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团聚,取保候审的程序怎么走

取保候审 7
本版编辑张萌萌电子邮箱:nyrbzmm@ ■年20185月29日星期二组版耿淑博校对张萌萌 干警风采 A7 ■民警故事 迟本报记者王淼通讯员杨峰 24年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银杏管理区30岁的柯美,第一次走出大山到襄阳市打工,谁知打工不久就迷失方向,流落到新野,此后就和家人失去联系。
与此同时,9岁的儿子开始踏上了寻母之路。
近日,新野县公安局民警在扶贫走访时,查出了她的真实信息。
经新野和湖北两地警方的大量工作,一段丢失了24年的母子情得以重新延续。
5月18日起,新野县公安局民警在新甸铺镇开展精准扶贫排查登记,工作人员在宋庄村李某家发现,这家一名中年妇女没有户口,且时间较长。
民警走访村组干部得知,该妇女自称叫柯美,外地口音,是20多年前由湖北方向走过来, 来的团然后停留在路边李某家门前。
李某 和邻居看她可怜就给她衣物,谁知该妇女就停留在此。
好心的李某和邻居就这样一起照顾她,后在沟通中得知,她外出打工找不到家,流落到新野。
村民问她家里的情况她也说不上来,于是在村民的撮合下,李某就和柯美成了家生活在一起。
但是柯美偶尔会提及一个叫“根儿”的儿子。
没有身份信息,没有过多线索,只有“竹溪(周溪)”这个地址。
走访民警将这一情况如实反映给了新甸铺派出所所长王秋波。
在该所户籍民警周金柯的帮助下,民警在网上查到了竹溪县(当时为竹溪镇),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西南部。
新野、竹溪两地的距离相差近公400里。
为尽快核实该女子的真实身 份,王秋波次日便和湖北十堰竹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熊警官取得了联系,将这一情况向对方进行反馈。
当地警方也非常重视,不久,竹溪县公安局相关人员就打来电话,他们已经派出户籍民警,正在核查这名女子的信息。
当天下午,从竹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和辖区户籍室传来好消息,20多年前,当时的竹溪镇有一名女子外出打工时,不慎走失,一直没有音信。
对方户籍民警走访得知,当时女子走失时,已经成家,且家里有一个9岁大的儿子。
一次,二次……两地警方在电话里频繁地联系着,经民警判定,这个叫柯美的,就是20多年前在湖北襄阳市打工走失的那个女子。
此外,当地警方还告诉新野民警,柯美离 聚家后,家人一直在寻找她,特别是儿子吴波,这20多年来一直就没有放弃,曾在多地寻母,但这些年来,一直找不到母亲。
5月21日,在做好准备后,两地警方分别到母子的家中,将这一情况向各自的家庭进行了说明。
吴波得到这一消息后,激动万分,当天就和家人驾车前往新野。
5月22日上午,当这对母子和亲人相见,相互拥抱痛哭时,现场所有人也被这一幕深深感动。
柯美的亲人也轮流向帮助他们一家人团圆的两地民警表示感谢。
当天中午,柯美带着亲人们到新野的家里,介绍了家人和生活状况。
最后记者了解到,柯美已经被儿子接回老家认亲,准备暂住一段时间。

6 本报记者李云平通讯员肖书鼎闫高明 日前,桐柏县交警大队的民警查处了一起醉驾违法行为,驾驶人张某被依法刑拘。
5月22日,张某专程赶到交警大队,向查处他的民警表达谢意。
被抓还要感谢警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月27日18时许,桐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毛集中队民警邱磊和牛猛二人参加酒驾查处统一行动时,拦停一辆无号牌三轮摩托车。
民警闻到其身上散发着一股浓烈 处罚的酒味,涉嫌酒后驾驶,遂依法对 车辆进行查扣,并将张某带至医院进行抽血检测。
经血样检测,张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每毫100升276.72毫克,属于醉驾。
民警依法对张某予以刑事拘留。
当张某听到自己涉嫌醉驾被刑拘时,情绪非常激动。
民警为了平复张某的情绪,同其谈心。
据张某说,他家中有五口人,3个孩子,大女儿9岁,读三年级;儿子7岁,读一年级;小女儿4岁,读幼儿园。
张某夫妇结婚时未到法定年龄,无法申领结婚证。
在给3个孩子申报 之后户口时,因入户材料不齐全,又不 懂该如何补办材料,导致3个孩子没有按时申报入户,只能在私立学校就读。
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大女儿已经辍学。
孩子户口的事儿成了张某的心病。
当天中午在家吃饭时,他又借酒浇愁,然后驾驶自家的机动三轮车去学校,没想到出门就被查了。
邱磊和牛猛二人了解到张某的家庭情况后,觉得仅仅对张某进行处罚,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户口的事,不能不管。
为了让孩子有户口,民警先后赶到医院、村委 会等处入户走访,调查落实,形成调查材料,帮助张某完善孩子们的入户手续。
由于张某的儿子是在家自己接生的,没有出生医学证明,需要做亲子鉴定。
当民警告诉张某亲子鉴定需要花费近元3000时,张某满面愁容。
最后,邱磊和牛猛二人为其垫付了鉴定费。
5月22日上午,当得知张某大女儿和三女儿的户口已经办下来了,其儿子的手续正在办理的消息后,邱磊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某,张某在电话中泣不成声,连声道谢,也就有了开头一幕。

6 检察园地■ 开保展障卫监生所检安查全本报讯(记者来付祥通讯 员赵博昌婷)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为确保看守所食品、环境卫生安全,日前,邓州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对该市看守所开展了卫生安全检查。
干警们深入看守所食堂,对食品的采购、运输、存储、加工及剩饭剩菜的回收处理进行了详细检查,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厨房、储藏室等重要区域进行打扫和消毒,消除病害的传播源及传播途径,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干警们对监室的卫生情况和在押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向在押人员宣讲了肺结核、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常识。
通过此次安全检查,有力提升了监管场所的卫生安全防范工作力度,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 ■执法看台 本报记者吕文杰 5月18日5时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桐柏县法院办公楼前,40名执行干警已集结完毕,兵分3路,对多名“老赖”进行拘传。
当天,执行干警到“老赖”尹某家敲门时,发现屋里没人回应。
“可能她真不在家!”干警有些失望地上车离去。
“那个骑电动自行车的就是尹 西峡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在县城主要街道宣传国家移民管理局新出台的“只跑一次”制度,向群众讲解普通 护照、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办理流程

6 通讯员丁俊良摄 凌晨某!”执行干警透过车窗玻璃,一眼 看见尹某骑着电动自行车正在路上行驶。
“快,别让她跑了!”干警们从车上下来,飞跑着追上去,一直追进小区的大门,拦停尹某的电动自行车,并顺手拔掉车钥匙。
看着突如其来的干警,尹某愣住了,只能乖乖地上了警车。
尹某由于为他人借款20万元进行担保成了被执行人,虽住在高档小区里,但仍拒不履行判决义务。
出击执行干警到被执行人刘某家 时,刘某很配合地打开了院门。
“我们来还是为了万5.2元赔偿 款的事。
”执行干警一进门就直入主题。
“我知道,我这就跟你们走。
”刘某说。
执行干警看见刘某家桌子上放着药,就问刘某是不是生病了。
刘某说最近身体不好,刚倒了水正准备吃药。
“先把药吃了,再去法院!”干警一直等刘某吃完药,才把他带走。
程某在刘某承包的工地上从事浇顶工作。
2013年3月4日,程某不慎从脚手架上掉下摔伤,造成肋骨多发性骨折、腰椎横突骨折,构成八级伤残。
后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赔偿万5.2元。
判决生效后,刘某一直逃避执行。
本次突击行动历时两个小时,共拘传“老赖”9人,执结案件4起,履行金额16万元。
3名“老赖”依然拒不执行,被依法刑事拘留。

6 本报记者刘亚芳通讯员屈熙尧 5月25日清晨5时许,内乡县法院执行干警早早聚集在法院里,准备趁着下雨天被执行人可能在家休息这一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在该县马山口、七里坪、夏馆等山区集中开展执行攻坚活动。
按照计划,执行法官先驱车到居住在马山口镇的被执行人孙某家中。
孙某因借款纠纷被法院判赔他人5万元欠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孙某迟迟不肯履行还款义务。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孙某抱着侥幸心理拒绝还款,该院执行法官曾多次找到孙某,要求其履行义务,并告知其规避执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孙某不但不尽快履行法律义务,还 冒雨更换手机号规避执行。
当执行干警 赶到孙某家中时,孙某刚起床准备做早饭,看到执行干警到来,惊讶地说:“外面雨停了?没有啊!下这么大雨你们还来执行。
”执行法官向其宣读完拘留决定书后,迅速将其带上警车。
家住七里坪的曹某因交通事故被内乡法院判赔他人10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狡猾的曹某多次以正在筹钱为由,拖延还款时间。
“你们干什么?我都跟你们说了我正在筹钱,多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还款。
”刚到曹某家,她又故技重施,再次想用筹钱为由规避执行。
但执行法官不再相信曹某的话,直接将其带走。
忙完这一切后,已经是上午
9 攻坚时许,执行法官在简单吃过早餐后, 迅速又奔赴夏馆镇,尽管大雨倾盆,但丝毫没有影响执行法官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脚步。
“张某,快开门!我知道你在家,如果你不开门,我们将依法对你采取强制措施!”刚到夏馆镇某村路口,执行法院就看到打伞准备外出的张某,正当准备下车将其擒获时,警惕的张某看到法院的警车撒腿就跑,执行法官下车紧跟其后。
因张某熟悉地形,不一会儿便跑到自己家中并将大门反锁,执行法官便在门前对其喊话。
听到执行法官要采取强制措施,张某害怕了,在家中问执行法官:“如果我现在联系还款,你们能不能不抓 我,这件事能不能了结了?”执行法官回答她:“你要是能主动履行义务,我们可以对你从轻处理,但是你要先把门打开!”张某听后便打开了大门,为防止张某再次逃跑,执行法官先将张某押上警车,在警车上,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张某一直联系亲属,让其家属一会儿到执行局还款。
执行法官回到执行局后,张某妻子如约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并带来了执行款。
执行法官当即联系申请执行人来领取执行款,此案当场执结。
此次活动中共擒获失信被执行人7人,其中3人主动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另有4名失信被执行人被依法司法拘留。

6 ■执行掠影 两天一夜的盯守 本报记者王鸿洋通讯员周勤石明团 得知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王某要被西峡警方取保候审,宛城区法院的执行干警立即赶赴西峡,向警方出具相关执行手续后,将被执行人王某拘传至西峡县法院。
经过两天一夜的奔波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被执行人王某拖欠申请人曾某借款万170元,法院判决生效后,曾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执行中,法院从王某的银行账户冻结扣划21万余元。
一个月之前,执行干警得到线索,被执行人王某因涉嫌刑事犯罪 被公安机关羁押。
因王某骨折,一直在医院治疗。
近日,执行干警得知公安机关要对王某变更措施,要取保候审,立即赶到王某所在的医院,和公安机关交接后,将王某拘传至西峡县法院,组织申请人在一起协商还款事宜。
王某表示愿意还款,其在方城县有一笔70万元的债权,愿意抵债。
因王某骨折还在医院治疗,当天晚上,执行干警轮班在医院值守。
第二天一大早,执行干警带着当事人双方驱车赶至方城,确定了王某说的70万元债权后,又赶回宛城区法院。
最终在执行干警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和解意见,曾某撤回申请。

6 法官调解续亲情 本报记者李云平 “老人家,我们给您送执行款来了。
”5月22日,卧龙区法院执行法官到光武街道年近八旬的李老太家里,将1万余元赡养费送到卧病在床的老人手中,老人流着眼泪拉着执行法官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
李老太今年75岁,共生育三子一女,丈夫去世后,李老太不愿麻烦子女,一直在外租房独自生活。
年20165月,李老太突患脑梗住院治疗,出院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除二儿子外,其他子女均不尽赡养义务。
李老太一气之下将子女诉至法院,要求儿女支付赡养费及医疗费。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李老太随二儿子生活,二儿子不再支付赡养费;长子每月支付赡养费元200;三子和女儿每月支付元400;李老太 的医疗费凭有效票据由四被告平均分担。
判决生效后,李老太的长子、三子和女儿拒不履行,李老太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利用查控平台发现被执行人银行均有存款,但没有立即划扣,而是思考着如何化解双方矛盾,让亲情归位。
5月22日,经过反复思考后,执行法官将李老太的儿女们传唤到执行局,给他们耐心讲解舐犊之情、反哺之义,并释明相关法律规定。
在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下,李老太的子女们表示愿意支付赡养费、医疗费,并将执行款送到法院。
考虑到李老太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执行法官上门给卧病在床的李老太送去执行款,并通过协调为其办理了专用账户,要求其子女每月及时支付赡养费。
于是,出现了开头那感人的一幕。

6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本报记者刘亚芳通讯员王萨娜 “两年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我这一把年纪独自带孙女也不容易,以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
”被执行人袁某将4万元欠款履行完毕后,如释重负地说道。
李某以其母亲袁某的名义注册经营一家饭店,2008年到年2012,李某在冯某的鱼类批发门市购买食材共计元44754,但李某一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货款。
冯某多次向其索要都没有结果,由于该饭店是以李某母亲的名义注册的,冯某无奈之下将袁某诉至西峡县法院。
经过审理,法院支持冯某诉求,判决袁某偿还冯某全部欠款。
但是袁某无视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年20147月,冯某申请执行。
执行干警通过网络司法查控查到袁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唯有退休工资可 以支配,于是将袁某工资进行冻结。
同时,执行干警多方打听联系袁某儿子,说服其出面,处理自己经营不善所拖欠的货款。
但是袁某儿子不听执行干警劝解,随后手机便无法接通。
在执行干警的协调下,袁某和冯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年2014到年2017,袁某共偿还欠款元37400。
其间,该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已经倒闭,在执行干警的沟通下,袁某用店内的空调抵账2000余元。
李某常年不回家,袁某独自一人照顾孙女,又加上年事已高,经常生病住院,生活很拮据。
但是袁某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债务。
她表示只要一天不把钱偿还完毕,就一天睡不了安稳觉。
考虑到袁某生活困难,在执行干警的沟通下,冯某表示自愿放弃剩余利息,袁某一次性偿还执行案款余5000元,案件执结完毕。

6 卧龙区法院执行干警到靳岗街道香铺村,将执行款送到瘫痪在床的申请执行人尹老太病榻前累
6 本报记者吕文杰通讯员丁清凌摄 方城县检察院干警到清河镇第三中学,了解“结对帮扶”学生的学习、生 活现状,并送上资助金累
6 通讯员牛全威摄

标签: #移到 #机里 #文件 #苹果 #文件夹 #文件 #小心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