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繁荣的背后,普通电视机如何看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 6
文化 周刊 2012年04月27日 周五出版 车展繁荣的背后︻ 主 编 视 点︼ 随着参展规模不断增大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北京车展 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车展。
4月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 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车展在经历新闻媒体日和专业观众参 观日之后,将迎来为期6天的公众参观日。
展览中心预计每 天将接待15万人次,五月一日更会迎来人流高峰。
毋庸置 疑,北京车展已由商业展览扩展为一项文化活动。
车模作为车展不可或缺的陪衬,给汽车增色的同时,也 是众多观众奔赴车展的一大理由。
本届车展亦不例外,除了 漂亮车模,众多明星也来助阵,吴奇隆、陈坤、韩寒、柳岩、孙 明明、凤凰传奇、何穗悉数上场……钱花了不少,众多吸引 观众眼球的会前宣传已经为本次车展造足势头。
重金砸下
去之后的效果谁都无法预测,毕竟车卖得出去、钱赚得回来才是硬道理。
有些钱是一定要花的,但是花了作用有多大谁都心里没底。
此次北京车展将迎来120款全球首发车,其中自主品牌首发车达到84台。
全球首发车、概念车集中展现,数量之多创下国内车展新纪录。
北京车展首发车的繁华掩盖不了今年车市的问题,不可能所有的品牌和车型都赚钱。
100多款新车上市一年后销量如何就很难说了,一个行业动荡初期一定会有马太效应,只不过企业和媒体都不说而已。
哪里能让不苟言笑的科学表达对文艺的热情,哪里能让飞扬不羁的诗歌倾诉对科学的敬意。
在这春夜,在“世界读书日”的清华大学舞台上,科学与诗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文化资讯 在科学与诗相遇的地方 姻本报记者郑培明 4月23日晚,在中国科协支持下,由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北京市科协以及清华大学学生科协等共同主办的“科学与诗在这里相遇”主题晚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清华大学具有百年历史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8所高校的500余名学生来到现场,在这个弥漫着书香以及科学文化气息的美好夜晚,与科学家、艺术家一起感受科学文化的别样魅力。
现场篇:为科学送上一束“诗意盎然”之花 主持人说:“同学们,刚才《树之祭》和《随机与概率》的朗诵者,就是《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朱琳老师。
”台下掌声雷动。
晚会上,著名朗诵艺术家虹云、郑健康,主持人张松松,导演吕科等先后朗诵了10首科学诗。
虹云一袭白色旗袍,身披天蓝色披肩,随着钢琴声起,便款步上台;70多岁的年纪,不减一丝的从容和优雅。
“每时每刻,相伴相随,不离不弃,我就是你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水……”虹云的声音亦如潺潺的流水般时急时缓,动情处抽出一条淡红色的纱巾,仿若翩然起舞。
台下的观众目不转睛地看着虹云的演出,不禁感叹道:“与诗在一起,工作也变成一件浪漫的事啊。
” 受到如此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感染,现场的观众们也是诗兴大发。
晚会中安排了两处互动环节,观众们可以现场作诗,传到台前,由主持人诵读。
有的人现场以晚会主题作诗“:当科学遇见诗,那亘古的公转和自转,擦肩而过,便演绎了,日出月落的彷徨……”许多学生随手写下了一些感想参与了投稿,虽是即兴创作但却毫不逊色。
演出人员中,不仅有清华大学话剧队的长诗朗诵《精神的丰碑》,中国海洋大学的海鸥剧社也不辞辛苦从青岛赶来,为现场的同学们献上了他们自己创作的科幻剧《时间足够你爱》,光影晃动中演绎着科学与情感的故事。
诗歌,把对科学的欢呼变成有力的呐喊,把默默的祝福化作动人的颂歌,为科学送上一束“诗意盎然”的荣耀之花。
特色篇:科学可以诗意地栖居 这场主题晚会围绕“科学文化”的主题,用
“科学与诗在这里相遇”主题晚会现场 种创新的科普形式传播科学精神,用新颖的视听语言带给观众一场科学盛宴。
这场主题晚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艺晚会。
晚会突出科学文化的魅力,意在表达“科学可以诗意地栖居”。
在这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人间四月天里,在清华大礼堂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舞台上,举办本次主题晚会本身就是对“世界读书日”的一次献礼,意义非凡。
晚会突破以往传统的科普传播形式,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思考:科学文化还可以这样传播———这里不仅有紧扣时代的丰富内容,还有声情并茂的演员,消除了人们心中科学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
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的同学们表演的原创科幻剧《时间足够你爱》用穿越题材表达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感。
著名演唱家周强演唱的歌曲《飞翔的路》不仅声线优美,背后的大屏幕也同时播放钱学森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珍贵感人画面,声画一体,将现场推向高潮。
而中国科学院合唱团的《大漠之夜》歌声空灵,层次清晰,使人们不由对这些在舞台上身穿博士服的科技工作者肃然起敬,现场响起一次次掌声。
本次晚会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尤其是在舞台设计上纳入更多视觉元素。
LED背景中 刘维摄 流动的水、呼啸的地铁、飞舞的树叶、闪烁的星空等意象都极具意境之美;而具有古罗马拜占庭风格的清华大礼堂则体现出百年学府的历史沉淀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虚实相生。
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将“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体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篇:“诗歌第一次震动了我的心灵” 来自首都8所高校的约500名学子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科学与诗”齐聚于此,主题晚会结束后同学们久久不愿起身,他们依然陶醉在节目的精彩氛围之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看完节目后不禁感叹:这场晚会真是太震撼人心了,没有想到诗歌具有这么动人心魄的魅力,诗歌晚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眼界更激发了我们思考的源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艺术结合起来普及大众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同学兴奋地说,今晚这场诗歌盛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名家的讲座。
以前不晓得这情感灌注的文字光芒也是这般的闪烁,令人动容。
尤其是朱琳老师朗诵的《树之祭》,我想每 个人都会老去,我们大学生正是青春年华,风华正茂,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不想老去后回头望时空留叹息声。
首都师范大学的同学看完晚会后说,诗歌第一次震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们在这个有些浮躁的现实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今晚我可能彻夜难眠,希望你们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需要学术报告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引导。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同学平日没有很多机会接触诗歌晚会,一名同学说:今天能在清华百年大礼堂聆听这样的诗歌朗诵是我人生当中难忘的时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诗是《我与一本书》,我能感觉到没有知识,不崇尚科学的时代是多么的悲凉。
虽然清华每年都会有很多不同的主题晚会,但这场晚会确实让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感到震撼。
他们说,清华大学话剧队朗诵的《精神的丰碑》代表着清华人不变的心声:不管何时,不论何地,只要祖国需要,我愿以身许国! 据了解,从2011年5月起,科学普及出版社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公益赞助支持北京四号地铁线的“四号诗歌坊”项目;2011年年底,又推出“科学诗”专题,面向全国征集科学诗,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踊跃投稿,其中有科研工作者、诗人、机关干部,更有科学家以及院士加入其中。
其中的科学诗题材丰富,既有对科学技术的诠释和解读,也有对科技与生活的深入思考、对环境保护的呼唤、对书籍的赞美。
“科学与诗在这里相遇”主题晚会的诗歌就是从这些诗歌中选出的。
虹云在朗诵。
一周热词 不看电视族指将电视排除在自己接受信息媒体之外的一群人,他们认为电视会消耗太多时间、电视节目的质量越来越下降、电视让长期接受它的人的智商越来越低。
不看电视族的出现,让电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媒体设备愈发没落。
产生原因 媒体渠道多元化网络发达的社会,人们可以有更多渠道获得及时、多元的新闻资讯;有更多途径看到与世界同步的电影和剧集。
对于一些人来说,电视不再重要,尤其是一线大城市中的年轻人。
他们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及时资讯,有更多的方式看到优质影视作品,也有更多的意愿参与互动而不是单向接受。
节目质量下降中国的电视界面临着管理部门众多限制性政策;从业者制作的剧集又因种种原因质量普遍不高;而电视台本身的播放模式决定观众必须每天按时守候且定量接收。
运营竞争专业视频网站也开始进攻。
他们从电视台挖走核心创作团队,制作原创节目;斥巨资购买正版海外节目版权并能以更自由的播放方式与受众点对点播出。
电视机似乎再也无法回到黄金年代,资讯获取的渠道越发多元,更多的优质影视剧集在网上召唤着年轻人,互动和随时点播的特性把忙碌的都市白领从电视跟前拉向电脑屏幕。
表现电视机渐渐成了客厅的一个摆设。

个名为“不看电视”的网络小组里,有网友发表自己的状态说:现在打开电视,仅限于看一部分新闻和体育节目,或者放碟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的调查显示,高收入观众看电视的时间明显低于低收入者。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除电视外,高收入观众拥有更多替代性的文化消费途径和方式。
同时,电视观众的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对于电视的依赖,农村受众远高于城市群体。
电视的地位正在变化。
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它已经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已经沦为某种“伴随媒介”,电视中播放的内容正在被观众抛弃。
(来源:互动百科) 让“那”文化传承绽放 首届“那”文化旅游节在广西隆安举行 本报讯(实习生彭莲珺记者贺根生)4月26日,2012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在广西隆安县举行。
“那”文化这一概念是由壮族著名学者王明富提出的,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庭望的论证肯定。
“那”文化主要是指壮侗语民族地区稻作生产引发出来的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包括因稻作耕种而产生的民间生活和习俗,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
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或“喇”。
“喇”是水田的骆越古音,“那”是后来的转音。
“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
据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介绍,“那”文化圈的范围包括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的阿萨姆邦,主体民族为侗台语民族,包括中国壮侗语族的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毛难族、仫佬族、黎族和傣族9个民族,还有泰 国的主体民族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越南的岱一侬族、山斋族、热依族、佬族、泐族等,他们是同根生的民族,共同起源于古代的骆越民族。
近年来,隆安境内相继出土了大石铲、牙章、遗骨等文物,并且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
这些发现为隆安县是“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为隆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梁庭望经过多年实地调查,认为隆安是壮族稻作文化最为集中体现的一个亮点。
除了大规模出土的稻作工具和原始栽培稻等文物外,隆安还拥有独特而丰厚的“那”文化遗存。
一是有众多的“那”地名遗存。
隆安所在的坛洛平原是“那”文化圈中“那”地名最集中的地方,全县有122个乡镇和村屯以“那”命名。
二是有众多的大石铲祭祀遗址。
据不完全统计,隆安有数十个大石铲祭祀遗址,是世界“那”文化圈中大石铲祭祀遗址最密集的地区。
三是有流传至今的农历“四月八”农具节习俗。
“四月八”农具节习俗原名为浴佛节,形成于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它实际上是古老的大石铲祭祀的传承,古代骆越人在水稻插秧农事活动结束后,要举行洗犁耙收存的祭祀仪式,祈求农业祖神赐予丰收,后来就演变成了过农具节的习俗。
四是保留了最原生态的农业祖神祭祀等稻作文化习俗。
那桐的三界神祭祀是最原生态的农业祖神祭祀,祭祀的对象是保佑稻谷丰收的天公、地母和创造了原始农业的人王。
隆安县县长陈竑介绍,本届“那”文化旅游节以“弘扬‘那’文化,聚焦‘那’山水”为主题,设有“那”文化论坛、千人稻神祭、千人大石铲表演、千人农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
以全新的面貌和绚丽的风采,将“那”文化展现给海内外嘉宾和游客。
同时,依托隆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举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让广大游客亲身体验“那”山“那”水的美好与惬意。
第七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本报讯(记者李芸)4月23日,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第七届“文津图书奖”颁奖仪式,作为献给爱书人的节日礼物。
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本届图书评选范围为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汉文版图书。
《巨流河》、《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中国在梁庄》、《拾贝集》、《冷浪漫》、《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天涯芳草》、《爱上科学》、《我不是完美小孩》等10种图书获奖。
该奖项迄今已举办七届。
文津图书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笑言“七年之痒”促成了“七年之变”。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介绍说:“本届评奖发生了较大变革,总结了往年的评选工作经验,分析了图书出版和读者需求,以及奖项本身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根据组委会讨论意见对评选办法作了相应调整。
譬如参评图书范围扩大,增加了少儿类图书;首次设立了社科类、科普类、少儿类图书三个评审分委会,并增聘了6名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 同期,第七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5月底。
图为第七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现场,右 一为詹福瑞。
张鹏摄 《创新文化之歌》总结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日前,《创新文化之歌》总结座谈会 在北京举行。
《创新文化之歌》的主笔人、中国科学院文联 主席郭曰方表示,随着中科院党组问政、问计、问 需于科技人员和管理骨干,“民主办院、开放兴 院、人才强院”的共识得到凝聚,建设并不断发展 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必要而紧迫。
《创新文 化之歌》对过去
13年来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进 程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对中科院人了解创新文化 的历史脉络、精神内涵具有参考价值。
据介绍,自199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就将创 新文化建设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五大目标之
一,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中科 院党组原副书记郭传杰在会上指出,13年来,创 新文化对中科院人精神面貌的提升、对科技创 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 之歌》的有关工作,是在中科院谋求科学发展、 创新跨越新时期的一个文化建设小结,更是
个新的出发点,当前创新文化建设还有诸多不足 之处,要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局面,还要共同努 力,长期奋斗。
(徐雁龙)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1年度选》出版 本报讯近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中国民 族语文翻译局联袂主办的《民族文学》少数民族 文字版审读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并举行了由中国 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编辑、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 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1年度选》首发式。
《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于 2009年创刊,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配合民族 文学杂志社系统承担翻译审读工作。
创刊近
3 年来,3本刊物翻译发表了30多个民族250多 位作家的优秀汉文作品,还推出了蒙古族、藏 族、维吾尔族母语作家的佳作,3个文版都有 来自社会各界的上百位翻译家参与到翻译工 作当中。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收录的作 品是从全国近百种文学报刊中遴选而出的,分为 中短篇小说(上下卷)、散文、诗歌、评论5卷,共 编选了38个民族、238位作者(含译者)的作品, 是2011年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并公开发表 的精品力作的权威展示。
(刘风林) 养生专家讲述健康智慧 本报讯近日,出版过《不上火的生活》、《不 疲劳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的中医养生 专家佟彤,携新书《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举办了一场“中成药里 的健康智慧”讲座。
佟彤写《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是因为 多年和中医、中药打交道,深知祖国医学的博大 精深与中药的种种好处,却又眼看着身边的许多 人,常因为不了解自己的病症而用错药,导致病 情延误或加重。
佟彤说:“我曾经见过一个
40多岁的女性, 因为习惯性便秘,居然连吃了3年的牛黄解毒 丸,直到因为全身黄疸、出现了肝坏死而去就医, 才被一位有经验的中医专家找到了症结,这就是 滥用去火药造成的恶果。
” 在《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一书中,佟彤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精选了
62种中成 药介绍给读者,不但告诉读者哪些疾病和症状适 合使用哪种中成药,连吃多少、怎么吃、什么时间 吃、可以用哪些作用类似的中成药来替代也都讲 得清清楚楚。
(李芸) “环东华”助推时尚创意产业 本报讯
从4月18日起,拥有10年历史的“东华时尚周”将变身“环东华时尚周”。
环东华时 尚周旨在立足东华大学的优势特长,协同政府、企业、教育等多方力量,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不仅延续了往年以论坛为平台,会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行业焦点话题的优良传统,而且大力促进上海时尚创意产业与文化的发展。
目前东华大学正与所在的上海长宁区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
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在东华大学,东华核心区的建设内容则可概括为“一中心、一学院、一基地、一楼宇”,即成立一个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打造一个国际时尚发展中心,建设一个新锐设计师的创业孵化基地,建造一幢承载以上学院、中心、基地的标志性大楼。
该校校长徐明稚表示:“如此筹划,其意在探索建立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国际合作办学新实验田、资源整合支撑下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产学研用相协同的高校办学新路径。
”(黄辛) 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卓越科学家的工作与创新方法系列研究”丛书 主编:麻晓东编辑:李芸Tel(押010)82614599 E-mail押dushu@

标签: #网络电话 #方向盘 #如何下载 #大闸蟹 #写手 #如何用 #网络 #网上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