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行,A072020年7月1日

文件 4
星期三责编宋总业校对昝阳审核李伟志 还有3天就退休 为民服务“老头儿”我还行 汾阳路社区第一书记钟滨东奔西跑抢时间,想为居民多办些事 □文/图半岛记者徐杰 再有3天钟滨就退休了,他每天东奔西跑“抢时间”,想为居民再多解决一件难事、多办一件实事。
2018年,钟滨来到李沧区兴城路街道汾阳路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钟滨在面对社区居民亲切称呼他“老头儿”时,总是笑着回应“:‘老头儿’我还行,只要大家需要,我继续给社区居民服务。
” 花半年解决居民8年“心病” “我没把自己当成社区第一书记,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党组织派到社区给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的‘服务员’”。
钟滨说起话来,有一股子老兵的爽快和直接。
钟滨挂职的汾阳路社区,居民主要是原国棉八厂的职工,社区基础建设老旧、历史欠账多、居民投诉多。
来到社区后,钟滨把辖区居民楼摸排了一遍,结果发现“‘最年轻’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年龄最大的房子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日本筒子楼”,积攒的问题之多可想而知。
钟滨在社区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汾阳路5号院居民楼的漏雨问题。
这个老旧楼院里,有3栋建成于上世纪 70年代的筒子楼,住着100多户居民,原先每户居民居住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共用卫生间和自来水。
2009年,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李沧区为这几栋楼进行加盖,每户扩增出一间屋子,终于有了入户卫生间。
然而,没过几年楼顶又出现了漏雨问题,成了住户们最头疼的事。
“因为房屋归属问题,居民诉求一直没能解决,这事就积攒了8年时间。
”钟滨介绍,在了解到居民诉求后,他多次到居民家中查看,把有渗漏现象的逐一进行汇总,然后一次次找相关部门、企业进行沟通。
“用了半年时间,去年7月份最终由相关企业出资4万元帮助居民修缮解决了漏雨问题。
” 钟滨告诉记者,在帮助汾阳路5号院解决了积攒了8年的心病后,他一下子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以前有事大家习惯直接拨打投诉电话反映,但发现钟书记确实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后,大家都愿意有事先到社区找钟书记反映,他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
”社区居民毛玉法说。
退休前每天都在“抢时间” 除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改善居住条件,两年来,钟滨还一直着力加强社区党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满足感。
社区党建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检验。
社区楼长石瑞兰告诉记者,作为整个社区的“主心骨”,钟滨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由于汾阳路社区老年人和外来务工居民多,疫情防控初期面临着防控任务重、防控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钟滨主动扛起了“硬核”担当,重点区域消毒、监测点站岗执勤、摸排重点人员、各类突发情况……他每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在为社区疫情防控奔波劳碌。
不少社区居民在经过社区疫情监测点时,看到钟滨憔悴的身影,不禁心疼地说:“快让‘老头儿’回家歇歇吧。
” 疫情防控期间,钟滨86岁的老母亲摔伤了腰,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时间,因为忙于社区防控工作,照顾老人的活只好全落在了他的爱人一个人身上,钟滨感到对家人很亏欠,但老人和爱人却一直宽慰他,让他把心思全用在社区工作上,不用操心家里。
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再有3天时间钟滨就要退休了,他坦言自己每一天都在“抢时间”,想尽可能多地帮助居民多解决一件难事。
“7月4号就到退休年龄了,很舍不得汾阳路社区的居民,这里已经是我第二个家了,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钟滨说,只要有需要,他想继续为汾阳路社区的居民服务下去。
钟滨的“战友” 钟滨在社区服务两年来,有两位“战友”始终陪伴他的左右,协助他为民解忧。
一件马甲 在钟滨的椅子上,记者看到一件军绿色的马甲,洗得已经褪色,磨损得也有些破旧,“从来到社区我就穿着了,这是我的‘战友’,因为它口袋多,能装很多零碎的工具。
”钟滨笑着说。
一只钩子 钟滨的“战友”可不止有一个,在他办公室的门后,还有一个用钢管和钢筋自制的钩子,把手处已经磨得发亮。
这个钩子钟滨经常用到,每当有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他就拿上钩子赶过去,掀开井盖先实地查看一番,再协调工人赶来处理,哪怕再脏再臭也毫无顾忌和怨言。
扫码观看新闻视频

标签: #文件 #文件 #文件 #培训班 #东莞 #备份文件 #文件 #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