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淑: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综合责任编辑院孙琛辉

如何使用 1
月猿校对院王剑圆园10年9月7日星期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源缘怨怨耘原皂葬蚤造押凿曾扎噪扎遭曾曾岳员远猿援糟燥皂 王金淑: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阴本报记者孙琛辉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金淑,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副院长,拥有很多荣誉称号:199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
2003年及2004年分别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一项;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中国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称号;2007年获国防科工委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获首都女职工创新之星称号。
2008年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9年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入选北京市学术型创新人才计划。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一所北京市属院校中的一位年轻女性,缘何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有一个好的科研心情很重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金淑话语明快,开朗亲切。
在她看来,宽松的科研环境,愉快的心情,以及团队合作是成功的保障。
科研上勇于攻关 王金淑说,自己的成长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
199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王金淑到北京工业大学参加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当北工大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发生转变的同时,给像她这样的许多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研氛围,正是从那时起,王金淑的科研慢慢走上了正轨,她认为,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是与学校的发展、导师的指导分不开的。
1996年,王金淑在北工大师从周美玲教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当看到有望替代钍钨材料的镧钼热阴极这个课题时,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氧化镧替代有放射性污染的二氧化钍,用塑性更好的钼代替脆性的钨,研制新型镧钼阴极材料,对电子管阴极的发展将具有跨越性的意义。
但这种镧钼阴极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发射稳定性不好、寿命 短。
国外的专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但由于成本过高,最终放弃了。
面对这一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已经放弃研究的难题,王金淑没有畏惧困难,踏实认真地从基础研究开始,一点一滴地深入,最终,她找出了影响发射稳定性的关键问题,课题组成功制成了实用型的镧钼阴极电子管,寿命由原来的十几小时达到3000小时,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因为成绩突出,王金淑提前半年博士毕业,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该项成果200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是我所有研究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同样也是我们团队一起完成的。
只是通过我的研究找出了问题的原因,然后大家一起攻克了难关。
”谈到这些成绩,王金淑同时特别感激她的博士生导师周美玲教授,“周老师给我一个特别宽松的环境,引导我,鼓励我。
老师积极向上的心态、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 对学生精心培养 对于教学与科研,王金淑认为二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
“大学不同于科研单位,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为一个老师,首先是教书,但如果科研做不好的话,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研究方法也无法传授给学生。
在讲专业课时我会告诉学生一些研究方法,随时把最新成果告诉他们。
比如讲授某些理论时,我会告诉学生自己在科研工作时是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的。
” 王金淑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校选课“功能材料导论”。
在课上,她改变单纯灌输的方式,组织各种实验,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在实验过程中,她不仅提出了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案,更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提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们都说,他们通过这门课进入到专业的实验室中,切实感受到了科研的氛围。
“老师最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对学生必须精心培养”,她自己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回想过去,她认为,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完全得益于 王金淑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93年获该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3月于北京工业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电子发射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以及应用电化学等。
自己的导师周美玲教授的精心培养,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她,也把这份“精心、细心和爱心”传承了下来。
她说:“我指导学生科研时也按照周老师的方法,严格要求。
”在她的课题组,她要求学生定期进行工作汇报,据此进行耐心的指导。
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的论文,她都要亲自修改好几遍。
作为导师,她严格得近乎苛刻。
然而,生活中的她又宛如学生们的大姐姐,处处照顾和关心。
王金淑的一个学生本科毕业时尽管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但因家境困难想放弃读研直接工作。
王金淑知道后,找 他谈心,说本科生数量多,在就业上没有竞争优势,让他克服困难把研究生读完。
为了解决这位学生的经济困难,王金淑从自己的课题费中增加他的补贴,又帮他联系了研究生助管的职位,使这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于今年毕业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正是由于她的这份“精心、细心和爱心”,使得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正是由于她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她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则到国外留学。
谈起她的这些学生,她兴奋异常,学生取得的每一个成 “导师积极向上的心态、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老师最终的 “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对学生必须精心培养。
”工作中心情 “舒畅才能做好科”研,教好学生。
绩都能让她高兴好几天。
营造一份好心情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组和谐的环境使得她能够专心投入科研,并于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
参加工作后,回想当初,王金淑说,我那时虽然科研工作比较辛苦,但我是愉快的,因为有一个融洽的气氛,大家都努力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是团队的力量。
她从2004年开始主管北工大材料学院教学工作,作为材料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她不仅开创了第一门开设实 验课的校选课,还带动很多教师把实验加入日常课程。
目前,材料学院的工作核心在于要尽量给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所以学院并没有规定教师每年要发表多少篇论文。
每年的工作考核,学院主要考核一个团队,而不是对个人有硬性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她贯彻了这一精神,她说:“工作中心情舒畅才能做好科研,教好学生。
”学院的教务科是管理部门,她强调管理部门的人员要有强的服务意识:“我觉得我们不是管理者,我们是服务者。
尽可能给老师减轻一些负担,能帮老师做的我们就帮他做了。
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按我们的要求去做。
”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材料学院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当然,作为一名女性,王金淑教授也得到了家庭方面大力的支持,她说:“家庭生活其实也像做科研工作,有最终目标也有阶段目标,需要两个人共同付出,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的爱人。
”王金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当时硕士还不多,觉得自己学的知识也够用了,又已经结了婚,就不想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但她爱人告诉她,在高校还是要把博士读完才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她说:“我俩是同一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后来他让我先读博士,然后自己才读。
正因为他的支持,我才能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
虽然我工作比较忙,但是我的爱人对我非常理解,可以说,幸福和睦的家庭是我取得一些成绩的重要因素。
” 性格开朗外向的王金淑,实际上却很好静,工作之余,她喜欢在家看书、看电视、听音乐。
不过,这样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即使在假期,她的时间表也排得满满的,除了每天待在实验室,她还要参加各种安排在假期的会议。
学会生活,随时保持好的心情,这是工作,更是人生的关键,她最后总结到。
9个不同主题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校的240多名研究生就读;从国内外一流大学聘请的55名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全校师生按照相关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与操课……盛夏时节,国防科技大学校园里呈现出这一幕人才荟萃、专家云集、学术繁荣景象,构成了该校首个夏季学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行春、秋季两季学期制,是各类院校一项常规的制度。
今年,国防科大在春、秋两季学期之间增加一个夏季短学期,实行“两长一短”三学期制。
夏季学期别样红———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报道 □通讯员王握文李俭川 新举措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 “实行夏季学期制,是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该校校长张育林说,利用暑假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吸纳国内外一流师资,开设国际通行的“名教授、短学时”核心课程,以帮助学员开阔学术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举措带来新景象。
在今年的夏季学期中,该校发挥高水平学科优势,开办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力学、微小卫星技术与进展、量子物理与强场物理、小波分析与信号处理、微纳系统与量子控制前沿技术、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前沿技术、复杂系统与管理、国际交流外语等9个研究生暑期学校,其中包括承办的全国和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自主开办的7个暑期学校。
该校研究生院院长王振国教授告诉记者:开办研究生暑期学校,是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早在我国实施研究生暑期学校制度之前,该校就举办过全国研究生暑期培训班,此后,又承办过高性能计算、微处理器设计两期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今年成体系开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今年6月初,该校9个不同主题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吸引了北大、清华、北航、哈工大等近百所国内一流高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踊跃报名。
截至7月上旬,外校报名人数达到1600多人。
报名的火热情况让该校始料未及,他们综合各学科实际,经组委会严格审核筛选,最后决定录取全国80余所高校的240多名研究生及本校600多名研究生入学,本校的许多学员只能录取为旁听生。
有关专家指出,该校实行夏季学期制,成体系开办研究生暑期学校,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反映了国防科大先进的办学理念和 雄厚的办学实力,此举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头脑风暴”洞开学子智慧之门 20门前沿交叉课程、2门实践课程、5个演示性实验、7个自主设计实验模块、106场前沿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交流。
7月中旬,该校9个不同主题研究生暑期学校先后开学,该校为前来参加学习的学子们奉上了一道有别于常规教学的“知识拼盘”。
“立足学科前沿、促进学科交叉、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是研究生暑期学校一大特色。
”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维平教授说,为了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早在3个月之前,学校领导就组织各学科领域专家,就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术交流及教学组织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论证,以确保在不长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员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教学内容紧贴前沿,师资阵容更是堪称一流。
今年的暑期学校,该校不仅从本校遴选了一批院士和知名专家授课,还从国内外一流大学聘请了55名院士和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其中13人来自美、英、德等世界顶尖大学。
名家大师云集,让参加暑期学校学习的学子们感受到高水平的教学盛宴。
“站位高、内容新、启发性强。
”这是参加暑期学校学员的一个共同感受。
来自清 华大学的博士后王惊雷说:“暑期学校既讲授前沿知识,又注重思维扩展,极大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思维层次,真是‘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
” 紧贴前沿的课程讲授、重在启发思维的专题研讨,每每在学员中掀起阵阵“头脑风暴”,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博士生孙晓峰说:“暑期学校采用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有效洞开创新的智慧之门,使我对于完成好博士论文更有信心了。
”中南大学硕士生王中钢等学员说:“听名家大师授课,不时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
” 据介绍,暑期学校实行军校管理,该校专门制定了《暑期学校学员一日生活制度》、《暑期学校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学员的着装、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学员队干部担任日常管理工作。
来自北京大学的女研究生武慧薇说,在暑期学校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更受到了军校良好作风的锻炼,收获很大。
8月上旬,9个暑期学校结业时,国防科大根据相关规定对学员进行了考核,97%的学员获得了相应的学分,许多学员还结合专家的前沿授课,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今后学科科研进行了新的思考谋划,他们说,暑期学校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成体系开办全国性研究生暑期学 校,搭建了一个多学科人才汇聚、国内外专家交流的平台,更为该校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沈林成教授说,学校要实现创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它们的先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次,该校正是利用暑期期间高校老师休整这一时机,邀请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与交流,不仅为开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创造了一流的教学资源,也为该校师生打开一扇了解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的窗口。
该校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在学科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十分类似。
这次他们通过开办“复杂系统与管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机会,邀请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系统讲授“决策分析”课程,要求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员全程听课,课后还就课堂大纲、课程要求与研究生培养等问题与之开展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借鉴,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院武小悦教授说:“国外一流大学教授的讲课,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与风格,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他告诉记者,该院结合这次外请专家讲学与交流的情况,将借鉴其有益经验,对学科建设特别是“决策分析”课程建设进行调整改革,使其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
“听国外大学教授讲课,使我们体验了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点与风格,强化了课外自主学习、文献阅读和项目式大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该校研究生谈益兴对此十分感慨。
此外,暑期学校安排的106场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也为该校师生送上了一份份“学术盛宴”,他们从名家大师的报告中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大势,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学科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学术交流与研讨,为我们提供一次与一流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学术视野,提升了战略思维能力”,许多年轻教员如是说。
据介绍,国防科大将在总结今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正筹划明年开办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面向世界高校招收研究生就读,邀请更多的国际一流大学教授来校讲学,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3729门课程上网发布,教师网上布置批改作业、组织学习讨论,师生之间教与学互动频繁,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
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阴通讯员戴世勇杨绍琼 “当200多张笑脸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时,真的让我太感动了!”一提起不久前参加的一次晚会,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高建红老师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按照教学计划,高老师在该校机械学院所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到本学期就全部结束了。
“可是许多同学在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留言,说希望在课程结束前,能够跟我一起开一个Party,为两年来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建红老师说。
就在这次晚会上,高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就是一张汇集了她所授7个班级200多位同学笑脸的巨幅照片。
高建红老师所说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是该校为配合课堂教学,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精心打造的一个让师生教与学互动的数字化交流平台。
据扬州大学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为适应教育部“质量工程”对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提出的要求,本着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增加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投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从2007年开始启动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计划,并引进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培训,通过每年评选优秀网络课程等活动,鼓励教师提高网络资源建设的质量。
如今全校已有3729门课程进入网络教学平台,每学期有1000余门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正常的辅助教学活动,近两年累计访问人次达到7800多万。
如该校“大学物理”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配合物理实验网上预约、管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网上实验预习平台。
同时,学生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实验课题,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平台上讨论相关问题,课外时间进实验室自主实验,学生经过选题、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研讨、撰写课程论文和论文答辩等教学环节,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得到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学会综合思维,提高了实践与创新 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从2007年开始, 采用“基于网络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借助于该网络平台,学生每周自主学习时间可达到4课时以上,进行视听说训练,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学校在取消了全国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的政策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降反增,学习成绩不降反升,2009年一年级四级英语合格率高达83.7%。
该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008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在扬州大学不仅仅是大学英语课程,还有13门课程通过“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内涵,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其数量居地方高校前列。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不仅在资源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推动了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许多教师和学生也从初期的课程讲义的交流,发展到在平台上作业的提交与批改、在线测试、在线讨论与答疑以及研究性教学等形式。
主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石文山老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研究教学探索,通过平台建立学习小组,利用平台发布小组研究的主题信息、探究公告、探究计划,建立资料共享站,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成果网上展示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他的经验在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引起强烈反响。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14届全国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论坛上,该校经济学院的孔建成老师应邀作了专题发言,不仅就自己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讲授“保险学”课程的经验进行了介绍,也将自己利用平台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尝试作了大会交流,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并得到会议的特别推荐。
“网络教学平台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扬州大学校长郭荣说。

标签: #网络推广 #腾讯 #如何下载 #视频 #生姜 #体温计 #淘宝 #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