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课”添翼国际化发展,网络教育什么学校好

网络教育 3
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主编:黄蔚编辑:黄蔚实习生:黄建华设计:丁京红校对:郭诚德电话:010-82296516邮箱:531084486@ 服务·信息化 11 笙关注高校教学与管理信息化 宁波诺丁汉大学运用信息化手段紧跟一流大学步伐 “诺课”添翼国际化发展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不可以提的问题,没有不可以反驳的观点。
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沟通零距离。
学校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沟通。
■本报记者黄蔚史望颖通讯员胡敏 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第一块试验田,254名学生怀着惴惴而勇敢的心寻求一种改变;2014年,该校已有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学生和600余名教职员工,六届本科、八届硕士、首届博士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世界。
十年来,宁波诺丁汉大学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方面坚持与世界一流大学同步,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从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发展为中国大学国际化走在前列的高校。
虚拟化技术大量采用,为博雅教育提供网络资源 “世界一流本科学院(含一流大学中的本科学院)大都实现博雅教育。
”中科院院士、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说,学校保持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精华,尽可能丰富“博”的内容。
他认为博雅教育有五个要素:首先是博,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深度。
其次是雅,先做人再修业。
第三是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第
一。
第四是鼓励质疑,“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这在以小班课为主的第一课堂得到充分体现。
第五则是非常丰富的第二课堂,包括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及各种社会实践 活动,不仅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大增强。
宁波诺丁汉大学采用全英文小班教学,教材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引进,师资由该校选聘,采用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享网络和教学资源,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位证书。
宁波诺丁汉大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共享所有的网络电子资源和数字教育教学资源。
“目前为止,我们有300多个与学科相关的全英文专业数据库。
另外,还有逾1.7万册电子期刊和65万多本电子书。
丰富的电子资源覆盖了人文、社科和理工等全部学科。
”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馆长闫春梅介绍说。
为使学校师生能够更好地跟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马来西亚校区的师生进行沟通,学校在教学区和行政楼都布置了视频会议室、配备基于VOIP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这些设施保证和推动了远程实时的互动教学、科研交流和全球招聘的全面展开。
宁波诺丁汉大学信息中心IT副主任华威介绍,在过去的十年间,宁波诺丁汉大学对信息化基础建设作了非常大的投入。
学校的主干网络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桌面,为师生访问国内外的教学和研究资源提供了保障。
“这些虚拟化技术的采用,大大节省了实体物资的投入,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华威说,有了桌面虚拟化技术,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不限配置),甚至是平板电脑和手机上,联上网络, 就可以进入学校系统、使用学校数字资源,包括用学校购买的正版专业软件进行复杂制作。
从慕课到“诺课”,三所诺丁汉大学共享教学平台 “开设慕课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宁波诺丁汉积极采取行动,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教学,师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杨福家说,同时,慕课的出现也凸显了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慕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课恐怕某一天会消失,而在看得见的未来小班化则不会被替代。
依托Moodle系统,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及其马来西亚校区也开设了自己的慕课,叫做“诺课NOOCs”,并且课程的种类、内容、开发程度都与日俱增。
记者了解到,该校的Moodle系统还集成了全球最大的教材出版社美国培生教育的教学资源平台,里面有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
Moodle同时还嵌入了新系统,将每门课程的推荐书目分类列出,并且和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相连,学生不仅对自己所需阅读的书单一目了然,还可以直接点击查看馆藏图书详情、进行在线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一封封邮件代替了红头文件 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得以落实。
“我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头两年, 收到的学生来信就超过了我在复旦做校长6年收到的学生来信数量。
他们在信中很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学校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杨福家说,在宁波诺丁汉的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不可以提的问题,没有不可以反驳的观点。
学校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沟通。
“学校时时处处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师生沟通‘零距离’,拥有发达的邮件系统是支撑。
”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介绍,该校有十分发达的邮件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学生可以找到任何教职员工的工作信箱,给他们发邮件,而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学生的要求。
一封邮件代替了无数红头文件、纸质通知,穿越时空,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面前。
在不少学校,自习室排队占座是常见现象,而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这种现象从未出现过,这得益于该校开发的“PC-Finder”软件。
学生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查到哪个多媒体自习室有电脑,哪台空闲电脑离自己最近。
除了二维码,学生还能直接通过网页浏览查找座位。
这个软件不仅大大方便了学生,也提高了电脑的使用率。
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事务处有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公用的工作空间用来组织各种讲课活动,在线问卷调查系统用来搜集员工满意度和学生需求,连学生社团都自己开发APP方便缴纳水电费。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信息化管理已经无处不在。
这样上课我们都开心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族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苏布达(左)正在与同学娜仁花完成计算机课的课后作业。
本报记者樊世刚摄 笙基层实践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研究开发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功能,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数字化安全监管内部自动化办公 威海环翠区信息化促家校互动 ■本报记者魏海政通讯员姚芳 “你看,这位保安突然有点尴尬了,表情也不太自然了!因为我在数字化校园安全监管平台上发现他的不当行为后,及时通过远程对讲提醒了他一下。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综合服务科科长姜新勇和记者一起查看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平台时说。
原来,当时一位幼儿园保安在执勤迎接孩子入园时,还吸着香烟。
接到姜新勇远程对讲提醒后,才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当行为,立刻很不好意思地拿下了香烟,开始认真执勤。
环翠区教育局局长高军介绍,近年来,环翠区全方位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校车、校园、食堂安全监管、学校内部自动化办公、家校互动合作及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全方位教育信息化的环境,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均衡发展。
无缝隙数字化安全监管,全天候呵护师生安全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研究开发相 应的信息化服务功能,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姜新勇告诉记者,2012年,为了加强全区校车安全运行监管,环翠区加大投入建起了数字化校车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区68辆校车的GPS定位和实时监控,确保校车运行安全。
“在数字化校车安全监管平台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应用服务为导向,进一步研发建设了‘透明食堂’数字化监管系统,送到师生餐桌上的每一份面点、每一道饭菜的制作过程,都能在监管平台上实时查看、事后追溯,保证了操作规范和安全质量。
”姜新勇说。
不仅如此,环翠区还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无线电台环翠区教育局中继台,即使在地震、断电等各种突发事件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无线电通讯的应急指挥、调度协调和及时救援。
“通过数字化安全监控平台和无线电通讯系统,实现了学生乘车、入学、饮食、校园活动的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安全监管,确保师生安全。
”姜新勇说。
数字化办公及家校互动平台,促开门办教育 除了安全应用,全面应用数字化 办公平台,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家校网络互动交流,也让环翠教育尝到了甜头。
“以前哪个教室的设备坏了,只能层层报修,等待维修,往往沟通不顺畅,反馈不及时。
”城里中学副校长刘仿齐告诉记者,“现在利用数字化办公系统中的‘工作流’模块,报修工作实现双向指令,报修单位只需网上填报申请,维修完成后及时报送情况,提高了维修及反馈效率。
” “环翠数字校园———家校互动”平台也成了家校沟通、开门办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这一平台上,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主页、短信平台、视频直播和在线作业,每个老师、学生、家长都可随时是登录平台互动交流。
“我们的家校互动平台上,既有网上家长学校、家校沟通、学生成长足迹、学生作品、微课程、微视频等,还有各科学习进度计划、作业评价反馈、家长义工招募信息、温馨提醒等。
”鲸园小学老师苗艳婷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鲸园小学仅2年级2班的班级主页,访问量就已达到21万多次,发帖900多个,回复8000多条,家校交流非常活跃。
5年级1班家长委员 会在家校互动平台上组织策划的“摘草莓,喂玉兔,踏青访古献爱心———鲸园小学帮扶贫困村社会实践活动”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网络教研同步录播,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们在送课下乡、城乡结合共建学区、中小学联合共建片区的基础上,将全区31所学校划分为5个协作区,由优质学校牵头推动城乡、中小学协同创新和合作发展。
”环翠区教育局副局长丁珣介绍。
2009年到2012年,环翠区投资900余万元,在每个学校建起了全自动互动录播教室,2011年到2013年,环翠区又全部完成了所有教室的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改造,再次升级了2005年已完成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室。
在此基础上,城乡师生积极开展远程教研与培训、教学诊断、远程互动教学、跨地区远程协作学习,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目前,环翠“网上教育资源库”已有自主开发资源1.3万个,内容包括备课指南、典范课例、电子课件、习题汇总五大板块,涵盖了各学段各学科的重点章节,并形成了动态优化的良性循环。
笙在线观潮 在“云”里圆优质教育之梦 绵竹市一校带多校共同成长 ■本报记者李益众 除了偶尔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杨敏澜整堂课什么都没有干。
可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绵竹市齐天学校校长尹顺华依然激动不已,他说:“这堂语文课上得太漂亮了。
” “云平台互动教学”———影音同步、互动教学,农村师生足不出户享受优质资源 事实上,这堂课并不是杨敏澜“上”的。
上课的是远在数十公里之外的紫岩小学语文教师张勇。
原来,杨敏澜和张勇所在的班级参与了“云平台互动教学”实验项目(简称ITCP项目),利用云平台实现两班师生同上一堂课,影音同步、互动教学。
也就是说,杨敏澜和她的学生只是在观看张勇上课的视频。
只是,跟录播不同的是,杨敏澜和齐天的孩子可以随时向张勇提问,张勇也完全知悉齐天的课堂状况,并随时与齐天的孩子进行零延时的互动。
绵竹市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ITCP项目。
绵竹市教育信息与装备中心主任朱贵彦说,ITCP项目以技术手段实现“一校带多校”,促进城乡学校、教师、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农村地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平台,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电子备课———共建共享、便捷高效,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杨旭今年49岁,198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一直在村小任教。
汶川地震后,杨旭所在的村小与其他4所村小合并成城区名校天河小学的一所分校(天齐分校)。
在本部年轻教师的带动下,杨旭已经能较熟练上网,经常使用课件开展教学活动。
不过,在天河小学校长王琴看来,全校教师在教学中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还仅仅是推动本部与分部(天齐分校)均衡发展的第一步。
更核心的是借助电子备课等方式让两校教师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目前,天河小学已建有功能强大的电子备课系统,设有超过200兆的学校资源库,建有电子图书6.5万余册。
每人都配置一台电脑,进行电子备课。
天河小学教导主任李永松说:“通过这样便捷高效的平台,廖老师时时得到史老师的指导,短时间内提升了自身语文教学素养。
现在,廖勇老师的课堂更加自信、从容,时常出现妙语趣事。
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廖老师的语文课。
” 硬件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信息化资源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甘德福介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绵竹市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战略。
在初期,绵竹市教育局向剑南春有限公司借资1000万元(分三年还清),购买设备,打造城域网,租用绵竹广电网络公司光纤,将物理光纤铺设到每个学校,每年向广电网络公司付租金36万元,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千兆光纤网络校校通。
2008年后,绵竹市利用“5·12”特大地震重建的机会,教育设施投入达1.6亿元。
该市重新统筹规划学校校园网,将网络线、视频线、音频线“三线”铺入每间教室和功能室,实现“三线入室班班通”,并将校校通速度提升到万兆光纤,高规格建设好了学校校园网,解决了校内信息通道问题,确保优质资源快速通畅能送达每一间教室。
目前,绵竹市80%的教室已配置了电子白板教学设备,并将尽快实现班级教育信息化设备全覆盖,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运用的主战场。
笙信息速递 梯子网与北大教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22日,梯子网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探索基础教育领域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新使用模式。
根据协议,北大教育学院将在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梯子网支持;同时,梯子网将给予北大课题实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支持。
梯子网创始人龚海燕表示,借助北大的理论研究优势,结合梯子网在线教育的实践优势,能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更便捷的学习渠道,让更多人从梯子网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受益。
(实习生黄建华) “慧学云教育”牵手名校请名师回家 4月27日,在慧学云平台项目工作会暨签约 仪式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北京圣殿山 教育顾问有限公司,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二中、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福州第一中 学、衡水中学等15个省市中的著名中学签署合 作协议,联手推动“慧学云教育”的应用。
据 “慧学云教育”的首席规划师于鹏介绍,该系统 的开发始于三年前,并获得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的 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已在一些省份的名校中进行 大量的实践测试。
它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 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等终 端,通过与标杆性名校合作,达到“将名校搬回 家,名师请回家”的效果。
(孙小梅)

标签: #视频 #视频播放器 #视频格式 #格式 #软件 #视频剪辑 #视频格式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