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只为挽救更多生命,三角木马是什么

木马 0
92014年4月4日星期五Tel(押010)62580715 人物 周刊 主编:朱子峡编辑:郝俊校对:王心怡E-mail押zxzhu@ 曾毅:只为挽救更多生命 姻本报记者王庆 马里兰大学“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首次颁给了美国国外的科学家,曾毅也是首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科学家。
一个月前度过85岁生日的曾毅先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的前一天,刚刚从英国参加“EB病毒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回来。
集中科院院士、法国和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头衔于一身“,空中飞人”的生活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目前,曾毅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
50多年来,他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与病毒作战。
2012年,在国际病毒研究学界享有盛誉的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授予曾毅“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
该所所长Gallo说:“曾毅教授将基础研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我们都非常尊敬他。
” 该奖旨在表彰为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那一年,马里兰大学“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首次颁给了美国国外的科学家,曾毅也是首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科学家。
抓捕鼻咽癌背后的元凶 上世纪50年代末,一个想法反复在曾毅的脑海中闪现:“动物的癌症很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的癌症也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
”于是他开始研究病毒与癌症的关系。
“肿瘤是很难早期诊断的,一旦证明是由外来的病毒引起,肿瘤细胞一定有病毒的核酸及蛋白的存在,这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 随后,鼻咽癌进入了他的视野。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数省,尤其是广西和广东极为突出,且该病具有早期难以被觉察的特点,发现症状再去诊治的大部分患者都已到了晚期。
1968年,国际学界发现,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常有EB病毒IgG抗体。
这启发了曾毅,他便开始着重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开展了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当时国外都是采用免疫荧光法来做血清抗体测定,这种方法需用价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来 对话 快 乐 老 人姻 的本报记者 预 王庆 防 哲 学 《中国科学报》:你刚刚从英国出差回来,如此奔波应该很辛苦,但看你气色状况都不错,有什么锻炼或者保健秘诀吗? 曾毅:这些年,我到国外过海关的时候,有时海关工作人员低头瞧瞧护照,再抬头看看我的相貌,然后问我到底多少岁了?不少人都觉得我不像八十多,也就六十多。
其实我没什么养生秘诀,工作挤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凭着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有些科研工作能往前推一步是一步。
在办公室和各个实验室之间走来走去可能起到了一定锻炼的作用吧。
我觉得“乐观”是自己多年来保持旺盛工作精力的最大秘诀,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中国科学报》:其实你的科研领域强调预防,某种意义上也是研究和提醒大众怎么保持健康。
曾毅:可以这么说。
很多病毒传染都是公众缺乏公共卫生传播知识引起的。
大家一定要提高 公共卫生意识,正确认识各种病毒,做好免疫防 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中国科学报》:比如鼻咽癌? 曾毅:是的,早发现、早治疗仍是挽救患者 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遗憾的是, 到门诊来诊断的病人
70%~80%都是晚期。
鼻 咽癌早期的治疗很简单,95%的病人只要使用 放疗化疗就可以治好。
但如果鼻咽癌到了中晚 期,治愈率分别下降到了70%和50%。
《中国科学报》:在鼻咽癌早期,患者为什么 容易忽视? 曾毅:由于鼻咽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 而不容易被发现。
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的黏膜 发生溃破、感染,而出现涕血等症状;肿瘤阻塞后 鼻孔和咽鼓管口时,就会出现鼻塞、耳鸣、听力下 降和头痛等症状。
鼻咽癌的恶性度较高,很容易 出现颈转移,且常常由于肿瘤向鼻咽黏膜下发 展,鼻咽部没有明显的肿瘤,而颈部已有肿块,或 向颅底发展,侵犯颅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
鼻咽 癌的病人往往是有了明显的自觉症状,或颈部 有了很大的肿块才到医院看病,这时约
70%的病 人已属于晚期,难于治愈,死亡率很高。
《中国科学报》:所以早期诊断和预防就变 得很重要? 曾毅:鼻咽癌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很简 便,而且非常安全。
用消毒针刺破手指头抽血,经 免疫酶法检测,即可判断结果。
如果没有抗体,
般在
5年内都可以放心了。
如果检出抗体,就可 能查出早期鼻咽癌。
这时应该对鼻咽黏膜可疑 处取活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看有无鼻咽癌细 胞。
如果没有癌细胞,则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定期 检查。
50
多年来,曾毅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与病毒作战。
检查,难以在中国推广。
经过研究,曾毅终于在1976年建立了免疫酶检测法。
借此方法,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检查EB病毒。
1977年,曾毅带着自己创立的这种新型血清学检查方法,赴广西和当地医疗卫生单位一起组成鼻咽癌协作组,开展了大规模的血清学普查工作。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除了科研工作本身的压力,曾毅还不得不面对来自民众的不解甚至排斥。
当地人很害怕鼻咽癌,认为是不治之症且害怕传染,甚至有家庭出现鼻咽癌病人就送到山里,搭个帐篷,每天送饭吃,直到死亡。
检查鼻咽癌须从每人的耳垂或手指上取几滴血,很多当地居民害怕被检查出患有这种“不治之症”。
“当时有一家人,男主人因肝癌刚刚故去,他妻子一开始拒绝接受检查,说万一我查出来鼻咽癌,那我们一家子都完了。
”曾毅回忆道,“我就向她解释,恰恰相反,查出来是早期就容易治疗了,正是为了救你一家。
” 还有更极端的。
有一位中年妇女居然说:“你们要取我的血,我就跳河。
”说完真的跳到河里去。
从河里将其救起后,曾毅耐心向她科普“抽血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鼻咽癌”,最终才说服了她。
截至2005年,在曾毅多年的推动下,广西共普查了467957人,查出188例鼻咽癌病人,早期病人占87.2%,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原来的20%~30%提高到85%以上。
这些早期患者,由于诊断治疗及时,提高了治愈率,很多生命得以挽救。
颇具戏剧性的是,多年前一位王姓年轻工程师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将血滴在纸上寄给曾毅,经检查为抗体阳性。
于是曾毅建议他立刻来北京并得到确诊和治疗,及时挽救了他的生命。
多年后,当曾毅前往北工大出任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时,那位工程师也在该校教书。
他看到曾毅的名字,激动地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再次致谢。
除了患者的感激,曾毅的工作还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评价,EB病毒发现者之
一、英国病毒学家Epstein在其专著《EB病毒》一书中称曾毅的“这些卓越的新进展,是应用病毒血清学方法进 行普查诊断人类癌症的第一个例子”。
此外,曾毅于1976年就在国际上首次建立 了鼻咽癌高分化细胞株,1980年又建立了低分化细胞株,并且首次证明高分化癌细胞也有EB病毒的DNA,即不同分化类型的鼻咽癌都与EB病毒有关。
经多年调查研究,曾毅还提出了以EB病毒感染为主因,环境中致癌物和促癌物起协同作用,以遗传易感性和机体免疫力为基础的鼻咽癌多病因假说,这一假说在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坎坷求知路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主任吴文翰认为:“称曾毅教授为当今癌症预防与控制领域的领导人物之
一,是毫无争议的。
” 在他看来,曾毅在早期诊断病毒肿瘤特别是鼻咽癌方面的不朽贡献,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即鼻咽癌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在进行比较后,我们对此贡献的意义会更感惊讶,因为早期和晚期鼻咽癌治疗的预后是完全不一样的。
”吴文翰表示,“用此方法(曾毅研制的检测方法)在普查中发现的鼻咽癌多数是早期的,而没有普查的鼻咽癌绝大多数已处于晚期。
” 虽获业界赞誉,但曾毅的科研之路从一开始却并非坦途。
1929年3月,曾毅出生在广东省揭西县。
高中时,为了到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求学,每学期开学时,他要步行三天才能赶到学校上学。
17岁时,他背井离乡,由汕头坐货轮去上海读大学,货轮上没有床位,晚上只能睡在露天的甲板上或货物堆上,赶上下雨便更是难熬。
“当时我想考上海医学院。
”曾毅回忆道,“但赶到上海时已经错过了考试的日子,只能先考到复旦大学。
” 次年,他如愿考入上海医学院。
不过随后他还不得不面对科学之外的压力甚至磨难。
由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月曾毅和同学们被国民党关进了牢房。
一天夜里,一位临时代管的青年军战士来找曾毅等人要便服,提醒说“:国民党完了,看管你们的是‘飞行堡 垒’,因临时有事被调走了,他们回来会枪毙你们的,趁半夜赶紧逃吧。
”曾毅和同学们由此逃过一劫。
为了躲避再次被抓捕,曾毅等人甚至在当时上海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太平间里藏了几天。
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当时简陋的卫生条件,伤寒、霍乱、小儿麻痹症等传染病流行,不少人因此丧命或致残。
这些亲眼所见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年轻的曾毅。
他发自内心地希望在病毒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然而“文革”期间,因为解放前家里开过织布作坊和坐过国民党的牢,曾毅遭到批斗,但他觉得这个阶段总会熬过去,始终没有停止学习和钻研业务。
抗击艾滋先行者 在科研方面,曾毅一直力求保持开阔的视野和敏感的嗅觉。
1981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报道了一种新的传染病———艾滋病。
曾毅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这种疾病极有可能和病毒有关,才会有这样严重的传播情况,并预测这种疾病一定会威胁到我国。
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对外开放,各国人员往来逐渐频繁,“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曾毅开始对这一疾病保持高度警惕。
1984年,曾毅在国内开始了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工作。
从城市和乡村获得的所有样本,检查结果都为阴性,这似乎暗示病毒还没有进入中国。
但曾毅问自己:“中国普通人群确实没有感染,但是高危人群有没有感染?有没有用过美国血液的?” 根据调查,他发现美国Armour公司和Alpha公司于1982年曾将一些血液制品———第8因子赠送给了我国某医院,1983~1985年,这些血液制品被输给了一批血友病患者。
曾毅找到了输入过这些血液制品的患者,在19位使用Armour公司第8因子的患者中查出了4例艾滋病毒感染者。
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通过血液感染,并且证实早在1982年艾滋病病毒就已经随着美国的血液制品传入了中国。
1986年,一名美国患者在中国因艾滋病死亡。
得到消息后,曾毅立即赶赴昆明,采来了血样,并着手分离病毒。
这本来应该在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中进行,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这种实验室,曾毅就在北京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内,在普通的接种柜里面,戴上手套分离病毒。
他成功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艾滋病病毒HIV—1AC株,确认了早期我国艾滋病病毒属于B型。
随后,他又迅速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做出了快速诊断试剂,并经卫生部批准,使得我国在早期就拥有了自己的诊断试剂。
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河南等地调查艾滋病通过卖血途径传播的问题,多次上书中央提出艾滋病防治对策,致力于抗艾药品和疫苗的研制,并敢于揭示艾滋病传播的真实情况。
由于曾毅认真地调查可能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压力,甚至有地方官员向当地配合曾毅调查的医务人员施压“:以后不要和曾毅往来,他已经被撤职了。
”曾毅有时不得不像“地下党”似的进行暗访。
2009年,曾毅八十大寿之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高度评价曾毅“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为人正直,治学严谨”。
采访中,秘书进来跟曾毅商量,考虑到他的年纪,最好再出差时派人陪同。
曾毅则说服秘书不要担心,“别耽误其他人的工作陪我了,出差我自己去就行”。
如今,他依旧马不停蹄。
接下来他又将赴广西出差。
“两天跑两个地方,学术上我能帮点忙的,一般不好意思拒绝”。
名家掠影 周立伟:一生不偷懒 姻本报记者郝俊 一头锃亮浓密的银发,让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看上去永远那么气宇轩昂。
每天一大早,他会出门去跟院子里的锻炼小团队汇合,散步一小时,边走边聊天,然后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家。
如果没有外出开会等特别安排,周立伟就会在家里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周立伟一生致力于电子光学研究,但他知道这个学科方向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早已不是光学领域的研究热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我对这个领域始终感兴趣,觉得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完,所以并没有停下来。
”周立伟说,手头有几篇写好的研究论文,但都一直被自己压着没发,想把整个过程走完,再写三四篇,到时集中起来一起发表。
如今让周立伟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表述,让大家读懂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想法。
“为什么黑暗中我们看不见?”周立伟举例说,不能简简单单地回答说是因为太暗了、没有光。
他想通过自己的纸笔,将背后更深层次的科学道理讲清楚。
周立伟觉得,这件事情比搞研究、写论文要难很多。
他跟记者开玩笑:“我跟别人讲电子光学,里面一大堆的公式,好像这个人很伟大、很能干,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 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周立伟认为今天的博士生更应该文理兼通。
1995年至今,他一直在主 持一门名为“现代光学进展”的博士生学位课,组织各个方向的老师介绍光学研究的前沿进展。
去年,他在这门课程的考核中加入了一项全新的内容———每位学生都必须交两篇随笔。
“可以写科学随笔,比如谈谈希格斯粒子、暗能量,也可以记录生活中的感触,没有特别的规定。
”周立伟说,作此要求的目的只有一个,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
周立伟自己的写作,其实也有很多从生活工作中的经历有感而发。
去年,有学生为获得延期毕业资格冒用他的签名,气愤之余,也让他深感担忧。
于是,他写下《莫把冒人签名当儿戏》一文,并通过邮件发给所有博士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给中学生作报告,讲述国防科学家的成就,孩子们把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当作了自己的朋友,纷纷来信问他如何成才。
周立伟写下题为《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文,认真回信。
他最近迷上了一档名为“最强大脑”的节目,一边看电视,还要一边做笔记,因为他想要搞清楚大脑与教育的问题,还特别为此找来智能研究和神经网络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
如今让周立伟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表述,让大家读懂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想法。
回顾往昔,周立伟总说自己是一个并不聪明的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他觉得自己全凭锲而不舍的努力,一生不偷懒。
“精力有限,恐怕自己很难再有什么成就,所以更寄希望于年轻一代。
”周立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年纪大了,他只想多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周人物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嫌疑人) 沸沸扬扬的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在今年“愚人节”当天似乎接近尘埃落定。
今年年初,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研究者小保方晴子(ObokataHaruko)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利用“刺激触发的多能性获得”(STAP)诱导细胞重编程,进而制备多能干细胞的文章,引起学界和媒体轰动。
然而很快,有人指出小保方晴子涉嫌造假,这项重磅研究在舆论关注下变得扑朔迷离。
4月1日,RIKEN调查委员会发布调查结果,认定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细胞论文中使用了加工过的假图片。
此外,曾在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论文中出现过的另一张图片属于捏造数据,但调查结果未涉及STAP细胞是否存在。
然而调查结果发布后,小保方晴子表示不可接受,并将提起上诉。
章开沅(请辞“资深教授”的历史学家) 历经3年时间4次请辞,现年88岁的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近日终于获得学校同意,今年4月正式退休并辞去“资深教授”的头衔和所有待遇,包括每年10万元的津贴。
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社科界中,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
章开沅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多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
现今,很多高校评资深教授、终身教授,报备教育部通过后享受院士待遇。
章开沅的“自我革命”在获得钦佩的同时,也引发一场争议。
有人说他的做法是对改革现有院士制度的倒逼,也有人直言他的请辞只是个人选择,意义有限。
对此,他则坦言:“在这个圈子里,我也是既得利益者,已经得到够多好处了,所以内心很不安,希望改变这个体制。
” 程正迪(影响世界的华人科学家) 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京举办,旅美物理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荣获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程正迪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华人领路者”。
他是全世界高分子物理学领域最高奖项———美国物理学会高分子物理奖的2013年度获得者,也是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的留学生。
虽然因科学研究工作而斩获大奖,但程正迪呼吁中国教授应对学生培养予以更多关注“,多发几篇论文,为了名为了利,这个动力是不长久的”。
坂茂(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3月25日,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揭晓2014年度获奖者,现年56岁的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Ban)折桂,成为第7位荣获该奖项的日本建筑师。
坂茂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实验性色彩,善于发现纸筒、包装材料等普通材料的新用途,在结构方面多有创新。
目前,在东京、巴黎和纽约设有工作室的坂茂被视为建筑界的奇才。
他不仅为私人客户设计优雅且富于新意的作品,而且将同样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的设计方法,广泛运用于人道主义事业。
数十年来,他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为灾害现场,同当地民众、志愿者及学生合作,为灾民设计和构建简单、得体、低成本且可循环利用的避难场所和社区设施。
莱斯利·兰伯特(新晋“图灵奖”得主) 近日,微软研 究院首席研究员 莱斯利·兰伯特 (LeslieLamport) 荣获美国计算机 协会颁发的2013 年“图灵奖”,以表 彰他在提升计算 机系统的可靠性 以及稳定性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位年愈古稀仍爱穿着旱冰鞋上下班的幽 默老头,在高中时就开始痴迷计算机科学,曾和 朋友四处搜寻废弃真空管来搭建数字电路。
青少年时代的好奇心始终不曾泯灭。
在随后 的几十年间,兰伯特逐渐成为计算机学界名副其 实的传奇人物。
他的分布式计算理论奠定了这门 学科的基础,1978
年发表的论文《分布式系统内 的时间、时钟事件顺序》成为计算机科学史上被 引用最多的文献。
此外,他还为“并发系统的规范 与验证”研究贡献了核心原理。
(余艾柯)

标签: #材料 #管家 #病毒感染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疱疹 #病毒感染 #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