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争抢“造车”新赛道,cepsa机油怎么样

机油 0
视点 责 任 编 辑 2021年:房智琦 5月11日视点工作 星期二室电话:23602879
9 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强大的产业供应链做基础,国内汽车 互联网企业争抢“造车”新赛道行业迎来变革的关键节点本报记者李吉森 一款新能源车去年全年仅卖出700辆,而上个月新产品发布,新产品搭载了国内知名信息技术公司的DriveONE三合一电驱系统和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一周内订单就超过了6000辆。
一款迷你电动汽车的外观动感时尚,小巧可爱,充满电可以续航150公里左右,可用于驾驶者上下班代步,入门价仅2.88万元,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每个月的销量都稳定在1.5万辆左右,部分月份销量超过3万辆,累计销量碾压同期多家传统汽油车的销量。
这就是当前国内新能源车销售火爆的状况。
不缺资本的互联网企业,看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动向,纷纷入场筹备造车。
近期,先后有小米、滴滴、360、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发布了造车或者合资造车计划,争抢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
就连地产公司恒大和传统家电企业创维也不甘落后,跟风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在展会上亮相。
虽然得到补贴和支持,但新能源汽车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一些前期探路者已折戟沉沙。
到了2021年,突破的时刻终于来临。
在车联网、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方面,中国企业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再加上强大的产业供应链做后盾,给了国内汽车企业追上并超越国外汽车企业的机会。
于是,互联网企业和知名公司纷纷进军汽车行业,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竞赛也拉开了帷幕。
汽车正成为“电子产品” “五一”假期期间,天津车展在梅江会展中心举办。
在这次展会上,记者了解到,国内外数十家汽车品牌展示了旗下的畅销产品和新车型,供消费者参观和选购。
正是在这次展会上,记者明显地感受到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新变化,新能源汽车的春天真的来了。
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绝大部分来自自主品牌,而且是智能电动汽车。
45岁的消费者黎安峰,趁着“五一”假期来到车展现场逛一逛。
他想把家里的一辆使用了8年左右的轿车处理掉,置换一辆新车。
在参观完一圈后,他想与传统汽油车说告别,换购一辆全新的智能电动汽车。
黎先生先后驾驶过三辆车,平均每八年换一次,都是汽油车。
现在家里的汽车是在2013年购买的,当时 花了26万元。
8年间,这辆车几乎没有大修过,但是近来随着零件老化和机械磨损,出现了烧机油的现象。
考虑到这车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为了避免麻烦,黎先生就想换购一辆新车。
在一家自主品牌车企的展台前,一辆长轴距的电动汽车吸引了他。
车身上赫然写着“满电续航630公里。
”黎先生不禁一愣,什么时候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这么长了?我的汽油车加满油才跑700多公里。
销售人员热情地回答他的疑问:“电池技术不断发展,续航600多公里不算稀奇。
市面上续航700多公里的电动汽车都已经有了。
” 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他的汽油车加一次油380元,可跑600多公里。
如果使用电动汽车,充满70度电可续航600多公里,在家充只需要35元。
即使在公共充电站充,算上服务费,也不到100元。
“这用车成本差太大了,电动汽车省钱!”黎先生感慨地说。
多年以前,曾经有销售员向他推销电动汽车,当时,市面上电动汽车的续航才100来公里,三天两头得充电。
他觉得非常不方便,就放弃了买电动汽车的想法。
现在,电动汽车可以续航600多公里,这和传统燃油车的续航能力几乎没什么差别了,黎先生觉得是时候考虑换电动汽车了。
要是缺电,又突然有事需要出发,电动汽车的快充怎么样?销售员介绍,这款电动汽车在快充的情况下,充电15分钟可以续航200公里。
坐到这款电动汽车内,黎先生看到,中控屏需要先用手机扫码,然后就能启动车联网系统。
看到大屏幕和各种各样的应用,以及清晰的实景导航,而且手机视频能投影到汽车屏幕上,他越来越觉得这汽车就像是一个电子产品。
销售员也说,传统燃油车的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而这电动汽车的三大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就是一个超大型的电子产品了。
黎先生是一家可穿戴设备公司的设计师,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
即便他已有一定的经验,也完全想不到电动汽车已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他了解到,现在购买电动汽车可以免购置税,用着又省钱,这对消费者是实打实的福利。
买电动汽车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家自主品牌汽车在天津有4S店,然而,购买这款电动汽车却不经过4S店。
消费者先用手机下载一个服务类的App,在上面下单,约定时间取车, 非常类似以前手机品牌的销售模式。
在App上,车主可以查询附近的电站和空闲充电桩的数量,提交各种服务请求等,甚至,可以用行车里程兑换积分和商品。
在查看了多个品牌的电动汽车后,黎先生了解到,现在一些有互联网公司背景的电动汽车,线下的渠道根本不经过汽车城和汽车商贸园的4S店,而是在各大商业综合体里面,分别都有新能源汽车品牌进驻,而这些地方,是新潮、时尚产品消费者的聚集地。
黎先生感慨:“连卖车的地方都不一样了,不得不说,汽车行业和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
” 与黎先生不同的是,一些年轻的消费者,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就是电动汽车,这要归功于入门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探。
以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只在政府有补贴的情况下才会与同级别的燃油车实施一样的价格。
即便这样,消费者也会慎重考虑,毕竟,一下子花10多万元甚至20多万元买一辆电动汽车,风险较高。
现在,入门级电动汽车,价格低至5万元、3.8万元、2.8万元的已不在少数,而这正在成为年轻人购买第一辆“练手车”的选择。
直接上牌照、出行不限号、免征购置税,重重利好,已经让电动汽车的竞争优势变得明显起来。
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
一款国产四座、长度不到3米的迷你电动汽车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因其价格优势、外观时尚而成为热门产品,在天津的大街小巷,也闪现着它的身影。
截至今年3月份,该车型已销售20多万辆,风头盖过许多知名品牌电动汽车,也碾压很多传统燃油车的同期销量。
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在中北镇一家新能源汽车的外包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廖志佳,密切关注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进展。
在他的家里,有一辆电动汽车和一辆传统燃油车。
他说:“我是电动汽车的坚定支持者,未来,我可能会把那辆燃油车也换成电动汽车。
” 廖志佳的工作是和同事们一起设计一套电池电量分配系统,使电能使用最大化。
他介绍,前不久国内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和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已联合宣布,在一两年内,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据了解,这家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诞生于去年11月,是传统汽车企业和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推出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该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在研发“掺硅补锂电芯”技术,推进相关动力电池的量产和应用。
“其实,我们的国产动力电池装机量已排名第一了。
”廖志佳说,“最近,一家国际机构发布了2021年2月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情况,在前十榜单中,我国公司的产品成功击败了LG、松下等知名的全球动力电池巨头,蝉联世界第
一,独占31%的全球市场。
” 在很多互联网智能汽车品牌的背后,都有这家电池公司的身影。
即使一些传统汽车公司,也正在与这家公司合作。
一些传统汽车公司,以及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这家动力电池公司的名单里。
4月中旬,一段华为自动驾驶系统视频公布。
在视频里,在较为复杂的路段,华为无人驾驶顺畅自然,成熟度高。
据了解,华为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多个激光雷达和6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再配上摄像头和高精度地图,实现了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这段视频一出,让不少汽车同行惊叹,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和国外的汽车品牌掰一掰手腕了。
廖志佳介绍,其实,自动驾驶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华为研发的是激光雷达技术,特斯拉专注的是视觉算法。
过去,激光雷达技术一直被欧美少数几家高科技公司控制,他们提供一套成熟的激光雷达应用于自动驾驶,报价动辄数万美元。
传统汽车品牌奥迪生产电动汽车需要搭载的激光雷达,报价接近5万美元。
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想转型电动汽车、有自动驾驶需求的汽车品牌望而却步。
面对高昂的价格和技术封锁,华为展开了技术攻关。
从2018年起,3年时间里,华为研发出的96线激光雷达,已经把该产品的价格从数千美元拉低到了几百美元左右,使得自动驾驶的成本降低六成以上。
在该领域冲锋的不止华为一家企业,上一次给自动驾驶行业注入强心剂的企业是大疆旗下公司Livox览沃科技,2020年初,该公司曾发布了一款9000元激光雷达的量产产品,让电动汽车行业欢呼雀跃。
在廖志佳看来,我国科技企业在激光雷达、电池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国内企业生产智能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幅下降,这也是近期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下 智能电动车免征购置税、出门不限行,受到消费者欢迎。
本报记者李吉森摄 场造车的原因之
一。
毕竟,关键技术的攻克让成本下降,市场巨大,而且,国内有着欧美无法匹敌的供应链优势。
在这个时间点,国产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多重因素推动前行之路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背后,有更多政府的谋划。
2018年12月,工信部出台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20年,车联网的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在车联网方面布局。
上汽与阿里打造了斑马网络,腾讯与长安汽车孵化出了梧桐车联。
百度除了研发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外,还组建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
近日,中国通信学会发布了《车联网知识产权白皮书》。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车联网领域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3万件,占世界50%,登顶全球。
车联网技术,可以让自主品牌电动汽车拥有一套核心的车载系统,在AI、大数据融合下,能够实现车舱内的智能语音交互、高级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满足人们各类出行场景的联动和城市交通协同管理。
“我相信未来,在关键产品成本下降后,我们的汽车也会像过去的手机一样,在强大供应链的保障下,生产汽车像生产手机一样快捷。
汽车也会像手机一样,成为一个智能终端产品。
”廖志佳坚定地认为。
除了车联网,双积分政策也让传统车企倍感压力。
按照政府的规划,传统汽车企业每生产一辆汽油车,产生了负积分;而电动汽车每生产一辆电动汽车,累积正积分。
一些传统车企不得不走上 新能源车的道路,这也是近期传统车企主动牵手互联网企业、走新能源道路的重要原因。
智能驾驶需立法护航安全 就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造车的同时,4月份特斯拉刹车失灵成为焦点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在传统汽车阶段,车辆由车主驾驶,承担事故的责任;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自动驾驶的介入,使得事故扑朔迷离起来。
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软件的介入,导致了硬件的失灵,这可能是事故的一个原因,品牌方应承担责任;而品牌方坚持认为,少量的事故不足以证明自身自动驾驶的瑕疵,因此也极力撇清责任。
截至目前,特斯拉和消费者双方仍在僵持不下,也找不到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鉴定。
这个难以厘清的纠纷,让自动驾驶的前途蒙上了阴影。
在一些品牌车企看来,智能电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就是软件介入硬件发挥作用,甚至可以启用车内摄像头、可以远程控制汽车。
在消费者看来,这不仅存在安全问题,还存在伦理问题。
如果车辆在某种不明原因下突然死机,系统可以重启,但生命可以重启吗?如果应用了较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车主完全没有操控车辆,那交通事故是车辆品牌的责任,还是车主的责任?车内摄像头如果有人脸识别功能,还会存在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
在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有必要尽快立法,确定自动驾驶可以应用的边界,以及一些事故责任的鉴定和承担原则。
让法律法规完善起来,让自动驾驶稳健起来,这才是公众期待的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未来。
FFFEFF

标签: #长安 #马牌 #东风 #程序员 #程序员 #本田 #雪铁龙 #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