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期,第十六期教学科研处(图书馆)

嘉兴 4
2021.06 目录 2021年06月第十六期 博学雅正红船精神引领学校事业跃升..........................................................................................1示范引领纵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4精准通用课程定位提高职教适应性..............................................................................7职教动态日本:冲击下的职业教育变革......................................................................................9积极响应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利好................................................................................11突破多重掣肘打造中国职教品牌................................................................................13广东高职院校精准施策帮毕业生好就业....................................................................15他山之石探索“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18以科学评价促高职双创人才培养................................................................................21以“五育”为载体打造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3以“1+X”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26附件附件一:文章汇编

........................................................................................................

29 报送:学院领导,二级学院、书院院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主编:卫丽君执行编辑:刘芷欣叶洁娴杨玉枝图书馆参考咨询部:020-22305623 红船精神引领学校事业跃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8日作者:方俊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锻造素质过硬的“红船铁军”,建设牢不可破的“红船堡垒”,培养底色鲜明的“红船工匠”。

一、锻造素质过硬的“红船铁军”学校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作风担当过硬的“红船铁军”。
一是坚持政治统领,强化政治领导力。
学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选准配强二级学院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实“关键内容”,落实“第一议题”和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二级学院党总支采取“研究式学习”,集中领学、专题培训、读书研讨;基层党支部推行“畅谈式学习”,建立“双周双学时、一月一安排”学习制度,党员畅谈学习体会;教师党员开展“日记式学习”,建立周三夜学、每季集中培训制度,记录学习内容、感悟,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改革中梗阻。
学校大力推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政治素质“首关制”,将政治素质考察作为干部提任、职称评聘的前置程序;实施职称评聘“替代制”,制定17项业绩成果互认“替代”机制,制定破格和直聘条件,引导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带领学生创新创强比赛的赛场上,写在服务企业发展、技术革新的成果上,写在职教帮扶、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实施业绩考核“亮牌制”,对年度和聘期考核排名不达标的教师,给予“黄牌”警告、“红牌”诫勉、调整岗位或不再续聘;实施绩效分配“动态制”,强化团队绩效考核,制定各类教师职务成果清单,进行年度“盘账”,形成与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相衔接的绩点年度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坚持引育并举,积聚发展新动能。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抓思想教育,每位教师要制订三年履职行动计划,增强个人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行动自觉;抓能力提升,发挥在线学习中心和教师发展管理平台功能,开发教师培训线上课程62门,建立新教师助讲培养“四双”机制(“双导师”指导带教、“双场所”培养历练、“双计划”培养关爱、“双考核”培育验收),实施“青年培优计划”,使年轻干部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抓人才引进,大力引进博士、教授及专业建设紧缺人才。

二、建设牢不可破的“红船堡垒”
1 按照“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在建强基层堡垒、打造服务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引领人、激励人的作用。
一是坚持党建与专业建设相融合。
把支部建在专业群上,以专业群为单位设置师生党支部,采取措施吸收高知入党。
实行党支部书记与专业建设负责人岗位同设置、人员同聘任、业绩同考评,目前全校36个专业党支部已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
二是坚持党建与人才培养相融合。
压实支部抓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在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党建+实训基地共建”“党建+课程资源共享”“党建+师资团队共育”等工程,使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效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坚持党建与社会服务相融合。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结合校企合作、乡村振兴等任务,合作共建16个“双融双促红色共同体”;构建“三级联动、六院一体”对口帮扶体系,开展“红船领航”职教扶贫行动。

三、培养底色鲜明的“红船工匠”学校党委坚持以红船精神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红船工匠”。
一是弘扬红船精神铸匠魂。
学校将红船精神列入人才培养必修课,大力推动红船精神“五进”,组织编写《红船精神》校本系列教材,建设中国革命精神谱系长廊,打造红船精神教育“金课”,建立30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丰富了红船精神的育人载体和内容。
学校与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建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学校探索具有高职特点的“劳动思政实践育人”新模式,出台《劳动教育专题理论课教学实施方案》等制度,以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等培养为核心,融入专业劳动技能训练。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炼匠心。
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合作发展”为核心,以“专业点+企业群”合作为基础,建立起合作企业与学生“双向互选”的实践教学体系。
重构专业群布局,淘汰了一批老旧专业,新增、转设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航空电子、轨道交通等一批紧缺专业,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八大特色专业群,新增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航空与轨道学院,今年又新增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新专业。
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扣课程、课
2 堂、课本“三课”育人关键,构建课证融通、专创融合、国际标准、中高本贯通“四径”育人“立交桥”,同时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强匠能。
学校打造“政行企校”合作命运共同体,积极构建多元办学格局,集聚各方资源办好职业教育,去年学校与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盐县政府、海宁市政府等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海盐合作共建嘉职院海盐学院,探索了一条中高职贯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嘉职模式”。
并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签订校政合作协议,共建退役军人学院、嘉兴体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等,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
学校秉持“把学校办到企业、把企业引进学校”的理念,推进产学研共同体、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合作载体建设。
2020年与86家科研院所和龙头骨干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区域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合作共建了18个产业学院。

3 示范引领纵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14日作者:张滢甘甜6月10日,教育部在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
会议公布了69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以及30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并启动建设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
在指导纲要实施一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下一阶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应该如何开展?已公布的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及示范中心,都示范了怎样的好做法?各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又有哪些系统谋划课程思政体系的好经验?
一、各阶段示范课程示范了啥井冈山大学学校的“生态学”课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井冈山的“红”与生态资源的“绿”紧密融合,形成了“绿色引领、红色铸魂”课程育人模式。
在“生态学”课程负责人肖宜安看来,学校的“生态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较以往有三大不同:一是探索形成了“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促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创新了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协同,强化案例式、研讨式、探究式和活动式等多元教学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三是打造了思政教学特色资源库。
作为职业教育示范课程代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何宽分享了该校“GNSS定位测量”课程将测绘精神、北斗精神、珠峰精神和学校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做法。
何宽以项目“静态控制测量”为例说明。
该项目设计了4个教学任务,其中“静态控制网外业施测”任务的技能点教学,运用分组实训和虚拟仿真教学法,以在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工作的大批校友利用国产高精尖测量装备两下南极、七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用生命测绘壮美河山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勇攀高峰的“珠峰精神”、专注坚韧的“工匠精神”和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
作为继续教育示范课程代表,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王震坡分享了学校“新能源车辆管理与应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经验。
该课程以行业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自主创新和领军企业经典案例脱敏脱密进课堂的机制,将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快换技术、“刀片型”新结构电池技术、数据驱动车辆安全管控技术
4 等坚持自主创新并实现技术引领的经典案例引入课堂,培养学习者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秉承红色基因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我们的课程团队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典型技术创新案例、领军人物先进事迹等思政案例库,将报国情怀、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等‘新工科’思政理念融入专业教学全流程,使课程思政故事化,实现了育人润物无声。
”王震坡说。

二、怎样建好用好教学研究中心“我们将课程思政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推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学校党委书记梅兵分享了该校以中心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经验,学校通过中心创新了三大课程思政机制:一是全周期贯通教师成长,二是全覆盖融入培养环节,三是全过程探索教学评价。
中心成立至今,不但出版了全国首本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地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被选为上海市两本样本之
一,为应对课程思政改革深化难题交出了高质量“答卷”。
“我们十分注意凸显师范类院校的优势,将推动课程思政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和特色方向,与一批基础教育学校结成联盟和学术共同体,通过虚拟教研室、共学共研等途径,有机衔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终身发展。
”梅兵说。
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该校党委书记周建松介绍,学校基于对“教师课程思政意识需要培育、思政元素挖掘需要指引”的充分认识,坚持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出发,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指导活动,指导全校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实践。
周建松分享了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三个重要做法:一是结合学习贯彻“职教20条”和指导纲要进行研究指引;二是结合浙江“三地一窗口”建设要求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三是结合金融行业和专业特点开展课程育人。

三、如何系统谋划课程思政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理念,实施‘明道育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本科与研究生融合、学科专业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四大融合’,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作为高校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分享了该校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
5 经验。
在章熙春看来,学校思政课程“领道”计划、公共课程“闻道”计划、专业课 程“同道”计划、实践研习“悟道”计划——“四位一体”大课程思政体系背后,体现的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习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思想。
同时,学校创新五要素协同机制,紧扣目标、内容、师资、资源、平台等五大核心要素,提升水平,强化协同,强力保障和支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章熙春表示,今后学校还将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凝聚课程思政共识;以机制创新为关键,集聚课程思政资源;以平台联动为支撑,培育课程思政沃土;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汇聚课程思政合力,努力开创“三全育人”的新局面。
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河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将河南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凝练为12个字——聚焦育人、谋篇布局、狠抓落实。
刁玉华介绍,从系统谋划层面,河南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一线,调研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高校党建重点推进事项等。
省教育厅还专门出台《关于推进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管理服务中心,搭建网络平台,部署推进全省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要求,各地各校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切实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最后一公里”。
要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结合专业学党史、结合党史讲专业。
要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辐射作用,宣传好、推广好、应用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成果。
要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做教书育人“大先生”。
要持续加大支持推进力度,确保组织领导、条件保障、评价激励、宣传推广等工作落地落实。

6 精准通用课程定位提高职教适应性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06月22日作者:党颉钱允凤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类型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教学团队,打造专业“课程包”,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以通识教育为抓手,将培养学生洞察、选择、剖析、整合能力为目标,按照“精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全力培养适应职业能力发展需求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稳步发展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群,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深化产教融合,重构教学团队学校重组通用基础课程团队,根据专业和专业群的建设以及职业和产业链职业群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师资。
教师以专业和专业群为主轴形成团体,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在团队建设上,以二级学院为一个专业群,针对相应的产业链、人才链市场需求,建立综合的较大规模的教育教学团队,在二级学院以专业为基础针对相应的职业建立职业教育教学团队。
在团队建设上按照职业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发展的具体需求,配置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语文、英语、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打破了过去专业教学与通用能力素质教育之间“两张皮”的现象,实现通用素质教育精准对接专业需要,克服了通用基础教育针对性乏力、适应性滞后的不良局面。
精准通用能力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大大提升了专业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二、精研新版课标,革新课程理念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2021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模块。
其中,拓展模块为选修内容。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为例,其拓展模块为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修习的内容,与基础模块形成递进关系,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块后选修。
同时,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突出职业特色,根据英语课程目标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强调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职场需求的对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印发,是国家施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为此,学校相关教研团队迅速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度研究与学习,尤其对两门课
7 程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进行了深度讨论,并将新版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内容纳入到下一步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中。
此外,通用基础课教师在前期对与专业群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结构、技能带来的变化与要求,尤其是对于通用基础能力的变化与要求,最终促成通用能力培养由基础应用,向系统的“交叉”“复合”“多项”联动转变;课程由从前单一的“基础补缺”定位,向“夯实基础+通用能力+职场素养+岗位应用”转变。

三、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课程思政通用基础课教研团队注重党建引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注重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不断更新课程理念、知识、体系。
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学术沙龙、参观学习、学历提升、教研成果展示、教学赛事、技能辅导等多项举措,通用基础课程以全面育人为导向,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精准服务职场+职业”为定位,课程“夯实基础+通用能力+职场素养+岗位应用”多维理念构建,为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通用能力基础。
2021年5月17日学校职业素质英语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四、改革实效显著,多方反馈良好通过精准改革,使学生有获得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专业设置、通用能力素质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充分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使学生有极大的获得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在一年多的以“课程包”为内容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上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大幅上升,专升本成功率达到70%以上。
通过精准改革,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专业、职业的实际,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稳定的职业教学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实现了专业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的融合,使所有教师都能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教学的方向,把职业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目标。
比如,英语教学中,在旅游文化学院更加注重把英语教学和旅游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口语交流;在学前教育学院更加注重幼儿英语的教学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在旅游文化学院更加注重文件的处理和基本应用,建筑工程学院和环境艺术学院更加注重软件程序的应用。
另一方面多学科职业团队的建设,使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发展,有助于教师形成具有一定专业的技术方向,有利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进步。

8 日本:冲击下的职业教育变革 摘自:《环球》2021年06月02日作者:张玉来近年来,“工匠精神”常被用作解读日本制造之所以强大的根基或源泉,其实是与日本社会独特的技工培养模式密切相关的。

一、官民协作建设培养体系1985年改称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成为日本官民协作推进技工培养体系建设的有效保障,它对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主在技工培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日本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要为技工培养提供基本支撑和服务。
如独立法人“高龄、残障、求职者就业支援机构”(JEED)就是日本政府出资设立的专门技术培训机构。
政府出资机构重点为广大中小企业培育人才,以离职者训练、在职者训练以及毕业生训练等三大服务为主。
当然,承担更重要技工培养任务的还是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特别是日本大企业都有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主要包括OJT(在岗培训模式)、OFF-JT(脱产培训模式)和SD(自我开发模式)等三大类。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日本企业高度认可培训成效,认为培训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员工也认可培训效果,其知识获得仅有10%来自学校,其他都是得益于各种职业培训。

二、针对性强、多样化的培养目前,日本针对技工的培训有多种不同类型,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是“因需而训”型,也就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各种“量身定制式”的专门培训。
以国家层面的培训机构为例,提升平均水平是基本目标,但为了更适应地方人才需求或具体企业的特别需求,相关培训多采取“定制式”培训。
如2018年,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专门开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主题的人才培育项目。
二是“能力导向”型,主要是提升现场能力的职业训练项目。
设立专门培养生产车间领导的“事业主推荐制度”,针对企业的真正切实需求,编制专门教材、开发特别培训课程等。
JEED为此专门确定负责指导职业训练的“职业训练指导员”,而为提升这些指导员自身技能,则会组织尖端技术和各种专业技术研修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会组织提高指导能力和教材开发的研修活动。
三是“引导创新”型,目的是培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人才。
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经常会依照最新技术创新趋势而调整职业培训内容,同时常常组织各种调
9 查以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
如2019年度离职者训练班内容相比2018年度就有3成更新,在原来包括电气工程和顺序控制的“电气设备技术科目”新增了IoT设备等,还增加了网络架构以及住宅配线施工等课程。
四是“中小企业专项”型,主要是以提升中小企业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培训。
2017年JEED专门设立“提升生产效率人才培育支援中心”,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如开发出“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开拓”“IT技术”等相关课程,甚至设立“人才开发援助基金”以资助中小企业主参加培训。
五是“年轻人专项”型,目标是让年轻人乐于投身制造业、打造就业专长、传承相关技术等。
全国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各都道府县的地方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及短期大学都设有高中就业毕业生专门培训项目,还通过组织各种竞技大会以及技术交流展示会等形式,如“全日本机器人相扑大会”等。

三、冲击下的变革随着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技术工人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
愿意加入制造业的新毕业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如今,新毕业生到制造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只有11.8%。
这是导致日本国内技工数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为了弥补国内技工不足,日本政府已大幅放宽外国人劳动条件。
除为了缓解供给不足外,开拓国际技工新市场、增强日本员工相关能力以及以多样化促进技术创新等,也是日本扩大外国人就业的重要目标。
同时,重视数字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导入,以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把日本相对落后的数字技术作为提升契机,依靠技术来缓解工作负担、稳定生产和缩短劳动时间等。
针对日本社会转型,企业内培养模式改革也在加速,并出现一些新特征。
如“自外向内型”转向“自内向外型”趋势,人才培养更重视全球化等对外竞争;研修从“阶层提名”转向“自律选择型”,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从“潜在能力”培养转向“显在能力”培养,重视业绩与成果;从“个人开发”转向“组织开发”,打造学习型组织;从OJT转向OJD(OntheJobDevelopment),更多激发个人创造力。
10 积极响应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利好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3日作者:郭立场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要求持续做好院校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培训任务等情况,将专账资金补贴性培训对象扩大到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支持帮助更多院校应届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按规定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制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培训,并做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衔接工作。
当前,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承担机构为职业院校。
《通知》将培训政策范围扩大到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为全体毕业年度毕业生提供政策性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够促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地,而且对形成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与初始职业教育活动相比,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和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职业培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保护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工作潜力,以及培养职业需要的技能、推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等方面愈加重要。
作为社会公共福利,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更多学校及更多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惠及面更广,能使各类劳动者更好适应市场需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受培训者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从最初通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转变为获取职业行动能力,实现职业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转换,保障了受教育者需求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各类教育主体要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足用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深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监管机制,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培训形式与教学模式,促进多方培训主体对受训者职业资格和技能发展的协同管理,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融通。
此外,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而言,职业技能培训质量高低还取决于培训人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有必要针对教学人员开展认证培训工作,以适应职业技能培训需要。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多样化人才。
高精尖领域需要人才,一般性劳动也需要人才,能工巧匠与知识精英同等荣光。
实现中国由制造 11 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人才。
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为职业技能培训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人从继续教育获益,必将带来一场新变革,促进形成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毕业生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从长远发展来看,扩大职业教育普惠面,反映了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更强。
各类劳动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要珍惜职业技能培训机会,端正参加职业培训的动机,将职业培训及终身学习内化为主体自觉,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适时调整学习观念和策略,顺应市场需求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用技能为学历镀金。
12 突破多重掣肘打造中国职教品牌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16日作者:肖纲领最近,《深圳特区报》推出“聚焦深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栏,梳理解读了深圳将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在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争创世界一流方面形成的“深圳方案”。
有资料显示,当前在普通高职(专科)院校数量方面,江苏和广东排前2名,分别有90所和87所;而在综合实力前10名普通高职(专科)院校中,两省占比很高。
可见,大力宣传深圳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高质量办学经验值得鼓励。
唯有整个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创一流的中国职教品牌的氛围,职业教育方能真正大有可为。
打造一流职教,应正视多重阻碍。
归结起来,生源质量不高、办学经费缺乏、办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学生技术技能训练不足、就业低质量和向上流动不畅等,反映出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合来说,推进制度与文化观念的双重建构,是推动职业教育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也是相关改革发力的方向。
明确类型,平等发展。
“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崇尚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
为弱化这种观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同等重要地位”,成为今后职业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将全面重塑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
多元招生,遴选生源。
之前的高校招生制度设计,将职业教育界定为“差生”“后进生”而非高技术智能学生的选择。
当前国家正大力进行职教改革,推进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和注册入学等多种招生模式,为技能人才入读高职院校提供了多元选择,也为高职院校选拔具有实践和技能潜能的学生提供了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
加快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是制约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出台后,教育部及各部委计划总投入高达650亿元,以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高职院校。
该意见也鼓励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各地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
由此可见,未来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
聚焦结构与素养,打造一流师资。
囿于目前缺乏专门培养高职师资的院校、职 13 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足等问题,教育部等四部门规定,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招聘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同时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招聘应届生,还规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定期轮训、兼职教师自主聘任等制度安排。
这为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新的探索。
此外,打破高职学历天花板。
当前,基于学历形成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使得高职学生主要面向一线就业,福利待遇缺乏制度保障。
同时,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学历衔接不畅,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机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了“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举措。
这些制度为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当下,有关部门正不断突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重塑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
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江苏、广东等地的优秀做法,树立技能成就人生的文化认同,同时切实优化职教高考、财政投入、师资培养、学历设置、纵向衔接和就业公平等方面的制度供给,以此全面助力职业教育的快速和高水平发展,打造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品牌”。
14 广东高职院校精准施策帮毕业生好就业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06月17日作者:刘盾黎鉴远连燕纯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广东引导高职院校多管齐 下,线上线下共举,深化校企合作。
省内高职院校抓紧、抓实、抓细“稳就业”工作,打造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创业联动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供需匹配度。

一、集聚全校力量凝成“一股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超过10%的专科毕业生入职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背后是学校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做到责任硬化、任务量化、指标细化,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为全力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广东引导高职院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创新举措、提质增效。
在领导带头示范下,形成全员关注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全员促进就业的工作氛围。
广州铁职院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书记、校长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教师、辅导员一起下企业、拓市场,带头发动、落实全校各级干部联系1000家优质企业推动就业工作。
学校按“全员参与(全体教师)+全面跟踪服务(辅导员)+点面推进(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模式,逐步探索形成“就业部门主要负责、二级学院主体实施、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的全员齐抓、分级管理的就业工作服务机制。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院两级联动推进就业工作,学校领导多次召开就业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协调各部门加强帮扶和经费保障。
学校建立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实时解决就业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明确就业工作重点推进方向。
为层层压实责任,中山职院建立就业情况动态周报制度,平时一周一报,就业工作冲刺阶段一周二报至三报,引导教师把促就业责任扛在肩。
学校还督促二级学院严格执行“一生一策一导师”制度,促进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加入到“稳就业”工作中。

二、产教融合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为促进毕业生更充分和高质量就业,广东引导高职院校用心用情用力,拓展就业渠道和岗位,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精准匹配对接,帮毕业生尽早落实就业岗位。
深职院与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 15 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深职院·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培养云计算与大数据人才;学校还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为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促高质量就业,广东引导高职院校更好地和企业精准对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
广州铁职院瞄准行业特色,每年企业订单培养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60%。
同时,学校搭建“双轨”就业平台,推进通用类专业毕业生就业。
学校与岭南集团等省市大型企业紧密合作,提前了解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毕业生表现、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评价,主动推荐毕业生。
为推动毕业生与岗位精准匹配,广州铁职院加强“物联网+就业”智慧平台建设,优化线上就业服务流程,实现一站式“云服务”。
学校把“大综合、全覆盖”的线下大型招聘会,转变为一家企业面向一个专业,一家企业不同岗位面向多个专业的“一对
一、一对多”线上招聘活动,提高毕业生应聘的便利性。
深职院建立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互联网助推机制,努力实现需求信息和岗位信息的无缝对接,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岗。
学校做强、做实、做细校园招聘主渠道,提高数量和参与度。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自媒体,搭建企业和毕业生的供需平台,努力实现不断线的服务。

三、助力更多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创意创业园近两年孵化成功率为62%,2019年园区在孵企业获得初创企业补贴87万元,年均带动就业600余人……深职院创业带动就业成效凸显,这背后是深职院建立了从启蒙教育、预科教育、专门教育到实战训练的进阶式双创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其中,启蒙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预科教育面向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注重传授通识性创业知识和技能;专门教育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专门化的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技能培训。
广东不仅引导高职院校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和学业,努力提供更多市场化就业创业机会,支持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广东还引导各高职院校实施贫困生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一人一策”地帮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生尽快就业。
中山职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和资助工 16 作。
学校实施“一生一策一导师”就业帮扶,指导教师一对一实名制负责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和就业心理辅导等帮助。
广州铁职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安排,举全校师生之力,集中开展“提升就业质量解难题”专项行动,重点帮扶困难学生群体稳定就业,力求让学生和企业都满意。
深职院实施“阳光助推”工程,重点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建立全程化关注、全方位指导、全覆盖资助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学校努力通过开放资源平台、制订帮扶细则等方式,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生源学生等特殊群体稳定就业。
17 探索“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1日作者:周新云赵慧敏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设计了“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兼备、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兼通、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兼有的“三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三双”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组织形式,完善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双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双素养”中的人文素养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世界历史、中外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感知与理解,主要依靠“两类课堂”来实现。
一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增设世界历史、中外传统文化、国际商务礼仪等人文类课程,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人文导向,着重从个性修养、精神品格、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方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二是在第二课堂拓展中,将人文素质培育纳入学生社团建设、学科竞赛活动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学校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有机衔接,实现人文素养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双素养”中的职业素养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国际行业、产业和市场等职场情况的了解与领会,主要通过“两个聚焦”来培育。
一是全方位聚焦职业教育。
在课程体系中,将对学生职业理念、专业度、适应性与自信力的培育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特性与对接国际产业的职业目标、属性与要求。
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培养为切入点,通过“任务对接、项目驱动”的方式塑造真实的职场环境,促使学生强化“职业角色”意识。
实践性课程则倾向于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外籍专家承担教学任务,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培育。
二是多元化聚焦职业体验。
邀请企业劳模、行业工匠进校园举办讲座;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各外语类专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以“准员工”方式抓牢做实课程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训等工作;让学生在浓厚的校企文化融合氛围中接受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思想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双技能——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双技能”中的语言技能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从入校起,要同时学习汉语、英 18 语和非通用语3门语言,掌握各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从“三个侧重”组织开展学生语言技能的系统提升。
一是侧重“全程学训”。
所有专业实现外语教学3年不断线,学校组织编写了10个语种的口语训练教材,为学生打造各类多语言学习平台;利用由20多位外籍专家组成的外教团队,建立覆盖各语种的“外语沙龙”,倡导学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外语。
二是侧重“活动引导”。
所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全部采用多语主持、同步翻译的方式,遴选各专业的学习积极分子在活动中秀能力、展风采,以此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环境。
三是侧重“以赛促学”。
组织外语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语言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此外,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参加国外合作高校的学历提升、带薪实习和文化交流等活动。
“双技能”中的专业技能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外贸单证、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加以培养。
第一条途径是校内训练。
课堂训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在教中练、在练中训、在训中学。
实训教学根据各外语专业特征,在校内建立商务谈判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国际商务业务综合实训室等20多间,根据真岗实职的环境和流程进行设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校内实践训练活动。
第二条途径是校外实习基地培养。
每个专业建立5—8个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必须有1—2个为湘企出海的规模企业。
通过校企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指导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双主体”培养作用,使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真正做到平台扎实、落实到位。

三、双证书——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外语类专业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鼓励取得相应的国际资格认证,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获得英国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BEC)初级及以上,应用日语专业学生可获得日语能力等级证书3级及以上,韩语、法语、德语等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可获得相应语种资格认证3级及以上。
根据外语专业学生的服务面向和就业领域,培养其拥有与专业能力对应、体现跨界融合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技能等级证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落实该项工作主要通过3个途径。
一是刚性约束,在学生毕业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时获取至少一个技能等级证书。
二是课证合
一,即注重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构建“技能本位、课证融通”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行业认可的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技能等级 19 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有机衔接。
三是系统培训,学校建立了国家授权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针对不同专业的证书类型,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取证培训方案和培训课程。
“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外语类人才复合型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
如今,外语类专业“三双”人才培养理念已融入学校有关政策文件制度并有效落实,应用于外语类1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其他非语言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鉴和采用,有效实现了成果转化。
20 以科学评价促高职双创人才培养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06月01日作者:徐美燕教育评价是导向仪,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打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重视教育评价的转向,才能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一、转变评价理念转变评价理念,重点要破除“分数至上”,缓解高职学生对于学业学习的自卑心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认同、自我激励,激发内在驱动之力。
如何加速培养适应产业变革与升级需要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3.4%。
随着产业迭代的加速,掌握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如果没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往往发展后劲乏力。
高职院校推动人才培养标准由就业从业向创新创业转变,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形成“产、教、学、创”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校训定为“尚德崇文·创业立身”,并将“鼓励扶持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写入学校《章程》,引导大批学生超越自我走向多元发展,走上创新创业成功之路。

二、改革学业评价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中,学业评价起到引擎和助推器的作用。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起到强保障、促动力和优环境的作用。
把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允许创新创业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价值。
高职学业评价要体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和耦合联动;要厘清课程考核目的,淡化甄别、选拔与评选功能,重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建立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提升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培养,坚持德技兼修,理论和实践并重,看重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工艺与新方法等,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此外,要适当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 21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的双创实践成果、专利发明、双创竞赛获奖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鼓励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从旁观者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基因与潜力,夯实人才培养“厚度”。
同时,应探索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出台休学创业标准,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进行创新创业。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出台《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多元创业认定办法》等30余项制度,构建了多元化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率先提出“课程替代”,用以平衡创业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

三、优化师资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市场意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审视不同领域的创业机会。
然而,高职院校中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认知的教师并不多。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把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合理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奖励并完善其职称晋升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提升整合资源指导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各学科教师开展自主创业、技术转移、企业咨询等形式的学术创业活动,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协同创业。
同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内外融合、专兼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产业资源的育人作用,打造“多层立体、校企互通、国际视野”的多元融合的师资团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企业家、行业精英走上高职讲堂,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或导师,以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将学习转移到现实世界的能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制定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导师发展标准,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行分类培养考核,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
目前,学校已建成一支由创业教师、企业家、创业毕业生等组成的优秀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每年毕业生创业率超过12%。
22 以“五育”为载体打造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摘自:《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06月01日作者:边喜龙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教师教学团队于2019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历经近两年的建设,团队围绕“三教”改革,重点对师德培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师的能力提升、1+X证书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体系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以“五育”为抓手教师教学团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形成系列标志性成果。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育德、育新、育名、育实、育研”五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实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科研能力”五项能力提升计划。
通过建立大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企业工作站,着力提升教师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团队协作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助力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一、以“五育”为抓手,团队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育德”就是加强师德建设,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队构建“1133”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1个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和社会”为“1”个中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提升“3个工程”,抓好组织机构建设、师德师风制度建设、活动载体建设“3项工作”。
实施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开发提能力的“三集”建设体系,开展“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大研讨活动;构建分层培训体系,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采取观摩取经、示范课堂、专题培训、思政大赛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育人素质。
“育新”就是加强新教师的培养。
实施“名师结对子”,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结对帮扶形式,由一个具有高尚师德、较强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带
一、两个青年教师,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
青年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课程开发、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企业实践等活动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育名”就是建立名师工作室。
成立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院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发挥工作室名师的示范、领头和辐射的作用。
23 “育实”就是加强教师企业行业实践。
与合作企业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企业工作站,青年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企业为青年教师实践培养提供专业实践场所,可以利用企业得资源优势,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定期聘请企业经验丰富得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得视野,同时还可以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以及企业员工专业理论的培训。
团队教师六名青年教师企业锻炼六个月,学习与工程施工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并结合施工企业实践探索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育研”就是强化教师科研能力。
团队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和应用科研,能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构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围绕教师师德修炼、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开展课题研究,有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一)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为全国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典范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群)获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来,以名师、大师引领名师工作室建设,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坊以及青年教师企业工作站,团队协作创新、课程建设、教材的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国际交流不断增强,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助力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为全国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典范。
(二)携手国内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一直是建筑设备类专业群的重点与特色,通过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和产教融合的深入,建成特色鲜明“一体化、颗粒化、个性化”建筑设备类专业集群在线开放资源的资源平台。
(三)建成“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引领教学模式改革利用信息化教学设施,通过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课程改革先进经验的学习,深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启发教学思维,有效调动全国范围内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
构建多终端“屏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 24 时交互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探究课堂,授课者随堂掌握学习进度精度和掌握度,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实现泛在学习,学习者通过资源平台、复合教材等自主学习,实现将教学的空间从教室延伸为其他任何地方,把教学时间从课内延伸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碎片化时间,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按需自主学习。
(四)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具有社会开放性和公共服务功能建筑设备类专业群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具有社会开放性和公共服务功能,尤其由联合国环境署牵头、《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的项目-中国制冷维修行业良好操作区域级培训项目落地建筑设备群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岗位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工作,进行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活动。
25 以“1+X”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年06月15日作者:王晓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作为学校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重点建设的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对接智能制造产业,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结构化师资队伍,全面服务高质量学生培养。

一、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定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前沿动态,实施专业共建、基地共建、研发平台共建,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精准对接,全面服务智能制造生产过程。
专业群面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江苏“一中心、一基地”战略需求,根据智能制造行业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逐层分析岗位群,构建专业群。
同时,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支持江苏制造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二是专业共建,共育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教学标准,针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校企共建专业群资源库与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和负责专业技能培养,还由企业负责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培养并参与专业技能培养。
同时,进一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X”证书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实质性推进书证融通、育训结合。
三是基地共建,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专业群创新联盟式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中心等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组成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企业案例式活页教材;开展企业技术培训,对接“X”证书,建成“X”证书培训中心;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岗位实践、教师企业锻炼、社会培训岗位体验的共享平台。
四是研发平台共建,服务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确保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专业群重点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融合的研发团队,努力构建一支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为专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进行集中签约,实现“项目对接”,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并引导科技成果在校转化,深度挖掘具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列入 26 学校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管理,对项目完成后形成的科技成果重点打造,推进成果转化。

二、实施能力导向,打造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将职业技能等级和行业企业技术的标准及考核融入课程标准及考核,建立工学交替、能力逐层递进、模块化结构、书证融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是工学交替,校企优势互补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德育与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理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授课;专业技术课程以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在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以校企混编教学。
团队教师为主进行授课与训练;专业实践环节主要为面向岗位的企业素质课程、企业专项课程和岗位实践课程,由企业师傅在企业进行指导。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结构,对接“1+X”证书体系,实现课程模块与“X”证书对接互认,通过学分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能力证书的融通。
同时,模块化课程可根据不同企业对准员工的培养需求进行灵活组合,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企业实践环节灵活交替进行。
二是校企共建资源,推进专业群信息化教学。
校企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岗位能力模块,开发模块化活页式教材和实践操作手册,实施专业间课程相互共享。
专业群采用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生产案例,不断补充和更新课程教学资源,持续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继续开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扩大课程教学资源覆盖面,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泛在学习。

三、推进书证融通,拓展人才培养专业技能一是学分互通,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一体化实施。
专业群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对接国家“1+X”证书体系,实现课程模块与“X”证书对接互认,通过学分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能力证书的融通,将“X”证书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实现育训结合、职技共融、课程对接。
二是课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基于“实践主导、书证融通”的设计思路,通过社会和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分层次递进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 27 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实践主导、书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集成应用的证书高度对接,“X”证书所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与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吻合。
三是互兼互聘,混编团队助力人才培养。
在“1+X”证书制度的改革和试点工作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技能是证书制度落地的关键,具有多种能力的教师团队可以很好地完成“1+X”证书制度试点和推广。
专业群依托于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北京精雕、ABB等龙头技术型企业和中电熊猫、中船重工等重点生产型企业,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骨干教师、生产技术能手等组建具有双重身份的混编团队,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8 附件一:文章汇编 OA“政策导读”栏目06月:[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共同印发《关于扩大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Z].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2021-05-27.OA“学习悦读”栏目06月:[1]焦新.教育部: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N].中国教育报,2021-05-30.[2]学习宣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5).[3]杨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实践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21(11).[4]隋丽爽.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方法与途径[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2):135-138. 29

标签: #加工中心 #离线 #cba #专柜 #c盘在哪里 #哈尔滨 #csgo #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