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里”圈起就业大民生,微信小程序收的钱在哪里

的钱 2
2022年8月10日星期三责任编辑:徐勇进电话:5325915E-mail:dbrx5325915@ 社会 迎江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7月上线后,目前全区注册求职者已有1300人,入驻企业已有600家,以主城区商贸企业为主,提供了超过2500个岗位。
“三公里”圈起就业大民生 7月底,迎江区宜城路街道钱牌楼社区今年35岁的居民路碧珍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餐饮企业正式上岗,成为了一名收银员,每天上班步行单程3分钟即可。
“要是没有‘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天天路过那里,都不知道那里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路碧珍说。
几年前,路碧珍从黄山嫁到安庆,有了孩子之后就在家专心带孩子,一直没有上过班。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她就开始试着找工作,因为不能出远门,只做过一些零工,都不是很稳定。
7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钱牌楼社区居委会办事,了解到了“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在社区就业专干的帮助下,成功注册,并开始每日在手机上翻看,寻找合适的岗位。
“工作岗位不断更新、推送,选择空间比较大,也有联系方式,那段时间也咨询过不少单位,主要考虑工作时间和距离,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带轮班的,月薪3800元。
”路碧珍对此很满意。
就业促进是安庆市当前正在实施的10项暖民心行动之
一,作为安庆市老城 区,迎江区创新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
“三公里”就业圈以城镇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作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线上运用信息化技术,线下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便捷掌握就业政策、岗位招聘信息等,达到“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目标。
迎江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克斌介绍,当前“三公里”就业圈建设既是暖民心行动又是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以此推动全区31个城市社区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
“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作为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就业、招工对接“桥梁”,由第三方开展小微企业入驻工作,迎江区3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通过各项宣传举措,引导社区居民有序注册。
钱牌楼社区作为我市“三公里”就业圈首批试点的18个社区之
一,建设工作启动 较早。
居委会通过宣传牌、宣传栏、电子屏、各类活动等线下阵地进行宣传,通过网格长标识牌、海报等宣传到居民家门口,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进行线上宣传。
社区就业专干章治说,一直以来,居委会密切关注辖区居民就业状况,对登记失业、就业困难等人员的求职需求进行登记,并通过微信群等发布就业政策、岗位信息等。
“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操作简单,信息量大,居民登记完善个人情况、求职意向、工作经历等信息,就能获得工作岗位的精准推送,由居民筛选,并能直接咨询招工单位,非常方便。
目前,社区已有14位居民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理想工作,现有注册居民54人。
钱牌楼社区党委书记李宝琴说:“钱牌楼社区位于安庆老城核心区,人口密集,老龄化现象明显,学区房较多。
中青年就业群体可能一方面需要照顾家中老人,一方面需要照顾家中孩子,他们对工资要求往往不太高,就是要离家近一点,‘三公里’就业圈应该是刚好契合这类就业群体的需求的。
” 李宝琴2003年从企业下岗,后来在安庆经开区光彩大市场一家企业找到一份会计工作,月薪1200元。
后来因为孩子要上幼儿园,每天从老城区往返经开区路程较远,2004年,李宝琴通过招考进入老城区一个社区工作。
“虽然工资待遇相差好几倍,但在社区工作离家较近,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不能离得太远,所以特别能够理解这类就业群体的真正需求。
”李宝琴说。
刘克斌说,“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带动效应明显,今年全区31个城市社区中,力争40%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明年力争达到70%。
作为10项暖民心行动之
一,就业促进行动还包括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就业、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扩大技能人才供给等内容,将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升整体就业水平,让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感受到更多暖心服务。
全媒体记者罗少坤通讯员余恒实习生汪家晖 新闻传真 望江:精准施策为企解难 本报讯“变压器增容了,现在完全能满足生产用电需要。
”8月4日,在望江县华阳镇大号村温室养殖基地里,安庆东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长青乐呵呵地说道,目前养殖基地里12座养殖大棚设施基本安装完毕,为接下来的投产做足了准备。
这家公司主要进行甲鱼养殖业务,温室甲鱼养殖对棚内温度要求极高,冬天温度低时要用热融设施进行加温,夏天时棚上方的太空布设备可以防止温度过高,保持棚内恒温在28至30℃之间。
热融设施装好后,汪长青发现由于机器较多,当前电压无法满足机器同时运转,需要增压扩容。
在了解到该公司反映的变压器增容问题后,华阳镇党委 书记王小节随即与华阳镇供电部门联系,进行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环境、经营状况、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相关的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方案,明确解决路径、时间要求。
今年以来,华阳镇通过“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工作”、“一改两为”大走访等方式收集企业金融、土地、用工、政策咨询等多方面问题共计23个,已办结22个,正在办理1个。
突出由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推深走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注重从“小切口”“具体事”推动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全媒体记者付玉通讯员伊婷) 保供“清凉电” 8月3日,国网怀宁县供电公司在10千伏黄秀变03线开展观音洞支线直线改耐张、御晟分支线T接点改接等工作。
该公司10名带电作业人员历经2个多小时的带电作业,圆满完成本次带电任务,有效减少12台公变、3台专变停电,避免约1500余户居民停电,提升了辖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通讯员程璐全媒体记者江胜摄 宿松:小家美了大家才会更美 本报讯干净整洁的村道,美丽雅致的绿化,整洁有序的院落……今年以来,宿松县二郎镇不断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绣花功夫”,推动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这些天,村干部、党员们一直在带头,带着我们一起干。
环境弄好了,大家都得益,我们老百姓住得更安心,也更舒心。
”8月7日,二郎镇茯苓村村民董欣怡不无骄傲地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
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群众才会心服口服、热情响应。
”二郎镇党委副书记苏琦介绍,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二郎镇党员们奋勇争先,积极参与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清理道路沿线垃圾、帮助农户 清理家庭卫生、清理道路杂草,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美化一处。
通过党员干部们带头亮明身份、践承诺争先锋,村民们也纷纷被带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共同努力打造“家里家外净起来、庭院环境美起来”的优美居住环境。
二郎镇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有机结合,定期表彰一批居室整洁美、庭院净化美、家庭和谐美、环境绿化美、外观协调美的家庭。
打造美丽庭院典范,以点带面,以户促户,带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倡文明树新风,以“家庭美”促“二郎美”。
(全媒体记者何飞通讯员汤惠芬) 桐城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制造经济新高地 本报讯桐城市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以开发区为发展主阵地,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桐城市汽车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成功获批,2022年上半年27家规上企业实现产业产值20.29亿元。
桐城市紧盯重点领域抓招引,发挥14支科干招商组作用,围绕智能汽车零部件,精准招引产业链高端项目,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上半年该市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汽车零部件类项目 7个,总投资99.5亿元。
力翔锂电池铝壳盖板项目开工建设,厚鼎锂离子动力电池、联创车载电子、臻兴智能+新能源项目正在落实前期各项工作。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桐城支持微威、同丰、美祥等企业开发胶管类、减振降噪类等高附加值车用橡胶零部件;鼓励金亿、金光、中博等企业发展气门座圈、导管;凸轮轴、齿轮轴等锻件制造。
依托中鼎汇通汽车零部件园,加速打造区域协同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同时,积极引进一批新能源动力电池上下游配 套产业项目落户,打造产业齐全的电池生产基地。
该市发挥合肥工业大学(桐城)产业研发中心平台作用,加速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实验室建设。
截至7月底,27家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企业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家,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1家。
2022年上半年,汇通汽车部件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美祥实业、金亿新材料数字化车间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
桐城市积极开展基金注入式招商, 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入股参与组建6支基金,撬动外地优质基金来桐投资发展,实现对企投资。
举办“智汇文都·共赢未来”资本高峰论坛,活动现场基金落户与金融机构合作签约3个,协议金额113亿元;经开区产业基金与项目方签约3个,投资金额2500万元。
截至8月5日,桐城经开区已累计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9宗、746.66亩,为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全媒体记者汪秀兵通讯员钱叶挺许夏) 党报微博 /aqrb主持人:何飞 一周热点微评 安庆医生万里援非展现大国担当 8月1日晚20时,在直线距离中国10587公里外的非洲西部国家布基纳法索,中国红十字会第四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队员、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方元实刚刚完成一台冠心病介入手术,他将一枚小小的支架成功置入患者堵塞的血管中,为他打通“生命通道”。
一年前的3月16日晚,方元实和7名“安庆医生”带着众人的祝福,携带简单行李,奔赴万里之外的非洲。
网友微评莫听声且徐行: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布基纳法索这个国家,大概是在B站“小约翰可汗”的“奇葩小国”系列视频里看到的,或者是今年1月当地政变的新闻,再或者,是去年咱们安庆医生出征援非的新闻?反正平常很难关注到这里。
我就不说工作上的辛苦和万里之遥的思乡之情了,单说视频和新闻中 的一切混乱,正是我们医生周边发生的事情,这已经很让人不安了。
咱们这几位“安庆医生”了不起啊! 银湖天真派:某些西方人关心非洲——跑到非洲找几个穷人拍张合影,在社交媒体发布这张合影时,还要配上一段自我感动的文字,然后火速闪人;我们中国人关心非洲——为他们送医送药,给他们传授医疗技术,一住就是一年多起步。
谁才是真正关心非洲的人,一目了然。
“小份菜”引领新“食”尚 在线下,大中型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受青睐;在线上,推出“小碗菜”的外卖商家逐渐增多,今年以来,我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中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中开展“小份菜”微改革,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大背景下,“小份菜”正在悄然掀起一股新风尚。
网友微评Suso1234: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 代谈节约,实际上是被迫的节约,因为“今天浪费了,明天可能就没得吃了”那 种危机意识已经根植在人们内心了。
现在我们谈节约,虽然是主动的节约,但是那种危机意识不能丢。
两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在批评“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奢靡之风,我们也不能落后啊。
Linspr:我觉得,无论是移风易俗倡导红白事简办,还是“小份菜”成为新风尚,都是一回事——让人类对食物的利用效率更高。
实话实说,我们中国人浪费粮食不算严重的,太平洋对岸那帮人浪费才叫严重呢,不知道的可以查下数据,美国人的浪费绝对让你触目惊心。
美国人为什么浪费我不清楚,但我们浪费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所谓“面子”“排场”造成的。
我参加过很多婚宴,散场后,有的菜都没动,就被倒进了垃圾桶……这一点正是移风易俗和“小份菜”打击的对象。
来吧,让文明之风吹得更猛烈些! 桐城:助学纾困润民心 本报讯“中职三年我每个学期都能享受到1500元的‘雨露计划’补助,这笔钱大大地减轻了我上学期间的经济压力,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为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谈起“雨露计划”,桐城市大关镇金山村齐鹏同学感激地说。
齐鹏一家是金山村2016年脱贫户,他的爷爷身患重病,父亲在镇内打零工,母亲在家务农,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的重担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格外拮据。
2019年,他考虑到家庭情况,决心务工挣钱,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金山村在开展在校生情况摸排时获悉了齐鹏的想法,及时向他宣传教育帮扶政策,劝诫他务工虽能帮助家庭摆脱
时之困,但是并不利于以后的长期发展,建议他选择一所职高学习知识与技能,同时申请“雨露计划”补助及其他教育资助,为家庭减轻负担。
在村“两委”成员的开导和父母的支持下,齐鹏最终选择进入本地一所职业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村干部帮助他办理申请“雨露计划”补助。
每学期,“雨露计划”补助都按时发放,这笔钱也让齐鹏安心读完了中职三年,顺利步入社会。
如今齐鹏每月收入达上万元,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大关镇扎实开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2017年以来,该镇共兑现“雨露计划”奖补2697人次,发放补助资金404.55万元。
(通讯员程芳胡圣环) 岳西:种植小玉米尝到大甜头 本报讯8月4日上午,岳西县石关乡象形村百亩甜玉米基地,放眼望去,青葱翠绿,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当地百姓头戴草帽、肩搭毛巾,挥舞着锄头,正在给玉米锄草、施肥。
今年以来,该乡发动象形、马畈等8个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流转150亩闲置田地,发展甜玉米种植,并与安徽菜大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并签订了销售合同,预计每年将会为10多户脱贫户户均增收1.6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
“村里发展甜玉米种植,老百姓跟着有‘甜头’,我们把闲置的土地流转给村里,每年每 亩给300元的租金不说,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来这里干活,一个月下来额外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
”正在忙着给甜玉米施肥的象形村刘垅组脱贫户刘全意开心地说。
象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红说:“近年来,村党支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茭白、甜玉米等高山蔬菜适度规模经营,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把农民的农副产品卖出去,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从而实现土地有增效、集体有增收、农民有‘甜头’”。
(全媒体记者汪秀兵通讯员柳永林)

标签: #哪里找 #可以找到 #程序 #哪里找 #公众 #哪里找 #公众 #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