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怎么学?,人工智能从事什么工作

人工智能 5
10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主编:王珺编辑:梁杰设计:聂磊校对:赵阳电话:010-82296631邮箱:1365664999@ 2022年5月11日星期
书里书外 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怎么学? 凌宗伟 我不懂英语,但我首先觉得《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这本书书名中的“前景与启示”翻译得很到位,这几个字告诉读者,作者谈的是“前景与启示”,而不是具体的操作问题,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做教育,要关心的不是工具与技术,而是工具与技术如何为教育服务。
关于这一点,作者有这样的提醒:“机器本身是无法教学的……但是对每个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惊人的,就像私人导师一样……”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能不能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与教学会带来哪些影响,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随着工具与技术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书中的这段话已经很清楚地为读者提供了明确的阅读提示:“第
一,必须增加过去没有机会纳入课程的重点现代科学(工程学、健康学、社会学等),必须确定当前课程中哪些部分应当削弱和删除。

二,学科教授方式(传统和现代)应该逐步实现现代化。
例如,翻转课堂的教学观念取决于‘技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机构’的理念。
”诚如《什么值得教?》的作者所言:“技术已经侵入了工作场所,对那些做常规工作的工人的需求减少,而对那些能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工人的需求增加。
”“技术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变化,未来最好的工作中许多会包括设计、测试和运用新技术,人们将足够机智,去适应变化中的技术环境,理解技术如何运作及其局限,对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成功变得越来越关键。
”因此,“今天的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创造性地应对工作不断变化的本质”则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本书作者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内容要围绕着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基本内容)和基本能力(技能、品格与元学习)展开,教育不仅要翻转课堂,更要翻转课程,更新学习门类和内容,建构意义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M型人才,在专长(达到某种学识水平或者接受教育年限)与迁移(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与劳动中施展所学的本领)两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交替。
所谓M型人才,就是要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有深入的拓展。
这就要求重新定义教育目的:由当下通往高等教育和经济独立的途径转而走向素质教育,使学习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能力,同时不断地获取甚至开发新能力。
课程目标必须指向如何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系统思维、健康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 〔美〕韦恩·霍姆斯玛雅·比利亚克查尔斯·菲德尔著 冯建超舒越金琦钦王铭军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会学习等诸方面适应未来生活与未来世界的基本素养,课程内容则朝综合、紧凑、适度抽象以及与全球相关的方向努力。
教学形式必须翻转——课堂学习主体由教师“教”翻转为学生“学”;教学知识的重点从“课堂上的教”转变为“课后的内化、吸收”。
课程内容也必须翻转——至少教师要录制翻转课程。
限于篇幅无法展开。
诚如作者所言:“我们面临的一个困难是:专家对有用知识的应用往往是不加思索的,这些知识定义了它们所在的领域,它们通常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就是为何对于专家而言很难创建出真正的发展‘专家型业余爱好者’的课程。
”我以为《红楼梦》《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就是这样。
为什么规定这两本书作为学生的必修 内容专家们是清楚的,它们分别指向文学类作品与社会科学读物的阅读,但相对于课标与教材的编写者而言,教师不过是“专家型业余爱好者”,如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名师设计的《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会与“新冠肺炎”扯在一起了。
作者相信,“只要知识以创造意义的方式呈现,学生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譬如前面谈到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中的家族问题的教学设计,如果将其“分割”为几个部分——姓氏、联姻、生育、家谱、宗祠、祭祀等一个个板块或者相对小的问题供学生选择讨论的话,情形或许就不一样了。
如果在学生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一些具体的指导,或者让他们休息片刻,再去讨论下一个问题,或者将这一个个问题联系起来陈述一下,或者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去选择一些任务去讨论研究,或许就可以帮助他们慢慢理解“家族”这个大问题了,也或许他们会由家族转而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
“有用的理解必须是有意义的理解:思想根据其关系和适用性彼此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意义和理解是同义词。
专家深入研究其关注领域,并倾其一生致力于研究某种特定创造意义的方式,他们能够培养出一种深层的理解,经常凭自己的直觉理解如何应对领域的新挑战。
当然,人一旦多角度地深入学习某一特定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直觉。
”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说“碎片化信息的反面则是意义……学生应该接触到意义建构的不同领域”了,同时,“专家型业余爱好者”的课程教学也就有可能贴近专家课程设计的意图了。
(作者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新书速递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人工智能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化解相关风险的实践范例与可行建议进行专业且全面的介绍,为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提供指南,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引言总括全书的主旨和脉络框架;第二章为人工智能的基本概述,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底层技术、技术应用、发展潜力与局限性等;第三章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践趋势与风险评估,为后续的政策应对提供启示;第四章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面临的挑战;书的最后聚焦于风险化解和问题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于慧谈心龚孝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独特的教育思想始终是区分教育家型校长与普通校长的重要标志。
而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只有不断实践,校长的教育思想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
我们要理解校长的个性,尊重校长的选择,鼓励校长研究自己的问题,支持校长找到自己研究的问题,并确认他就是研究这一问题和在这个问题领域实践创新的最佳人选。
本书立足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含八位校长的教学实践案例,一人一案,翔实、接地气,内容全面、系统,研究方法科学、有效,极具专业性和科学性。
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概述校长应该研究什么问题。
第二部分展示了8位领航校长的选题报告范例,主要涵盖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代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课题。
第三部分提供了开展校长研究的系列工具,包括访谈提纲、调查问卷,以及研修活动工作用表。
《弗洛伊德传奇》〔美〕塞缪尔·韦伯著郭侃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精神分析已经死了”,这个讣告被不少学术 期刊一次又一次地宣读。
但是弗洛伊德的灵魂和 他的思想依然困扰着那些封墓的人。
本书展示了 为什么精神分析一直“不可思议”地幸存下来, 不仅对其倡导者和实践者如此,对其敌人亦是如 此。
作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热度在中国 一直很高,为什么他一直让我们着迷? 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关于心理冲突的理论, 它还是一种与自身发生冲突的思想。
在冲突和矛 盾越激烈的地方,精神分析的矛盾也就越具有生 产性。
作者运用文学和哲学的方法,对弗洛伊德 的文本进行破译、解释,甚至重写,同时也是一种拆解、解构,让读者对弗洛伊德 有了更加深入、新奇的认识。
梁杰
整理 专家视角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 ——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崔乐泉 随着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尤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种分类体系的出现,其分类体系之一的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对象。
而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学体系,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促进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诞生,也成为多元文化在大学教育中获得实现的重要途径。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由南京体育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杨国庆研究员担任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应运而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门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人本身,而形体技艺与行为技艺是其主体表现方式,精神创造与交流是其创造与传承的基本路径。
这是该书在开篇中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载体、表现方式以及创造与传承基本路径作出的解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是蕴含其中的“体育”技艺与体育学的基本特征。
为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在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等表述形式及其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有形性”的体育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性”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由文化内涵和存在方式角度进一步归纳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国各民族在广泛开展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过程中,那些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具有游戏、教育和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以及在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制造过程和 展演空间场所的总和。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确定,为更好地甄别以传统体育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获得更为规范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书内容涉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民族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弘扬与传播以及调查与研究等不同侧面。
整体涵盖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传播以及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等六大方面。
其内容的编写既有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亦有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论证与阐述,在突出历史性和科学性基础上,更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即便由2004年8月28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算起,也仅仅18年,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学科之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则时间更短。
可喜的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出版,汇集了十几年来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同时,进一步通过体系的架构、保护与传承方式的阐述、开发与利用方式的分析、弘扬与传播策略的提出,乃至调查与研究方法的构建,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新兴学科融进了高校体育课程的体系之中,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知识与研究进校园,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弘扬、传承、利用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作者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馆员) 新时代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这是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
国内著名教育学者周洪宇教授与龚苗撰写的《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江西教育出版社)就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积极回答。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过去一段时间教育界一直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大概念中纠结,随着基础教育训练逐渐精细化,以及社会上随之而来的教育内卷现象,反映了当前国内全民教育焦虑的同时,又将其演化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单方面唯分数论的“教育内卷”和经济领域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内卷式教育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压榨,与我国在高精尖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相背离,使得我国在重要科技创新领域持续遭遇“卡脖子”现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要之人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迅速发展的国际形势也在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和合作能力的时代新人。
从什么角度提出中国方案?在本书中作者指出,21世纪全球主流教育的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合作学习,更加关注人存在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某种意义上对教育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的积极回应,意味着我们对学生生活品质、对教育正义乃至社会正义的真正关切。
在全球坐标中,培养具有未来世界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在立足于我国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聚焦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素质教育体系,提出具有“中国立场”的教育改革方案。
“生活·实践”教育是源自实践的智慧 提出什么样的中国方案?作者将视野立足于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生活性是人才成长的基本属性,我们所有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处在生活情境中。
基于生活情境的教育更能够贴近本真。
陶行知先生立足于中国的教育现实,提出了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并不是把生活和教育简单画等号,而是强调生活和教育的一致性、相通性,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真善美的人,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倡导人民至上,倡导热爱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倡导和推动教育公平,具有人民性、大众性。
在本书中,作者指出对陶行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于新时代教育现实的改革之路,“生活·实践”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是源自实践的民间智慧,聚焦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方案。
教育是国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但就现阶段教育现实而言,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在“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理念下引起的中小学负担太重。
教育短视化和功利化问题使得一些地方的教育背离了教育初心和党的教育理念。
中办和国办在2021年7月24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有着影响力的文件,“双减”政策的颁布希望转变当前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功利化教育观念所带来的严重“教育内卷”和“教育焦虑”问题。
在极度“教育内卷”下又产生了“教育躺平”现象,我们的青少年、家庭和社会都受到影响。
畸形的教育观念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压制、对教育目的的异化、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致使教育与生活脱节,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真正培养。
教育是公平的基石而不是资本的工具。
中央通过“双减”政策来破除畸形教育观念,着力缓解由此带来的“内卷”“躺平”现象。
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需要基于现实生活,陶行知在20世纪上半叶基于当时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的“三脱节”现象,提出的要对学生实行“三力论”和“常能论”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观。
面对教育脱节现象,基于中国的教育现实和中国教育改革的环境取向,继承和发展 寻 教师荐 找书 新 时 代 教 育刘训华 改革马欠欠 的 中 国 方 案 生活教育,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生活·实践”教育的前期探索 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方案是什么?在陶行知生活教育基础上,作者根据时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需要,聚焦于核心素养的探索,发展形成了新时期独具特色的教育改革探索之路——“生活·实践”教育。
“生活·实践”教育继承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三大原理,并且发展为六大原理:生活即学习、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世界即课堂、实践即教学、创造即未来。
“生活·实践”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在陶行知“三力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六力论”,即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和创造力。
“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强调从生活与实践的视角出发,去重构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去形塑对教育理解的全新认识,去思考现实中人的价值和意义回归。
“生活·实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方式变革,是源于生活与实践的教育,是通过生活与实践的教育,也是为了生活与实践的教育。
“生活·实践”教育是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探索,是以实践为明确导向的教育改革思路,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反复提及的新劳动教育的积极落实。
“生活·实践”教育实施路径可以概括为二十四个字——“明性质、清思路、定任务、细分工、重进度、讲方式、统资源、强保障”。
“生活·实践”教育的具体工作思路,是有效破解教育与生活、社会、实践相脱离的难题,以课程实施为重点,以教学改革来配合课程实施,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六力”,回归教育本源。
“生活·实践”教育如何推进?本书列举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案例。
他们依据国家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因地制宜探索学校生活实践模式,开展学校生活实践,形成了生动丰富的生活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
伟大的教育改革需要实践的探索。
“生活·实践”教育提出的基于核心素养和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与“生命·实践”教育、“新教育实验”等,成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索的亮丽风景。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相信“生活·实践”教育一定能在诠释“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方面向新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标签: #涡街流量计 #论坛 #为什么微博 #什么用 #微信聊 #异常 #网络 #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