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qq里的压缩文件怎样发到微信里

压缩文件 11
周刊法眼法度法魂 2016年9月26日星期一第五版《法周刊》第476期周刊部主办 法治热点 电信诈骗被害人被冻结资金有望3日内返还 9月20日,中国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查明的冻结资金,及时返还人民群众,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返还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要求,公安机关 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被害人,并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财产作出资金返还决定,实施返还。
公安机关要主动与被害人联系,依法办理资金返还工作,不得以权谋私,收取任何费用。
章公祖师肉身像荷兰藏家要求福建村民提供法庭费用担保 受福建村民委托、在荷兰进行章公祖师肉身像追索诉讼的诉讼代理人9月20日确认,此案被告、荷兰藏家奥斯卡·范奥弗里姆向法庭提出由原告福建村民提供法庭费用担保要求,法 庭将于10月中旬做出裁定。
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在福建省三明 市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和东浦村共同拥有的普照堂被供奉上千年,于1995年12月15日发现被盗。
2015年3月,该佛像在匈牙利展出时引起广泛关注,藏家范奥弗里姆随即撤展。
在此后的归还谈判中,范奥弗里姆提出了福建村民无法接受的条件。
去年11月,阳春村和东浦村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授权中荷律师团队进行追索诉讼。
村民在诉求中指出,被告购得肉身像的行为绝非善意取得,依照荷兰法律也无权拥有佛像内所含的他人遗骸。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本“米其林” □罗书臻 9月21日,米其林中国正式发行了《米其林指南上海2017》,据说这是米其林在全球发行的第28本餐饮指南,也是米其林推出的第一本中国内地餐饮指南。
不过指南发布后引发口水争议,包括粤菜入选过多而上海本帮菜却屈指可数、菜式选择更趋近西方审美等,毁誉参半。
所谓“众口难调”,想用一本指南解决所有人的“口味”问题,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要出一本大家都满意的餐饮指南,估计这指南上的餐厅名单会长得没完没了。
有位专门研究中国美食的外国专家表示,她不相信米其林的评委能只身评选出真正的中国最佳餐厅,因为中国烹饪为群体服务,大家共同享用家庭式的多种菜肴。
“如果一个人去品尝,不可能感受到一顿丰盛均衡的中国饭菜,”她说,“即便你去10次,也不可能体会到不同菜肴相互搭配映衬的妙处。
” 不过,人家米其林就给自己定位就是“指南”,言下之意就是“仅供参考”,人家没说自己是评比,要给餐厅分个三六九等,或者上不了指南的就不值得吃。
除了“舌尖”之外,有其他更多的因素在决定着这份“榜单”。
当然,入选米其林指南的餐厅,其品位肯定差不到哪去了,看看价格就知道了,大部分都很“壕”。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外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价格定位,人均消费通常在3000元至4000元人民币之间。
面对“米其林”这块金字招牌,浪漫的人说,那是感觉和氛围,刻薄的人说,那是虚荣和浮华,而对更多的人来说,那是很贵和非常贵的区别而已。
贵不是米其林餐厅的评选标准,但肯定是一种保证,或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难以想象沙县小吃或者黄焖鸡米饭这样的大众快餐可以入选米其林。
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次入选的米其林星级餐厅或是必比登餐厅,有些在大众点评上只有三星半的评价。
贵的不一定好吃,好吃的不一定贵,而且吃货们的口味差异又太大,所以纠结于米其林餐厅的评比到底公平不公平,或者到底值不值得去吃,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
别说贵的餐厅难选,就是大众口味,有天和朋友一起吃饭,上了一道炒米粉,于是大家就为谁家乡的炒米粉好吃而争得不亦乐乎。
于是让人想起了粽子、豆浆这些传统食品的“咸甜党”之争,要是万一哪天粽子和豆浆能够入选米其林,那“咸甜党”更不要吵翻了。
和米其林指南相比,风靡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那些餐厅,显得更有人间烟火的气息,米其林餐厅以星级酒店里的餐厅居多,而《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餐厅,大多委身于寻常巷陌,服务普罗大众。
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厅,都不允许穿着运动装和运动鞋去吃饭,不然是会被笑话的,所以有人说,“米其林三星”是格调生活的风向标。
据说,所有的米其林主厨们都必须具备两个特质:一是要富有激情,对烹饪过程,伟大的厨师必须怀抱热情;二是有自己特别的想法,包括对原材料的把控、调动和搭配,要挖掘食材的特色。
米其林的美食,更多是被当作艺术来欣赏和飨用的。
在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在奢侈高档的米其林餐厅,往往给人一种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对了,一个餐厅的菜量,基本上是和价格成反比的,而且去米其林餐厅吃饭的人,基本上不会是冲着“饱”去的。
责任编辑联系电话电子邮件QQ群号 王俏010-67550946fzk@59261458 本刊特稿 □本报记者安海涛本报通讯员陈志鑫吴淑贞 厦门集美破解执行难的“清障作业” 执行难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关系到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创新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压缩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空间,全力破解执行难。
■机制创新五级响应分类推进 “以前机砖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气,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影响我们周边居民的生活。
现在机砖厂终于搬走了,我们可以回到原来的好环境了。
”陈阿伯指着面前的一片空地给记者看,言语中流露着感激,“这次法院的力度很大,没有这种强制搬迁,我们还不知道要受多久的罪,真的要感谢法院!” 2015年11月,集美法院联合辖区街道办、公安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对一处多年非法占用场地的机砖厂进行强制腾空。
此次开展的腾空行动,既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周边环境卫生,附近居民纷纷拍手称赞。
按照法院生效判决,被执行人老林应将其占用的场地归还申请人,但其以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砖窑,要求给予补偿为由拒不腾退。
对老林的不合理诉求及到期后仍未自行腾退的行为,集美法院果断启动五级应急方案及执行联动机制,经区委政法委协调相关部门采取统一行动,打赢了一场强制腾退的战斗。
集美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庆东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集美法院对执行机制进行改革,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将执行案件分为五类,相应制定五级应急方案,各种方案启用不同级别的执行联动机制,最高级别为上报区委政法委协调相关部门采取统一行动,五级执行联动机制有效确保了各类案件执行实施过程的顺利开展。
” ■刑罚威慑重拳打击拒执行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集美法院把此类案件作为破解执行难的重点来抓。
2016年4月,集美法院与区公安分局就如何完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民事强制执行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进行沟通与研讨,双方就打击此类犯罪问题签署会议纪要,切实发挥刑法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震慑作用。
“非常感谢集美法院,要是没有他们帮忙,我们这些工资肯定拿不到。
”今年年初,看着发到手里拖欠了近两年的工资,惠亿服装厂的工人们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015年下半年至今,有两起共拖欠38名工人工资的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工厂资产被转移,经营者下落不明。
对于工厂经营者拖欠工资且转移财产的行为,集美法院及时将该情况通报给公安局,公安局以涉嫌 集美法院执行法官为一起涉民生案件申请人送执行款。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侦查,对工厂经营者进行网上追逃并抓获,两名经营者最终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为争取宽大处理,两名经营者主动支付了工人报酬共计18万余元。
“我们还在全省率先与电力部门就涉案房地产中止供电建立协作机制,明确了协助中止、恢复供电行为的法律性质,规定了法院与电力部门实施中止、恢复供电强制措施的流程,同时明确建立日常工作联络机制,共同重拳打击拒执行为。
”张庆东介绍。
■大胆突破悬赏公告征集线索 为推动执行工作向纵深领域发展,集美法院大胆尝试,突破创新,2016年7月,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大媒体在全市率先推出悬赏执行公告,依靠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
“被执行人林某夫妻二人欠申请执行人本金200万元,从2014年起至今本息未付,因二被执行人尚有其他诸多债务未偿,其名下财产被不同法院查封,且二被执行人一直躲避执行,长期难以取得联系,申请执行人合法债权难以实现。
我们通过创新执行方式,刊登悬赏执行公告,向全社会征集财产线索,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偿还债务。
”集美法院执行局一科科长谢礼介绍。
此次悬赏执行,对提供被执行人除法院查控信息以外的有效可执行财产的举报者,申请执行人同意按照其提供财产信息所获得执行款的5%至20%支付赏金,并同意由法院从执行款中优先扣 除赏金,法院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此次悬赏执行公告费用及赏金均由申请执行人承担。
悬赏公告发布当日,被执行人林某即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联系。
后经法院协调,该案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案件执行取得初步成效。
集美法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出全市首个执行工作微信公众号“集美法院执行在线”,由专人负责公众号的维护工作,定期更新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为加大该公众号的知晓度,我们制作包含公众号二维码的宣传海报,到辖区各村居委会进行张贴。
在公众号推出后,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升关注度。
”集美法院执行局书记员杨小芬向记者介绍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情况,“自2015年9月该公众号开通以来,目前已有关注人数2655人,推出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名单48期,共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237人,共被阅读10万余次。
” 此外,针对集美辖区银行人流量大的特点,集美法院与辖区银行进行合作,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辖区银行网点大厅的LED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首批200个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移送厦门农村商业银行于辖区的各营业网点进行滚动播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络速控有效压缩避执空间 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建立,不仅加快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询速度,加大财产查控范围,也有效压缩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逃避义务的空间。
集美法院 李松荣摄 充分利用最高人民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三级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使得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无处遁形。
2014年,厦门大利贸易公司与福建元时贸易公司等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
大利公司多次催收,元时公司多次制定还款计划,在诉讼阶段双方还达成调解,但元时公司均未按还款计划履行。
无奈之下,大利公司向集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受理该案后,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快速全面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一共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71个,查封被执行人名下不动产8处,拟对不动产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并将被执行人全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张庆东向记者透露。
通过采取一系列执行举措,元时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向大利公司支付了近800万元的货款。
“仅用20天,集美法院就帮我们追回近800万元的货款,真心给他们的执行力度点赞!”在4个案件全部执结后,大利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对记者说。
据悉,2016年以来,集美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共发起查询86万余次,冻结、扣划银行存款7633万余元。
■专项行动集中发力常态执行 2016年6月,集美法院执行法官们来到申请执行人老王的家里,为其送去了16万元执行款。
老王的儿子在学校与同学小朱玩耍打闹,其儿子被小朱推倒,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并陷入昏迷。
经司法鉴定,小王伤残等级评定为一级,处于植物人状态,长期需要专人护理。
2014年6月,老王夫妻将学校、小朱及其父母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其儿子人身伤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
厦门中院二审作出终审判决:小学赔偿小王损失48万余元及后续治疗费每年6300元;小朱赔偿损失52万余元及后续治疗费每年6300元。
2016年2月,老王夫妻向集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学校、小朱及其父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法律义务。
立案后,集美法院执行局高度重视,组织成立专案小组研究执行策略,加快执行进程,加大执行力度,确保将执行款执行到位。
“我们一方面积极主动与老王夫妻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向学校发出执行通知,限期履行法律义务,冻结学校的银行账户,督促其分两笔支付全部执行款。
”集美法院执行局法官冯文瑞说。
2016年5月,学校应赔偿钱款全部执行到位。
而针对被执行人小朱父母是来厦务工人员、经济能力有限的客观情况,执行法官多次组织老王与小朱父亲进行沟通协商,但小朱父亲一直强调其无经济能力而拒不履行赔偿义务。
执行法官冻结了小朱父母的工资账户,并依法对小朱父亲司法拘留十五天。
之后,小朱亲属主动联系法官,愿意帮忙劝导小朱父亲并筹措款项。
在法官的教育和亲属的劝导下,小朱父亲答应积极筹措执行款。
最终,老王家与小朱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小朱家在十五天内支付执行款16万元,老王家自愿放弃剩余执行款及后续治疗费,小朱父亲的亲属为和解协议提供执行担保。
集美法院通过定期开展集中执行专项活动,集中力量对涉及民生或经济发展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
2016年以来,该院共开展了涉民生案件百日“执行风暴”专项执行活动、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及执行难集中攻坚月行动等,共执结涉民生案件144件,执行到位金额703万余元;执结涉金融案件38件,执行到位金额3400余万元;清理积案2128件,结案标的2597万余元。
下一阶段,集美法院将继续组织开展涉执信访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及涉腾退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发挥集中执行的优势,汇总难案大案,集中办理,力争化解一批、执结一批。
对话新闻当事人 □本报记者安海涛本报通讯员陈志鑫 访谈对象: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院长温文华 法周刊:请您谈一下执行工作中主要有哪些难题? 温文华:办理执行案件遇到的难题有:一是被执行人人难找、财产难寻。
以往财产的查询主要依靠执行干警跑车管所、银行、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等单位进行查询,该种查询方式不仅效率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查询覆盖范围小。
二是惩戒力度不足。
虽然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但往往因为被执行 点点滴滴的努力汇成司法暖流 人下落不明而较难适用,另外,通过拒执罪等打击严重拒执行为的情况也比较少。
三是执行干警单兵作战模式具有局限性。
执行干警之间、相关部门之间在办理大案要案过程中未形成有效的配合,导致案件执行力度较小。
法周刊:面对上述难题,集美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温文华:我们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用点点滴滴的工作实效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鼓励工作创新,集思广益。
解决执行难问题,不仅关乎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也关乎着司法公信是否有效树立,因此,我院执行局 定期召开局务会,鼓励执行干警积极地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献计献策,在遵循执行工作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勇于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真正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
二是增强人员配备,集中力量。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是解决执行难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院执行干警人数共16人,占全院干警人数的16%,执行干警配置占比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另配备辅助人员11人,确保执行干警集中精力办理案件,提升执行工作成效。
三是重视沟通协调,联合执法。
我院不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络,积极地走出去,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共同健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治机制, 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内外合力,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而努力。
法周刊:今年以来,集美法院治理执行难取得了哪些成效? 温文华:通过强化执行措施,今年以来,我们共受理执行案件2096件,结案1437件,同比分别增长27.88%和51.42%,执行到位标的额8168万余元,同比增长95.41%。
通过执行联动机制,我们顺利办理强制腾退类案件16件,拘留被执行人30人,查封31家被执行人公司机器设备,查封房产73处,扣押车辆12部。
此外,通过加大失信惩戒及曝光力度,共有104人迫于执行压力前来法院自动履行还款义务,涉及金额 1596万余元。
法周刊:接下来的执行工作有何 打算?温文华: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 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加大对“老赖”的惩治力度。
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信息技术与执行工作的全面融合,强化执行方法创新,依法用足用全法定执行手段,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
同时我们也看到,全面治理执行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将在上级法院的统筹部署下,加大宣传,为治理执行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社会环境,推动法治社会及诚信社会的建设。

标签: #苹果 #打开网页 #文件 #东西 #服务器 #注册商标 #加载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