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做美工要学什么

美工 5
10专版2012年4月23日星期
电话:010-82296857手机:博客:/u/1147820920邮箱押jybguanggao@ 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修订及特色 近日,由教育部组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教科书审查情况揭晓,人民教育出版社送审的各学科起始年级的教科书全部获得审查通过,这也是人教社建社以来第十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科书。
作为目前占国内中小学教材选用60%以上的主流教材版本,修订之后的人教版教科书有什么显著变化,呈现什么样的特色,是广大一线教师们十分关切的内容。
本报就此访问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
■受访者韦志榕(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访问者中国教育报 □这次送审的教材既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修订版,那么,过去十一年来的教材实验为这次修订工作打下了什么基础?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可能不少人认为我们的教材修订只是这一年来的事情。
其实,自2001年秋季,人教版首批14个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审查,并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进入全国29个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以来,我们就一直采用各种方法,不间断地对教材实验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小修订。
因此,这次教材大修订是过去十一年新课改以来教材实验工作的自然延续,或者叫作成果结晶,可谓“十年磨一剑”吧。
十一年的教材实验的确为这次教材修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以为有两个基础最为重要:其一是教材研究的基础,其二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科研为先,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是人教社进行教材研究、编写与实验的一贯指导思想。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有很多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例如,过程与方法目标怎样适时适度地在教材中落实?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该怎样把握?还有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尽管教材和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但是不研究教学是编不好教材的。
此外,新课改后,教材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很多教材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面。
◆人教社编辑科研人员采取深入教学、生产一线听课、参观、调研等多种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
带着这些思考以及强烈的研究愿望,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国外中小学教材中中国内容的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实验研究”、“中小学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实证研究”等等。
几乎所有教材研究和编写人员都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
这些研究课题,对我们修订教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例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各学科课题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对我们把握教材内容选择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用;“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课题,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实现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让我们知道应该坚持什么、改进什么。
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了教材研究和编写人员的学术素养,进一步夯实了我们的研究基础,这也是我们的另一个收获。
十一年来,为了获取教材实验的第一手信息,人教社的编辑每年都要深入实验区作跟踪回访,到教室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直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企业微博等多种媒介与广大师生保持密切交流。
同时,人教社还定期组织、参与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材交流研讨活动,如实验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现场课评比、课件评比 等,邀请各实验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并利用这样的机会交流研讨,征求教材实验的相关信息。
多年来,人教社收集到大量来自实验区教师、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
每年的例行修订,都会将其中的合理化建议落实在教材中。
为教师和学生服好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好平台,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
与教师沟通的渠道通畅了,来自一线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形成良性互动。
这里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第
一,为了使教师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人教社精心组织了由教材编者、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组成的教材培训专家讲师团,每年寒暑假,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宣讲教材,答疑解惑,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十年中,组织培训15343场次,培训教师367万多人次。

二,人教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门设立了针对实验区的课题资助项目,对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开放,研究内容与教科书、教学密切相关。
目前已经结题的课题项目已经达到245个。
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性研究成果,为教科书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同时也为实验区教师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平台,促进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人教社编辑义无反顾赴四川重灾区进行教材培训。
□那么,这次新修订教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在哪些方面要坚持原有的特色,又在哪些方面要进行调整呢? ■2011年下半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大修订全面展开。
2012年1月底,第一阶段的教材修订完毕并送教育部审查,计有小学阶段的数学、音乐、美术、英语起始年级教材;体育(教师用书)第一册。
初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理、历史与社会、外语(英、日、俄)、音乐、美术、艺术起始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同时,第二阶段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预计在2012年12月将全部完成送审。
此次人教版教材的修订有三个重要依据:一是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和方向是: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标准;
(2)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
(4)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加强学段以及学科之间的有机衔接;等等。
二是我们自身长期科研和实践的成果积累。
三是来自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梳理、重新审视了人教版教材,以便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改进什么。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人教版教材的整体优势,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

(1)与课程标准有较高的适切度;
(2)教材的学科齐全,体系完善,结构设计比较严谨;
(3)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材的装帧设计简约美观;
(5)有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
而通过对国内外其他版本教材的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人教版教材中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尤其是有五大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相关性的关 ◆人教版第十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科书 系;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关系。
只有厘清了这些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材符合中国实际,更好地“接地气”。
各学科教材修订团队在全面审视上述“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标的修订意图,并结合我们的科研成果及一线教师的意见,梳理出本学科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确定修订方向和重点。
□新修订之后的人教版教科书,有哪些显著特色?■2012年秋季的新学期开学,广大师生们就将拿到第一阶段送审通过的人教版各科新教科书。
翻开这些灿然一新的书本,大家或许都能发现人教版新修订教科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不同学科教材有不同的变化,很难概括得齐全。
如果从整体上看,可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

一,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更加突出。
在教材的框架设计、内容选择上有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教材研究和编写者的文化自觉。
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科教材都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下足了功夫。
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在“文明探源”这一单元中,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给予更为详尽的讲述;《数学》七年级下册中的“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增加了对于我国古代方程组解法的全面介绍,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教材的基础性更加强化。
经过精选后的教材内容,在容量和难度上得到控制,“双基”落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来自于各个方面,就教材本身来说,知识点与年级配置的不合理、基础知识过于隐性化和简单化、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等,都会使学生感到“难学”,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方面。
修订后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
例如,《日语》将八年级少部分内容提前到七年级,减轻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调整九年级相关课文,分解集中出现的语言知识项目,同时在七八年级适当做好铺垫、减缓坡度。
《生物》重视对核心概念的表述,必要时做更加详细透彻的讲解。
《物理》删去了声学部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节内容。
还根据课标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原教材的“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简整合为一节“磁现象磁场”。

三,教材的逻辑性更加鲜明。
一本教科书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科书中所展现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是否能够完美的结合。
其实,这也是教科书编写研究永恒的主题。
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例如,初中《数学》对于核心的数学概念和重要思想方法等,注意循序渐进地安排,让学生有螺旋上升地反复接触的机会,为学生铺设合理、有效的数学认知台阶。
初中《英语》在听、说、读、写各项知识和技能中都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活动,除了提供单元学习成果检测活动外,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材的时代性更加凸显。
与时俱进,充实新知,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动态,是教材修订的一个着力点。
例如, 《地理》注意体现我国和世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最新发展变化。
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1世纪经济发展迅速,改变了之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形象。
因此,新教材以“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框题讲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
印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其软件外包产业在全球占绝对优势。
为体现印度经济发展这种新的变化,新教材重新编写了“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业”这一内容。

五,教材的版式设计更加有特色。
在“快乐阅读”版式设计理念的指引下,修订后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此次教材修订,我们聘请了国内著名的书籍装帧专家,为人教版教材量身打造了一套美工和版面网络系统,并根据新的版面网格系统重新设计各类图像,使页面更清爽、美观。
还有更多一些变化和特点,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人教版新修订教材在不断追求创新的同时,也继续保持自身数十年来的优秀传统,努力做到三个“实”,即扎实,夯实基础;平实,把握节奏;朴实,讲求实效。
□我们知道,人教社目前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由一个事业单位变成了文化企业。
请您谈谈这样一个巨大的身份转变,将对人教版教材的后续市场服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过去十一年里,在积极推进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和修订同时,人教社自身的各项事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建设基地,综合实力在全国500多家出版机构中名列前茅。
2010年12月18日,人教社成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核心成员之
一。
人教社顺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向文化企业的身份转变,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尽管人教社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变化,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几点不变。

一,“植根教育、服务教育”的出版宗旨不变。
也就是说,人教社的所有企业行为都是围绕着更好地服务教育这一主题的,会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二,人教社的科研传统仍然保持不变,教材出版的基础是课程和教材的科研工作,人教社的另外一块牌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多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的科研课题。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人教社前任社长李志军,曾经将人教社定位为“有出版资质的研究单位”,我认为现在仍然是比较准确的。

三,人教社的主业仍保持不变,即中小学教材出版,这也是人教社服务教育最直接的体现。

四,人教社与各省市教育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的密切关系将保持不变。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央出版集团,人教社作为其中的核心成员,社会关注度必然是只增不减。
基于此,我们将更加重视我们的产品质量,这是我们更好地服务市场的第一要务。
我们还将不断完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单位的合作代理关系,优势互补、协调作战,无条件地保证“课前到书、按时足量供应”。
此外,我们还将在市场与培训服务、配套资源的立体化建设、科研支撑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继续为人教版教材的广大读者们提供一流的服务,以保证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用。
为孩子们创造诗意的阅读天地———参与人教版教科书整体视觉体系设计的感受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吕敬人,著名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敬人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
目前受聘担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修订教科书的艺术总顾问。
我自小爱书,爱读书,也爱欣赏有精致设计的好书。
相信所有读书人都和我一样,希望和心爱的书厮守一生。
作为设计师,我相信每一位参与做书的人也付诸了无数心血,期待书的生命能尽量长久些。
教科书是每个人体悟从懵懂学语到真正明白生命价值的启蒙老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文化精神的培育,还有艺术审美的熏陶。
教科书示范性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认知,而当今部分教材的媚俗化、幼稚化、漫画化、繁复化倾向造成他们未来审美的缺失。
比如今天的印制手段越来越先进,数码软件为版面的制作创造了各种可能性,一些编辑恨不得把所有的招数都用上。
但是,排版却经营无序,一套书的各个科目体例各行其事;页面拥挤、空间狭窄不透气,更谈不上优雅的书卷气……也许有些话说得重了些,但教育者的任何一个行为细节都要为人师表,好坏良莠一点一滴全都会影响孩子。
做书严把内容关,固然重要,然而培养出来的是一群群有知识的“美盲”,实乃不完美的教育,我们已尝到恶果。
格式体例、敬语称谓、空间经营、文字行间距、纸页面积与字的灰度比例……还有中国特有的优雅、疏朗的阅读美感,这些常识根本不用教,应自从小读的课本中得以自然而然的熏陶。
可是,今天的有些年轻人连一封像样的书信都无法完成,再说得邪乎点,连写借据、请假条都为难。
谁之过?从初小到高中的教科书恐怕难辞其咎。
比如,我认为教材中应该有必要的“留白”,彻底砍掉“留白”倒是减少了一点成本,但毁的是中华民 族优良文化素质传承的机会。
学生们内心中儒家的沉郁之美、道家的飘逸之美和释家的空灵之美三位一体的中国的美学精神荡然无存。
实用主义换不来诗意的阅读,冷静想一想,孰轻孰重? 人教社决心要下大力气改变面貌,从观念更新起步,从社长、总编辑、室主任到普通编辑,办讲座、开座谈会,坦陈己见,求同存异,互动交流,期盼共识。
全社上下实实在在的改革劲头,让我很受感动。
但自知学识与能力有限,无力驾驭如此重大的任务,故发动京城一批优秀的设计家、大学教授、美术编辑群策群力,共同出谋划策,发挥式微之力。
而人教社自身也有一支优秀的、训练有素的设计团队,愿意会同我们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改版工作。
经过与人教社领导和编辑们的深入交流,我和设计同行们很快形成了一些共识。
民族审美素质的培养,应从孩子抓起,而义务教育教科书影响面巨大,关系到上亿少年儿童受众,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极佳渠道。
教科书的改版设计应以人为本,以当今孩子的心理、生理出发,并适应“视觉传达时代”阅读特征改变的需要,缩小与国际先进教材设计水准的差距。
由此确立整体设计方向、方法和思路,建立人教社与社会力量的沟通渠道,提升人教社的教材设计从体系到理论注入一个全新的概念:
1.阅读性设计打破以往为文本作装饰和封面装帧的旧观念,与文编同期投入编辑设计的工作理念,进行从文字的规范化、图像的还原度、空间层次的节奏感的调整,把握完善的阅读性。

2.系统性建立人教社教材整体的统一视觉体系,保持全局与各科局部的协调,制订从规格、体例、形式、封面、内文版式、字体字号、色彩、用材……一定要有整体兼顾个性的设计系统,要有树立中小学国家品牌形象的愿望。

3.知识性各学科本来拥有的知识性勿容置疑,然而知识性的视觉表达大有改进的必要。
如照片的释疑性是否完美解读,要靠图像的精心选择;插图、图解、图表的严谨性、科学性如何准确表现,要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和专业的设计团队。

4.功能性强调教科书传递知识的授受功能,淡化乃至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功能的装饰元素,留出可以清晰阅读、做笔记等学习功能的空白。
通过字体、字号的合理设定,让学生顺畅接受而非干扰阅读的设计。

5.审美性审美不仅只是美术的专利,从文化层面上要拥有审美的意识。
不能一味依附于当下时新的电脑化、低俗化、幼稚化、纯商品化的推销设计,要灌输东方清新自然的美学精神和自幼崇尚书卷之气的高雅心智,为孩子们创造诗意的阅读天地。
通过多次交流沟通,与人教社商议“取共识、作培训、建图库、制计划、组团队、找定位、落措施、求进步”的工作进程图的共同构想。
人教社设计团队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分人、分工对应各个学科,建立专家队伍;全面搜索社外绘画和设计力量,组织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插图个人与团队;从编辑到美编强化图片质量意识,增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各学科图片库;美编不仅参与设计,更与责任编辑不断切磋,对文本的视觉化阅读提出看法。
具体的工作是艰巨与漫长的,经历多种困难和不断反复,人教社设计团队也夜以继日、辛劳付出,终于通过共同的努力,使教材取得初步的成果。
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与预想的结果还有许多不成熟和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既然跨出这一步,我会一直认真做下去。
我还要感谢在我的动员下一同投入教材设计工作的同行们,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做一些事,相信每一位会得到额外的感悟和收获。

标签: #邮件服务器 #做什么 #linux #计算机 #文件夹 #编程语言 #文件 #可编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