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Y经济,ECONOMY

中国 3
经济 □数读财经10月19日 上证综指:3593.15点深证成指:14499.77点 0.70%成交4402亿元1.04%成交5331亿元 创业板指:3297.29点沪深300:4922.72点 0.64%成交1982亿元0.98%成交2829亿元 E-mail:bianjibu1515@责任编辑/李伟美编/卫华韵2021.10.20
5 □10月1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100美元100欧元 643.07人民币746.85人民币 100日元100港元 5.6270人民币82.679人民币 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有“密码”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尽管此前有外界人士对中国经济报以看跌预期,但18日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以扎实数据作出有力回应:虽然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放缓至4.9%,但前三季度9.8%的增速表明,中国经济仍在复苏轨道上稳步前行,发展韧性和活力凸显。
短期数据波动并没有影响国际机构继续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近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维持对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并认为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文称,一些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认为,中国投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乐观”。
事实上,受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海运运力紧张等因素影响,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整体放缓,但主要国际组织对2021年中国经济维持8%左右增长的预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殊为难得。
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战略定力、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战略定力,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复苏的前提。
考虑去年同期基数抬升以及近期疫情、汛情冲击的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重要的是,从细分数据看,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民生继续改善,经济稳健复苏态势增强,进一步体现出“稳”的特征。
此前有外媒称,中国一直无视外界看跌预期,保持经济强劲增长。
外媒的观点加上最新的经济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应对挑战有自己的眼光和办法。
这与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办好自己的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创新活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后劲。
要看到,尽管增速放缓,但产业提质升级态势没有改变,翻看前三季度“成绩单”可见:制造业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达64.8%;创新投入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绿色低碳智能产品不断涌现……中国经济“进”的势头更加显现。
通过把主要精力放在苦练内功上,把创新摆上更重要位 置,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进”为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攒足更多后劲。
发展潜力,将为世界带来更多互利共赢机遇。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潜力正在不断被激发。
坚定不移如期举办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宣布一系对外开放新举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缩减……中国扩大开放的“硬”举措,转化为对全球市场更大的吸引力:9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达28.1%,远超市场预期;前8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3%,引资势头持续高涨。
“放在全球背景下,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收益增长潜力。
”投资银行高盛战略分析师的话道出了中国的经济潜力 □新华社发程硕制图 和市场魅力。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 现,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增多,未来中国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正如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近期发布的报告所称,中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独特支柱”。
保持定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中国将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并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新一轮5G建设进入加速期 产业链业绩持续释放 多地“十四五”新基建规划近期密集出台,5G建设成为其中重点。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正积极释放政策红利推进5G网络建设。
此外,运营商集采方面也在实现量价齐升。
机构表示,随着目前5G发展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阶段,国内新一轮5G建设正进入加速期,产业链业绩也将迎来持续释放。
新一轮建设加速5G进入商用部署关键阶段 种种迹象显示,国内新一轮5G建设正在提速。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布,对于5G建设提出量化指标,5G基站数量将从2020年的3.6万个,增加到2025年的25万个;5G网络用户普及率,将从11%增至60%。
此前已有多个省份发布“十四五”新基建规划,5G网络建设均成为其中重点。
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峰撰文表示,当前5G已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阶段,我国正在以“适度超前”的节奏推动5G网络建设。
国家出台政策文件指导5G网络建设,地方政府也积极释放政策红利,支持5G网络建设。
根据调查,全国约92.3%的地市已出台了支持5G建设的相关政策。
截至2021年8月底,全国省、市、区共出台5G政策近570个,其中省级67个,市级259个,区级243个。
多数政策都对加快5G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任务。
运营商下半年投资支出也有望提速。
业内人士指出,从上半年5G建设情 况看,离全年60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但运营商又纷纷强调维持5G开支全年不变,这就意味着5G资本开支将在下半年加速。
万联证券分析认为,随着700M及2.1GHz基站招标落地,三大运营商下半年5G建设投资节奏必然加快。
短期内有建设与交付能力的设备商产业链有望在下半年获得新的收入和出货机会。
华西证券表示,三大运营商2021年整体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同比增长5%,未来2年至3年将带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从运营商集采方面来看,也存在量价齐升情况。
10月12日,中国移动发布2021年至2022年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中标结果量价齐升,需求量较2020年同比提升约20%,中标均价同比增长58%。
天风证券分析,这反映了5G规模建设/流量高增扩容驱动光纤光缆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未来趋势有望持续,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产业链业绩持续释放三季度逾六成公司预喜 随着5G进入商用部署关键阶段,今年以来国内电信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根据工信部数据,1月至8月国内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919亿元,同比增长8.4%;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数达103.7万个,占全球比例超70%,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终端连接数占全球比重超80%。
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业绩正持续释放。
截至记者发稿时,同花顺5G板块当 前已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75家公司中,业绩预喜比率达67%。
近日,5G龙头企业中兴通讯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6亿元至60亿元,同比增长106.49%至121.23%。
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至19.2亿元,同比增长77.99%至124.79%。
运营商业绩也呈现逐季度加速态势。
东吴证券表示,新基建政策持续为全行业带来收益,2021年上半年,运营商实现营收3834.11亿元,同比增速为11.39%,实现归母净利润217.76亿元,同比上升25.92%,当前运营商业绩已呈现逐季度加速态势,在5G渗透率逐步提升以及运营商基站招标进度逐步落地的情况下,未来运营商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日举办的5G消息高层论坛上,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表示预计第四季度开始5G消息试商用,中国移动则表示已面向多省市开放5G消息试商用对接。
华泰证券认为,预计2025年5G消息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长期来看,5G消息有望改变短信产业链各方的商业模式,塑造全新的竞争格局,预计ToB业务发展将为5G消息市场发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东吴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伴随5G建设稳步推进、投入持续加大,主要设备商将继续受益;二是5G持续渗透下,运营商C端业务企稳回升,B端业务收入快速起量,运营商板块投资机会凸显。
川财证券则认为,产品终端和应用场景将迎来快速爆发期,包括超高清视频、云游戏、AR/VR、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等。
据《经济参考报》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帮忙服务”有喜有忧部分业务越界违规“帮倒忙” 出差没时间喂养宠物、看病没时间排队挂号、选择太多不知如何决定……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帮忙经济”正快速发展,从帮忙遛狗到帮忙排队挂号、从帮忙做饭到帮忙做决定……提供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解决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
但同时,部分“帮忙服务”引起争议甚至游走在法律边缘,如帮忙写软文、帮忙刷单、帮忙骂人等。
专家表示,“帮忙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催生的新业态,有助于充分利用劳动者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但需要予以合理引导和监管,确保其健康、理性发展。
有求必应的“帮忙服务” 在日本漫画《银魂》中,武士坂田银时为谋生建立“万事屋”,接受他人请求,提供相应的有偿服务。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将“万事屋”搬到互联网,专门帮忙解决问题。
除了帮人跑腿送东西的快递和闪送、帮助酒后客户开车的代驾等已经形成行业服务,在一些电商平台,以帮忙为主题的服务可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只要在电商平台输入“帮忙”,帮忙做事、帮忙P图、帮忙道歉、帮忙找回密码、帮忙下载歌曲等五花八门的服务项目映入眼帘。
去年5月,31岁的王祖闲(化名)开始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提供喂猫遛狗、看病陪诊等“帮忙服务”。
其中,由于很多人工作繁忙、出差等,无暇照顾宠物,喂猫遛狗成了最热销的服务。
“我现在平均每周会提供两到三次喂猫遛狗服务,每次收费根据路程远近一般在50-70元左右。
”她说。
此外,王祖闲还开辟了“陪伴”业务。
一年多以来,她有过陪人观看展览、就诊、做手术、租房子等经历。
她表示,在北京等大城市,很多人没有家人陪伴,在住院、租房、游玩等方面有陪伴的需求。
“这种‘帮忙经济’还帮到我不少呢。
”曾经购买过“帮忙喂猫”服务的企业白领小章说,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比较孤单,所以养了一只猫,但她是个早出晚归的上班族,而且经常出差,很难及时照顾猫咪,购买“帮忙服务”后,有人每天来给猫咪喂食、换水、铲屎,再和猫咪互动一会儿,之后把视频发过来,她也能够安心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服务外,部分“帮忙服务”可谓脑洞大开、有求必应,比如有人提供帮忙监督学习、帮忙疏导情绪、帮忙与人辩论、帮忙陪着蹦极,甚至有人提供帮忙出主意的服务。
“闲鱼”近期发布该平台上“帮忙经济”热门项目显示,最火的几项“帮忙服务”包括新司机上路陪练、婚礼伴娘、医院陪诊、监督学习等。
部分服务游走法律边缘 有求必应的“帮忙经济”确实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但在快速发展中,也有一些“帮忙服务”存在争议,甚至游走在法律边缘。
记者注意到,帮忙骂人、帮忙扫墓等存 在较大争议。
比如“帮忙骂人”服务,不少商家声称“只需九块
九,保证骂到对方不敢上网”,但不少网友质疑该服务只会增加社会的戾气。
也有消费者在“帮忙服务”中受骗。
“帮忙服务”往往是个体与个体进行交易,交易是否成功只能靠人与人的信任。
重庆市民小丽此前去某家餐馆就餐时,在网络上花费30元购买了帮忙排队的服务,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对方提供的排队号是伪造的,商家并不认可,小丽向卖方要求退款时。
另外,部分“帮忙服务”也与法律法规相悖,如代写论文、代人考试、代人刷单等。
记者观察到,包括微商、网店店主、社交软件、个人在内的主体,会直接在网络上发布寻求“帮忙服务”的信息,从而实现炒作、营销、宣传等目的。
比如某交友软件专门雇人冒充平台女用户,与软件中的男用户交友互动,还提供专门的搭讪术语。
一些商家也在大量招人,去商品下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评价,引导消费者点击购买。
这些做法涉嫌虚假宣传,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形成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发展健康理性的“帮忙经济” “‘帮忙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催生的新业态。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说“,帮忙经济”有助于利用劳动者比较优势来提高生产效率,应该获得发展空间。
受访专家和商家表示,迅猛发展的“帮忙经济”必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有关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确保其健康理性发展。
重庆市消保委投诉部部长喻军说,消费者在购买“帮忙服务”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可以帮忙的、什么是不可以帮忙的,比如请人帮忙写论文、帮忙考试等是不能够请人帮忙的。
对于可以帮忙的项目,买卖双方则需要签订合同,明确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消费者事先还需要对服务提供方予以考察,包括其服务资质和业务能力等。
商家也要明晰法律和道德界限,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王祖闲告诉记者,她每次在接单前都会直接和消费者进行电话沟通,询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将要进行的“帮忙服务”细化。
这样既可以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能用这些问题,确认自己的服务能否满足对方需要。
平台也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举报、售后等机制,清除不当服务。
不少用户反映,部分平台举报机制无法及时、有效为用户解决纠纷,仍有待完善,建议平台全流程启动监测程序,让买卖双方放心交易。
另外,对于不断涌现的新业态,相应法律法规也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相关部门已开始行动。
例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这有利于制止和预防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组织管理局公告 〔2021〕(第17号) 《撤销登记》公告 经查,上海缘定今生婚姻介绍所连续两年及以上不参加年检,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本机关决定对该社会组织作出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
特此公告。
2021年10月20日 上海缘定今生婚姻介绍所登记证号:098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9H原组织机构代码:560118859

标签: #成都 #缓存 #域名 #央视 #视频剪辑 #可以下载 #素材 #设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