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callao是哪个国家

国家 2
9理论创新 2021年7月5日星期一责任编辑:丁佳文苏鹏美术编辑:卞锐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E-mail:tjrb_theory@ 习近平总书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王寿林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 国人民进行的一切 奋斗、一切牺牲、
切创造,归结起来 就是一个主题: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历史雄辩地证 明,中国共产党领 导同中华民族命运 紧密相连,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逻辑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一个是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代表人物曾为此苦心焦虑,艰难求索,但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正当人们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但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城市与乡村发展极不平衡的条件下,选择什么道路夺取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实践表明,旧中国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党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待条件成熟后再占领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由此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 路,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华民族任人宰割任人奴役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中国革命胜利后,党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稳步促进两个转变:一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1953年8月,党提出“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其主体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两翼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解决所有制问题,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基础,以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虽然探索中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石,提供了路标。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通过深刻总结国内外两方面历史经验,毅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义无反顾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状态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改革的目的是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
开放的目的是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我国的生产关系逐步适应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鲜活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高歌猛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致力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如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40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0多美元,已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这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逻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由党的特质、党的实力、党的作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特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
党具有先进的阶级基础、先进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服务宗旨、先进的组织原则、先进的理想信念。
这一切决定了党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众望所归的亲和力、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动员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
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恢宏政治视野谋划战略全局,以唯物辩证思维解决矛盾问题,以勇于担当精神推进创新发展,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路线方针政策,都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归宿,致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和 可靠保证。
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时代怎样变迁,我们党都将万变不离其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
当今中国共产党有9500多万党员,之所以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最基本的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从而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集思广益、多谋善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得到科学体现,党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党的决策得到有效贯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实力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党的实力紧密相连,其中硬实力包括党建立的组织体系、党联系的人民群众、党掌握的国家政权、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软实力包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中国共产党拥有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具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严明的组织纪律,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面前,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始终保持政治本色,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所展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直面问题的使命担当、标本兼治的思路举措、抓铁有痕的贯彻力度、纲举目张的局势把控、纵横捭阖的领导艺术、举重若轻的雄才大略,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真诚拥护、高度信赖和衷心爱戴。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内在根据,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作用的现实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获得长期执政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因此,牢固树立人民主体的历史观、人民至上的权力观、人民中心的发展观、人民为本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实践表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才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成为执政党;正是依靠人民的拥护,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被载入宪法。
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渗入血液和骨髓中的安身立命的政治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来自党的硬实力,而且来自党的软实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创造了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切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也必然载入全体人民的心中,这也决定了党具有 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作用决定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在实际生活中,党的领导通过发挥统揽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而得到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因为党善于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实施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党作为国家政权体系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通过多党合作制度,与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实现其领导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其执政权。
在政治运行中,党通过政协使其主张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通过人大使其主张成为国家的法律法令,又通过执行机关组织实施,通过党派团体带头贯彻,从而形成各方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因为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整体意志,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谙熟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排除各种干扰,经受各种考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因为党能够提出适应时代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组织和支持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在实际生活中,党通过多党合作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开辟畅通的渠道,使其利益要求、政治愿望、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到政治体系中来,确保其输出的政治产品具有更加广泛的整合功能;通过政治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亿万人民一心向往的目标,也是一个大党的庄严使命、一个大国的雄心壮志。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回首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新征程上再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这一重要论述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充分阐明了“江山”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揭示了执政基础与人心向背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在逻辑,充分明确其实践要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一、江山的立场是人民,人民 江山为人民 要把握“江山”与“人民”的辩证关系,就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现实,体会人民诉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也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拼搏。
历史充分证 深刻把握“江山”与“人民”的辩证关系 李红娟 明: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当中。
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她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她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不动摇,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红色江山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征。

二、人民是江山的主体力量和 深厚根基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奇迹,是人民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是人民“小铁锹”挖出了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是人民的齐心协力筑起了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是山河最好的见证者,人民是伟大时代中真正的英雄,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紧紧依靠人民,并善于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力量,我们党才能始终历经磨难而不断奋起,才能建立和巩固属于人民的红色政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
如何在治国理政中更好地化解这些风险和挑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轨道稳健前行,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我们始终坚信,有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有了人民的团结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一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我们党胸怀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真正动因。

三、人民与江山密不可分、有 机统
江山是人民的江山,人民的江山由人民执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 是江山”体现了“人民”与“江山”的有机统
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的亲密关系。
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
为什么当初仅有的50多名党员的政党,能够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为什么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处逢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人民,是党始终能够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永立潮头的根本保证。
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终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党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记挂心间、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因而能赢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人民群众也把共产党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仅夯实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为江山的巩固提供了坚实保证。
我们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人民是党的靠山、党的根基、党的血脉。
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山”与“人民”不仅体现了相互支撑,而且实现了良性互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体现。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人民的江山才能永固长青。

四、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既是铿锵有力的宣示,也是行动实践的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在实际工作中,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一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二是要坚持以人民幸福为己任。
只有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推出务实举措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更好地动员和凝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
三是要接受人民的检验和评判。
只有始终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上下功夫,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唯其如此,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姿态才能更加自信从容,万里江山才能更加锦绣壮美,中国人民才能更加富足安康。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标签: #国家 #是哪个 #电气 #大区 #城市 #机场 #机场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