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7责任编辑/柴华

怎么做 7
实习编辑/宋坤 E-mail:laobingtiandi2017@ 老兵天地 2021年12月4日星期
“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 ■本报记者裴贤 最美退役军人 因汽油弹灼伤,他们中有的人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面容被烧毁;因长时间在雪地里埋伏,他们中有的人严重冻伤失去四肢;因遭到炮弹袭击,他们中有的人下肢瘫痪,大半生坐在轮椅上…… 战伤,成为他们生活的难关,但他们从未被击倒。
“用自己的一点光亮,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60多年来,这群“最坚强的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战场”上继续冲锋,累计演出和宣讲近万场,义务宣讲服务超过300万人次。
英雄是什么模样?在“最美退役军人”、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最美”的模样。
战场·冲锋 “我们必须保卫祖国,把敌人赶回去” 秋日的成都,空气湿润清新。
参加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走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循着歌声,记者来到休养院荣军博物馆。
一群来自成都市繁江小学的少先队员,正在聆听两名老兵讲述战斗往事。
唱歌的老兵叫付仲阳,86岁。
看着她端坐在学生面前笑容满面、引吭高歌的样子,很难想象,她在上甘岭战役中腰部受了重伤。
1951年11月,15岁的付仲阳跟随志愿军15军文工团入朝。
在前线的那些日子,他们不分昼夜地行军、演出,炮兵阵地、前沿哨所、野战医院,到处都留下他们的歌声和身影,为身处战场的志愿军官兵带去慰问和关爱。
付仲阳至今清晰记得那名小战士。
那一次,他们在前沿观察哨所演出,那里距离敌人只有百余米。
小小的哨所里挤着七八名战士,聚精会神地听她唱歌,轻轻地为她鼓掌。
听说有名战士因为执勤不能来看演出,付仲阳和一位战友特意赶到小战士执勤的山洞,为他一个人演唱。
听着付仲阳的歌声,小战士流泪了。
分别时,大家请付仲阳和战友转告上级领导,他们一定坚守阵地,打出志愿军的威风。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文工团分成几个组,全力帮助运送物资和抢救伤员。
虽然付仲阳年纪小,但她坚持和战友们一起抬担架、运伤员,即使累得双腿打颤,仍不肯休息。
后来她腰部受伤,落下残疾。
“我不是英雄,战场上我身边那些勇敢战斗的战友才是英雄,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
最初我也害怕,但 ③ ② ④ 敌人打到了鸭绿江边,我们必须保卫祖国,把敌人赶回去。
”当付仲阳讲到冰天雪地里志愿军官兵奋不顾身、英勇牺牲的场景时,少先队员们被深深打动了。
“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连机身上的字母都能看清。
凝固汽油弹落下来,山坡上硝烟弥漫,草在烧,树在烧,连石头也在燃烧……”付仲阳的身旁,90岁的涂伯毅给少先队员们讲起他的战斗经历。
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涂伯毅被敌军投下的汽油弹烧伤致残,面部严重损伤,双手残疾。
经过植皮、整形等十多次大手术,他的伤情才渐渐好转。
“虽然我们的身体残疾了,但心灵并不残缺。
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作更多的贡献。
”涂伯毅坚定的话语,引来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那里,有我们年轻时的模样。
”顺着付仲阳的指引,记者在博物馆一层看到一张张展示这些伤残军人青春岁月的老照片。
照片中,面容清秀的涂伯毅眼神中透出坚定,美丽的付仲阳抱着手风琴演奏,笑靥如花。
凝视这斑驳照片,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
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还有很多像付仲阳和涂伯毅一样的伤残军人:长津湖战役中严重冻伤失去双手和双腿的周全弟,在朝鲜战场失去左手和右眼的易如元…… 伤残没有改变他们的勇气和信念。
在休养院里,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以“一颗永不残缺的心”顽强地生活工作,活出崭新的人生。
生活·抗争 “困难只能在软弱者面前存在,挡不住久经锻炼的士兵” 用残臂按下轮椅按钮,87岁的周全弟挪到书法桌前,用断肢熟练地夹住一支蘸满墨汁的毛笔,一笔一画写下“忠诚”两个字。
这两个字,是周全弟一生的写照,也是支撑周全弟度过无数个“黑暗”夜晚的动力。
71年前,躺在病床上的周全弟醒来,发现自己的双手和双腿因冻伤被截除,他蒙着被子失声痛哭:“我才16岁,没手没脚将来怎么生活?”休养院的领导给他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可以用智慧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
护士坐在床边给他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正的人》等书籍,用伤残英雄的事迹激励他。
半年后,周全弟的心重新“站”了起来,血液里奔涌着战胜困难的激情。
医生一度判定他的后半生只能躺在床上度过。
但周全弟没有放弃,他想让身体也重新“站”起来—— 他在护士帮助下把勺子绑在断肢上,经过不断训练,一日三餐可以自行进食;他用断肢撑起身体,慢慢移动臀部,从床边挪到轮椅扶手,再从扶手挪到坐垫上,几个月后就用断肢摇着三轮车把手“走”了出去;他把钢笔缠在断肢上,半年摔坏30多支 精神·传承 “我们最担心的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① ⑤ 钢笔,弯弯曲曲写出能认出来的字,后来用断肢夹住毛笔,10多年后练成了抱笔书法…… 在战场上和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离开战场他们要和另一个“敌人”——伤残的身体、不便的生活作斗争。
像周全弟一样,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每一名伤残军人,在休养院及时开展的挑战“思想关”“生活关”“学习关”的战“三关”活动中,振奋了精神,重塑了生活信心。
没有双手的张家琛,用断臂弹奏手风琴曲目《我爱我的祖国》;涂伯毅用卷曲的双手学会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和舞台美工等;还有很多截肢的伤残军人用断臂系纽扣、拧毛巾,在断臂上绑着折扇跳民族舞蹈。
高位截瘫的刘渝生,被战友们身上迸发出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深深感动。
爱好写作的他怀着对党的赤诚、对生活的热爱,用火山喷发般的激情一气呵成创作出《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一诗。
“……困难只能在软弱者面前存在/挡不住久经锻炼的士兵/祖国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永远和祖国心连心……” 这首情感炽热的诗,道出了休养院全体伤残军人共同的心声。
“社会主义大厦固然需要钢材/我们却愿意作颗小小的螺丝钉”,像诗中写的那样,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走遍大江南北进行巡回演出、宣讲,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用他们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用他们“小小螺丝钉”的力量,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荣 军病区10层,志愿军老战士易如元正在 演奏竹笛。
他用左肩和左臂断肢扶住
支特制的笛子,右手手指在笛子上跳 跃。
笛声悠扬,记者忍不住跟着熟悉的 旋律轻声哼唱。
1953年3月,易如元在敌机轰炸中失 去右眼和左手。
回国后,曾担任宣传队队 员的易如元,在休养院战友的影响下,决心 当好祖国需要的文艺宣传战士,努力学会 吹笛子、口琴和拉手风琴,加入了休养院课 余演出队。
1958
年5月,课余演出队赴北京汇 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被誉 为“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
之后, 他们应邀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
清 脆的笛声、悠长的二胡声、动人的歌声、 声情并茂的朗诵,课余演出队精彩的表 演打动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
全国巡演结束后,休养院在课余演 出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老战士宣讲团。
60 多年来,宣讲团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 宣讲工作从未间断。
他们坚持“我们的 心永远忠于党”的信念,反复推敲每一句 话,不断增强宣讲的生动性、互动性。
他 们深入学校社区、党政机关、部队营区作 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把弘扬 革命精神、表达爱国情感、宣讲党的政策 当成职责使命。
“战时,我们愿意为党和人民冲锋在 前,牺牲一切。
伤残了,我们也要继续 ‘冲锋’,希望能用我们的故事去鼓励下 一代,传承革命精神。
”涂伯毅说。
如今, 宣讲团中像涂伯毅、付仲阳、易如元这样 “冲锋”在宣讲一线的老战士仍有11位, 平均年龄近85岁。
“走进新时代,我们最担心的是跟不 上时代的步伐。
”87岁的易如元每天坚持 读书看报、写学习笔记,经常摘抄书报上的 精彩内容反复诵读“,时代在进步,我们要 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库,了解党的最新政 策,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党员和宣讲员。
” 前
不久,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 院老战士宣讲团被评为2021年全国“最 美退役军人”。
“我们会继续‘冲锋’。
”易 如元说,“只要我们活一天,就坚持一天, 一定要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 图①: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 老战士宣讲团成员进行专题宣讲。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供图 图②:涂伯毅与前来参观学习的小 学生在一起。
图③:付仲阳(左三)在朝鲜战场与 战友合影。
资料图片 图④:周全弟以抱笔书法形式进行 书写。
图⑤:易如元为小学生讲述战争故事。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张鑫摄 本版制图:扈硕 老兵李长森5年间为211位老兵留影 用镜头铭记历史用影像致敬英雄 吉林省延吉市退役军人李长森,退 休后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公益活动。
2016年,他参加延边军分区组织的寻 访老兵活动时,被老兵们的人生感动, 决心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为老兵留下 宝贵的影像记录。
5年间,李长森背着相机走遍大半 个吉林省,寻访了211位参加过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 义务筹拍了两卷《永不褪色的红色记 忆》画册。
右图:李长森采访107岁的抗战 老兵孙庭江。
下图:李长森给老兵王家兴赠送 画册。
孙有权摄影报道 伤残军人、二等功臣杨位成— 走下战场还是“铁脊梁” ■本报记者颜士强通讯员吴杰刘顺 1982年底,退役回到山东枣庄的杨位成,没有按照组织安排,前往当地的荣军休养院。
1979年,入伍不久的杨位成随部队参加边境作战。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主动请缨的杨位成用手榴弹一举炸掉敌人火力凶猛的地堡,为我方进攻打开局面。
头部、腿部负伤,他仍不下火线,继续坚持战斗。
之后的一场战斗,他因掩护身负重伤的排长,被炮弹的气浪甩出几米远,肺部和左腿受伤,右眼球被炸出眼眶。
战斗结束后,杨位成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
“我有胳膊有腿,只是眼睛有残疾,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能为社会作些贡献。
”退役回乡后,杨位成先后到枣庄市山亭区纪委及当地水泥厂、粮食局等单位工作。
不论岗位在哪里,他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1990年,杨位成被选派到山亭区徐庄乡龙王堂村驻村蹲点。
杨位成与村民同吃同住,带领大家修路、筑坝,村子一天天变了模样。
杨位成驻村结束时,龙王堂村的村民拉着他的手,舍不得他 离开。
在当地水泥厂工作时,杨位成和 大家一起往50多米高的大窑顶背沙子,手脚磨出血泡。
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杨位成带领职工让长期停摆的水泥厂恢复生产,成为全区纳税大户。
敢挑大梁,苦干实干,杨位成被大伙儿称为“铁脊梁”,在哪里都能撑起一片天。
他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2009年10月还作为山东省优抚对象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党和政府给了我许多荣誉,我要多做点实事才安心!”杨位成时常这样提醒自己。
2018年,杨位成退休后义务为部队、院校和党政机关作爱国主义报告,宣讲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他还积极发挥余热,尽己所能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
他听闻退役军人张玉秋下岗后家庭困难,号召战友筹款帮他补缴养老保险金。
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通过杨位成了解到张玉秋的实际情况后,特意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解决了他的就业难题。
最老 兵 余 美哲 明 ﹃的 ■梅 背 守永 前 影 照 刘雪 片 护薇 刷 屏网 者﹄络 — 老兵新传 近日,一张防疫志愿者的“最美背影”刷屏网络—— 一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浑身上下“挂”着8袋沉甸甸的“爱心菜”,正进入一栋单元楼,准备挨家挨户送到居民家中。
这个负重前行的“最美背影”,是江西省上饶市退役军人余哲明。
前不久,江西省上饶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屏障。
在上饶市信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退役军人余哲明,主动请缨加入志愿服务队,成为月泉社区21户居民的“守护者”。
11月19日,送往月泉社区的“爱心菜”因故晚到。
准备接医务人员进小区做核酸采样的余哲明,眼看时间快来不及了,就把8个菜袋子挂满全身,一口气爬上11层顶楼,再依次往下送。
负责相邻楼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张悦看到余哲明累得气喘吁吁的模样,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他负重的背影。
一夜间,余哲明火了。
有网友评论:“这位老兵身上扛的是责任和奉献。
”余哲明得知后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 余哲明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军人,受他们影响,余哲明“小时候就迷那身绿军装,觉得男子汉就该去当兵”。
2003年,余哲明如愿以偿,来到空军某场站服役。
入伍第三年,表现优异的他被推荐报考士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空军某场站担负航材保管工作,多次受到部队表彰。
2019年,余哲明告别军营,到信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
平日里,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深受领导和同事信任,工作之余还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和他一同参加志愿活动的王海燕感慨道:“老余干活从不打马虎眼,脏活累活抢着干。
” 这一次,余哲明坚守在抗疫一线,除了为居家隔离的群众提供正常生活保障外,还根据每家实际情况开展细致入微的服务。
他负责的居民楼内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他每天上门询问老人身体情况,并根据需要协调采购药品送上门。
“老人牙口不好,我特意交代同事买了他们爱吃的豆腐,还配了一些香葱。
”余哲明敲开老人的家门。
老大爷拿着菜感激地说:“你们这么辛苦,每天都来看我们,送菜送药,太谢谢了!” “虽然脱下军装,但我还是一个兵。
”余哲明说,“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上图左: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中学老师李争为余哲明画的漫画。
上图右:余哲明当兵时的旧照。
受访者供图

标签: #密码 #程序 #php #网页制作 #后台程序 #应用程序 #苹果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