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010),云计算与应用是什么

4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Tel(押010)51949387 综合 主编:肖洁编辑:闫洁校对:么辰E-mail押news@ 如何守护“云”端上的安全 专家表示,除了从技术上打造可信的云计算,政策、法规的完善与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不可或缺 姻本报记者彭科峰见习记者孙爱民 “一个超市可能比女孩的父亲更早知道这个女孩怀孕了。
”在日前于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广州杰赛科技公司云计算首席技术官张浩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当下云计算发展中面临的安全问题。
借助她所购买的东西,超市经营者完全可以从这些数据分析出女孩是否怀孕,从而投放更加精准的广告。
“这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优势。
但是反过来,这个女孩和父亲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安全遭到侵犯,隐私被泄露。
”张浩说。
的确,目前云计算在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数据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都能看到云计算的影子。
但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数据泄露、隐私被侵犯等各种问题饱受诟病。
确保云计算安全,除了技术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从2009年起,云计算在我国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以上海、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建设政府公务云及面向 中小企业的公有云;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传统电信运营商,为运营支撑系统搭建私有云。
“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使IT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但它在提高IT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给信息安全带来多个层面的冲击与挑战。
”中科院软件所客座研究员冯登国认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张浩介绍说,云计算最典型的安全问题就是“个人数据会泄露”。
用户可以使用云平台进行一些安全性的攻击,或者用一些计算来破解密码,“以前个人和组织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但现在通过云服务就可以做到”。
冯登国则认为,云计算的服务计算模式、动态虚拟化管理方式以及多层服务模式等引发了新的数据安全问题;云 服务合约所具有的动态性及多方参与的特点,对责任认定及现有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带来了新的冲击;云计算的强大计算与存储能力被非法利用时,将对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带来巨大冲击。
张浩也表示,云安全问题一直阻碍云计算的发展,“现在并不是说做安全的科学家没有很好的办法,而是说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真正融入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过程中”。
打造可信的云计算 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焕国看来,云计算系统也是一种信息系统,因此具有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安全问题。
但它又是一种新型信息系统,因此还存在自己的特殊安全问题。
“云计算安全的个性问题包括设备资源的共用化、数据存储与处理的非自我性等。
” 张焕国认为,未来应大力发展可信云计算,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信性。
“要构建可信云计算,需要在云计算中的基础设施、隐私保护以及数据的可感知性、可控性、可信性、保障性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也表示,强化云计算安全保障,需要针对云计算技术特点,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云计算服务安全,提升云计算信息安全支撑的能力,确保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
完善政策和道德体系 在多名与会专家看来,要确保云计算安全,除了技术外,政策、法规的完善与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也是值得关注的因 素。
冯登国就表示,当前亟须从标准规范、测评监管等不同层面,构建适应云安全保障目标的技术与服务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无论是云计算,还是整个网络系统,它的安全与可信,都必须从社会、法律、道德,乃至技术等各个层面共同完成。
譬如,云计算当中的数据存储、集中存放并不等于可以滥用。
这一点,除了技术手段外,还需要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的支持,有时还需要社会道德层面的支持。
“技术永远是为人服务的,它不是万能的。
” 云安全联盟亚太区董事AloysiusCheang则表示,相较技术,实现云计算的安全应是“七分管理、三分技术”。
包括商业因素、法规等在内的管理因素应引起重视。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吴基传认为,当前还应制定和完善云服务安全的制度和法律,明确信息所有者和服务者的权益和责任,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维护个人信息的隐私权益,建立和完善云计算安全防护和评价体系,让所有使用云服务者放心,让信息所有者存放在云端的信息放心。
“在推广应用中,也要逐步完善和健全云服务行业的自律和管理制度。
” 简讯 上海启动早产儿全程健康关怀计划 本报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东方科 技论坛上获悉,上海已启动专门针对早 产儿的全程健康关怀计划,为每一个早 产儿建立长期的跟踪档案,包括出生时 的集中救治、定期健康体检、成长发育评 价等,直到其小学毕业,以促进早产儿健 康成长,提高其学习能力。
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院还计划参与 “全球早产基因组项目”,在我国检测 1000
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力争 筛查出早产基因。
(黄辛) 全能星宝宝秀活动在京启动 发现·进展 科学家研究实现强场单个高次谐波选择性增强 本报讯(记者黄辛)6月17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悉,该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强场高次谐波单一级次的选择性增强,并获得可调谐单色极紫外相干辐射输出。
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介绍,强场超快激光与气体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是强场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高次谐波辐射通常以频率梳的模式产生,而且各个级次(不同频率)在平台区具有类似的强度。
这可归因于高次谐波过程中的非微扰属性。
此次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亚周期波形可控、X-Y偏振可控的多色激光驱动场的独特设计,通过宏观相位匹配和原子内相位匹配技术,将高次谐波频率梳中的能量集中到某个特定级次,成功实现了特定级次的高 次谐波的增强和相邻谐波的极大抑制。
这个特定级次还能通过相位匹配技术进行调谐,从而获得可调谐的单色极紫外相干辐射输出。
2000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JILA研究组报道了利用变形镜优化驱动激光脉冲的啁啾特性,获得了目标级次高次谐波的增强(8倍)。
不过,当时的研究无法抑制相邻级次谐波的辐射强度,没有真正实现选择性增强。
该项研究则首次实现了单个高次谐波选择性增强的突破,输出强度增强了102~3倍(相对于单色激光场),对比度提高至15.9
1。
审稿人认为,该技术对于产生单色相干XUV光源非常有用,同时对于自由电子激光器种子光的注入非常有意义,基于亚周期波形控制的物理机制也非常有趣。
研究人员建立高精度测定汞同位素组成方法 本报讯(记者龙九尊)近期,中科院地化所研究人员针对贵州万山汞矿区汞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
他们找到了示踪土壤汞来源的有效工具,并发现汞在水稻体内迁移转化过程可发生较大汞同位素变化,同时汞矿冶炼过程能导致汞同位素分馏。
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科学通报》、《环境科学与技术》等期刊。
据了解,该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高精度测定汞同位素组成的方法。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典型生态系统的汞污染源示踪研究。
最近,研究人员又通过测定贵州省不同汞污染区表层土壤的汞同位素组成,发现不同汞污染区土壤汞存在不同的汞同位素组成特征。
研究证实,汞同位素的“质量分馏(MDF)—非质量分馏(MIF)”二维体系,可能 成为未来示踪土壤汞来源的有效工具。
尤其是汞同位素的MIF特征,对于示踪和定量表层土壤大气汞的贡献率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汞在水稻体内迁移转化过程可以发生较大汞同位素分馏,从而为进一步解释汞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别测定土壤汞和大气汞的同位素组成,研究人员得出了水稻植株不同部位汞的二元同位素混合模型,并根据水稻不同部位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强弱,估算了其大气汞的相对比例。
研究人员还通过测定万山汞矿的汞矿石和汞冶炼废渣样品,发现汞矿冶炼过程能导致汞同位素质量分馏,这对示踪汞矿区不同汞污染源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还对汞矿区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的汞进行提取,并测定了其汞同位素组成,为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报讯近日,全国大型家庭亲子秀活动“全能星宝宝show”在京启动。
该活动由中国心理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办、父母在线网站协办、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承办。
此次活动为期2个月,将在全国10余个城市举办100场比赛。
活动将招募当地有1~3岁儿童的家庭参与,通过亲子游戏竞赛、早教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考验父母的早教成果,促进孩子的智能、体能、心理能力的三维平衡发展。
(张楠) 河北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或高于国家要求 本报讯记者从河北省政府近日召 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该省正在 编制《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 划》,同时正加紧编制高于国家《大气污 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的《河北省大 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并将于近期 出台。
据介绍,今后几年,河北将着力开展 以改善大气、水、生态、农村环境为主要 内容的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其中重点是 以治理
PM2.5为核心的大气环境综合 整治行动。
(高长安) 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成立 本报讯近日,广东省红十字会角膜 捐献中心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 立,并开通热线电话(020-87330000)。
广 东省人大副主任、广东省红十字会会长 雷于蓝等为该中心揭牌。
中山眼科中心专家表示,角膜捐赠 不限于重症患者或脑干死亡者,死亡未 超过
24小时者均可捐赠。
市民捐献角 膜后,如果其亲属需要角膜移植,该中 心会给予优先安排手术,并免除角膜材 料费用。
(李洁尉魏春福) 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开赛 6月13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煤机工业园的智能综采成套设备试车现场,在操作人员控制下,一个黄红镶嵌的庞然大物———2660千瓦智能采煤机在轰鸣声中,以每分钟10米的速度缓缓前行,上方的液压支架及下方100多米长的刮板运输机等设备也随之协调联动。
据悉,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最大功率井下智能综采成套装备。
它的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向最终实现无人智能化采煤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套设备总重1万多吨,采煤完全由计算机工作室操作,自动完成采煤工艺所要求的各种采煤工序,并具备完善的自诊断、故障预警以及通讯功能,而且反应能够在0.001秒间作出。
操作监控室可设在井下,也可设在井上,采煤工作面可减少操作工人80%以上。
本报记者程春生通讯员白跃新摄影报道 中科院求是论坛聚焦中国未来十年发展 本报讯(记者郑金武)由中科院京区党委组织的“中国科学院求是论坛”日前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
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作专题辅导报告。
姚洋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挑战和 改革》为题,分析了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态势。
他认为,中国未来20年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是教育公平和政府职能转变提升问题。
姚洋同时指出,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中国有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在不 断加大教育投资、努力转变提升政府职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然乐观。
此次论坛由中科院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主持。
据悉,中科院“求是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多期。
贵州省领导考察中科院普定生态站 本报讯(记者龙九尊)6月15日,贵州省副省长何力、贵州省科技厅厅长陈坚一行到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普定站),考察中科院地化所开展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并对普定站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和赞赏。
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普定站站长王世杰介绍说,普定站通过科学观测、研究和探索,最终在陈家寨形成以“机耕道为集雨主干网络+蓄水池(窖)+田头小型蓄水窖”的管网化灌溉系统,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需水问题。
同时,陈家寨综合治理示范效 应正逐步显现,已辐射到周边区域。
何力表示,普定站一定要把陈家寨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成本、效益、示范路径等问题进一步细化,让陈家寨示范区成为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蓝本,以供其他石漠化地区“复制”。
新制剂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 大田试验证明平均防效超80% 本报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日前传出消息,该所研究人员利用现代微生物筛选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出对小麦全蚀病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并制成了名为YB-81的复配生防制剂。
连续3年大田试验证实,该生防制剂可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
据介绍,小麦全蚀病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混 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
待小麦返青后,菌丝沿植株向上扩展、侵染,导致茎基受害腐解,阻碍水分、养分的吸收、输送,致使病株陆续死亡,成为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1992年,河南省原阳、浚县、扶沟等地发现小麦全蚀病;2012年,发病面积上升到800余万 亩,田块的病株率高达70%以上。
此次研究人员培育了枯草芽孢 杆菌YB-81,并利用该微生物菌系, 与井冈霉素复配成生防制剂。
室内皿 内对峙实验及抑菌实验显示,其对小 麦全蚀病菌的抑制率可达90.7%。
2010~2012年的连续大田实验表明, 该生物制剂的平均防效均在80%以 上,最高达89.9%。
2013年,河南省12 个防治示范试验点也取得了同样的 效果,从而证明该制剂可有效防治小 麦全蚀病。
据悉,该复配生物制剂已获国 家发明专利4项,并得到农业部农 药大田试验批准证书。
同时,由于拌 种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明显,该研 究还为小麦全蚀病的安全防治提供 了新思路。
(史俊庭) 新型水池促进水生花卉冬季开花 本报讯
(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苏国华)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完成的“一种促进冬季水生花卉开花的水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据介绍,水生花卉开花一般需要较高的积温和光照条件。
然而,目前大部分温室内水池营造方法简单、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无法适应水生花卉在冬季的生长和开花要求。
此次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了一种促进冬季水生花卉开花的水池。
研究人员提出,在水池底部铺设温水管,温水管具有若干个出水口,分布于水池底部,从而使水底地温和水温维持在15℃~25℃范围内。
同时,在水池上方设有钠灯,增加水面和花卉叶面接收的光照强度,以提供较高的积温和光照条件,促进冬季水生花卉开花。
一体化修复技术可消弭土壤重金属 以废治废,可使土地修复费用降低至少一半 本报讯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新闻发布会暨推介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标志着全国27个分赛区之一的浙江赛区正式开赛。
此次大赛由浙江省科技厅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主办,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浙江省孵化器协会共同承办。
报名企业至少需要拥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
大赛于今年8月底结束,将从中遴选出优秀企业参加全国比赛。
据悉,浙江赛区将给予各组获奖企业总计300万元的科技项目补助。
(应向伟李原昭) 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期的“镉大米”事件,加重了中国公众对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的担忧。
记者近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曹心德团队“以废治废”,研发出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
这一技术不仅能让土壤“恢复健康”,还能在重金属与农作物之间形成无形的“墙”,有效防止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镉、铅等重金属元素。
数据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并且 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
据估算,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修复,所需资金将达数万亿元。
曹心德介绍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转型发展,大量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居住和公共用地,一些遗留污染场地也会给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被称作“棕色地块”。
“像这样的城市污染地块,全国至少有30万块,修复成本高达300多亿元。
” 此次研发的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通过原位化学钝化、超累积植物吸收及地下水修复三组技术为土 壤“治病”,并形成良性循环,使农作物的生长、灌溉环境得到改善。
曹心德解释说,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基于固体废物制备的碳、硅、磷材料,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使重金属转变为较稳定的形态,降低其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污染土壤。
同时,种植“吃”重金属的植物,可有效“吃掉”农田里的镉、砷、铜、铅等重金属污染物。
此外,将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抽提到地表,再洒向已添加稳定化剂的土壤,经土壤“滞留”和植物“过滤”,修复后的地 下水再回到地下水层。
据悉,在铅污染土壤中添加1%~ 2%磷基材料,经过40天的修复,污染地下水中铅的去除率可达91%,同时土壤氯化钙提取态铅和重金属毒性浸出测试提取态铅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60.5%和62.8%。
与此同时,该团队提出“以废治废”的理念。
用于土壤中污染物稳定化修复的含碳、硅、磷基材料,均由农作物秸秆、蓝藻、木屑、稻壳、牛粪等生物质废弃物或矿物尾料制备。
经过制备的生物炭经农业机械设 备输入土壤,会像“吸盘”一样,将土壤中的铅、镉等重金属钝化封锁,同时吸附莠去津等除草剂,实现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双重吸附,防止农作物吸收。
生物炭作为绿色资源,本身不会破坏土壤原有的结构,还可阻隔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同时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丰富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提高作物产量。
据介绍,综合运用固废基稳定化材料以及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可使目前修复土地的费用降低至少一半。

标签: #工程师 #概念 #统计数据 #数据线 #什么叫 #主播 #数据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