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演绎生态循环经济学,2016年5月6日

群里 0
星期五责任编辑霍丽娜电话:(0536)8789199Email:dzrbwfxw@126 高密 11 多家养殖场种养结合破解单一农业弊端 “动物农场”演绎生态循环经济学 □本报记者张鹏宋学宝本报通讯员王喜进王元元 暮春时节,高密市柏城镇凤凰岭桂花园内,一株株桂花苗木长势喜人。
而培植苗木所需用的肥料,则来自于附近万俊养猪场提供的沼液。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许多人对养殖场的固有印象。
然而,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却是高密市万俊养猪场给人的感受。
每天养猪场产出的猪粪回收到4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中,每天消化猪粪20立方米,年可产沼气20万立方米。
“周边的村子里,有不少村民用这里产的沼气,沼渣、沼液都被花卉园买去做了肥料。
”万俊养猪场负责人李万俊说,用沼液给花卉追肥,还省了灌水,可谓一举两得。
近年来,高密市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的原则,严格实行畜禽养殖准入制度,要求新建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沼气工程相整合,采用治污新技术、新设施,从源头上堵住畜牧业面源污染。
因此,李万俊投资280余万元建设了沼气池。
“养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动物粪便却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高密市畜牧局局长张慧说,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还要实现畜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按照这个思路,目前,高密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已发展到2300处,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处理动物粪便,共建沉淀池1215个、沼气池示范工程47个,有机肥场3个,年处理粪便40万吨以上,不但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还产生了较高的附加经济价值。
高密市德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则是将农户的秸秆变成了200多头牛的“宝贝”。
“现在农村做饭几乎不用柴火了,秸秆不是乱堆着,就是烧掉了,既浪费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德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清奎说,去年秋季,合作社1角钱一公斤收购秸秆,前来售卖的农民很多。
密水街道拒城河村种粮大户潘玉利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70亩玉米,由于天气干旱,产量不如往年,就以每亩850元的价格直接卖给养牛场,收入与自己收割后再卖玉米基本持平。
“每年牛场的牛能吃掉900吨秸秆,600亩 左右的量,光买秸秆就花掉9万元,能收购附近200多个农户的秸秆。
”刘清奎指着建成的2座青贮池说,每个青贮池可青贮秸秆1000立方米。
高密秸秆资源丰富,德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瞅准了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前景,于2008年6月开始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将秸秆青贮成为饲养肉牛的饲料,牛粪经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又可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在高密市,像德盛肉牛这样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园区有10多家。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在高密市柳林现代循环畜牧业示范园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该园区有500多头奶牛场、万只兔场和千头猪场的养殖区。
园区负责人王世本告诉记者,他是靠养牛起的家,开始只有20多头奶牛,后来扩大了规模。
“规模大了,环境质量却大大下降,周边的村民不愿意,再加上市场对牛奶品质要求的提高,必须要生态发展。
”王世本先后上马沼气站、饲料青贮、淀粉加工车间,年加工玉米秸秆、土豆秸等青贮饲料1800多吨,发展有机果林280亩、无公害蔬菜300亩,养殖区、大型沼气站、有机肥加工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等四个功能区互为依托、环环相扣,打造出一条年产值近1亿元的农业循环产业链条。
将生态循环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高密市培育起以五龙河农场、璞真一品牧林等为代表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园区,以特种养殖和生态循环园区为主题的休闲旅游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位于醴泉街道的五龙河农场是全省首批畜牧旅游示范区,这里配套建设孔雀园和林下养殖黑腿鸡乐园,存栏孔雀200只,非洲鸵鸟、澳大利亚鸸鹋100余只,农场的草莓、西红柿采摘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乐趣。
总经理冯涛高兴地说:“四月份来了3000多人,我们的休闲旅游项目初步成功了。
” 五龙河农场的前身是李村生态园,由李村蔬菜合作社发展而来。
最初的合作社运作模式是统一种植、收购蔬菜,然后再卖给加工企业。
“光靠种植或单搞养殖,风险大、收益小,而把特色养殖和生态园区结合起来搞,形成一个产业,这样才有发展优势。
”冯涛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张鹏王喜进报道日前,高密市儿童康复中心的康复师在对儿童进行推拿按摩。
该中心成立3年来,免费为发育迟缓、智力落后、孤独症、听障的儿童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目前有106名儿童正在该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将传统“小生意”做成网上“大买卖” “互联网+”圆创客梦 □本报记者张鹏本报通讯员王喜进刘洋 “头饰公主”周燕宇、“苗木大王”刘大刚、“劳保鞋王”周世龙……一个个耀眼的头衔成为高密青年创客的特有标识。
如今在高密,越来越多的青年瞅准电子商务的独特魅力,将一些传统“小生意”做成了网上“大买卖”。
周燕宇在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习期间就开设了网店“小囡手工坊”,凭借过硬的专业设计理念,加上对女性爱美天性的了解,她设计的头花饰品在校园和网络一路走红,大学毕业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2万元。
2011年,周燕宇回到家乡成立高密市燕宇服饰有限公司,注册了“燕宇”商标,从此 拥有了自己的发饰、服饰品牌。
目前,燕宇服饰有限公司旗下已有小囡手工坊、小艾手工坊、燕宇和七彩格子4家网店,产品达到20多个系列,日发货量1000件包裹,年产量200多万件,去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在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同时,周燕宇的公司还带动起当地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
目前,公司直接雇用的员工和头花制作加工人员达105人,聘用大学生17人、下岗失业人员36人、残疾人8人。
学习园林专业的刘大刚,2006年创办景盛泰和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拥有300多亩种植基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
在苗木行业打拼了近10年的他深知苗木市场存在的供需弊端。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就发现苗农有很多苗木卖不出去,而园林公司急需的苗木却买不到,买 和卖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于是我就考虑建一个网上信息交易平台,把苗农的苗木信息收集起来放在网上,让苗农足不出户就可以卖掉苗木。
”刘大刚说,源于这一初衷,他于2015年3月份创建了“淘树网”,如今已成功运行1年多时间,员工也从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
劳保是高密的传统产业,被乡亲们誉为“劳保鞋王”的周世龙大学毕业后,先是开出租,由于经常拉着劳保鞋厂的老板外出进料,加上家里亲戚也做劳保鞋,时间长了,他萌发了网上销售劳保鞋的想法,并把自己干出租挣的钱全都投了进去,开起了网店。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仅用半年事件,就挣了50000元。
尝到成功喜悦的周世龙全身心地投入到网 店运营中,成立了山东鼎固劳保用品有限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员工已发展到30多人。
目前,周世龙所在的张鲁社区电商达到80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劳保鞋电商聚集地,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
在高密,像周燕宇、刘大刚、周世龙这样通过电子商务创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他们依靠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依托手中掌握的传统资源,将传统买卖嫁接到电子商务平台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创客。
目前,高密市从事个体电商的各类网络店铺已超过2000家,网络零售额超过10亿元。
7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超过300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营业额占到营业总额的10%以上。
醴泉街道推出“微信版”公众平台 “民情日记”有了新记法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鹏本报通讯员刘洋蔡善训 4月27日上午,高密市醴泉街道窦富台子村村民张宁初与家人来到村委办公室,将一面锦旗送到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初手中。
张宁初家送来的锦旗,缘于全村党员的一次“雪中送炭”。
去年冬,张宁初的女儿张倩查出患有白血病,半年多时间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七八万元钱,下步做骨髓移植还需20多万元,这可愁坏了张宁初一家人。
获知此事,张兴初在微信群里向全村党员群众发出捐款倡议,一天时间捐款5万余元。
捐款的消息随后被晒到了“醴泉机关干部”微信群中,不少党员干部主动要求捐款捐物,有的还提出了下一步的帮扶对策。
今年以来,为适应社会多媒体化的快速发展,高密市醴泉街道探索网络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民情日记”记录方法,于今年3月份开通了微信版“民情日记”公众平台,让“民情日记”有了新记法,推进工作有了新助手。
醴泉街道“民情日记”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科级干部群、“双百双进”干部群、村居党 组织书记群、企业家群、社区党员群众群等板块,干部可沟通,百姓能求助。
居民打开微信,搜索“醴泉街道”,即可完成添加关注,也可扫描二维码直接添加。
居民有疑问或建议直接通过微信留言形式反映,上级惠民政策落实、街道民生项目建设等群众关心的话题都可通过这一平台传达,街道开展工作,反馈情况、督促落实等通过微信平台发送通知,既节省时间又简便实用。
康庄社区负责人王教升说:“要把社区情况摸透,我们这些社区干部要到每个村尤其是重点村去看一下。
现在通过微信群,快捷方便,在与干部群众沟通时找到不少差距与不足,对及时推进工作落实很有帮助。
” 在这些微信群平台上,比差距、找不足、赶进度,成为不少干部铆着劲儿做的事。
发现问题后,他们迅速研究解决办法与措施,并及时督促解决,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沂塘社区沂东村村民马素珍家里种了100多亩小麦,想买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
前一阵子还犯愁怎么办理农机补贴,现在通过进入微信平台提问,按照一对一认领问题的原则,马素珍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成忠详细咨询 了农机补贴的具体办理流程,一次性快速办好了相关手续。
“以前居民要办理相关手续,先需到街道办理,然后再到农机部门盖章,路程远,有时还找不到人。
”杜成忠说。
现在村民有事只要在平台提出申请,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到办理申请后,就会有专人负责,需要到上级主管部门办理的,还提供代办服务。
醴泉街道通过微信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并不意味着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而是“网上察民情、网下解民忧”。
醴泉街道微信版“民情日记”结合正在开展的“双百双进”活动,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协调社区、村居、部门、站所相关责任人主动认领问题,即时向群众反馈回复办理意见。
柳树屋子村居民王亦君微信留言,反映村内缺少健身器材,联系该村的机关干部许世军看到留言后,仅用两天时间,就协调资金1万多元,新上健身器材5套,让群众锻炼身体有了好去处。
今年3月,针对天气持续干旱,小麦浇地缺少水源问题,姚家庄村居民万长杉坐在地头发微信留言:“今年没下过一场透犁雨,地里的 麦子浇不上水,真急人,能不能想想办法让俺浇上地”。
包靠该村的机关干部杨世荣看到反映的问题后,协调周边6个村共同出资开挖水渠,从北胶新河引来了“应急水”,解决了1.9万亩小麦浇水问题。
于家庄村居民王教云反映道路坑洼不平,影响出行。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培亮积极争取在外能人和村内企业支持,筹集资金20多万元,硬化道路1.1万平方米,修砌排水沟2400米,栽植绿化苗木7000多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改善民生就是对社会关切的最好回应。
为确保微信留言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醴泉街道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微信民情日记的管理工作,及时查看、收集、记录群众留言,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分类整理,登记造册,根据问题性质相应派发给相关责任人办理,规定了办理标准、时限,然后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留言人,实现收集、跟踪、落实、反馈整个过程无缝对接。
醴泉街道“民情日记”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后一个月,用户就达到672人,共收集到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57条,帮助解决就业入学、疏通排水沟、抗旱引水、农机补贴手续办理、慈善救助等实际问题206个,广获群众称赞。
高密纪委首季谈话 提醒571人次 □记者张鹏通讯员邱志刚报道本报高密讯今年以来,高密市纪委建立健全谈话提醒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抓早抓小、谈话提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一季度,该市共谈话提醒571人次,其中涉及科级干部255人次、一般干部316人次。
据了解,高密市主要采取“咬耳扯袖”和“红脸出汗”两种谈话提醒方式,对各部门和镇街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人财物权较集中关键岗位、新任职(新提拔、转岗位)、即将退休、群众反映较集中或民主测评满意度较低的党员干部等五类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
同时,注重谈话结果运用和督促检查,谈话提醒后仍顶风违纪的,纪检监察机关将视违纪情节从重处理。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 捐书3万册 □记者张鹏通讯员刘超报道本报高密讯近日,在高密市小康河苏州街广场举行的“雷锋书屋揭牌捐书仪式”上,来自城乡6处“雷锋书屋”的代表,从志愿者手中接过《雷锋》杂志和其它一摞摞图书,共计3万余册。
据了解,为让农村留守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今年以来,高密市志愿者协会在《雷锋》杂志社及各业务指导单位大力支持下,面向全市志愿者发出倡议,开展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和城乡留守儿童捐赠图书、共建“雷锋书屋”行动。
据统计,该活动收到的图书都是由志愿者掏钱购买,全部捐赠给新增设的6处“雷锋书屋”。
目前,由高密市志愿者协会资助设立的“雷锋书屋”已达20多处,辐射城乡企业、中小学和幼儿园。
高密创设 “3+3+3”维权新模式 □记者张鹏通讯员张洪军报道本报高密讯日前,高密市精心打造“3+3+3”维权新模式,为劳资双方提供全方位、宽领域、近距离、立体化的综合维权服务。
高密市今年成立了劳动人事综合维权中心,采取“3+3+3”运行模式,整合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仲裁院、机关工伤保险科三种资源,依托人社、法院、司法三部门优势,突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着力打造方便快捷、即时高效的维权服务新载体。
目前,该中心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8名,已与市法院合建诉调对接办公室、与市司法局合建人民调解办公室,依托法院巡回法庭、各镇街区司法所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
今年前四个月,共受理各类维权案件231件,结案率100%,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20万元。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升为省级 □记者张鹏,.通讯员张洪军报道 本报高密讯日前,高密市投资1.1亿元、历时2年建成的高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各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被省人社厅确定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高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置公共就业服务、人才招聘洽谈、人力资源培训、创业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机构服务功能区。
先后引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2家,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洽谈、市场招聘、猎头服务及技能培训等服务。
设置服务窗口25个,为进驻企业提供创业扶持、金融信贷、企业发展、法律顾问、工商税务等服务。
供电公司设立 党员示范台区 □记者张鹏通讯员栾焕聚报道本报高密讯为充分发挥农电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在全市14处供电所选择用电量多、管理难度大和工作任务繁重的用电台区,建立60个“共产党员示范台区”,选派技术好、服务优、能力强的党员农电员工担任示范台区责任人,并将其姓名、台区管理目标、金牌服务承诺、联系电话以及投诉举报电话等资料公布于众,使示范台区党员的一言一行置于客户的监督之中,在农电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台区示范工作中,高密供电公司倡导党员农电员工在安全、设备、电费电价、线损、计量等各个管理方面执行最高标准,各项考核指标也高于普通农电工。
同时,通过走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热心解决服务死角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保供电服务“零差错”、客户安全用电“零隐患”、业扩报装服务“零超时”、故障抢修服务“零距离”和客户沟通“零距离”的“五零”服务目标。
今年以来,示范台区共为群众解决各类用电难题、提供各种服务6000余次。

标签: #程序 #iphone4怎么升级ios8 #入门 #怎么回事 #用手 #文件 #文件 #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