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5,cm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13
2018年1月19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名誉主编:袁仁国 主编:朱子峡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CULTURE文化
5 文化微议 24cm×27cm201745cm×60cm2017 ︽帘卷西风浅醉时︾年作 ︽寂寥心境清︾年作 而 ︽古 行︿贤 列逸 子事 ﹀︾ ︵小 品 ︶之 御 风 大朴不雕知行合
文蔚 姻本报记者张晶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绘画、艺术产生兴趣。
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社交软件的发展,看画聊艺术,变成了一股新的流行。
遗憾的是,相较于素雅庄重的中国画,更多人乐于追捧颜色鲜艳、更具现代感的西方绘画作品。
但其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韵精神,正是蕴藏在看似简单的浓淡笔墨中。
不久前,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文心蔚然”文蔚书画展全国巡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展出画家文蔚的60余幅中国画、书法作品。
新创作的巨幅作品《周穆王见西王母》,高4米、长9米,由六张丈二匹拼接而成,展现了周穆王乘八骏西行万里与王母相会于瑶池之上的情景。
开幕式后观众云集在《周穆王见西王母》前欣赏,赞叹女画家怎会有如此驾驭重大题材、惊人巨幅的创作魄力。
日前,文蔚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画、对于人生的诸多感悟。
既是传承者,也是布道者 《中国科学报》:可以看出,最新展出的《周穆王见西王母》巨幅作品颇受大家喜爱,当初你是如何想到这个题材的呢? 文蔚:周穆王驾八骏之乘,西行万里,宾于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中西文化交流之始,已为千古佳话。
李商隐也写过: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与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非常契合,所以我就创作了这幅作品。
《中国科学报》:你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历史 事件为灵感的,包括G20峰会上展出的《马可波罗中国行》。
当时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文蔚:G20峰会本来就是中西友好的一个活动。
站在我的理解角度上,我觉得这个是温故知新、继往开来。
杭州第一次面向全世界的时候,是马可·波罗记载的,当时他就觉得杭州是一个天堂之城,非常美好。
我觉得可以用历史来表现当今时代里的盛事。
《中国科学报》:《马可波罗中国行》同样是一幅巨幅作品,用了四张丈二匹,这是中国画里最大的宣纸了。
文蔚:《马可波罗中国行》画出来之后,大家都说女性艺术家没有画过这么大的画。
工具是为创作服务的,当时我就有非常澎湃的激情,我觉得我太爱这个世界了、太爱中国了,由心而发。
感恩这个时代赋予的一切,也赋予我表达自我的机会。
所以我感觉只有大画才能够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
《中国科学报》:这样的大画给人带来的震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也有人称你为一名“布道者”。
你是如何理解和传承中国画的呢? 文蔚:中国画历来有大美之说,就是厚重、苍茫、博大,这是中国画的精神。
一种大美,庙堂之器,只有这种雄浑壮阔,才能够代表中国声音。
曾任中国美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倡导东西方文化要拉开距离,他说过“:时髦玩意儿我也不懂,但我只知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能丢。
”这特别感人,我也一直牢记在心。
大朴不雕的中国指墨画 《中国科学报》:你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选取了中国指墨画这样一个相对陌生的主题,能 介绍一下什么是指墨画吗?文蔚:指画,又称指头画、指墨画或手指画, 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独特的绘画工具、技法而得名,也曾被归结为一类画种。
由可追溯的画史资料看,指画据传始于唐代张璪;而依传世绘画作品看,较为可靠的指画作品出现在明末。
清初高其佩通过毕生实践,在清初画坛轩然独出,并为指画争得一席之地,且影响广泛。
真正为指画争取较高艺术地位之代表人物为潘天寿,在20世纪中期,潘天寿的一系列巨幅指画作品使中国美术界对指画刮目相看。
《中国科学报》:用手指作画,工具简单,但想必难度很高。
什么样的人才能画指画呢? 文蔚:作为一种绘画表现形式,指画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源头,在中国哲学的道家思想里。
合物我,一天人。
指画作为一个画派和艺术运动,既有一定历史地位,也有当代价值。
结合绘画史来看,指画佳作皆需立足于纯熟而长久的毛笔画创作实践基础之上,只有天分高、学力深、胸襟阔达者,方可成为指画大家。
《中国科学报》:指墨画的趣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蔚:第
一,在于高其佩所言的“不过求无笔墨痕”,别开生面。

二,在于奇趣天成,似天籁自鸣。
潘天寿曾多次谈及指画之奇效奇趣,在于“所画种种,常常出乎意料,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韵到墨不到的好处”。

三,在于率意为我法,误中得神味。
钱松道:“古人说‘画贵有误笔’,指头画,笔笔误,和用毛笔画出来的画,趣味不同”。
指画的这种注重即兴状态与偶然效果的审美取向,更为接近艺术的本真。

四,在于简淡天真,意蕴通禅。
知行合
一,抵心之彼岸 《中国科学报》:你自幼接受传统教育,除了绘画之外非常注重各种知识的吸收,绘画功力更是日渐深厚。
绘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文蔚:一种使命感,是责任,也是梦想。
很多人说我一帆风顺,但这其中肯定也有曲折。
但你要知道无论周围环境是怎样,你就是要一根筋。
换种说法就是死脑筋,就是这样一直走。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说的就是道路很宽阔,但很多人偏偏喜欢羊肠小道。
很多人觉得自己追求的东西很棒、很鲜艳,但他没有认识到根本,他向往的那个东西可能只是一只萤火虫或者火柴光,而并不是太阳。
只有迎着太阳去走,那个才是永远不竭的光和热。
我觉得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大的坐标当中,然后一步步去完成。
《中国科学报》:你最终的艺术追求和向往是什么呢? 文蔚:一个人很重要的就是选择,到了一定程度你要非常清醒,自己现在要做什么。
我们不是奔着衣食去的,要直达的是自己的彼岸。
不敢说像王阳明所谓的“人人皆是圣人”,但这就是我们的彼岸,我们在不断地修炼,不断从每件事情上去修心。
或者说,在奉献当中达到自己人格的完整。
“知行合一”,我们现在说得很多了,甚至有些人觉得太说教了。
但认识加上作品,不断地修炼自己,然后相互去补充和完善,这就是我们最终的彼岸。
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这是职责所在。
西洋镜 那些“被照片夸大”的景点 法棍面包要申遗 不少国家都有一些闻名世界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但有些景点会让游客发出“原来这里竟这么小”的感慨。
这里的“小”,指的不是知名度或游客数量,而是这个景点的真实体积。
最近,英国《每日电讯报》盘点了一些“被照片夸大”的知名旅游景点。
首先被提及的是英国著名的巨石阵。
在很多明信片上,巨石阵看上去都非常高大且富有震撼力,就像是新石器时代的巨人们用双手搭建起来的超越时间的庙堂,将英国青铜时代表现得十分浪漫。
但是,当你亲眼见到巨石阵,或者看到一群游客齐聚在巨石阵中看日出的照片时,你才会意识到这些石柱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事实上,每根石柱的高度为4.1米,约等于两个高个子男性的身高之和。
这会令人印象深刻,但还不足以让人惊叹。
还有丹麦的小美人鱼雕像。
这个坐落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步行道上的著名雕像,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
雕像离市中心不算太远,很多游客都徒步找到了她。
但只有在到达以后,游客们才会意识到小美人鱼雕像真的很小。
具体而言,她的“身高”是1.25米。
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作,这幅让人着迷的油画拥有巨大的名气和 明信片上的巨石阵看上去非常高大且富有震撼力。
影响力。
但当你在卢浮宫的人群中艰难前行,只为看一眼那若有若无的笑容时,你才会意识到“蒙娜丽莎”的真容原来这么小,这幅油画长77厘米,宽53厘米,这与很多人的预期并不一样。
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让更多人在荧屏上领略到了救世主基督像的风采。
从来没有哪座雕像如它这般鲜明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天际线。
但当你到达山顶时你会看见什么呢?这座基督像高30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小。
作为对比,直插云霄的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为324米。
此外,还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和尼亚加拉瀑布等著名景点上榜。
法棍面包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是法国的主要标志之
一。
2017年12月,意大利那不勒斯手抛披萨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批准,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消息传来,法国人坐不住了。
目前,法国全国面包师联合会正在推动法棍面包申遗。
该联合会主席多米尼克·安拉克特表示,法棍面包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是法国的主要标志之
一,应该在世界遗产中“有一席之地”。
安拉克特推动法棍面包申遗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为了保护传统法棍的品质。
法国曾于1993年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传统法棍面包只能由小麦面粉、水、酵母 和盐这四种配料制成,且不能冷冻保存或含 有防腐剂。
但现在很多法国超市和便利店中 的面包却不是这样。
“当你看到超市中面包的 质量时,你不可能不生气。
”安拉克特说,这些 面包一部分是经过冷冻的,完全没有按照工 艺制作。
他担心,如果不采取行动,“50
年后就 没人能做出正宗的法棍了”。
对于法棍面包申遗,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支 持。
“长棍面包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 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法国人都要吃,它蕴含着 独特的历史。
”马克龙说“,法国的长棍面包令全世 界羡慕不已。
我们要保留法棍面包的品质和制作 工艺,正因如此,它应该入选世界非物质遗产。
” 很多法国民众对总统的表态感到欣喜。

头上戴顶贝雷帽,胳膊夹根法棍,这就是法 国人的形象。
法棍面包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 化遗产,我们会更加自豪。
”一位法国人说。
当然,虽然法国人热情高涨,但申遗并不 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那不勒斯手抛披萨早在 2009年就提出了申请,也是花了近十年的时间 才在2017年跻身“非遗”之列。
“法棍的申遗将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安拉克特表示,“但它对 于面包师、法国人和法国的荣誉而言,都是非 常重要的。
” (艾林整理) 看电影 电影《我能说》海报 苦难不一定要用悲剧诉说 这两年,有一个相同主题的影片接连在大银幕上映,而且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反响,它就是中韩慰安妇事件。
不管是2016年的《鬼乡》,还是2017年的《二十二》,这些得来不易的影片最终使得这样一个沉重却又常常被人遗忘的历史话题,真正地进入到许多观众的心里。
观看这样的影片,内心难免会受到刺痛,而它们也尽可能做到不煽情、不消费苦难,只是竭力去还原历史的记忆。
去年下半年,韩国电影《我能说》在中韩地区都受到了强烈的好评,因为它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讲述这段故事。
事实上,很多经典影片都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苦难不一定要用悲剧的方式来呈现。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专注信访工作的热血老奶奶,她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当然,在更多人眼里,她是个爱管闲事,甚至很招人烦的老人。
她的“对手”是一位新任基层公务员,奶奶“死皮赖脸”要求他成为自己的英语老师。
因为她有一个弟弟 生长在美国,一句韩语也不懂,奶奶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跟他交流。
影片就是在满满的喜剧氛围里展开的,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个伏笔。
如果没有提前了解电影的主题,观众几乎无法想象影片的故事走向。
转折出现在主人公的一位好友身上,一个气质出众、说着一口流利英语、到全世界“旅行”的老太太。
老太太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她的记忆会消失,她需要一个人帮她把这段记忆延续下去。
这段记忆是她和主人公共有的慰安妇经历,奶奶多年以来从未公开的。
好朋友的疾病让奶奶不再沉默,她必须拼尽全力学好英语,像自己的朋友那样,把那段经历准确无误地向全世界进行宣讲,得到她们应该得到的郑重道歉,也许,还有弟弟的理解。
影片到这里才真相大白。
从一段市井故事,到美国议会演讲,编剧和导演在电影的叙事上,层层 推进,直至谜底被揭开。
在这过程中,情感的铺垫也十分到位,而不会 显得突兀。
它既展现了那段历史的经历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也有孤独老人对邻里甚至是对陌生年轻人毫无保留的关心和照顾。
即便经历了那样的苦难,主人公对这个社会依然情意深重。
这部影片的好,就在于它没有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老人痛彻心扉的过去上面。
历史给了她们残忍的折磨,她们却用勇敢、坚定、善良来面对生活。
这能给人非常强烈的力量感,而且是用很温暖的方式。
《我能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2007年6月26日,慰安妇谢罪决议案在美国获得通过,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公开承认日本慰安妇事件。
可直到10年之后,日本没有谢罪。
主人公说“:这是我想要忘掉的过去,但是我忘掉了,那就等于我输了。
”这是每一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国家想要大声诉说的话。
而这样的主旋律电影,观众很服气!(朱香) 诗人食指批余秀华 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书发布会上,诗人食指说到他对草根诗人余秀华的看法,“看过余秀华的一个视频,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打打炮。
一个诗人,对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未来考虑都不考虑,想都不想;从农村出来的诗人,把农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对小康生活的向往,提都不提,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这不可怕吗?评论界把她捧红是什么意思?评论界的严肃呢?我很担心。
今天严肃地谈这个问题,是强调对历史负责。
不对历史负责,就会被历史嘲弄,成为历史的笑话”。
余秀华对此回应:“食指先生说我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农民生活是痛苦的啊。
这真是一个高深的课题: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凭什么又鄙薄它?真正的痛苦是作为一个农民,眼睁睁看着乡村文明的流逝。
再过几年,哪里还有原始的农村啊?” 点评:两人显然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何况彼此都没有看过对方的诗作,这样的争议无法形成有效的对话。
网红博物馆“吸粉”有招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新浪微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了《2017年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文博微博的总阅读量较2016年增加了41604万;粉丝总量较2016年增加873万;互动总量较2016年增加了2996万。
其中,博物馆微博认证账号总量最多,占文博账号总量的50%以上。
博物馆的新媒体能蓬勃“吸粉”、迅速成长都因各自有招。
去年的“双十一”,国博的“国博衍艺”发起的一份主题为“鲜为人知的古代狂欢节”的“双十一问答专场”,邀请“国博大咖”给大家答疑解惑。
当天,“故宫淘宝”上一张来自“四爷”雍正帝的“圣旨”,成了最惹人注目的“海报”。
博物馆微博之间还“联手卖萌”,比如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就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线上CP(一对儿)。
在微博上,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称“堆堆”,称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小金”。
今年1月8日,湖南省博物馆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了解读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趣味科普微视频节目《汉代穿越指南》。
这一系列视频共5集,第一集讲述的是汉代饮食文化,引起了博物馆爱好者们的热烈追捧。
连国博的官微也不忘转发打趣“:搞事情,刚吃完饭不到两小时,看完又饿了!” 点评:原本冰冷的、模糊的、遥远的展品,通过和当下连接的方式,相信不仅能在网上“吸粉”,在线下同样能“吸粉”。
综合科考“阳关”在哪儿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勾起世人对古丝绸之路的无限遐想,但阳关的确切位置在哪,一直困扰中国文博学界很多年。
中国官方近期首次启动“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对史料记载的多处“阳关位置”进行了综合科考。
历时近一个月,该项目完成40多处疑似影像点的实地验核,排除了有可能是古道、长城、烽台和壕堑的地点,确认了几处古代水渠、耕地及村庄遗迹,并对古董滩进行了全面航拍,取得大量影像地图,为进一步判读可疑点提供素材。
研究人员表示,地处戈壁大漠中的阳关遗址,历时上千年已经被黄沙掩盖,光从地表上看很难解决问题,加之一些史料记载相互存在“出入”,这让考古研究困难重重。
尽管此前也有一些“兴趣使然”的老专家进行过徒步调查,但都“无功而返”。
“投入遥感等科技考手段,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能为进一步认识疑似点的时间、判定疑似点的属性提供了直接的佐证,为最终揭开“阳关在哪儿”的谜团奠定了基础。
点评: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并不是在做无用功,用科技手段助力文化研究,解决每个疑问,是文化与科技的双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播 1月12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京举行开播发布会,总导演刘鸿彦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播出。
“这一季的宣传语是‘品位中国,品尝人生’。
”刘鸿彦表示,食物是中国人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希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能够以食物作为切入口,讲述食物背后人的故事,以及承载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刘鸿彦还介绍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总体LOGO以及第三季的海报,并公布了首支宣传片。
与前两季相同的是,第三季仍要透过美食去探寻背后的故事,不同的是,将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点评:2012年第一季,2014年第二季,到今年第三季,这部引发中国纪录片热潮的片子,以食品为纽带,起到了传承、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喜平)

标签: #什么意思 #给你 #cake #class #children #clever #牌子 #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