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孩子的书桌该摆在哪,残疾孩子的书桌该摆在哪时隔

备份 3
2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重新修订,重申残疾儿童、少年可按照其接受教育能力,就近进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曾给出一组数据,意大利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占比是99.03%,美国是94.8%,法国是84.26%,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4.21%,差距显而易见。
更关键的是,我国还有很多残疾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中小学。
2014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曾发布一组数据“,2013年度,全国6至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远低于普通儿童接近100%的义务教育入学率。
残疾孩子和校园之间的高墙仅靠一纸文件很难打破。
在现实教学环境下,如果只是一般的身体残缺,校方还比较愿意接纳,但如果是视力、听力以及有精神缺陷的孩子,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师就教不了了。
还有自闭症孩子,他们的智力可能没有问题,但与人 □若瑜 残疾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只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
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贫困的代际传递在残疾人家庭十分常见 交往有障碍,教学压力山大的普通学校老师很难再分出精力照顾他们。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来说,由于缺少特教师资和设施,根本无力接纳残疾学生。
有些学校勉强接纳了,残疾学生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陪读”。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纳入当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财政支持保障的长效机制,保证招收5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立资源教室。
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源教室的布局,辐射片区所有随班就读学生,实现共享发展。
对于师资,教育部也要求资源教室配备适当资源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在绩效考核、 评优评先和职务(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
就算解决了设施和师资问题,普通中小 学校对接纳残疾学生也有顾虑。
如果每个年级都开特教班,学校负担过重,而且教育残疾孩子的安全责任更大,学校往往望而生畏。
还有一个问题是升学考试。
9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残疾学生参加中考笔试很难取得好成绩,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其他孩子和家长。
2016年12月,北京市一所小学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闹课堂、打同学,引发同班多位家长拉横幅抗议,并联名签署意见书,要求其退学。
此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学校专门腾出一个资源教室,并另配特教老师。
这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孩子只能去特教学校。
此时,专业特教学校显著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专任教师5.03万人,平均到我国2800多个县,有700多个县里没有特教学校。
一旦普通中小学无力接纳,这些地方的残疾孩子又该去哪里上学?多半只能辍学了。
残疾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只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
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贫困的代际传递在残疾人家庭十分常见,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
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今年,教育部宣布将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但留给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今年9月残疾学生和家长就可能揣着条例要求入学。
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做好准备了吗? 知识变现 莫忘底线 □许民彤 “知识变现时代”的来临 的根本,是从原始的追热点 抓眼球的流量时代,进入到 “内容为王”的时代 前几日,看新闻说微信正在测试付费阅读功能,不久即进入需要付费才能阅读文章的时代。
付费阅读来势凶猛,连一向坚持“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美少女”的豆瓣网,也抢搭上了付费阅读这趟快车。
近日,豆瓣宣布,其上线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5天销售额破百万元,订阅用户7天过万。
近来“豆瓣时间”推出了首期专栏《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网友花一元钱即可以听一堂课。
这个专栏是诗人北岛邀请西川、刘文飞、欧阳江河等16位著名中国诗人、诗歌译者和专家共同打造的。
今年1月初,诗人西川通过“豆瓣时间”音频讲述了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威廉·布莱尔的《老虎》;翻译家刘文飞讲解了普希金的《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接下来,豆瓣时间还将上线白先勇讲《红楼梦》、杨照讲《史记》等,内容覆盖文学、戏剧、电影、生活等多个领域。
有读者听后,赞扬“当你仔细听过50首中外经典现代诗的解读后,一定会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在并无诗意的现实生活中寻到一丝诗意的慰藉。
”这是一种崭新的付费阅读形式。
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使文化食粮传播如虎添翼,也物超所值。
这不禁使我们再次思考知识、学问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考察人类文明史,自知识诞生之日起,人类便拥有了知识无价、知识胜过一切财富的观念。
所以,当下“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不过是再次印证了人类“知识可羡,胜于财富”这样的关于知识的价值观念。
而且通过付费平台文化名人的传播,让人们更看到了知识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的确反映了知识在这个商业时代的本质特征,谁拥有和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力量,谁就能分享经济时代带来的商业和经济利益。
付费阅读的目的在于“知识变现”,但这应该是有原则底线的。
有的付费平台变成“知识噱头、网红实体”;有的知识分享已经向娱乐化八卦化的方向发展;有的以低俗为噱头吸引流量、抓眼球;有的不断降低底线,打着“擦边球”,迎合一些网络受众对廉价刺激的追求……像这样剑走偏锋,知识就难免会堕入商业化、流俗和庸俗的泥淖。
所以,“知识变现时代”的来临的根本,是从原始的追热点抓眼球的流量时代,进入到“内容为王”的时代。
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该传播和交流什么知识?正像罗素所说,我们“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断的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个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传记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奇特的附属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即人的视与知的能力、崇高的感情和透彻的思考力。
从伟大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心情结合之中最易于产生出智慧来”。
这才是值得我们付费分享的知识,这才是知识的最高境界。
唤醒漠视规则的心 □牛瑾 当我们真的有了漠视规则的习惯,就更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 近段时间,动物园里的老虎频繁地成为几起事件的主角,而“幕后推手”正是一个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先是去年,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名自驾游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遭老虎袭击,同伴在施救过程中造成1死1伤;后有今年初,有人为了逃票,翻越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园墙,结果命丧虎口;就在几天前,一家人在位于北京大兴的野生动物园自驾区白虎区下车再次引爆网络,好在工作人员及时劝阻,这一家人并未遭遇危险。
若是单个事件,或许还可归因于一系列偶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同类事件如此密集地发生,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了,即对规则的深度漠视。
当然,这并没有替动物园一方推脱责任的意思,毕竟,行业安全标准有待强化、动物园安全防护措施亟需完善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再严密的安全措施也要建立在公众遵守的基础之上,所以,厘清 各自责任很重要,从中吸取教训、强化规则意识更迫切。
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规则组成的,制定规则的首要目的不是束缚彼此的行为,而是更好地保护各自的安全。
至于规则是否合理,人们可以讨论、可以完善,甚至可以推倒重来,但一旦确立,则必须遵守。
然而很遗憾,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认为规则是管束别人的,自己则可以逾越规则并借助规则谋求最大利益。
这种对规则的深度漠视,让他们心存侥幸。
拿上述几起事件来说,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在野生动物园随意下车是危险的。
只是,一看到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就忘了规则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总觉得老虎吃的都是别人,如此小概率的倒霉事绝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心中没了对规则的敬畏,又岂会老老实实地严守规则? 当然,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并不都像野生动物园这样凶险,不遵守规则似乎也遇不到什么太大的麻烦。
比 如,虽然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保障行人安全和行车安全,依然有人随意闯红灯、跨护栏,图一时方便;虽然晓得按秩序排队能提高大家的应诊效率,依然有人随意插队、抢着看病;虽然明白要保护文物古迹,依然有人不失时机地刻上“到此一游”。
但长此以往,总会形成习惯,当我们真的有了漠视规则的习惯,就更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更难在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止步。
既然看到问题所在,就应抓紧解决问题。
对那些缺乏规则意识的人,要加强教育,加大相关规则的宣传力度。
但这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某些人来说,如此的教育往往入耳不入心,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仍然心存侥幸、我行我素。
这意味着,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引导,尤其是社会精英或有影响力的人群要身体力行、做好示范,这也是他们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
同时,也要强力矫正,对相关行为人的违规行为进行追究,给后来者以警醒。
家书抵万金 □马洪超 提笔写信就像朋友小聚时的饮酒微醺状态,头脑依旧清醒,话匣子却打开了 朋友,你多久没有写信了?看到上面这句话,想必很多人会心中一愣,默默回想着自己上一次展开信纸、提笔写信的日子。
3年前,5年前,10年前,抑或更早,总之是好久以前的事儿了,一直掩埋在记忆深处而不曾被拨开。
笔者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近日参加了一个“书信中国”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很可能也想不起这个话题。
回想起来,我曾有两个写信的密集期:一个是在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跟在外地读中专的哥哥写信互报平安;另一个是在高中时,跟在其他高中学习的初中同学书信交流学习情况。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时间走得慢,我家里和学校宿舍也都没有安装电话,只能靠寄信沟通信息。
特别是当时跟我哥的书信往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我那时是一名小学生,要学习怎么写信,更在于其中的一些细节让我此生难忘。
有一次,我哥在来信中问家里近况 怎么样,我回信时想安慰他不必挂念,就回复了句“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是爷爷走路时鞋底拖地更明显了”。
没想到,这句话竟让哥哥在收到信的当晚辗转反侧。
后来,哥哥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回宿舍休息,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家书可传情!在和家里人的通信中,一些普普通通、淡如白水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的文字,远在异乡的游子读来却满是温情,颇能解除心中的万千挂念。
《曾文正公家书》里,无论是对祖父母、父母,叔父婶母,还是对家里数位堂弟、儿子纪泽纪鸿,曾国藩在书信里用了很大的篇幅叮嘱家长里短之类的“小事”。
青少年读之或许不觉了了,但在齿岁渐长、经历世事的成年人看来却感觉格外妥帖。
特别是其中一些具有生活画面的文字,如曾国藩向家里老人说儿子甲三(曾纪泽)“日见肥胖,每日欢呼趋走,精神不倦”,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备感亲切。
很多年后,这样慈爱的文字在《鲁迅书简》中再次出现,鲁迅告诉家人说海婴“现 在胖了,整天的玩,从早上到睡觉,没有休息”,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交通条件和通信手段不发达,书信在古人的情感和信息交流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鸿雁传书“”雁去鱼来”等成语,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诗句,都说明着书信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如今,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或者视频聊天,很少有人再提笔写信。
于是,以往千百年付诸书信的情感表达,在今天化作了一条条的短信、微信,或者一问一答的电话对话。
信息传递快捷了,但亲情表达的厚重感却减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笔写信就像朋友小聚时的饮酒微醺状态,头脑依旧清醒,话匣子却打开了,能够或委婉含蓄或汪洋恣肆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不知不觉间写了一页又一页……这样的家书,自然抵得上万金!而今忙碌的人们,不妨挤时间静一静心,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书信,送一份惊喜。
阅读是怎么丢失的 □李尚飞 阅读是个慢功夫,效果一时显现不出来。
眼前的成绩就是一切,哪有工夫阅读呢 最近我在学生中间做了一个调查:你觉得是什么影响了你在学习方面存在的诸多瓶颈的无法突破?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阅读的缺失。
因为阅读缺失,所以首先是看不懂文章,看懂了又不能深入理解,理解了又不能准确表达;因为阅读缺失,直接导致思维品质低下,读题水平不高,不但语文,就连数理化的题也看不明白。
由此,你只能得出一个令人黯然神伤的结论:由于从小所受的教育就直指应试,结果却恰恰造成了应试能力的匮乏和欠缺。
类似的事情放眼皆是: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阅读,但他在家里抽空看,却被父母阻止;在学校看,却被老师没收。
因为这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影响他作业的完成 和成绩的取得。
所有的人,都紧紧地瞅着他“当下”的成绩,一次考试的失败,似乎就直接决定了他的终身;一次分数的低下,似乎就代表了他前途的渺茫。
整个教育,充满了一种急功近利的色彩,忘记了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诸多教育的决策者也深深地认识到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比如,几乎每一次的语文考试改革都有强调阅读的趋向,试图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确立重视阅读的导向。
但我们遗憾地发现,你越加大试卷的阅读量,学生就越要做更多的题来应对;你越强调阅读的重要,学生就越要在答题的技巧上下功夫。
不从根本入手,而围绕题型训练,成为一个摆不脱的魔咒。
成绩差,那只怪你做的题少,至于阅 读,它是个慢功夫,效果一时显现不出来;哪怕一些明智的家长和老师想从这方面入手,也被评价给限定了——眼前的成绩就是一切,哪有工夫阅读呢? 这就是我们目前形不成阅读气候的重要原因。
哪怕媒体再引导,教育部门再强调,也收效甚微。
一个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你让他成年了再去阅读,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一代不阅读的人,也很难培育出嗜好阅读的下一代来。
像我的学生,他们能意识到,那以后还是会产生阅读的动力的。
我力所能及地做的,就是让他们深深地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多读些书,来改变气质,提升素养,润泽精神。
家长们 好好修炼吧 □雨吟 不管你多着急,都别忘 了,你是站在岸边着急,孩 子可是泡在水里 谈到高考,谁都会说这是关键时期,要全家总动员,有人还会给处于这一时期的你送上心灵鸡汤。
关键节点,重要时段,家长该怎么做?身边就有各种模式。
第一式,营造环境。
为了不干扰孩子,家庭环境首先要安静。
孩子在紧张备考,家长追电视剧、玩牌打麻将显然不合时宜。
您看这位家长“,作为考生的妈妈,自己虽然也是老师,却一样不能免俗,每天上班看着学校电子屏幕上那鲜红的大字:‘距离高考还有××天’,心就像被提到了嗓子眼。
这不,为了女儿的最后冲刺,在家里我就差点要踮着脚尖走路了——生怕打搅女儿复习。
”一位家长说,为了高考,孩子的爷爷连电视都戒了。
当然,对家长也不能要求太高,底线是不制造噪音就行了。
第二式,端茶送水。
面对书山题海,能帮上忙的家长绝对是凤毛麟角。
哪有一位全能家长,既解得了数理难题,又谈得透英语语法?即便您是博士毕业,孩子还得愿意听才行。
一位家长告诉我“,咱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端茶送水。
”于是,江湖上出现了强身健体派。
孩子每天学到很晚,家长们拜师学艺,在孩子在家吃饭的有限时间内奉上各种样貌、风味、营养的大餐,或煲汤,或炖补品,色香味俱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三式,内引外联。
密切联系老师,扩大家长朋友圈,多方求教,以求最佳效果。
看看这位家长的过关真言“,我暗地里时时与她的任课老师保持紧密联系。
在任课老师面前,我虔诚得像个小学生,虚心听取教诲,把老师对孩子在最后冲刺前要注意的事项一点一滴记在心里,在女儿身上尽量不留痕迹地践行。
”另一位“过来人”说,“那段时间,我与她各科老师都联系紧密,问问孩子在校情况,看看还要在哪方面努力。
”家长们建起了微信群,互通消息,互帮互助。
真是个团结向上的好圈子。
其实,这些还是家长修炼的初级版。
青春期孩子,有很多梦想,也有不少幻想;有不少欢乐,也有更多烦恼;有学习压力,也有心理逆反。
如果您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孩子很难沉心静气。
假设您脾气焦躁,动辄训斥,就会上演最不好看的“青春期遭遇更年期”剧情。
做一个合格的考生家长,需有定力、有智慧、有热诚。
首先,要有定力。
定力来自对孩子的了解,来自不那么虚高的期待值,来自对未来大势的预判。
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抛开“自己的孩子最完美”的虚妄,准确给孩子的学习、性格定个位,期望值不那么高,弦就别绷那么紧了。
再说,现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早不是“一考定终身”。
未来还有考研、出国等选择,一些新职业新技术层出不穷,机会很多。
其次,要有智慧。
对最后冲刺的孩子,如果能成为“减压器”是本事。
家长与孩子长期缺乏沟通,不清楚孩子的所思所想,无疑是危险的。
晚餐后,散步时,家长如果能与孩子平等地聊聊天,谈谈新闻,说说笑话,能有效帮孩子减压,寓教于无形。

三,要有热诚。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家长应该热诚地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就算他不够出色,能考出真实水平即可。
一位教师朋友告诉我,“不管你多着急,都别忘了,你是站在岸边着急,孩子可是泡在水里。
如果我们只是表示我们的焦急和指责,那水里的孩子会是什么感觉?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调整心态,孩子心里很急,我是孩子的妈妈,是最能给孩子支持的那个人。
”这真是金玉良言。
调整好心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永远支持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合格的家长。
所谓“关心则乱”,道理谁都明白,真要做到却不容易。
就像奇幻剧里说的,“要飞升上仙,必受9道天雷,36道荒火”,各位家长静下心来,好好修炼吧。

标签: #皮肤 #carbon #苹果 #好用 #苹果 #车牌 #车牌 #使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