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然NATURE,主编:朱子峡

视频 5
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4自然NATURE 2017年8月4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跟着野外生存专家学求生 姻本报记者胡珉琦 如果你是一个小吃货,挑战野外生存时还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吗?答案是肯定的,水煮、火烤还有热石烹饪任你选。
前提是你得学会生火,还有这些烹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不了多久,上海市第一批30多家中小学的孩子们就能通过学校的学习系统观看到这样的野外生存教学视频了,而他们的导师是被称为中国野外生存第一人的朱炜强。
年仅30岁的朱炜强至今已有12年的野外生存经验,带他入门的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30年的野外生存教官克里斯·凯恩。
而他真正被国内的爱好者所熟悉,是因为2013年,他从5万人中脱颖而出,参加了贝尔魔鬼生存挑战赛,并成为了第一位完成此训练的亚洲人。
回国后,他创办自己的训练营,拍纪录片、教学视频,争取一切机会向公众传达正确的野外生存方法和理念,当然也包括孩子们。
在他看来,这些基本的生存技巧并非只针对特定的荒野,普通人经过系统的学习,都能让自己在日常生活、旅行中受益。
生存训练教现代人原始技艺 2014年8月中旬,5名驴友来到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黑竹沟探险,有驴友此前从未有过丛林生存的训练和经验,最终他们之中只有两人安全退回,三人丧生。
这在当年也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在那之前一个月,朱炜强刚刚在黑竹沟拍摄完成了央视首部野外生存纪录片《绝境 朱炜强 求生》的第一集,深知那里的艰险。
当他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感到特别遗憾。
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户外探险项目,但对野外生存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误区。
朱炜强说,他在英国的受训经历告诉他一个道理,野外生存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通过所学的技能,从而让自己能在野外玩得好、吃得好、有乐趣,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对普通人来说,不要把冒险作为目的,有意去挑战绝境。
一些驴友深受贝尔《荒野求生》的影响,对着纪录片学习了几招绝境求生的方法,以为这样就能够应对各种风险,这在朱炜强看来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尽管已经具备了那么多丛林生存技巧,朱炜强告诉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不做说走就走的旅行,任何旅行都应该有安排有计划,携带可靠的装备及工具,最重要的是,提前通知家人,有备无患。
而且,在野外,他一直强调要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风险管控机制,在风险发生的前期就尽可能规避,不让自己陷入绝境。
在他看来,现有的一些生存训练还存在一个严重误导,就是把野外生存训练等同于让现代人学习原始技艺。
“不管在哪里,现代人应该要用便捷、高效的方法去生存。
原始技艺需要学习,但那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的方法。
” 在一些求生纪录片中,主人公常常被要求用非常有限的装备去完成挑战。
但朱炜强想要澄清的是,那些节目的定位是个人秀,有一些刻意的设定,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因此,观众不能把电视里的内容当作真实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每一次生存训练,朱炜强至少会携带可靠的冲锋衣裤、刀具、背包、登山鞋、睡袋、防潮垫、头灯、金属水壶,还有一些基础装备非常重要,比如求生盒、小型医疗包、指南针、盐等等。
事实上,当人们真正身处绝境时,能否自救有时候真的取决于所携带的装备,因此,作好充分的准备,学会灵 活使用这些工具很关键。
野外生存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要想在野外生存中远离危险,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的生存要素和技巧?已经有12年野外生存经验的朱炜强总结了五个方面。
首先是搭建庇护所。
有了庇护所就可以保护身体,遮挡阳光、雨水、野兽等恶劣环境对人的伤害。
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比如庇护所要选择离开水面至少海拔5米以上的地方,与整个山坡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落石、泥石流的侵袭,搭建前先拿竹竿拍打地面,可以有效驱赶蛇虫鼠蚁等。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没有水扛不过三天,没有食物却可以坚持三周。
在野外,需要保证每天饮用1.5~2升的水,因此,寻找水源、学会净化水是关键中的关键。
但像荒岛这样的环境,淡水资源非常缺乏,椰子汁过多补充又会导致身体不适,那么掌握高效的海水蒸馏方法就很重要。
和水几乎同等重要的要素是火。
保温、照明、烹煮、驱赶动物、求救离不开火,但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钻木取火的原始方法,因为它非常需要技巧,且会消耗大量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打火机,实际上,打火机需要多备几个,一旦打火机失效,打火石是非常好的点火工具。
还需要提前准备的是火绒,主要是一些干燥、柔软的纤维性材料。
其次是食物。
在野外要寻找食物并不是很难,但需要注意的是,万不得已不要学贝尔吃生食,这么做风险太大,呕吐、腹泻损失的能量会比获得的更多。
即便在国外的生存训练中生食也是被严格禁止的,而是提倡彻底熟识、安全无忧。
然后是救援。
学会正确的求救是帮助自己在野外脱离困境的有效办法,通常的做法有使用基本的信号镜、发送狼烟草以及SOS信号,每一种做法都有相应的操作细节需要掌握。
除此以外,朱炜强还透露了一些在野外生存中的实用小窍门。
比如,在野外很多植物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蒲公英、车前草、马齿苋、野蕨菜……浆果 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如何辨别它们是否可以食用是个难题,这时候不妨套用一个简单的颜色法则,黑色、紫色、蓝色浆果中有90%可食用,红色、绿色则有50%可食用。
关于如何辨别方向,他曾对很多教科书中所说的根据树木年轮稀疏程度来判断的方法提出了异议。
事实上,他在自己训练基地中的100棵树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这个依据是不成立的。
指示方向,除了使用指南针,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表。
在北半球,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所指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喜欢荒野生存类节目的人常常会问到一个问题,在野外遇到野兽该如何处理?朱炜强的原则是,不做眼神接触的撤离,尤其在遇到熊类时,民间所说的装死、爬树只可能把自己置于死地。
“其实,很多情况下野兽是否真的危险,取决于它们是否处于饥饿状态。
”他说,如果不得不进入战斗状态,就迅速让自己躲进帐篷,包裹着站立起来,使整个人看上去巨大无比,希望能吓退它,除此以外别无办法。
而在野外,能对人类产生危险的绝不仅仅是食肉动物。
在黑竹沟的那次经历中,朱炜强和队友的帐篷就曾遭到野牛的冲顶,一旦牛角接触到人的身体,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朱炜强还提醒户外爱好者,不管自身实力如何,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一定需要有同伴同行,他们将成为你生命中可靠的额外保障。
蒋志海制图 奇趣天下 像气球一样膨胀的刺猬 你能想象动物的身体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吗?最近,在英国苏格兰北拉纳克郡,人们就发现了这样一只可怜的刺猬。
被发现时,它的身体圆鼓鼓的,膨胀成气球般大小,不过好在它现在已经得到了治疗。
苏格兰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给这只刺猬起名叫作Zepplin,工作人员猜测它可能被车夹过,导致肺部被刺穿,使得空气困在皮肤下出不来,这才导致了它圆鼓鼓的怪模样。
这只刺猬几乎膨胀到了正常大小的两倍,这时它的皮肤已经变得非常紧,清除这些空气需要用一根针来刺破皮肤。
如今,Zepplin正在一家野生动物救援中心接受治疗,X光图像显示了它身体的情况,兽医已经用针刺破皮肤来为它放气,它现在已经好多了。
“Zepplin患的是‘气球综合征’。
”救援中心工作人员ColinSeddon说,“当我们的动物营救人员看到它的时候,大吃一惊。
它是我们照顾过的刺猬中最大的一只了。
” 兽医将会密切关注这只刺猬,保证它不会感染。
一旦彻底恢复,它将被放归野外。
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的是,最近,患 上“气球综合征”的刺猬不止这一只。
上个月,一只情况类似的刺猬在英国 唐卡斯特市被人发现并送到了皇家防 止动物虐待协会。
“我在工作中已经碰到三四次这样的情况了, 每次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和惊讶。
”该协会的兽医 Bev
Panto说,“它们的身体会膨胀得很大,但当你 把它抱起来的时候却会觉得非常轻,因为它们体 内有大量的空气。
”2013年,在英国康沃尔郡,另
只患有“气球综合征”的刺猬被发现。
这些可怜的刺猬需要在皮肤撑到爆裂之前把 体内的气体放出来。
幸运的是,所有这些提到的刺 猬现在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艾林整理) 物语百科 泡桐与梧桐 姻付雷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家一个院落,房屋比较
窄,但是院子却比较大,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种树。
我奶奶家的院子里种了很大一棵树,他们都说那是梧桐树,我到长大后才知道,那其实是泡桐。
我时常会爬上屋顶,去摘它那喇叭形的花。
可惜的是,那些老院落都拆掉了,泡桐树也就不见了。
泡桐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玄参科泡桐属。
泡桐的树皮是灰色的,叶卵形,几乎没有开裂的,不会长成手掌的样子。
泡桐的花一串串的,形成一个花序,每一朵粉色的花都像小喇叭。
它的果实是椭球形的,成熟的外壳会开裂,里面有种子。
梧桐又叫青桐,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锦葵目梧桐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梧桐可以长到十多米,光洁的主干显得挺拔俊秀。
它的叶子是掌形的,有三到五个“手指”,幼小的叶子和叶柄上有一些小小的绒毛。
梧桐的花也是一群花着生在一起, 却没有花瓣。
它的果实是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裂开了,像一艘艘小艇,种子就挂在小艇的旁边。
泡桐和梧桐都是原产于中国的树种,古代很早就有栽植。
然而,城市里的行道树中,法国梧桐却占尽了风光。
法国梧桐与中国梧桐距离比较远,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蔷薇目悬铃木科。
法桐也是高大的乔木,树冠就像倒挂的钟一样,树干灰色,薄片的树皮零零星星地脱落下来。
之所以也被叫梧桐,大概是因为法桐的叶子跟中国梧桐有些相似,也是掌形的,但有五到七个“手指”。
法桐的果实就像一个个杨梅,挂在枝头,就像挂着铃铛,所以得名悬铃木。
春天的时候,悬铃木的花也会飘絮,是棕黄色的。
仔细观察会发现,与杨絮柳絮是很不一样的。
夏秋时节,悬铃木就结果了。
有的果实是单个生长的,这叫作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也有两个或三个果实生在一起的,分别叫 中国梧桐的花萼与果实 作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或者分别叫作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
二球悬铃木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杂交而来的,后来由法国人带到中国的租界,人们将其称为法国梧桐。
无论是中国梧桐还是法国梧桐,它们的花都不起眼,还是泡桐的花更艳丽、香气更浓。
春夏之交,顺着香气仰望一树的鲜花,再也不会把泡桐叫作梧桐了。
视觉瞬间 海上鸬鹚 姻图文聂延秋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通体亮黑色,眼周裸皮及嘴基部红色,与红脸鸬鹚相似,但繁殖期冠羽较稀疏,颊部红色较多。
全球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及岛屿,我国繁殖于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岛屿,冬季从东部沿海至广东越冬。
绿色视野 七月流金铄石,路人行色匆匆,街头那些明眸皓齿 汝如蜜糖般的窈窕女子,也已 然被烈日灼化,失去了平日 之的鲜活。
蝉噪林静,许多靠着 流金铄石来获利的企业也匆忙停下轰鸣的机器,在环保 蜜罚单中反思对环境造成的危 害。
在刚刚结束的环保部“打 糖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姻 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茆1792家检查企业中的1074京家被提出立案处理处罚建来议。
这1792家企业都是行业 吾“顶梁柱”,是经过登记备案 的“正规军”,专项行动开始 之前就确定了检查企业名单, 给企业充分时间进行准备,各企业也非常重视,却依然 砒有60%被查出环境违法行 为,令人瞠目结舌。
霜还是7月,中国正式向 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文件,要求紧急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拟于2017年底前,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这一消息将洋垃圾推上了风口浪尖。
很多洋垃圾经过简单伪装,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畅销品:音乐店里的打口磁带、打口碟,外贸服装店里的原单尾货,电脑城里的“拆机件”,摩托车店里的二手进口机车,琴行里的二手进口钢琴……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垃圾进口国,至2016年进口垃圾总量已占全球贸易量的56%。
同样是进口的垃圾,但很多媒体和专家总是把洋垃圾和进口废物原料混为一谈,并据此得出了一些不够准确的结论和观点。
经国家许可发放配额进口的垃圾属于进口废物原料,并非洋垃圾,它们经过卫生除害,检验检疫合格。
符合国家环保规定,是可再生利用的、具备资源替代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性的固体废物,与原生材料比,用废钢炼钢可节能60%,节水40%,减少排放86%的废气、76%的废水和97%的废渣;用废纸造纸可减少大气污染74%、水污染35%、固废1.5吨。
洋垃圾是未经国家许可,通过倒卖许可证、伪报瞒报、走私夹带等违法行为擅自进口的垃圾,数量无法统计,保守估算约为国家许可配额的几十倍。
洋垃圾的获取成本很低,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后就能高价销售,获得高额利润,是不法人员的“蜜糖”;但洋垃圾处理过程中会对当地的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砒霜”。
洋垃圾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堪称“五毒俱全”。
一是环境之毒。
洋垃圾在堆放、拆解过程中,重金属和有机物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并在二次加工中再次对大气、水、土壤产生污染,经二次加工后丧失循环利用价值的部分会成为难以处理的有毒固危废,往往被一弃了之。
同时,洋垃圾与“散乱污”往往狼狈为奸“,散乱污”企业没有任何环保措施,在生产加工洋垃圾时,对环境的危害性更大。
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被喻为“世界电子垃圾之都”,在这个人口仅13万多的小镇上曾遍布着5000多家从事电子垃圾回收的企业和家庭作坊,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空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乌黑的河面上四处漂着垃圾,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均无法使用,被外媒形容为“世界最毒地”。
二是健康之毒。
由于缺乏检验检疫流程,很多洋垃圾都携带各种病菌,甚至还会有强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和核料废物,洋垃圾聚集地的环境质量非常差,附近居民患病率、致癌率远高于普通人。
贵屿镇当地卫生院在对一个镇辖村进行体检时曾发现,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呼吸道疾病,多名学生患有血癌。
与此同时“,散乱污”企业利用洋垃圾生产加工出来的劣质产品正威胁着更多人的生命健康,比如用洋垃圾制成的劣质餐盒,里面就有可能含多种致癌物,并对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三是财政之毒。
环境治理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洋垃圾加工企业需要承担环境治理及垃圾处理的费用,恐怕早已破产,这部分资金投入目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
浙江台州是我国知名的洋垃圾集散地之
一,当地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在2009年启动的某土壤修复试点项目中,政府投入了1000多万元财政资金仅能修复土地20亩。
从公众视角来看,洋垃圾加工利用企业所获取的利润,是通过违法手段及政策漏洞,以“损公肥私”的方式获取的“黑心钱”。
四是监管之毒。
洋垃圾的监管由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环保部、商务部、发改委等五部门共同负责,各部委间缺乏协同监管机制,漏洞较多,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通过倒卖许可证、伪报瞒报、夹带夹藏、绕关走私等违法行为擅自进口洋垃圾,更有甚者想方设法腐蚀政府监管人员,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仅海关系统,就有多名官员因洋垃圾走私团伙而落马。
五是产业之毒。
洋垃圾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一条条黑色产业链,很多黑作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产出低价劣质产品,流向市场后挤占守法企业的产品空间,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产业危机,同时洋垃圾也在客观上挤占了本国垃圾循环利用的机会和渠道,造成恶性循环。
拒绝洋垃圾,既是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健康的基本措施,也是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拒之千里外!

标签: #视频 #屏幕 #视频 #相册 #慢动作 #苹果 #发微博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