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证”的烦恼怎么减,责编:陈荣浩

csgo 2
电话:23529502018年4月17日星期
776269147@经济05 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稳中向好 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文兼武15日介绍,近年来,随着新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稳定较快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确立。
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经济90%左右比重)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7.4%。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4.3%,私营企业年均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年均增长5.9%。
国有企业持续做优做强。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42.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1.3万亿元,年均增长6.4%;资产总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2017年的37.9%。
一方面,国有企业在重要战略性领域保持控制地位。
另一方面,国企在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
在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医药制造、建材、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等行业,国有经济的企业数量和经济份额都在不断减少和降低。
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发 展的重要力量。
统计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数量22.2万家,比2012年增加3.3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达到57.7%;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4.4%,比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用工人数3271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用工人数的比重为36.9%,比2012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稳发展,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4.99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为12.9%;资产总计22.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5.3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9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3.7万亿元;用工人数2088.6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用工人数的比重达23.6%。
“中国市场化改革一直强调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发展和多种市场主体共存。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增加。
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私营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成为近年来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变化的显著特征。
”文兼武说。
破解“准入不准营”,下半年“证照分离”改革将在全国铺开 “领证”的烦恼怎么减 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时,明确提出将“证照分离”改革推向全国。
“一些地方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但‘准入不准营’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办照很快,后续办证很慢,企业没有办齐许可证开不了业。
比如办餐馆,没有卫生许可证,就不能营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究竟还有多少“领证”的烦恼?“证照分离”改革,如何既“放得下”“管得起”又“服好务”?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企业和相关专家。
列好清单做“减法”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能取消的尽量取消” “证照分离”改革带给企业的便利有多大?从上海曼秀雷敦化妆品有限公司的案例可见一斑。
今年2月底,上海曼秀雷敦化妆品有限公司向浦东新区申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形式审查通过后,3月1日该公司产品肌研 润洁面乳拿到“国妆网备进字”备案凭证,3月下旬首批5.7吨产品已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完成进口申报。
但在“证照分离”改革之前,企业要携带备案产品的纸质资料及样品,到北京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形式审查通过后,纸质资料转由专家进行审评,通过后才能取得“备案凭证”,进而办理相关进口通关手续。
正是“证照分离”改革让曼秀雷敦产品的准入时间从至少2个月缩短为5个工作日。
化妆品行业的“领证”时间不算最长,一位建筑行业的企业家向记者介绍“:要拿到施工许可证,先要拿到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施工图审查,办理质检安检手续,提供工人工伤保险证明、工人工资支付专户等,往往一个房地产项目两年多都开不了工。
” 针对“有照不能营,企业干着急”的情况,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证照分离”改革。
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试点,通过对116项行政审批事项,按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管理等5种方式进行改革试验,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7年,在深入总结浦东经验的基础上,天津等10个自贸区和有条件的一批开发区、新区均进行了复制推广。
为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对上海等地试点成熟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要在全国推开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同时,建立‘证照分离’改革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将更多直接针对市场准入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改革范畴,努力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模式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 “证照分离”改革推向全国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减法”,真正为企业减负? 摸清底数,列好清单,对各类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还需要办多少证,心中有数。
王一鸣建议“:各地先要梳理一下各个行业准入证、生产服务许可证、职业资格证等究竟有多少。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能取消的尽量取消。
” 例如,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中,将工商登记前、后置审批项目进行了梳理、简化,并与当地《市场主体经营范围参考目录》一一对应,同时嵌入登记业务系统,实现后置审批系统自动精确推送,方便企业“领证”。
“‘证照分离’改革后,淄博高新区内企业开办时间由过去平均12.8天压缩到2.6天,拿证照的效率高了,但涉及人民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的审批,该有的必须有,事中事后监管还要加强。
”山东省淄博市工商局高新区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刘兵说。
“证照分离”绝不是只“放”不“管”。
“证照分离”改革后,还需要各监管部门加强联动,做好市场监管的“加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说:“这次机构改革设立了市场监管总局,将很 多监管职能集中到一起,力争解决过去部门分割、相互掣肘、内耗很大、成效并不显著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新部门的监管思维、措施要有变化,以应对新挑战。
” 强监管,先要厘清监管职责。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工商局副局长刘伟介绍,在“证照分离”改革中,应强化日常监管,各 联合惩戒做“加法” “很多部门都有市场监管职能,需要明确职责、加强联动” 部门既要厘清监管职责,又要互相配合。
比如对“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的监管,由公安部门负责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的业务管理、监督、检查;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中介机构申办登记注册和中介活动的市场管理。
同时,工商部门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中介机构登记注册信息;公安部门随时需要查询相关登记管理资料,工商部门予以配合。
强监管,还要加强部门联动。
“市场监管总局的设立体现了大监管思路,但大监管也是有限大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之外,还 有很多部门都有市场监管职能,仍然需要明确职责、加强联动。
”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说。
比如,可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我们企业希望办事方便,也希望监管加强,这并不矛盾。
让违法乱纪的企业没有空子钻,守法企业才有好的竞争环境。
”山东省淄博佰乐堡酒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国辉说。
强监管,更要用好技术手段。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各有一套信息化系统,眼下急需在大市场监管框架下进行系统的整合,否则大数据就没法用。
”他建议,应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归集公示各部门登记、许可、备案等准入信息和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监管信息,进而形成监管大数据。
“我在四五个城市都负责过地产项目,珠海横琴新区的政府服务更让人省心。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经理介绍,取得营业执照的建筑公司,施工前必须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在“证照分离”改革之前,通常企业从拿地到办好手续开工至少需要8—10个月。
横琴很多地方是填海造陆,地质条件复杂,要经过更细致的专家评审,通常办好手续开工要经过14—15个月。
然而,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从企业需求出发,改变过去整体立项备案的方式,想出了社会投资项目可分阶段发放许可证的新法子。
“分阶段备案,企业最快2个月就可以开工,比过去至少提前一年。
”张经理说。
政府服务的优化在稳增长中产生了“乘数效应”。
“以一个30亿元的房地产项目 为例,仅‘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分阶段备案一项改革,让企业提前一年开工,就可以节省一年的利息5000万元左右。
”张经理表 换位思考做“乘法” “优化服务,从企业需求出发进行政府流程再造” 示,一家企业在此受益,就会引来更多企业投资,增加就业,进而带动当地快速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证照分离”改革效果如何,相当程度有赖于优化服务。
“优化服务最重要的是转变心态,换位思考,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从企业需求出发,进行政府流程再造。
”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市场管理科工程师方峰说。
《横琴新区社会投资类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方案》出台前,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调研了区内的港澳企业和国有企业,还去香港政府发 展局、工程师协会“取经”,吸收了当地分阶段备案的经验,对横琴相关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
中国市场监管学会会长何昕认为,商事制度改革克服了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政府干预过多的弊端,带动整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
同时,推进监管创新、优化服务,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统
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此外,政府优化服务更不能忽视小微企业。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建议,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还应突出为小微企业服务。
其实,小微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联系比较多,要让“小微”们把监管部门当成娘家,既有利于“双创”,也有利于稳定就业。
据《人民日报》 专家: 我国商业地产行业迎来发展“拐点” 新华社电技术和消费的变化驱动商业地产行业走向“拐点”。
参加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8年会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认为,智能商业时代需要变革思维,我国商业地产行业需把握技术变革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实现提质增效和业态创新。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在13 日-15日举行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8年会上说,新时代需要新商业,技术和消费的变化为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国将迎来商业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商业地产传统运营模式正在发生变革,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存量时代已经来 临。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会长王永平说。
中粮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说,从总量上,我国商业地产处于绝对过剩状态;但在结构上,商业地产行业伴随着社区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兴起依然会蓬勃发展。
技术和消费的变化驱动整个商业地产行 业走向“拐点”,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说,构建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商业生态,用积累的数字化零售基础能力,进行未来线上和线下的零售业态创新,将是一个重大商机。
商务部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3.8万亿元,而届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48万亿元。
王永平说,电商规模的迅速扩大深刻影响了我国商业地产版图,2017年线上企业主导了大润发、联华、家乐福、沃尔玛等实体商业的并购潮“,新零售”的兴起为商业地产的运营带来了新思路,但线上商业和商业地产运营的融合依然处于磨合与试探阶段。
中国科研团队: 发现调控水稻高产的新机理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揭示了土壤磷肥状况影响水稻叶片直立性的分子机理,为设计培育高产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部叶片直立的水稻品种能够通过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光合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实现水稻高产。
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磷元素,因此土壤磷素肥力不足,易导致水稻叶片直立成“一炷香”状,分蘖减少,最终导致减产。
土壤中的磷素易被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水稻田间生产目前主要通过大量施加磷肥来克服这一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增加了过量磷肥随水土流失导致的水质污染风险。
因此,解析土壤磷素肥力状况调控水稻叶片直立性的机理,对于培育磷高效利用且耐密植水稻品种尤为重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易可可、阮文渊、郭美娜和徐磊等人研究发现,SPX1蛋白、SPX2蛋白与RLI1蛋白形成了一对相互抗结的调控模块。
这个调控模块能够响应土壤磷素肥力状况,影响水稻叶枕(叶柄与叶鞘的连接区域)细胞的伸长,调节叶枕大小,最终影响水稻叶片直立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成果有助科学家根据不同农业生产的需求,设计出不同株型且对土壤磷素肥力变化敏感或不敏感的水稻品种,最终达到田间生产过程中减少施加磷肥、增强养分利用效率的目标。
研究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植物细胞》网络版上。
我国成功完成达氏 鲟子三代苗种繁育 新华社武汉4月16日电经过持续努力,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四川省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的联合科研团队日前成功完成达氏鲟子三代苗种繁育。
这表明人工保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对达氏鲟今后的自然种群修复及未来的养护利用意义重大。
国家一级保护鱼类达氏鲟又名长江鲟,为长江中上游特有珍稀定居性鲟鱼。
近年,受水工建设、滥捕滥捞等人类活动影响,达氏鲟栖息地质量不断恶化,自然种群显著衰退,在2000年以后丧失了自然繁衍能力。
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达氏鲟野生个体已稀少,处于灭绝边缘。
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介绍,为了挽救这一珍稀鱼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四川省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展达氏鲟收集蓄养和物种保护研究。
1998年,蓄养的达氏鲟人工繁育实现突破;2003年-2007年,子一代苗种繁育达到3-10万尾/年规模;2007年-2013年,子二代繁殖技术实现突破,同时子一代繁育规模可达50万尾/年;2012年-2015达氏鲟子二代的人工繁殖技术进一步成熟,繁育规模可达300万尾/年;2018年初次取得子三代苗种繁育成功。
经过多年人工蓄养,达氏鲟人工群体初具规模。
目前,两所共有6龄以上子二代成体1000余尾。
杜浩说,2018年3月27日和4月5日,科研人员共对6组达氏鲟子二代亲鲟实施人工催产,成功催产雌鲟2尾,雄鲟5尾,获得受精卵约9万粒。
4月3日起,6万余尾达氏鲟子三代仔鱼开始陆续孵出。
至14日,这批仔鱼已平安度过了早期死亡高发期,生长健康。
彩虹四森林消防型无人机成功试飞 新华社电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获悉,由该院研制的彩虹四型长航时森林消防型无人机近日在甘肃省嘉峪关机场试飞成功。
此举意味着,彩虹四无人机在空中对广阔地域下复杂地形和建筑进行火灾隐患巡查、现场救援指挥、火情侦测及防控成为可行。
参研人员告诉记者,在森林火灾防控和扑救过程中,彩虹四无人机能有效规避传统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短板,既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跟拍、追踪为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又避免了派员前出侦察可能造成的火灾伤亡情况。
据了解,彩虹四无人机系统成熟、操作便利、起飞条件简单,在林区道路不畅的情况下更突显出极强的机动灵活性,对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彩虹系列无人机总师石文介绍,作为“空中机器人”的彩虹无人机携带有专用的可见光、热成像、远红外探测任务载荷,可长时间在林区上空进行固定巡线飞行,疲劳驾驶问题不会出现在无人机上,而机上精密的高度仪和障碍规避系统也可以满足林场低空巡逻飞行需求,可及时避开可能的山丘陡坡。
同时,彩虹四无人机通过数据链和卫星通讯等技术可以实现超视距控制,依据需求长时间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进行作业,实现“点哪、飞哪、看哪”的极简操作。
目前,除森林消防型外,彩虹四无人机还应用到航空物探、海事巡查、海上应急搜寻、中继通讯、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灾害监测、海洋溢油监测、海洋动植物保护等多个领域。

标签: #格式 #命令 #分区 #图片 #care #干净 #准星 #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