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忧虑,cn是哪个国家的缩写

缩写 0
周刊 2012年10月22日 周一出版 全球化与文化挑战︻ 主 编 视 点 全球化以惊人的速度拉近着国家与国家间的距离。
态融入世界的潮流。
今天,也许到了该认真思索如何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难再把自己与世界隔绝开来。
和发展自身传统文化的时候了。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
一些 保护意味着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文化,在充分了解自 民族语言逐渐消亡,文化日趋衰微。
本土文化的生存与身的前提下进行交流。
发展则意味着要以动态的眼光看 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不少国家已经在为捍待传统文化。
文化是活的,每分钟都在改变。
这些变化的 卫本土文化而努力,比如:新加坡发表了“共同文化价因素会给文化带来创造发展的新机会。
值观”的白皮书,法国国民抗议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入等 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本土文化与全球化、传统文化 等。
与现代化并非不可调和的关系。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以正 自从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一直以开阔的确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身的文化,从而使其能够随着时 胸怀接纳和吸收来自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以积极的姿代的前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 语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忧虑 姻本报记者洪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曼就断言:“这种科技(互联网)只重视能以ABC沟通的人……任谁来猜测,都可能会说罗马字母很快要统治网际空间了。
”在此后的十多年间,语言全球化也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英语为代表的欧洲语言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所承载的欧洲文化也随之蔓延。
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娱乐、电影等媒介,在全球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
消失中的非洲? 语言全球化的最直接结果是全球文化趋同的现象,它模糊了原有的民族文化,也使很多本土语言和文化受到了严峻挑战。
南非开普敦大学语言学家迈克·克劳霍尔曾预言道:“在今后的20年,世界上6000种语言里,有一半都将消失,其中很多是非洲语言。
” 由于殖民历史的影响,非洲很多小语种语言本就岌岌可危,语言全球化的进程,对这些消亡中的语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统计,非洲人所说的语言主要有15种,而各种部族特有的语言则多达数百种。
最小的一个语种,会说的人还不到10个。
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非洲有400~500种语言的影响力已大大下降,其中250种语言面临在近期消失的危险。
面对互联网的普及,“学本族语言还有什么用?”是非洲人的一大困惑。
“我们不能用本族语言上网,看电影。
”甚至一些研究者认为,非洲的语言甚至不适合用来进行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现代教育。
由于语种众多,使用人群相对稀少,再加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语言全球化的影响下,非洲语言首当其冲陷入困境。
于是很多人开始担心,随着语言的消失或者语言传统的改变,具有独特内涵的文化,也随着语言一起消失或改变了。
被西方化的印度? 谈到语言对文化的影响,印度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和非洲一样,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为印度带来了目前世界上最优势的语言———英语。
据统计,在印度10亿人口中,粗通英语的人多达2亿。
而其中的精英则可以用英语自如地写作、著书立说。
于是在英语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上,我们可以看见两派不同的观点,有人将英语称为“礼物”,也有人说这是一份文化“暗伤”———由于英语的优势地位,印度被西方化了。
查阅百度词条,其对语言有着这样的注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
一。
而对于文化,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复杂事物。
百度词条写道: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种。
2012年10月,一份文化喜讯传遍了中国:盼望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落入中国人怀中。
而同是文化大国的印度,早在1913年就获得了此项荣誉,比中国早了99年。
在几十年的盼望过程中,很多中国学者不无遗憾地表示,语言是中国人获奖的一大障碍,使我们优秀的文化无法被世界理解。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精通英语,他的作品是在他自己翻译成英文后,才取得了世界性影响,被全世界赞扬。
中国人也是借由英语才认识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泰戈尔用孟加拉语写作,也是一位印度民族主义者,在他身上,显示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高度融合,他借助英语表达和传递了印度文明的成果。
对于文化,百度词条还写道: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 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历史的沉积,是需要时间来分辨与证明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当初在印度推广英语时,绝想不到英语会成为当代印度经济起飞的助推器。
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英语。
印度被西方化了?记者在印度的短暂停留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印度懂英语的人多,穿民族服装的人也多。
记者在印度期间,正赶上信徒们一年一度徒步取圣水供奉印度教女神,其徒步线路通过首都新德里市中心,德里的交通本就拥挤不堪、道路狭窄,而此时在本就狭窄的交通主干线上,又辟开了一条一米多宽的通道,专供徒步者通行,表示对供奉者的支持与尊敬。
在印度有没有被西方化的问题上,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辩论的问题”。
“当你看到印度人坚持着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的时候,你就不能说印度文化已经被西方化了。
一个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东西还在,这种民族文化就还在。
” 独一无二的中国? 几年前,关女士退休在家,为了让自己退休生活更现代化,她学起了电脑。
对她来说最困难的是,她不懂英语,甚至26个字母也读不清楚,因此,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由于语言的障碍,处理起来变得格外复杂。
最终,通过不懈努力,关女士学会了上网、收发邮件、文字处理等基本技能,而这一个过程,历时七八年之久。
如今,她不仅能将26个字母倒背如流,还认得了不少常用英文单词。
约翰·曼在预言罗马字母很快就要统治互联网际空间的时候,对中文的前途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看来,这种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在文字发展的历史上,有着很独特的进程,以及非凡的生命力。
这与印度、非洲有很大的不同,印度和非洲在官方语言的统一上,有着一个共同的困境,在结束了殖民统治后,由于其语言种类的多样性,各方言间差别较大,很难确立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新的官方语言,于是形 成了不得不与殖民语言共存的尴尬局面。
这种尴尬在中国人身上从未出现过,中 国人学习英语,完全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
据统计,到2006年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学习相关服务市场。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越来越远,通过英语去拥抱一种新的文化,未来,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让很多有识之士感到忧虑。
那么,英语热潮到底会不会影响中国语言和文化? 在采访中,一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表示:“我们目前最大的文化困境,是我们自己与传统文化割裂得太久。
这并不是因英语热才开始的,这种割裂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英语热不仅不会影响汉语的未来,反而会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目前为止,中国文化、中国人在某些领域的优秀工作,之所以没有被世界充分理解和认可,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精英阶层用英语———这种全球化语言与世界交流的能力———还不够理想。
从常识判断,对于英语学习热会不会影响中国语言文化这个问题,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任何两种文化,放在一起,彼此肯定会有交融与改变。
而文化本身,也是在变化中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历史积淀物”,如果人为地抗拒,必定会落入文化迟滞或者文化保守主义的陷阱。
同时,过分的担心似乎也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态度。
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事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非完全不可调和,一个民族在学习和接受非本民族文化,或在与非本民族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新的文化就产生了———更进步的文化。
约翰·曼在其作品《26个字母改变的世界》中指出,希腊文化之所以影响世界,除了文化本身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们选择了“字母”这种便于交流、学习与传播的工具。
在著作的最后,约翰·曼写道: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中文),只有和它的新兴对手(字母)合作,才有办法继续发展下去。
文化或许也是如此? 尊重爱护更为开放的汉语 姻本报记者郝俊 前段时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英语缩略词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反对者认为,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础,英语引入《现代汉语词典》,对汉语纯洁和汉语安全造成了威胁,也是对中国文化基础的破坏。
而在词典编纂者看来,选录西文缩写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面对与承认,这样的规模和形式根本不足以撼动汉语的根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无论此次事件结果如何,汉语在当下确实处于某种复杂的“危机”之中。
首先,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语言也是英语。
其次,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对英语极为重视。
可以说,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处于强势语言英语的冲击之中。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语言全球化时代?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沈家煊。
《中国科学报》:从词典编纂的角度来讲,什么样的词汇能够被收入词典? 沈家煊:这与词典的规模和定位有关。
《现代汉语词典》是本中型汉语语文词典,收词量决定了它必有取舍,不可能包罗万象。
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无论是正文部分的汉语词,还是单独编列的西文字母缩略词,都经过了选择。
挑选的标准主要是词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
《中国科学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西文字母缩略词引发了很大争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对汉语纯洁度的玷污”。
您怎么看? 沈家煊:这牵扯到所谓“语言纯洁性”的问题。
事实上,语言不可能是绝对“纯洁的”。
在现代语言学中,“语言纯洁主义”(简称“纯语主义”)是一个贬义词。
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编撰的《现代语言学词典》中这样解释“纯语主义”:语言学中这一名称带有贬义,指一个思想流派认为语言需要受保护,不应受外界因素的渗透而发生变化;外界因素包括来自其他方言或语言的压力(如借词)和由口语生发的变化等。
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纯语主义”的思虑实无必要,因为语言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变化正是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发展。
沈家煊 实际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一批“纯语主义”者,然而他们的行为往往以失败告终。
其中有不少人,在其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他们毕生反对的一些“不纯洁的”说法或写法,却被大众普遍接受,而且他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这么说这么写。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当今社会应该培养一种广泛的语言意识和对变化的宽容,在尊重和爱护母语的同时要承认语言之间、方言之间的接触和交融,对新词新义、新的发音、新的语法结构等应该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态度,而不是带有情绪的指责和攻击。
“水至清则无鱼”,语言也是如此。
过于“纯洁”的语言实际上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吸收外界有益成分,如此一来这种语言将没有发展甚至走向死亡。
《中国科学报》:其实在历史上,汉语也曾吸收了不少外来词,比如沙发、咖啡、摩托等。
但是,这与未经翻译的西文字母缩略词被直接引入汉语,还是有所区别的。
似乎正因如此,才引发了更多的担忧。
沈家煊:首先要把语言和文字区分开来。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没有记录的文字,记录一种语言的文字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日语,古时借用汉字后来改用假名。
世界上改用文字的语言还不少。
每一种语言或文字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汉语汉字也不例外。
汉语汉字的短处是,在引入国外一些复杂概念和名称时,缺乏采用字母文字的语言那种简单的表达法,特别是无法采用“首字母缩略法”。
比如GDP、CPI、OPEC等,要找到既简单又不易引起误 解和猜测的汉语汉字表达法还很困难。
承认这一点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汉语汉字的长处和优点多着呢。
事实上,阿拉伯数字词早已进入汉字系统。
我国对出版物中数字使用的最新国家标准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形式与汉字数字形式皆可,但实际上是写“1789年”的多,而写“一七八九年”的少。
还有,中国古书没有标点或者一逗到底,新式标点符号也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
我们的汉语拼音,虽然不是正式文字,仅作为注音工具,但它已经采用拉丁字母了。
《中国科学报》:也有人认为,对外来词语的翻译滞后,才导致了缩略词在汉语中出现。
您怎么看? 沈家煊:能找到好的译名并被大众接受当然很好,但是有些词语的确难以找到合适的汉语词汇来翻译,比如PM2.5和CPI等。
汉语单音字的特点就是同音字很多,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概念,很难找到没有歧义的、简单的、两三个音节的词来 表达。
如果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翻译外来词,翻译家的意见肯定不能马上取得一致,强行规定一种译名,不见得大家都会遵守,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也有人提出,对于那些不懂英语的同胞来说,字母词跟外语一样,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是要知道,即便把OPEC翻译成“欧佩克”,对于那些不善学习或有“拒外”心理的人而言,他们依旧不会明白,同样需要解释一番。
《中国科学报》:当今,英语似乎是一种强势语言。
汉语中出现大量英语缩略词,是否反映了来自于英语世界的文化冲击? 沈家煊:我认为这是一种过虑。
首先,字母词在我们整个汉语的使用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第
二,这些字母词也会随着语言的使用发生变化,有的保留下来,有的被淘汰掉。
语言有它的“自组织”机制,那些不合用的词语会自然淘汰。
关于英语是强势语言的问题,牵扯到我们对于英语的认识。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英语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按照我国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的看法,英语是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
是否承认英语事实上为“国际通用”,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应该允 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和存在。
我觉得这个看法值得重视,它对制定我国的语言政策极为重要。
另外,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英语,它已经毫无“纯洁性”可言,因为其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成分。
如果英语坚持保护主义,不允许外界因素的进入,它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而有生命力。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科学报》:有人担心,连汉字都受到英语冲击,是否说明我们的文化没有保护好? 沈家煊:这与汉字是否要走拉丁化道路有关。
有人认为,我们采用拼音字母,文化的根就断了,就是不爱国、不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恐怕不能这么武断。
他们大概不知道,一百多年来我国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正是为了爱国爱中华文化才提倡汉字拉丁化,因为汉字难认难写。
这个问题是个学术问题,应该允许争鸣,更不要现在使用了一些字母词就动不动上纲上线。
今天绝大多数中国的老百姓如果不经过 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就看不懂用汉字书写的古代文献,中华文化并没有断了根,这跟今天西方的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拉丁文一样,由拉丁文记录和传承的西方文化的根并没有断。
《中国科学报》:当今形势下,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如何与世界沟通? 沈家煊:现在我们提倡“汉语走向世界”,这个过程中汉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母语,爱护汉语”,而不是提出诸如“保护汉语”这样的口号,更不应是“保卫汉语”。
只有濒危的语言才像濒危动物一样需要保护。
这关系到我国如何树立文化大国形象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国人在使用汉语汉字时经常有用词不当、语法不通的现象。
大学毕业的人,写出的报告错字连篇、文理错乱。
这是语文水平的问题,也是文化素养的问题。
这些现象,才真正污染和破坏了我们的文化,要下大力气纠正。
用已故的吕叔湘先生的话说,汉语在走出国门之前先要把自己整理得干净一点。
从文化继承和文化交流上看,我们不必过分担心部分西文缩略字母词进入汉语使用领域,我们有更值得关心的事情要做。
韩水法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
一。
然而,在自然科学界,汉语并不是学术语言。
在社会科学界,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文学术会议都不使用汉语。
在传媒领域,最有影响的新闻机构、网络媒体都不使用汉语。
中央电视台要走向世界,必须设立英语频道。
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曾在一次讲座中总结道:“汉语是中国人主要的生活语言,不是思想的语言。
”那么,汉语能否成为一种学术性语言,或者说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汉语发展前景的背后,是否有更为深层的文化原因?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韩水法。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您开始关注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前景问题。
在您看来,汉语在当今学术界的境况如何? 韩水法:毫无疑问,汉语不是当今 未 汉来 语取 决 作于 汉 为姻 语 本 学报 共 记者 同 术郝 俊 体 实 语习 的 生郑 创 言毅 造 力 任和 重态 道远度 主流的学术语言。
在自然科学领域,用 英文发表文章是常规,具有权威性;在 社会科学领域,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也差不多。
汉语没有什么 地位。
在国内,自然科学领域的情况与国际上大体一样,社会科 学领域和人文学科稍有不同。
不过,只要是国际会议,即便在中 国召开,工作语言基本上是英语。
甚至有的会议的与会者都会 讲汉语,但还是用英语发言和讨论。
另外,在所有领域,英语的 发表比汉语的发表受到更大的鼓励和奖励。
今天,从总体上来说,汉语是一种“半学术语言”,在中国这 个区域里才在一定范围内是学术语言。
《中国科学报》:在历
史上,汉语是否曾经作为学术语言广 为传播? 韩水法:汉语的起源,尚不可考;汉字的出现可上溯至4000 年前,它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文字。
在东亚,汉语是相对最为成 熟、发达的语言,一度作为东亚地区的通用语。
在一段时间内, 汉语是思想的、学术的、技术的和政治的语言,也是宗教的语 言。
这就是说,当时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要获得新的思想、知 识、技术、宗教和政治制度等,都要通过汉语这一途径。
汉语对邻国的思想、政治、宗教、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 响。
例如日本的和服,也被称为“吴”服,正是从我国江南地区流 传过去的。
直到
18世纪,日本的主要书写语言还是汉语。
汉语曾 经很辉煌,也是重要的文学语言,特别是诗歌的语言。
《中国科学报》:这段辉煌的历史为何没能延续? 韩水法:19世纪西方文明大举进入东亚之后,汉语开始走 向衰落。
原因很简单:当你想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或者 新的生活方式时,汉语不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各国开始先后
废弃汉语汉字,也就理 所当然了。
日语虽然保留了许多汉字,但放弃了汉语的书面表 达方式。
到了“五四”时期,一些影响重大的知识分子,也对汉字 采取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汉字是中国落后的原因,因为汉字 难学,汉语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
《中国科学报》:有一种说法认为,汉语缺乏逻辑,并且深层 次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这甚至被归结为近代科学没有 在中国诞生的原因之
一。
对此您怎么看? 韩水法:语言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汉语的 衰落与西
方科学,尤其是近现代科学的兴盛,从现象上来看, 似乎存有关联。
汉语与说汉语的群体缺乏科学的传统,是两 个伴随的现象,但若要说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则现在还 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
另外,特定的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至今也没有出现什么令人信服的理 论,能够说明一种语言是如何影响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思维和 思维方式的。
应当说,汉语在其辉煌时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的原因就 是科学在中国古代并不发达。
然而,历史上有多种语言曾经作 为世界性的科学语言,却走向了衰落。
例如,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代希腊,曾 经有那么辉煌的哲学、自然科学、数学、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古希腊语是哲学、科学、政治、文学、宗教和 法律等的国际通用语言。
但是,如此辉煌的语言也衰落了,古希 腊语现在成了死语言。
再如,拉丁语原本是
一种部落方言,随罗马人的崛起成为 欧洲政治、宗教、法律、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等的语言。
拉丁 语作为欧洲大学的官方学术语言一直维持到18世纪。
今天,除 了梵蒂冈,拉丁语基本上没有人用了,不仅不再是国际通用语 言,已经接近于死语言了。
《中国科学报》:从这些历史中能否总结出,作为学术语言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您认为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前景如何? 韩水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天然或者天生就是学 术语言。
任何一种语言,在理论上都有成为学术语言的可能性。
人们看到,语言本身具有极强的内在拓展和自我构造的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来评判一种语言的先进与落后,既十分复 杂,又至关重要。
经过不断的发展,今天汉语能够胜任表达任何复杂的思 想。
汉语能否在中国成为完全的学术语言在于社会制度和生活 方式,在于文明的结构,在于汉语使用者的创造力和态度。
讨论 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白,关键并不在于语言 或文字本身,而在于汉语共同体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未来, 汉语成为一种完全的学术语言,一种国际性的学术语言,汉语 共同体必须提供丰富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乃至新的生活 方式。
我们不希望看到世界的语言越来越单
一,这是一种文明态 度。
因此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
但语言本身只是所 有问题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是不重要的环节。
如果不改变我们 的生活方式,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前景是相当黯淡的。
主编:郭勉愈
编辑:洪蔚Tel:(010)82619191-8190E-mail:sxzk@

标签: #皮肤 #放在 #放在 #文件夹 #文件夹 #系统 #装在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