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周刊,小木马是什么意思

木马 2
13财富周刊 2018年1月26日星期
看清扫码风险等级,养成良好支付习惯 “码上支付”图方便更要安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果静 相比于银行卡支付,二维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的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的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各类风险事件频发。
对消费者而言,“码上支付”固然快捷又方便,但“扫得安全”也必不可少—— 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
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就能马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然而,二维码支付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没有物理卡片的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的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各类风险事件也频发。
因此,201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对条码支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但很多人认为,一系列的规定给二维码支付限制了500元的限额,根本不够用。
有网友更是夸张地感叹:还能愉快地买鸡蛋灌饼么? 其实,二维码支付绕过500元限额限制并非没有办法,扫得方便又放心,还需要一些小技巧。
看清扫码风险等级 用二维码支付,要区分不同二维码的风险等级 朋友圈流行过一个段子:有个小偷悄悄把超市打印出来的支付二维码换成自己的,每天在家坐等收钱,过了很长时间才被店主发现。
虽然这只是笑谈,但背后透露的风险却让人心惊:通过小小的二维码,违法犯罪分子就能把手伸进你的钱包,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偷走你的钱。
当前,消费者对二维码支付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1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五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
用二维码支付,要区分不同二维码的风险等级。
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
种是动态码,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并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这种就是动态码。
同时,二维码支付还被分为了ABCD四个等级,A为风险最低,D为最高。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简单地说,就是用户的风险防范等级越高,每天可以交易的金额就越高,比如A级,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再加上静态密码、指纹等要素,就可以不受额度限制;如果商家放置的是可随手扫的静态码,支付额度自然就低。
其中,动态扫码分为3个等级: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没有限制限额,而是由会员单位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
那么,哪种情况是受到500元限额限制的呢?就是使用静态二维码进行支付,这一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支付不受限有妙招 500元限额是针对用户而言,对商户并无限制 近年来,“扫码领红包4000多元瞬间被盗”“扫个二维码,18万元就没了”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产生风险的关键点就是静态码。
据了解,与打印在纸上或制作成 塑料牌的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要高。
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安全和便捷是一把双刃剑,越便捷风险就相对越大。
”在唐凌看来,尽管监管对静态码有不少要求,如商家定期检查,用玻璃罩盖上等措施,但在扫码支付的风险案件中,静态码占比仍很高。
“每天限额500元,即便是被骗,损失也可控。
如用动态码付款,风险自然少,限额就会提升。
” 对大部分人来说,扫静态码支付,单日限额500元已经够用了。
交易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主流支付机构每日二维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元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支付机构二维码支付人均每日金额是108元。
可以看出,这一额度已满足绝大部分使用二维码支付付款消费者的需求。
要绕过这500元限制也并非没有办法。
“500元限额是针对用户而言,对商户并无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如果在饭店消费600元,要扫商户的静态码付款就有点困难了。
不过,此时让收银员扫你手机上的动态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
“扫得安全”至关重要 使用二维码支付,消费者在图方便的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更需要注意防范风险 报告显示,中老年人和“90后”是支付风险的“重灾区”。
报告显示,中老年人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欺诈(占比达59%);同时,50岁以上人群中追回损失的比例为54%,低于其他年龄段,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未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另有数据显示,发生损失后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第三方支付机构 进行挂失,或立即报警的50岁以上人群均不足三成。
而“90后”群体遭遇诈骗后,发生大额损失的比例为27%,超出总体人群近2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90后”绑定大额银行卡的比例更高(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15%)以及更少购买账户安全险(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10%)有关。
因此,使用二维码支付,消费者在图方便的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更需要提醒身边的老人、“90后”注意防范风险。
2017年“3·15”期间,相关媒体曝光了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木马,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的案例。
这说明保障二维码支付安全,首先要保证手机的“清洁”,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手机,减少手机被事先植入病毒的风险。
如果发现手机中毒,应立即到官方手机售后维修部门,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根除病毒。
同时,消费者还可选择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账户安全险”等相关保险,发生损失后可以得到一定补偿。
报告显示,相比2016年,2017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就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消费者要想“扫得安全”,可以选择使用有支付验证环节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在大额支付时;使用一张额度不高的信用卡或余额不多的借记卡绑定所有支付账户,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公共场所输入支付密码时也应注意遮挡,在支付时尽量少使用公共无线网络等。
在此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要做到:一看,分清收款码和付款码,了解正在进行的消费行为;二锁,提高在线支付安全级别,使用指纹或者手势密码等更高级别的验证方式;三报,一旦遭遇诈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经济转型推动 “龙马”行情 □谭伟 回顾去年开始的这一轮龙头白马股行情,其大背景是目前各个领域的市场集中度提升,而这又是以我国经济转轨为更大的背景。
自19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以来,我国经济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代初到2010年左右,这20年是需求侧驱动的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第二阶段是2010年到目前,大概率延续到2020年,这10年是需求侧进入稳定期,而供给侧实现调整的时期。
从第一阶段来看,在2010年之前,需求侧不断扩张,以居民住房为代表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高速发展,而供给侧只要满足这种大宗需求即可,对质量要求不高,从而出现了大企业、小企业一荣俱荣的20年。
再看第二阶段,在2010年左右,我国需求侧逐渐饱和,居民对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被满足,对供给端的拉动力明显减弱。
由于需求侧的动力越来越弱,因此我国经济进入了供给侧调整的10年。
所谓供给侧调整,是指很多行业产能已经饱和,不仅不需要新进入者,存量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需求不再高增长。
于是,很多行业进入调整期,比如服装、钢铁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性地加速了这种调整。
事实上,即使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供给侧的自发调整也会进行,只是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出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这一进度大大加快,可能到2020年就可以基本完成市场出清。
观察我国经济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可以解释股市中很多公司的表现。
前一个20年,牛股的特点表现为所在的行业大爆发,需求侧持续旺盛,对公司本身质地的要求并不高。
股价的高点和低点往往对应着相关行业的周期波动,因此是完全需求侧推动的行 情。
进入2010年之后,很多需求侧不再高增长行业的上市公司也相应进入了持续萎靡的状态,因为内部自发的供给侧调整漫长而痛苦。
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推出,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这一政策显性地加速了行业调整,各行业的龙头又开始重新获得关注。
从当前的时间点来看,目前市场正处于供给侧调整带来的行情中。
如同之前需求侧推动的行情一样,供给侧调整带来的行情也一定会有个极限。
这个极限就是供给侧调整的完成——大部分行业实现落后产能出清,剩下优质公司,进入稳态。
目前很多行业距离这个稳态已经不远,因此相应的行情可能也已接近尾声。
但是,依然有一些行业,还处于剧烈的出清阶段,这些行业正是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机会所在。
如何甄别这些行业,需要密切观察政策监管的动向。
国家政策越严格,相关行业面临的出清压力就越大。
比如,在过去的两年中,整个经济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去产能,因此钢铁、煤炭等相关行业的出清非常迅速。
换句话说,过去几年监管政策越严格,相关行业的龙头越受益。
这些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在监管最严厉的时候,有着优异的市场表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受益于不规范产能的出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身业务规范,受影响很小。
往前看,假设2020年左右供给侧调整完成,那么我国经济又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存活下来的优势企业面对需求侧平稳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互相之间抢占份额。
到了这一阶段,才真正是企业比拼创新的阶段,各行业最终的伟大企业也将在这个阶段诞生。
那时候,也更加考验投资人价值发现的眼力。
(作者单位:重阳投资) 数据来源:新三板在线 去年新三板定增募资逾1300亿元 量体裁衣做好家庭资产配置 □巴曙松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可以在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象限的基础上,依据家庭自身情况和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做一些比例调整。
一些大的趋势方向可以作为共性参考,比如适当降低房地产在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降低储蓄存款的配置比例至10%以下,提高保险和金融投资类产品的占比等 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国际上通用或者最流行的理论就是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家庭资产象限图。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之
一,标准普尔专门提供有关信用评级、风险评估管理、指数编制、投资分析研究、资料处理和价值评估等重要资讯,其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这一象限图也被公认为是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之
一。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的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
四个账户分别为:要花的钱(占比10%,主要用于家庭短期生活消费);保命的钱(占比20%,主要是专款专用,如购买重疾保障,利用杠杆,以应对家庭突发的较大开支);生钱的钱(占比30%,重在收益,即通 过投资股票、基金等来获取收益,房产的投资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范围内);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如购买养老金、子女教育金、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信托等)。
标准普尔家庭象限图显示,通过这四个账户的固定合理的比例分配,可以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那么,针对中国的家庭,标准普尔家庭象限图或许有部分不适用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家庭的普遍特点。
中国家庭相比发达国家的家庭配置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整体配置中房产仍为大头,金融资产占比低(如美国家庭房地产占比27%,中国家庭为57%);二是金融资产中储蓄占比较高,而国外成熟市场上家庭普遍只保留5%以内的储蓄存款;三是保险意识整体较弱,虽然近几年有抬升趋势,但是中国家庭依然更多依赖于社保而非自我配置补充的商业保险;四是对于复杂金融 产品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接触较多的也就是股票及相关产品而已。
结合以上特点,单纯引用标准普尔象限或许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不具备完全的参考性。
那么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可以在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象限的基础上,依据家庭自身情况和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做一些比例调整。
一些大的趋势方向是可以作为共性参考的,比如适当降低房地产在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降低储蓄存款的配置比例至10%以下,提高保险和金融投资类产品的占比。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整体的国民金融素养还未达到一个较成熟的阶段,可以借助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的家庭做到科学的资产配置,如选择专业、值得信任的银行理财经理进行咨询。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李会美编夏一高妍

标签: #网络安全 #备份 #数据备份 #好用 #五项 #病毒 #平安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