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是世界的一部分,142020

carry 5
年8月11日星期二责编:李煦版式:丽菲责校:正杰 读周刊 读书 伦理学就在身边我读 秦孟婷 爱心捐款,一位富豪捐了几十万,我们觉得少了,再捐点才合适;一位拾荒老人捐了几千,我们觉得太多了,希望他收回去。
我们下意识的思维是:有钱就要捐更多,达不到我们的心理预期就该谴责,捐多了我们心里过不去。
我们还喜欢给捐款搞排名,把慈善搞成“攀比”。
可是这种心理一旦表达出来,又容易被说成是“道德绑架”。
于是很多人在面对这个议题时,往往会陷入迷茫——该捐出多少财产去做慈善?有没有标准?我们希望富人捐更多钱,本意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为何又会产生矛盾?我们的行为完全出于道德吗? 不仅是慈善,还有太多争议事件,尚未思考和讨论清楚,我们就急匆匆“站队”。
这也是为何,网上的论战会此起彼伏,最终陷于毫无理性的口水仗中,永无终结之时。
这其实就是“身边的伦理学问题”,而且是习焉不察的大问题。
面对伦理难题,我们的人生经验、道德直觉和生活常识,似乎远远不够,既不完整,内部也存在冲突,很难经受科学和逻辑的检验。
英国著名的哲学科普作家朱利安·巴吉尼就很喜欢对这类问题庖丁解牛,像做数学题一样呈现步骤。
他之前的作品《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简单的哲理》等等,卖得很不错,都是一些很有谈资的小书,不懂论证工具的人也完全能读进去。
今年的这本《你身边的伦理学:20个大问题》也延续了一贯的风格。
回到开头的慈善话题。
“有钱就要捐更多”,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冷酷事实是,全球将近半数人口每天只靠不到2.5美元过活,也就是一个月不到500元人民币。
可见,相对于世界来说,中国人的收入在中上水平;相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有功夫在网上啪啪敲键盘的也应该算是“有钱人”。
可是阿里大数据显示,平台上300亿笔捐款,95%捐的不超过一块钱。
按照“有钱就要捐更多”的逻辑,网友似乎捐太少。
看看吧,直觉经不起数字和逻辑的检验。
那我们是否有捐助的义务呢?作者又做了“关于义务的论证”——援助他人是种深刻的情感冲动,如果慈善事业是要我们根据道德义务的要求而行,那么就成了非做不可。
论证责任时,作者也尊重历史事实,表示西方世界的财富以某些特定的方式从他人的苦难中获益,全球的贸易体制不公平,它让穷人受苦、富人得益,却很难指出任何特定的个人必须为此负责。
在最后,作者表示“赤贫的人们也一样希望能享受那些较富裕的人们所拥有的美好事物”“,我们目前对于济贫所做的事,其实还远远不够”,这样的说法对于慈善来说才是强有力的。
身边的故事,浅白的表述,清晰的论证,教我们学会说理。
读完对于一些有关道德的社会话题,我竟不敢随意开口点评、参与论战了,因为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理论和实际也有冲撞,有些事一两句根本说不清,得不出标准答案,但至少让我们学会有层次地思考。
我们这个社会并不回避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反而鼓励人们在不断的争论中获得新知和灵感,这也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碰撞。
但是“吵架”也是一门学问,关键不在于嗓门大、言辞尖刻,而在于用理性的力量服众。
网友常说,每次吵完架都后悔,感觉没发挥好。
那是因为理性不够,在混乱中不能保持自洽的逻辑、清晰的思路,只能慌不择路,口不择言。
《生死守护》 张平著作家出版社 这是张平继《天网》《生死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之后又一部反映政治生活中短兵相接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
作者一贯坚持真实,真实带来的冲击力,让矛盾冲突无处回避与躲藏。
作者跳出了常规的“反腐”小说套路,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只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才会有健康的政治土壤,才会开出美丽的花、结满甘甜的果实。
《未来生活简史》 [以色列]罗伊·泽扎纳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正在发生的三场科技革命将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甚至在未来重新定义人类。
它们分别是:个性化制造革命、智能革命和生物革命。
作者是国际智能与未来学家,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员。
本书预测三场科技革命在未来生活场景的应用,以及它们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人类又该持怎样的价值观对待和利用科技赋予我们的力量? 《唐朝的想象力:盛唐气象的7个侧面》 蒲实丘濂编著中信出版集团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心态自信雍容,经济与文化生活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因此成为很多人梦想生活的时代。
《唐朝的想象力》一书以《三联生活周刊》大唐建立1400周年主题的封面故事为主体内容,从城市、女性、唐诗与酒文化、胡风、宗教、美食及与世界的关系等7个方面,试图还原盛唐气象的风貌,呈现它的盛世风华。
《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 [英]特莉·纽曼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伟大的作家从不追随时尚,而是让时尚追随。
50位举世闻名的作家、80张珍贵照片,捕捉文学与时尚交会的惊喜瞬间。
让伟大的作家不再隐身于他们的文学作品之后,而是来到诸位深爱他们的读者面前,让我们看见他们的穿着,知晓他们对穿着的感受,瞥见他们生活的世界和生活的瞬间,洞悉他们的穿着与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婚内失恋》 邓惠文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婚姻不仅有幸福甜蜜的一面,同时也是一道人生新关卡。
从此懈怠,拒绝成长,原本的幸福很可能悄然而逝;相反,盲目努力,累加错误,也只会让状况越发不可收拾。
面对中式社会文化、夫妻角色,承担着抚养儿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如何打理这千丝万缕的束缚,稍微活得自在一点?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快览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长江日报记者肖畅 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乔治·莱考夫,一直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政治,尤其是公共政治辩论和框架构建问题。
其新著《别想那只大象》以“框架”作为穿透语义的核心要义,告诉我们语言背后是我们大脑中的认知框架,它让语言承载、唤起观念,让我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
我们无法孤立地认识某个词,而必须把它放进认知框架 先来讲一个陈年旧案。
1997年,美国州警查获一起贩卖大麻案,并先后在当事人马斯卡列罗的车厢内、销售窝点的汽车后备厢内发现了枪支。
根据《美国法典》,在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中“携带、使用枪支”将加重刑罚。
一审法官当即立判,给了最高刑罚5年。
马斯卡列罗不服判决,一路上诉。
辩护律师认为:马斯卡列罗的枪支是放在汽车杂物箱和后备厢中,他没有使用,不符合《美国法典》中对“携带、使用枪支”的规定。
律师认为“carry”指的“随身携带”,枪支放在杂物箱和后备厢不属于“随身携带”。
最高法院大法官引经据典,重估语义,最后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
问题来了:词语有客观存在的语义吗?通常人们 会认为语义来自词典义,但假设词典不为一个词语列举不同时期的例句,也就是建立一个包含大量用法的词汇库,我们很难通过简短的定义真正理解一个词语。
也就是说,词语并不存在一种客观稳定的状态,譬如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交流情境,通过说话人意图的理解把握,来理解对方所说的某个词语的意思。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人沟通“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尤其是在微信聊天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面交流,由于置身在与对话者相同的情境中,对方的一颦一笑将大量表情信息推送给你,使你很容易了解对方的意图,使简短的词汇都能够马上被心领神会。
但如果在微 信中呢?由于失去了具体情境,当日常口语交流变成面无表情的文字发送出去,往往造成大量误解,你以为的和颜悦色,也许被对方捕捉为冷漠无礼。
微信交流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脑补情境、对方的意图,才能愉快地聊下去。
乔治·莱考夫认为,我们无法孤立地认识某个词语、概念,而必须把它们放进认知框架。
认知框架是一套系统,系统决定孤立字词的意义,因为“框架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
因此,框架也塑造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制订的计划、我们行为的方式,以及我们行动的好坏结果的认定。
在政治上,框架塑造了我们的社会政策及我们用来执行政策的制度。
改变我们的框架,就是改变所有这一切;重建框架,就是变革社会”。
如果不能与框架相符合,人们不会把事实当“事实”来接受 人们用框架认知语言,即是用框架认知事实。
什么是事实,客观现象是否等于事实?再来讲几个案例。
2014年6月12日凌晨,某大学副校长驾车在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时,与一辆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遇难。
尽管当时事故的责任认定尚未做出,但新闻描述无一将矛头指向大货车司机。
当时该校官方微博发布消息:“6月12日早晨,我校副校长驾车从家里到学校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
惊闻噩耗,师生同仁深表哀痛。
”但随后调查发现,车祸发生时高速监控录像显示,小轿车当时超速想从中间车道加速超越大货车,大货车紧急刹车,但由于惯性未能停住,继续向前行驶,整车圆木瞬间将小轿车压住,涉嫌超车并道的副校长瞬间死亡。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万州发生公交坠江事 件,事故原因是: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但在事故发生当时,自媒体甚至新闻媒体普遍采信的是这一事件描述:一辆驾驶红色小轿车的女性驾驶员,由于违规越线逆行,与公交迎面相撞,导致公交坠江。
同时网上盛传这样一张图片:该女性司机坐在路边,身旁是一辆车头严重损坏的小轿车。
在一起车祸面前,当“货车司机”与“大学校长”两个身份并置,当“女司机”“红色轿车”这些标签被放大,事实就在人们心知肚明中呼之欲出了。
在许多人所以为的事实中,不符合认知预期的信息被忽视或者过滤,符合预期的信息被放大,使得许多毫无因果关系的信息被裁剪拼贴起来,并疯狂地传播。
从认知科学来看,人们对事实的认知、接受或者描 述,往往会潜意识沿用一套固定的逻辑,也就是说,大家会把未知的事实纳入自己熟悉的认知框架,从而认定自己所“愿意接受的真相”。
乔治·莱考夫认为,如果一个真相会被接受,那么是因为真相与人们的框架相吻合,反之,如果真相不符合框架,那么就会被人为扭曲,从而让真相与框架相吻合。
“神经学告诉我们,人们拥有的每一个概念(构建我们思考方式的长期概念),都由大脑突触使之实例化。
概念并不会因为别人讲了事实就能改变。
你可以把事实摆在人们面前,但要让人们理解它,事实就必须跟人们大脑里的突触相吻合。
否则,事实就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人们不会把事实当成‘事实’来倾听和接受,它们只会让人们感到困惑:怎么会有人这么说呢?之后,人们就会跟事实标上‘不合理’‘疯狂’或者‘愚蠢’的标签。
” 人不一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策,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决策 利己主义者认为,人是利益的动物,一个人很难作出违背自己利益的行为,这样很不合理。
现代经济学通常认为,一个正常理性的人,会根据自身利益来进行推理,“理性经济人”成为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一般人的抽象,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并力求用最小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真实世界里人们并不是完全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决策,而往往是会受到损失厌恶、冒险倾向、眼见即事实等思维模式的影响,从而做出并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丹尼 尔·卡尼曼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概念叫“框架效应”,认为人类的认知框架是一个先入为主的系统,先输入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还是修辞和美化。
乔治·莱考夫认为,人不一定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决策,而是会根据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来作出决策。
也就是说,相比于短期或者长期的利益计算,大部分人作出决策时,还是倾向于考虑是否和自己“三观”有冲突;或者换一种表述,大部分人会从道德观念的层面审视什么是自己的利益,什么是符合自己利益 的决策。
“什么是理性?保持理性意味着什么?大脑和认知 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遗憾的是,有太多的进步人士接受的是错误的、过时的理性理论,这套理论的框架、隐喻思想和情感都跟理性毫无关系。
”乔治·莱考夫说,“框架,是你看不见也听不到的东西。
它属于认知科学家称之为‘认知无意识’的环节,是我们大脑里无法有意识地访问,只能根据其结果来认识的结构。
我们所谓的常识就是由无意识框架所产生的无意识、自发的、毫不费力的推论。
” 书评·文化 从被遗忘又被想起的“华佗手术”说起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本报读书版曾经以《“疫情书”大卖医疗社会史将成显学》为题,报道过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读书界的一种现象,同时提到,中国医疗社会史研究还需添砖加瓦。
今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赓哲《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在这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此书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孙思邈形象的逐步神化,到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备药图》,几乎每一点都可以拿出来做篇大文章。
不过此书最有意思也最具内涵的,当数第一章《树木与森林——西医视角下的医学史研究》。
此章其实就是古典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比。
作者指出,“科学还是迷信”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以“科学”为标杆提出的。
如果对古典医学的研究围绕“科 学还是迷信”来进行,实际上会妨碍对历史真实的解读。
比如,“医巫不分”本是客观存在的一段历史,实际 上,巫术之中有科学萌芽,这几乎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事情,试图剥离“医巫不分”的历史,说白了是不自信。
再比如,“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擅长治急性病、中医擅长治慢性病”等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一种近代以来发展出的“防御”。
作者指出,在中医独领风骚的漫长岁月里,其从未放弃过治标,也常以“见效神速”“救急病”为号召。
而在西医传入中国后,给民众的一大震撼,就是化学药物和外科手术的立竿见影,使得古典医学相形见绌,于是渐渐发展出了“标本之说”“急慢之说”,这既是对西医快速疗效的承认,也是对中医价值的重新阐释,而这种阐释与中医真实的历史已经有了明显不同。
最能反映国人对“中西医对比”复杂心理的,莫过于 “华佗手术”问题。
华佗被认为是第一位运用麻醉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生,但是技术失传,历来都有人质疑华佗外科术的真实性,比如陈寅恪就曾怀疑华佗外科术是一个脱胎于印度神话故事的传说。
但是考古发现证实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外科手术,目前在国内考古中已经发现开颅术案例三十多起,其中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一个有明显手术痕迹的颅骨将我国开颅手术历史上推到5000年前,而1991年在新疆发掘的距今约2500年男性干尸,则有腹腔外科手术的痕迹。
《从疾病到人心》相信华佗外科术是真实存在的,并认为正是因为对人体结构和外科手术危险性的一无所知,才使得上古人类敢于对人体动刀,但也正是因为疗效有限并有极大风险,古人才逐渐放弃外科手术,转向更为保守的汤药针灸。
这也解释了华佗外科术的历史命运——华佗健在的时候腹腔外科手术已经是医家另类;到六朝就已开始否定华佗外科术,久而久之人们开始怀疑此事的真实性,可以说从华佗身后一直到西学东渐之前,华佗外科术基本上已经躺在故纸堆中无人顾及。
但是西医的外科成就令国人震惊之余恍然大悟:原来华佗外科术有存在的可能!而华佗外科术的历史显然比近代西医外科术早,故国人立即指认西医外科术实出于华佗术,故华佗是外科鼻祖。
华佗外科术经历了被推崇——被怀疑被遗忘——再度被推崇的“马鞍形”历程,而后面这个高峰,实际上是面对西方医学外科手术成就时,国人在华佗身上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信的结果。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
《从疾病到人心》认为,那个“马鞍形”历程的中间部位更值得深思。
假如按照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脉络自然发展的话,华佗外科术将继续被视为神怪传说,永远尘封在故纸堆中。
耐人寻味的是,国人近百年来对华佗的推崇,首先是因为西医外科成就使其重新确认了华佗外科术的真实性,其次是因为华佗外科术诸要素与西医暗相契合。
作者幽幽地写道:古典医学好比是片树林,热心保护“传统文化”者实际上在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以“彼有我亦有”的心态,对照着西学这面镜子,挥斧在古典医学这片树林里砍下了自己中意的树干,扎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传统医学”形象,其实背后那片更茂密的树林才能反映古典医学的真实面貌。
疾病比很多因素更能长远影响人类历史,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就是对影响历史深层因素的研究。

标签: #文件 #率高 #文件 #矩形 #mini #怎么看 #文件格式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