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周刊,学编程去哪里学好

去哪里 0
把握时代脉首搏届 中本报记者小学 彰教汪瑞林材论 显坛综 育人价值述 “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主题定位为新中国70年来中小学教材建设之路。
这个题目很大,既可以谈政策,也可以谈理论;既可以谈现实,也可以谈历史;既可以谈一般教材问题,也可以谈学科教材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简短的开场白拉开了论坛的序幕。
4月13日至14日,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教科研机构、教材出版单位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田慧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等数十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
70年教材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从不成体系到形成完整体系,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发展,更有一部分教材走出国门,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与会专家认为,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中小学教材建设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提出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全国教材工作。
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去年底又建立了首批国家级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申继亮说。
比新中国晚一年成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见证了我国中小学教材发展的全部历程。
据人教社社长黄强介绍,成立69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或参与拟定了历次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大纲,先后编写、出版了11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承担了国家统编三科教材的编辑出版任务,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7万余种,发行量超过750亿册。
郭戈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统编教材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
他认为,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届政府,虽都有统编教材的意愿和行动,但由于旧中国持续的内忧外患和政府腐败无能,加上教材质量不佳等原因,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相反,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几次成功组织编写了多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而且做到了所有地方、全部学生都使用统编教材,特别是在教材的统编问题上还能做到能放能收、收放自如。
新中国的教材统编工作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郭戈总结提出6条基本经验:
1.党的领导和国家重视是统编教材政策的根本保证;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统编教材制度的经济基础;
3.提高质量水平是统编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
4.教材专业机构和人员是统编教材发展的重要保障;
5.统一出版发行是统编教材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6.科学研究是统编教材 —— 主编:汪瑞林 编辑:汪瑞林 设计:王星舟 课程周刊聚焦课改前沿引领专业成长 校对:赵阳电话:010-82296613博客:/jybjiaoshizhoukan 邮箱: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09 创新的奠基工程。
可以说,这6条是新中国70年教材建设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也是今后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应继续坚持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材建设工作,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肯定,比如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相呼应,加强了法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加强了国家认同的教育;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在追求统一的教育目标的同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和自身发展需求,这些都是巨大的进步。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说。
新时期教材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相比总结成绩,申继亮更多谈到了教材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他认为,教材建设发展到今天,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日益强烈,每个人的思想观念、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受到影响,而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打好中国底色,注入红色基因”的重任。
如果教材在这方面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会失去方向。
而要实现教材这一根本性的功能,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有机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二是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下一步的重大任务是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如何,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因此,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要求,坚持目标驱动、素养立意,同时要增强教育教学的自主性,规范办学和教学行为。
一边是育人的统一要求,一边是教学灵活性的要求,教材怎么发挥好桥梁作用,与内涵式改革相契合?三是网络化或者说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虽然今天网络对于教育的冲击还不像其他行业那么大,但这是一种趋势,未来学校教育的组织形态、课堂教学的组织形态会不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果教育形态发生变化,课程、教材如何应对? 从这三方面的挑战出发,申继亮提出,教材工作要“瞄准”三个问题:如何处理好体现国家意志的统一要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灵活多样性、生成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科书编写使用的稳定性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快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教材建设必须面对的命题。
郭戈认为,目前我国专门研究教材的机构和人员不多,教材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教材研究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这种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教材研发和编写水平。
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和实验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教材建设要坚持正确导向,遵循科学规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田慧生认为,迈入新时代,教材建设下一步工作重在做到“五加强”:一是加强教材的政治建设。
这是教材建设的首要任务。
教材政治建设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把党的领导和党的主张落实到教材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二是加强教材的质量建设。
这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
教材质量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材编写自身的规律。
我们还应加强研究,为教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大胆改革创新。
三是要加强教材的制度建设。
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后,教育部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材规划和管理办法,将陆续出台,这是从国家层面搭建教材建设的“四梁八柱”,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在这些制度之下,还要形成一些可落地转化的工作机制,包括教材的编写制度、审查制度、研究制度、使用制度、监测制度等。
四是加强教材队伍建设。
教材工作队伍应包含编写、审查、研究、使用、管理5支队伍。
各支队伍的现状离新时代教材建设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加强教材环境建设。
要为教材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
如果社会舆论引导不好,就会对教材建设造成负面的干扰。
在中小学教材编写中如何进行科学的心理化设计?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会长林崇德提出的建议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认同。
林崇德认为,中小学教材编写必须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照顾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水平;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相匹配;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能,而智能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认为,新时代的教材建设,应该坚持三个原则:坚持世界眼光和本土情怀相统
一,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大;坚持指标体系与育人体系相统
一,既要有价值标准,又要有科学标准;坚持继承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统
一,把握好纵向的连续性和横向的关联性,避免频繁变动,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此次论坛上,人教社副社长王志刚,首师大徐蓝教授、石鸥教授,西南大学罗生全教授等20多位专家分别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及各学科教材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关注中小学思政课堂①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王明伟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依托政治名师工作室第一时间召开师生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办大思政课,做大教育”的思政课建设思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
哈三中在思政课建设上一直积极探索、不断实践。
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学习历史与了解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使思政课更加有趣、有用,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聚焦课堂,激发兴趣 学校坚持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激发兴趣,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主题研修、多学科联动等形式,深入学习理论,精心设置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既有理论高度、理解深度又有学生的认可度,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
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
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
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
一。
为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生成性和生命力,学校采取多种渠道,让时政新闻走近学生。
学校坚持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争做新时代英才”时政新闻进课堂活动,每周一晚自习用40分钟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时政新闻视频。
学校还坚持在每周升旗仪式上播报一周要闻回顾,在开放阅读区设置阅报栏,每天更新报纸杂志,在教学楼大厅设置校园科普E站,实时更新时政新闻,供学生随时学习、查阅。
时政新闻环境的创设,使学生主动求问、积极交流、深入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回应、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搭建舞台,学以致用 学校积极开展思政课学科活 在由学生发起的哈三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会”成立仪式上,学生分享《习近 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读后感。
(资料图片) 动,把思政课与学校德育管理、主题活动和学生社团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模拟商业精英挑战赛、模拟政协等校园模拟活动,已经连续十年主办全国、地区规模相关赛事。
学生通过参与模拟活动,获得了真实的体验。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扮演各国外交官,为了各自代表的国家利益磋商游说、辩论妥协、竞争合作;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以法官、律师等身份,撰写法律案例,进行法庭辩论;在模拟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学生进行期货交易、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在模拟政协社团活动中,学生模拟政协委员的身份,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一个个提案,就是一个个方案,更是一个个他们对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思考后的答案。
2017年3月,学生撰写的《互联网+智慧养老》被提交到全国政协会议讨论,得到了民政部的正式答复。
哈尔滨市南岗区民政局局长还专门邀请几名提案学生,了解提案情况,问计智慧养老。
《关于加强中学生性教育》等提案也被提交至全国政协会议,有的已经得到落实。
学校还鼓励学生走出去,到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去锻炼,积极开 展研学旅行、生涯教育、志愿服务,开展走进党史纪念馆、寒暑假“六个一行动”、针对扶贫对象爱心众筹过大年等活动。
这些活动让学生锻炼了能力,也让学生学以致用,极大提高了思政课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因材施教,铸魂育人 学校坚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变受教育对象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支持学生的创造性行动,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
一。
2018年4月,3名学生向学校提出成立“哈三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会”的申请,得知申请得到批准后,马上就有200多名学生想报名参加。
学生们自发组成学习会,这是难能可贵的教育契机。
学习会成立后,学校为学生成员购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邀请市委宣传部十九大精神宣传团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开展与武警部队官兵同龄人对话等活动,学生会也多次自主开展理论宣讲、分享交流、辩论研讨等活动。
他们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哈三中的学生们还进行自主德 育管理,积极参加学生业余党校学习,开设学生讲坛,成立学生干部成长学院对学生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组建哈三中学生“文创”公司,自主经营,服务同学、服务校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校思政课建设真正跳出学科、跳出课堂、跳出当下,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019年3月5日,在连续参加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大学习”活动后,高一(20)班一位家长通过班主任向学校建议:“请校团委协商政治组老师结合大学习内容,为高一同学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粤港澳大湾区等融进高一政治课,给同学们讲一讲!”接到建议后,学校马上协调,政治组将每周一期的青年大学习内容增加到课堂上。
学校思政课的建设是静态立体的,更是动态发展的,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思政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拔节成长、孕穗成才。
(作者系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长、校党总支书记) ⦾特约专栏 人工智能时代:课程教学如何以变应变 吕文清 人工智能带来教育条件“质”的改变,学什么、在哪学、跟谁学、怎么学的概念将进一步被颠覆。
人工智能带给教育三个改变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带给教育三个方面的改变: 改变“长相”——朝向深度社会化。
以前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教育从学校拓展到家庭、图书馆、游戏厅、工厂车间,甚至是任何地方,技术工具延伸了人的身体,也延伸了教育的时空。
人工智能时代,这些方面又有新的进化,高级阶段的人工智能具有类人脑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将来还能进化到“自适应”学习,不但能够完成基础性教学任务,而且能做学生的高级助理,能让学生执行超越他们能力的挑战性工作。
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改变教育的外形,过去只有在学校才能完成的正规教育,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完成,即所谓“泛在学习”,教育将呈现“深度社会化”样态。
改变“筋脉”——探索“认知智 能化”。
人工智能将改变教育的生产流程。
目前教育实施的程序和路径,还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输入方式为主,教育内容由权威机构选定,教学流程由学校和教师主导,学生只负责接收信息。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人机交互将成为主要形态,学习中的陪读、陪作业、教练、监督大多由机器人替代。
再如现在流行的听网课、打卡学习、分享读书等,将进一步发展为智能导师系统,有更周详的学习“保姆”。
改变“内芯”——追求教育个性化。
人工智能将改变教育的内容,重新思考“学什么”。
从大的趋势看,教育内容将越来越具有适切性,真正实现每人一个规划、每人一套课表、每人一个私人定制。
所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变的不仅是边界和方式,更多触及内核的改变,满足每个人的差异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成功不再是口号,“教育个性化”将真正得以实现。
学生需要哪些素养和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低阶认知技能的重要性会下降,如记忆、复述、再现等初级的信息加工任务将更多由机器代替,而深层知识和高阶认知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在此背景下,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四个素养和五种能力。
四个素养即终身学习素养、计算思维素养、设计思维素养和交互思维素养。
终身学习素养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强大和持续的学习力,强调学会学习和建构不断 演进的知识框架;计算思维素养主要基于学习和理解人工智能,强化思考的逻辑。
现在很火的编程课程,主要就是培养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素养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执行困难任务的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决策、学会判断;交互思维素养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交往方式的变化,需要高级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沟通交流能力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开源共享、参与协商、组建社区等,理解复杂的相互关系。
五个能力即高阶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联结能力、意义建构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高阶认知能力强调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创新能力强调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联结能力强调学会统筹、组织资源、建立联系,特别是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个空间的联结;意义建构能力强调社会情感、责任意识和高感性、高概念等要素;元认知能力强调自我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指导。
课程教学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框架、能力层级以及心智模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教育要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调整。
调整课程内容。
首先是增加关于人工智能的课程,如编程、软硬件、开源共享、技术伦理、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系统集成等。
其次,应设置人工智能情境下的课程内容,如社会情感、交互知识、联 结技能等。
这两者又需要相应的知识基础框架的对接,实施方式、方法、流程的对接,评价体系的对接,这些方面都要相应作出调整。
转移教学重心。
人工智能时代要以思维教学为主线,既强调基于认知能力的信息加工、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又要增加和突出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交互思维的培养。
在具体落点上,强调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教学,要注重教原理、教统筹、教高概念、教大观点、教元认知等不可替代的知识。
但这些又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如何既把知识基础夯实,又解决好高阶学习,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改善供给结构。
学校建筑要考虑到人工智能时代硬件系统的要求,学校空间要按照人工智能时代交互方式和教学流程来规划,学习环境要增加人工智能过程化学习的设计,教学资源要增加场景学习、混合学习和交互学习的设施设备,师资要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教师,在继续教育中补充人工智能内容。
探索新的教育范式。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边界、流程、方式的改变,新的教育范式已露端倪,如学生用户化、交互学习、智能导师、学习者控制等,这也许能触发新的教育愿景。
(作者单位:中关村学院。
本文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未来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

标签: #程序 #驾驶证 #目的地 #培训机构 #代码 #哪里找 #滤芯 #车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