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7,书签怎么做的视频

怎么做 0
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主编:李芸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LITERATURE作品
7 书话岁月 难忘,那遥远的声音 姻金涛 【他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一行行数学公式,然后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用抑扬顿挫的粤式京白娓娓道来。
】 回忆,是人生的永恒主题。
前不久,收到一本特别的书《城钩岁月,环翊天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这是“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65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0周年纪念文集”。
按我的理解,这是北京大学地理系(现更名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集体的回忆录。
尽管这是一个范围很小的学科的历史回顾,在整个国家莽莽苍苍的原野中仅仅是很渺小的一个小土丘,然而它的成长也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并以独特的视角见识了历史与现实的欢乐时光与艰辛岁月。
我因为也是该系的老校友,在未名湖畔度过令人怀念的青春时代,此刻展读诸多师友的回忆文字,不仅得知许多陌生的往事,也不由得勾起我对母校,对尊敬的师长的回忆。
那尘封的往事如同埋藏地下深处含水层中涌动的泉水,一旦有一点缝隙,立刻奋击、奔涌、喷射而出,几乎不可阻挡地涌上心头。
于是许多的面孔,许多的声音,许多的南腔北调,许多的喜怒哀乐,像阳光驱散大雾由模糊变得清晰,浮现于我的眼前。
在这本文集中,引起我浮想联翩的是一张老照片,在正文前的几页照片中。
照片是几十名师生在北大文史楼门前的合影,照片的说明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前排左五)来北大授课后与自地教研室教师与1957级自地同学合影”。
说句不怕你见笑的话,我读大学那会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留下的照片很少很少,所以这张合影对于我来说十分珍贵。
这不仅是当年校园生活不可多 得的影视资料(我从照片中看到了除 了黄秉维教授外,还有尊敬的林超教 授、张景哲教授、陈昌笃教授、陈传康 教授、卢培元教授、崔海亭教授等,最 重要的是见到了我的一帮朝夕相处 的“哥儿们”
“姐儿们”———1957级自 然地理专业的老同学。
我也找到躲在 后排角落的“我”。
此外,照片中还有 低一班的1958级自然地理专业的同 学),更重要的是中科院地理研究所 所长黄秉维教授当年作的报告给我 留下很深的印象。
记不清黄秉维教授讲座的题 目,甚至大部分内容也由于时隔多 年大多忘却,然而有一点印象很深, 那就是针对发生在不久前“大跃进”
黄秉维(前排左五)与1957级同学合影 时许多地方虚报粮食(和其他作物)产量,竞相宣传“放卫星”,鼓吹亩产小麦、稻米几万斤、十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浮夸风,黄秉维讲了一点他的思考,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思考。
先生是广东人,个子不高,说话不温不火。
他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一行行数学公式,然后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用抑扬顿挫的粤式京白娓娓道来。
他的思考看来是很成熟的,既有来自农田种植的观察和实验,也有大量理论上的探究。
作为一位研究自然地理的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黄秉维没有涉及政治斗争的是非,而是从地球表面热量和水资源,与作物三者之间的平衡,从农作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以及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合成有机物的机制,以数准的数学演算,计算了一亩地在一个生长季吸收的太阳能,可能转化为种子的数量的最大值。
作为科学家,他的论证来自缜密的科学数据。
他的结论是:即使是全部太阳能一点儿也不浪费,按照理想的方式全部转化为作物的种子,这当然在现实中无法做到。
即便如此,按现有的农作物品种,亩产小麦、稻米几万斤、十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是完全不可能的。
偌大的教室里安静极了,师生们流露出意味深长的目光,没有人说话,也没有提问,但是突然之间,响起一阵发自内心的掌声。
自此以后,尤其是跨出校门之后的长长岁月,连我自己也记不清听过多少报告了。
由于生性愚鲁,许多报告如风过耳,只有黄秉维先生的讲座,始终牢记于心,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至今,快60年了,我仍然难忘,那遥远的声音…… 望海潮忆少年 姻严加安 古稀之际,飞翔思绪,常浮年少寒窗。
私塾老师,神情肃穆,课堂字句铿锵。
训诂解迷茫。
诵李杜经典,萦梦诗唐。
研墨挥毫,临摹颜柳字端方。
六年中学韶光,悟人生境界,道德文章。
偏爱语文,痴迷数学,试图改化圆方。
矢志不彷徨,各科勤修炼,成绩风光。
所学虽然淡出,素养驻心房。
五绝访问玻尔研究所有感 姻颜基义 玻尔平生事,才名久放光。
浮雕镶妙语,短句大文章。
注:青铜浮雕上刻有荣获诺奖的玻尔等四人,和标题:SuspendedInLanguage(悬浮在语言之中)。
七律赞南仁东 姻余德浩 献身科苑探群星,射电天文大纛擎。
志在深山寻鸟迹,魂归广宇觅蝉声。
辉煌业绩利民事,精彩人生报国情。
二十余年圆梦日,神州重器耀征程。
人月圆赏菊 姻白彤霞 西风一夜枫林醉,人道又金秋。
菊花开也,红黄绿紫,竞上枝头。
呼朋唤友,东篱诗酒,千古风流。
白云托雪,瑶台玉凤,真个轻柔。
注:白云托雪,瑶台玉凤菊花名。
鹊桥仙第二架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 姻王赫珍 银鹰展翅,玉龙飞舞,华夏再出奇迹。
长空浩渺任翱翔,航程远、平安落地。
神州巨笔,湛蓝天宇,书写研发历史。
成功实验大飞机,圆国梦、扬眉吐气。
七绝赞读诗会 姻刘纪亮 金声玉振诵华章,韵苑精英聚一堂。
气势恢宏讴盛世,弘扬国粹创辉煌。
七绝治党从严 姻白英 初心正道不容偏,治党从严勇克坚。
污吏贪官终扫尽,复兴华夏梦将圆。
游走东邻 新年,福袋! 姻刘凌子 【我早上7点多赶到商场站到队尾,保安大叔立刻冲过来递过来一个暖宝宝。
】 我脑海中始终有一个印象,在日本不抢一两个福袋不算过年。
所谓的“福袋”就是各个商家为了促销,会把高于福袋价格的衣服或者电器(根据各家商品不同)随机装进福袋中限量卖给客人。
根据各个商场营业时间的不同,1月1日或者2日开抢,抢到福袋的客人不仅仅是占了“大便宜”,更是抢到了一年的福运。
尽管不知道内容物如何,但往年日本人买到福袋就会在网上“晒内容”,互相比较哪家比较值得。
有几个牌子的商家向来以实惠著名,他们的福袋更是抢手货,要早上四五点就去排队才能抢到。
尤其是苹果的福袋,据说1月2日8点开卖的店甚至12月30日早上8点就有人背着帐篷排上了队。
我本来是冲着“体验日本独特文化”去的,不知道怎么的后来就变成了抢福袋一族:在网上查各家店的攻略,提前一个月跟朋友去各大商场“踩点”,甚至开始设计“福袋路线”,简直陷入了一种无药可救的疯狂状态。
我早上7点多赶到商场站到队尾,保安大叔立刻冲过来递过来一个暖宝宝,帮顾客们抵御严寒,仔细一看商场还周到地放了好多台巨大的加热扇在门口。
商场10点开门,来排队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在我后面也已经迂回排了三四排,大家都是两三个人一起来排,有的一边看宣传单一边选先冲向哪边,有的聊着不相干的话题哈哈大笑,有的轮流替换排队的人,带回来热乎的麦当劳早餐。
商场虽然对排队的客人力所能及地周到,却丝毫没有提早开门的意思。
10点准时开门,本以为是顾客一股脑涌进商场,把柜台上仅有的几个福袋抢走的场景,但事实上商场一次只放几十人入场,不慌不忙,井然有 序。
进了商场一看也是,平时温柔的销售小姐一个个都像疯了似的,背着巨大的福袋,举着牌子,高喊着“限量抢购”在各个店门口走来走去。
平时安静的大商场一下变得像商店街的菜市场一样吆喝不断。
看着一个个穿着入时的销售小姐如此卖力地叫喊,一种违和感油然而生。
然而尽管宣传力度巨大,大部分店铺还是无人问津,大部分人都直奔少数几个“网评”好的牌子。
大概11点左右,我已经“抢购”完毕,手上拎了五六个大大小小的福袋。
这时候商场人逐渐多了起来,叫卖声还是此起彼伏,然而大部分福袋也都还有货,并没有像攻略上说的那样被一抢而空。
网上说的新年疯抢现象呢?不禁感叹日本的经济大概确实是不景气。
也许是最近流行起了提前网上预约,现场抢购已经不流行了吧。
不过也有朋友即时播送“战报”:早上9点多的时候京都站那边的友都八喜电器城的电器大礼包已经被“抢空”了,几个想买电饭锅、手表的姑娘都失算了。
后来才知道,其实这样的“限量抢购”也不过是一个噱头,日本人已经习惯了。
每年年中和年末两次,日本的各大品牌都会大甩卖,促销力度大的可能会三折、四折左右,完全不亚于福袋的优惠。
再加上福袋中经常会有一些标价很贵,其实却完全穿不出去的“丑衣服”,所以“福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忧袋”。
在新年第一天买个福袋多半是图个喜庆,如果运气不好抽到了不喜欢的衣服确实容易心里不痛快。
事实证明,我抢的好几个服装福袋,虽然抽到的衣服算不上“丑”,但毕竟不是自己选的,实际穿的次数远比精心挑选,花“大价钱”买来的衣服要少很多。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排队几个小时,抢来的商品却不一定喜欢,确实有些划不来。
对我来说,“抢福袋”也只能算是来到日本的一次“文化体验”了,下次还是新年第一天睡个好觉,去逛逛寺庙神社来得实在。
飞沿走笔 【今年北京的初雪就没有体现应有的生命和记忆特征,所以网民 说,初雪爽约!】 1月21日夜至22日晨,按漫天大雪覆盖原野的标准,北京的雪还是没有领到“进京证”。
不过,北京市气象局22日晨发布消息称,21日夜开始,北京出现入冬以来首场较大范围降雪,全市多于10个人工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已达初雪标准。
尽管达到科学意义上的初雪标准(满足3个条件之一即为降雪: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5站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一个站点降雪量≥0.1毫米),但在公众的心目中,这样的雪不过是微雪,算不上真正的雪。
雪是有生命和记忆的,今年北京的初雪就没有体现应有的生命和记忆特征,所以网民说,初雪爽约! 为何北京人和北方人对雪充满盼和爱,怀着思与念?久旱盼甘露自然是原因之
一,但同时也在于,下雪即是生命的重逢和记忆的复苏。
雪的生命是天行有常。
如果降雪迟迟不来,甚至根本无雪,意味着自然的反常,也影响到人和万物的生命,无论是新生命的诞生和旧生命的消亡,以及生命周期的延长或缩减。
北京和北方的初雪和雪更关乎万物。
水是生命之源!虽说北京最长的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达114天(1970年10月25日至1971年2月15日)和近10年最长为108天(2010年10月25日至2011年2月9日),但此次从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20日已经连续90天无有效降水,并且初雪比常年晚了53天。
长时间不能获得雨雪滋润的万物日子就会很不好过。
雪的生命和记忆还与人的生命周期和意义联系在一起。
女性生命成熟的标志在于初潮,生命的旺盛和繁衍象征又在于每月一次的种子流淌。
今天,无论中外,初潮的年龄都提前了。
二三十年前,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为13岁,但目前为11岁。
初潮提前既说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营养的充足,也意味着与气候变暖有关。
尽管这一点也还存在争 论,但联系到近20年来大部分年代的初雪都推迟了,说明暖冬和初雪推迟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而且,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5家主要国际气象机构的数据,2015~2017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年。
晚来的雪和降雪也不足于冻杀大量的虫害和有害微生物,如果仅靠天吃饭,收成就要大打折扣。
这或许是盼下雪的最主要原因。
雪的生命和雪关乎生命也在于雪的净化功能,雪花能够形成除了温度是重要因素外,还在于空气中有各类微生物和尘埃,雪花和 雪 的 生 姻张田 命 勘和 记 忆 雨滴中的物质称为成核素 (凝结核),是雪和雨形成的 必要条件。
因此,降雪也意 味着,雪花可以裹挟空气中更多的微生物和 尘埃,清洁空气,有利人们的健康。
至于降到 大地中的微生物是否有害作物,则有不同的 看法,一种认为是有害,但另一种认为大雪 和寒冷的气候已足以冻死多数有害微生物, 有利于作物。
下雪的生命和记忆也体现在人类与雪 有关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中。
生活在马尔代 夫、基里巴斯、图瓦卢、澳洲等国家的人当然 看不到雪,也不会有与雪有关和融入雪中的 生活,他们的面向大海四季如春(如夏)的日 子也成为鄙视其他有雪国家和地区的理由。
不过,有雪的国家和地区也大可以用“夏虫 不可以语冰”来反鄙视。
但是,当关于雪的文化进入这些国家 时,就有可能消除鄙视链。
在热浪如炽的夏 季,人们会在澳洲等国家看到很不搭的生活 方式,尽管冒着大汗,人们也要戴着红白相 间的圣诞帽子和穿着红色圣诞服装庆祝圣 诞和新年,要知道,这是在冰天雪地圣诞老 人的标配,但在炎热的澳洲夏季也在流行起 来。
原因在于,移民到澳洲和热带地区的西 方人把圣诞文化带了过去。
如果遵从雪的自然生命和记忆,盼初雪 按时而来和后续的雪越大越好就是一种美 好的祈福! 爱乐者说 音乐行者的“乡愁” 姻李近朱 【“乡愁”是一个热切的信念和 情感,也是艺术上最易萌发激情的 一个触点和空间。
】 以
20分钟写出那几句旷世诗行的余光中先生,去年底长辞于世。
这首《乡愁》诗,抒发了海峡“这边”和“那边”同胞的深挚情愫。
自此,“乡愁”便成为凝聚了家国情怀的一个诗意词语。
回望西方古典音乐旅程,“乡愁”也如影随形一般跟随着许许多多音乐行者,并催发出了许许多多传世名作。
“音乐行者”是我杜撰之词,是指为数甚多的音乐大师,离开故国故土,行走到了异国他乡。
这些行至外域寄寓异地的“行者”,毫无例外,都有浓浓“乡愁”。
只有离别,才知故土炽热,家国情深。
于是,“乡愁”才给敏感的艺术家以灵感,才有了惊世的或旷世的杰作横空出世。
可以说,“乡愁”是一个热切的信念和情感,也是艺术上最易萌发激情的一个触点和空间。
音乐是无国界的“世界语”。
音乐家是流动着的“行者”。
许多大师是在家国之外创造了艺术辉煌。
比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的半个多世纪的生涯大多在奥地利度过。
他的全部杰作以及最终长逝,皆在异乡维也纳。
或许因为在地理上在文化上德奥两国就很接近,以至于在音乐史上常有“德奥音乐家”这个统称。
因此,在贝多芬的音乐中,还没有发现鲜明的“乡愁”之迹。
但是,从东欧波兰行走到西欧法国的音乐大师肖邦就不同了。
他行至巴黎,而今看来地域亦非遥远;但在当年,年轻的肖邦离乡之际,却是深情地怀揣一捧故乡的泥土。
在他病逝异邦之际,还是至嘱将其心脏带回波兰安葬,以让自己最终安睡在故乡的土地上。
肖邦这个“音乐行者”的深厚的“乡愁”之情,还满满灌注在了他的喷涌而出的音符之中。
肖邦的钢琴名作,多以“波兰”为主题,如“波罗乃兹”,“马祖卡”等舞曲,就是将带有家乡泥土芳香的韵律,植入到了他的技巧艰深的专业创作中。
至于他以钢琴纯技术性的“练习曲”形式所创作的《革命练习曲》,则是对于波兰革命的一个激昂的抒怀。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曾写过一段传遍世界的不朽旋律。
最初,是在他的标题为“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由英国管温婉旖旎咏奏而出。
当场,音符直击人心,唤起共鸣,人们潸然泪下。
后来,这段曲调配上了歌词,唱出的是“思故乡”。
有词或无词,这段音乐的每一音符都浸润了 深深的“乡愁”。
这段堪称西方古典音乐中典型“乡愁”的旋律,连同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是作曲家的异国所作。
他从捷克行至到遥远的美国。
在这块“新大陆”上,他产生了浓烈的思乡之情。
不仅每年必回故国,而且把自己的亲人接到身边。
这位大师的“恋家”情怀,还不止于此。
在美国,他创作了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些篇章。
如《第九“新大陆”交响曲》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
这些作品最动人的,就是融情的思乡音符。
在异国,他的音乐虽也借鉴了本土音乐元素,以至他的成功之作被美国音乐评论家称之为“美国的交响曲”。
但是,德沃夏克断然否定,他说:“我的音符始终没有离开过波西米亚。
”“乡愁”让他的去国之作,仍沉浸在故土难离的情怀之中。
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山鼻祖斯特拉文斯基是俄国人。
他也是一个“音乐行者”。
青年时代离开俄罗斯,长期在法国在美国生活与创作。
在漂泊的“行者”生涯中,他的作品,特别是以俄罗斯最擅长的芭蕾舞剧为题材的作品,其音符之中常常充溢着故乡的色彩。
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音乐名作《彼得鲁什卡》,就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基调。
身在他国,“乡愁”让他的笔底不绝流淌着故乡风韵。
到了晚年,斯特拉文斯基终于回到祖国,在他即将辞世之前,最终又嗅到了故土的芬芳。
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曾在法国巴黎学习音乐,师从印象派音乐大师杜卡。
虽在异国很是清贫,但他所获得音乐上的专业知识,又让他很感自己“富有”。
在大师麾下,他有机会在国外发展。
但是,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在祖国爆发了。
冼星海毅然回国,奔赴延安。
在时代的巨流中,他的《黄河大合唱》以及《满江红》《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等交响音乐作品,显示出了他的专业水平,更表达出了他的以“乡愁”化作的爱国报国之情。
和流动的音符一样,音乐家也流动在“世界”这个偌大的空间。
他们行走着,皆无例外地心系故土,充溢“乡愁”。
由此,音乐历史上才演绎了他们在异乡与故乡的情思绵绵的故事,也才造就了浸透着真挚动人的情感力量的“乡愁”音符。
从古至今,从这边到那边,人类的游走与行走,不仅积蓄了丰厚的深沉的情感,而且引发了普通人或艺术家的勃发思絮,为人类文化增添了隽永粲然的瑰宝。
事实上,这个延绵古今的“乡愁”,已然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情感之源和多元多彩的艺术之泉,并成为艺术世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标签: #视频 #美颜 #怎么做 #手链 #格式 #手上 #快速 #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