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上理工大,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Journal

文件 7
ofUSSTLibrary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主办 本期目次 2018年第4期总第36期2018年12月 【特稿】王宏光馆长在第十届服务月开幕式上的讲话·······················································2【图书馆工作】浅谈图书采访中的几个问题············································································3基于事实型数据深化高质量双一流论坛学习分享·················································7【文献利用】电子书管理工具CALIBRE使用指南··································································8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11【馆员读书】创造、罪恶与救赎——从《圣经·创世记》开始················································15【读者沙龙】我们终将远去——读龙应台《目送》有感·························································19 【简讯】第十届服务月活动综合报道···········································································21我馆参加上海图书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23 征稿启事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特稿 王宏光馆长在第十届服务月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也迎来了 第十个读者服务月。
在此,我代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百忙之中出席图书馆第十届服务月开幕式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2009年,我们怀揣“读者第
一,服务育人”的初衷,首次举办“图书馆读者服务月”。
如今,在学校、图书馆用户和图书馆人的共同努力下,拟在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和资源、联系图书馆用户、加强图书馆 馆建设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服务月,已成为图书馆一张靓丽名片。
在历届服务月中,我们见证了“湛恩纪念图书馆”的揭幕和南校区图书馆的 创建;我们扩充馆藏、创新服务,整合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书城的图书服务资源;我们服务育人,让读者聆听了海内外名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和谆谆教诲;我们贴近读者,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创新服务、走进学院,恢复或新建“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学院联络员”和“图书馆之友协会”;我们联系社区和 2018年第4期
2 /gk/ 服务大学系统,建立了图书馆与长白社区、上理科技园及大学系统内各图书馆的联动机制。
百十余年风雨历程,图书馆几经变迁,数易馆舍,但“图书馆是大学里的另外一种教授”之理念一脉相承,初心不改。
图书馆润物无声,滋润着师生的心田,充实着上理人的精神家园。
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征程中,愿图书馆缕缕书香,伴上理人共同成长! 过去的一年里,图书馆紧跟学校建设步伐,着眼于师生多样化需求,本着“优化资源、精准服务、和谐温馨、简洁高效”的理念服务于全校师生,除做好传统服务工作外,图书馆努力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
在学校的支持下,还新购买了ESI、Wiley等20个数据库,满足了师生科研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价值。
本届服务月期间,图书馆精心策划了包括各类培训讲座、比赛竞赛、办理读者证、爱心赠书及各类交流研讨会等20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热切期盼广大师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从中您不但可以收获知识、发现资源、提升技能,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奖品和惊喜等着你。
最后,预祝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第十届服务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细荣) 图书馆工作 浅谈图书采访中的几个问题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采访质量直接影响馆藏建设和服务水平。
在长期的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形成了自己的采访原则和馆藏结构。
但是近年来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电子资源的冲击,图书价格的上涨,图书借阅率的下降,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等。
原有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似乎有些过时了,也一直有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采访工作提出各种疑问和建议,在这 3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里对采访和馆藏的一些常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纸质图书太多了,书架都放不下了,图书借阅率又在下降,能少买一些吗? 这个是目前所有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图书馆面积有限,但是图书不断增加,往哪里放?有条件的建新馆,没有条件的把旧书往密集书库挪。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工作人员倒架、排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采编部来说,其实也希望只购买精品图书,但是暂时还无法实现。
因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规定了生均文献量:近五年的生均年购新书量必须达到:5册/研究生、4册/本科生、3册/专科生及以上。
2018年最新数据统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
我们16年新购图书63426册,17年新购图书60464册,其实还远远达不到指标要求。
很多专家学者也对这个评估指标提出质疑,因为现在图书馆以电子资源为主,要求把电子图书也纳入考核量,但是目前还没有官方的权威说法。
希望能尽快发布新的评估指标,这样一方面能缓解图书持续上涨带来的经费压力,另一方面也实现采访自由,而不是为了买而买。

2.我们是理工类院校,为什么购买这么多社科类特别是经济类图书? 这个主要是由当前的出版市场决定的。
2017年《中国出版年鉴》统计,全国共出版图书50万种,其中社科人文类书籍34.5万种,占84.1%,科学技术类书籍6.1万种,占14.9%,综合类书籍0.4万种,占1.0%。
其中新版图书为26.2万种,去除高职高专、中小学、成人教育、儿童读物等等和无相关专业的图书,我们可供挑选的图书其实不多。
全国出版市场社科类图书出版发行的比例远高于自科类图书比例的市场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馆藏比例。
其次,现在图书采购都要经过政府采购招标,书商为了中标会尽可能压低价格。
那怎么追求利润呢?书商在发送的书目中会适当屏蔽掉那些低折扣的自科类书目,同时适当增加高折扣的社科类书目,一些自科类图书就算订购了最终也无法保证到货。
这些也会导致社科类图书的增加。
作为采访人员,要定期统计入藏图书比例,及时调整订单,同时也要多渠道 2018年第4期
4 /gk/ 获取核心出版社书目数据,防止书目数据被屏蔽。
此外,也要定期查漏补缺,保 证专业图书的到货率,保证馆藏结构的合理性。

3.现在图书借阅率很低,有很多图书甚至零借阅,还购买好几本,是否应该减少? 由于图书价格的上涨、电子书的冲击、馆内留存的物理空间减少,图书馆的 复本配置方案有了很大的改变。
据《中国出版年鉴》统计,2011
年采样的1100 所图书馆平均复本为2.79册/种,至2015年降至2.48册/种,到2017年,1.5-2.0 册区间内的图书馆数比例占到了近两成,而采购1.0-1.5册/种间的图书馆数也达 到了6.5%。
这说明低复本采购已经成为趋势。
我馆2011年平均复本数为2.87册,2017年复本数为2.79册,变化不是很大, 那这些图书的借阅率怎么样呢?对2013-2017年入藏图书借阅作了一个统计:可 借文献总计197076册,借阅量85805册,利用率为43.54%。
而零借阅的图书为 65536册,占到了33.25%的比例!所以我们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复本数。
类名 可借文献馆借阅利用 藏量 量 率 可借文献馆借阅利用 类名 藏量 量 率 A马、列、毛 244 11245.90%N自然科学总论 630 25540.48% B哲学宗教C社科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教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 41175697421724155030627656171689486835063 264423891329 6916288214639371014135442772 64.22%41.93%31.52%28.63%29.60%34.19%70.09%60.03%40.82%54.75% O数理化学P天文地球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Z综合类 103234818091366116 6639022343772100171 5538163271636413189098015641094 53.65%33.89%33.50%46.56%35.34%48.03%43.87%41.38%19.52%54.97% 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根据读者借阅情况来确定图书的复本数。
X环境科学类、E军事类、F经济类等图书借阅量比较低,那就可以适当减少复本数;对于H语言文字类、O数理化学类以及I文学类等需求量大的图书,可以采用追加复本或购买电子图书的办法来解决。
在适用性的基础上,坚持“种多册少”原则,满足多种阅读需求。

4.图书参考阅览室还有必要存在吗? 我们现在采购的纸质图书中,除了文艺类,其他所有的图书都要放一本在图 5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书参考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在资源稀缺的时候使用率非常高,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读者习惯在网上查阅、下载相关资料,阅览室功能退化非常明显,很多都转变成了学生的自习室。
在这种情况下,再把这么多图书放在阅览室显然是不合适的。
就2017年新购图书来说,总计购买图书60464册,图书参考阅览室图书20896册,工具书阅览室图书197册。
这将近21000多册图书没有流通功能,更大的作用是保存,但不是所有图书都有保存价值。
计算机类、考试类等书具有时效性强、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这种图书就应该抓紧流通。
还有一些美食、手工制作、旅游、健身类的书籍,其实也不适合放在阅览室。
个人认为,目前的阅览室藏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不是简单地将所有图书都保留一个复本,而是要慢慢向专业特色库转变,以学校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的专题范围资源整合为特色,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既为读者提供开放式借阅服务,又为读者解答各种咨询问题,同时,还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传递和学科信息导航等集成服务,满足读者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一站式”服务需求。

5.买的很多书读者不爱看,如何提高采购质量? 我馆藏书利用率不到50%,这一方面和电子资源的冲击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采购的图书有关。
采访人员不可能熟悉所有学科专业,对于某些高深的专业图书,不能辨别质量;同时每个采购人员都有自己的喜好,购买图书时不可避免会带有倾向性,这样就不可能完全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
既然图书采购是为了读者借阅,那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读者在图书采购中发挥作用。
首先完善读者荐购制度,对荐购的专业或急需图书设立绿色通道,保证流通速度,同时还可以主动联合教学部门,进一步扩大读者荐购的范围,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适当增加现场采购比重,可以组织书城现采,可以在馆内组建新书展厅,定期更换样书,邀请读者参与选书,也可以举办主题书展,读者按需挑选图书,并进行现场借阅;最后探索“互联网+”采购,与网上书店合作实施“你选书我买单”,网上书店文献资源丰富,能够基本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 2018年第4期
6 /gk/ 也拥有先进的物流管理,能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
通过电脑操作,不用去图书馆就可以借阅新书,这种模式必然能吸引更多读者。
总之,新环境下图书采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要做好统计工作,适时调整采访策略、选购标准,结合本馆馆藏特色及读者需求,不断完善图书采访模式和藏书结构,让读者积极参与到图书采购过程中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献服务。
(供稿:采编部张凯勇/责任编辑:丁洁) 基于事实型数据深化高质量双一流论坛学习分享 2018年11月5日至9日,由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举办的“基于事实型数据深化高质量双一流论坛暨第五届科睿唯安学科服务研修班”在厦门 举行。
400余位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图书馆等部门的领导和老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论坛及研修班活动。
图书馆丁洁和科技处曹栩秋两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论坛及初级研修班。
在11月5日至6日的初级研修班中,来自科睿唯安的培训专家与初级研修班的各位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利用InCites、ESI等数据库开展学科分析、发展规划、人才建设、国际合作等应用实践以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会后开展了热烈的 7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分组讨论和精彩的小组汇报。
其中,以上海理工大学十一
五、十二五规划期间总体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为题,曹老师作为小组代表,给在座的老师分享了上海理工大学在近十年间的科研成果产出及学术影响力报告。
在11月7日举办的“基于事实型数据深化高质量双一流论坛”上,科睿唯安大中华区总经理郭利、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滨为大会致辞,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以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发展规划处、图书馆的领导和专家分享了深度利用客观数据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与来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
其中科睿唯安培训专家王琳做了题为“深度利用数据支撑,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报告,从学术研究发展趋势、基于客观数据的一流大学规划和建设,以及利用事实型数据支持战略评估与决策等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如何定位发展多维度的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如何利用Incites平台和ESI数据库来为一流大学的学科规划和建设服务,从各方面为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提供支撑。
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领导和专家,分别从自身的学校规划或图书馆学科分析服务出发,与与会者分享了近年来高校在学科服务建设和聚焦“双一流”过程中的经验及所取得的成就。
本次学习为图书馆开展学科评价服务、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积累了经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工作。
(供稿:信息部丁洁/责任编辑:郭培铭) 文献利用 电子书管理工具Calibre使用指南 Calibre是一款强大且易用的电子书本地管理工具,可以在Windows、macOS和Linux平台集中整理各种格式的电子书。
下载地址: z导入图书 2018年第4期
8 /gk/ Calibre可以导入几乎市面上所有的电子书格式。
常见的PDF、ePub和mobi自不用说,亚马逊独家的azw3和最新的kfx格式也支持完美导入。
利用Calibre的“从目录添加书籍,包含子目录”功能,就能一次添加所有书籍,不用一个个选中文件。
图书文件会显性地保存在硬盘中。
z编辑图书信息完成来自所有平台的电子书导入后,Calibre可以自动完善图书信息。
选中 所有图书后,就可以批量下载图书信息。
Calibre会从亚马逊、谷歌和豆瓣等平台抓取图书的相关信息。
更有效的方法是在豆瓣中搜索图书的ISBN,因为书名可能因为版本或者语言关系不易搜索,但是对于ISBN的信息却是和图书一一对应的。
经过导入和编辑图书信息两步,私人书库也就搭建完成。
用户可以在搜索栏中随意根据作家、丛书等标签,找到自己想看的书。
可以说既实现了实体书架的展示功能,又发挥了电子书便于整理的特性。
z把RSS新闻变成电子书除了书籍,RSS新闻也是很多爱读书的人的信息来源。
获取Instapaper的 RSS源链接后,在Calibre中选择“抓取新闻-添加或编辑自定义新闻源”,将RSS链接添加进去即可。
此外还可以设定定期下载的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下载完成后,需要去Instapaper将文章存档或者删除,否则下次下载时会重复下载旧文章。
也可以直接添加RSS源,除了一个个添加RSS链接,更高效的操作是从Inoread或者Feedly导出自己已有的RSS源的OPML文件,再在Calibre中导入,就可以一口气添加所有已有的RSS。
z让看电子书变得自由图书的载体从纸张变成比特后,理应变得更便于我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设备来 阅读。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Kindle只能打开有限的图书格式,不支持像ePub这样常用电子书格式。
Cailbre提供了格式转换的功能,让我们可以将手上的电子书转换成Kindle支持的格式。
选中书籍后在工具栏选中“转换书籍”就能打开转换界面。
在右上角的输出格式中,选择用户希望输出的格式,可以看到其实能选择的格式极其丰富。
9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z像iTunes一样将图书传输到设备将Kindle连接电脑后,Calibre会自动调整工具栏,显示出“设备”窗口。
在“设备”中可以查看Kindle中已有的图书文件。
此时在书库中选中想要推送的图书,选择“发送到设备”即可。
完整的图书文件和信息,就会显示在“设备”窗口中。
转换图书格式后,Calibre会智能地将两种格式的图书同时保存在书库的同一条目中,但通常没有必要把两个不同格式的文件都发送到Kindle或者设备上。
虽然Calibre能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的E-link阅读器,但难免会遇到电脑能识别,但是Calibre无法识别设备的情况。
此时不用“发送到设备”功能,而是选择“保存到磁盘”,将目标磁盘选择为阅读器的文件夹即可。
z制作属于自己的阅读书单使用豆瓣读书的书虫,习惯用“想读”来标注暂时还没空读的书。
Calibre能 完美的管理已经购买的书。
已购买的书可以导入电子书文件,如果没有购买,Calibre可以在书库中,添加一本没有实际电子书文件的条目。
点击“添加图书根据ISBN号添加图书”,记得在右侧给图书加上“想读”标签。
完成导入后的条目,除了没有真正的电子书文件,其余和Calibre中的其它书是完全一样的。
Calibre还有“虚拟书库”功能,可以理解为基于现有书库创建一份独立的书单。
点击“虚拟书库-创建虚拟书库”,Calibre会让用户设置名称和搜索表达式。
这样一个虚拟书库创建后,就可以一键切换到它,把它当作想读书单。
比豆瓣的“想读”更方便的是,可以随意根据作者、风格等条件在书单中筛选,找到下一本想买的书,而不用在网页上来回翻页。
z分享书库Calibre提供了不止一种共享图书的办法,有内容服务器、无线设备共享和 电子邮件共享。
不过经过体验下来,内容服务器是最稳定和便捷的方式。
在Calibre的“连接/共享”窗口中打开内容服务器,软件会提示一个IP地址和端口,假设IP地址是123.456.789.987,而端口是8888,将两者以123.456.789.987:8888格式在浏览器中输入,就能在网页端打开用户的书库。
其他用户可以随意下载书库中的书籍到他的电脑中。
Calibre的内容服务器是用的 2018年第4期10 /gk/ 非加密通道,一定不要将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随意公布到网上,否则电脑将极不安全。
在给朋友分享完后,一定记得停止内容服务器。
(供稿:参考阅览部李仁德/责任编辑:苏丽丽) 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作者严谨的学 术精神体现,而且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已成 为鉴别稿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

1.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审稿中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期刊编辑对稿件进行初审,既要依照有关规范标准从形 式上审查来稿是否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又要初步地对稿件的学术水平, 即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依靠编辑的专业 知识、学识和经验,但编辑受自身知识所限,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 此
时编辑可通过该文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做出辅助性评估,以确定是否进 行复审。
1.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论文写作经验和治学态度 目前,学术期刊采用的参考文献著录标准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 则》以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 会
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
一个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并经常写稿、投稿的 科研工作者,必然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十分熟悉,其论文中参考文献 的著录也会比较规范;相反,如果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的标注与要求格 格不入,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缺乏学术论文的写作经验,不熟悉著 录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还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
如果 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论等,而作者又没能如 实、准确、规范地标注出处,则会被认为作者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 态度或缺乏学术道德修养。
11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1.2从文献的引用量判断稿件质量科研人员在进行选题论证、调查研究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 阅一定量的文献资料。
因此,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
如果引用的文献数量太少,一方面反映作者不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对本领域研究动态把握不够,研究的起点较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参考文献标注的真实性、准确性提出怀疑。
此外,参考文献太少,审稿者往往无法从参考文献反映的信息中判别论文的创新性和理论深度。
同国际学术刊物相比,国内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数量明显偏低。
只有在广泛检索、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引用参考文献,才能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论文的创新之处。
当然,并不是说论文的参考文献越多越好。
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多少应根据论文类型、学科的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不可不加区分地硬性规定。
如对新兴学科而言,该学科刚刚形成,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不会太多,此时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也有限;而对于成熟的基础学科,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情报信息,若其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仍然很少,那么该论文作者很可能未对该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又如,对专业性极强的述评性论文,一般需要参阅大量的文献才能完成,因此此类论文后也常附有较多的文献记录。
总之,评价一篇论文中文献数量应视具体情况而论,必须结合参考文献的质量综合分析评价。
1.3从参考文献的质量看论文作者的科研能力和论文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的质量可从文献的时效性、权威性、语种种类、载体的种类以及文献的著录格式等几个方面来评价。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出作者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该篇论文如果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新,文种广,具有权威性,文献作者的知名度高、成果多,说明作者猎取学术信息的能力强,获取的信息广,其著述的立 2018年第4期12 /gk/ 论基础扎实,起点高,所论述的问题也就越接近学科前沿,所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该论文的先进性与学术性越强。

(1)文献时效性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应引用国内外最新的文献,一般应在5年左右为宜。
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学史类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不但齐全,而且其出版年的范围宽,有时涉及到很老、甚至是该学科刚刚兴起时的某些文献;二是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一直是该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些文献虽然很老,但却经常出现在参考文献表中,这说明所引用的经典理论经得起科学的长期检验。
此两种情况就不能单凭文献的时效性来评价论文的质量。

(2)参考文献的权威性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权威专家、权威期刊及高水平论文等。
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应有权威人士或权威期刊的论文,应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为主,否则难以反映出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权威期刊用的论文一般学术水平高,反映学术前沿,创新性强。
如果一篇论文所著录的参考文献引自本学科的权威期刊较多,说明作者善于利用该学科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引用的观点、理论大多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该文也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3)文献的语种种类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
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
一。
根据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情况,有利于帮助编辑审稿时分析和推断作者对本学科国际研究现状掌握程度,从而间接确定论文可能达到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作者外语水平不高,并没有真正阅读外文资料,而是从别人文章中转引而又标注原文献的情况,这不能反映作者对学科国际研究现状掌握程度。

(4)文献载体的种类电子文献的主要类型有: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软件等等。
电子文献因其出版快、内容广而新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和引用。
作者在引用传统的文献类型(图书、报刊等)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多地引用电子文献,这也反映出作者对各类文献的运用能 13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力和先进的文献观念。
编辑审稿时应重视电子文献的核查,保证其著录清楚、准确、完整,以便读者查阅。
1.4通过参考文献的索引功能判别引用的真实性、确当性,从而为进一步鉴别稿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的索引功能为编辑进一步鉴别稿件提供依据。
根据参考文献数量、时间及其权威性,可进一步了解作者对本课题研究的程度,进而评价论文的水平和结论的可信度。
读者如果对引用的内容感兴趣,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溯本求源,进一步检索更详细更具体的文献信息,更多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便进行深入的研究。
编辑作为论文的审核者,可以说是论文的最初读者,可充分利用这一功能,溯本求源,判别引用的文献是否真实、确当,从而判别文章的价值。

2.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发挥参考文献在审稿中的作用 当前,很多学术期刊编辑对参考文献的重视还仅停留在著录格式的规范化上,对文献的真实性、确当性以及其他深层次的审核还未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
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只看是否缺项,如有的作者无法补充完整,便随意删去此条文献;有时为节省版面,随意删去参考文献;不结合文章内容考查参考文献,导致文献的质量极低,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作者标引参考文献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就能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认真选择、引用最有力的文献资源,论文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2.1将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列入审稿范围 许多国际著名刊物在审稿意见表中明确列出“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合理、全面”的评审指标。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得当反映了作者是否充分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参考文献引用的情况,作为审稿的重要方面备受关注。
期刊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审阅正文,而且要考察论文所著录的参考文献及其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及全面系统性等等。
但需要强调的是,运用对参考文献的分析来评价论文的质量,只是在编辑初审时的一种补充的参考手段,该方法一定要与论文内容的审 2018年第4期14 /gk/ 查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从形式上,参考文献是指文后附录的参考文献,但从参考文献所起的作用来看,其作用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文内”,而不是“文后”,因此,参考文献的作用既要从文后入手,又要从文内洞悉,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发挥参考文献的作用。
2.2加强编辑自身利用参考文献审稿的能力 首先,编辑要加强《著作权法》和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的学习。
编辑只有认真学习和领会《著作权法》的内容,才能在审稿实践中对文献作者的著作权予以高度重视,严格区分合理引用和抄袭剽窃的关系。
其次,在对论文参考文献标注的审查中,编辑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有敏锐的判断力,善于透过参考文献蕴藏的信息判别稿件质量。
要敢于怀疑,本着对期刊、作者和读者负责的精神,通过参考文献发现疑问,要提出质疑并搞清楚,以明辨是非真伪。
再次,编辑要提高利用现代化手段检索信息的能力。
如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知网”检索系统为我们寻找相关学术信息、识别明显的抄袭剽窃行为提供了便利;各种数字图书馆和期刊数据库也为我们查找有关资料信息提供了方便;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也可以查找相关信息。
编辑人员应掌握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效提高鉴别能力。
(供稿:信息部王细荣摘自微信公众号“鹿鸣”/责任编辑:吕玉龙) 馆员读书 创造、罪恶与救赎——从《圣经·创世记》开始 了解西方,谁都不可能绕过《圣经》。
不懂《圣经》,就很难对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这是基督宗教的最高经典,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世记》(以下简称《创》)就是整部《圣经》的开篇之作,主要记载了世 15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界的开端直至以色列十二支派先祖们的事迹,它的希伯来文原名是“起初”(“创世记”为中文意译名)。
阅读和思考《创世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圣经》,了解西方文化。
犹太人与《创世记》的成书背景犹太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根据《创世记》,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坚定的上帝信徒,名叫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的儿子是以撒,以撒的儿子是雅各,雅各后来改名为以色列。
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后来分别演化成十二个支派,共同组成了犹太民族。
不过,现代学者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同世界上其他的民族一样,犹太民族也是种族漫长发展的结果。
神话与传说将复杂的历史事实作了简化,尽管使其变得生动有趣,但同时也偏离了真相。
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术问题,犹太民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究竟如何,我们恐怕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讨论清楚。
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犹太民族的宗教经典。
相传《创》为带领以色列全族出埃及的大先知摩西(Moses)受上帝启示所作,不过,后世大多数学者更加支持此书为摩西整理先人口头相传的历史故事编写而成的说法。
全书中出现的大量地名、人名、物名及历史也较为支持摩西时代成书一说。
但真正的作者是谁,现在已无法考证。
它与其后的《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此四书亦传为摩西所作)共同构成《圣经》旧约部分最为权威的“律法书”,亦称为“摩西五经”。
《创世记》的主要内容《创》被后人分为50章(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各派对章节数目的分法不尽相同,但内容几无差别,笔者主要参考“中文和合本”)。
其中,第1章到第2章讲述上帝七日创造世界,第2章到第6章讲述从亚当、夏娃犯罪到挪亚时代世人的罪恶,第6章到第9章讲述挪亚与大洪水,第10章到第11章讲述了挪亚的后代与罪恶,第12章到第36章讲述以色列先祖亚伯拉罕(Abraham)、以撒(Issac)和雅各(Jacob)的事迹,其后直至第50章主要讲述约瑟(Joseph)和他十一位兄弟的故事。
可以明显地看到,第1章至第11章的描述对象与第12 2018年第4期16 /gk/ 章至最后一章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前者尚属“全人类”的范围,那么后者则逐渐把焦点转移到以色列人全族,最后到约瑟个人。
为什么要重点讲述以色列人?结合历史,我们知道,今日基督世界通行之《圣经》的旧约部分即来源于犹太人的《塔纳赫》,也就是说,基督宗教来源于犹太教。
在公元1世纪拿撒勒人耶稣(Jesus)及其门徒的带领下,部分的犹太教徒接受了新的思想,产生了新的宗教。
对上帝(耶和华)的信仰最初即为犹太人的民族宗教。
鉴于此点,就不难理解《创》的焦点为何逐渐集中在了多灾多难的犹太人身上。
《创世记》的三个主题《创》的50章描述了自上帝创亚当至约瑟去世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着重表现了三个大主题,即:上帝与爱,人类有罪,以色列与救赎。
全书朴实无华的叙述通过这三个大主题集中表现了一个重要的写作目的,那就是:上帝存在而且全能,人类有罪,需要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在“上帝与爱”这一主题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其在创世七日中“言出事成”的非凡大能,又可以看到他奖励义人严惩罪人的公平正义。
没有人可以知道上帝怎么来的,《创》也不去讨论。
以“起初,神创造天地。
”这样一句话作为全书开始,直截了当地向每一位读者表达了“神”本有自有的性质。
意思就是,“神”原本就存在,也一直存在。
“神”用非凡的大能力创造世界,这能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些人用“话刚说出口,事情就完成了”来描述创造工作中的上帝,在我看来,这个概括是十分准确的。
在今天,尽管有许多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人类仍然无法拥有这样的能力。
用几句话便创造了全世界、各种生物,这样的能力几乎是不可形容的。
其中,上帝尤其以创造人类为骄傲,而人类却受魔鬼诱惑逐渐堕落。
不过,在无知愚昧的人类中,尚有少数全身心信仰他的(如挪亚、亚伯拉罕等),上帝最后决定用爱拯救世人。
其次就是“人类的罪恶”。
堕落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经典话题,其起源就在于此。
从亚当与夏娃偷食智慧树的果实(不顺从上帝的旨意)到该隐杀亚伯(嫉 17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妒),再到拉麦及其后人残忍暴戾(杀戮与复仇)以及“神的儿子们”(亦有“塞特后裔”一说)与人间女子结合(坠于欲海,放弃属灵),人类一步步都在走向罪恶的深渊。
上帝以洪水惩罚世界过后,人类又造通天塔和大城市(狂妄自大)。
诸多罪恶使上帝对人类失望和愤怒。
我所关注的问题在于:罪恶从何而来?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将原因归咎于自然的性质,也就是对“第一目的”的违背。
他甚至认为,女人出生其实是男人出生不成功的结果。
传统观点还认为,偷吃禁果的事件中,最初是蛇先引诱夏娃,夏娃再去引诱亚当。
蛇是罪恶的化身,而女人则是男人犯错的根源。
以今日的观点看,这显然是一种偏见,但在当时,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
实际上,在《创》所载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罪恶并非仅仅出于女人。
很多时候,罪恶往往源自人类的贪欲、嫉妒、狂傲、色欲等等。
作为不完美的受造物,如何使自身变得完美,进而再次被神选中,回到伊甸园,成为人类长久不变的主题,这就是堕落之后的“救赎”。
最后就是“以色列”。
将一个原本强大的事物变得更强大,不如将一个原本弱小的事物变得强大更能体现能力的非凡。
在世界众多的民族中,上帝惟独先选择了最不起眼、弱小的犹太民族,其中具有深刻的含义。
面对自己“失败”的“作品”,上帝又拣选了亚伯拉罕的后代以色列人作为他的子民,并许诺带领他们成为“大国”。
这一民族的诞生和发展充满坎坷,但上帝始终眷顾他们,并希望他们痛改前非、引领世界。
在今天,这些古老的故事依然影响着全世界的以色列人,他们以此为自己最珍贵的历史记忆。
通过这些历史事迹的叙述,《创》为读者展现出造物者的至高无上和全能,同时也再三强调了被上帝给予自由意志的人类自甘堕落,屡犯重罪。
这充分的体现了耶和华信仰中对“人性本恶”的肯定(原罪)以及“救赎得生”的思想(赎罪)。
而这两点,正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
(供稿:期刊部朱舒华/责任编辑:张佳) 2018年第4期18 读者沙龙 /gk/ 我们终将远去——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读到这里我回想上次妈妈送我去车站我有没有回头呢,似乎是没有呢,但是妈妈一定一直目送我进入车站才离去,妈妈心里一定很难受吧。
小时候我们依赖母亲,不能离开她身边一刻,长大后我们离开母亲时却不曾回头看她一眼。
我们越长越大,却与父母愈行愈远。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我们出生起,我们就注定与母亲分离,渐行渐远,我们与父母之间隔着的是悠长的岁月。
父母一直在目送我们远去,离开他们去远方。
他们就在原地等啊等地却连一个回眸也等不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这似乎和一个背影有关。
”也许等到有一天子女终于回头看看父母,却发现父母早已年迈,变成子女目送父母远去,只是这一去是永别。
我们总在不断地目送彼此远去,时光就在一次次离别中逝去了。
十七岁的华飞拒绝母亲递来的雨伞,对母亲的种种举动都觉得是小孩子气的。
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成长中我们太渴望脱离父母了,以至于从未体会到父母多么想贴近我们的心哪!我想下次与父母分别时,一定要在进车站前和他们挥挥手,而不是头也不回地离去。
“我飞快地回想十七岁的自己:我,还有我的同龄朋友们,是相信琼瑶的。
凡是男的都要有深远而痛苦的眼睛,女的都会有冰冷的小手、火烫的心、疯狂的热情。
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 19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当华飞说他们老师告诉他们互利关系的爱情才会更持久,作者感到很惊讶, 因为十七岁的她和她的那一代人是相信琼瑶的。
人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相信爱情了。
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大部分不相信爱情的,或者说现实。
有一次艺术概论的老师问我们,你们这一代人为什么都没有激情呢,坐在课堂上死气沉沉的,为什么都不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呢,找对象的标准都是颜值和金钱。
他在讲台上很困惑地很痛心地发问,全班寂静。
我在想,我们这一代人真的都不相信爱情了吗?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变成了这样?是外界的声音一直在说话,告诉我们要理性,不能任性,爱情都是虚假的,唯有金钱是真实可见的,我们要努力要奋斗要赚很多钱。
我们已经被物欲充斥,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失去了单纯的爱。
但是这种感情,我们从心底是拥有的吧。
就像华飞说的,可是我们才十七岁,总该相信点什么吧。
我们还年轻,要敢爱敢恨,敢于质疑这个世界的规则。
我想,我还是愿意相信琼瑶的爱情,即使它是那么地稀少。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几朵黄花,花谢结果,垒累棚上。
我就坐在那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慢下来在现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田园梦被看作没有理想。
读到作者这段话,我的内心突然咯噔一下,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呢。
想慢慢地去做一件事情,享受过程。
可以看见花开,听见鸟鸣,而不是对周遭的一切无动于衷。
可以静静地沐浴阳光,侍弄花草,浇灌果蔬。
我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时一刹那却已千年,事物总是瞬息万变,以为自己只是离开某个地方一会儿,却离开了一辈子。
但是,最后,总要归去,落叶归根,魂兮归来。
人生几十年,不长不短,每一秒都应该珍惜地度过,不然,回首已是百年身啊。
(供稿: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李晗钰/责任编辑:郭培铭) 2018年第4期20 简讯 /gk/ 第十届服务月活动综合报道 “十年服务月不忘图书馆初心,百年育人材助力高水平建设”,在图书馆人的精心组织和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下,为期一个月的图书馆第十届服务月系列活动,于2018年11月20日圆满闭幕。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出席闭幕式,并对本届服务月做了总结发言。
他指出,图书馆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服务,要为师生员工服务,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要为学校建设服务。
十届服务月的举办表明了图书馆人甘于服务、热心贡献的工作态度,他也对图书馆的各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阅读之星”代表,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李鑫老师,结合自身使用图书馆的情况向与会的读者谈了心得体会。
闭幕式上还对参与服务月系列活动的150余名读者进行了表彰。
本届服务月,图书馆共推出包括各类讲座、报告、比赛、竞赛、展览等在内 212018年第4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的22场活动。
各项活动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直接参与各类活动的有640人次,现场参与和聆听报告、讲座、会议的达1300多人次。
通过针对2018级新生、新进教职工、境外留学生及联合学院举办的四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使用培训,实现了对新进读者培训的全覆盖。
通过举办“大学英语
四、六级新题型讲座”、“CNKI用户培训”,“联合使用EI、ScienceDirect助力科研讲座”,“WebofScience助力创新性研究讲座”、“EBSCO数据库讲座”,“EMIS演示讲座”、“Notefirst软件使用讲座及上海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平台展示”等,向学生及各类专业科研人员带去了最新、最全面的科研工具及资讯。
通过召开“图书馆之友”协会会员大会、图书馆-学院联络员研讨会及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进一步拉近了图书馆与学生、教师及各学院部门的距 离。
通过举办及 参与2018知网杯高校信息资源发现大赛、首届图书馆杯主题海报创意设计大赛、图书馆第一届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寻书达人”比赛等各类线上、线下的比赛,激发了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热情,同时,在参与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通过开展超星线下使用推广活动、评选2018年图书馆“阅读之星”、“书海淘宝”图书集市、“大爱图情,馨墨传书”赠书活动及联合上海图书馆为我校师生办理读者证等活动,为读者读书、买书及校内外阅读提供了方便,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多读书、读好书,我读书我快乐”的良好风尚。
2018年第4期22 /gk/ 2009年,图书馆怀揣“读者第
一,服务育人”的初衷,设立“图书馆读者服务月”。
如今,在学校、图书馆用户和图书馆人的共同努力下,拟在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和资源,联系图书馆用户,加强图书馆建设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服务月活动已成为图书馆一张靓丽名片。
时光如白驹过隙,图书馆举办服务月已是第十届,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今年的服务月活动虽然结束,但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环境下,全体图书馆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将我馆打造成一个开放式、复合型、高层次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而努力奋斗。
(供稿:流通部宗良/责任编辑:张佳) 我馆参加上海图书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2018年12月14日,本着学习交流的目的,我馆派员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体育馆举办的上海图书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有三大特点:
1.会议场地大,设在了体育馆;
2.参会人员多,达950多人;
3.会议时间长,历时1天半。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本届学术年会邀请了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陈超所长、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和清华大学陆达教授,四位专家围绕“回顾四十年,展望新时代”这一主题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专题学术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学术报告和研讨达10场之多。
每年一次的上海图书馆学会年会是代表上海图书情报界高端技术和前沿研究的一次盛会,不但让与会人员开拓了视野,也为沪上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工作指明了方向。
大家积极参会也体现了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追求学术的热情和对图书馆工作研究的关注。
(供稿:阅览部张勤/责任编辑:丁洁) 232018年第4期 征稿启事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是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刊,是展示图书馆工作和文献信息利用的窗口、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
本刊主要设置特稿、图书馆工作、文献利用、馆员心声(或馆员建言、馆员荐书)、读者沙龙(或你问我答)、简讯等栏目。
请本馆职工和广大读者参与我们的工作,不吝赐稿,把你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把你的心灵激情和思想火花记下来,让《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成为你才智展示的舞台。
投稿要求:来稿体裁形式不限,字数在300—2000字均可,也可采用连载方式。
来稿请注明个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发表笔名、所在院系、年级、联系方式等。
投稿信箱:j_usstlib@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 2018年第4期2018年12月30日印制 编委会主任:王宏光副主任:蒋纯国委员: 方明毛晓燕王宏光王细荣刘廷蓉宋利敏严霞张勤宗良陈岚蒋纯国(以姓氏笔画为序) 编辑部主任:王细荣编辑:吕玉龙郭培铭丁洁 苏丽丽张佳本期责编:张佳排版:张佳电话:021-55271120021-55271161传真:021-55272012电子邮箱:j_usstlib@ 通讯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811室(邮编:200093)

标签: #文件夹 #高级程序员 #映像 #linux #文件格式 #源程序 #demo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