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知,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

缓存 2
2017年度第二批项目的通知 海西院各研究所、创新平台、课题组: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 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4个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参见附件通知,国科发资„2016‟308 号 , 或 参 见 /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6/201610/t20161009
_128109.htm),并附上各重点专项的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其中“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精准医学研 究”等重点专项与我所研究方向密切相关,请各研究所、创新平台、课题 组根据指南要求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资格主要要求
1、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
申报。

2、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于部分试点专项设立的青年项目,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35周岁(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项目或青年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均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3、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1—
4、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5、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参与人员承担改革前科技计划在研项目和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6、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试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二、申报方式
1、网上填报:按要求进行网上申报,项目预申报书、申报书具体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网络填报的受理时间为:2016年10月19日8:00至11月16日17:00。

2、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参考往年推荐规模,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请者及其合作方的资质、科研能力的审核把关,并出具推荐函。
推荐单位有
(1)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如中科院);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如福建省科技厅);
(3)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请各推荐单位于2016年11月16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
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3、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
请各申报单位于2016年11月18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
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2—
三、申报要求:
1、请认真阅读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及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参见附件通知,国科发资„2016‟308号,或参见/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6/201610/t20161009_128109.htm),注意申报限项、申报要求、研究内容、考核指标、有关说明等;
2、请积极主动与试点专项有关优势单位(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等)联系,联合合作,协同创新,扎实做好项目组织申报策划工作。

3、由于项目申报需要通过相关上级部门的组织推荐,请各位及时反馈项目组织申报策划情况给科技处,科技处将尽力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并做好与推荐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

4、科技处联系人:朱颖:yzhu@0591-63173805林清华:lqh@0591-63173805 科技处2016年10月12日 —3—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资„2016‟3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4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
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任务(或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任务(或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任务(或课题)负责人。

2.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署诚信承诺书。
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30天。
—4—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专业机构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开展首轮评审工作。
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
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步答辩评审。
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
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专业机构对进入正式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
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
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
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如申报项目的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1.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
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 —5— 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
推荐单位名单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

三、申请资格要求
1.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4.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 —6— 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6.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7.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8.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网上填报。
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
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
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6年10月19日8:00至11月16日17:00。
申报项目通过首轮评审后,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 —7— 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

2.组织推荐。
请各推荐单位于2016年11月18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
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茂林居18号写字楼,科技部信息中心协调处,邮编:100038。
联系电话:010—88654074。

3.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
请各申报单位于2016年11月18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
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及寄送地址如下:
(1)“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010-58884865、010-58884866;
(2)“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010-58884877、58884871;
(3)“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010-58884880、58884899;
(4)“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010-58884861、58884862; —8—
(5)“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010-58884886,58884836;
(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010-58884828、58884827;
(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010-58884826、58884824;
(8)“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010-58884875、58884871。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邮编:100038。

(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010-88225128、010-88225108;(10)“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010-88225070、88225165;(11)“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010-88225152、88225137;(12)“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010-88225169、88225156。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邮编:100039。
(13)“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010-52325621;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A3座10层,邮编:100044。
(1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010-88312253、88312280。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B3座6层,邮编:100044。
—9— 附件:
1.“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2.“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3.“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4.“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5.“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8.“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0.“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1.“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0— 12.“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3.“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科技部2016年10月9日签发2016年10月12日发布 —11— 附件
1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及北京等相关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技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科研攻关,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支撑方案》,聚焦雾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科技需求,通过“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机理、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成果应用”,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精细认知-高效治理-科学监管的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体系,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形成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大气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市场占有率,支撑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保障国家重大活
1 动空气质量。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2016 年已部署安排93个项目,其中一般项目37个,青年项目56个。
2017年拟安排34个项目(不再安排青年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约10亿元。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监测预报预警技术1.1大气自由基及纳米颗粒物化学组分在线测量技术研究内容:研发大气自由基及活性含氮化合物、纳米级颗粒物及化学组分粒径分布等现场在线测量技术与设备,实现环境大气化学反应和气粒转化过程中关键物种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考核指标:
1.OH、HO2(RO2)自由基检测限分别达到0.04ppt和1ppt,活性含氮化合物如NO3自由基和N2O5等检测限达ppt,活性含氧化合物如甲醛和乙二醛等检测限优于100ppt,时间分辨率均优于60s,设备适合外场观测。

2.
2 米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检测最小粒径达到1nm,实现30nm以下颗粒物重要组分如硫酸铵、有机胺等和20nm以下颗粒物热动力学性质的精确测定,时间分辨率均为分钟级,设备适合外场观测。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大气自由基和纳米颗粒物各部署项目1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大气自由基或纳米颗粒物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1.2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研究内容:研发和集成边界层内外主要大气污染物、大气湍流及影响污染生消的关键气象参数垂直探测技术,突破垂直通量塔基观测、地基遥测、艇基探测等集成技术方法,形成基于多元数据归一的立体探测标准系统,实时探明陆地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和演化过程,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成陆地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的实时探测系统标准平台,时间分辨率小于20min、空间分辨率小于100m,形成相关技术规范。
1.3多目标温室气体测量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需求,研发大气背景值站及区域清洁对照站点温室气体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针对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及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监测需求,研发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研发典型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与设备;针对碳源和碳汇监测需
3 求,研发卫星遥感温室气体反演算法模型,研发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监测技术与设备,建立地面验证系统,完成典型生态系统和工业区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同时实现CO2、CH4、N2O和CO以及二氧化碳同位素(δ13CO2)等温室气体监测,清洁本底测量指标达到WMO推荐设备标准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污染源测量精度优于±2%(
F.S.),大气垂直总量精度优于0.5%,满足清洁本底、污染源排放以及大气垂直总量的地基观测等温室气体观测需求,并实现产业化。
1.4全耦合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研究内容:研究大气污染生消过程动力学和微观形成机制新理论和新算法,研发自适应网格等耦合建模关键技术、颗粒物组份及二次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多污染物协同同化技术、中期数值预报技术、多模式集合优化技术,形成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能力,支撑建成全球、全国、区域及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多模式集合预报与预警综合分析平台,在重点区域实现业务化运行。
考核指标:建成全耦合多尺度变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重点地区空气质量120小时预报准确率大于80%,4-7天预报准确率大于65%,7-14天预报准确率大于55%。
1.5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警评估技术研究内容:研发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爆炸、火灾、泄漏、恶臭等)密集网高效监测技术、走航在线监测技术、大气湍流
4 扩散模拟技术、微小尺度预报预警技术、事故溯源及快速评估技术等,建立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警评估平台,开展应急预警技术的实地验证,形成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大气污染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警评估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实现1个以上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快速捕获和应急预警评估。

2.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2.1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主要代表性环境下大气氧化剂的演变特征及收支平衡,弄清大气氧化能力对臭氧和PM2.5浓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量化臭氧与前体物的关系及区域特征,为二次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考核指标:量化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水平的相互关系,提出典型区域大气污染优化调控的科学策略和技术途径。
2.2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研究内容:研究影响大气污染演变生态效应的关键大气过程及微观物理-化学机制,揭示污染物排放与沉降的响应关系,识别影响排放-沉降之间响应关系的关键因子,提升污染排放影响生态效应的模拟能力。
考核指标:建成大气污染物区域排放与沉降过程的量化模型和模式参数化方法。

3.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3.1燃煤电站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及装备
5 研究内容:研究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资源回收和协同控制技术,突破硫氮资源化等新技术,形成多种污染物全过程深度治理的新装备。
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300MW等级以上机组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在达到燃煤电站特别排放限值基础上,实现硫氮资源利用率≥90%,多污染物控制设备投资不大于400元/kW。
3.2冶金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研究内容:针对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重点研究:
(1)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开发大流量低浓度氮氧化物烟气低温脱硝、高湿烟气细颗粒控制、多种重金属高效脱除等技术,突破硫/硝高效协同减排及多种重金属捕集等难题,形成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
(2)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重点研究多污染物控制技术多功能耦合、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节能减排耦合等新技术,突破协同净化多功能材料与专用设备,构建源头减量与末端控制高效集成的技术路线。
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开展应用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8个以上示范工程,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最新排放标准,关键材料与技术达到规模制备与应用能力。
其中,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支撑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40%,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实现能源效率提高30%以上,固废排放减少20%,投资与运行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30%以上。

6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各部署项目1项。
有关说明: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拟分别部署2项,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或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选择钢铁或有色金属冶炼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3.3建材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研究内容:围绕建材行业(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研究:
(1)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开发细颗粒物控制、高效脱硝及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等技术,突破中低温催化脱硝及超细粒子捕集等难题;
(2)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重点研究多污染物控制技术多功能耦合、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节能减排耦合等新技术,突破协同净化多功能材料与设备,开发固体产物减量化新技术。
形成高效控制成套技术装备,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开展深度控制技术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6个以上示范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最新排放标准,关键材料与设备达到规模生产能力,其中高效控制技术支撑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50%;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实现能源效率提高30%以上,固废排放减少20%,投资与运行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30%以上。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和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各部署项目1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或全过程控制耦合技术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7 3.4化工行业烟气治理多功能耦合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化工行业,重点研究烟气中多污染物高效治理、源头减排与清洁生产、节能优化等耦合技术,突破多污染物协同净化功能材料和专用设备,开发废弃物减量化新技术,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开展应用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2个以上示范工程,关键材料与技术达到规模应用水平,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最新排放标准要求,能源效率提高30%以上,废弃物排放减少20%,投资与运行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30%以上。
3.5汽油车颗粒物捕集与清洁排放集成技术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ORVR)、三效催化转化(TWC)、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物捕集(GPF)等后处理关键技术,集成车载诊断(OBD)等技术形成汽油车气态污染物与颗粒物协同控制技术系统,开展车载排放测试(PEMS)、汽油车后处理关键部件性能评价研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工程示范,实现规模化应用。
考核指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
3.6柴油车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净化技术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柴油车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柴油车颗粒物捕集及再生(DPF,CDPF)、催化氧化(DOC,POC,AOC)等后处理关键技术,集成机内净化、车载诊断(OBD)等技术形成柴油车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净化控制技术系统,开展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柴油车
8 后处理关键部件性能评价研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工程示范,实现规模化应用。
考核指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
3.7工程与农用机械排放控制技术与系统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工程、农业和小型通用机械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颗粒物捕集及再生(DPF,CDPF)、催化氧化(DOC,POC)、三效催化转化(TWC)等后处理关键技术,结合必要的发动机清洁燃烧技术,达到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满足国四阶段标准的要求。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工程机械(含小通机)和农业机械各部署项目1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工程机械(含小通机)或农业机械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3.8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散煤洁净化前处理技术、清洁燃烧装置与灶具等,建立居民燃煤关键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检测方法及污染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整体技术方案,在冬季取暖散煤燃烧污染严重区域开展应用示范,并完成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
考核指标:在应用示范区域实现居民燃煤灶具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总量分别减少40%以上。
3.9油烟高效分离与烟气净化关键技术与设备
9 研究内容:研究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研制油烟高效分离技术,开发烟气在线表征、污染物分解净化等技术与装备,支撑国家标准修订与实施,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油烟分离效率>98%,烟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净化效率>85%,油烟排放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排放设备噪声≤65dB(A),关键材料与设备实现规模生产。

4.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4.1大气污染健康影响早期识别技术研究内容:研发能识别大气污染早期健康影响的效应标志物,如氧化应激与系统炎症、遗传损伤、表观遗传改变、心血管和内皮功能损伤、代谢紊乱等。
考核指标:一套能用于早期识别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的标志物测量技术体系及技术规范。
4.2大气污染的慢性健康风险研究内容:依托我国既有人群研究基础,重点突破人群活动与关键大气污染物暴露评价和多中心、多健康效应的时空变化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大气污染长期暴露对我国典型区域居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慢性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慢性健康效应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规范,建立符合国情的大气污染导致慢性健康效应暴露-反应关系。
4.3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开展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高效净化材料与关 10 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超细颗粒可再生过滤介质、苯系物分解净化、臭氧和有毒有害微生物治理产业化关键技术,结合建筑新风与气流优化设计,研制满足节能与空气品质调控的净化装备。
考核指标:关键技术与材料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完成2项以上10万平方米新风净化示范工程,实现长期稳定运行,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我国最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PM2.5浓度小于15微克/立方米,无二次污染。

5.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5.1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研究研究内容:集成典型区域案例观测数据并组织典型观测实验,开展各尺度空气质量模型的比较研究,构建法规空气质量模型筛选与准入体系,建立污染控制方案及政策法规影响空气质量的定量评估技术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技术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相配套的模型准入和支撑体系。
5.2移动污染源排放现场执法监管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研究内容:面向强化污染源排放监管的需求,完善用于移动污染源现场执法监管的遥感遥测、便携检测等快捷技术方法,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方法体系,并在2个以上重点行业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6-8项用于现场执法监管的方法标准、指南和规范。
5.3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11 研究内容:开展针对中国人群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建立重要风险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成重要风险源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出配套的技术规范和国家管控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

6.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6.1区域机动车排放综合控制和绿色交通管理技术研究内容:研发关键化学成分谱的机动车排放模型,建立基于路网和交通流的排放-交通耦合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动态机动车排放控制决策平台。
研究面向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区域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提出区域一体化的机动车联防联控方案,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交通管理和机动车排放的调控决策平台,实现时间分辨率1小时以内和空间分辨率1公里以内的机动车排放监控。
6.2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国家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列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监测预警-源头治理-监督监管等技术集成应用,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与支撑平台,构建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的整体技术方案,支撑重污染天气显著减少、PM2.5和臭氧优先达标以及重大活动保障,对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
考核指标:建成区域空气质量立体监测预警业务化体系、重点大气污染源控制技术体系及示范工程,提出区域大 12 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机制体制和实施方案,并被省级政府采纳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不同城市群部署项目5项。
13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1张远航2柴发合3郝吉明4江桂斌5苗艳青6龚山陵7阚海东8邢卫红9王小明10王自发11高翔 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职称/职务教授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教授教授研究员研究员教授 附件
2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及上海市科委等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紧围绕海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需求,将重点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为走进和认识深海提供装备。
研制深远海油气及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装备,促进海洋油气工程装备产业化,推进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及试开采进程,加快“透明海洋”技术体系建设,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重点围绕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深海通用配套技术及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及应用能力示范,深海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三个方向启动了“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锌银电池研究”等41个项目。
2017年(第二批)拟针对以上方面继续支持23个项目,国拨经费概算约4亿元。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对 1 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攻关1.1深海装备耐压结构体及材料耐压特性及评估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大型深海装备的耐压结构体,开展钛合金等材料高压蠕变特性对耐压结构的影响、耐压结构可靠性分析、疲劳寿命评估等技术研究,建立深海装备耐压结构安全性评估标准和规范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深海装备耐压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方法、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深海装备耐压结构体出具安全可靠性评估报告。
1.2全海深无人潜水器(ROV/AUV)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全海深ROV非金属铠装脐带缆及万米级动力及信号传输技术并开展试验;研究全海深AUV双向高速水声通信定位、智能安全作业等关键技术。
2 考核指标:提供ROV系统非金属铠装脐带缆,满足不小于30kW的动力传输和ROV控制信号传输要求,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通过ROV脐带系统力学和传输试验验证;提供适用于全海深AUV的双向高速水声通信样机,通过模拟压力环境试验和海上试验。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全海深ROV和全海深AUV,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1.3长航程、智能化自治式潜水器的研制研究内容:突破低功耗控制、高效航行推进、自主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研制长航程、智能化自治式潜水器。
考核指标:最大工作深度超过1000米;单次最大航程不小于2000公里;空气中重量小于200公斤;最大航速不小于2节;最大任务搭载能力不小于5公斤;具有自主跟踪探测温跃层或其他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特征的能力。
通过全功能和性能海上试验。
1.4多节点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作业技术研究及示范系统研究内容:利用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无人无缆潜水器观测平台,构建无人无缆潜水器移动示范应用系统,实施多任务多平台协同组网观测、探测。
考核指标:建成1套异构多节点无人无缆平台组网观测、探测示范应用系统,平台不少于3类、20台套,具备区域通信、定位覆盖;示范系统覆盖范围不小于100千米×100千米,示范海区深度100-1500米,完成面向不少于3项观测、探测 3 任务,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组网协作示范应用;编制完成相关组网观测软件、技术标准。
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1.5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潜水器研发研究内容:针对1000-7000米级深度科学考察、环境监测、工程实施、应急搜救等需求,开展原创性潜水器的基础理论、技术研发及样机研制。
考核指标:完成潜水器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及原理样机/工程样机研制,通过水池试验/海试验证。
拟支持项目数:拟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2.深海通用配套技术及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及应用能力示范2.1深海仪器装备规范化海上试验研究内容:针对本专项研制的大深度海洋探测仪器装备(如深海无人潜水器、滑翔机等)中期评估和海试验收的需求,组织规范化海上试验航次,研究深海装备测试技术及标准。
考核指标:在2017-2020年,平均每年完成不少于30天的有效海上试验,形成相关测试标准。
2.2深海潜水器科学应用及其性能优化研究内容:根据科学目标及应用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及作业需求分析,并基于深海科学研究的应用需要,完成“蛟龙号”、“海马号”和4500米自主潜水器相关系统和部件的技术改进和升级,提升作业能力。
考核指标:根据科学考察、研究及应用的需要确定技术 4 优化和改进项目,通过不少于两个航段的海试和科学考察,对技术改进成果进行验证,科学考察、应用结果发表科研论文10篇以上(SCI、EI)。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蛟龙号”、“海马号”和4500米自主潜水器,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2.3水下目标搜寻探测声纳设备研制及应用研究内容:针对深海条件下的水下目标搜寻探测与定位问题,进行传感器技术研究,目标弱信号提取与判别技术研究,智能实时目标识别技术研究,高精度目标测向导引技术研究,搜寻引导声纳设备与深海潜水器平台适配性、噪声及电磁兼容性研究,万米级拖曳电缆长距离数据传输兼容技术研究,集成机动式存储与自动布放装置研制,深海大范围声信标高效率探测搜寻策略研究,深海潜水器声信标搜寻引导声纳设备研制,深海拖曳式声信标搜寻定位声纳设备研制,系统设备海试和应用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最大工作深度不小于6000米;在良好水文条件,针对民用航空黑匣子等设备的典型声信号,深潜器声信标引导声纳作用距离不小于1000米,拖曳式声信标探测声纳最大探测距离不小于3000米;信号搜寻探测频段:3kHz-50kHz。
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2.4深水协同应急处置技术及专用工具系统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深海特殊条件下的水下目标应急处置需求,研究深水燃油及液体危险化学品回收技术,研究对深水沉船的封堵、开孔、切割等应急处置技术。
研制出适应6000 5 米深水环境的封堵、开孔、切割专用工具系统。
考核指标:封堵、开孔、切割专用工具系统最大作业深 度不小于6000米,可与6000米级深水ROV协同作业。
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3.深海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3.1大直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装备研制与示范作业研究内容:研制适应12.25英寸井眼的具备近钻头井斜及方位伽马测量和垂直造斜功能,能够在高机械钻速条件下实现稳定三维井眼轨迹控制的新一代旋转导向系统,并通过海上实际作业进行验证。
考核指标:适用于12.25英寸井眼;最大造斜能力不低于6°/30米(实钻验证);直井造斜(初始井斜角不超过1°)井眼轨迹的初始方位误差小于15°;近钻头井斜测量的测量点距钻头不超过2米,且旋转钻进情况下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2°;近钻头方位伽玛测量的测量点距钻头不超过4米,测量扇区不少于4个;实验井实钻试验不少于2井次;海上示范作业不少于8井次,其中三维轨迹控制水平井着陆作业不少于2口井,最大单趟无故障工作进尺不低于800米,平均机械钻速不低于20米/小时。
3.2超深水强电复合脐带缆系统研制与示范作业研究内容:基于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技术,研制1500米以上超深水强电复合脐带缆系统。
形成超深水强电复合脐带缆轻量化设计技术,水平制造技术和综合测试平台。
完成 6 海上试作业验证。
考核指标:一套复合脐带缆系统,设计水深不小于1500 米,输电功率不小于3MW,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15年;产品和关键附件取得第三方认证;软件和测试平台通过第三方验证或测试;海上试作业不少于2次。
3.3水合物成藏开发基础与勘查评价技术研究研究内容:
(1)针对南海复杂的地质过程以及多类型水合物成藏特点,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过程与富集规律、开采过程沉积层骨架结构特征变化与控制因素、水合物形成分解的宏观及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等研究;
(2)开展水合物储层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查技术研究;
(3)开展海底大深度大孔径钻机,保压取心技术,保压岩心样品原位处理、转移及岩心在线性质检测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
(1)提交“南海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原理与开采基础研究”报告,发表科研论文10篇以上(SCI、EI)、出版著作2部以上,申请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20项以上,有力指导水合物勘查与开采;
(2)形成高分辨率资料采集方法体系,数据采集在空间上达到1.6×1.6米的面元,深度上1.5米主频分辨率的勘探精度;
(3)海底大孔深水合物保压取心钻机适用水深不小于2000米,岩心直径大于45毫米,海底钻进不小于200米;水合物保压取心装置保压成功率达60%以上,采样过程失压率低于10%;形成船载检测技术系统,船载岩心检测分辨率优于毫米级。
所有研发技术均需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7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上述3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4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应用示范研究内容:搭建海试平台,对研发的勘探开发技术装备进行工程应用示范。
在水合物富集区开展精细勘探,提出水合物试采的目标区,精细描述和刻画水合物储层,提高水合物储层粒度、孔隙度、渗透率及饱和度等关键参数的预测精度;依托海域水合物试采工程,开展水合物防砂、防堵及连续排采工程技术应用示范,同步开展试采区海底土力学性质、地形形变及气体泄漏等环境要素的原位多参量实时监测和多手段综合探测。
考核指标:依托海域水合物试采工程,进行水合物试采工程技术应用示范,提交海洋水合物试采目标综合评价系统1个,评价1-2个水合物试采目标靶区,精细描述水合物储层2-3个,实施水合物试采生产井1口、监测井2口,日产天然气2000—10000方,连续生产1周以上。
研发的技术装备及工艺在全链条中应用率达到45%以上。
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3.5水合物开发环境原位监测与探测技术研究内容:开展水合物试采温压场、土力学性质和海底地形形变原位探测技术研究,以及基于ROV的水合物目标区和钻探区的原位监测精确布放技术研究,形成水合物试采区温压场、土力学性质和海底地形形变监测技术与分析方法;开发海洋水合物试采流体(气液)泄漏原位监测装置;建立 8 水合物沉积层甲烷泄漏监测技术,形成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潜在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能力。
考核指标:原位监测装置1套,具备海底温压场、土力学性质、地形形变的原位监测技术,工作水深3000米,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6个月;原位海底气体泄漏探测装置1套,工作水深3000米。
通过海上试验验证。
9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 姓名丁抗王俊利任平李硕陈世海刘保华翁震平刘六井杨胜雄闫江梅韩端锋潘锋高宇清宋丹戎 单位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部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沈自所 交通部上海救捞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海石油总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职称/职务研究员研究员教授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教授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附件
3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
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支持31个项目。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
1 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2017年拟 安排31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约5亿元。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灌区水分生产效率由1.2kg/m3提高到1.5kg/m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4提高到0.6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
2 建立用水总量与效率双控用水管理技术,典型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综合排水再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城镇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及集成应用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系统研究城镇生活节水综合集成技术以及节水系统设计、用水终端选择、用水排水系统影响和关键技术标准(定额),研发高效、新型生活节水技术方法与设备产品,构建城镇生活综合节水技术系统并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城镇生活综合节水技术系统及成套节水技术2项、配套设备产品5台(套)、编制标准3项以上,示范推广建筑面积不低于100万m2,示范区生活用水总量降低5%以上。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设备2.1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与风险管控研究内容:评价全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和潜力,研究常规与非常规水资源统一配置技术体系,研究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风险管控策略。
考核指标:提出供需双向协调的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战略布局与实施路线图;提出不同区域与常规水资源相互补充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性技术方案,在3个不同典型区域开展应用示范,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10%;提出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路线图。
2.2河源区及干旱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降水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方法,评估我国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研发降水及径流资源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在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等
3 典型地区流域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江河源头区和干旱区降水径流资源化潜 力评价方法与结果,提出降水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的3种新技术,在3个以上典型流域开展示范应用,示范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增加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10%以上。
2.3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高效膜法海水淡化节能工艺、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预处理、能源匹配、能量回收、系统智能控制、排放与综合利用、淡化水入网等环节节能降耗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建立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提出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系统性技术方案,研制国产化装备,建立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累计规模>20万m3/d,单机规模≥3万m3/d,单机装置工程国产化率≥95%,药剂使用量降低40%,制水成本和能耗同比降低10%。
2.4海水淡化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研究内容:研发海水淡化混合基质渗透膜、全流程药剂、能量回收等新产品;研发能量驱动耦合、冷能海水淡化、多能耦合集成等海水淡化新工艺和新技术,建立中试及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提出海水淡化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制造、设计和示范应用方案,完成百吨级规模及以上中试或工程化示范,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达到当前国外同类产品、工艺和技术。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拟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4 3.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国家水资源配置战略3.1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内容:评估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与风险,研究并模拟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化过程,集成保水节水、多水源开发利用与调配、绿洲生态保护等技术,开展综合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方案及其配套技术,建设2个以上集中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水资源短缺压力明显缓解,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安全。
3.2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特征与成因,评价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分水方案的适应性;研究流域水资源均衡调控技术,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式、方案和措施;研究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技术体系,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完善缺水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技术体系,减少2030年前黄河流域缺水量10亿m3以上,构建黄河流域梯级水库群多维协同调度平台,建成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和协同调度示范基地。
3.3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保障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内容:开展典型流域河湖沼系统演变机制及其生态需水规律研究,构建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水动力条件、水体物理化学要素和水生生物生境的河湖沼一体化生态需水核算方法与技术体系,研发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调控和保障技术,并在典型流域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5个以上不同类型区域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
5 核算方法,研发生态需水保障技术8-10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我国特征的分区域河湖沼生态需水“诊断-核算-调控”标准化技术体系,支撑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湿地生态流量(水位)的科学制定和工程调度,支撑示范区重点断面生态需水满足率提高10%以上。
3.4“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水-能源-粮食互动机理,开发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分析模拟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水-能源-粮食相互作用发展趋势,研判全国不同区域水-能源-粮食适配性与风险水平,研发协同安全保障技术,制定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保障策略、空间布局和调控措施。
考核指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软件平台,评估3个以上典型区域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风险水平,提出3项以上协同安全保障技术,提出国家典型重点区域保障水资源与能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应对措施。
3.5三峡库区水循环演变机制与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水循环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解析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二元特性,研究三峡库区健康水系统构建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三峡水库运行相耦合的水污染综合调控、山地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雨洪高效管理、水体生态修复、库区城市群供水保障等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选择库区典型城市开展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揭示三峡库区流域水循环演变及驱动机制,形成三峡库区健康水系统构建技术与管理体系、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6 研发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15-20项,形成综合示范2-3个,为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上游生态屏障和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4.1复杂条件下特高土石坝建设与长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测试仪器与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陡峻岸坡约束作用机制、大坝不均匀变形机制、长期变形时变特征和典型防渗体系性能演变规律;研究300m级特高土石坝变形性态的适应性和改善措施;研究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分析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准确测定100m级深厚砂卵石覆盖层工程特性的测试分析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狭窄河谷、深厚覆盖层、高寒地区200m级以上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性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提出适合300m级特高土石坝应用的复合结构和复合材料;在1-2座特高土石坝中示范应用。
4.2新型胶结颗粒料坝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胶结颗粒料的配制技术及宏细观工程力学性能;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结构形式、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施工工艺、关键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100m级胶结颗粒料坝建设成套技术工艺,工程示范应用2项。
4.3300m级特高坝抗震安全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300m级特高坝坝址地震动输入;研究水库地震形成机制和判别准则;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坝-地基-库水
7 系统非线性动力耦合计算分析软件;开展高坝动力破坏机理试验研究;开展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试验与细观数值分析;研究300m级特高坝损伤破坏过程与极限抗震能力;研究构建300m级特高坝抗震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震灾防御技术。
考核指标:研发坝址最大可信地震的仿真分析软件,计算规模达100亿以上自由度;提出水库诱发地震判别准则;大坝抗震分析软件满足全坝体单元尺寸2米以下且计算规模达千万级自由度,求解时间降低70%以上;提出300m级高坝极限抗震能力的定量判别标准;工程示范应用2项以上。
4.4南水北调工程应急抢险和快速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风险问题,研究渠道建筑物、干渠工程、平原水库等工程险情快速评价与应急抢险和修复技术;研发渠道衬砌结构损坏、输水建筑物损毁、出险应急处理等快速修复关键技术和设备。
考核指标:形成适合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特点的系统性应急抢险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研制5台套以上快速修复设备,提高工程运行安全保证率。
4.5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寒区长距离输水渠道的劣化过程与灾变机理;研发渠道全断面改造、冬季供水及快速维护成套技术、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无人区渠道健康诊断、监测预警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体系;研究突发条件下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应急调度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改造与维护成套技术、
8 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区渠道健康诊断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完成高寒区10km以上渠道示范工程建设,年输水时间延长30天以上,输水能力提升20%以上。

5.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5.1水库和湖泊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研究内容:调查水库和湖泊淤积现状,研发水库有效库容长期保持的调控技术和淤损库容恢复技术,研究湖库泥沙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研发湖库淤积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置。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不同类型区200座以上典型水库和湖泊淤积数据库;提出湖库库容恢复技术2-3项;研发淤积物处理和利用技术/装置2-3项;开展2个以上水库和1个以上湖泊工程示范,淤损水库的有效库容恢复30%以上,湖泊疏浚泥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5.2洞庭湖与鄱阳湖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水沙条件下长江与两湖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两湖水资源、防洪、水生态环境、航运等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洞庭湖区荆江四口分流河道与澧水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和鄱阳湖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提出两湖综合治理措施。
考核指标:定量预测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30至50年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定量评价两湖调控工程的水资源、防洪、水质、航运等多目标综合效应,增加两湖生态湿地面积10%,提高两湖枯季供水能力10%。
5.3长江口水沙变化与重大工程安全
9 研究内容:研究长江口水沙变化趋势,入海泥沙锐减对长江口滩槽格局稳定性及其演变的影响,研发水文气象条件变化和河口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源地、大规模围垦等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影响的模拟技术,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和水源地保护技术措施。
考核指标: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水源地安全技术方案;预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调整稳定后的回淤量,深水航道泥沙年回淤量减少1000万m3以上,重要水源地供水保证率提高2%以上。
5.4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内容:研究黄河口淤积延伸、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及近海海床演变过程,建立径流水沙变化、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与河口海岸形态调整的定量关系,研发河口演变混合模拟和水沙通量配置技术,提出黄河口入海流路方案及相应治理措施。
考核指标:定量预测30-50年黄河河口海岸岸线变化,提出稳定黄河口100年的流路方案。
5.5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研究内容:研究淮河干流与洪泽湖互馈机制、淮河干流洪水演化规律与蓄滞洪区优化调度,论证冯铁营引河和河道疏浚对降低淮干洪水位效果与长效性,研究河湖分离方案、入海水道合理规模及提高淮河尾闾故道行洪能力的可行性,提出根治淮河干流洪涝灾害的综合措施。
考核指标:提出解决淮河“关门淹”的综合措施,蚌埠以上中小洪水水位降低1-2m;蚌埠以下在不使用行洪区前提下百年一遇 10 洪水位降低2m。

6.水资源智能调度与精细化管理6.1江河湖库水文要素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研制大江大河流量在线监测技术与新型装备、高 寒高海拔河流湖泊水文要素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水文仪器设备检验测试装备。
考核指标:提出河流湖库水文要素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度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监测仪器和成套装备10台套以上,新的仪器设备完成中试,并在示范区试验应用,水文要素监测精度不低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监测精度或提高监测精度10%以上。
6.2国家水资源立体监测体系与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内容:服务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研究“天-空-陆水”一体化水资源监测格局与智能组网技术,研发基于国产卫星数据的水资源要素遥感反演技术,研究遥感与国家水资源地面监控体系数据融合技术,开发国家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国家水资源立体监测布局方案,形成水资源遥感监测与数据融合技术标准3项以上,建成可与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对接的水资源遥感平台。
6.3珠江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珠江流域防洪、发电、供水、压咸、航运和生态等多目标综合调度需求及其协同调控机制;构建珠江流域水量、水质与河口咸潮耦合的多维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流域 11 来水需水集合滚动预报技术,研发珠江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群实时风险调度模型及软件平台并进行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珠江流域综合调度技术体系,通过优化调度增加珠江流域控制站梧州站90%保证率流量到1900m3/s,实现珠江河口区250mg/L咸潮线退回到2003年水平、珠江控制断面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90%,形成珠江流域“库群-河道-河口”一体化的水量、水质与河口咸潮耦合调控应用示范。
6.4松辽流域江河湖库综合调控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保障松辽流域重点城市供水、大面积农业灌溉用水以及河流、湿地、河口等生态环境目标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调度体系和江河湖库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研制松辽流域典型区域江河湖库水资源调度示范平台。
考核指标:提交系统性技术方案,典型示范区2个以上,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以上,减少弃水10%以上,增加环境生态用水15%以上,城市供水保证率提高5%以上,农业用水保证率提高10%以上。
6.5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内容:选取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退化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重要湿地或水文地质景观区等特殊地质地貌区,研究地下水生态功能危机形成机制、识别标志、可控性及修复技术,研发地下水资源探测监测与合理开发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提交不同类型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方案,在典型区域开展示范,提高典型区域地下水利用效率10%以上,应急供水能力提高15%以上。
12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123456789 姓名王浩张建云郑兴灿张勇传贾绍凤李琳梅刘耀林彭文启王庆锁 单位中国水科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地理所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所 武汉大学中国水科院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职称/职务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 教授研究员研究员教授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附件
4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及西藏、青海等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恢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2016年已经安排部署37个项目。
2017年拟安排30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4.9亿元。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
1 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1.1生态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内容: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要素及生态功能等生态系统综合监测方法,制定国家生态质量长期生态监测的技术体系及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观测技术标准与规范,研发生态要素监测的信息采集-实时传输-远程监控的物联网技术,研发长期观测数据的整合技术及重要数据产品,服务国家生态质量动态监测及综合评估。
考核指标:建成生态系统网络监测的技术体系,提交国家生态综合监测标准和规范以及生态系统网络的观测技术规范,满足国家生态质量动态监测要求,在国家批准的试点区域开展示范。
形成长期观测数据的整合技术及重要数据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应用,开展业务试验运行。
1.2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研究内容: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的方法、标准和规范体系,构建国家尺度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碳循环参数体系;研究碳循环影响机理及控制实验的技术标准和方法,研发碳通量及稳定性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等技术;
2 构建国家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评估模型,明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
考核指标:研发国家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制定碳源汇监测方法、标准和规范,构建国家尺度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碳循环基本参数体系及国家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评估模型,明确固碳潜力区域,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为国家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2.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2.1东北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内容:研究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演变规律,探讨生态服务形成机制,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研发火烧迹地等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提升等关键技术,开展相应的技术示范,为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改善提供科技支撑。
考核指标:阐明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研发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6-8项,形成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区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的理论和技术需求。
2.2东北天然次生林抚育更新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天然次生林更新动态规律和维持机制,研发天然次生林结构改善等人工促进抚育和更新技术及稳定维持和功能提升技术,集成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保育和经营管理技术体系,开展试验示范。

3 考核指标:阐明天然次生林更新动态变化和维持的理论基础,提交天然次生林的抚育更新和功能提升关键技术6-8项,形成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保育和经营管理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区域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需求。
2.3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内容:开展黑土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研发黑土区侵蚀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农田侵蚀沟防治以及地力快速提升等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发黑土区集种-养-生态产品开发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成技术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完善黑土区土壤侵蚀的理论体系,提出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技术8-10项,生态产业技术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东北黑土区土地生产力提升和粮食产能提高等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拟支持项目数:拟设立2个项目,分别针对坡面侵蚀和沟道侵蚀各支持1个项目。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坡面侵蚀或沟道侵蚀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3.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1西北荒漠-绿洲区稳定性维持与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内容:系统研究荒漠-绿洲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绿洲生态系统的维持机制,研发荒漠-绿洲区水土高效利用、地下水联合利用、荒漠植被与人工植被融合及过渡带生态保育
4 等关键技术体系,研发绿洲生态产业技术,构建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并进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完成绿洲生态保育和治理技术8-10项,绿洲生态产业技术5-7项,构建绿洲生态保育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解决干旱区绿洲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维持的关键瓶颈问题。
3.2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途径和机制,研发矿区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采矿迹地沙尘控制、植被重建等生态恢复技术和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形成采矿工程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的影响机制和程度,研发和集成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10-12项,煤炭基地废弃迹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保障煤炭资源开发的区域生态安全。
3.3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内容:开展生态系统退化与区域复合侵蚀耦合机理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等研究,研发不同类型退化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复合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术、生态恢复与资源开发的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区域生态产业技术等,并进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生态系统退化与区域复合侵蚀耦合机理,研发退化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与复合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
5 术等8-10项,区域生态衍生产业技术5-8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区域复合侵蚀治理和生态改善的需求。

4.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及稳定性维持技术4.1黄土高原人工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和功能提升技术研究内容:研发和集成现有区域植被的结构调整、稳定性维持及功能提升技术、水土资源与生态系统高效耦合技术、坡面和流域尺度生态系统综合配置技术,建立区域性植被(含经济林)-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与提升技术标准,开展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人工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技术体系3-4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区域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及可持续发展。
4.2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及坡面治理工程的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与示范研究内容:研发沟道整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和坝系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构建坡体-植被稳定性及生态灾害减缓技术,集成边坡工程-沟道整治土体稳定性调控技术,提出沟道及坡面综合整治生态安全维护技术规程,为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及生态灾害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和集成沟道及坡面治理技术8-10项,形成坡面及沟道治理技术体系,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支撑区域沟道治理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灾害防控。

5.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
6 5.1川西北和甘南退化高寒生态系统综合整治研究内容:研究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与草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演变规律,评估区域水源涵养等功能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的耦合关系,研发区域退化草地、沙化土地和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群落构建、功能提升等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畜牧业技术和模式。
考核指标:阐明高寒湿地与草地两大生态系统间的变化及其与功能的耦合关系,形成区域退化湿地和退化草地恢复重建技术6-8项,生态产业模式3-5个,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区域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6.长江中上游区生态保护与修复6.1西南高山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自然退化生态系统,研发森林采伐和火烧迹地恢复、区域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重建、低效次生林群落构建、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等关键恢复技术。
研发特色资源培育与开发技术,发展区域生态产业,形成区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模式。
针对工程导致的退化生态系统,研发创面修复关键技术,研发生态修复关键材料、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开发产业化装备,提升工程能力。
考核指标:针对自然退化生态系统,研发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6-8项,生物资源利用等技术3-5项,形成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改善的技术和理论体系。
针对工程导致的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创面修复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体系,制定
7 相关技术规程。
分别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区域生态系统改善和功能提升以及区域脱贫致富的科技需求。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各部署1个项目,共2个项目。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自然退化的或工程导致退化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类进行申报。
6.2西南干旱河谷区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发展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干旱河谷区严重缺水及长期生产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以及生产力低下和农民贫困等问题,重点研发区域植被恢复和稳定技术、干旱河谷土壤质量改善技术、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和特色生态产业等精准扶贫技术并开展示范,为干旱河谷区生态安全及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植被恢复和稳定及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6-8项,生物资源利用技术6-8项,生态产业技术5-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形成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及支撑农民脱贫致富的生态产业技术体系。
6.3西南高山峡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和维持机制,研发高山峡谷区重要和濒危物种保护和退化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综合保育与恢复等技术体系并开展一定规模的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和理论体系,研发物种保育技术3-5项,退化栖息地恢复重建技术
8 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提供技术支撑。
6.4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控制与消落带生态恢复技术与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库区交错带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过程与机理、库区周边生态环境演变以及面源污染规律等研究;研发消落带生态恢复和土地合理利用技术、面源污染景观生态防治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消减与生物调控技术等,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揭示库区消落带和周边生态系统动态演替规律和机理,研发消落带生态恢复、边坡土地综合利用、面源和水体污染控制等技术6-8项,形成生态恢复与安全保障等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库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撑。
6.5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内容:开展区域水土流失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揭示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关键驱动因子;研发土壤肥力提升、乡土植物培育和复合生态林业的水土流失综合生态治理、生态功能提升等技术体系与模式并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揭示区域水土流失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研发土流失治理技术6-8项,形成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6.6南方丘陵低效人工林改造与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
9 务提升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南方丘陵区人工林形成演变规律及影响 因素,研发低效人工林抚育更新、群落结构优化、改良土壤、林下植被快速恢复等改造技术,研发林-果、林-茶、林-中药材、林-农副产品等区域特色生态产业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为发挥其生态屏障作用提供科技支撑。
考核指标:研发低效人工林改造和特色生态产业技术6-8项,形成低效人工林改造和特色生态产业技术体系。
研发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技术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农村社区发展能力。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低效人工林改造和特色生态产业技术、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技术部署重点项目各1项。

7.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7.1城市化与区域生态耦合机制研究研究内容:研究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演变规律,阐明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探讨区域生态对城市发展的生态支撑作用,揭示城市化与区域生态的耦合机制,研发区域城镇化格局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对策与优化模式。
考核指标:阐明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演变规律,揭示城市化与区域生态的耦合机制,建成东部地区城镇化与区域生 10 态环境要素标准化共享数据库和城镇化格局空间优化决策模式,满足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和区域生态保护的需求。
7.2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影响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沿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等大规模高强度开发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影响规律及机理;研发以生境格局调整与适应、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为核心的关键生物栖息地生态重建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提出海岸带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调控的政策举措。
考核指标:阐明资源开发对海岸带区域的生态影响规律和机理,研发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6-8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海岸带生态治理及综合调控的要求。
7.3河口湿地生态恢复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河口湿地在多重胁迫下的响应机理;研发退化河口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利于水文连通及生物连通的多孔质多维度生态护岸和生境替代绿色修复材料与装备;研发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技术及工艺,形成河口湿地水盐-水沙-水生态-生态产业多过程联合调控一体化修复和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河口湿地演变规律和机理,形成退化河口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6-8套,研发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技术及工艺5-7种,并形成相关产品5个以上,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南方和北方主要入海河口部署重点项目各1项。
11 7.4典型滨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机制,揭示其生态功能的退化机理;研发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发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技术及工艺,形成滩涂湿地生态服务-生态产业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提出管理、保育和恢复的建议与措施等,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机理、揭示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形成沿海滩涂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12-15项,研发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技术及工艺10-12种,并形成相关产品8个以上。
研发典型滨海湿地恢复技术8-10项,建立2-3个重要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示范区,形成典型滨海湿地的安全调控模式与综合管理范式。
拟支持项目数:拟针对沿海滩涂综合整治和利用技术、红树林等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技术各部署重点项目1项。
有关说明:沿海滩涂整治技术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要求落实不少于20%的配套或自筹经费。
7.5海岛生态建设与生态物联网监测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研究内容:围绕我国东南沿海海岛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研发海岛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技术,重点关注海岛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与维护技术,研发海岛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和构建海岛生态物联网监测与管理系统,开展试验示范。
12 考核指标: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4-5项,生态物联网监测技术2-3项,构建海岛生态监测与管理系统,保障海岛建设与生态安全及宜居性,为海岛建设与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8.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8.1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生态功能协同提升与管控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生态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类型多样、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权属分散的特点,开展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空间布局规划技术研究,提出科学的规划技术体系;集成生态资源资产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方法与成果,凝炼可实现多自然保护地集中区域生态功能协同提升、区内农牧民增收的生态补偿模式,开发区内社区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创新技术;适应国家公园建设新趋势,研究多种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优化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选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进行集成示范研究,为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管控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国家公园规模化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重要保护地空间布局规划技术和规划编制指南;集成多类型保护地区域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与管控的技术标准、生态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指南与生态补偿模式;在国家公园体制创新试点区域开展应用示范,形成园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的技术与管理体系。
8.2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研究内容:研究建立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综合监测评 13 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系统评估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北方防沙治沙和岩溶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及其区域差异,提出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提升的技术途径和对策。
考核指标:构建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评价重大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提出生态效益提升的技术途径,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为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布局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8.3区域生态安全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内容: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方法,开展典型区域生态承载力与产业一致性评价技术研究;探讨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发生态安全阈值界定和承载力预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探索生态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技术。
考核指标:构建生态承载力、生态预警模型,制定生态安全评估技术体系,应用于市域以上面积,被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采用,为国家和区域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安全调控预警提供科技支撑。
14 申报要求
1.对于涉及生态产业技术的指南,原则上要求企业参加申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有示范要求的申报指南要依托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开展,示范区需属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重点任务区,并取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支持。

3.鼓励各申报单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技术共享转化,要求各申报单位承诺实现研究数据共享。
15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姓名傅伯杰舒俭民孟平蒋忠诚王磐岩杨志峰沈渭寿宁堆虎卞正富赵新全于贵瑞牛健植毕宝贵蔡运龙赵景柱于贵瑞周忠发吴永贵 单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环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中节能生态技术中心 职称/职务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教授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教授研究员研究员教授高工教授研究员研究员教授研究员 附件
5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资源勘探增储要求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专项将形成3000米以浅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2000米以浅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油气勘查技术能力扩展到6500-10000米,加快“透明地球”技术体系建设,提交一批深地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支撑扩展“深地”资源空间。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启动11个项目,重点部署了克拉通破坏、大陆碰撞和陆内变形等三个成矿动力学系统、深部资源评价理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深部资源开采理论和深层油气成因等基础性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017年(第二批)拟支持20个项目,国拨经费概算约8.25亿元,重点针对增生造山成矿动力学系统、深部资源评价技术与建模、深部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紧缺矿产、战略性资源的
1 评价勘查示范、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与深层油气成藏评价等技术性与勘查示范为主的研究与研制工作进行部署;原则上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1.1北方造山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北方增生和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成矿构造背景和物质时空框架;研究成矿末端效应与典型矿集区矿体定位机制;研究造山成矿系统时空演化(综合集成)与成矿系统的理论模型。
考核指标:完成综合地球物理剖面(增生造山带800km,复合造山带500km)与深部过程解释;构建造山带成矿系统物质组成、成矿富集过程与成矿模型;实现2个重点矿集区3000米“透明化”;集成区域内造山成矿系统研究成果。

2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北方西部增生造山带和东部复合造山带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1.2我国大陆中生代重大事件与爆发式成矿的深部过程研究内容:研究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及对成矿作用空间分布的控制,重点研究晚中生代燕山运动事件启动、发展及演化与爆发式成矿事件的深部地质过程。
考核指标:揭示我国大陆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发生-发展过程,爆发式成矿的深部动力学;综合我国深部探测数据和成果揭示成矿深部过程。

2.深部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预测2.1深部资源预测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研发三维实体地质建模、信息提取分析、预测评价和三维可视化的预测软件系统;提出遴选深部成矿空间矿产资源与能源勘查、开发种类的指标体系;开展深部资源预测示范。
考核指标:完成基于多指标的地质建模,建立3000米资源评价预测地质模型;完成先进实用的3000-5000米以浅的大比例尺三维可视化预测评价软件系统;在5-8个重点整装勘查区开展深部三维预测评价及找矿示范,圈定找矿靶区15-20处,各示范区科学验证钻探工作量不少于3000米,预测金资源量3000吨,锰矿石资源量3亿吨,铜资源量1000万吨。

3.移动平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装备与覆盖区勘查示范3.1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
3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灵敏度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研制实用化航空重力梯度仪工程样机;研发提高重力场测量精度的惯性稳定平台;研发针对高精度重力梯度数据处理和解释的方法及软件技术。
考核指标:完成重力梯度仪和数据处理软件,整体技术系统达到开展机载实验要求,关键测量参数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微弱重力梯度信号等技术难题,关键技术达到实用,基本满足深部资源勘查需求。
3.2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装备研制研究内容:研发基于惯性技术原理的高灵敏度加速度计获取等核心技术,解决提取微弱重力信号和垂线偏差分离等技术难题,研制实用化航空重力仪和相关稳定平台测量系统;研制航空矢量重力仪样机;研发相关重力数据预处理和质量评估方法技术。
考核指标: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测量精度优于0.6mGal/100s,经过规模化飞行试验验证(不少于1000km),达到实用化程度;航空矢量重力仪测量精度垂向分量优于0.6mGal/200s,水平分量优于8mGal/200s。
3.3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研究内容:攻克大电流发射、高灵敏度宽频带接收、动态噪声、飞行平台改装和大吊舱制作等技术难题,研制直升机吊舱式和固定翼飞机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以及相应数据处理与反演成像软件。

4 考核指标:实用化的直升机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接收磁场传感器谐振频率>50kHz,接收端噪声水平<0.1nT/s,探测深度不小于600米,直升机大地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的测量频率30Hz-1kHz,噪声小于0.1pT/√Hz@75Hz,探测深度达到1000-1500米;实用化固定翼飞机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探测深度大于650米,航空电磁数据处理与反演成像软件系统达到实用化水平。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直升机时间域、固定翼飞机时间域,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4航空磁场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研究内容:研制智能化无人机物探飞行平台;研究三维精确导航控制与自主避障技术;研制实用化的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研制航磁全张量梯度测量系统。
考核指标:实用化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20nT;航磁全张量梯度测量系统给出工程样机,测量精度优于30pT/m;实用化低磁、低静电航磁专用固定翼无人机,任务载荷不低于150kg,实用升限不小于5000米,续航时间不小于8小时;实用化低磁、低静电联合探测用旋翼无人机,任务载荷不低于200kg,留空时间大于3小时。
3.5高分辨率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及机载成像光谱测量技术研究内容:突破高分辨率伽玛射线探测和超多通道伽玛能谱信号分析核心技术;研制阵列伽玛射线探测仪和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研发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研制高精度成像光谱
5 仪;研发蚀变矿物高光谱探测与矿物定量反演技术;开展机载高光谱遥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高分辨率伽玛能谱能量测量系统实用化,能量分辨率优于4%(137Cs);高精度成像光谱仪实用化,谱段范围0.4-2.5μm,光谱分辨率15-18nm,总视场角≥60°,瞬时视场角优于0.5mrad;蚀变矿物高光谱探测与矿物定量反演技术实用化。
3.6典型覆盖区航空地球物理技术示范与处理解释软件平台开发 研究内容:选择典型覆盖区,开展综合航空地球物理方法的探测示范;开发集数据处理、解释、建模和管理于一体的航空应用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研制出实用化的综合航空地球物理软件平台,支持第三方插件开发,支持国内主流航空地球物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完成2~3个典型覆盖区的综合航空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研究,示范应用工作量不少于20000km。

4.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增储应用示范4.1稀土、稀有和稀散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研究内容:开展稀土、稀有和稀散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研究其矿床模型和分布规律,实施异常验证钻探,开展找矿突破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3000米以浅“三稀”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岩心钻探验
6 证工作量不少于5000米;新发现大型资源基地3个,值得综合评价的远景区10处。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稀土、稀有和稀散矿产资源,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4.2铀、锂能源和钾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研究内容:以南方热液型铀矿、锂资源和重点含钾盆地为重点,开展深部地质结构综合探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与成矿模型,综合评价深部资源潜力,实施异常验证钻探,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考核指标:查明热液型铀矿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初步查明锂矿资源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建立和完善含钾盆地典型成矿模式;形成3000米以浅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岩心钻探验证工作量不少于5000米;新发现大型资源基地3个,值得综合评价的远景区10处。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铀矿、锂矿和钾盐矿产,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5.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5.1深部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内容:开展深部金属矿高应力致裂破岩与控制爆破技术和深部金属矿床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开发深部金属矿临界浓度充填采矿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1500米以深规模化采矿示范;爆破大块产出率
7 控制在5%以内,充填采场不脱水。
5.2深部煤矿智能开采与控制技术研究内容:开展千米深井煤矿长工作面安全高效智能开采 技术和动载大变形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提出煤矿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大变形机理新理 论,形成煤矿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原来降低50%;揭示出深部超长工作面岩层破坏失稳机理及应力场演化规律,形成千米深井超长工作面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成套技术及围岩稳定性监测预警平台,示范工作面长度不小于350m。

6.超深层新层系油气资源形成理论与预测评价技术6.1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新层系油气资源形成机制、分布预测与有利区评价研究内容:查明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类型与有利区分布、有效储层形成机制及有利区分布评价,预测中国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有效源岩层与有效储层分布。
开展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条件和保存机制研究,初步落实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分布基本特征,指出有利勘探方向。
考核指标:明确中新元古界微古生物类型、发育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成烃模式,编制重点地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预测图,建立超深层和中新元古界烃源岩评价方法、技术与判别指标体系。
建立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沉积模式和成岩演化模式,研发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储层表征与预测技术,预测中新
8 元古界有效储层有利区。
初步建立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理论框架,阐明中国超深层和中新元古界油气分布规律并预测最有利成藏区域与油气资源潜力。

9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姓名董树文吴爱祥赵文智刘财周寅伦周爱民余斌庞雄奇申宝宏葛世荣延吉生李月臣符力耘巩恩普朱炳玉朱万成 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石油勘探院 吉林大学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 长沙矿山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石油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山协会北京矿产地质院中科院地质所 东北大学新疆科技厅305项目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职称/职务研究员教授研究员教授 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 教授研究员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研究员教授级高工研究员教授 附件
6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
本重点专项围绕“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科技需求,聚焦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绿色建材、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等7个重点方向,设置了相关重点任务。
总体目标为: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针对我国目前建筑领域全寿命过程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共性关键问题,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质和建设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建筑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通过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全链条设计,加快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下一代核心技术和产品,使我国在建筑节能、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体系和产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
1 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 突出原则,2016年度已经在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等7个方面,针对绿色建筑后评估、建筑规划设计新方法、长江流域供暖空调系统、藏区等西部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建筑室内环境、既有公共建筑高性能改造、绿色建材、高性能结构体系研究、工业化建筑设计施工等内容安排部署21个项目。
2017年度,拟在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等6个方面,针对地域绿色建筑技术与模式、近零能耗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建筑工业化建造、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等内容安排20项任务,国拨经费总概算约为4.3亿元。
本项目指南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
1。
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要求。
每个指南方向原则上支持1个项目,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30个。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区域
2 开展。

1.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1.1建筑全性能仿真平台内核开发研究内容:研究建筑采光、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 湿动态耦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热过程与建筑能耗的逐时耦合计算;研究建筑中人员位移与动作的定量模拟模型与室内空气品质和建筑能耗的逐时耦合计算;研究机电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能耗计算中建筑围护结构负荷计算与短时间步长自动控制系统的耦合计算;开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采光、建筑热过程、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湿动态耦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建筑能耗联合仿真平台内核;开发开放式全性能仿真平台内核通用接口,实现内核与不同商业软件的集成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源的建筑采光、建筑热过程、空气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热湿动态耦合传递、新型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建筑能耗联合仿真平台内核。
建立我国建筑中人员位移与动作的随机定量模拟模型,建立我国围护结构热湿动态耦合传递模拟模型、新型围护结构热过程模拟模型、可再生能源系统模拟模型,并在不少于10个住宅和5个公共建筑案例中与全年实测人的行为位移与动作进行对比,统计值误差不大于5%;仿真平台内核通过ASHRAE-140国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比标准的检验;对仿真平台内核在不同气候区不少于3座公共建筑中与全年实测能耗数据进行详细校验,统计值误差不大于3%,瞬时值误差不大
3 于15%。
在不少于3套商业软件中实现仿真平台的集成应用。
1.2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全寿命周期内气候适用性优先为导向,以节 能减排为目标,研究地域气候参数与公共建筑形体与空间设计的耦合关系;研究典型气候区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研究多主体、全专业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协同技术平台与运行模式,建立适应地域气候的典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技术体系,并进行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研究建立与典型气候区相适应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数据库和分析工具不少于6套;形成适应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和技术体系不少于4种;完成多主体、全专业协同配合的绿色公共建筑协同设计平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工程示范不少于5项,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目标值低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10%。
有关说明:建筑设计企业牵头申报。
1.3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内容:研究西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建筑绿色营建经验的科学化与技术化方法;研究富含西部地域建筑文脉的典型传统建筑绿色性能指标优异的科学机理和营建方式,并将其转化为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适宜西部极端恶劣气候区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部品、构件以及传承地域建筑文脉的空间组织方法与建构技术。
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4 考核指标:建立具有西部特色、基于文脉传承的地域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和设计营建模式;编制相关设计导则和建筑图集不少于4套;在西北、西南等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开展工程示范不少于3项,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目标值降低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10%。
1.4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内容: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富含地域建筑文脉的典型传统建筑在材料与构造、形体与空间等方面的绿色营造经验,将其科学化与技术化并融入现代绿色建筑的模式建构和设计方法之中;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部品、构件、空间组织方法与营建技术体系;研究富含建筑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经济发达地区传承建筑文脉的现代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营建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相关设计导则和建筑图集不少于4套;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完成富含中华文化特色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不少于3项,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目标值降低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10%。

2.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2.1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内容:研究适用于我国不同气候区和不同建筑发展水平的近零能耗建筑定义及技术指标体系;研究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化的设计方法及工具,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法及质量控制
5 技术;研究近零能耗建筑性能检测及评价技术;研发近零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和门窗等建筑关键部品,以及热交换、通风等关键产品;研发基于用户端需求的高能效主动式技术、精准控制和调试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在近零能耗建筑耦合应用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体系及设计、检测与评估方法;开发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评价工具;制修订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国家标准;研制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性能系统及产品不少于8项。
完成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示范工程不少于8项,示范工程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实际供暖能耗比国家建筑能耗标准中目标值低50%以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全年通风供冷供暖电耗≤15kWh/㎡·a,公共建筑实际能耗比国家建筑能耗标准目标值低50%以上,并提交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
2.2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我国城市建筑室内主要污染物清单及其暴露、致病机理和健康风险;研究建筑室内不同污染物(化学污染、颗粒物、臭氧和微生物等)及其复合污染的控制机理及控制效果的科学评价方法;研究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设计、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建筑工程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应用成套技术;开发高净化效率、低运行能耗空气净化装置;建立建筑运营中空气质量、热环境、能耗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运营策略;研究我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及工程控制关键标准和规范。

6 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制定我国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健康风险序列谱; 揭示实际建筑环境中多类型、多组分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机理,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效果科学评价方法;完成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设计、监测、控制、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不少于6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8项;实现低阻高效空气净化产品的产业化,其PM2.5空气净化能效高于8m3/(W·h),且无二次污染,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完善我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制修订我国室内空气质量工程控制关键标准不少于5项(送审稿/报批稿);完成住宅、办公建筑、幼儿园、校舍等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示范项目不少于10项(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等地区),验收阶段甲醛浓度低于0.04mg/m3,TVOC浓度低于0.3mg/m3,运行阶段空气质量PM2.5达到优级,建筑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
2.3室内微生物污染源头识别监测和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室内微生物污染来源和产生机理;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等级评价体系,给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开展室内微生物污染、室内颗粒物相关性研究及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预测技术;开展室内空气悬浮微生物实时采样测试技术研究,研发微生物浓度在线监测装置;研究民用建筑防潮抑菌技术;研究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室内微生物污染全过程控制的高能效主动式技术;研发可有效防止室内微生物的源头控制设备、自洁式动态空气净化装置等新产品设备。

7 考核指标:完成涵盖不同气候区总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测试分析,建立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等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发室内微生物污染预测评价工具;研制室内微生物在线实时测量装置,并完成涵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各不少于10项实际工程项目的测试验证;完成典型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不少于3项,制修订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规范不少于2项;研发室内微生物污染源头控制设备、自洁式动态空气净化装置等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装置不少于3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完成不同气候区不少于5项、总建筑面积不小于1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示范工程。
2.4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实施路线和标准体系;研究既有居住建筑综合防灾改造与寿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既有居住建筑公共设施功能提升技术与重点装备;研究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宜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既有居住建筑低能耗改造技术;研究既有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宜居改善技术。
考核指标:制修订标准不少于6部,其中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3部;形成基于居住满意度的既有居住建筑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及改造技术,形成居住建筑公共空间与套内适老化改造技术;研发家庭用适老和宜居的智能监测及控制的集成应用系统;申请/获得适用于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研发适用于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工业化部品/装备不少于3项,建成生产线不少于1条;完成相关示范工程不少于10项
8 (其中综合性改造示范工程不少于2项),示范面积不少于30万平方米,建筑能耗达到国家建筑能耗标准中的目标值,且获得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认证项目不少于6项,适老化改造示范项目不少于2项,既有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改造不少于2项,且改造后建筑能耗比国家建筑能耗标准目标值低30%以上。

3.绿色建材3.1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新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提升与建筑高效利用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工业标准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和拉挤型材等构件及其新型结构体系;研究大拉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索及专用锚具、连接件以及轻量化大跨结构体系;研究复杂环境作用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结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考核指标:建立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高效利用及结构综合性能提升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定型产品及其对应的新型结构体系不少于5种,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筋增强的混凝土构件形式不少于5种;形成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建成相关示范生产线不少于3条,示范工程不少于4项、总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米;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5项。
3.2工业及城市大宗固废制备绿色建材研究内容:针对城市污泥、矿化垃圾、生活垃圾焚烧灰渣、
9 工业废弃物等大宗固废制备建材的资源化利用,开展基本特性、热力学特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研发城市污泥、矿化垃圾、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低能耗、低污染制备环境友好型建材关键技术,开发固体废弃物制备节能墙材、轻质保温绿色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及关键生产装备,研发除臭、预处理、高效均化等关键技术;建立固废制备活性粉体材料、节能墙材和轻质保温材料工业化示范生产线。
考核指标:大宗固废资源化率95%以上;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不少于2类;城市污泥(含水率不低于80%)制备建材制品掺量不低于40%;大宗固废掺量50%以上的保温制品导热系数≤0.05W/m·
K,体积吸水率≤1%,节能烧结墙体材料导热系数≤0.11W/m·K;污染土壤制备的轻集料非挥发性重金属固化率达到99.9%;新建固废制备节能墙材、轻质保温制品等示范生产线不少于4条,工程应用不少于10项,面积不少于10万平米;形成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送审稿)不少于5项;形成新技术、新装备不少于10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
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
3.3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关键技术;研发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再生骨料高品质提升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建筑垃圾再生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高品质装饰混凝土制品、渗蓄功能材料等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渣土类等大宗建 10 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
考核指标:建筑垃圾资源化率98%以上;实现建筑垃圾处 置成套装备国产化,处置能力≥300吨/小时(综合产能),连续满负荷无故障运转168小时以上,杂物分选率≥99%;开发建筑垃圾再生绿色建材系列产品,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制品抗压强度达到30MPa,高品质装饰混凝土制品抗弯强度≥18MPa;透水制品透水系数≥0.1cm/s。
完成建筑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装备的示范应用;示范装配式建筑工程面积不少于5万平米,示范道路里程不少于50公里,渗蓄工程应用面积不少于100万平米。
形成相关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技术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送审稿)、规范等不少于6项,建成年处置建筑垃圾百万吨以上示范生产线不少于4条,相关示范工程总数不少于6项,形成相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少于16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
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

4.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4.1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研究内容:研发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桥梁、地下空间等领域的新型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研发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组合结构体系抗灾机理与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组合结构体系全寿命设计方法及检测监测评价技术;进行新型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发出不少于5种新型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提出其承载能力设 11 计方法、耐久性评价指标和施工技术与工艺;编制完成高性能组合结构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送审稿);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6项,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有关指标达到:结构能效提高15%,建造周期降低20%,结构使用寿命延长10-20年,综合成本降低10%以上。
4.2绿色生态木竹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研究内容:研发适宜于不同地域环境的低成本、低能耗和高效能绿色生态木结构与竹结构体系;研发木塑、石膏、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RC)、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轻质环保材料与木竹结构组合且集装饰、节能和防护一体化的梁、柱和墙体预制构件;研究木、竹结构体系高效连接和装配化安装技术;研究木竹材料选材、防霉、防蛀和防裂处理技术。
研究绿色生态木结构与竹结构体系、关键构件及连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全寿命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木、竹结构的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绿色生态木结构体系和竹结构体系安全性、耐久性以及舒适性检测评价技术;进行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木竹结构材料强度分级标准;提出绿色生态木竹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防灾减灾技术指标;提出相应的技术经济量化指标;建立绿色生态木竹结构体系安全性能、使用性能、耐久性能、舒适性性能评价体系;提出不少于5种新型绿色生态木竹结构体系,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提高20%以上。
在不同类型地区完成低层、多层、大跨度工程示范不少于5项,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米。
建设标准化木竹构件生产线不少于2条,单条生产线年产量不少于2000立方米; 12 编制相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不少于2项(送审稿)。
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5.建筑工业化5.1工业化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适用于工业化建筑特点的新型建筑隔震装置;研究与预制混凝土柱、预制剪力墙相配套的隔震支座新型连接节点及其设计技术;研究工业化建筑隔震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工业化建筑的隔震装置施工安装关键技术。
研发适用于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钢结构的新型消能减震装置、制造工艺及其设计方法;研究与装配式结构相配套的消能减震新型节点及其连接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性能的工业化建筑消能减震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工业化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施工安装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2种工业化建筑隔震装置,给出相应的装配式建筑与隔震装置节点连接工艺,提出隔震装置安装工法;隔震后结构抗震性能至少提高1度;编制设计技术指南,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送审稿);在地震设防烈度8度区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2项。
针对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钢结构,完成不少于2种工业化建筑消能减震装置,给出相应的消能减震装置节点连接工艺,提出消能减震装置安装工法,消能减震结构抗罕遇地震能力提高50%;编制设计技术指南,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送审稿);在地震设防烈度8度区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2项。
5.2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制造关键技术及示范 13 研究内容:研究建筑部品、构配件与主体结构及建筑装修、设备模数化协调及标准化接口技术;研究工业化建筑部品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制造技术;开发满足工业化建筑装配需求的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体系及部品库,构建完整的工业化建筑高性能部品与构配件技术体系。
研究用于复杂造型混凝土建筑部品与装饰构配件的柔性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基于机器人焊接和在线质量监测的智能化钢结构构件制造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体系及部品库,完成相应成套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化钢结构构件制造示范生产线不少于2条,单条示范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建筑部品部件柔性生产示范线不少于2条;建立工业化部品生产基地不少于2个,年生产能力不少于100万平方米。
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8项,制修订相关国家/行业/团体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
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
5.3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和优化新型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建筑、模块化钢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板柱钢结构体系建筑、快速装配钢结构体系建筑等,以及相对应的高效装配化连接技术;开发不同气候区域轻质节能环保、便于与钢结构可靠连接的建筑围护体系及其产业化应用技术;开发适应于建筑钢结构防火防腐一体化要求的防护新技术与产品;研发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一体化钢结构建筑集成建造技术;开展设计、加工、装配

标签: #加速器 #就业前景 #公司 #温度 #英特尔 #java #培训班 #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