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吹来清爽的风,cad怎么画粗的云线

cad 0
14书香淄博 2021年9月9日星期四编辑:颜慧 《午后》吹来清爽的风 ——读邢小利先生长篇小说《午后》随感 ◆姜乾相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总想找个清凉的地方避暑。
就在此时,邢小利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午后》飘然而至,带来了难得的清爽之风。
这风,来自西北,带有千里之外故乡长安的气息,因而倍感亲切。
新故事:长安自古居不易 古人云,长安自古居不易。
《午后》的故事,就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古城长安。
文人南柯是《唐音》杂志的一位资深编辑,四十出头,离异、单身。
他与几位人到中年、堪称已至生命“午后”的“老男人”,所谓的“不易”,最鲜明的是情感生活,一个个都颇不如意。
书的封底,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这本书的故事梗概:一个偶然的机会,南柯结识了老友齐文晋的学生兰湘婷。
在日常交往中,两人感情渐渐升温;齐文晋是北方大学教美学的教师,他与河西艺术学院民乐系学生柳晴亦互生情愫。
四个人常来常往,三教九流、四处交游……人到中年,主人公南柯与长安文坛若即若离。
作为一介文人,南柯对于工作可谓坚守初心,在编辑部的复杂关系中,他依然能够超然物外,无欲无求;难能可贵的是,南柯还葆有浓厚的书生意气和乡土、田园、隐士情结。
由其策划并主持、实业家朋友汪文海出资,在长安城南、终南山下的唐村,建了一个隐士文化体验园、一座南山书院。
后来,南柯到书院当了山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柯与心动的初恋“如忆”终未“如意”;与因邂逅而生情愫的女司机“陈红”和善解人意的图书销售员“吴眉”终成过往烟云;与在东北长白山师院工作,有情趣、有深度的“知音”——“晓卉”柏拉图式的爱恋,在仅有两次短暂会面的学术会议之后而宣告结束,始于“小会”也终于“小会”。
这期间,他与兰湘婷的关系由相识逐步发展成好感,进而发展到思念、热恋,再逐渐变为甘愿付出的温暖关爱,两个人也由此更深地了解对方……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的“交心话”那样,“午后”的人经历已经比较丰富,思想也相对比较“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对比较确定,人生则处在一个瞻前顾后的阶段,故事也就比较丰富(从多的意义上说)和复杂(从矛盾的意义上说)。
在我看来,这样的爱情故事,与以往读过的诸多爱情小说并不雷同,颇为清新。
所谓的长安自古居不易,反倒是增强了故事的情节和看点。
新视角:虚实结合现魔幻 故事的开头,大雾天气的描写,符合那个时代长安的实际。
相比之下,这和贾平凹先生长篇小说《暂坐》的开头颇为相似。
作者笔下的大雾,写得很形象,也很有诗意,我尝试着“剥丝抽茧”做“减法”,很轻松得到了一首五言诗: 窗外雾弥天,海市蜃楼般。
惊异恍惚间,像梦像谜团?写实的手法,奠定了全书颇有哲理的基调——世上的很多事,就像大雾,其实是看不透的。
书的开头,首先“出场”的女性,是南柯的初恋“如忆”,直接切换到书的结尾,压轴提及的女性仍是念念难忘的初恋。
只是,作者卖了一个关子——“后来,他再也没有见过如忆。
”我发现,南柯的几个女友,结局的描写基本相同:和邂逅的女司机陈红,作者写道,“后来,南柯再没有找过陈红。
”;南柯和“知音”晓卉的结局:起先是“后来,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最终是,“后来,两人再也没有见过。
”这种写法,让我想起世界短篇之王蒲松龄的传世之作《聊斋志异》中《绿衣女》的凄美结局,结尾的“自此遂绝”四字,翻译成白 话文,就是“此后,没有再来”。
邢小利先生的这种写法,和蒲松龄笔下《绿衣女》的写法,可谓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着实引人深思! 书中,有《聊斋》意味的章节有好几处。
其中,在这本书的第135页,柴一才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鬼故事,我们姑且叫《回头》,写得简单明了,颇为惊悚。
按照《聊斋》的笔法,我忍不住翻译成文言文,大体如下: “一人晚归,望前有一行者,视背影颇婀娜。
其后拖一辫,粗黑修长。
急趋上前搭讪。
然久赶不及。
后终至其后,一声唤,女回头,仍拖一辫,粗黑修长。
其则惊悚魂飞矣!” 虽不足80个字,但耐人玩味。
随后的“南柯说”,简直就是《聊斋志异》中的无数个“异史氏曰”的巧妙“克隆”,对这则小故事的内涵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评说。
大家不妨仔细看看。
一部小说,其中的个别段落,能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产生文白转换译注的互动,在我看来,这无疑可称得上是一种成功的写作吧! 新思考:午后生活贵从容 一部小说成功与否,应该有严格、专业、规范的评判标准。
我觉得,一部成功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发读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诸多思考,进而“加持”读者的三观,向正确的道路前行。
从这个视角来看,《午后》做到了,无形中还做得比较好,可谓“润物细无声”。
“人到中年之后,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书的“腰封”上的这句引发人思考的推荐词,堪称点睛之笔,点到了小说的主旨。
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我也步入了人生的“午后”,该做什么,能干什么,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人生命题。
另外,这本书传递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信息和知识点,也是构建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写给“知音”晓卉的那唯一的一封长信,就是一篇“歌颂木化石”的上乘散文。
再比如,南柯对于古诗词的熟稔,对于文学写作倾向的分析,对于隐士文化的阐述,对于书院文化的概括,对于文旅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构思等,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借鉴意义。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可能不是外在的职业、地位之 类,而是观念的不同、精神世界的不同。
小说中的几个知识分子或准知识分子,他们虽是朋友或熟人,但观念和精神世界差异很大,有的带有较多传统文人特点又有现代知识分子品格,对生活、对人生怀抱理想主义,有的对生活的态度是现实主义,有的则没有精神的故乡,是精神上也是生活中的浪荡鬼,有的则是没有底线的享乐主义者。
这些人的生活故事和精神状况,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展现一个时期的时代风气和文化 人的精神状态。
”作者的后记,何尝不是对作者本人对写作意义的坦率解读。
书中,还传递了如何学会感恩的人生至理,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就是:见贤思齐。
从爱情的角度看,南柯的异性“知音”无疑是大学老师“顾晓卉”。
书中,第二章开头出现的“蒙养正”,在全书中提及的次数并不多,估计很容易被人忽略。
他恰恰是主人公南柯感恩的人。
小说中的蒙养正,是唐史专家,是《唐音》杂志名誉主编,是河西省蓝田县华子冈人,家乡居处与王维的辋川别墅比邻。
我百度了一下,其实,在历史上“华子冈”确有其人,堪称唐代大诗人的文化“知音”。
那么,蒙养正的人生“知音”是谁呢?我想,当属南柯。
引发南柯仰慕、感恩的,是蒙养正的学识和人格。
另外,在日本京都大学学者安本实的身上,感恩、仰慕也有鲜明的体现,这不仅仅是因为帮助南柯的恋人兰湘婷联系好了赴日留学,更在于他多次来长安考察、研究文化艺术所展现出的人品、好学、诚恳、严谨。
在书的“腰封”上,编辑的推荐语,给予这部小说的评价堪称“至高无上”,称《午后》是“继《春尽江南》《应物兄》之后,又一部书写当代知识分子真实生存困境与灵魂裂变的剖心之作。
”大家或许都知道,《春尽江南》是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2015年,《春尽江南》以最高票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同样,李洱的《应物兄》,则斩获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从某种程度上讲,茅盾文学奖无疑代表了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与两部茅奖作品相提并论,这应该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期许和眼光吧! 新华荐书 《人生五大问题》 【法】安德烈·莫洛亚著傅雷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定价:39.8元 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绕不开的“人生五大问题”:婚姻和家庭,友谊和幸福,生命和死亡,道德和艺术,经济和政治。
全书透彻解读如何成就美满的爱情与婚姻,如何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长大,如何赢得真正的朋友,商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翻开本书,带你一次性认清人生的五大问题,放下不必要的烦恼,找到一条属于你自己的幸福之路。
《刘墉人生三课:不可不知的处世之道》 刘墉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定价:39.8元 本书是“华人励志导师”刘墉先生给青少年的处世情商课,书中所含的人生智慧、为人哲学可以让读者从涉世之初到长大成人都深受其益。
书中还有全彩创意漫画+智慧语录,带我们洞悉人性、看清世事、有效沟通,闯荡世界更有智慧与胸怀。
《当时忍住就好了》 【美】肯·林德纳著钱锋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定价:45元 本书中的“忍”是一种驾驭 自身能量的能力,作者提出情绪管理7步法,帮助读者在关键时刻“忍住”,修炼我们为人处世的情商,做出更好的选择或者决定。
《一个人就足够了》 陈湛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定价:45元 青年作家陈谌首部人生随笔集,用充满质感的笔触,讲述一个人背着一把吉他,从小城到北京、从年少到而立的漫长之路。
他说:“我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作者,当你读到这些日积月累、用欢笑与眼泪以及无数个不眠夜堆积起来的文字时,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亲密的朋友,愿我们共同成长,去成为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标签: #地址 #回收站 #移动硬盘 #文件 #文字 #正在运行 #昵称 #视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