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怎样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图文

公众 1
2018年11月8日星期
责任编辑:贺巍黄珠慧子电话:8237576 编者的话: 今天,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的记者节有着特殊意义。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改革开放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作为新闻工作者,用笔尖记录变化,用镜头见证发展,讲述上饶好故事,传递上饶好声音,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职责所在。
在记者节这个承载着职业光荣与梦想的日子里,我们将镜头对准自己,展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风采,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对新闻事业的追求与感悟。
专题
5 记 录 时代 —— — 变 献给 迁 第
九 讲个中 好国 上 记者 饶节 故 事 要看重记者的荣誉感 龚乃旺 今年11月8日,是全国第19个记者节,是全国新闻战线的同志们喜庆的日子,我一个已经退休12年的老记者,同样感到高兴和荣光! 党和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为党、为国、为民族奋斗、出力、服务的群体,有目的、有计划、郑重地选择某个群体,确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其节日,然后为其举行纪念、庆祝相关活动,我认为,这是党和国家对这个群体最高的荣誉和褒奖!作为集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卫者“四者”于一身的记者,能得到这份荣誉,是人生之大幸,终身之幸福。
回头望望,看看当今,全国除传统的法定节日外,以职业名称定之为节的,只有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前不久才再增加了医师节和农民文化节。
历来,社会有一种把记者捧为“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的虚词,那是对记者职业的误会和 讥讽。
当下,有一种“假记者吃香,真记者喝 汤”的冤气,这是一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见! 有了党和国家给记者职业确定的记者节, 就是对记者历史地位、职业操守、身份形象的认同和肯定,是我们为记之者应该看重和珍惜的荣誉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记者的荣誉、幸福更是离不开奋斗。
近50年前,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西日报》编辑部当记者时,领导找我们训话,对我们刚分去的10个20郎当的年轻人,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大学毕业能进报社工作是不容易的,也是荣幸的。
记者职业最能锻炼人,只要干得好,今后干什么都有本钱。
现在想起来,我的那位经过南征北战的老报社领导真是语重深长,实话实说。
不是吗?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指导的记者工作的四大任务,即“四个者”来衡量,锻炼一个人成长、成熟、成才,记者这个岗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方得始终。
首先,要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记者就必须对党忠诚不
二,对党的政策主张先学一步,学好一些,理解的深度、广度和精度都必须优于传播对象,才不至于开口放空炮,下笔就跑题。
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低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其次,是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记者是历 史的忠实记录员。
时代风云,用新闻术语来说就是历史进程中每日每时发生着的新闻事实。
记者必须有鹰一般敏锐的新闻眼,蜜蜂一样勤劳的双手和脚力,还要有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文字、摄像等表达能力,方能让朵朵时代风云,准确、及时,让受众喜文乐见地展现出来,准确无误地载入史中。
让记者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无愧于记者节! 还有更高的要求,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就是在更高层面上要求记者,尤其党和政府主流媒体的记者要有崇高的理想信仰,坚强的党性原则,向上向善的道德理念,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情怀和过硬的技术才干,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样也不能偷闲,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我有幸在省、市两级党报干了46年记者和管记者的工作,退休后,出于一个老记者的职业爱好、职业良心和受好时代的感召,不用扬鞭自奋蹄,至今仍乐此不疲地在当一个编外记者,有新闻忍不住要写,更多地是在采写上饶故事,探秘源远流长的上饶人文历史,务求继续为记者这个光荣称号增添光彩,能与在职在位的广大记者同仁们分享记者节的欢乐与殊荣。
祝新老记者们节日快乐! 追梦30年 张明金 从懵懂少年到文学青年,从三十而立走过了四十不惑,从黑发到两鬓逐渐斑白,我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坚守在记者这个崇高又平凡的岗位,追逐着相拥着记者梦,始终初心不改。
曾记得读初中时自己就喜欢写一些小诗,萌生出当记者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鄱阳师范学校读书,学校旁边是东流湖,和一些文学爱好者成立了东流湖文学社,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刻钢板印文学刊物《东流湖》,做起了校园记者,做过执行主编,自编自印在校内外文学青年中交流;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鄱阳县莲湖乡慕礼中学当老师,中学旁边是全乡最大的湖叫大鸣湖,我创办了《大鸣湖》校报,自己刻钢板自己印刷,常常弄得身上脸上黑黑的,但看着散发油墨香的校报,看到学生们在认真阅读自己写的新闻作品,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此后到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读书,我考到了学院校报记者,常有报道出现在校园广播和校报上;从江西教育学院毕业后,我进入了莲湖乡政府工作,担任乡政府办副主任,我参加了上饶日报首期特约通讯员培训,学习结束回到乡政府,常常跟着书记、乡长下村指导农业生产,一篇篇有关 莲湖乡的诸如棉花种植经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等报道,署着我的名字登上了上饶日报,有的甚至上了上饶日报的头版头条,蹲点乡里的县委领导和乡主要领导,对我特别器重,我的名气在当地一下子就大了,尝到写作的甜头,干劲更足了,这得感谢上饶日报这个平台,感谢上饶日报社的领导和编辑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上饶日报从此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我应聘到上饶日报社周刊部,真正圆了自己多年来的记者梦。
因为深爱这份职业,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的工作热情可谓高涨。
那时主持周刊《零点行动》版面,主要跑政法新闻,为采访到鲜活的一线新闻,有时半夜和公安民警一起蹲点守候,有时凌晨到火车站迎接抓逃凯旋的民警。
早出晚归,半夜赶稿,于我那是家常便饭,那时写稿子还没有普及电脑,每篇稿件都是在稿纸上手写出来的,编版是自己用尺子画出来的,虽然辛苦,但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一篇篇报道见证我的汗水,春天的白鸽为我銜来了一张张大红的获奖证书,我的新闻作品获得了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江西新闻奖、江西报刊网络新闻奖、华东报纸副 刊好作品奖、上饶市优秀新闻奖、上饶市政法综治优秀新闻奖等一系列奖项。
2004年11月,组织上派我到上饶晚报社工作,担任上饶晚报社副总编辑,这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再出发从脚下开始,我带领晚报社周刊部人员走进工业园采访打工一族,走进校园与大学生们心灵交流,走近孤寡弱势群体,为他们升起爱的风帆。
我参与策划了一系列新闻公益活动,彰显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举办迎新晚会,撞响新年钟声,给市民带来美好祝愿;举办七夕情人节派对,为饶城青年搭建爱情平台;组织义工走进市民家义务服务,免费修理家电和水管;参与策划全国知名晚报上饶行活动,邀请北京晚报等30多家全国知名晚报的老总名记走进上饶采风,让最美上饶唱响全国;环绕中心城,倡导绿色环保,徒步走进上饶集中营,接受革命教育;组织160名特约记者,集体诵读红色家书,开启学习之旅…… 不知不觉就翻过了人生50个春秋,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如今我依旧在这里,默默地耕耘着报纸,这张美丽的城市名片。
融媒体时代,内容依旧是“王者” 吴菁 从一支笔、到照相机、手机、摄像机,再到云平台,记者的随身“武器”不断进化。
但任凭时代如何发展变化,无论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内容依旧是“王者”,“脚底板下出新闻”是永远不变的定律。
今年5月,上饶日报社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全媒体全能记者技能大赛”。
作为时政要闻版面编辑的我,在众多传统媒体比赛项目中,尝试选择了微信制作。
按照传统新闻的采写流程,在采 风现场,我仔细询问,深入采访,挖掘每一个细节,收集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并拍摄了 不少照片。
回来后,我开始学习如何运用公众平台制作微信。
此刻,我从一个新闻战线的老兵成了媒介新手。
在花费半天时间的学习后,我终于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由于前期采访细致,文、图素材充足,制作过程开始渐渐得心应手起来。
除了配以优美的文字外,我还在微信中插入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以及变幻的动图,使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两天,我终于在上饶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自己的首条微信,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获得微信类比赛一等奖。
这次比赛让我感受颇深,新媒体以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立体式呈现,让纸媒无法表现的部分内容可视可听,展现了融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魅力。
然而,不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如何变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篇好新闻内容永远是根本,不能仅仅依靠技巧的处理,而是需要凭借客观、真实的内容,加以雕琢锤炼,把好内容做出高品质,使其有价值、有深度、有思想,才能自带流量、自然“吸粉”。
站立于新时代,我们拥有更多样的媒体形式,也创造着更生动的表达方式。
展望新的征程,让我们踩着时代的鼓点奋进,奔跑的脚步永不停歇! 做一个有“心”媒体人 蔡晓军 我于2003年6月大学毕业,进入新闻行业,分别在福建、江西多地从事过记者、编辑工作。
从业以来,我由一名新闻“菜鸟”,不断历练、逐渐成长。
始终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一篇批评稿件:那是烈日炎炎的7月,我接到一个举报某陵园管理混乱的电话后,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大街小巷,采访该单位、民政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尽管吃了不少闭门羹,但看到稿子最终印成铅字,心中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始终记得第一次暗访:当时我和同事扮成买家与一个假证集团犯罪嫌疑人联系,最终和公安机关一起捣毁了该团伙。
那份紧张和投入,现在仍难以忘怀; 始终记得2016年参与鄱阳湖抗洪抢险报道:那时 由于长江上游连降暴雨,导致鄱阳湖水位超过警戒线。
我和同事接到任务,随即赶到鄱阳县,一待就是8天。
在现场,我看到了洪水滔滔、一片泽国,看到了大坝透水、险情连连,看到了军民齐心协力、抗洪抢险,看到了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守堤护坝。
期间,我们跑遍了受灾较严重的沿湖乡镇,深入采访了大量抗洪干部、普通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志愿者等人,写出了一系列现场报道,第一时间讲述了一线故事、发出了一线声音。
抢险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和暖人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多年来,我始终觉得一名好记者应该是个有“心”人,即有良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
而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并将长久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新媒体人更应实事求是 官可钦 从迈出大学校园到投身新闻工作不知不觉间已快四年,四年的辛劳感觉到新闻这行业并不轻松。
我们这一代人,闻着报纸的油墨香长大,最终却融入了移动资讯的大潮。
“好新闻,现场是关键”。
在过去的四年里,每次大型采访都让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
在合福高铁通车之际,作为网络媒体记者中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通车仪式。
见证了大美上饶发展迈入新纪元。
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上饶文博会直播,见证了饶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进步。
从报纸到网络,虽然工作平台不一样,但作为记者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从业这四年,我一直记得大学时候看过的一句话:“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善恶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
”字里行间一再强 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更是责任重大。
尤其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高速传播,虚假 报道、失实报道等对受众的影响更为严重。
许多自媒体公众账号为了流量,不顾事实传播谣言,作为一名官方媒体微信编辑,更不能道听途说编造新闻,未经核实将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刊发,对于网络上的谣言也要及时辟谣,像是朋友圈之前疯传的茅家岭同心村火灾事件,面对朋友圈或真或假的消息,我的同事王章、邱崴奔赴火灾一线、用视频、航拍的方式多角度呈现现场,给广大读者带来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报道———即便媒体形式在变化,媒体人新闻真实性的底线决不可以改变。
四年里,感谢自己所在的上饶日报,感谢那些愿意信任自己的采访对象,未来的路上,我会不忘初心、心有所持,从容坚定地继续前行。

标签: #公众 #公众 #自己的 #公众 #公众 #公众 #公众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