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项依据,大学c9是什么意思

大学 2

二、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
2.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3.学校已具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项目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或说明),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项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
(1)研究意义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方法。
2010年11月,陈国良院士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切入点的倡议。
2010年7月,全国9所高等学校联盟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要点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计算和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科学家已经将计算思维和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并列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
我国大多数高校要求大学生进校首先必修《计算机基础》课程。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以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各种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这门课程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在广博的互联网信息中搜索出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料。
在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办公自动化的内容占了一半,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已经在运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并没有重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且也是所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究竟给学生讲什么、怎么讲,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具体技巧,而是如何把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这正好是计算思维培养所强调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和应用“计算思维”方法,将有助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也将有利于高校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本次申报的“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完善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解决我院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2)研究现状分析 -6- 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时代的新产物,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计算工具与方法求解问题的思维活动,对促进人的整体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思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当前国内计算思维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计算思维的概念、内涵、特征与价值,应用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聚焦于对计算思维培养策略、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计算思维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三个方面。
国外计算思维研究已处于成熟的早期阶段,理论研究主要关注对计算思维的解读,应用研究的层次主要集中在K-12阶段,主要关注计算思维的教学问题、促进计算思维教育的工具以及计算思维的评价。
为此建议,今后国内计算思维的研究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计算思维教育,不仅要以编程语言进课堂为契机探索计算思维的有效培养,还应尝试利用计算工具构建有效的计算思维学习环境。
此外,还应重点关注计算思维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培养效果的检验。
当前,国内计算思维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
自2006年周以真教授在ComputationalThinking文章中对计算思维进行详细的阐述之后,就已经引起国内学者较为广泛的关注,至今已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计算思维教育。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等组织,较早对计算思维的概念、定位、目标与培养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先后举办了一系列与计算思维密切相关的会议。
其中,C9高校联盟在2010年发布的《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强调,要把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和复杂的核心任务。
2012年,教育部教高司函〔2012〕188号文件正式公布,批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22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以培养计算思维为重点,推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表了《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指出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将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识和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2017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势在必行。
在国外,早在2011年,计算思维就已被纳入美国《CSTAK-12标准(2011修订版)》。
随后,英国2013年“新课程计划”、澳大利亚2015年“新课程方案”也都将计算思维作为其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2.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本项目负责人和团队一直致力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如下:
(1)“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6月计算机基础被批准为院级精品课程,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在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2)改革课程体系2017年之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两门课:计算机基础和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7- 但是对于ess数据库应用课程,很多外系老师存在争议,认为学习难度大,对学生的用处不大。
因此,自2017年,我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做了调整,调整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Office高级应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只涉及Office的基础操作,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重点让学生掌握Office的高级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过关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我院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7年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2017版教学大纲中,融入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4)改革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考核方式自2018年开始,我院对于Office高级应用的考试,从原来的笔试更改为现在的机试。
对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考试,我院采用二级模拟考试系统,通过这种考试方式,既检查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Office的操作能力,也让学生熟悉了二级考试流程,提高学生的过关率。

3.学校已具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项目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或说明),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学校已具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①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我院可以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自有专职教师共有8人,学历水平均在硕士及以上,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3人,并有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经历和经验,掌握了一手的教学资料。
②教学条件的保障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对教学设备和手段有较高的要求。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院建成了校园网、计算机公共机房、多媒体教室有了较大发展。
多媒体教室完全能满足授课要求,两个校区有约8个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验机房,并且机房配有投影仪,每台微机均可接入互联网,上机实验实现了一人一机。
该课程的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开出率都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2)项目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时代的新产物,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计算工具与方法求解问题的思维活动,对促进人的整体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轮的改革工作,我们将:①从理论层面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表达形式以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②从系统层面科学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8- ③从操作层面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建设一批适用的教学资源; ④从实践层面推动我院按照不同专业应用需求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

(3)学校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①学院已将该项目列为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并对本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进行项目研究;②资助我系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通过课外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③建设计算机基础课专业机房,安装二级模拟考试软件,不仅为学生上课的练习提供便利,也为学生下课练习提供了所需的环境;④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作为全院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4)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①缺少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进行计算思维的系统培训什么是计算思维?其实很多老师也说的不是很清楚,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很多老师也很模糊,没有系统的概念,所以,应该先解决授课老师的这些困惑。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学院为老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计算机基础课中,如何进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培训。
通过课程组活动,自行学习关于计算思维的理论。
②缺乏国外大学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优秀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国外计算思维研究已处于成熟的早期阶段,但是目前,我们查到相关的资料有限。
解决途径:在下面的研究中心,通过查找国外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外计算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
③缺乏计算思维能力检测的指标体系和检测工具如何建设检测指标体系和检测工具的开发是本项目尚未解决的问题。
解决途径:参考相关文献,购买或借鉴其他院校的指标体系和检测工具。
④缺少Office机试考试的专业系统我们目前在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机试中,采用的是计算机二级模式的模拟系统,并且是从网上找的免费系统,这种系统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可以看到答案。
所以,我们目前缺少安全可靠的考试系统。
解决途径:通过购买专业的考试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9-

标签: #单位 #银行 #cntr #python #ccg #做什么 #文件 #股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