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不存在滞涨基础,综合国家统计局发布

cpi 5
5月份CPI和PPI数据—— 宏观经济不存在滞涨基础 本报记者林火灿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上涨0.5%。
有关专家表示,5月份,猪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对CPI形成了有力支撑,不过蔬菜和猪肉对CPI的同比拉动逐渐减弱;PPI降幅持续收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从未来走势看,CPI仍有上行可能,但幅度有限;PPI同比跌幅收窄进度将放缓。
总的来看,宏观经济不存在滞涨基础,通胀仍需观察,货币宽松短期内不会转向。
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 5月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尽管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但同比涨幅已经连续4个月处于“2时代”。
从构成看,猪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对CPI持续处于“2时代”形成有力支撑;而蔬菜价格涨幅回落,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CPI同比涨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5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6%,影响CPI上涨约0.7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2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也从上月的0.56个百分点回落至0.14个百分点。
“5月份CPI环比继续下降,主要受鲜菜价格下降影响较多。
”余秋梅分析说,随着气温的回升,应季鲜菜上市,市场供应逐步增加,鲜菜价格趋于正常。
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21.5%,为2007年该项数据统计以来 最大单月降幅,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64个百分点,超过CPI环比总降幅。
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对CPI环比降幅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5月份,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上涨,涨幅为2.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5月份,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PPI结束了自去年8月份之后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5.9%的势头,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冶炼和 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5%、15.6%、10.2%、7.7%和5.4%,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1.7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0%左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表示,今年以来,PPI降幅持续收窄,一方面受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取得成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期货市场的影响。
不过,在原材料供过于求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需求强度不如预期的背景下,未来PPI回升的持续性仍然有待观察。
“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主要受下游需求改善、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企稳和基数 下降的共同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年初以来经济运行出现转好迹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底高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升显著,带动工业出厂产品价格企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回升,上游价格企稳逐渐传导至工业产品生产环节。
货币宽松短期不会转向 根据交通银行分析,当前,支撑和抑制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势均力敌。
一方面,5月下旬,猪粮比价继续上升至10.7,对消费端的肉价有抬升作用;目前生猪存栏量略微回升至3.72亿头,但仍处于低位,猪肉供应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
从另一方面看,全国多地投放储备冻猪肉,通过补贴方式压低价格并抑制投机行为,将缓解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
“蔬菜价格回归正常水平之后近期难以再次反弹飙升,当前宏观环境下非食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货币政策不会大量释放流动性对物价的抬升作用难以持续,未来CPI上行压力减小。
”连平说。
从PPI看,连平表示,在上游输入性价格企稳的带动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回升,对工业产业的通缩压力逐步减小。
与此同时,去产能即将全面实施,供给的减少将有助于影响市场预期,提振价格。
财政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稳增长项目的落实提升对工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未来PPI跌幅可能持续收缩,但由于去年基数下降趋势减缓,未来同比跌幅收窄的进度将放缓。
民生证券研究院指出,当前经济短期回暖有明显的政策刺激因素,总需求依然不强,而过剩产能又未实质性退出,经济总体上呈供过于求的状态,不存在滞涨基础。
通胀仍需观察,意味着货币宽松不会因此转向,但考虑到增长企稳,宽松的确增量不足,以对冲为主。
三季度后,货币宽松空间可能重新打开。
民俗主题成端午出游热点 本报记者郑彬 记者从各大旅游机构了解到,今年端午节正值高考之后“,减压游”“拼假”出境游、短途周边游……旅游市场再度升温,其中民俗主题成端午旅游市场热点。
途牛旅游网副总裁王陈表示,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国内不少地方会举办赛龙舟、祭祀等特色民俗活动,民俗游受到许多游客欢迎。
数据显示,各地的龙舟竞渡赛事将吸引近两成国内游旅客,前往观赛并在当地停留和游玩。
端午节是暑期旅游旺季开始的临界点,部分游客利用“拼假”,选择出境游和 国内长线游。
蚂蜂窝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马禹涛表示:“随着中国人旅行方式的改变,3天假期已不能满足所有旅行者的需求。
于是,通过年假、倒休等方式以延长假期的‘拼假旅行’,开始成为人们追逐的度假方式——旅行者中也因此产生了‘拼假客’一族。
” 蚂蜂窝旅行网发布的《2016年端午“拼假”旅行报告》显示,端午期间有 69.21%的旅行者选择“拼假”出游。
国内游方面,青岛、厦门、大连、桂林等亲水目的地逐渐进入最佳旅游季节。
今 年端午假期恰逢高考结束,旅游市场迎来“减压游”小高峰。
从出游主题来看,名校游、山水游受追捧。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4天至6天行程的国内游产品最受欢迎,出游目的地集中在北京、厦门、青岛、西安、湖南、广西、大连、杭州等地。
出境游方面,中短线海岛游备受关注。
目前,大多数境外热门海岛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或者落地签,市民“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加便捷。
伴随天气日渐炎热,海岛避暑纳凉成出境游的热门选择。
途 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市民预订端午团期出境短线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近20%,除老牌热门目的地日本、韩国外,巴厘岛、普吉岛、塞班岛、长滩岛、马尔代夫等地同样人气爆棚。
此外,机票市场同样迎来预订高峰。
同程旅游网发布的《2016年端午节出游趋势报告》显示,72.8%的国内长线游客选择飞机往返的交通方式,其次是选择火车(含高铁、动车组)往返的交通方式,占12%。
在出游方式方面,国内长线旅游者选择跟团游的占56.4%,选择自助游的占38.8%。
甘肃: “粽”情丝路行 本报兰州6月9日电记者李琛奇报道:乘“丝路快车”,品“端午文化”。
为迎接端午节小长假,兰州铁路局在刚开行的15列“丝路快车”上,增加“端午文化”元素,让旅客一上车就能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
6月9日端午节,“敦煌号”品牌列车乘务员将“端午文化”与“丝路文化”相结合,给旅客带去舞蹈节目《粽情飘香》。
敦煌开往北京的K43/44次“丝路快车·文化圣殿敦煌号”品牌列车编挂了“邂逅敦煌·旅行小镇”主题餐车和“美食敦煌”两个特色餐车。
嘉峪关至敦煌T4601/2次“方特欢乐世界”列车的特等软座车厢里设置了“丝路书吧”“丝路茶韵”两个特色软座包房,让旅客在读书、品茶的间隙领略壮美的戈壁。
哈尔滨: “太阳岛”阶段性封闭 本报哈尔滨6月9日电记者倪伟龄报道:端午节期间,为确保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太阳岛风景区将实行安全秩序管理,对收费景区实行阶段性封闭,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景区,并同时对“一湖三岛”实行全封闭管理。
此外,为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6月8日8时至6月9日12时,景区将实施游人流量监控,根据上岛游客总量,随时启动分流措施。
景区建议市民及游客端午假期期间尽量减少自驾车出行,乘坐公交车、轮渡和松花江索道来景区会更加便捷。
上图6月9日,在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人们在“泡泡跑”活动中 嬉戏。
当日是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泡泡跑”狂欢活 动在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众多年轻人体验泡泡带来的快乐和 清凉。
张文魁摄(新华社发) 右图6月9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办“端阳文化旅游节”,将 舞龙、赛龙舟等端午文化活动和当地的乡村旅游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 节日气氛。
本报记者何伟摄 端午节铁路发送旅客1070万人次 本报北京6月9日讯记者齐慧报道:今年端午小长假正值高考结束,探亲客流和旅游客流高度叠加。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全国铁路9日预计发送 旅客107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411列。
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72.4万人 次,同比增加59.4万人次,增长6.5%,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其中,北京铁路局发送 旅客104.3万人次,同比增加4.2万人次,增长4.2%;上海铁路局发送旅客199.3万人次,同比增加18.1万人次,增长10%;广铁集团发送旅客125.9万人次,同比增加3.0万人次,增长2.5%。
此外,为满足旅客到湖南汨罗、湖北襄阳、陕西安康、广西南宁等地观看龙舟比赛的需求,广铁集团,武汉、西安、南宁铁路局在去往龙舟赛场方向增加了运力。
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
3 水库除险加固重塑防汛盾牌 本报记者张雪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已经遭受了多轮次强降雨轮番侵袭。
在各省防汛抗洪的过程中,除险加固后的水库成为了防汛盾牌。
湖南省防指先后27次调度五强溪、酒埠江、双牌等水库拦蓄洪水,有效减轻防洪排涝压力。
“如果前些年不大规模除险加固,遭遇今年的降雨后果不可想象。
”湖南省防办主任罗毅君说,省防指批复下达22座大型水库、80座重点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方案,对病险水库、在建涉水工程、山洪灾害隐患点,实行“一库一案、一点一案”。
病险水库一直是防洪安全的最大隐患。
王向华的家在江西省永丰县返步桥水库大坝下游1000余米的返步桥村。
1983年建成投入运行的返步桥水库,工程设施老化,部分工段带病运行。
水库除险加固以前,他总是提心吊胆。
“雨天有水拦不住,旱天缺水放不出”,曾是我国很多病险水库的真实写照。
我国有9.8万多座水库,90%以上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坝体渗水、坝身薄弱等现象严重,汛期出险、溃坝事故时有发生。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后,我国规划实施了多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对6万余座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焕然一新、身强体壮,水库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据统计,2000年至2015年,年均溃坝由除险加固前的75.15座降为4.63座;增加了防洪库容。
据测算,实施完成的《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十二五”期间3个小型水库规划,共计5.8万余座水库,可恢复防洪库容64亿立方米,可保障水库下游2.7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对今年强降雨过程中,除险加固后的水库经科学调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
除险加固后的返步桥水库从容应对了4月21日、5月20日两次强降雨,工程运行安然无恙。
据了解,江西完成了890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二五”期间,全省水旱灾害损失率平均值为0.55%,较“十一五”的1.28%有大幅度下降。
在湖北,防汛工作人员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偏远山区小水库的水位雨量等实时情况。
手机APP技术给水库管理装上了千里眼,2000多座小水库实现了水雨情掌上监控,这是湖北省结合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堪称防汛抗洪的奇兵。
尽管如此,面对今年的严峻汛情,我们仍需正视我国一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尚未完成,大量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尚未经过大洪水、高水位考验的现实,病险水库仍是防汛度汛的薄弱环节,必须着力重点防范,不可掉以轻心。
人民币国债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 本报讯记者曾金华报道: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伦敦时间6月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仪式,宣布在伦敦发行的30亿元人民币国债上市交易。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此次国债的成功发行,展现了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新态势,显示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西成高铁清凉山隧道贯通 本报讯记者雷婷、通讯员焦键报道:6月7日,随着清凉山隧道1#斜井与2#斜井之间最后一米岩石爆破成功,西成高铁进入秦岭的第一条长大隧道——清凉山隧道顺利贯通,为西成高铁按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凉山隧道位于陕西省户县境内,全长12.553公里。
由于隧道位于北秦岭褶皱带,区域性大断裂带贯穿东西,围岩破碎、失稳风险大,洞身下穿曲峪河,有突发涌水风险,是西成高铁控制性工程之
一。
西成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新建太原—运城—西安—汉中—绵阳铁路的一部分,与大西高铁共同形成华北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建成后西安至成都将形成3小时经济圈。
全国首幅3D打印民用地图问世 本报讯记者徐红报道:一张高70厘米,宽52厘米,用3D打印的河北省地貌图,近日在河北省地理空间技术创新基地成功编制完成,填补了我国3D打印大面积地形图的技术空白。
这张3D打印的河北省地貌图为1∶115万地形图,地理要素完整,标示清晰,形象、准确地展示了河北省地形地貌。
据该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王宝成介绍说,这张3D地形图精确度为0.075毫米,甚至超过了许多纸质平面地图的精度。
智能鲜面条机问世助力主食安全 本报讯记者于杰新报道:日前,河南万杰智能携手先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等举办的“万杰智能”主题日在北京举行。
会上,万杰智能介绍了新开发研制的智能鲜面条机。
仅用8.7秒,智能鲜面条机就做出一碗鲜面条,且从面粉到制成面条,中间无流通环节,无法人为干预生产过程,确保了食品安全。
据介绍,该面条机将“互联网+”、大数据理念融合在设备生产中,实现了数据回传、扫码支付、“傻瓜”操作等功能。
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一旦监测到面粉安全问题,机器会自动锁死,从源头杜绝添加增筋剂、增白剂等问题。

标签: #calendar #文件 #cbd #文件 #什么意思 #curtain #cpc #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