高效的制冰,让“水冰转换”成为可能;得益于河北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的有力支撑,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 这个冬天,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能源转型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3月25日,中核集团宣布,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
这是我国完成建设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标志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 成。
“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5月27日,在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5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这已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8台机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的建成投用,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坚强保障。
绿色动能正在为传统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也让新型能源行业更加蓬勃发展。
低碳转型不是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寻求更具包容性、经济韧性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在鄂尔多斯、在三明,技术革新为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涂上绿色底色,传统产业破茧重生,焕发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在丽水、在赣州、在阿尔山,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等新业态,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在贵州、在九江,小程序、云平台、大数据,数字产业方兴未艾,让环境治理更高效、参与环保更便捷,绿富同兴“一池春水”正在被激活…… 我国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多地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持续释放澎湃动能。
绿色低碳正在成为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助推我国经济焕发勃勃生机。
小小萤火,点亮自然之美 ◆程维嘉 当夜幕缓缓降临,在树影摇曳、芳草萋萋之间,柔和的亮光一闪,又一闪,从星星点点,到接连成片。
这不是星河胜似星河的,是一场萤火虫的星光派对。
小小萤火虫对气温、降水等生活环境十分挑剔,而浙江省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植被、干净的水质、清新的空气,恰好成了数百万只萤火虫栖息的乐园。
为了追逐点点荧光的浪漫,有游客从百余公里外专程驱车前往,今年的“萤火之森5小时音乐森林慢直播”,吸引了全网1117.2万的观看总量。
自然之美,引发了关注,也带来了价值。
曾几何时,地处浙西南的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资源环境还是发展的限制条件。
而如今,秀山丽水的生态资源成了稀缺的优势条件,并转化成了生态产品价值。
丽水通过完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实现了梯田能生金,云海能卖钱,矿区成景区,红色资源变旅游资源,“山居”“山泉”“山景”“山路”等“山”字系生态品牌享誉全国。
和丽水一样,越来越多的地 方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因地制宜将生态产业发展与本地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有效结合,巨变已悄然发生。
最好吃的脐橙,是在下单时它还挂在树上 “最好吃的脐橙,不是在市场,更不在超市,而是在你下单时,它还挂在树上。
果园直发让你从枝头甜到舌尖!”网络直播间里,橙果诱人的色泽、饱满的汁水,挑动着屏幕前的味蕾。
赣南脐橙打包进快递,通过高铁、航班销往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去往了国际市场。
为保持水土、改善原生态种植环境,赣州“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在山顶、山腰、山脚处保留原生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开发。
2021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175万亩,产量150万吨,实现产业总产值166亿元。
不仅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苗木、生产、养殖、农资、包装、加工、贮藏、销售以及机械制造、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拓展了“脐橙+旅游”“脐橙+康养”“脐橙+文化”等新业态。
冰天雪地冷资源,迸发浓烈热效应 “从梦幻的阿尔山到斯仁达瓦游牧人家,再到盛况空前的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从哈拉哈河的日出到异彩纷呈的满洲里,再到中国冷极根河的极光柱与猎户座,越冷越热情。
被冰天雪地冷资源覆盖的冬季内蒙古自治区,已然迸发出了浓烈的热效应。
”热衷摄影的小刘从呼伦贝尔旅行归来后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
最低可达零下40摄氏度的天寒地冻原本令人生畏,冬季对于许多地方而言是旅游淡季。
但呼伦贝尔的冬天显示出了格外的热情,“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通过实施“冰雪+”整合发展战略,推动冰雪与特色旅游、新兴产业和冬季体育融合发展,“冬季到呼伦贝尔来看雪”在国内外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边吃上生态饭,一边保护黄河源 “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守着源头没水喝,住在源头买水 喝”。
这些曾在曲麻莱县群众中口口 穿越数字,触及诗和远方 ◆江虹霖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走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小路上,才发现陶渊明为世人描绘的“诗和远方”竟近在眼前。
从智能化长效管护,到数字经济智慧园区、生态产品储蓄银行,再到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相融合,生态优势和新兴产业相促进……绿水青山是这座赣西北小城发展的底气,而数字经济则让这份底气更足。
这样的写意山水图正在中国大地各角落,以各种方式和色彩在新时代的画布上绘就。
乘“数”而起,实现“弯道超车” 这样的“田园诗”并非“天生丽质”。
曾几何时,村居环境改善在这里是一块“硬骨头”。
武宁县有1942个自然村,有的地处偏僻,环境监管就成了难题。
2019年,武宁县依托江西省“万村码上通”小程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平台试点,设置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7个板块,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垃圾箱满了会自动发送信息,村民发现环 境问题可以实时上传,区域管护员、AI智能监控会迅速现场核实,24小时内登记受理,72小时内处理办结。
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人人都成为了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如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大数据是贵州选择的良方。
在贵州,曾鲜为人知的特色农产品,依靠“一码贵州”数字经济平台可以成功“出山”,实现了“一码采购齐、一码销全国、一码促脱贫”;通过贵州省环保云,可以实时获取海量环境监控数据,用数据护航生态环境治理;借力“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带动8485户企业绿色转型;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一子落而满盘活。
自2016年获批建设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来,贵州奋力种“数”耕“云”,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增速已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
一。
数字经济俨然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坐标系。
“在我们厂里,管理人员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轧钢产量、主要指标、工序成本……”河北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着这里的变化。
企业充分利用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钢铁制造迈向智慧发展新阶段。
凭借数字化推动, 这家企业迅速成长为年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的大型综合钢铁集团。
像这样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多个行业中如火如荼开展。
世界经济论坛分析1.6万家企业数据发现,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企业生产率提高了70%,而跟随者生产率提升了30%。
这表明,抢抓数字化机遇将是企业在新时代实现“加速跑”的有力助推。
因“数”而生,遇见“双碳”未来 今年29岁的刘女士,从家到单位大概有5公里路程,她习惯选择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的方式通勤。
“正好可以借助上下班时间运动,既锻炼身体,又节能减碳。
现在除非出远门,否则很少开车。
”刘女士还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尽量选择绿色出行。
最近,小宁正在整理换季的衣服,发现有不少闲置衣物,于是他在二手回收交易平台上点了一键捐旧衣。
平时小宁也经常关注着社区的二手物品流通群,时不时淘换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
数字经济对我们的影响正在从生活方式的转变深化为生活观念的重塑。
“双碳”目标虽然仅提出不到两年时间,但“双碳”实践却落地开花。
相传的体验,如今早已成为历史。
地处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玉 树州曲麻莱县有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原,是藏羚羊的故乡,也是牦牛的家园。
草地畜牧业成为牧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层产业。
但是,牧民分散放牧、过度放牧、轮牧难,曾导致畜牧规模效应差、效率低、草场生态破坏问题加剧。
怎么在保障牧民生产生活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借助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进行养殖,成为多数村庄的首要选择。
目前,曲麻莱县已引导建立畜牧业合作社93家,优质畜种覆盖率达到80%。
生态畜牧业发展起来了,生态旅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村民不仅能拿到合作社分红,还能在草原管护员、扶贫生态管护员、湿地管护员、玉珠峰登山向导等岗位上,一边吃上生态饭,一边保护黄河源,过去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然转变。
实践证明,生态产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观全国,无论是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还是在高原地区、滨海地区等生态屏障区,家家都有自己的“致富经”。
生态产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
极光行业研究院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发布的《低碳出行让生活更美好——共享电单车社会价值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全行业每年可减碳163.6万吨。
以某共享电单车平台为例,每年碳减排量40.9万吨,相当于植树818万棵、节省15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
这类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平台自身直接排放相对较少,还带动了更多主体参与减碳,引领绿色生活。
基于数字经济而衍生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正作为一座沟通桥梁连接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约车平台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新经济形态。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出租车约140万辆,空驶率每下降1%就可以减少碳排放量达上百万吨。
而网约车平台在降低车辆的空驶率、提升车辆运营效率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看不见的运算与传输,带来了看得见的发展与变化。
数字经济在开发出一条条新赛道的同时,也为各行各业带去了“绿色魔力”。
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发布的《指数气候行动路线图》曾提及,数字技术可以广泛提供节能减排的优化方案,在能源、制造、农业、交通等领域助力产业绿色发展,预计可助力减少15%的碳排放。

标签: #如何看 #公众 #公众 #公众 #外卖 #自己的 #公众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