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哪里服装批发最便宜样式又好看

最便宜 3
2021年8月24日星期
烟雨楼 电话/82533269E-mail/hzaprilday@编辑人/许金艳 设计/马赵琴 校对/郑建丰 ※姐姐有话说 脱口秀里的人生切片:自嘲比嘲人有力量 ■刘贞 语言类综艺《脱口秀大会》已经办到了第四季。
因为去年现象级选手李雪琴的出现,加上人气选手杨笠所创造的超高讨论度,今年的比赛就格外受到关注。
已经播出的两期比想象的还要精彩。
以徐志胜和童漠男为首的新人们身怀绝技,来势汹汹,以庞博和周奇墨为代表的老选手则弓马娴熟,气定神闲,大家各逞长才,场面非常好看。
为了消除表演中的压迫感,好几位种子选手都选择了相对轻松的两性话题。
为了降低内容上的冒犯感,他们把段子里的讽喻对象设定为自己的女朋友。
这就造成了见多识广的领笑员杨澜老师的困惑:当脱口秀演员的女朋友和未婚妻是不是特别倒霉呀,怎么都被编到段子里了。
但这种题材的狭窄性,也富含着一定量的风险。
当豆豆把笑点锚定在女朋友 对行路导航不可摧毁的信仰之上,他其实无可避免地落入了质疑女司机的窠臼。
女性和没有方向感之间,被再一次毫不含糊地画上了等号。
当他一再以夸张的肢体语言,描摹女友和电子产品之间的天然排斥感,赢得男性的笑声和喝彩之外,必然无法获得我这样时刻找得到北的女性的共感。
以男性的凝视来刻画女性,无可避免会收获一些刻板的观察报告。
杨蒙恩的段子里,女生对男生关于哪件衣服更好看的拷问,大概已经不再发生在商场里了,早就习惯了网购的女性跟客服的交流应该比跟男朋友之间的更殷切。
至于说商场里没有欢天喜地的男的,也未免失之偏颇。
不抬杠,我以前有个学生,就是他们那一级里最爱买东西的青年,这位令大学南路所有服装店老板闻风丧胆的砍价高手,就是一个身板壮硕巧舌如簧的纯爷们儿。
再者对女性伴侣买衣 服的参与度不够浓稠,就被质疑爱意不够牢靠,这个设定似乎也在暗指女性天然喜欢偷渡概念,一贯情绪压倒理性,乐意扮演蛮不讲理的小恶魔。
听到这儿很多人估计会打哈欠了,喜欢一个人买房的女性都越来越多了,何况是买衫? 受到好评的双胞胎姐妹颜怡和颜悦,同样选择了男女关系这个主题。
老了以后摇着双人轮椅,去撞一棵枣树和另一棵枣树的梗用得非常典雅,每个想过在课桌上刻个早字的人都能会心一笑。
熟龄分手,爱与理解互相勃谿,这些现象都被触及,对夫妻关系的巧妙拓印和柔和批判,展示了这对女演员精准的分寸感和冷峻的观察力。
比起“女性为什么要执着于拿哪件衣服好看折磨男性”的投诉,或者“女性为什么即使面对一堵墙也不放弃对导航的信仰”这类的抱怨,颜氏姐妹的表演层次感更丰富,角度也更全面。
去年因为主打“穷”和“土”而受到瞩 目的青年何广智,今年依然在和生活做喜气洋洋的磕斗。
他给自己找到了定位,仰望月光,毫不气馁,因为“拒绝我的人多了,你能排第几”。
虽然永远不能上天揽月,但是“我们舔狗是这世界的光”。
他讲的已经不是两性间的话题,不是恋爱里的得失,几乎可以引申和泛化为普通人面对理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心酸和顽强,还夹着一点俏皮的不屈,闪耀着一丝不灭的温柔。
不好看的何广智说自己的脱口秀是带刺的玫瑰,这很精准,好的脱口秀,内容像花瓣一样丝滑,不经意间,有点刺痛感。
就像心里的某个地方,被不经意扎到了。
不管是表演,还是真切的生活,无论是段子里的男与女,还是关系中的你和我,自我降卑的嘲讽永远要比居高临下的批判来得诚恳和有效果。
因为前者多了一份冷静的思考的力量,少了一些浮华的情绪的汹涌。
当然脱口秀是表演,不能完全看成表 演者人生观点的表态。
但它呈现了某种思考和观察,这是肯定的。
要笑什么,什么是好笑的,这个设计里本身就是观点的呈现。
成功的脱口秀演员应该是一群勇敢的人,他们要把生活里的窘态,感情中的破局,个性里的彷徨,那些尴尬、破碎、参差的瞬间,抓取再糅合,做成切片。
施以语言的魔力,展示在舞台上,像最后一个登台的选手邱瑞说的,那些边角料因而成了“钻石户型”,还有了彩虹的光泽。
在更接近河北的地方,在一个有四个东南角的屋子里,在逼仄的角落,在那样蜗居的状态下,来北京找理想的东北人邱瑞孵化出了一段了不起的表演,他和他的女朋友手拉着手在朝未来迈进。
这比一切的段子都有力量。
这就是笑着面对生活,积极投入爱情的样子。
这就是脱口秀给生活的启示和鼓舞。
※时节 贴秋膘 ■李建明 昨天周日,下班回家的路上,红绿灯路口,看了一下微信,有人问我:秋风起,你最想念的食物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复:羊肉,我最拿手的菜!她说:我以为羊肉是冬天吃的。
我说:不是的,立秋过后就可以吃羊肉了! 吃羊肉,总觉得比较奢侈,不是经常能吃到或者舍得吃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吃羊肉容易上火,所以立春以后到立秋之前,天气比较燥热,就不太适宜吃了。
当然难得吃一回也是无关紧要的。
秋风起,“五字诗成消兴晚,半缻酒熟抵秋寒”的时候,有一盘羊肉,哪怕是羊肚羊脚杆或者羊尾巴羊卵子下酒,也是非常惬意的。
别相信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吃不到羊肉说羊肉臊气的文人,他们说的“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实在是吃不起吃不到没办法而已。
羊肉吃法很多,嘉兴本地应当以新塍、洛东蒸缸羊肉为魁首,桐乡“拆骨羊肉”也受众甚广,而熟食店里的白切羊肉或冻羊肉糕,相对就味道差了很多。
非常怀念二十多年前,在舅子城北路的公司,中秋前吧,吃过的那一只山羊,褪毛(不去皮)也有二十多斤重。
我是剁了大块,用粗线团一块一块羊肉肥瘦搭配捆绑起来的。
放了一个大锅子,焯水去浮沫,用甘蔗皮垫锅子底和边,用大红枣(而不是白萝卜)去膻臊味,用郫县豆瓣炒羊汤,用桂皮八角罗汉果橙皮等香料提香味,用少许花椒粒加麻味,用糖色上颜色。
单孔煤饼炉,烧了三只煤饼,大半个下午,香气就飘满了大仓库,飘溢到城北路上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在浓汤里的煎熬,每一块羊肉,都由硬到软,由软变酥。
曾经因吃草而生的膻味臊味,被抽离出来被蒸发,取而代之的是料包里的香味,混合进羊肉本身的鲜味,越发香酥可口。
上桌剪开捆绑的线团,羊肉自动从骨头处脱落下来,撒上切得细细的大蒜叶子,浇上滚烫的羊汤,令人闻味就馋涎欲滴。
一动筷子,根本就停不下来,八个人,连羊头里的肉,也吃得干干净净。
怪不得那些文人又说: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
略显温和的米酒,或者糯香的黄酒,都是配羊肉绝佳的酒品,不会因烈度酒影响口腔味蕾对羊肉鲜香酥糯的辨别。
入秋以后,大街上那些以羊肉面为招牌的羊肉面馆生意就兴隆起来,而那些普通面馆,也会开始增加羊肉面了。
秋天的早晨,落一碗羊肉面,羊肉用另外一个小碗盛着,上面或者放点蒜蓉辣椒,或者放点大蒜叶末,如果再额外加点羊肚羊肠,那就一碗过瘾了。
要是不开车,来一格五加皮,再来一副羊脚杆啃啃,实在是秋冬里最暖心的享受。
或者天气再冷一点,秋霜浓浓的深秋,刮着刺骨的寒风,约三五好友,走进一家羊汤馆,点上一锅浓白的羊汤,叫上一只羊腿,再点一些白切羊肝羊肚,弄几个蔬菜,在热气腾腾的羊汤锅里涮着吃,也是非常暖心养胃又满足食欲味蕾的。
等一个空闲一点的晚上,一定要煮一锅羊肉,贴贴秋膘。
※小快朵颐 蚬子蚌壳与海贝 ■潘城 “蚬子蚌壳,一碰就哭。
”这是我小时一句童谣,吴语押韵。
可见江南水乡多得是这两种贝类。
蚬子小,直接买已剥出的蚬肉,多是炒韭芽。
这个菜小时候特别爱吃,如今已无数年没再吃了。
蚌壳,嘉兴人只有在看京戏《八仙过海》的时候会大呼“蚌壳精来哩!”作为食物,一般都叫作“水菜”。
水菜坚韧如同橡皮,不易消化,因而价廉,即便如此也是难得吃吃。
我老爹五十多岁时还能凌晨四点潜到南湖底摸水菜,两个钟头能摸五十多斤。
洗净、切碎,与鸡同炖,很耐吃。
以上是淡水贝类,乏善可陈,逐渐地海鲜席卷而来,文蛤、花蛤、血蛤、蛏子、海瓜子、扇贝、生蚝、鲍鱼、象鼻蚌……每样都喜欢。
2009年我们哥儿仨在杭州黄龙体育馆看“纵贯线”演唱会,那时候罗大佑还没决定当爹,李宗盛还没决定晚婚,我们还能喊个不停。
散场后转入边上的黄龙夜排档,一望无际的圆台面,比演唱会还壮观,连吃三盘葱油海瓜子,此生难忘。
两 年后看“滚石”30周年演唱会,黄龙夜排档已消失,最后在附近一条巷子里找到一家专烤扇贝与鲍鱼的店,论打买,一打12个装一个不锈钢盘,蒜蓉或葱油烤。
胖子大肚能容,点了三打扇贝、三打鲍鱼,大呼过瘾。
凌晨2点,发现他在酒店床上做仰卧起坐。
“精神错乱了?”“我消化消化!”胖子说。
插图善见 当然贝类闯的祸还有比这大的,美味带来灾难,1988年上海人大吃毛蚶,甲肝暴发,酿成大疫。
毛蚶的确好吃,滚水一烫,食之又鲜又肥。
都说不煮熟会出问题,然而烹煮贝类本来就很微妙,生熟之间差不得分毫,彻底煮熟那不是又吃“水菜”了?蔡澜写他最中意的下酒菜:拿一瓦片刷干净,下面烤火,放一个蚶子在上面,“呱”一声打开,就白兰地、清酒、老酒 都好,如此边聊边吃到天明。
“吃生蚝可以壮阳”成为烤生蚝在夜 市迅速蹿红的最佳广告词。
生蚝即牡蛎,法国产的最好,挤几滴柠檬汁,生食配香槟。
记得英国的“憨豆先生”有个电影里,有揶揄法国戛纳生食牡蛎的桥段。
香港人很早就爱食蚝,更会做蚝油。
我在日本时遇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展鸿先生,他专门谈了一次香港流浮山的生蚝养殖文化。
其实江浙沿海的人也喜欢生食牡蛎,最多蘸点米醋,真的很肥美,吃少许足矣。
烤生蚝最没有吃头。
与省博蔡老吃饭,他也偏爱贝类,指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贝壳说:“这就是贝丘遗址。
”到底是老考古出身。
去年5月,余姚发现距今8000多年的井头山遗址。
进考古现场参观,那里有目前江浙沪最大的贝丘遗址,贝壳化石堆成一座座山包。
还出土了完整的木碗与木浆,最令我惊讶的是出土的席子编织与当代一模一样。
海鲜尤其是贝类最易获得,是我们先民的主食,并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优质蛋白、智商与货币。
难怪,我们看到“宝贝”还是欲罢不能。
※世相 抗台记 ■蒋利鸿 气象台说,代号“烟花”的台风要来。
这消息,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因为台风年年来。
7月22号,听说“烟花”远程控制了中原天气,将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郑州周围上空,狂泻了几天暴雨,沦陷了郑州,灌满了京广隧道,造成巨大人员财产损失,我这才关注起来。
网上一查,不得了,这“烟花”云系巨大,水汽极为充沛,风力是强台风的十六级。
不过,看走向,好像是奔着闽浙交界处去的,离我们嘉兴远着呢。
打小就听说,台风台风乃是台湾来的风,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靠谱,估计是民间说法。
风过台湾,地面摩擦了一下,在闽浙登陆时威力就小了一点。
记忆中,登陆点在象山以北的不多。
当天傍晚,天边红彤彤的一片,标准的火烧云,非常的瑰丽多姿,可我知道,这 是台风要来的信号。
23号,气象台说,“烟花”绕过台湾,登 陆点明确到象山以北上海以南;我的神经开始绷紧。
24号,台风开始严重影响禾城,苏嘉杭区域的高铁、汽运、空运或绕道或限行。
大雨开始猛降,天空乌黑黑的一片。
到晚上,骇人的消息传来“:烟花”将在舟山登陆,然后穿过舟山群岛,在嘉兴平湖沿海二次登陆。
新中国成立后,还未有台风在嘉兴沿海直接登陆。
本市上下高度重视,机关人员日夜上岗,各级应急队成立,转移有关人员,调配抗台抗洪物资。
从市级到乡村社区,干部群众不间断地巡查,看危房,排隐患。
不过,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河里的水位。
台风虽然能造成直接损害,但造成危害最大的,还是它携带的巨量雨水。
自24号起天空灰蒙蒙地一直呜鸣,雨水是一刻不停地狂降,有一阵,可谓不是下雨,而是 上天在放自来水似的,吓得行驶的汽车不 那年以后,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水利工 敢再开,停了下来。
程,从市区小河浜、下水道,再到郊区大河 25
号,“烟花”眷恋美丽的舟山群岛,大湖,基本疏浚畅通。
城市的外围,还修 在那里徘徊不前、举步维艰,一小时才了一个大包围。
郊区也大修水利,河水能 行五六公里,这速度,比我走路还慢一蓄能泄,效率大为提高。
点。
于是,又给嘉兴带来了狂风暴雨的 26号,台风正式登陆平湖乍浦,降水 一天。
奇怪的是,大雨下了好几天,我量达到高潮。
水位有点顶不住了,低洼处 市水位上涨却有限,只有少部分超了警上了水,淹掉了一些田地厂房,干部群众 戒线。
全力抗台,排涝设备日夜开足。
水都到哪里去了呢?晚上,电视新闻 27号,台风移出浙江远去,大雨渐止, 回答了我:嘉兴全市满负荷开启水利排涝水位即刻停止上涨,随后,迅捷下降,刚刚 系统,南台头、长山闸等排水迅猛。
淹掉的低洼处的水即刻退去。
我知道,20世纪“99630”洪水之后,嘉 28号,随着交通的全面恢复,前几天 兴人痛定思痛,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大被迫停掉的少数工厂全部复工,并没有受 幅加快排水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抗到水灾的很大影响。
至此,抗台取得了全 洪能力。
面胜利,人们击掌相庆。
遥想“99630”洪水期间,多日的大雨 这次抗台,除了政府准备充分,组织 将嘉兴浇了个透,河水漫上岸,田地成汪有力,全市上下响应积极外,我们的防洪 洋,城里可行舟,我们栅堰小区被淹十二水利设施起了巨大的作用,它避免了 天,我上班的公司门口水深半米,员工均“99630”洪水在嘉兴的重现。
这一点,最 裤管卷到膝。
让市民欣慰。
※年华 老祖宗的口味:苋菜梗 ■汤碧峰 立秋一过就进入秋天了,可高温尚未消退,伏天仍有十日,这段时间蔬菜是最少的,几乎没有阔叶菜。
这不,前日去文昌菜场买菜,对摊主说:你的菜怎么又涨价了?摊主回答说:这本来就是涨价的时候。
我不服:什么是跌价的时候?她回复说:菜多的时候就跌价。
这说法也对,没法反驳,菜多了价格自然就降,摊主说得在理。
然而也有不涨价的菜,前几天老妻去买菜,买回来一捆苋菜梗,有七八斤重,还说拿不动。
我说买那么多干什么?家里的那个酒坛又装不下。
妻说:便宜,一捆才五块钱,你把篰头多去掉一些就是了。
记得妻退休后不久,就说要自己做霉菜梗,从农贸市场买回来三枝很长的苋菜梗,问我会不会做。
我说小时候做过,现在有点想不起来了,基本过程和菜农说得差不多,先将苋菜梗切成寸半左右的段子,然后浸泡在清水中,经过一到两天,等水面上出现漂浮的泡沫,洗净,晾干,然后 放进坛子里,封口,让其发酵,两三天后就可食用了,天气凉多放几天。
苋菜,又叫汗菜,土话我们叫“喊菜”,是蔬菜中常见的阔叶菜之
一,小时候炒菜都是红苋菜,绿色的一般是种苋菜梗用的,因为红苋菜长不大,一尺高就老了,结籽了。
而绿苋菜又粗又长,能长到一人高。
小时候在外婆家,自留地上种的苋菜梗像甘蔗,那时候人小,拔苋菜梗是力气活,累人。
而且在地头就要整理好,把老叶子采下装回来喂猪。
篰头削干净,泥和根须留地上,回家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浸泡、装坛,没少干这活。
我的故乡绍兴诸暨,下饭的菜绍兴人叫“和饭菜”,诸暨人叫“小菜”。
困难时期,红薯、玉米糊等杂粮都要当成主粮使唤,平时的当家小菜就是咸菜、腌白菜、腌萝卜之类,苋菜梗做成霉菜梗是常见的小菜,自制的霉菜梗、霉干菜都是家里常备的菜肴,农村人家人人会制作,不用教看看也会。
自留地那点菜,也就自家吃,不会去卖,所以苋菜种在地里,不用一下子拔完。
当长到有一米多高,就可以收割了, 要见粗壮的拔,小点的留下让它继续长,做成霉菜梗后可以吃上一个星期,吃完了又去收割一次,继续做。
那时一小片地的苋菜梗,起码可以吃上2个月。
吃起来也简单,从坛子里抓出一碗,上面放点盐,浇点菜油,在饭锅里蒸,饭熟了菜也熟了,那时候菜油不够吃,就放上一点猪油。
参加工作后,再也没吃过外婆的霉菜梗,单位食堂不做,也没处买。
过去在家里母亲倒是做来吃,用坛子霉苋菜梗,等苋菜梗吃完了,坛子里留下来的汤汁用白豆腐干霉臭豆腐。
可那个霉臭豆腐的坛子奇臭无比,汤汁很快发臭。
后来条件好了,很少有人种苋菜梗,绿苋菜也做炒菜了,而且嫩的绿苋菜比红苋菜口感要好,这苋菜梗原以为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可没承想大鱼大肉吃腻了,人们又想起了那些老底子的口味,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当家菜。
在职时出差去绍兴,在当地的餐馆就餐,居然在相当有档次的餐馆里有霉菜梗,霉菜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许多年不见,一下子让人流口水。
小时候吃这玩意儿是过穷日子,肚子本来就缺油水,吃这霉菜梗,刮油水,助消化,本来就吃不饱饭,更容易饿肚子。
现在满肚子油水,霉菜梗刮油水正当好处。
退休之后,在家享受起“不劳而获”的生活,自然有的是时间,也有时间做霉菜梗了。
还别说,在退休群里,好这一口味的还大有人在,而且保存技术比我们小时候的水平有了提高。
霉菜梗熟了得抓紧吃,吃不完时间一长,剩下的就发酵成汤汁了,菜梗成了渣渣。
而有朋友介绍经验,只要提前将它装塑料袋,放冰箱速冻,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就行,确实是好办法。
还有这汤汁,想霉臭豆腐,只要在汤汁里放一勺盐,不但不会坏,还能保持原味,不会臭气熏天,真是实践出真知。
苋菜梗,农家菜,外婆家的小菜。
虽说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已经被淘汰了的食材,又被重新开发,那种来自老祖宗的口味,终究是深深地遗传在我们的基因里,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标签: #去哪里 #车牌 #cs1.6哪里下载 #能看 #门票 #包包 #保定 #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