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CIENCEDAILY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甲午年六月十
二 总第6083期 今日8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官方微博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我国建成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 本报讯(记者陆琦)7月4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00MeV(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调试出束。
这是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能量最高的质子回旋加速器,在国防核科学研究、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这台直径6.16米、总重量475吨的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它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特大型超精密的磁工艺技术、大功率高稳定度的高频技术、强流离子源与高效率注入技术等一批质子回旋加速器核心技术。
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总设计师张天爵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将加速器设计为紧凑型,可保证高流强、 高效率,降低建造费用和运行费用;而当能量达到100MeV后,加速器将在核技术应用、核医学、放射医学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希望该平台能够给科学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张天爵表示,即将在三个主要领域开展实验研究,包括国防核科学技术、放射性核束物理等基础研究、核医学与放射医学等核技术应用研究等。
与此同时,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作为我国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实验设施,还将完成与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和重离子超导直线增能器的综合调试,逐步形成一器多用、多器合用、多领域、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平台,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国家。
“哭泣”的洞穴:岩溶难保容颜 姻本报见习记者倪思洁实习生张雅琪 近日,云南省安宁市草铺白土村龙洞采石场挖出一个溶洞,洞内大量钟乳石遭到人为破坏。
“盗采钟乳石,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好的溶洞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能形成,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石钟乳本身也有科研价值,盗采会破坏自然条件演化中形成的客观证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岩溶区较为集中的地域,云南省尚无相关的钟乳石保护条例,而且缺乏全国层面的立法规范。
对此,专家表示,人类的抢挖盗采、旅游开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岩溶洞穴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我国岩溶洞穴保护,亟待法律规范。
人为破坏损失大 三年前的一件事,让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洞穴专家刘宏记忆犹新。
当时,云南某学校图书馆缺一些装饰品,于是有人拉来一大卡车造型漂亮的钟乳石,学校怕石头有假,于是找刘宏做鉴定。
尽管最终鉴定石头是真的,但刘宏还是劝阻了这次交易。
“没有交易,就没有破坏。
”刘宏说。
钟乳石盗采现象,对于刘宏等人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
“现在人们再想见到那些美丽的石头,需要去地下几百米深的地方,只有那些地方,盗采者进不去。
”言语间,刘宏透露出一丝无奈。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研究员陈伟海告诉记者,就在数十年前,广西的奇石市场上还随处可见被贩卖的钟乳石。
“这些钟乳石,由于不知道是从什么位置取出来的,即使回收了也不再有科研价值。
”陈伟海说。
“1米要长1万年。
”陈伟海说,正是由于形成时间长,洞穴成为喀斯特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的重要载体,岩溶的发育和演变历史可以从洞石和钟乳石里得到体现。
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之
一,就是通过测量石笋里环境同位素等数据来研究古环境气候变化。
“在地质方面,如果开采过度,还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的岩层,发生洞穴塌陷。
”卢耀如说。
“杯水车薪”的保护条例 2002年,作为国内外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
一,广西出台了钟乳石资源保护条例,成为我国首个针对钟乳石的地方保护条例。
“这个条例在广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尽管还有一些私自盗卖的现象,但起码人们不敢公开盗采贩卖了。
”陈伟海说。
记者查询到,2009年修订后的保护条例中明确写到:“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破坏、擅自开采或者非法经营”。
不过,对于我国分布广泛的钟乳石资源来说,这样的地方性保护条例仍是“杯水车薪”。
陈伟海介绍,我国岩溶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八省,以裸露型岩溶为主,直接可以看得到石头和岩溶,仅裸露岩溶区面积就达50万平方公里;还有一块分布于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属于埋藏型的岩溶区,裸露出的部分少一些;江浙等华东地区也有一些。
“目前我国对洞穴资源的保护特别差。
”刘宏说。
在卢耀如看来,人为盗采等原因造成的洞穴破坏情况非常普遍,而保护中的监管还不到位。
“现在洞穴保护方面没有专门的调查管理机构,缺乏监督检查的保护力量。
”卢耀如说。
即便是像广西这样有保护条例的地区,岩溶洞穴保护也存在“灰色地带”。
陈伟海表示,根据保护条例,发现岩溶洞穴之后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由行政部门和专家根据洞穴中钟乳石的发育密度和珍稀程度等判别保护等级,而且在旅游开发前,也需要报管理部门审批。
但是,对于既没达到保护级别,又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岩溶洞穴,保护与否、如何保护等问题仍不明晰。
亡羊补牢时间紧 提到洞穴保护,卢耀如有些心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洞穴都因乱开发被破坏,比如石花洞,刚发现时洞里有些很好的月奶石,但很 快被挖了出来,再保护就晚了。
”卢耀如说。
在专家看来,岩溶洞穴保护刻不容缓,而完 善法律和科技支撑是两个主要手段。
刘宏建议,现在资源法和环境法应该推陈 出新,洞穴保护应该包含在资源法里,在国家层面上要出台法律法规。
“地方上要制定监督措施,可以由当地的公安部门和地质部门开展监督。
此外,洞穴资源还应该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等。
”卢耀如说。
陈伟海认为,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岩溶洞穴也应当封闭保护。
“尽管我们现在没有发现这些岩溶洞穴的保护价值,但还是应该为后人留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也许他们以后会发现我们没有注意到或不知道的价值。
”陈伟海说。
除了盗采之外,岩溶洞穴还承受着旅游开发的破坏,对于这部分破坏,科研工作者正在尝试用科技手段延长岩溶寿命。
陈伟海介绍,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正在做洞石环境的长期在线监测,通过检测洞穴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及时跟旅游开发的管理部门反馈沟通,提醒他们控制游览人数、更换冷光源等。
此外,“岩溶学家还在探讨用人工干预的手段让这些洞穴恢复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在洞底修水池,用水雾状喷淋方式增加洞里的滴水量和湿度,或用高饱和的碳酸钙溶液从洞顶缓慢地往下滴,对已经被破坏的钟乳石进行修护。
”陈伟海说。
科学家发现控制凶险型疟疾关键分子 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张青锋博士等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ArturScherf教授合作,首次发现能控制凶险型疟疾的关键调控因子———“PfRNaseII”。
这将为凶险型疟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
据介绍,大量研究证实,恶性疟原虫变异基因家族(var)是恶性疟疾的关键致病基因,其中A亚类变异基因(A-var)是导致凶险型疟疾的“罪魁祸首”。
张青锋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A-var基因转录后调控作为切入点,对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张青锋等在恶性疟原虫外切体复合物类似蛋白中发现了一个“多余”的成员。
通过转基因和RNA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其调控对象正是A-var基因。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疟疾病人血液中分离的疟原虫,对PfRNaseII与A-var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发现,“PfRNaseII”与凶险型疟疾发病高度相关,它有望成为防治凶险型疟疾的新的重要靶分子。
张青锋表示:“这一研究发现有望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制、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非常关键的靶点,从而在临床上有助于降低疟疾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这也为疟疾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研究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 疾病基因组靶向矫正工具安全性首获证明 ○主持:张林邱锐○邮箱:rqiu@ 日前,有媒体报道,西安 市民举报称,在西安城墙南 警门瓮城南墙上,有两处被拆 除的垛口。
月城里有两处钢 架构建筑,该建筑相连的两 惕条钢架巨臂,分别搭在两面 城墙上,一处已将城墙拆除, 一处直接搭在墙上,地面的 古城砖被破坏。
西安市文物 以局表示,将要求其立即停工, 完备相应的报批手续。
西安 城墙景区则表示,这是本着 保“不占用、不破坏城墙本体” 的原则,采用轻质、可逆的材 料工艺,完善老年人、残障人 护士登城用的轻质电梯。
姻 部分城墙被拆除、古砖 彭遭破坏的情况,委实触目惊 科 之峰 心。
而景区的回复则更让人 哭笑不得,既然是不占用、不 破坏城墙本体,为何会要拆 名除城墙?既是轻质、可逆的材 料工艺,为何现场施工使用 的还是钢结构? 西安城墙景区为何在没 损有得到文物部门的批准、手 续不完备的情况下私自动 工?难道其修建电梯的目的 毁真是为了方便老年人登城? 这个答案一时还难以回答, 要等到该电梯开通后是否专 文门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开 放及是否收费才能有确切的 答案。
但不管什么情况下,身 物为文物保护部门,打着各式 各样的旗号去损毁文物,都 是应该严厉制止的行为。
近年来,类似这种打着 保护文物的旗号,行损毁文物之实的事情,并 不少见,其结果也往往让人痛心。
应该说,在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深入人 心,文化旅游产业日益火爆的当下,不少地方 政府开始“重视”当地的文物古迹,试图尽可能 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
但问题在于,发展文化旅游并 不意味着对文物古迹进行过度开发,但出于经 济因素的考虑,地方政府往往无视国家现有的 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一味按照利益最大化的 原则,从自己的角度对文物进行修缮或者“打 扮”。
大量的仿古建筑出现在真文物古迹的附 近,人为添加的各种景观,既与文物原来的风 貌不协调,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这样的情 况,应该值得社会各界警惕。
历史就是历史,文物就是文物,我们不能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塑造文物,更不能打着 保护文物或者方便参观的旗号毁坏文物,即便 只是一时的局部性破坏,也会对文物的价值造 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我们真心地希望,地方政 府能够少从经济利益出发,多一点对历史的尊 重,文物执法部门也应当加大巡视和监督,尽 量将破坏文物的现象扼杀在摇篮中。
唯有这 样,我们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和文 化遗产,而非“现代化”风格的文化景观。
7
月6日,裁判员对参赛的遥控特技飞机进行外观评分。
当日,2014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山东烟台养马岛拉开战幕,来自全国体育系统以及行 业体协的24支代表队将展开为期4天的角逐。
申吉忠摄(新华社供图) 院士之声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本报讯(记者陈欢欢)7月3日,《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刘光慧研究组、华大基因及美国Salk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研究者首次利用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明确了现有基因组靶向编辑工具的安全性,并创建了效率远高于传统技术的新型人类疾病基因原位修复载体。
这为开展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再生医学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人类干细胞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类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希望。
然而,已有一些研究指出,核酶依赖的基因编辑方法可能引入未知的“脱靶”突变,倘若恰巧发生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则可能诱发肿瘤。
因此,临床应用之前必须解决其安全性问题。
研究人员聚焦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基因(HBB)突变的遗传矫正,发现有三种基因矫正方法在HBB位点具有相似的打靶效率。
同时,单碱基分辨率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在靶向矫正HBB基因突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整性,因此是相对安全的。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发现一种新型基因矫正载体telHDAdV可完全涵盖HBB基因座上所有可能发生的致病突变,可广泛应用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症等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疾病的致病基因靶向修复。
该研究不仅解决了一直困扰再生医学研究的疾病基因靶向修复安全性问题,使得以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同时,研究发展的telHDAdV新型基因矫正载体也将有效推动干细胞临床转化的进程。
姻本报记者丁佳 “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略高地。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匙。
”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做出的判断。
从数据发展历史看,19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量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量、规模和种类更是飞速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大数据概念与应用实践中,互联网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与之相比,科学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少。
” 在郭华东看来,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 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 实际上,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
比如上帝粒子的发现,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与此同时,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
2008年,英国《自然》杂志率先出版了“大数据”专刊,分析了大数据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和意义;2011年,美国《科学》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郭华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尤其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 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学术组织和大型科学计划在着力推动科学大数据的发展,如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数据国际学术组织,现拥有国家会员、国际学术组织会员等50余个会员。
2010年郭华东当选该组织主席。
任职期间,郭华东努力加强与各国际组织的联系,为其提供战略指导和专业的关键数据,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些工作中,郭华东发现,科学大数据要真正引发科学上的大发现,还存在着一些瓶颈。
除了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系统控制等技术瓶颈外,理念和政策上的瓶颈更亟待突破。
“对我国来说,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数据的共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座高山还远远没有翻过去。
”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数据 郭华东 量占全球的14%;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1%。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即便同在一个单位里,两个部门之间都很可能不相往来”,“这些部门其实都掌握了许多数据,但不共享,这就等于没有大数据”。
郭华东呼吁,国家应将大数据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上推进中长期计划和政策的实施。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认识跟不上,将来落后的不止一步两步。
当我们把大数据看作与土地、森林、矿产一样的国家资源时,这件事就能够做好了。
”
二 总第6083期 今日8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官方微博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我国建成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 本报讯(记者陆琦)7月4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00MeV(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调试出束。
这是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能量最高的质子回旋加速器,在国防核科学研究、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这台直径6.16米、总重量475吨的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它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特大型超精密的磁工艺技术、大功率高稳定度的高频技术、强流离子源与高效率注入技术等一批质子回旋加速器核心技术。
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总设计师张天爵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将加速器设计为紧凑型,可保证高流强、 高效率,降低建造费用和运行费用;而当能量达到100MeV后,加速器将在核技术应用、核医学、放射医学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希望该平台能够给科学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张天爵表示,即将在三个主要领域开展实验研究,包括国防核科学技术、放射性核束物理等基础研究、核医学与放射医学等核技术应用研究等。
与此同时,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作为我国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实验设施,还将完成与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和重离子超导直线增能器的综合调试,逐步形成一器多用、多器合用、多领域、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平台,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国家。
“哭泣”的洞穴:岩溶难保容颜 姻本报见习记者倪思洁实习生张雅琪 近日,云南省安宁市草铺白土村龙洞采石场挖出一个溶洞,洞内大量钟乳石遭到人为破坏。
“盗采钟乳石,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好的溶洞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能形成,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石钟乳本身也有科研价值,盗采会破坏自然条件演化中形成的客观证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岩溶区较为集中的地域,云南省尚无相关的钟乳石保护条例,而且缺乏全国层面的立法规范。
对此,专家表示,人类的抢挖盗采、旅游开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岩溶洞穴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我国岩溶洞穴保护,亟待法律规范。
人为破坏损失大 三年前的一件事,让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洞穴专家刘宏记忆犹新。
当时,云南某学校图书馆缺一些装饰品,于是有人拉来一大卡车造型漂亮的钟乳石,学校怕石头有假,于是找刘宏做鉴定。
尽管最终鉴定石头是真的,但刘宏还是劝阻了这次交易。
“没有交易,就没有破坏。
”刘宏说。
钟乳石盗采现象,对于刘宏等人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
“现在人们再想见到那些美丽的石头,需要去地下几百米深的地方,只有那些地方,盗采者进不去。
”言语间,刘宏透露出一丝无奈。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研究员陈伟海告诉记者,就在数十年前,广西的奇石市场上还随处可见被贩卖的钟乳石。
“这些钟乳石,由于不知道是从什么位置取出来的,即使回收了也不再有科研价值。
”陈伟海说。
“1米要长1万年。
”陈伟海说,正是由于形成时间长,洞穴成为喀斯特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的重要载体,岩溶的发育和演变历史可以从洞石和钟乳石里得到体现。
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之
一,就是通过测量石笋里环境同位素等数据来研究古环境气候变化。
“在地质方面,如果开采过度,还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的岩层,发生洞穴塌陷。
”卢耀如说。
“杯水车薪”的保护条例 2002年,作为国内外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
一,广西出台了钟乳石资源保护条例,成为我国首个针对钟乳石的地方保护条例。
“这个条例在广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尽管还有一些私自盗卖的现象,但起码人们不敢公开盗采贩卖了。
”陈伟海说。
记者查询到,2009年修订后的保护条例中明确写到:“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破坏、擅自开采或者非法经营”。
不过,对于我国分布广泛的钟乳石资源来说,这样的地方性保护条例仍是“杯水车薪”。
陈伟海介绍,我国岩溶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八省,以裸露型岩溶为主,直接可以看得到石头和岩溶,仅裸露岩溶区面积就达50万平方公里;还有一块分布于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属于埋藏型的岩溶区,裸露出的部分少一些;江浙等华东地区也有一些。
“目前我国对洞穴资源的保护特别差。
”刘宏说。
在卢耀如看来,人为盗采等原因造成的洞穴破坏情况非常普遍,而保护中的监管还不到位。
“现在洞穴保护方面没有专门的调查管理机构,缺乏监督检查的保护力量。
”卢耀如说。
即便是像广西这样有保护条例的地区,岩溶洞穴保护也存在“灰色地带”。
陈伟海表示,根据保护条例,发现岩溶洞穴之后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由行政部门和专家根据洞穴中钟乳石的发育密度和珍稀程度等判别保护等级,而且在旅游开发前,也需要报管理部门审批。
但是,对于既没达到保护级别,又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岩溶洞穴,保护与否、如何保护等问题仍不明晰。
亡羊补牢时间紧 提到洞穴保护,卢耀如有些心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洞穴都因乱开发被破坏,比如石花洞,刚发现时洞里有些很好的月奶石,但很 快被挖了出来,再保护就晚了。
”卢耀如说。
在专家看来,岩溶洞穴保护刻不容缓,而完 善法律和科技支撑是两个主要手段。
刘宏建议,现在资源法和环境法应该推陈 出新,洞穴保护应该包含在资源法里,在国家层面上要出台法律法规。
“地方上要制定监督措施,可以由当地的公安部门和地质部门开展监督。
此外,洞穴资源还应该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等。
”卢耀如说。
陈伟海认为,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岩溶洞穴也应当封闭保护。
“尽管我们现在没有发现这些岩溶洞穴的保护价值,但还是应该为后人留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也许他们以后会发现我们没有注意到或不知道的价值。
”陈伟海说。
除了盗采之外,岩溶洞穴还承受着旅游开发的破坏,对于这部分破坏,科研工作者正在尝试用科技手段延长岩溶寿命。
陈伟海介绍,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正在做洞石环境的长期在线监测,通过检测洞穴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及时跟旅游开发的管理部门反馈沟通,提醒他们控制游览人数、更换冷光源等。
此外,“岩溶学家还在探讨用人工干预的手段让这些洞穴恢复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在洞底修水池,用水雾状喷淋方式增加洞里的滴水量和湿度,或用高饱和的碳酸钙溶液从洞顶缓慢地往下滴,对已经被破坏的钟乳石进行修护。
”陈伟海说。
科学家发现控制凶险型疟疾关键分子 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张青锋博士等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ArturScherf教授合作,首次发现能控制凶险型疟疾的关键调控因子———“PfRNaseII”。
这将为凶险型疟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
据介绍,大量研究证实,恶性疟原虫变异基因家族(var)是恶性疟疾的关键致病基因,其中A亚类变异基因(A-var)是导致凶险型疟疾的“罪魁祸首”。
张青锋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A-var基因转录后调控作为切入点,对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张青锋等在恶性疟原虫外切体复合物类似蛋白中发现了一个“多余”的成员。
通过转基因和RNA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其调控对象正是A-var基因。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疟疾病人血液中分离的疟原虫,对PfRNaseII与A-var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发现,“PfRNaseII”与凶险型疟疾发病高度相关,它有望成为防治凶险型疟疾的新的重要靶分子。
张青锋表示:“这一研究发现有望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制、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非常关键的靶点,从而在临床上有助于降低疟疾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这也为疟疾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研究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 疾病基因组靶向矫正工具安全性首获证明 ○主持:张林邱锐○邮箱:rqiu@ 日前,有媒体报道,西安 市民举报称,在西安城墙南 警门瓮城南墙上,有两处被拆 除的垛口。
月城里有两处钢 架构建筑,该建筑相连的两 惕条钢架巨臂,分别搭在两面 城墙上,一处已将城墙拆除, 一处直接搭在墙上,地面的 古城砖被破坏。
西安市文物 以局表示,将要求其立即停工, 完备相应的报批手续。
西安 城墙景区则表示,这是本着 保“不占用、不破坏城墙本体” 的原则,采用轻质、可逆的材 料工艺,完善老年人、残障人 护士登城用的轻质电梯。
姻 部分城墙被拆除、古砖 彭遭破坏的情况,委实触目惊 科 之峰 心。
而景区的回复则更让人 哭笑不得,既然是不占用、不 破坏城墙本体,为何会要拆 名除城墙?既是轻质、可逆的材 料工艺,为何现场施工使用 的还是钢结构? 西安城墙景区为何在没 损有得到文物部门的批准、手 续不完备的情况下私自动 工?难道其修建电梯的目的 毁真是为了方便老年人登城? 这个答案一时还难以回答, 要等到该电梯开通后是否专 文门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开 放及是否收费才能有确切的 答案。
但不管什么情况下,身 物为文物保护部门,打着各式 各样的旗号去损毁文物,都 是应该严厉制止的行为。
近年来,类似这种打着 保护文物的旗号,行损毁文物之实的事情,并 不少见,其结果也往往让人痛心。
应该说,在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深入人 心,文化旅游产业日益火爆的当下,不少地方 政府开始“重视”当地的文物古迹,试图尽可能 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
但问题在于,发展文化旅游并 不意味着对文物古迹进行过度开发,但出于经 济因素的考虑,地方政府往往无视国家现有的 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一味按照利益最大化的 原则,从自己的角度对文物进行修缮或者“打 扮”。
大量的仿古建筑出现在真文物古迹的附 近,人为添加的各种景观,既与文物原来的风 貌不协调,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这样的情 况,应该值得社会各界警惕。
历史就是历史,文物就是文物,我们不能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塑造文物,更不能打着 保护文物或者方便参观的旗号毁坏文物,即便 只是一时的局部性破坏,也会对文物的价值造 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我们真心地希望,地方政 府能够少从经济利益出发,多一点对历史的尊 重,文物执法部门也应当加大巡视和监督,尽 量将破坏文物的现象扼杀在摇篮中。
唯有这 样,我们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和文 化遗产,而非“现代化”风格的文化景观。
7
月6日,裁判员对参赛的遥控特技飞机进行外观评分。
当日,2014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山东烟台养马岛拉开战幕,来自全国体育系统以及行 业体协的24支代表队将展开为期4天的角逐。
申吉忠摄(新华社供图) 院士之声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本报讯(记者陈欢欢)7月3日,《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刘光慧研究组、华大基因及美国Salk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研究者首次利用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明确了现有基因组靶向编辑工具的安全性,并创建了效率远高于传统技术的新型人类疾病基因原位修复载体。
这为开展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再生医学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人类干细胞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类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希望。
然而,已有一些研究指出,核酶依赖的基因编辑方法可能引入未知的“脱靶”突变,倘若恰巧发生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则可能诱发肿瘤。
因此,临床应用之前必须解决其安全性问题。
研究人员聚焦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基因(HBB)突变的遗传矫正,发现有三种基因矫正方法在HBB位点具有相似的打靶效率。
同时,单碱基分辨率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在靶向矫正HBB基因突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整性,因此是相对安全的。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发现一种新型基因矫正载体telHDAdV可完全涵盖HBB基因座上所有可能发生的致病突变,可广泛应用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症等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疾病的致病基因靶向修复。
该研究不仅解决了一直困扰再生医学研究的疾病基因靶向修复安全性问题,使得以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同时,研究发展的telHDAdV新型基因矫正载体也将有效推动干细胞临床转化的进程。
姻本报记者丁佳 “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略高地。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匙。
”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做出的判断。
从数据发展历史看,19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量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量、规模和种类更是飞速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大数据概念与应用实践中,互联网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与之相比,科学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少。
” 在郭华东看来,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 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 实际上,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
比如上帝粒子的发现,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与此同时,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
2008年,英国《自然》杂志率先出版了“大数据”专刊,分析了大数据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和意义;2011年,美国《科学》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郭华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尤其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 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学术组织和大型科学计划在着力推动科学大数据的发展,如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数据国际学术组织,现拥有国家会员、国际学术组织会员等50余个会员。
2010年郭华东当选该组织主席。
任职期间,郭华东努力加强与各国际组织的联系,为其提供战略指导和专业的关键数据,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些工作中,郭华东发现,科学大数据要真正引发科学上的大发现,还存在着一些瓶颈。
除了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系统控制等技术瓶颈外,理念和政策上的瓶颈更亟待突破。
“对我国来说,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数据的共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座高山还远远没有翻过去。
”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数据 郭华东 量占全球的14%;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1%。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即便同在一个单位里,两个部门之间都很可能不相往来”,“这些部门其实都掌握了许多数据,但不共享,这就等于没有大数据”。
郭华东呼吁,国家应将大数据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上推进中长期计划和政策的实施。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认识跟不上,将来落后的不止一步两步。
当我们把大数据看作与土地、森林、矿产一样的国家资源时,这件事就能够做好了。
”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