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标准
(2022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
2022年8月
前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深化医改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
2013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标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国家制度正式全面启动。
2014年8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简称两个标准),为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树立了“建设与质量标尺”,在推进住培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住培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完善住培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冠疫情带来的新挑战,也需要对原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委托,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17年8月着手启动“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成立了由卞修武院士牵头、相关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指导组”和由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耿晓北牵头、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各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的“执行组”,分别负责总则和各专业细则的修订。
4年来,共有616名具有丰富医学教育经验的管理专家和临床专家参与到“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中。
“两个标准”修订过程中,始终坚持“能力导向、问题牵引、集思广益、实事求是”的原则,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住培实践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专业领域专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关培训基地、指导医师和培训对象意见,共计收到反馈意见3000余条。
协会组织专家对反馈意见分类梳理、逐条研究,对其中610条合理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吸收采纳,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两个标准”(2022年版)。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强住院医师思政教育。
新标准总则明确提出:住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把思政教育贯穿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
二是明确提出六大核心胜任力要求。
新标准借鉴“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研究的“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成果及国际先进经验,以胜任力为导向,首次将培训目标明确归结为六大核心胜任力的总体要求,并对每项胜任力的具体要素作出了规定。
三是强调住院医 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新标准将培训内容分为通识内容和专业内容,在内科、急诊、全科等相关专业中进一步强化了重症医学、急诊急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培训要求。
四是推行分层递进培训模式。
总结8年培训实践中涌现出来并为行业所认可的分层递进等成功经验,各专业均明确了分层或分阶段递进的培训要求,并对本专业的轮转安排、亚专业床位数、病种及数量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五是完善全科专业基地工作要求。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为综合医院的,都要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并承担全科培训任务。
同时对全科医学科培训的保障与激励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是进一步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培训基地住培工作,专业基地主任作为专业基地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的培训质量负主要责任。
同时,要求培训基地按规定配备职能部门专职管理人员,创造条件设置教学门诊、教学病床,对各专业基地和协同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
七是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保障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享有正常开展临床工作的权限与资质,制订住院医师薪酬待遇发放标准,并按规定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
八是对基地容量及其测算方法作出统一要求。
明确各专业基地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并根据专业特点,对各专业基地最小培训容量做出严格规定。
“两个标准”(2022年版)凝结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住培教学管理干部及众多医学教育专家们的心血和汗水。
在此,协会向为修订工作夜以继日辛勤付出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和所有为标准修订工作建言献策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医师协会2022年8月5日 目录 总则………………………………………………………………………………
(1)
1.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7)
2.儿科专业基地细则…………………………………………………………(17)
3.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26)
4.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33)
5.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39)
6.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43)
7.全科专业基地细则…………………………………………………………(48)
8.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53)
9.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57)10.外科专业基地细则………………………………………………………(63)11.外科(神经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71)12.外科(胸心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76)13.外科(泌尿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80)14.外科(整形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85)15.骨科专业基地细则………………………………………………………(89)16.儿外科专业基地细则……………………………………………………(94)17.妇产科专业基地细则……………………………………………………(101)18.眼科专业基地细则………………………………………………………(107)19.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细则………………………………………………(114)20.麻醉科专业基地细则……………………………………………………(122)21.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细则………………………………………………(127)22.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32)23.放射科专业基地细则……………………………………………………(139)24.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45)25.核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48)26.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细则………………………………………………(153)27.医学遗传科专业基地细则………………………………………………(157)28.口腔全科专业基地细则…………………………………………………(162)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29.口腔内科专业基地细则…………………………………………………30.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基地细则……………………………………………31.口腔修复科专业基地细则………………………………………………32.口腔正畸科专业基地细则………………………………………………33.口腔病理科专业基地细则………………………………………………34.口腔颌面影像科专业基地细则…………………………………………附:编审委员会………………………………………………………………… (167)(171)(175)(178)(181)(185)(188) —2— 总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4〕49号)的有关要求,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特颁布本标准。
一、基地设置 (一)基地分类基地分为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
培训基地是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符合条件的专业基地组成。
专业基地由符合条件的本专业科室牵头,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共同完成本专业培训任务。
(二)培训专业国家共设置培训专业37个,包括内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儿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医学遗传科、预防医学科、口腔全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病理科、口腔颌面影像科、中医科、中医全科。
(三)申报要求
1.基地申报。
拟申报基地的单位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总则和相应专业基地细则规定的要求。
2.协同与联合培训拟申请专业基地的相关科室缺如,或诊疗疾病范围不能充分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相应专业基地细则条件,但为满足本地需要、确需承担相应培训工作的培训基地,可联合能补足该专业基地条件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其他专科医院等作为协同单位。
每个培训基地的协同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需协同的专业基地总数不超过3个,协同培训时间原则上累计不超过6个月。
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培训基地可探索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中心等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联合培训。
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可探索在医联体内开展。
培训基地的联合单位原则上不超过3家。
拟开展联合培训的基地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备开展。
协同、联合培训工作不得异地开展,仅限于与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注册地在同一地级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域。
协同、联合单位的培训条件不纳入培训基地的容量测算。
培训基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应与协同、联合单位签订相应培训协议,严格按约定的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进行临床实践训练。
二、培训基地 (一)基本条件
1.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或符合条件的三级专科医院。
2.培训基地应有3年及以上的临床教学组织实施经验。
3.培训基地近3年来未发生省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重大医疗卫生事件。
4.培训基地为综合医院的,应承担全科医生的培训任务,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并有效运行。
(二)培训设施设备
1.培训基地科室设置齐全。
科室设置、诊疗能力和专业设备等条件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2.培训基地的教学和医疗设备满足培训需要。
应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示教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并优先向住院医师开放。
3.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满足培训与教学需要。
空间面积和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符合住院医师培训特点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4.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文献种类齐全,有满足培训需要的专业书刊、电子数据库、计算机信息检索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并定期更新。
(三)培训组织管理
1.医院党委实施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担任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2年内应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或委托举办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每年至少主持2次院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住培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2— 总则
3.培训基地应独立设置教育培训职能管理部门,配足配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4.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政策,结合基地特点,制订系统的招收制度、轮转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住院医师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师资管理制度、院级督导制度等。
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应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弄虚作假,严格实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能。
5.培训基地应对协同、联合培训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
定期组织督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整体培训质量负责。
6.培训基地应定期组织师资培训。
组织本基地和协同、联合培训单位的指导医师参加院级及以上的师资培训,实现师资全员培训后持证上岗,并不断接受教学能力提升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专业基地教学管理团队参加院级及以上的相关培训。
(四)培训质量控制
1.培训基地应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动态评价机制。
过程考核是对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临床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动态评价,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国家统一组织的年度业务水平测试。
考核内容应涵盖医德医风、职业素养、考勤管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内容完成情况、参与教学和业务学习情况等。
培训基地应对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导临床教学活动和评价培训质量,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2.培训基地应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每年开展一次自评工作。
培训基地建立对专业基地和协同、联合培训单位培训工作的院级督导与反馈机制,确保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质量评价有效运行;指导专业基地建立对住院医师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掌握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和指导医师的带教质量;建立与住院医师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培训基地应加强培训质量关键要素监测与分析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真实记录培训过程;建立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考核和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相关的培训质量动态数据库,监测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关键要素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培训质量。
(五)培训支撑保障
1.保障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享有正常开展临床工作的权限与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及《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组织住院医师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按照当地有关规定为住院医师办理执业医师注册或 —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变更注册。
2.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
培训基地应制订住院医师薪酬待遇发 放标准,并体现在招收简章中;培训基地应按照规定与面向社会招收的住院医师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合理待遇;培训基地应为住院医师提供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条件,可为住院医师提供宿舍或住宿补贴。
3.按需设置教学管理岗位。
培训基地在满足职能管理部门不少于3名专职人员的基础上,按照住院医师的1%比例配备专职人员,在培人员(含全日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00名以上的视情增配专职人员;专业基地应设置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岗位;每个专业基地应建立教学小组;培训基地应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创造条件设置教学门诊、教学病床等。
4.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任务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作为专业基地考核重要指标,并纳入医院总体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指导医师教学绩效考核机制,与其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可建立培训教学与医疗科研等效的评价机制。
5.培训基地应建立和完善对全科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加大对全科的投入,保证全科医、教、研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在医院内部分配中,合理核定全科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全科医护人员收入应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人员收入平均水平;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及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吸引和稳定优秀专业人员从事全科工作。
三、专业基地 (一)基本条件
1.专业基地的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急)诊量,以及配备的专业诊疗设备和教学设施,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2.专业基地收治的疾病种类与数量应满足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的75%及以上,不足部分可由协同单位补充至完全符合要求,协同单位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3.专业基地的培训容量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测算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培训容量数;同时,结合教学质量、区域培训总量、历年培训数量及考核结果等综合考虑,进行科学动态调整。
4.专业基地的最小培训容量,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
在培住院医师总人数连续3年达不到各专业基地细则规定最低要求的,应调整优化或退出。
—4— 总则 (二)师资队伍
1.人员配备专业基地应配备有符合各专业培训要求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医师。
专业基地中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应达到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
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含全日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不超过3名。
2.指导医师
(1)基本条件:经培训基地遴选、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取得住院医师指导资格的临床医师。
部分专业需要技师完成指导任务的,指导技师须经培训基地遴选、具有中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取得住院医师指导资格。
(2)基本要求:热爱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规范的医疗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制度和标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掌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要求。
(3)主要职责:负责落实培训计划;帮助住院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指导住院医师及时、详实、准确地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及时纠正住院医师临床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规范行为;帮助住院医师解决培训过程中的困难等。
3.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基地教学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等,专业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除应具备指导医师基本条件外,还应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应各司其职,原则上不得兼任。
(1)专业基地负责人是专业基地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协调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加强对教学与培训人员的组织管理,整体把控培训质量,对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的培训质量承担主要责任。
(2)教学主任是专业基地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
负责本专业住院医师的轮转计划制订;负责本专业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定期检查评价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和指导医师的带教质量,不断提升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指导医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3)教学秘书是专业基地管理的执行者,可分为专业基地教学秘书、轮转科室教学秘书。
协助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开展培训与教学工作。
执行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布置的各项培训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医师积极落实带教任务等。
(三)培训活动培训过程管理应落实专业基地负责人总负责制。
由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和骨干指导医师共同组成专业基地教学小组,根据本专业的培训目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标,按“分年度或分阶段递进”的原则组织本专业各项培训实施和考核,促进培训质量提升。
1.培训实施
(1)制订并实施轮转培训方案和计划。
专业基地应牵头组织协调相关专业科室,制订本专业轮转培训方案和计划,并落实好轮转安排,做好培训期间的教学工作。
(2)加强轮转培训的全过程管理与评价。
专业基地应严格按照本专业培训细则要求做好轮转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住院医师的入科教育、临床实践带教、教学活动安排、日常考核、出科考核等,适时安排各类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评价,并配合做好其他专业住院医师的指导带教管理工作。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鼓励开展以住院医师为主的教学与临床医疗工作相融合的培训活动;组织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临床会诊、医疗差错防范等医疗活动;规范开展门诊教学、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临床小讲课等教学活动,倡导开展晨间报告、预查房等有利于临床实践的教学。
2.培训考核
(1)专业基地应牵头相关轮转科室制订过程考核的方案和计划,及时规范地组织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轮转科室应认真组织与实施。
出科考核应在住院医师出科前完成,出科考核结论由专业基地教学小组统一审核,并由教学小组组长签字。
(2)鼓励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其持续改进和提高。
(3)专业基地应定期评价指导医师带教工作,包括培训活动内容、频次、方式和效果,及时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四、其他 (一)各专业应遵循本总则的要求,按照相应专业基地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对相关专业基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订。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标准另行制订。
—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医院的神经内科、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工作。
(二)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200张,建议各亚专业床位分配如下:心血管内科(含CCU)不少于40张;呼吸内科不少于30张;消化内科不少于30张;内分泌科不少于15张;肾内科不少于15张;血液内科不少于15张;风湿免疫科不少于12张;感染科不少于15张。
其中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内科为必备科室。
(2)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平均住院日5~15天。
(3)年收治住院病人应不少于3800人次。
(4)年门诊量应不少于100000人次。
(5)年急诊量应不少于10000人次。
(6)如果申报医院的感染科和风湿免疫科不符合条件,可将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其他综合医院或传染病专科医院作为协同单位进行补充。
协同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家。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病例数:内科培训专业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内科各类常见疾病,例数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2)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表1-8中的疾病种类和数量均为内科专 业基地必备内容,均包括门诊病例数。
表1内科———心血管内科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常见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压塞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瓣膜病主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 临床技能种类 心脏电复律术心肺复苏术右心导管检查术心包穿刺术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心电生理检查及治疗肺动脉造影术心肌核素检查常规心电图操作常见心电图诊断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 80024000 最低年诊治例数 5015010010010080 有10030 有有有30有10最低年完成例数 2012有有有有有有有200020001000200200 —8—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2内科———呼吸内科 疾病种类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门诊)慢性支气管炎(包括门诊)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脓肿自发性气胸肺栓塞急性支气管炎(包括门诊)支气管哮喘(包括门诊)肺炎(包括社区获得性及医院获得性及门急诊)胸腔积液支气管肺癌咯血呼吸衰竭肺间质病肺部良性肿瘤结节病肺真菌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技能种类 吸痰胸腔穿刺(气/液)胸部X线/CT(阅片)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体位引流氧疗雾化治疗无创性机械通气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有创性机械通气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活检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4501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1501500 205010510100301205020245010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503060030010100504060有有有有有有 —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3内科———消化内科 疾病种类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包括门诊)慢性胃炎(包括门诊) 胃癌 结肠癌 急性胰腺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肝性脑病 急性胆道感染 腹腔积液 食管癌 消化性溃疡 功能性胃肠病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 黄疸 慢性胰腺炎 慢性腹泻
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技能种类 典型消化道系统X线及腹部CT检查胃管置入术 腹腔穿刺术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部CT(阅片) 5001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6060501218301515301230802035202415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302030有有有有 —10—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4内科———内分泌科 疾病种类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痛风(包括门诊)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结节(包括门诊)各型甲状腺炎(包括门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门诊)尿崩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泌乳素瘤骨质疏松症 临床技能种类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类激素测定制定糖尿病营养食谱禁水加压素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缺铁性贫血(包括门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门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巨幼细胞性贫血(包括门诊) 表5内科———血液内科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2507500最低年诊治例数100 20123012505010有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5050100有有 250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80510202015 —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门诊)骨髓增殖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技能种类 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 表6内科———肾内科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 炎、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间质小管病(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小管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中替代治疗不少于20例)尿路感染及急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疾病 临床技能种类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肾穿刺活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肾病影像学检查—12— (续表)6121012有有有有 有 最低年完成例数10020 250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40 6020241030245最低年完成例数有40有20有有 表7内科———感染内科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病毒性肝炎发热待查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艾滋病(AIDS)伤寒/麻疹/疟疾/霍乱/乙型脑炎/阿米巴病/血吸虫/钩端螺 旋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肝吸虫病/黑热病/囊虫病布鲁氏菌病医院内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肝脓肿 临床技能种类 消毒隔离程序肝穿刺活检人工肝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含门诊)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银屑病关节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 表8内科———风湿免疫科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2505500最低年诊治例数 60301510205 20 有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50有有 2004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5050502420有有有有有 —1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反应性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 临床技能种类各种风湿病相关抗体检查结果的解读关节的基本检查关节腔穿刺关节疾病影像学检查关节腔滑液分析 (续表) 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100有203020
3.医疗设备
(1)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①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超声心动图(含普通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时心脏起搏器、心电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除颤器、电生理刺激仪、平板运动机。
②氧饱和度监测仪、肺功能仪、呼吸机、支气管镜、多导睡眠呼吸分析仪(PSG)。
③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内镜下介入治疗、超声下介入诊治设备。
④显微镜、数码摄像头及成像电脑设备、细胞遗传学检查设备。
⑤血液、生化、免疫、尿液检验设备、血液透析机、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肾活检设备、持续性血液净化设备、血浆置换设备。
⑥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2)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大型X线机、数字血管造影设备(DSA)、CT机、MR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仪、放射治疗机、彩色B超(带有Doppler探头)。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设置下列相关科室:普通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皮肤科、口腔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
(2)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有下列相关治疗室:心电图室、冠心病监护室(CCU)、心导管室。
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内镜室,消化内镜室、胃肠动力实验室,血液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或内分泌实验室或 —14—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风湿免疫实验室,透析室,无菌层流病房。
5.医疗工作量
(1)管床数: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每次轮转期间平均管床位不少于6张。
(2)门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工作量平均不少于20人次。
(3)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工作量平均不少于1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或主管教学副主任、专职教学秘书及相应内科轮转亚专业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60名及以上。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3名师资。
5.指导医师职称与学历构成:内科呼吸、心血管、消化各亚专业,主任医师2人及以上,副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主治医师5人及以上;其他亚专业,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副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主治医师2人及以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95%,主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者之和占30%及以上。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有诊断学或病房带教2年以上经验,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
2.指导医师须至少参加院级的住培师资培训并取得院级及以上级别师资资格。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积极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床旁教学应每日进行,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或死亡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门诊、情景模拟演练等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和方案,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 —1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内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两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内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6=专业基地容量说明:“6”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6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内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30名。
—1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有儿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或三级专科医院。
(二)儿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100张,应设置亚专业(或称亚专科)床位,其中必有亚专业及建议床位数:儿童保健(可不设床位)、新生儿不少于20张、儿童呼吸不少于15张、儿童消化不少于15张、儿童神经不少于10张、儿童重症医学不少于10张;非必有亚专业及建议床位数:包括儿童心血管不少于10张、儿童肾病不少于10张、儿童血液肿瘤不少于10张、儿童感染不少于10张、儿童内分泌不少于10张、儿童风湿免疫不少于10张,上述非必有亚专业须具备3个及以上。
(2)年收治病人不少于30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80000人次。
(4)年急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
(5)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6)专业基地收治的疾病种类与诊治数量应满足专业基地细则要求的75%以上,不足部分可联合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协同单位不超过1家,并须按照要求统一管理。
2.诊疗疾病范围
(1)病例数量要求不限于单个亚专业,可以是多个亚专业总和,见表
1。
—1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疾病种类 儿童保健营养不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高危儿*贫血*遗尿症(含肾内科)*肥胖症(含内分泌科)*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生长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维生素D缺乏* 重症监护心脏骤停*急性颅内高压脑疝*急性呼吸衰竭(含呼吸内科)*休克*急性肾损伤(含肾内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早产儿(含儿童保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贫血* 表1病种及例数要求 —18— 最低年诊治例数 1030305020203020 52010 1010 52510 55520 2010105030 510
5 疾病种类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高血糖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惊厥*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电解质紊乱感染与传染性疾病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等)*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蛔虫病、蛲虫病小儿各型结核病*甲型、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感冒*细菌性肠炎*败血症*沙门菌属感染*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消化系统口腔炎*胃炎*腹泻病*胃食管反流*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续表) 最低年诊治例数3 1055733 50855555 2021533 2020 55511520 55010010 —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疾病种类 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胆汁淤积症*炎症性肠病*呼吸系统急性喉炎或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支气管哮喘(含哮喘持续状态)*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异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循环系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病川崎病(含风湿免疫科)*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含重症监护)*晕厥心包炎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孤立性血尿其他肾炎血液及肿瘤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0— (续表) 最低年诊治例数 105 205 20100100200 2060 355 3020 520 51050 530 351052 305 203010 5 20 疾病种类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癫痫(含重症监护)*脑性瘫痪急性脊髓炎肌病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含感染科)*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重症肌无力惊厥(含惊厥持续状态)*内分泌、遗传代谢、风湿、免疫等疾病风湿热(含心血管内科)过敏性紫癜(含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染色体病*儿童糖尿病(含酮症酸中毒)*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肾内科)皮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含新生儿筛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早熟*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注:*儿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见表
2。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续表)最低年诊治例数 12020 55 501010105010 555100 140 31010 533105050 —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儿童体格指标测量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新生儿腰椎穿刺术新生儿复苏胃管置入术胸腔穿刺术导尿术心电图操作及判读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 表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最低例数 100101010551010502020
3.医疗设备
(1)儿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表3儿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 心电图机暖箱新生儿辐射式抢救台蓝光箱雾化吸入装置血气分析仪输液泵监护仪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 5台10台5台3台10台1台1个/5床1个/监护床1个/床5台10台 —22—
(2)儿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4儿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台) 脑电图机
3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仪
2 B超机
2 X线机
2 CT
1 MR
1 胃镜
1 肠镜
1 支气管镜
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放射和超声)、心电图和脑电图室、病理科、检验科。
(2)综合实验室:肺功能室、血检室(含血气分析检验)、胃肠功能实验室、内分泌功能检查室。
5.医疗工作量
(1)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3~6张,年诊治住院病人100~150人次。
(2)门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接诊患儿不少于30人次。
(3)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接诊患儿不少于2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3名。
3.主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者之和应占30%及以上。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2名师资,其中至少1名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
5.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25名及以上。
—2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
2.能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常用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
指导医师所从事的亚专业依据每年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认定,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3.应取得院级及以上指导医师资格。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愿意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每周1~2天用于教学管理工作。
近5年承担或参与教学管理相关研究项目,或发表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或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临床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院级及以上教学管理委员会中担任职务。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或死亡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儿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两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儿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 —24—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人数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儿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8名。
—2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独立急诊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医院总床位不少于1000张。
(二)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符合2009年6月10日原卫生部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的相关条件。
急诊总床位不少于30张,包含各区域床位数:抢救室不少于4张、留观和急诊病房合计不少于20张、急诊重症监护室不少于6张。
(2)年急诊量不少于50000人次。
(3)急诊病房或观察室:年度床位使用率90%及以上;年度平均住院日不超过9天。
(4)急诊重症监护室:年度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75%及以上。
(5)急诊手术室:年急诊手术不少于300例,手术种类全面覆盖急诊创伤。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
1。
—26—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治例数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治例数 循环系统疾病 2000消化系统疾病 2000 心脏骤停 80 消化道大出血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 200 急腹症 100 心力衰竭 200 急性胰腺炎 100 高血压急症 200 急性胆囊炎 100 严重心律失常 100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30 心肌炎 20 肠梗阻 100 心源性休克 30
创伤 500 主动脉夹层 20 多发伤 50 神经系统疾病 2000 严重颅脑创伤 30 出血性脑卒中 150 脊柱、脊髓创伤 30 缺血性脑卒中 500 严重胸部创伤 30 癫痫持续状态 20 严重腹部创伤 3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0 颌面部创伤 20 呼吸系统疾病 2000
其他系统疾病 ARDS/呼吸衰竭 100 内分泌急症 100 支气管哮喘 20 急性中毒 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 10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100100 肺血栓栓塞症 30 严重过敏反应(含过敏性休克) 20 泌尿系统急症 300 急性肾功能衰竭 50 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急症 100
(2)临床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
2。
—2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2临床操作种类及例数要求 临床操作种类 最低年操作例数 心肺复苏术*电除颤与电复律*中心静脉置管术*外伤清创手术*各类血液净化技术*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胸腔闭式引流术*经皮快速气管内置管术急诊医师主导的床旁超声评估技术肺动脉导管技术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操作及结果判读心包穿刺体外人工膜肺(ECMO)呼吸力学监测技术目标温度管理技术 1001002002001001001005050302020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 注:专业基地应能够单独或协助开展的代表本专科医疗水平的急救项目不少于15项。
*为必须具备的项目
3.医疗设备
(1)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28— 急诊区域急诊抢救室 重症监护室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3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 床旁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自动心肺复苏仪无创/有创心脏起搏器洗胃机心电图仪便携式监护仪中心负压吸引器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喉镜无影灯抢救车低温治疗设备床旁超声检查设备可视喉镜床旁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心输出量监测设备呼吸机除颤起搏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设备血气分析仪支气管镜设备低温治疗设备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心电图仪床旁超声检查设备喉镜 1台/床1台/2~3床1台1台1台1台1台1台1台/床1台2个/床或1个/床1台/2床1台/床1件2套2台1台1个1台1件1台/床1台1台1台/2~3床1台1~2台1台1台1个1件1台1台/床2台/床1台1台2套 —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急诊区域急诊手术室(间) 清创手术室 设备名称 麻醉机床旁监护仪除颤仪电刀中心吸引或电动吸引器备用电动吸引器中心供氧接口抢救车喉镜其他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各种手术器械清创手术台抢救车吸引器手术器械 (续表) 最低数量 1台/手术台1台/手术台1台1台/手术台2个/手术台,1台/手术台1个2个/手术台1辆/手术台2套若干 1台1辆1台若干
(2)急诊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的设备,见表
4。
设备类别医疗设备 模拟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与设施 表4急诊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数字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心肺复苏模拟设备人工气道管理模拟设备深静脉置管模拟设备机械通气模拟设备会议室或示教室及相应数字投影设备无线或有线上网设备中英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检索平台示教室(可同时容纳至少20人培训) 最低数量 1台1台2台2台5套2套2套1套 有有有有 —30—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4.相关科室和实验室相关科室应有符合条件的内科、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医学影像科(包括超声)、病理科、检验科和输血科等。
培训基地科室设置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急诊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
(2)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每年管理急诊患者100人次及以上。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人,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本专业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10名及以上。
4.指导医师职称和学历构成: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各科室或病区主任或副主任。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占科室总医师的60%及以上。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接受师资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
2.具有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的教学能力,具备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人际沟通、专业外语和科研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急诊及相关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15年以上,并在国内或本区域的急诊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 —3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Mini-CEX、360度评估等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急诊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总床位数包括抢救室及观察室的床位数。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人数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急诊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人。
—3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皮肤病与性病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
2.皮肤病专科医院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二)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建议床位不少于10张。
(2)病房年收治病人不少于3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50000人次。
(4)门诊条件:总面积不少于200m2,患者候诊和宣教区不少于50m2,诊室不少于5间,示教室不少于20m2,专用治疗室和化验室不少于3间。
(5)能够常规开展皮肤外科手术,每年手术量不少于400例,包括皮瓣等成形手术。
2.治疗疾病范围
(1)检查种类及例数,见表
1。
—3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常规检查种类及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 性病病原体及血清学检查或取材真菌镜检*及培养或取材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免疫学(主要是自身抗体)检验或取材斑贴试验、点剌试验等变应原检测(有合规检测试剂条件的情况下) 注:*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的检查及数量 最低月检查例次 20100*60* 1020
(2)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2。
表2常见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年诊治例次 病毒性皮肤病*(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等) 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病、毛囊炎*、疖和疖病*、丹毒*、麻风、皮肤结核*等)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花斑糠疹*、孢子丝菌 病、念珠菌病*等)寄生虫、昆虫与动物引起的皮肤病*(疥疮、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痒疹、瘙痒症、人工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药疹等)红斑鳞屑类皮肤病(银屑病*、副银屑病*、多形红斑*、白色糠疹*、玫瑰糠 疹*、扁平苔藓*、线状苔藓、红皮病等)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痱、冻疮、鸡眼、胼胝、手足皲裂等)角化与萎缩性皮肤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发苔藓*、 小棘苔藓、黑棘皮病*、斑状萎缩、萎缩纹*等)皮肤血管疾病*(变应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等)代谢性皮肤病(环状肉芽肿*、与糖尿病有关的皮肤病*、皮肤淀粉样变*、黄 色瘤*、卟啉症、痛风*等)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等)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等)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玫瑰痤疮、多汗症、汗疱疹、斑秃、雄激素型脱发、多 毛症等) 1000 500*2000* 500*2000 500*1000 500* 500*500* 10050* 50*30*1000* —34—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病种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黑变病、炎症后色素沉着、雀斑等)皮肤良性肿瘤(色素痣*、血管瘤*、瘢痕疙瘩*、脂溢性角化症*、栗丘疹*、 表皮样囊肿*、皮脂腺痣*、表皮痣*、汗管瘤*、毛发上皮瘤、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恶性肿瘤(日光性角化症*、鲍恩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淋巴瘤等)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衣原体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 注:*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及数量 (续表)最低年诊治 例次500*500* 50* 100*
3.医疗设备
(1)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表3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设备名称 普通光学显微镜组织标本自动脱水机(病理科有即可)清洁操作台病理切片机(病理科有即可)恒温孵箱(37℃、25℃)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液氮冷冻治疗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中心吸引接口或电动吸引器常用急救设备 最低数量(台) 4111各111111111个/床1个/床齐全 —3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2)皮肤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的设施和设备,见表
4。
表4皮肤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施和设备要求设施与设备名称冰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 最低数量(台)1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具备以下符合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管理标准的相关科室(*为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科室):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及皮肤科实验室*。
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等临床科室。
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整形外科等临床科室。
病理科:能为皮肤科提供病理切片。
5.医疗工作量门诊工作量:应保障门诊每日接诊患者平均不少于30人次。
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每半年收治患者不少于48人次(每月平均收治8名以上患者)。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内医师组成:有从事皮肤病理、真菌、性病的亚专业,有开展冷冻、CO2激光、电解、光疗等治疗专业人员。
4.专业基地医师系列中正式在职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人员不少于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4名。
5.能够开展皮肤外科手术,且具备皮肤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不少于2人。
(二)指导医师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及以上,从事本专业医疗与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能阅读病理片。
—36—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皮肤科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15年及以上,且正在从事本专业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
每周1~2天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在本地区本专业领域的临床诊疗和临床教学方面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如组织或者参与疑难病例会诊、组织或参与临床医师考试等。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根据住院医师不同的培训年限,采取递进式的培养方法。
注重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综合培养。
根据皮肤科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定期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门诊教学:在门诊或者病房,指导医师根据培训细则的要求,随时指导培训对象在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分析、治疗处理、沟通技巧等技能。
2.临床小讲课:每周至少1次。
3.教学查房:每两周至少1次。
4.教学病例讨论:每两周至少1次。
5.教学阅片:根据各基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病理学习或者日常教学的形式,保证培训对象掌握常见皮肤病病理特征。
6.临床技能床边指导:包括真菌取材直接镜检、皮疹活检取材、尿道分泌物取材、冷冻及激光治疗等。
7.临床文献研读会:每月至少1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培训对象主要参与的学术活动。
(二)考核评价每名培训对象在临床轮转中或结束时需要进行考核。
具体时间根据轮转计划表中的安排。
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考评与反馈,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动态评价机制,除日常考核、出科考核等,使用各种评价工具,注重病理阅片诊断能力考核,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皮肤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3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30天÷平均住院日)×总床位数]÷5}×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0天”是指每个月的平均天数;小括号内数值是指每个月病房每张床收治出院的患者人数;“总床位数”是指皮肤科病房的床位总数;中括号内数值是指每个月病房收治后出院的患者总人数;“5”是指每名住院医师每个月至少必须要完成的出院患者病例数。
“2”为修正系数。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指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皮肤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名。
—3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有精神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精神专科医院。
(二)精神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精神科床位不少于70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2)病房年收治病人不少于1400人次。
(3)年门(急)诊量不少于75000人次。
2.诊疗疾病范围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1。
应满足75%以上的病种及例数,不足部分可联合1家协同单位。
疾病种类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强迫/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其他(可含以上病种) 表1病种及例数要求 最低年诊治例数 300400200500
3.诊疗设备精神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见表
2。
—3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2精神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台(个) MECT治疗仪
1 TMS治疗仪
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1 注:专业基地所在医院配备的医疗和教学设备,应符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精神专科 医院的核准标准
4.相关科室和实验室精神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具备以下相关科室,即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以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二选
一,检验科等。
精神专科医院需协同具备相关临床科室。
精神科专业基地相关的实验室包括辅助检查室、心理测查科(室)和物理治疗室,均须具备诊疗服务所要求的设备。
5.医疗工作量应保障住院医师轮转科室管理床位和管理病人总数,均应达到培训内容细则的最低要求。
第1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急诊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病房的轮转要求,管床3张及以上,管理病人47例及以上,管理急诊病人70例及以上。
第2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精神科普通病房的轮转要求,管床4张及以上,管理病人45例及以上。
第3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精神科轻症病房、专科或专门病房及门(急)诊轮转,管床4张及以上,管理病人25例及以上。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3.综合医院精神科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5名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20名及以上。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比例至少1∶
1。
—40— 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 (二)指导医师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医疗、教学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规范地示范和带教专业技能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意识,热爱住培工作。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教学工作超过10年。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
1.有详细的年度和阶段教学计划。
2.专业基础培训和专业强化培训两个阶段的理论与技能课程、课时应各不少于30学时,并且每年至少循环一次。
理论课重点内容是精神症状学、精神药理学、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与诊疗规范、精神科伦理与法律;基本技能专项训练以临床督导和CBL教学为主要方式,重点内容是精神科临床思维、精神检查与病史采集技能、临床沟通技能、精神科病历书写。
3.临床小讲课每周至少1次,教学查房每两周至少1次,专项技能培训每月至少1次。
4.指导医师每周至少进行1次临床督导教学(如精神检查、临床沟通等)。
5.指导医师每年至少指导住院医师完成1例含综述的病例报告和1例临床伦理与法律案例学习报告或心得。
6.专业基地应有详细的课表、教学记录、考核登记。
(二)考核评价
1.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组织住院医师在出科和结业时对指导医师进行匿名评价,并对指导医师进行综合考评,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
2.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过程考核管理,制订出科考核的原则和方案,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以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为重点,予以360度评估,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通过培训与考核,以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精神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4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1.按管床位数测算公式:精神科有效床位数÷4=专业基地容量说明:“4”是根据本细则中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数不少于4张;精神科有效床位数=精神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85%≤床位使用率≤100%。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指本细则规定的“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精神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综合医院10名,专科医院18名。
—4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总床位不少于1000张。
2.三级脑科专科医院,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二)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60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床位周转率不低于15%。
门诊诊室不少于4间。
(2)年收治住院患者不少于10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
(4)年急诊量不少于1500人次。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例数: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收治病种及数量包括神经内科各领域常见疾病,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见表
1。
规定的病种、诊断技术均为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内容。
—4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与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颅内感染性疾病偏头痛(含门诊病例)癫痫(含门诊病例)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单发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含门诊病例)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周期性瘫痪阿尔茨海默病(含门诊病例)多系统萎缩线粒体脑或肌病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脑病副肿瘤综合征遗传性共济失调自身免疫性脑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最低年诊疗例数 300100 153 20100100 101010202010 510 3555555555
(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见表
2。
操作种类腰椎穿刺术肌肉或周围神经活检 表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要求 最低年完成例数1003 —44—
3.医疗设备
(1)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见表
3。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设备名称 脑电图仪肌电图仪诱发电位仪经颅超声多普勒仪 表3神经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 最低数量(台) 2212
(2)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表4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X线机CT机MR机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PCR仪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便携式B超机便携式X线机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呼吸机除颤起搏器心肺复苏模拟人腰椎穿刺模拟人或模具 最低数量(台) 111111111111122
4.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应包括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儿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精神科(或心理卫生中心或临床心理科)、急诊科等,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培训细则》规定的相关科室设置及其轮转要求。
—4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
(2)门诊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接诊患者不少于5名。
(3)急诊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接诊患者不少于5名。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7人及以上,其中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2名、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2名、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3名(技术职务级别高的指导医师可以替代技术职务级别低的指导医师)。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年。
2.能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常用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
指导医师所从事的亚专业依据每年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认定,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教学工作超过15年。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
留存原始资料含签到表及住院医师反馈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年度业务水平测试,还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46—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神经内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5=专业基地容量说明:“5”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数不少于5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人数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名。
—4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全科临床基地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全科专业的临床基地原则上设置在三级综合医院。
2.医院年门诊量不少于400000人次,年急诊量不少于2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不少于10000人次。
3.医院应设置以下全科所需的必备轮转科室: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皮肤科、五官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科(感染疾病科)、精神科、医学影像科等。
(二)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全科应独立设置,门诊诊间数不少于2间,其中一间为全科教学门诊;全科病床数应满足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教学需求,以20~40张为宜;有独立的示教室。
(2)全科年门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年收治病人不少于500人次。
(3)同一法人机构内应至少具备包括全科在内的10个必备轮转科室,缺如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协同培训的科室(含亚专业)不超过3个。
2.诊疗疾病范围
(1)收治的疾病种类及数量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2)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及数量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 —48—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医疗设备
(1)全科诊间应配备检查床、血压计、便携式血糖仪、检眼镜、检耳镜等设备。
(2)轮转科室配备的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 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各项要求。
(3)临床能力培训(或医学模拟)中心,具备可满足全科教学和实践操作所需 的临床技能训练模拟设备及医学临床思维训练考核评价平台。
4.相关科室及实验室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所在医院除必备的轮转科室外,还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 学科、检验医学科等相关科室。
5.医疗工作量应保障培训对象在病房轮转期间全科管理病床3~5张、其他科室管理病床 2~3张,在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接诊患者5名及以上。
(三)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全科应设置专职的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岗位。
教学主任负责全科专业基 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教学秘书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15名及以上,其中内科、全科至少各3名,神经内科、外科、儿 科、急诊科至少各1名。
师资队伍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少于1/3。
(4)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院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培训,并获得全科师资培训证书,其中经过骨干师资培训或国家级师资培训的人员不低于1/5;全科和内科从事全科带教的指导医师均应参加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其他轮转科室至少各1名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全科指导医师执业注册范围均应含“全科医学专业”。
(2)有临床带教医学生、住院医师或进修医生教学实践经验2年及以上。
(3)熟悉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情况,在基层实践基地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会诊及示范教学等工作。
其中,全科指导医师至少每月1次,其他科室指导医师至少每年1次。
(4)热心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取得全科医学指导医师资格后能够确保指导培训对象的教学时间。
全科指导医师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 —4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能力。
(6)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主要轮转科室指导医 师在病房工作期间应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在门诊工作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20名及以上,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15名及以上。
3.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执业注册范围应为“全科医学专业”或加注为“全科医学专业”,从事全科医疗和教学工作至少5年。
(2)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3)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教学要求
1.临床基地教学管理部门应每年到基层实践基地指导、督查教学工作。
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相关会议,负责组织协调培训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
2.临床基地应设立全科教研室,成员包括各主要培训科室及基层实践基地人员。
全科教研室负责组织召开全科培训相关会议,如布置工作会、总结会、指导医师座谈会等;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如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出科考核等。
3.全科牵头负责具体落实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任务,包括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管理、轮转计划安排、考勤考核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等。
4.临床基地主要轮转科室(如内科、神经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等)应分别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明确相应成员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二、全科基层实践基地 (一)所在基层医疗机构规模
1.为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或诊所。
辖区服务人口原则上不小于5万,每名指导医师管理的慢性病病人不少于200人。
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完善。
与上级医院建立有定点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
2.应具备的科室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精神疾病管理科(或精防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
3.基层医疗机构主管领导需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熟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二)基层实践基地基本条件
1.轮转科室应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并能够满足《住院医师 —50—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其中全科、预防保健科应在同一法人机构内;其他轮转科室可与临床基地的相关科室共用。
2.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有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必要的教学条件及设备。
4.图书室至少有10种以上全科医学、社区卫生及临床医学相关领域学术刊物,20种以上常用参考书或工具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功能。
5.全科、预防保健科等主要轮转科室应保证培训对象有一定的工作量,轮转全科时应确保培训对象平均每日接诊不少于10人次。
(三)基层实践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主任岗位,执业注册范围应含“全科医学专业”,负责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
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秘书岗位,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至少5人,其中全科至少3人,预防保健科至少1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至少1人。
(4)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者至少5人;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过临床基地组织的院级及以上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经历3年及以上;全科师资执业注册范围须含“全科医学专业”。
(2)指导医师每日平均服务量不低于20人次。
(3)全科指导医师应确保教学时间,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
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基层实践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历5年及以上;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2)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基层实践基地教学要求
1.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或教研室),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2.培训期间积极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病例讨 —5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论至少每两周1次。
有条件地开展教学门诊等特色教学活动。
3.基层实践基地轮转结束时应安排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 中技能考核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规定的主要技能为主。
三、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全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4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全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8说明:“3”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8”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全科要求病房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临床基地全科注册(或加注)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人数×2×8说明:“2”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2;“8”是根据本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在全科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公式: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人数×2说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涉及多个临床科室,“2”是根据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为1∶
2,按全科住院医师均匀分布全院轮转科室计算。
公式:基层实践基地符合带教条件、注册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指导医师人数×2×4说明:“2”是根据基层实践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
2,“4”是根据基层全科连续轮转最长时间3个月,全年最多可安排4轮次。
一个临床轮转基地可根据培训需求遴选基层实践基地,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为其所有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之和;当一个基层实践基地有多个合作的临床轮转基地时,则各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平均分配该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全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2名。
—5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三级康复中心或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二)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不少于30张;康复中心或康复专科医院不少于120张。
(2)年收治病人不少于45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5000人次。
(4)床位使用率不少于85%。
(5)平均住院日:综合医院不多于28天;康复中心或康复专科医院为45~60天(根据不同疾病种类而定)。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1。
—5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名称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骨科疾患及运动医学的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慢性疼痛的康复心肺疾患的康复儿童康复其他疾病 注:*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 最低年诊治例数 80802020101010
(2)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
2。
表2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种类和例数要求 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种类 最低年完成例数 各种穿刺操作及注射技术 50 肌骨超声实践/心肺运动试验/步态分析 50 神经电生理 50
3.医疗设备
(1)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按照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配置该专业所需的医疗设备。
此外,根据培训要求须配备以下至少1种专项设备,见表
3。
设备名称步态分析仪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试验仪 表3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最低数量1套1组1台
(2)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54—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设备名称 大型X线机彩色超声仪CTMR神经电生理脑电图仪动态心电图仪尿流动力学设备 表4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最低数量 1111111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相关科室: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的相关科室应有符合条件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或矫形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儿科、ICU、放射科、超声科、神经电生理室、脑电图室等。
(2)实验室: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的相关实验室应有符合条件的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内科疾病相关的实验室等。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平均管床位5~12张)。
(2)门诊工作量:在康复医学科培训期间,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年门诊量不少于10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8名及以上,其中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之和占30%。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3名师资,亚专业研究方向应不少于3个。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医 —5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疗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的能力。
2.具备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人际沟通、专业外语和科研意识等综合 能力。
3.定期参加住培师资培训。
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4.康复技师条件:具有康复治疗本科且中级技术职务3年及以上,取得对住 院医师进行康复治疗指导资格的技师。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 学工作超过10年及以上。
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教学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或康复评价会)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康复医学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或区间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康复医学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5=专业基地容量说明:“5”是指本细则中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5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指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6名。
—5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医院内应设置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和(或)专科ICU(包括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科ICU),且应符合2009年2月13日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相关条件。
3.医院的内科和外科应为住培专业基地,并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条件。
(二)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条件的ICU总床位20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ICU、外科ICU及急诊ICU等专科ICU的床位数)。
(2)年收治住院病人不少于750人次。
须同时收治围术期和非手术的重症患者。
(3)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0%。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
1。
—5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疗例次 非手术重症患者治疗*高危患者围术期治疗*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持续状态*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癫痫持续状态*多发创伤*重
2013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标志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国家制度正式全面启动。
2014年8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简称两个标准),为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树立了“建设与质量标尺”,在推进住培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住培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完善住培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冠疫情带来的新挑战,也需要对原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委托,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17年8月着手启动“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成立了由卞修武院士牵头、相关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指导组”和由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耿晓北牵头、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各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的“执行组”,分别负责总则和各专业细则的修订。
4年来,共有616名具有丰富医学教育经验的管理专家和临床专家参与到“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中。
“两个标准”修订过程中,始终坚持“能力导向、问题牵引、集思广益、实事求是”的原则,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住培实践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专业领域专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关培训基地、指导医师和培训对象意见,共计收到反馈意见3000余条。
协会组织专家对反馈意见分类梳理、逐条研究,对其中610条合理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吸收采纳,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两个标准”(2022年版)。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强住院医师思政教育。
新标准总则明确提出:住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把思政教育贯穿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
二是明确提出六大核心胜任力要求。
新标准借鉴“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研究的“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成果及国际先进经验,以胜任力为导向,首次将培训目标明确归结为六大核心胜任力的总体要求,并对每项胜任力的具体要素作出了规定。
三是强调住院医 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新标准将培训内容分为通识内容和专业内容,在内科、急诊、全科等相关专业中进一步强化了重症医学、急诊急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培训要求。
四是推行分层递进培训模式。
总结8年培训实践中涌现出来并为行业所认可的分层递进等成功经验,各专业均明确了分层或分阶段递进的培训要求,并对本专业的轮转安排、亚专业床位数、病种及数量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五是完善全科专业基地工作要求。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为综合医院的,都要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并承担全科培训任务。
同时对全科医学科培训的保障与激励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是进一步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培训基地住培工作,专业基地主任作为专业基地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的培训质量负主要责任。
同时,要求培训基地按规定配备职能部门专职管理人员,创造条件设置教学门诊、教学病床,对各专业基地和协同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
七是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
明确要求培训基地保障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享有正常开展临床工作的权限与资质,制订住院医师薪酬待遇发放标准,并按规定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
八是对基地容量及其测算方法作出统一要求。
明确各专业基地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并根据专业特点,对各专业基地最小培训容量做出严格规定。
“两个标准”(2022年版)凝结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住培教学管理干部及众多医学教育专家们的心血和汗水。
在此,协会向为修订工作夜以继日辛勤付出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和所有为标准修订工作建言献策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医师协会2022年8月5日 目录 总则………………………………………………………………………………
(1)
1.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7)
2.儿科专业基地细则…………………………………………………………(17)
3.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26)
4.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33)
5.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39)
6.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43)
7.全科专业基地细则…………………………………………………………(48)
8.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53)
9.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57)10.外科专业基地细则………………………………………………………(63)11.外科(神经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71)12.外科(胸心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76)13.外科(泌尿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80)14.外科(整形外科方向)专业基地细则……………………………………(85)15.骨科专业基地细则………………………………………………………(89)16.儿外科专业基地细则……………………………………………………(94)17.妇产科专业基地细则……………………………………………………(101)18.眼科专业基地细则………………………………………………………(107)19.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细则………………………………………………(114)20.麻醉科专业基地细则……………………………………………………(122)21.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细则………………………………………………(127)22.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32)23.放射科专业基地细则……………………………………………………(139)24.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45)25.核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148)26.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细则………………………………………………(153)27.医学遗传科专业基地细则………………………………………………(157)28.口腔全科专业基地细则…………………………………………………(162)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29.口腔内科专业基地细则…………………………………………………30.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基地细则……………………………………………31.口腔修复科专业基地细则………………………………………………32.口腔正畸科专业基地细则………………………………………………33.口腔病理科专业基地细则………………………………………………34.口腔颌面影像科专业基地细则…………………………………………附:编审委员会………………………………………………………………… (167)(171)(175)(178)(181)(185)(188) —2— 总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4〕49号)的有关要求,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特颁布本标准。
一、基地设置 (一)基地分类基地分为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
培训基地是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符合条件的专业基地组成。
专业基地由符合条件的本专业科室牵头,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共同完成本专业培训任务。
(二)培训专业国家共设置培训专业37个,包括内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儿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医学遗传科、预防医学科、口腔全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病理科、口腔颌面影像科、中医科、中医全科。
(三)申报要求
1.基地申报。
拟申报基地的单位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总则和相应专业基地细则规定的要求。
2.协同与联合培训拟申请专业基地的相关科室缺如,或诊疗疾病范围不能充分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相应专业基地细则条件,但为满足本地需要、确需承担相应培训工作的培训基地,可联合能补足该专业基地条件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其他专科医院等作为协同单位。
每个培训基地的协同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需协同的专业基地总数不超过3个,协同培训时间原则上累计不超过6个月。
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培训基地可探索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中心等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联合培训。
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可探索在医联体内开展。
培训基地的联合单位原则上不超过3家。
拟开展联合培训的基地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备开展。
协同、联合培训工作不得异地开展,仅限于与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注册地在同一地级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域。
协同、联合单位的培训条件不纳入培训基地的容量测算。
培训基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应与协同、联合单位签订相应培训协议,严格按约定的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进行临床实践训练。
二、培训基地 (一)基本条件
1.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或符合条件的三级专科医院。
2.培训基地应有3年及以上的临床教学组织实施经验。
3.培训基地近3年来未发生省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重大医疗卫生事件。
4.培训基地为综合医院的,应承担全科医生的培训任务,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并有效运行。
(二)培训设施设备
1.培训基地科室设置齐全。
科室设置、诊疗能力和专业设备等条件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2.培训基地的教学和医疗设备满足培训需要。
应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示教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并优先向住院医师开放。
3.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满足培训与教学需要。
空间面积和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符合住院医师培训特点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4.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文献种类齐全,有满足培训需要的专业书刊、电子数据库、计算机信息检索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并定期更新。
(三)培训组织管理
1.医院党委实施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担任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2年内应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或委托举办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每年至少主持2次院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住培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2— 总则
3.培训基地应独立设置教育培训职能管理部门,配足配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4.培训基地应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政策,结合基地特点,制订系统的招收制度、轮转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住院医师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师资管理制度、院级督导制度等。
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应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弄虚作假,严格实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能。
5.培训基地应对协同、联合培训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
定期组织督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整体培训质量负责。
6.培训基地应定期组织师资培训。
组织本基地和协同、联合培训单位的指导医师参加院级及以上的师资培训,实现师资全员培训后持证上岗,并不断接受教学能力提升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专业基地教学管理团队参加院级及以上的相关培训。
(四)培训质量控制
1.培训基地应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动态评价机制。
过程考核是对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临床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动态评价,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国家统一组织的年度业务水平测试。
考核内容应涵盖医德医风、职业素养、考勤管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内容完成情况、参与教学和业务学习情况等。
培训基地应对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导临床教学活动和评价培训质量,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2.培训基地应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每年开展一次自评工作。
培训基地建立对专业基地和协同、联合培训单位培训工作的院级督导与反馈机制,确保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质量评价有效运行;指导专业基地建立对住院医师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掌握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和指导医师的带教质量;建立与住院医师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培训基地应加强培训质量关键要素监测与分析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真实记录培训过程;建立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考核和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相关的培训质量动态数据库,监测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关键要素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培训质量。
(五)培训支撑保障
1.保障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享有正常开展临床工作的权限与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及《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组织住院医师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按照当地有关规定为住院医师办理执业医师注册或 —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变更注册。
2.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
培训基地应制订住院医师薪酬待遇发 放标准,并体现在招收简章中;培训基地应按照规定与面向社会招收的住院医师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合理待遇;培训基地应为住院医师提供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条件,可为住院医师提供宿舍或住宿补贴。
3.按需设置教学管理岗位。
培训基地在满足职能管理部门不少于3名专职人员的基础上,按照住院医师的1%比例配备专职人员,在培人员(含全日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00名以上的视情增配专职人员;专业基地应设置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岗位;每个专业基地应建立教学小组;培训基地应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创造条件设置教学门诊、教学病床等。
4.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任务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作为专业基地考核重要指标,并纳入医院总体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指导医师教学绩效考核机制,与其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可建立培训教学与医疗科研等效的评价机制。
5.培训基地应建立和完善对全科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加大对全科的投入,保证全科医、教、研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在医院内部分配中,合理核定全科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全科医护人员收入应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人员收入平均水平;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及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吸引和稳定优秀专业人员从事全科工作。
三、专业基地 (一)基本条件
1.专业基地的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急)诊量,以及配备的专业诊疗设备和教学设施,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2.专业基地收治的疾病种类与数量应满足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的75%及以上,不足部分可由协同单位补充至完全符合要求,协同单位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3.专业基地的培训容量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的测算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培训容量数;同时,结合教学质量、区域培训总量、历年培训数量及考核结果等综合考虑,进行科学动态调整。
4.专业基地的最小培训容量,应符合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
在培住院医师总人数连续3年达不到各专业基地细则规定最低要求的,应调整优化或退出。
—4— 总则 (二)师资队伍
1.人员配备专业基地应配备有符合各专业培训要求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医师。
专业基地中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应达到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
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含全日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不超过3名。
2.指导医师
(1)基本条件:经培训基地遴选、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取得住院医师指导资格的临床医师。
部分专业需要技师完成指导任务的,指导技师须经培训基地遴选、具有中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取得住院医师指导资格。
(2)基本要求:热爱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规范的医疗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制度和标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掌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要求。
(3)主要职责:负责落实培训计划;帮助住院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指导住院医师及时、详实、准确地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及时纠正住院医师临床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规范行为;帮助住院医师解决培训过程中的困难等。
3.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基地教学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等,专业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除应具备指导医师基本条件外,还应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基地负责人和教学主任应各司其职,原则上不得兼任。
(1)专业基地负责人是专业基地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协调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加强对教学与培训人员的组织管理,整体把控培训质量,对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的培训质量承担主要责任。
(2)教学主任是专业基地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
负责本专业住院医师的轮转计划制订;负责本专业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定期检查评价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和指导医师的带教质量,不断提升本专业基地(含协同单位)指导医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3)教学秘书是专业基地管理的执行者,可分为专业基地教学秘书、轮转科室教学秘书。
协助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开展培训与教学工作。
执行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布置的各项培训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医师积极落实带教任务等。
(三)培训活动培训过程管理应落实专业基地负责人总负责制。
由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和骨干指导医师共同组成专业基地教学小组,根据本专业的培训目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标,按“分年度或分阶段递进”的原则组织本专业各项培训实施和考核,促进培训质量提升。
1.培训实施
(1)制订并实施轮转培训方案和计划。
专业基地应牵头组织协调相关专业科室,制订本专业轮转培训方案和计划,并落实好轮转安排,做好培训期间的教学工作。
(2)加强轮转培训的全过程管理与评价。
专业基地应严格按照本专业培训细则要求做好轮转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住院医师的入科教育、临床实践带教、教学活动安排、日常考核、出科考核等,适时安排各类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评价,并配合做好其他专业住院医师的指导带教管理工作。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鼓励开展以住院医师为主的教学与临床医疗工作相融合的培训活动;组织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临床会诊、医疗差错防范等医疗活动;规范开展门诊教学、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临床小讲课等教学活动,倡导开展晨间报告、预查房等有利于临床实践的教学。
2.培训考核
(1)专业基地应牵头相关轮转科室制订过程考核的方案和计划,及时规范地组织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轮转科室应认真组织与实施。
出科考核应在住院医师出科前完成,出科考核结论由专业基地教学小组统一审核,并由教学小组组长签字。
(2)鼓励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其持续改进和提高。
(3)专业基地应定期评价指导医师带教工作,包括培训活动内容、频次、方式和效果,及时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四、其他 (一)各专业应遵循本总则的要求,按照相应专业基地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对相关专业基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基地细则的要求。
(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订。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标准另行制订。
—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医院的神经内科、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工作。
(二)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200张,建议各亚专业床位分配如下:心血管内科(含CCU)不少于40张;呼吸内科不少于30张;消化内科不少于30张;内分泌科不少于15张;肾内科不少于15张;血液内科不少于15张;风湿免疫科不少于12张;感染科不少于15张。
其中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内科为必备科室。
(2)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平均住院日5~15天。
(3)年收治住院病人应不少于3800人次。
(4)年门诊量应不少于100000人次。
(5)年急诊量应不少于10000人次。
(6)如果申报医院的感染科和风湿免疫科不符合条件,可将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其他综合医院或传染病专科医院作为协同单位进行补充。
协同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家。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病例数:内科培训专业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内科各类常见疾病,例数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2)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表1-8中的疾病种类和数量均为内科专 业基地必备内容,均包括门诊病例数。
表1内科———心血管内科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常见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压塞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瓣膜病主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 临床技能种类 心脏电复律术心肺复苏术右心导管检查术心包穿刺术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心电生理检查及治疗肺动脉造影术心肌核素检查常规心电图操作常见心电图诊断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 80024000 最低年诊治例数 5015010010010080 有10030 有有有30有10最低年完成例数 2012有有有有有有有200020001000200200 —8—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2内科———呼吸内科 疾病种类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门诊)慢性支气管炎(包括门诊)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脓肿自发性气胸肺栓塞急性支气管炎(包括门诊)支气管哮喘(包括门诊)肺炎(包括社区获得性及医院获得性及门急诊)胸腔积液支气管肺癌咯血呼吸衰竭肺间质病肺部良性肿瘤结节病肺真菌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技能种类 吸痰胸腔穿刺(气/液)胸部X线/CT(阅片)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体位引流氧疗雾化治疗无创性机械通气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有创性机械通气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活检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4501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1501500 205010510100301205020245010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503060030010100504060有有有有有有 —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3内科———消化内科 疾病种类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包括门诊)慢性胃炎(包括门诊) 胃癌 结肠癌 急性胰腺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肝性脑病 急性胆道感染 腹腔积液 食管癌 消化性溃疡 功能性胃肠病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 黄疸 慢性胰腺炎 慢性腹泻
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技能种类 典型消化道系统X线及腹部CT检查胃管置入术 腹腔穿刺术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部CT(阅片) 5001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6060501218301515301230802035202415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302030有有有有 —10—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表4内科———内分泌科 疾病种类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痛风(包括门诊)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结节(包括门诊)各型甲状腺炎(包括门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门诊)尿崩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泌乳素瘤骨质疏松症 临床技能种类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类激素测定制定糖尿病营养食谱禁水加压素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缺铁性贫血(包括门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门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巨幼细胞性贫血(包括门诊) 表5内科———血液内科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2507500最低年诊治例数100 20123012505010有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5050100有有 250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80510202015 —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门诊)骨髓增殖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技能种类 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 表6内科———肾内科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 炎、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间质小管病(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小管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中替代治疗不少于20例)尿路感染及急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疾病 临床技能种类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肾穿刺活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肾病影像学检查—12— (续表)6121012有有有有 有 最低年完成例数10020 2505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40 6020241030245最低年完成例数有40有20有有 表7内科———感染内科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病毒性肝炎发热待查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艾滋病(AIDS)伤寒/麻疹/疟疾/霍乱/乙型脑炎/阿米巴病/血吸虫/钩端螺 旋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肝吸虫病/黑热病/囊虫病布鲁氏菌病医院内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肝脓肿 临床技能种类 消毒隔离程序肝穿刺活检人工肝 最低年收治病人(人次)最低年门诊量(人次) 疾病种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含门诊)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银屑病关节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 表8内科———风湿免疫科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2505500最低年诊治例数 60301510205 20 有有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50有有 2004000最低年诊治例数 5050502420有有有有有 —1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反应性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 临床技能种类各种风湿病相关抗体检查结果的解读关节的基本检查关节腔穿刺关节疾病影像学检查关节腔滑液分析 (续表) 有有有最低年完成例数 100有203020
3.医疗设备
(1)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①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超声心动图(含普通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时心脏起搏器、心电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除颤器、电生理刺激仪、平板运动机。
②氧饱和度监测仪、肺功能仪、呼吸机、支气管镜、多导睡眠呼吸分析仪(PSG)。
③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内镜下介入治疗、超声下介入诊治设备。
④显微镜、数码摄像头及成像电脑设备、细胞遗传学检查设备。
⑤血液、生化、免疫、尿液检验设备、血液透析机、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肾活检设备、持续性血液净化设备、血浆置换设备。
⑥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2)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大型X线机、数字血管造影设备(DSA)、CT机、MR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仪、放射治疗机、彩色B超(带有Doppler探头)。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设置下列相关科室:普通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皮肤科、口腔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
(2)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有下列相关治疗室:心电图室、冠心病监护室(CCU)、心导管室。
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内镜室,消化内镜室、胃肠动力实验室,血液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或内分泌实验室或 —14— 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风湿免疫实验室,透析室,无菌层流病房。
5.医疗工作量
(1)管床数: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每次轮转期间平均管床位不少于6张。
(2)门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工作量平均不少于20人次。
(3)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工作量平均不少于1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或主管教学副主任、专职教学秘书及相应内科轮转亚专业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60名及以上。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3名师资。
5.指导医师职称与学历构成:内科呼吸、心血管、消化各亚专业,主任医师2人及以上,副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主治医师5人及以上;其他亚专业,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副主任医师1人及以上,主治医师2人及以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95%,主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者之和占30%及以上。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有诊断学或病房带教2年以上经验,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
2.指导医师须至少参加院级的住培师资培训并取得院级及以上级别师资资格。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积极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床旁教学应每日进行,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或死亡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门诊、情景模拟演练等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和方案,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 —1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内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两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内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6=专业基地容量说明:“6”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6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内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30名。
—1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有儿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或三级专科医院。
(二)儿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100张,应设置亚专业(或称亚专科)床位,其中必有亚专业及建议床位数:儿童保健(可不设床位)、新生儿不少于20张、儿童呼吸不少于15张、儿童消化不少于15张、儿童神经不少于10张、儿童重症医学不少于10张;非必有亚专业及建议床位数:包括儿童心血管不少于10张、儿童肾病不少于10张、儿童血液肿瘤不少于10张、儿童感染不少于10张、儿童内分泌不少于10张、儿童风湿免疫不少于10张,上述非必有亚专业须具备3个及以上。
(2)年收治病人不少于30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80000人次。
(4)年急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
(5)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6)专业基地收治的疾病种类与诊治数量应满足专业基地细则要求的75%以上,不足部分可联合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协同单位不超过1家,并须按照要求统一管理。
2.诊疗疾病范围
(1)病例数量要求不限于单个亚专业,可以是多个亚专业总和,见表
1。
—1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疾病种类 儿童保健营养不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高危儿*贫血*遗尿症(含肾内科)*肥胖症(含内分泌科)*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生长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维生素D缺乏* 重症监护心脏骤停*急性颅内高压脑疝*急性呼吸衰竭(含呼吸内科)*休克*急性肾损伤(含肾内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早产儿(含儿童保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贫血* 表1病种及例数要求 —18— 最低年诊治例数 1030305020203020 52010 1010 52510 55520 2010105030 510
5 疾病种类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高血糖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惊厥*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电解质紊乱感染与传染性疾病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等)*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蛔虫病、蛲虫病小儿各型结核病*甲型、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感冒*细菌性肠炎*败血症*沙门菌属感染*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消化系统口腔炎*胃炎*腹泻病*胃食管反流*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续表) 最低年诊治例数3 1055733 50855555 2021533 2020 55511520 55010010 —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疾病种类 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胆汁淤积症*炎症性肠病*呼吸系统急性喉炎或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支气管哮喘(含哮喘持续状态)*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异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循环系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病川崎病(含风湿免疫科)*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含重症监护)*晕厥心包炎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孤立性血尿其他肾炎血液及肿瘤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0— (续表) 最低年诊治例数 105 205 20100100200 2060 355 3020 520 51050 530 351052 305 203010 5 20 疾病种类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癫痫(含重症监护)*脑性瘫痪急性脊髓炎肌病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含感染科)*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重症肌无力惊厥(含惊厥持续状态)*内分泌、遗传代谢、风湿、免疫等疾病风湿热(含心血管内科)过敏性紫癜(含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染色体病*儿童糖尿病(含酮症酸中毒)*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含肾内科)皮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含新生儿筛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早熟*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注:*儿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见表
2。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续表)最低年诊治例数 12020 55 501010105010 555100 140 31010 533105050 —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儿童体格指标测量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新生儿腰椎穿刺术新生儿复苏胃管置入术胸腔穿刺术导尿术心电图操作及判读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 表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最低例数 100101010551010502020
3.医疗设备
(1)儿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表3儿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 心电图机暖箱新生儿辐射式抢救台蓝光箱雾化吸入装置血气分析仪输液泵监护仪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 5台10台5台3台10台1台1个/5床1个/监护床1个/床5台10台 —22—
(2)儿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4儿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台) 脑电图机
3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仪
2 B超机
2 X线机
2 CT
1 MR
1 胃镜
1 肠镜
1 支气管镜
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放射和超声)、心电图和脑电图室、病理科、检验科。
(2)综合实验室:肺功能室、血检室(含血气分析检验)、胃肠功能实验室、内分泌功能检查室。
5.医疗工作量
(1)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3~6张,年诊治住院病人100~150人次。
(2)门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接诊患儿不少于30人次。
(3)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接诊患儿不少于2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3名。
3.主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者之和应占30%及以上。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2名师资,其中至少1名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
5.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25名及以上。
—2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
2.能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常用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
指导医师所从事的亚专业依据每年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认定,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3.应取得院级及以上指导医师资格。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愿意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每周1~2天用于教学管理工作。
近5年承担或参与教学管理相关研究项目,或发表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或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临床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院级及以上教学管理委员会中担任职务。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或死亡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儿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两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儿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 —24— 儿科专业基地细则 说明:“3”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人数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儿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8名。
—2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独立急诊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医院总床位不少于1000张。
(二)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符合2009年6月10日原卫生部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的相关条件。
急诊总床位不少于30张,包含各区域床位数:抢救室不少于4张、留观和急诊病房合计不少于20张、急诊重症监护室不少于6张。
(2)年急诊量不少于50000人次。
(3)急诊病房或观察室:年度床位使用率90%及以上;年度平均住院日不超过9天。
(4)急诊重症监护室:年度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75%及以上。
(5)急诊手术室:年急诊手术不少于300例,手术种类全面覆盖急诊创伤。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
1。
—26—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治例数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治例数 循环系统疾病 2000消化系统疾病 2000 心脏骤停 80 消化道大出血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 200 急腹症 100 心力衰竭 200 急性胰腺炎 100 高血压急症 200 急性胆囊炎 100 严重心律失常 100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30 心肌炎 20 肠梗阻 100 心源性休克 30
创伤 500 主动脉夹层 20 多发伤 50 神经系统疾病 2000 严重颅脑创伤 30 出血性脑卒中 150 脊柱、脊髓创伤 30 缺血性脑卒中 500 严重胸部创伤 30 癫痫持续状态 20 严重腹部创伤 3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0 颌面部创伤 20 呼吸系统疾病 2000
其他系统疾病 ARDS/呼吸衰竭 100 内分泌急症 100 支气管哮喘 20 急性中毒 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 10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100100 肺血栓栓塞症 30 严重过敏反应(含过敏性休克) 20 泌尿系统急症 300 急性肾功能衰竭 50 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急症 100
(2)临床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
2。
—2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2临床操作种类及例数要求 临床操作种类 最低年操作例数 心肺复苏术*电除颤与电复律*中心静脉置管术*外伤清创手术*各类血液净化技术*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胸腔闭式引流术*经皮快速气管内置管术急诊医师主导的床旁超声评估技术肺动脉导管技术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操作及结果判读心包穿刺体外人工膜肺(ECMO)呼吸力学监测技术目标温度管理技术 1001002002001001001005050302020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 注:专业基地应能够单独或协助开展的代表本专科医疗水平的急救项目不少于15项。
*为必须具备的项目
3.医疗设备
(1)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28— 急诊区域急诊抢救室 重症监护室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表3急诊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 床旁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自动心肺复苏仪无创/有创心脏起搏器洗胃机心电图仪便携式监护仪中心负压吸引器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喉镜无影灯抢救车低温治疗设备床旁超声检查设备可视喉镜床旁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心输出量监测设备呼吸机除颤起搏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设备血气分析仪支气管镜设备低温治疗设备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心电图仪床旁超声检查设备喉镜 1台/床1台/2~3床1台1台1台1台1台1台1台/床1台2个/床或1个/床1台/2床1台/床1件2套2台1台1个1台1件1台/床1台1台1台/2~3床1台1~2台1台1台1个1件1台1台/床2台/床1台1台2套 —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急诊区域急诊手术室(间) 清创手术室 设备名称 麻醉机床旁监护仪除颤仪电刀中心吸引或电动吸引器备用电动吸引器中心供氧接口抢救车喉镜其他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各种手术器械清创手术台抢救车吸引器手术器械 (续表) 最低数量 1台/手术台1台/手术台1台1台/手术台2个/手术台,1台/手术台1个2个/手术台1辆/手术台2套若干 1台1辆1台若干
(2)急诊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的设备,见表
4。
设备类别医疗设备 模拟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与设施 表4急诊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数字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心肺复苏模拟设备人工气道管理模拟设备深静脉置管模拟设备机械通气模拟设备会议室或示教室及相应数字投影设备无线或有线上网设备中英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检索平台示教室(可同时容纳至少20人培训) 最低数量 1台1台2台2台5套2套2套1套 有有有有 —30— 急诊科专业基地细则
4.相关科室和实验室相关科室应有符合条件的内科、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医学影像科(包括超声)、病理科、检验科和输血科等。
培训基地科室设置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急诊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
(2)急诊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每年管理急诊患者100人次及以上。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人,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本专业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10名及以上。
4.指导医师职称和学历构成: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各科室或病区主任或副主任。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占科室总医师的60%及以上。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接受师资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
2.具有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的教学能力,具备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人际沟通、专业外语和科研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急诊及相关专业的医疗和教学工作15年以上,并在国内或本区域的急诊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 —3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Mini-CEX、360度评估等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急诊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总床位数包括抢救室及观察室的床位数。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人数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急诊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人。
—3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皮肤病与性病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
2.皮肤病专科医院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二)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建议床位不少于10张。
(2)病房年收治病人不少于3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50000人次。
(4)门诊条件:总面积不少于200m2,患者候诊和宣教区不少于50m2,诊室不少于5间,示教室不少于20m2,专用治疗室和化验室不少于3间。
(5)能够常规开展皮肤外科手术,每年手术量不少于400例,包括皮瓣等成形手术。
2.治疗疾病范围
(1)检查种类及例数,见表
1。
—3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常规检查种类及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 性病病原体及血清学检查或取材真菌镜检*及培养或取材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免疫学(主要是自身抗体)检验或取材斑贴试验、点剌试验等变应原检测(有合规检测试剂条件的情况下) 注:*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的检查及数量 最低月检查例次 20100*60* 1020
(2)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2。
表2常见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病种 最低年诊治例次 病毒性皮肤病*(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等) 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病、毛囊炎*、疖和疖病*、丹毒*、麻风、皮肤结核*等)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花斑糠疹*、孢子丝菌 病、念珠菌病*等)寄生虫、昆虫与动物引起的皮肤病*(疥疮、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痒疹、瘙痒症、人工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药疹等)红斑鳞屑类皮肤病(银屑病*、副银屑病*、多形红斑*、白色糠疹*、玫瑰糠 疹*、扁平苔藓*、线状苔藓、红皮病等)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痱、冻疮、鸡眼、胼胝、手足皲裂等)角化与萎缩性皮肤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发苔藓*、 小棘苔藓、黑棘皮病*、斑状萎缩、萎缩纹*等)皮肤血管疾病*(变应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等)代谢性皮肤病(环状肉芽肿*、与糖尿病有关的皮肤病*、皮肤淀粉样变*、黄 色瘤*、卟啉症、痛风*等)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等)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等)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玫瑰痤疮、多汗症、汗疱疹、斑秃、雄激素型脱发、多 毛症等) 1000 500*2000* 500*2000 500*1000 500* 500*500* 10050* 50*30*1000* —34—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病种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黑变病、炎症后色素沉着、雀斑等)皮肤良性肿瘤(色素痣*、血管瘤*、瘢痕疙瘩*、脂溢性角化症*、栗丘疹*、 表皮样囊肿*、皮脂腺痣*、表皮痣*、汗管瘤*、毛发上皮瘤、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恶性肿瘤(日光性角化症*、鲍恩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淋巴瘤等)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衣原体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 注:*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及数量 (续表)最低年诊治 例次500*500* 50* 100*
3.医疗设备
(1)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
3。
表3皮肤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要求设备名称 普通光学显微镜组织标本自动脱水机(病理科有即可)清洁操作台病理切片机(病理科有即可)恒温孵箱(37℃、25℃)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液氮冷冻治疗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中心吸引接口或电动吸引器常用急救设备 最低数量(台) 4111各111111111个/床1个/床齐全 —3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2)皮肤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的设施和设备,见表
4。
表4皮肤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施和设备要求设施与设备名称冰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 最低数量(台)1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具备以下符合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管理标准的相关科室(*为皮肤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科室):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及皮肤科实验室*。
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等临床科室。
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整形外科等临床科室。
病理科:能为皮肤科提供病理切片。
5.医疗工作量门诊工作量:应保障门诊每日接诊患者平均不少于30人次。
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管理病床不少于3张,每半年收治患者不少于48人次(每月平均收治8名以上患者)。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内医师组成:有从事皮肤病理、真菌、性病的亚专业,有开展冷冻、CO2激光、电解、光疗等治疗专业人员。
4.专业基地医师系列中正式在职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人员不少于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4名。
5.能够开展皮肤外科手术,且具备皮肤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不少于2人。
(二)指导医师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及以上,从事本专业医疗与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能阅读病理片。
—36— 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皮肤科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15年及以上,且正在从事本专业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
每周1~2天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在本地区本专业领域的临床诊疗和临床教学方面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如组织或者参与疑难病例会诊、组织或参与临床医师考试等。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根据住院医师不同的培训年限,采取递进式的培养方法。
注重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综合培养。
根据皮肤科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定期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门诊教学:在门诊或者病房,指导医师根据培训细则的要求,随时指导培训对象在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分析、治疗处理、沟通技巧等技能。
2.临床小讲课:每周至少1次。
3.教学查房:每两周至少1次。
4.教学病例讨论:每两周至少1次。
5.教学阅片:根据各基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病理学习或者日常教学的形式,保证培训对象掌握常见皮肤病病理特征。
6.临床技能床边指导:包括真菌取材直接镜检、皮疹活检取材、尿道分泌物取材、冷冻及激光治疗等。
7.临床文献研读会:每月至少1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培训对象主要参与的学术活动。
(二)考核评价每名培训对象在临床轮转中或结束时需要进行考核。
具体时间根据轮转计划表中的安排。
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考评与反馈,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动态评价机制,除日常考核、出科考核等,使用各种评价工具,注重病理阅片诊断能力考核,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皮肤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3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30天÷平均住院日)×总床位数]÷5}×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0天”是指每个月的平均天数;小括号内数值是指每个月病房每张床收治出院的患者人数;“总床位数”是指皮肤科病房的床位总数;中括号内数值是指每个月病房收治后出院的患者总人数;“5”是指每名住院医师每个月至少必须要完成的出院患者病例数。
“2”为修正系数。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指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皮肤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名。
—3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有精神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精神专科医院。
(二)精神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精神科床位不少于70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2)病房年收治病人不少于1400人次。
(3)年门(急)诊量不少于75000人次。
2.诊疗疾病范围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1。
应满足75%以上的病种及例数,不足部分可联合1家协同单位。
疾病种类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强迫/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其他(可含以上病种) 表1病种及例数要求 最低年诊治例数 300400200500
3.诊疗设备精神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见表
2。
—3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2精神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台(个) MECT治疗仪
1 TMS治疗仪
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1 注:专业基地所在医院配备的医疗和教学设备,应符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精神专科 医院的核准标准
4.相关科室和实验室精神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具备以下相关科室,即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以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二选
一,检验科等。
精神专科医院需协同具备相关临床科室。
精神科专业基地相关的实验室包括辅助检查室、心理测查科(室)和物理治疗室,均须具备诊疗服务所要求的设备。
5.医疗工作量应保障住院医师轮转科室管理床位和管理病人总数,均应达到培训内容细则的最低要求。
第1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急诊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病房的轮转要求,管床3张及以上,管理病人47例及以上,管理急诊病人70例及以上。
第2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精神科普通病房的轮转要求,管床4张及以上,管理病人45例及以上。
第3年,应保障住院医师完成精神科轻症病房、专科或专门病房及门(急)诊轮转,管床4张及以上,管理病人25例及以上。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3.综合医院精神科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5名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20名及以上。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比例至少1∶
1。
—40— 精神科专业基地细则 (二)指导医师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医疗、教学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规范地示范和带教专业技能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意识,热爱住培工作。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教学工作超过10年。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
1.有详细的年度和阶段教学计划。
2.专业基础培训和专业强化培训两个阶段的理论与技能课程、课时应各不少于30学时,并且每年至少循环一次。
理论课重点内容是精神症状学、精神药理学、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与诊疗规范、精神科伦理与法律;基本技能专项训练以临床督导和CBL教学为主要方式,重点内容是精神科临床思维、精神检查与病史采集技能、临床沟通技能、精神科病历书写。
3.临床小讲课每周至少1次,教学查房每两周至少1次,专项技能培训每月至少1次。
4.指导医师每周至少进行1次临床督导教学(如精神检查、临床沟通等)。
5.指导医师每年至少指导住院医师完成1例含综述的病例报告和1例临床伦理与法律案例学习报告或心得。
6.专业基地应有详细的课表、教学记录、考核登记。
(二)考核评价
1.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组织住院医师在出科和结业时对指导医师进行匿名评价,并对指导医师进行综合考评,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
2.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过程考核管理,制订出科考核的原则和方案,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以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为重点,予以360度评估,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通过培训与考核,以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精神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4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1.按管床位数测算公式:精神科有效床位数÷4=专业基地容量说明:“4”是根据本细则中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数不少于4张;精神科有效床位数=精神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85%≤床位使用率≤100%。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3=专业基地容量说明:“3”是指本细则规定的“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3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精神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综合医院10名,专科医院18名。
—4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设有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总床位不少于1000张。
2.三级脑科专科医院,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二)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不少于60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床位周转率不低于15%。
门诊诊室不少于4间。
(2)年收治住院患者不少于100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
(4)年急诊量不少于1500人次。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例数: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收治病种及数量包括神经内科各领域常见疾病,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见表
1。
规定的病种、诊断技术均为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内容。
—4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与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颅内感染性疾病偏头痛(含门诊病例)癫痫(含门诊病例)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单发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含门诊病例)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周期性瘫痪阿尔茨海默病(含门诊病例)多系统萎缩线粒体脑或肌病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脑病副肿瘤综合征遗传性共济失调自身免疫性脑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最低年诊疗例数 300100 153 20100100 101010202010 510 3555555555
(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见表
2。
操作种类腰椎穿刺术肌肉或周围神经活检 表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要求 最低年完成例数1003 —44—
3.医疗设备
(1)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见表
3。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设备名称 脑电图仪肌电图仪诱发电位仪经颅超声多普勒仪 表3神经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 最低数量(台) 2212
(2)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表4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X线机CT机MR机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PCR仪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便携式B超机便携式X线机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呼吸机除颤起搏器心肺复苏模拟人腰椎穿刺模拟人或模具 最低数量(台) 111111111111122
4.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应包括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儿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精神科(或心理卫生中心或临床心理科)、急诊科等,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培训细则》规定的相关科室设置及其轮转要求。
—4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
(2)门诊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接诊患者不少于5名。
(3)急诊工作量:保障每名培训对象日接诊患者不少于5名。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7人及以上,其中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2名、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2名、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3名(技术职务级别高的指导医师可以替代技术职务级别低的指导医师)。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年。
2.能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常用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
指导医师所从事的亚专业依据每年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认定,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教学工作超过15年。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专业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
留存原始资料含签到表及住院医师反馈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年度业务水平测试,还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46—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神经内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5=专业基地容量说明:“5”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数不少于5张”。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按照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人数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0名。
—4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全科临床基地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全科专业的临床基地原则上设置在三级综合医院。
2.医院年门诊量不少于400000人次,年急诊量不少于2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不少于10000人次。
3.医院应设置以下全科所需的必备轮转科室: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皮肤科、五官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科(感染疾病科)、精神科、医学影像科等。
(二)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全科应独立设置,门诊诊间数不少于2间,其中一间为全科教学门诊;全科病床数应满足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教学需求,以20~40张为宜;有独立的示教室。
(2)全科年门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年收治病人不少于500人次。
(3)同一法人机构内应至少具备包括全科在内的10个必备轮转科室,缺如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协同培训的科室(含亚专业)不超过3个。
2.诊疗疾病范围
(1)收治的疾病种类及数量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2)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及数量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 —48—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医疗设备
(1)全科诊间应配备检查床、血压计、便携式血糖仪、检眼镜、检耳镜等设备。
(2)轮转科室配备的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 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各项要求。
(3)临床能力培训(或医学模拟)中心,具备可满足全科教学和实践操作所需 的临床技能训练模拟设备及医学临床思维训练考核评价平台。
4.相关科室及实验室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所在医院除必备的轮转科室外,还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 学科、检验医学科等相关科室。
5.医疗工作量应保障培训对象在病房轮转期间全科管理病床3~5张、其他科室管理病床 2~3张,在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接诊患者5名及以上。
(三)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全科应设置专职的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岗位。
教学主任负责全科专业基 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教学秘书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15名及以上,其中内科、全科至少各3名,神经内科、外科、儿 科、急诊科至少各1名。
师资队伍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少于1/3。
(4)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院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培训,并获得全科师资培训证书,其中经过骨干师资培训或国家级师资培训的人员不低于1/5;全科和内科从事全科带教的指导医师均应参加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其他轮转科室至少各1名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全科指导医师执业注册范围均应含“全科医学专业”。
(2)有临床带教医学生、住院医师或进修医生教学实践经验2年及以上。
(3)熟悉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情况,在基层实践基地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会诊及示范教学等工作。
其中,全科指导医师至少每月1次,其他科室指导医师至少每年1次。
(4)热心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取得全科医学指导医师资格后能够确保指导培训对象的教学时间。
全科指导医师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 —4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能力。
(6)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主要轮转科室指导医 师在病房工作期间应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在门诊工作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20名及以上,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15名及以上。
3.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执业注册范围应为“全科医学专业”或加注为“全科医学专业”,从事全科医疗和教学工作至少5年。
(2)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3)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教学要求
1.临床基地教学管理部门应每年到基层实践基地指导、督查教学工作。
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相关会议,负责组织协调培训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
2.临床基地应设立全科教研室,成员包括各主要培训科室及基层实践基地人员。
全科教研室负责组织召开全科培训相关会议,如布置工作会、总结会、指导医师座谈会等;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如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出科考核等。
3.全科牵头负责具体落实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任务,包括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管理、轮转计划安排、考勤考核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等。
4.临床基地主要轮转科室(如内科、神经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等)应分别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明确相应成员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二、全科基层实践基地 (一)所在基层医疗机构规模
1.为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或诊所。
辖区服务人口原则上不小于5万,每名指导医师管理的慢性病病人不少于200人。
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完善。
与上级医院建立有定点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
2.应具备的科室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精神疾病管理科(或精防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
3.基层医疗机构主管领导需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熟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二)基层实践基地基本条件
1.轮转科室应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并能够满足《住院医师 —50— 全科专业基地细则 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其中全科、预防保健科应在同一法人机构内;其他轮转科室可与临床基地的相关科室共用。
2.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有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必要的教学条件及设备。
4.图书室至少有10种以上全科医学、社区卫生及临床医学相关领域学术刊物,20种以上常用参考书或工具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功能。
5.全科、预防保健科等主要轮转科室应保证培训对象有一定的工作量,轮转全科时应确保培训对象平均每日接诊不少于10人次。
(三)基层实践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主任岗位,执业注册范围应含“全科医学专业”,负责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
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秘书岗位,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至少5人,其中全科至少3人,预防保健科至少1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至少1人。
(4)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者至少5人;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过临床基地组织的院级及以上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经历3年及以上;全科师资执业注册范围须含“全科医学专业”。
(2)指导医师每日平均服务量不低于20人次。
(3)全科指导医师应确保教学时间,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
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基层实践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历5年及以上;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2)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基层实践基地教学要求
1.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或教研室),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2.培训期间积极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病例讨 —5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论至少每两周1次。
有条件地开展教学门诊等特色教学活动。
3.基层实践基地轮转结束时应安排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 中技能考核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规定的主要技能为主。
三、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全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4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全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8说明:“3”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8”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全科要求病房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临床基地全科注册(或加注)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人数×2×8说明:“2”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2;“8”是根据本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在全科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公式: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人数×2说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涉及多个临床科室,“2”是根据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为1∶
2,按全科住院医师均匀分布全院轮转科室计算。
公式:基层实践基地符合带教条件、注册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指导医师人数×2×4说明:“2”是根据基层实践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
2,“4”是根据基层全科连续轮转最长时间3个月,全年最多可安排4轮次。
一个临床轮转基地可根据培训需求遴选基层实践基地,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为其所有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之和;当一个基层实践基地有多个合作的临床轮转基地时,则各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平均分配该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全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2名。
—5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设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三级康复中心或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二)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不少于30张;康复中心或康复专科医院不少于120张。
(2)年收治病人不少于450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5000人次。
(4)床位使用率不少于85%。
(5)平均住院日:综合医院不多于28天;康复中心或康复专科医院为45~60天(根据不同疾病种类而定)。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及例数,见表
1。
—5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名称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骨科疾患及运动医学的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慢性疼痛的康复心肺疾患的康复儿童康复其他疾病 注:*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病种 最低年诊治例数 80802020101010
(2)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
2。
表2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种类和例数要求 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种类 最低年完成例数 各种穿刺操作及注射技术 50 肌骨超声实践/心肺运动试验/步态分析 50 神经电生理 50
3.医疗设备
(1)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按照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配置该专业所需的医疗设备。
此外,根据培训要求须配备以下至少1种专项设备,见表
3。
设备名称步态分析仪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试验仪 表3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最低数量1套1组1台
(2)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
4。
—54— 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设备名称 大型X线机彩色超声仪CTMR神经电生理脑电图仪动态心电图仪尿流动力学设备 表4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要求 最低数量 11111111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相关科室: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的相关科室应有符合条件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或矫形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儿科、ICU、放射科、超声科、神经电生理室、脑电图室等。
(2)实验室: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的相关实验室应有符合条件的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内科疾病相关的实验室等。
5.医疗工作量
(1)病房工作量: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日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平均管床位5~12张)。
(2)门诊工作量:在康复医学科培训期间,应保障每名住院医师年门诊量不少于100人次。
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配备
1.专业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2名。
3.专业基地应保有在职指导医师8名及以上,其中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之和占30%。
4.专业基地应有相对固定的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3名师资,亚专业研究方向应不少于3个。
(二)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医 —5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疗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指导住院医师“三基”训练的能力。
2.具备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人际沟通、专业外语和科研意识等综合 能力。
3.定期参加住培师资培训。
一位指导医师认定不超过2个亚专业。
4.康复技师条件:具有康复治疗本科且中级技术职务3年及以上,取得对住 院医师进行康复治疗指导资格的技师。
(三)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和教 学工作超过10年及以上。
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要求 (一)教学活动教学基地应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查房(或康复评价会)至少每两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至少每月1次,鼓励结合本专业基地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二)考核评价专业基地及轮转科室应制订过程考核的原则、方案和计划,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对住院医师进行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可使用各种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并适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四、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康复医学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2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或区间值。
1.按床位数测算公式:康复医学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5=专业基地容量说明:“5”是指本细则中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5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公式:专业基地内符合条件的指导医师总数×2=专业基地容量说明:“2”是指本细则规定“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住院医师不超过2名”。
(二)最小培训容量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康复医学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6名。
—5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2022年版) 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
一、基本条件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医院内应设置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和(或)专科ICU(包括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科ICU),且应符合2009年2月13日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相关条件。
3.医院的内科和外科应为住培专业基地,并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条件。
(二)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条件的ICU总床位20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ICU、外科ICU及急诊ICU等专科ICU的床位数)。
(2)年收治住院病人不少于750人次。
须同时收治围术期和非手术的重症患者。
(3)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0%。
2.诊疗疾病范围
(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
1。
—5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 疾病种类 最低年诊疗例次 非手术重症患者治疗*高危患者围术期治疗*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持续状态*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癫痫持续状态*多发创伤*重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