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风”,82022

怎么做 0
年4月14日星期四首席编辑:罗丹琳版式设计:唐昉婷新闻热线:0571-85310545 深一度 助力社会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 云平台兴起“低碳风” 《人民日报》李贞 最近,在浙江省政务服务APP“浙里办”的首页,新上线了一项功能——“浙江碳普惠”,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碳普惠应用。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积极推动碳普惠体系落地。
多地纷纷通过线上低碳平台、个人碳账户等形式,激励居民和企业节能减碳,助力社会生活方式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变。
功能丰富多地建成低碳平台 打开“浙江碳普惠”应用页面,一个虚拟的卡通街区出现在眼前。
居民在开通不同的绿色低碳场景后,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线上办理等低碳行为就会被记录下来并兑换成碳积分。
此外,该应用还提供了低碳排名、低碳资讯、碳计算器等功能。
据了解,“浙江碳普惠”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发建设,是全国首个省级碳普惠应用。
该应用通过建立浙江省碳普惠核算标准体系和碳普惠技术体系,实现了公众低碳行为的量化和全省标准的统
一,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并建立激励机制。
目前,该应用已实现与支付宝、虎哥回收等平台的数据贯通,完成浙江省17个应用场景的数据接入。
近年来,多地积极探索、搭建线上低碳平台。
2020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上线“碳惠天府”微信小程序,鼓励市民的绿色低碳行为。
2021年9月,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的倡导和推动下,天津市公路学会推出“津碳行”微信小程序,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在绿色金融领域,个人碳账户成为新风尚。
浙江省衢州市自2018年以来,率先试点银行个人碳账户。
今年1月,日照银行上线“碳普惠平台”,以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场景金融促进低碳生活、绿色发展。
3月,中信银行上线碳账户内测版,可为用户进行线上生活缴费、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
以兑换成各种实际权益,比如消费券、生活用品、出行服务或者低息贷款权限等。
据了解,在“浙江碳普惠”上获得的碳积分,首批可兑换权益包括环保商品、计量仪器校准服务、机场贵宾间休息服务、云闪付红包以及全省自然保护地、耀眼明珠景区景点门票等。
个人碳账户、碳积分等实际上是一种普惠机制。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认为,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碳普惠体系来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
在碳普惠体系中,低碳行为会获得激励,比如用来抵消自身高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社会福利。
“由于这一形式面向的是社会大众,个人只要坚持使用低碳甚至零碳方式,就可从中获得激励,因而称为‘碳普惠’。
”郭继孚说,这一体系既能真正体现公平性,又因为涉及面广、措施灵活多样,可有效带动社会低碳氛围,从而推动公众行为模式、政府治理模式乃至社会运转模式的重要转变。
专家认为,个人碳账户等碳普惠机制的现阶段意义在于引导消费者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绿色消费,让消费模式更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从长远看,个人碳账户还起到了培育作用。
通过将碳减排行为和碳账户余额价值量挂钩的模式,引导个人参与碳权价值积累,从而为未来个人进入碳权交易领域打下认知基础。
不断探索新兴平台仍需完善 涉及面广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各类线上低碳平台和个人碳账户大多有一项共同的功能:将低碳行为兑换成“碳积分”。
这些碳积分可 作为新兴事物,线上低碳平台、个人碳账户存在诸多亮点,同时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业内人士认为,线上低碳平台在采取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同时,应坚持公益性。
中信银行发布的《2022低碳生活绿皮书》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应积极拥抱低碳生活;86%的受访者会主动分享自己的低碳行 成都市“碳惠天府”微信小程序页面 动。
但同时,受访者表示,最在意的是平台发展低碳的初心,而不是平台把低碳作为实现商业利益的手段。
用户对低碳平台最期待的3项功能分别是助力公益、清晰记录低碳行为、与好友共同参与;而一些为追求平台每日活跃度开展的活动、通过消费券引导平台消费等内容,往往会引起用户反感。
另外,现有的线上居民低碳行为记录,主要集中在绿色出行、绿色金融、旧物回收等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个人碳账户体系,难以全面捕捉用户碳减排行为,各地的碳积分也没有统一的测算标准。
专家表示,碳排放因子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比如个人消费中可能使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而银行之间消费数据并未连通。
碳排放因子计算受限于用户碳行为数据收集的完整性,数据不完整的碳账户余额可能助长投机性消费,并未实际上起到减排引导的作用。
相关部门应加强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统筹建立个人碳账户的标准化征信体系,通过统一碳减排因子计算标准的模式,综合评估个人碳减排行为,以期让公众更好体验到低碳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 专家谈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新华社熊争艳屈婷北京冬奥会已经谢幕,但有一幅画面却长久定格 在观众脑海中:一处废弃钢铁厂的冷却塔,成为滑雪大跳台运动员们腾挪跳跃的背景板。
“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也是我国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典型范例。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说,不同于一些国外的滑雪跳台,背景大多是高山、树林等自然景观,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完整保留了高炉、转炉、冷却塔、焦炉、铁路等设施,反映了上世纪中国冶金工业的风貌。
新华社许畅摄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曾是京津唐地区最大钢铁企业的首钢实施大搬迁,成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转移到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
“拆除还是保留,这是当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助理段若非参与改造首钢三高炉、精煤车间等多个项目。
段若非说,首钢园的工业设施大多为钢结构,容易发生锈蚀,存在安全隐患。
但如果一刀切全拆了,园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工业元素没了,首钢园整体风貌就失去了灵魂。
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建设好首钢人的精神家园,这是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改造规划秉持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一个产业升级、再创业和创新的过程,有些地方因资源趋于枯竭和产业换代而开始谋求经济社会的转型,工业遗产保护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的摸底调查,像北京首钢园这样的各类工业遗产,我国有近1000处。
“一些工业遗存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
关键是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关系。
”张柏春举例说,一些面临产业转型的地区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文化产业与新景观布局的生长点以及社会转型的切入点,进行积极探索。
有些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景观设计、创意文化产业开发等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与把景德镇多家闲置瓷厂规划改造为陶溪川文 创街区项目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说,要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必须要让它们融入现实,与人的生活、新经济结合起来。
“景德镇以瓷立市,我们发现这座城市有大量‘景漂’,如何利用这些老旧瓷厂创造一种环境吸引这个群体,提供平台支持他们,进而带动产业,激活千年瓷都,这是我们做规划时的逻辑。
”张杰说。
“如果无视或低估遗产价值,我们可能弃毁许多值得保护的重要工业遗产。
如果遴选做得过泛,则可能过度保护价值不高的工业遗存。
”张柏春认为,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建筑价值、社会价值等,工业遗产保护是交叉领域,各学科和行业看待工业遗产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应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尚处于开拓阶段。
张柏春认为,目前有的地方存在重建筑遗产和企业产品,轻视机器设备、生产线和工艺等遗产的倾向,有的工业遗存开发后只留下厂房的外壳,车间里有历史价值的机械设备已不复存在,好比“有饺子皮、缺饺子馅”。
这些都应当注意克服。
“工矿遗存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保持历史定力与耐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矿遗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遗产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标签: #文件夹 #文件 #文件 #英语 #工具 #文件 #过高 #隐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