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携手AMD,止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2017

怎么看 4
年12月19日 编辑:顾鸿儒电话:010-88558816E-mail:guhongru@
7 Intel携手AMD,止于人工智能? 本报记者顾鸿儒 日前,相争50多年的Intel和AMD宣布将联手推出一款结合英特尔处理器和AMD图形单元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引起业内哗然。
作为芯片领域中的代表企业,Intel与AMD的举动引发了行业内的波动。
Intel携手AMD,牵制Nvidia 受到Nvidia在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领域上迅速崛起的影响,Intel权威地位动摇。
半导体领域市场格局风云变幻,综观全局,Intel多年来一直霸占“龙头”地位。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Intel的龙头地位正受到挑战。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Intel制造的CPU一直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风向标,它的任何举动都代表着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领域,掌握先机的Nvidia成长迅速,对行业巨头Intel构成了威胁。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裁傅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从最近5年的发展来看,Intel的影响早已不似当年,已经很难代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风向了。
傅城表示,Intel全权代表芯片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Intel完全代表发展方向’这句话已经不 成立了,只能说Intel代表着某些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已经代表不了全部了。
”傅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芯谋研究总监王笑龙认为,Intel权威性的减弱是因为受到了Nvidia在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领域上的迅速崛起的影响。
“最近几年,Nvidia发展很迅速,并不是因为个人电脑上的GPU,而是因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
这两部分是Intel最为重视的市场。
因此,Nvidia的快速发展让Intel感受到了压力。
”王笑龙说。
王笑龙认为,在未来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领域,Nvidia会成为Intel最为强劲的对手,因此Intel希望制约一下Nvidia。
首选合作伙伴便是AMD,Intel希望通过扶持AMD,给Nvidia带来一些困扰。
“如果Nvidia在个人电脑GPU上营收减少,那么Nvidia在新市场的开发就会 被牵制,所以Intel选择和AMD合作。
”王笑龙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Gartner研究主管AlanPriestley也认为Intel和AMD的合作将会对Nvida产生一些影响。
“目前Intel和AMD联合推出的这款芯片的应用领域也正是NvidiaGPU的应用领域。
很明显,Intel处理器已经渗入到这个领域内,并且通过新款芯片,AMD也会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立足点。
Intel结合AMD后,将制造出高性能的设备,并且预计不会与当前的移动处理器(IntelU系列以及AMDRyzen)产生竞争,后者将继续被广泛地使用在产品市场。
”AlanPriestley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AMD成为Intel首选伙伴,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两家公司不存在竞争关系。
傅城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时代,Nvidia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Intel的想象,成为 了Intel的头号竞争对手,而Intel和AMD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没有太好的市场位置,所以对Intel来说,AMD是最好的选择。
傅城认为,两家的合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Intel与AMD联合起来进军Nvidia已经抢占的市场,或者说,是开拓新的人工智能市场,甚至说是在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里面进攻谷歌的TPU,打乱高通在ARM上的布局,不论哪种目的,我觉得都很有必要。
在人工智能领域,Nvidia已经走得很远、很先进了。
Intel虽然有自己的GPU,但是它的性能太弱了,并且这几年Intel在GPU上一直都没有重大突破,所以它和AMD合作,希望能够吸收AMD的GPU,然后与Intel自己的CPU搭配,这样完全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的市场上,开拓新的局面。
”傅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合作局限于人工智能 Intel不希望AMD抢走其市场份额,AMD也不希望与Intel走很近之后,丧失其CPU的市场地位。
Intel与AMD的合作预计将局限于人工智能方向,但是在整个的PC领域,双方却很难保持良好的关系。
傅城表示,两家合作前景美好,但是在合作的长远发展上,依旧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因为AMD毕竟也是做x86CPU的公司,那么在服务器、个人电脑CPU市场上,两家公司始终存有顾忌:Intel不希望AMD抢走其市场份额,AMD也不希望与Intel走很近之后,丧失其CPU的市场地位。
所以这种合作到 底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决定两家合作未来能不能取得长期成功的重要一点,如果大家都貌合神离的话,这种合作也是走不远的,因为Intel太强势,当其强势到一定程度时,会夺走AMD的固有利益,那么AMD肯定不会同意。
”傅城说。
AlanPriestley也表示,Intel和AMD的合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Intel从AMD雇佣了RajaKoduri来领导新的图形处理团队,这个举动意味着Intel在图形处理 方面增加了关注度。
目前Intel和AMD的图形处理IP之间的任何授权协议都没有公开披露,很难说这个团队未来会怎么样,毕竟Intel在核心处理器上有自己的GPU,并且在这方面有增强的趋势,也许Intel会整合AMD更多的IP。
”AlanPriestley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傅城表示,虽然Intel的权威性近期有所下降,但是对于个人电脑的市场来说,Intel的处理器依旧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个人电脑来说, CPU总归还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东西,因此在这一领域,Intel依旧主宰了整个市场。
不论是周边配件还是周边芯片,甚至包括图形处理器,都是跟着CPU的方向在走”傅城说。
“只要Intel在那里,大部分的整机厂商依旧会以Intel马首是瞻,所以对于产业格局来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对于这几家企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无非是小零件的替换,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会有特大的变化。
”傅城说。
国产芯片依旧稳步向前 只要能够扎根于比较大众化的应用,有市场作为基础,每一家企业都能够走出来,能够在中国市场上立足。
随着“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CPU企业的发展稳步前行。
国际CPU产业格局的变化是否会对我国CPU产业产生影响? “对于兆芯以及国内其他国产CPU伙伴,CPU的市场定位不是个人家庭使用,而是商用。
”傅城说。
傅城表示,由于个人电脑对显卡要求较高,被国际巨头霸占的市场本就不在国产CPU的定位之中。
“至少现在不在。
国产CPU主要的市场还是商用以及党政军办公领域,这就不是Intel或者AMD能够干预的了,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商业 环境市场和商业办公市场中,显卡、GPU不是特敏感,也不是GPU性能的提升就能对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傅城说。
在国内商用办公市场领域,国际动态对我国CPU企业的影响暂时不会太大。
“在国内办公领域中,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信息的安全可控要求都会为国产CPU市场增加稳定性。
”傅城说。
随着国产服务器的兴起,我国对于设备的安全性有着更多的考量。
“这些部门在认证上会支持国产CPU,国内用户政策上支持国产服务器,而国产服务器也有动力跟国 产CPU合作,再加上重大专项的支持,所以在这一领域内中国还是存有机会的,尤其是跟消费关系不大的领域。
但是目前我们的技术和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导致一些客户不敢用国内CPU。
”王笑龙说。
此外,傅城还表示积累是国产CPU发展的重要因素。
“CPU本身属于高集成度、高先进性的技术领域,所以对于积累有着较高的要求。
这段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家应该静下心来,埋头苦干。
对于同行来说,埋头苦干的同时需要不断积累,要注重修炼内功,不要去做一些太过花哨的东西。
只要能够扎根于比 较大众化的应用,有市场作为基础,我相信每一家企业都能够走出来,能够在中国市场上立足”傅城说。
“另外一方面呢,国产CPU也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齐心协力,CPU不仅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同时也需要先进的工艺制造,需要整个产业链上每个节点相互走在一起,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极致的性能优势。
对比Intel,我国不具备能够将设计、工艺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的单个企业,所以合作很重要,希望业界能够拧成一股绳,一起往前冲,这样的话就一定能够把这个产业攻下来。
”傅城说。
SEMI预测2017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559亿美元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其年终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增长35.6%,达到559亿美元。
这标志着半导体设备市场首次超过了2000年的市场高点477亿美元。
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销售额将增长 7.5%,再次打破历史记录,达到601亿美元。
SEMI年终预测指出,2017年晶圆加工设备将增加37.5%,达到450亿美元。
前端部分,包括FAB设施设备、晶圆制造和掩模设备,预计将增加45.8%至26亿美元。
封装设备部分将增长25.8%,至38亿美元,而半导体测试设备预计今年将增长22%,达到45亿美元。
2017年,韩国将首次成为最大的设备市场。
连续五年排名榜首的中国台湾将排名第
二,中国大陆第
三。
除了东南亚地区之外,所有地 区都有增长。
韩国将以132.6%的速度增长,其次是欧洲的增长率57.2%,日本的增长率为29.9%。
SEMI预测,2018年中国大陆的设备销售增长率将最高,为49.3%,达到113亿美元,2017年的增长率为17.5%,2018年,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预计将保持前三的市场排名,韩国将以169亿美元保持在榜首。
预计中国大陆将以11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和营收分别增长5.1%和16% 本报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16%;与2016年第三季度相比,出货量增长5.1%。
Gartner研究副总裁JeffreyHewitt表示:“2017年第三季度,虽然各地区增长参差不齐,但全球整体出货量和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支撑云与混合云部署的基础设施扩建是该季度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 “x86服务器的出货量和收入分别增长了5.3%和16.7%。
与去年同期相比,RISC/ItaniumUnix服务器的全球出货量下降23.5%,厂商收入下降18.3%。
‘其它’CPU类型主要是指大型机,收入上升54.5%。
”Hewitt说。
在收入方面,慧与(HPE)继 续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
2017年第三季度,尽管该公司的收入下滑3.2%,但总额仍高达31亿美元,市场份额占比达21%(参见表一)。
戴尔EMC以37.9%的增长率和20.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
二。
浪潮电子持续将服务器销售给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加上其不断进行全球扩张,实现了全球服务器厂商收入最高同比增长率,为116.6%。
在浪潮电子实现全球服务器厂商收入增长之时,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戴尔EMC在2017年第三季度排名与上一季度相同,仍位列第
一,占据17.8%的市场份额(参见表二)。
慧与以16.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名。
本季度,浪潮电子是前五大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厂商。
表一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收入初步统计 公司 慧与戴尔EMC IBM浪潮电子 思科其他合计 2017年第三季度收入(单位:美元) 3,144,197,0273,070,405,5861,130,618,4411,085,706,835 996,248,0005,317,865,26214,745,041,151 2017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 21.320.8 7.77.46.836.1100.0 2016年第三季度收入(单位:美元) 2016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 2016年第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增 长率(%) 3,247,173,253 25.5 -3.2 2,227,185,685 17.5 37.9 889,723,595 7.0 27.1 501,144,279 3.9 116.6 929,440,000 7.3 7.2 4,920,169,892 38.7 8.1 12,714,836,704 100.0 16.0 来源:Gartne(r
2017年11月) 表二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出货量初步统计 2017年第三2017年第三2016年第三2016年第2016年第三季度 公司季度出货量季度市场份额季度出货量三季度市场—2017年第三季 (单位:台) (%) (单位:台)份额(%)度增长率(%) 戴尔EMC慧与 浪潮电子联想华为其他 502,845462,777203,306151,575145,4411,362,727 17.8 452,383 16.8 16.4 492,273 18.3 7.2 119,943 4.5 5.4 228,097 8.5 5.1 163,355 6.1 48.2
1,234,567 45.9 11.2-6.269.5-33.5-11.010.4 来源:Gartne(r2017年11月) ARM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 本报讯12月7日,ARM宣布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两项合作协议,共同建设ARM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并设立ARM中国研究生院项目。
双方将携手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的聚合效应,为产业今后的蓬勃发展培养人才,积极推进合肥电子产业创新生态圈的建设。
ARM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表示:“一直以来,ARM积极响应中国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的政策,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投入,紧跟双创人才与新工科等教育改革步伐,促进本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此次ARM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两项合作协议,以创新中心汇聚智慧方案,以研究生院培养领军人才的实践,是我们在中国积极建设本土产业 生态的又一个具体举措。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 宋国权表示:“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合肥市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著,引进了一大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落户合肥。
目前合肥市正在加紧完善产业链布局,力争把集成电路打造为合肥乃至安徽的前端产业。
合肥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配套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将会在产业、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ARM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及研究生院项目落地合肥。
相信通过引入ARM生态系统产业资源,强化产业教育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加速安徽省,尤其是合肥市,在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为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产业保障。
” SiliconLabs发布满足高速收发器需求的新一代高性能振荡器 本报讯12月12日,SiliconLabs(“芯科科技”,NASDAQ:SLAB)日前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I2C可编程晶体振荡器(XO),具有最佳的抖动性能和频率灵活性。
凭借低至95fs的典型抖动性能,Si544/Si549UltraSeries可编程XO为100/200/400G通信和数据中心应用中的高速28Gbps和56Gbps收发器提供最大的抖动余量。
这些XO器件能够产生200kHz~1.5GHz间的任意频率,并且具有4ppt的调谐分辨率,这使得单一器件即可满足广泛的应用。
SiliconLabs时钟产品高级营销总监JamesWilson表示:“光网络、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移动前传/回传网络正在向更高速度发 展,这增加了对于超低抖动时钟解决方案的需求。
通过选择SiliconLabs的I2C可配置的Si54xUltraSeries振荡器,系统设计人员可从容使用业界最具频率灵活性的可编程XO,并且能够最大化SNR余量,降低开发风险,确保一次设计即成功。
” Si544/Si549XO支持最大4个预设的、引脚可选的启动频率。
上电后,器件工作频率也可通过I2C接口轻松更改。
这种配置的灵活性使得单个振荡器可替代多个单频、双频或四频XO以及多路复用器(mux)器件。
该系列器件可由单个1.8、2.5或3.3V电源供电,避免了针对不同的电源电压使用不同XO型号的麻烦。

标签: #文件夹 #波浪 #东风本田 #文件 #文件夹 #文件 #透明度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