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主编:王璐编辑:王骞鸿校对:王心怡Tel(押010)51949401E-mail押luwang@
“微时代”系列报道譺訛
微平台对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尤其对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与解决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微平台上的虚假、错误信息的泛滥就像“一粒老鼠屎”,要“坏了一锅汤”。
微平台健康知识的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健康瞄上微动力 姻本报实习生李勤 微平台成就健康传播 微时代到来之时,也给健康知识的传播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微博、微信、各种移动APP等微平台出现的今天,营养师等健康知识传播的专家仿佛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轻轻一点鼠标,一按键盘,人们就能与专业的营养师、健康专家等来一场热烈的互动。
只要关注或订购相关用户信息,健康讯息在微平台上就会无处不在。
大学生蔡屏常关注“新浪健康”、“39健康”等微博,通过它们了解一些医疗方面的小知识,或是关于饮食和日常生活的小常识。
“平常看到特有意思的健康知识的微博还会收藏下来,或者跟朋友分享,在生活中也会时不时地用上,挺好的。
”蔡屏说。
总体而言,微平台上发布健康讯息的主体通常有这么几类:专职营养师、健康咨询师、医师;食品企业;专业媒体机构;推广健康信息的个人用户等。
以“营养师”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中搜索,系统默认排序的营养师微博关注量都十分庞大,如昵称为营养师顾中
一、王旭峰营养师、子瑜妈妈的三个营养师账号粉丝量分别在137万、48万、45万,此外粉丝数量上万的账号不计其数。
以“营养师顾中一”为例,他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他平均每天发布5条以上与健康有关的微博,经常发布原创长微博,如“你贫血了吗?”、“维生素D缺乏情况”、“嘴上 起泡怎么办?”等,这些原创健康知识微博通常转发量较大,引发较多微博用户讨论。
传播健康知识的APP也很多,仅以在某软件管家存在的有关健康与营养的手机APP为例,就有5426个相关应用,下载总量高达几千万次。
庞大的关注量、转发量与下载量就意味着强大的健康传播正在微平台上进行。
“微平台是良好有效的传播平台,也是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能同时利用用户之间的强关系弱关系进行扩散传播。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邓棵说。
他是微博资深用户,曾参与开发被称为中国版Twitter———饭否的相关应用。
“我手机上有两款关于健康的APP,相对来说,我认为这些APP内容十分丰富,可信度比较高,也十分精致。
这些平台的健康信息更易阅读,还有量身定做的一些功能,比如根据季节和体质推荐食谱,这都很棒。
”他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除了丰富的健康知识,在整个微平台的健康传播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监督与推动。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
某媒体发布的2012年《食品饮料社会化指数报告》也显示:随着微博注册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微博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传 播渠道。
在微博传播食品安全这一广受人们关注的 问题时,信息发布常含有种态度,尤其经过意见领袖———即“大V”们的转发后,观点表达更深刻,影响更广泛,微用户们的评论、转发、关注都形成一股强大的围观力量,迫使问题快速解决。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螺旋藻铅超标、明胶老酸奶、铬超标药用胶囊、南山奶粉“致癌门”等都曾被微博推到风口浪尖。
显然,这些已足以让各种机构意识到微平台的庞大影响力,于是他们纷纷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安营扎寨”:超过13万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
其中,食品饮料类企业微博独占鳌头,账号总数超过5万,超过新浪官方微博总数1/3。
在微力量聚集的汪洋大海中,有些乘风破浪,有些则不幸“溺水”。
2012年央视“3·15晚会”中北京麦当劳三里屯店被曝出违规操作,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但“麦当劳”凭借微博营销化解了这一企业危机。
麦当劳“3·15”危机公关中,在央视曝出问题后三个小时,麦当劳中国便发出官方微博,向消费者道歉并表明公司接受整顿的态度,并且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收到用户反馈与转发,应变时间快,利用强大“加V”认证粉丝的转发是它避免谣言、迅速化解危机的关键。
农夫山泉曾深陷“标准门”,被质疑其饮用水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在陷入“标准门”之后,农夫山泉一直保持沉默,后来终于在其官方微博作出 声明: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
随后的一个月中,农夫山泉在微博上与许多媒体打起了“口水仗”。
这场“口水仗”到最后还是让许多消费者心生疑虑:水到底能不能喝?这次微博危机公关后来也被许多专业人士批评“没有做到点子上”。
警惕“一粒老鼠屎” 微平台对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尤其对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与解决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微平台上的虚假、错误信息的泛滥就像“一粒老鼠屎”,要“坏了一锅汤”。
如“苦瓜性寒吃多了会致不孕”、“吃某种食物就能使癌症自愈”等虚假、错误信息常在微平台上流行,后来均被专家辟谣。
湖南大学研究科技新闻与传播的陶贤都副教授指出,微博、微信能够在健康知识传播中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微博、微信所传播的虚假健康信息也值得我们加以警惕。
“用户在健康传播中应抱着负责的态度,科学地传播健康知识,对知识来源进行求证,不能盲目地进行传播,以免误导受众。
”陶贤都说。
陶贤都指出:微平台健康知识的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对于微时代的健康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通过微博、微信来传播健康知识,使社会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但是,对于微博传播健康知识,政府还应该担负起引导的责任,引导微博、微信用户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
”他说。
微平台的用户应对自己传播的健康知识进行认真的求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当发现其传播的健康知识有误时,应及时更正。
“对监管者而言,对微平台传播的健康信息应严格把关,避免虚假、错误健康信息的传播,对于虚假、错误的健康信息,要及时辟谣。
”陶贤都说。
微健康传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姻本报实习生李勤 人们都想要一位私人医生或营养师,但不是每一个人的财力都能够做到,也不是每一位私人医生或营养师都能够做到24小时贴身服务。
微信、微博、APP等微平台与健康知识的传播似乎是让公众达成这一健康愿望的平民化途径。
如掌上医生类的“快速问医生”,获得药物知识的“掌上药店”、“用药助手”,饮食推荐类的“过日子”“、网上厨房”,分门别类对健康提出建议的“瘦瘦”“、眼睛你好”“、颈椎你好”“、月经助手”等。
但是,这些APP的背后是否真的有一位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公众无法得知。
大众对健康软件或其他微平台健康应用的评断往往靠感觉,一眼看上去觉得这个不错,都无法深究推送的内容是否科学、准确。
或常靠口碑效应,如他人体验或大众媒介的数码评测。
值得注意的是,他人体验也不是科学判断的准确途径,除非对方是一位经验丰富、具有专业学识的医师,并且他对该应用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与体验,确认了信息的科学性。
根据大众媒介的数码评测似乎也不太靠谱,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媒介,很难摆脱广告推介的嫌疑。
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经过实名认证的知名营养师、医生等用户推荐的健康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要远远高于未经认证的健康传播信息源,但是这一类微健康传播的缺陷在于无法为每一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定制需求。
传播的内容全凭博主喜好,且更新的时间、推送的信息条数也无法保证。
微平台对于促进大众健康传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便捷、及时、无处不在……但是,它的弱点也不少。
湖南大学从事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的陶贤都副教授指出:尤其是微博,面临140字字数限制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问题,即使能用链接或长微博补充相关和深度信息,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断章取义。
“另一个限制则是微平台上整体健康信息的可信度,非专业的人很难辨别真假。
”陶贤都说。
那么,大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健康传播?首先,内容要科学、准确,毕竟这是关乎健康 的大事,马虎不得。
要保证内容的科学准确性,就必须有专业的医师队伍提供支持,因此,在微平台做内容推送之前,应将推送的健康知识交由专业人士审定,或建立专业的监督纠错队伍,对推送内容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错误则及时纠正。
第
二,微时代要达到健康知识的个性化传播。
目前微信和一些健康APP已经在内容个性化订购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订购某类健康知识,或经过APP的体质评测后获得相应的内容传播。
但是,这一切对于个性化传播来说仍然不够,要尽最大程度满足个性化健康需求,就需要在时效性和专业性上满足大众的要求,如:用户半夜突然感觉不适,但又没到马上到医院的地步,微平台提供的健康服务能否在半夜仍有专业医生提供方案解决,判断病情?能否推荐缓解病情的药物?能否帮助用户找到最近的药店?如果病情判断为严 重,而病人又是在无人陪伴下,能否帮助联系最近的医院和专业医护人员上门处理? 发展到更高端时,微平台能否像医院一样,建立病人的电子病例档案,并与医院实行档案共享与隐私保护共存? 这些都是未来人们可能需要而又尚未实现的问题,这些也不仅仅能完全从技术手段解决。
最近,《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的微信公众账号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会员卡销售有2条途径:淘宝和微信支付,8月18日淘宝数据显示,6元月卡销售329件、15元季卡销售170件、55元年卡销售148件、30元半年卡销售39件,微信似乎有抢网络文学网站饭碗的态势。
这也给个性化的微健康传播提供一种有效借鉴:在微平台上,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其他传播源,如果能将健康信息的个性化传播与商业化运营结合起来进行有益的探索,是不是能加快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脚步? 这种前景值得期待。
生活百态 魅力3D历史画 3D立体画虽然很常见,但展现中国前门大街独有的文化符号的3D立体画却不常见。
8月7日~18日,在前门商业区的前门历史文化节上,15幅老字号3D立体画“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地上和墙上,展现生动有趣的前门文化。
如“龙腾前门”、“铛铛车来了”、“和1921年的她来个亲密接触”、“好大一双鞋”、“来屉都一处的烧卖”、“您的帽子是盛锡福的吧”、“客官歇会儿喝杯茶”、“闻闻香不香”、“瞧瞧拉洋片”、“来串糖葫芦”、“客官拉您一程”等吸引了不少观众与其融入画中合影,欣赏有趣的传统文化。
譹訛 譺訛 譻訛 譼訛 譹訛“五块钱”看一次拉洋片譺訛和烧麦合个影譻訛小朋友“坐”上人力车譼訛给我来一串糖葫芦 ■本报实习生李勤摄 闲适斋 暑期又是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高峰,这里几乎天天上演着春运式的拥挤。
几块泡沫,一张防潮垫,一床薄毯,只要有一块空地,就会住满从外地赶来为孩子看病的家长。
很多大人怕发生意外,即使睡熟了,依然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但由于儿科医生短缺,即使加班加点,一刻不停,医生依然忙不过来。
就全国而言,儿科医生的需求还远未满足,但儿科医生的人才流失却还在继续。
一边是患儿及家长的“刚性需求”,一边却是儿科医疗力量的持续萎缩。
“儿医荒、就医难”成了患儿家长普遍遭遇的头疼事儿。
出现“儿医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1999年高等教育专业调整时,教育部和卫生部鉴于儿科医学专业“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停止了儿科系招生,也因此不断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认为这切断了儿科医生的稳定来源,不重视儿科的发展。
其实,这是误读。
国家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恰恰是重视儿科的发展,是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科医生必须先是全科医生,“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也都没有专门设置儿科系”。
所以,破解“儿医荒”必须从源头抓起,尽快探索、建立有效的新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
破解﹃儿医荒﹄姻 郝 需迪婧要﹃ 源流并重﹄ 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 有益的尝试,比如湖南省儿童医院与南华大学合 作成立了“儿科学院”,开展儿科专业研究生、临 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把“儿科学院”打造成 培养儿科医师、解决儿科医师“荒”的摇篮。
在探 索过程中我们也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和 国内其他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美国的 MCAT选拔考试、儿科住院医师培训,英国的“学 徒制”,可以借鉴国内定向师范生的免费培养模 式,对报考儿科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
出现“儿医荒”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医院的运 转主要靠自身创收。
相对来说,儿科用药少、检查 少、手术少,却又难度大、风险高,经济效益较差, 所以不少医院对儿科重视不够,甚至缩减或取 消。
同样,由于风险高收益少,不少“有能耐”的儿 科医生往往“耐不住寂寞”纷纷转科。
因此,要想 彻底破解“儿医荒”光靠抓源头是远远不够的, “浚其源”还须“流之远”。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
同时,医疗行业也应提高自觉性,尽管儿科经济 效益较差,但是要有勇于贴钱办儿科的使命感和 责任感。
其次,政府应依托行业协会,在搞好全国儿 科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远期目标,做好总体 规划,抓好落实。
比如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县 级妇幼医院必须设立儿科,增强基层医院、社区 儿科门诊的服务能力,完善三级转诊制度,避免 患者盲目到大型儿童医院扎堆就诊。
应该提高儿科医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在整个卫生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分配向儿科 医生适当倾斜,给予儿科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微平台健康知识的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健康瞄上微动力 姻本报实习生李勤 微平台成就健康传播 微时代到来之时,也给健康知识的传播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微博、微信、各种移动APP等微平台出现的今天,营养师等健康知识传播的专家仿佛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轻轻一点鼠标,一按键盘,人们就能与专业的营养师、健康专家等来一场热烈的互动。
只要关注或订购相关用户信息,健康讯息在微平台上就会无处不在。
大学生蔡屏常关注“新浪健康”、“39健康”等微博,通过它们了解一些医疗方面的小知识,或是关于饮食和日常生活的小常识。
“平常看到特有意思的健康知识的微博还会收藏下来,或者跟朋友分享,在生活中也会时不时地用上,挺好的。
”蔡屏说。
总体而言,微平台上发布健康讯息的主体通常有这么几类:专职营养师、健康咨询师、医师;食品企业;专业媒体机构;推广健康信息的个人用户等。
以“营养师”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中搜索,系统默认排序的营养师微博关注量都十分庞大,如昵称为营养师顾中
一、王旭峰营养师、子瑜妈妈的三个营养师账号粉丝量分别在137万、48万、45万,此外粉丝数量上万的账号不计其数。
以“营养师顾中一”为例,他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他平均每天发布5条以上与健康有关的微博,经常发布原创长微博,如“你贫血了吗?”、“维生素D缺乏情况”、“嘴上 起泡怎么办?”等,这些原创健康知识微博通常转发量较大,引发较多微博用户讨论。
传播健康知识的APP也很多,仅以在某软件管家存在的有关健康与营养的手机APP为例,就有5426个相关应用,下载总量高达几千万次。
庞大的关注量、转发量与下载量就意味着强大的健康传播正在微平台上进行。
“微平台是良好有效的传播平台,也是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能同时利用用户之间的强关系弱关系进行扩散传播。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邓棵说。
他是微博资深用户,曾参与开发被称为中国版Twitter———饭否的相关应用。
“我手机上有两款关于健康的APP,相对来说,我认为这些APP内容十分丰富,可信度比较高,也十分精致。
这些平台的健康信息更易阅读,还有量身定做的一些功能,比如根据季节和体质推荐食谱,这都很棒。
”他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除了丰富的健康知识,在整个微平台的健康传播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监督与推动。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
某媒体发布的2012年《食品饮料社会化指数报告》也显示:随着微博注册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微博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传 播渠道。
在微博传播食品安全这一广受人们关注的 问题时,信息发布常含有种态度,尤其经过意见领袖———即“大V”们的转发后,观点表达更深刻,影响更广泛,微用户们的评论、转发、关注都形成一股强大的围观力量,迫使问题快速解决。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螺旋藻铅超标、明胶老酸奶、铬超标药用胶囊、南山奶粉“致癌门”等都曾被微博推到风口浪尖。
显然,这些已足以让各种机构意识到微平台的庞大影响力,于是他们纷纷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安营扎寨”:超过13万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
其中,食品饮料类企业微博独占鳌头,账号总数超过5万,超过新浪官方微博总数1/3。
在微力量聚集的汪洋大海中,有些乘风破浪,有些则不幸“溺水”。
2012年央视“3·15晚会”中北京麦当劳三里屯店被曝出违规操作,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但“麦当劳”凭借微博营销化解了这一企业危机。
麦当劳“3·15”危机公关中,在央视曝出问题后三个小时,麦当劳中国便发出官方微博,向消费者道歉并表明公司接受整顿的态度,并且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收到用户反馈与转发,应变时间快,利用强大“加V”认证粉丝的转发是它避免谣言、迅速化解危机的关键。
农夫山泉曾深陷“标准门”,被质疑其饮用水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在陷入“标准门”之后,农夫山泉一直保持沉默,后来终于在其官方微博作出 声明: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
随后的一个月中,农夫山泉在微博上与许多媒体打起了“口水仗”。
这场“口水仗”到最后还是让许多消费者心生疑虑:水到底能不能喝?这次微博危机公关后来也被许多专业人士批评“没有做到点子上”。
警惕“一粒老鼠屎” 微平台对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尤其对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与解决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微平台上的虚假、错误信息的泛滥就像“一粒老鼠屎”,要“坏了一锅汤”。
如“苦瓜性寒吃多了会致不孕”、“吃某种食物就能使癌症自愈”等虚假、错误信息常在微平台上流行,后来均被专家辟谣。
湖南大学研究科技新闻与传播的陶贤都副教授指出,微博、微信能够在健康知识传播中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微博、微信所传播的虚假健康信息也值得我们加以警惕。
“用户在健康传播中应抱着负责的态度,科学地传播健康知识,对知识来源进行求证,不能盲目地进行传播,以免误导受众。
”陶贤都说。
陶贤都指出:微平台健康知识的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对于微时代的健康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通过微博、微信来传播健康知识,使社会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但是,对于微博传播健康知识,政府还应该担负起引导的责任,引导微博、微信用户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
”他说。
微平台的用户应对自己传播的健康知识进行认真的求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当发现其传播的健康知识有误时,应及时更正。
“对监管者而言,对微平台传播的健康信息应严格把关,避免虚假、错误健康信息的传播,对于虚假、错误的健康信息,要及时辟谣。
”陶贤都说。
微健康传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姻本报实习生李勤 人们都想要一位私人医生或营养师,但不是每一个人的财力都能够做到,也不是每一位私人医生或营养师都能够做到24小时贴身服务。
微信、微博、APP等微平台与健康知识的传播似乎是让公众达成这一健康愿望的平民化途径。
如掌上医生类的“快速问医生”,获得药物知识的“掌上药店”、“用药助手”,饮食推荐类的“过日子”“、网上厨房”,分门别类对健康提出建议的“瘦瘦”“、眼睛你好”“、颈椎你好”“、月经助手”等。
但是,这些APP的背后是否真的有一位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公众无法得知。
大众对健康软件或其他微平台健康应用的评断往往靠感觉,一眼看上去觉得这个不错,都无法深究推送的内容是否科学、准确。
或常靠口碑效应,如他人体验或大众媒介的数码评测。
值得注意的是,他人体验也不是科学判断的准确途径,除非对方是一位经验丰富、具有专业学识的医师,并且他对该应用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与体验,确认了信息的科学性。
根据大众媒介的数码评测似乎也不太靠谱,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媒介,很难摆脱广告推介的嫌疑。
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经过实名认证的知名营养师、医生等用户推荐的健康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要远远高于未经认证的健康传播信息源,但是这一类微健康传播的缺陷在于无法为每一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定制需求。
传播的内容全凭博主喜好,且更新的时间、推送的信息条数也无法保证。
微平台对于促进大众健康传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便捷、及时、无处不在……但是,它的弱点也不少。
湖南大学从事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的陶贤都副教授指出:尤其是微博,面临140字字数限制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问题,即使能用链接或长微博补充相关和深度信息,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断章取义。
“另一个限制则是微平台上整体健康信息的可信度,非专业的人很难辨别真假。
”陶贤都说。
那么,大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健康传播?首先,内容要科学、准确,毕竟这是关乎健康 的大事,马虎不得。
要保证内容的科学准确性,就必须有专业的医师队伍提供支持,因此,在微平台做内容推送之前,应将推送的健康知识交由专业人士审定,或建立专业的监督纠错队伍,对推送内容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错误则及时纠正。
第
二,微时代要达到健康知识的个性化传播。
目前微信和一些健康APP已经在内容个性化订购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订购某类健康知识,或经过APP的体质评测后获得相应的内容传播。
但是,这一切对于个性化传播来说仍然不够,要尽最大程度满足个性化健康需求,就需要在时效性和专业性上满足大众的要求,如:用户半夜突然感觉不适,但又没到马上到医院的地步,微平台提供的健康服务能否在半夜仍有专业医生提供方案解决,判断病情?能否推荐缓解病情的药物?能否帮助用户找到最近的药店?如果病情判断为严 重,而病人又是在无人陪伴下,能否帮助联系最近的医院和专业医护人员上门处理? 发展到更高端时,微平台能否像医院一样,建立病人的电子病例档案,并与医院实行档案共享与隐私保护共存? 这些都是未来人们可能需要而又尚未实现的问题,这些也不仅仅能完全从技术手段解决。
最近,《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的微信公众账号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会员卡销售有2条途径:淘宝和微信支付,8月18日淘宝数据显示,6元月卡销售329件、15元季卡销售170件、55元年卡销售148件、30元半年卡销售39件,微信似乎有抢网络文学网站饭碗的态势。
这也给个性化的微健康传播提供一种有效借鉴:在微平台上,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其他传播源,如果能将健康信息的个性化传播与商业化运营结合起来进行有益的探索,是不是能加快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脚步? 这种前景值得期待。
生活百态 魅力3D历史画 3D立体画虽然很常见,但展现中国前门大街独有的文化符号的3D立体画却不常见。
8月7日~18日,在前门商业区的前门历史文化节上,15幅老字号3D立体画“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地上和墙上,展现生动有趣的前门文化。
如“龙腾前门”、“铛铛车来了”、“和1921年的她来个亲密接触”、“好大一双鞋”、“来屉都一处的烧卖”、“您的帽子是盛锡福的吧”、“客官歇会儿喝杯茶”、“闻闻香不香”、“瞧瞧拉洋片”、“来串糖葫芦”、“客官拉您一程”等吸引了不少观众与其融入画中合影,欣赏有趣的传统文化。
譹訛 譺訛 譻訛 譼訛 譹訛“五块钱”看一次拉洋片譺訛和烧麦合个影譻訛小朋友“坐”上人力车譼訛给我来一串糖葫芦 ■本报实习生李勤摄 闲适斋 暑期又是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高峰,这里几乎天天上演着春运式的拥挤。
几块泡沫,一张防潮垫,一床薄毯,只要有一块空地,就会住满从外地赶来为孩子看病的家长。
很多大人怕发生意外,即使睡熟了,依然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但由于儿科医生短缺,即使加班加点,一刻不停,医生依然忙不过来。
就全国而言,儿科医生的需求还远未满足,但儿科医生的人才流失却还在继续。
一边是患儿及家长的“刚性需求”,一边却是儿科医疗力量的持续萎缩。
“儿医荒、就医难”成了患儿家长普遍遭遇的头疼事儿。
出现“儿医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1999年高等教育专业调整时,教育部和卫生部鉴于儿科医学专业“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停止了儿科系招生,也因此不断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认为这切断了儿科医生的稳定来源,不重视儿科的发展。
其实,这是误读。
国家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恰恰是重视儿科的发展,是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科医生必须先是全科医生,“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也都没有专门设置儿科系”。
所以,破解“儿医荒”必须从源头抓起,尽快探索、建立有效的新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
破解﹃儿医荒﹄姻 郝 需迪婧要﹃ 源流并重﹄ 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 有益的尝试,比如湖南省儿童医院与南华大学合 作成立了“儿科学院”,开展儿科专业研究生、临 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把“儿科学院”打造成 培养儿科医师、解决儿科医师“荒”的摇篮。
在探 索过程中我们也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和 国内其他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美国的 MCAT选拔考试、儿科住院医师培训,英国的“学 徒制”,可以借鉴国内定向师范生的免费培养模 式,对报考儿科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
出现“儿医荒”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医院的运 转主要靠自身创收。
相对来说,儿科用药少、检查 少、手术少,却又难度大、风险高,经济效益较差, 所以不少医院对儿科重视不够,甚至缩减或取 消。
同样,由于风险高收益少,不少“有能耐”的儿 科医生往往“耐不住寂寞”纷纷转科。
因此,要想 彻底破解“儿医荒”光靠抓源头是远远不够的, “浚其源”还须“流之远”。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
同时,医疗行业也应提高自觉性,尽管儿科经济 效益较差,但是要有勇于贴钱办儿科的使命感和 责任感。
其次,政府应依托行业协会,在搞好全国儿 科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远期目标,做好总体 规划,抓好落实。
比如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县 级妇幼医院必须设立儿科,增强基层医院、社区 儿科门诊的服务能力,完善三级转诊制度,避免 患者盲目到大型儿童医院扎堆就诊。
应该提高儿科医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在整个卫生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分配向儿科 医生适当倾斜,给予儿科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