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造血”,哪里可以学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 2
16乡村振兴 2019年8月12日星期
扶智又扶志“输血”亦“造血”西南财经大学 碧桂园集团深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扶贫成效显著 把电商课堂搬到扶贫一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建军 本报记者王轶辰 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集团与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帮助210个村28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如今,一年过去,扶贫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报记者近日赴崇礼,探访了这家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
在对口帮扶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过程中,碧桂园集团组建专职扶贫工作队驻扎崇礼,通过深入摸底调查,寻找致贫原因、研究脱贫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助学扶智、促进就业、龙头企业带动等模式,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助建工厂,在“输血”的同时“造血”,在扶智的同时扶志,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产业生产,带动他们稳定增收。
助学扶智铲除穷根 “季叔叔好……”随着一声稚气未脱的声音,一个小男孩满脸欢喜地扑向了季保儿的怀抱,就像跟自己的家人撒娇。
今年30岁的季保儿,是从碧桂园集团北京区域天津项目部选派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专职扶贫干部。
那个男孩叫贾志超,今年12岁,在崇礼区西湾子小学读五年级,季保儿是他的帮扶“陪伴人”。
“小季经常过来带志超玩,每周都会挤出时间带他打球,为他讲故事,给他辅导作业。
”小志超的奶奶告诉记者。
小志超7岁时,父母因车祸意外去世,他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他们原来住在崇礼区四台嘴乡二道营,老村子的学校撤并后,为给小志超提 碧桂园集团北京区域天津项目部选派到河北张家口崇礼区的扶贫干部季保儿看望他结对帮扶的小学生贾志超。
本报记者张建军摄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红旗营乡凯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 里,贫困户陈建花在采摘菜椒。
本报记者张建军摄 供较好的教育环境,两位老人带着小志超来到了县城,租了一间小房子。
“这样,孩子上学走路只需几分钟,且不用接送。
他爷爷在城郊租种了几亩地,平时不回来,我在城里到附近酒店或超市做钟点工,补贴家用。
”小志超的奶奶说。
在碧桂园进驻崇礼精准扶贫摸底调查中,发现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扶贫队员主动结对帮扶,季保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人”。
去年,碧桂园公益基金还为小志超提供了第一笔1000元的助学金,资助孩子上学与生活。
从此,季保儿在开展扶贫工作之余,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来看望小志超。
“我们想过,只有把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好了,将来有了出息,这个家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造血’,稳定走上小康路。
”与季保儿一道常来看望小志超的另一位碧桂园扶贫干部杨连超说。
小志超是碧桂园崇礼精准扶贫扶智铲穷根的一个例子。
去年夏天,碧桂园集团北京区域抽调48名职工深入到崇礼区开展为期10天的密集调研走访,寻找致贫原因、研究脱贫方法、因户因人施策。
杨连超说,针对因学致贫的情况,公司提出专题开展教育扶贫扶智,鼓励员工与贫困学生结对,资助其完成学业,并给予升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2018年已资助崇礼区因学致贫学生47名,扶助资金共计8.7万元。
目前,正在继续发动员工捐款,今年的资助款将在9月份开学季发放。
”杨连超说。
就业扶贫自我造血 来到红旗营乡贾麻沟村村民温 玉荣家,温玉荣亲热地拉着杨连超的手。
温玉荣的丈夫4年前去世,家里塌了顶梁柱,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在读大学。
前几年,温玉荣为供女儿读书在外务工,但这几年因心脏不好,不能在外挣钱了,家里就此没有了收入来源。
现在,温玉荣又有了一份工作——村保洁服务员,每隔一天,她会去村委会打扫卫生,每月由碧桂园发放300元的劳务费。
“我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元就够了,还可以给女儿寄点生活费。
从去年开始,碧桂园每年给我女儿3000元助学金呢!”温玉荣说。
碧桂园驻村扶贫干部在调研中发现,像温玉荣这样有些劳动能力,又不方便外出务工挣钱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经与崇礼区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沟通,他们加大了就业扶贫力度,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服务岗,包括保洁员、护林员、河道巡查员、光伏电站巡查员等,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碧桂园给每个岗位每月补贴300元。
”杨连超说,2018年7月份至2019年6月份一个年度,碧桂园在崇礼区已提供270个扶贫专岗,发放补贴97.2万元。
记者调研发现,在就业扶贫中,碧桂园更多的是探索扶技就业。
碧桂园驻崇礼的扶贫队员经过调研,为贫困户开展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
7月初,碧桂园在当地返乡致富带头人、红旗营乡海流图村党支部书记李龙的帮助下,邀请当地蔬菜种植“土专家”孔喜军在李龙租种的菜田实地教学,培训30多位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们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不主张直接给钱,而是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技能实现就业,增加造血能力。
”杨连超说,“我们今年还将继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 “培训后有26人愿意留下来在合作社务工,他们多数是周边村子里的贫困户。
”李龙说,“我经营的300亩菜地,农忙时需要100多名劳动力,他们每人每天可以挣100多元。
农忙时会有大约6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工作。
这次培训,也为我们提供了有技能的劳动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 帮扶一企带动一群 “我们计划投300万元扩建藜麦加工厂,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也可以促进周边藜麦种植面积的增加。
”高家营镇西甸子村的候一博说,“碧桂园正在立项给我们提供资金上的扶持。
” 候一博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当地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前年,她回到家乡创业。
经过四处考察,引进了适合当地气候的藜麦。
“藜麦是全营养食物,其营养价值日益被认同,我们正在研发系列深加工产品,打造藜麦品牌。
”候一博说。
碧桂园在扶贫工作中,把培育致富带头人、做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作为策略之
一。
今年3月份,碧桂园专门在清华大学举办结对扶贫14县的返乡创业青年研修班,候一博的丈夫刘艳鹏参加了研修,他的“藜麦种植与加工”项目获得评比第六名。
“我们已经报集团审批,正在落实给他们的资金扶持。
”碧桂园崇礼扶贫干部王小帅说。
“种多少我们都将以保护价收购,然后深加工并销售。
”候一博说,“以前主要怕销路不畅,现在好了,有了碧桂园搭建的全国销售网络‘碧乡’平台,我们可以借道走出去。
” “碧乡”是碧桂园专门为扶贫销售农副特产品打造的一个对接全国14个对口帮扶贫困县的电商平台,平台上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碧桂园集团多年培育的碧桂园社区生活实体零售超市“凤凰优选”。
走进河北爱度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这里堆放着大批亚麻籽。
这是碧桂园帮扶的一个龙头企业。
“我们是省里的精准扶贫龙头企业,一是带动贫困户直接就业,二是收购他们种植的亚麻籽,三是他们流转土地可以入股分红。
”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勇军说。
赵勇军介绍,亚麻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
一。
近年来,亚麻籽油由于更高的食用营养价值正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
“爱度亚麻籽油有一定的品牌,但由于是高端消费品,销售量有限。
我们今年通过与碧桂园‘碧乡’‘凤凰优选’平台合作,专门订制了‘崇礼好礼’精品礼盒,上架后销售有了较大起色。
”赵勇军说,“在我们的亚麻产业链上,已链接了48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产业链上的帮扶,努力做到重点帮扶一企,广泛带动一群。
”碧桂园集团北京区域副总裁林伟营说。
据悉,碧桂园在崇礼已启动实施扶贫项目22个,累计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645户2861人,并已帮助5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帮助河北赤城县申沟村村民来京体检 健康扶贫暖了村民的心 8月1日上午9点,满载着100多名河北赤城县申沟村村民的大巴车到达北京市回民医院。
这是村民集体来京健康体检。
申沟村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西北部,是“十二五”国家级贫困村。
那里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较差。
全村共有215户44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164人。
去年夏天,回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曾到申沟村开展义诊和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
但是,由于申沟村海拔较高,当时医护人员携带的一些医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有些村民的病情 复杂,需要用更加先进的检查仪器做检查。
申沟村的常住人口大多是留守老人,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到城里的大医院看病就诊。
那次义诊之后,村民们希望能就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关节病等农村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接受进一步检查。
回忆起当初义诊的情形,回民医院脑科大夫关丽萍说,有些已被淘汰的药品,村里仍有人在服用;有些村民对自身疾病没有认识,往往小病拖成大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一方面是村民们对健康的诉求,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对贫困地区人民健康的关注。
今年能不能想办法让村民到北京来、到医院来体检?经济日报社驻申沟村第一书记魏冠军与北京市回民医院一拍即合,决定由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前往北京,由回民医院为村民们无偿全面健康体检,并为村民们建立健康档案。
听说能到北京体检,村民们特别高兴,纷纷踊跃报名。
为了这次体检,回民医院也做了充分准备,体检科全体医护人员悉数到岗,大内科、急诊科的主任也亲自坐镇,为的就是 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这件事情咱们既然做了,就要 把它做好、做完善。
”北京市回民医院 党委书记兼院长朱钢说,践行“精准 扶贫,健康先行”的帮扶理念,回民医 院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医务条件,从 去年起就与经济日报社驻申沟村扶 贫工作组对接,希望建立长期健康扶 贫机制。

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 康。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 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 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 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 到脱贫攻坚质量。
据了解,这次体检过后,回民医 院
计划开展下乡巡诊、健康知识讲 座、远程问诊等活动,旨在向申沟村 村民提供健康指导,并结合回医药特 色,在帮助村民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等方面做一些实际工作,努力提高村 民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 能,让村民少得病、能防病,减少因病 致贫和返贫。
(文/王
璐) 西南财经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对口帮扶贫困县工作中,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和地理条件,通过培训技能、搭建平台、拓宽销路等做法,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不仅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带领当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是四川省出了名的贫困县。
如今,走在美姑县的乡镇农村,随处可以看到用彝汉双语写着“美姑县某某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牌匾。
这是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家团队设计和指导建立的美姑县农村电商项目。
西南财经大学是全国首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之
一。
凉山州美姑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是西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县。
学校电子商务专家团队通过调研,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决定用电子商务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大山,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电商可以赋能贫困主体。
我们培训有意愿的贫困户,引导其网上开店,自主销售自家和村民的农产品,实现自主脱贫;有些贫困户没有发展电商能力,我们组织电商团队帮助他们上网,把农产品以好的价格卖出去。
而且,电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徐利军说。
电子商务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作用还体现在促进消费扶贫和倒逼产业转型上。
依托电商平台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消费扶贫,众筹、预售、认购、领养等,都可以应用到电商扶贫上。
初期的电商扶贫是农民有什么电商帮助卖什么,随着电商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掌握,农民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种植,从而推动农民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的定制化生产。
针对贫困地区的特征,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家团队设计了 以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为主体的三级电子商务运营平台。
团队还指导并帮助美姑县和金川县搭建了“5站6点1中心”的电子商务结构,实现了两地电子商务从无到有的飞跃。
分类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让贫困落后地区的干部群众具备网络营销意识、掌握电子商务技术,是团队的重要工作。
“我们对帮扶县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乡镇片区电子商务负责人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打造了一支本土电子商务扶贫队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帅青红说。
美姑县村民阿地尔是美姑飞鹰岩鹰鸡养殖家庭农场的负责人。
2017年,他与美姑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合作,引入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和可视化平台,把他的岩鹰鸡基地打造成了标准化养殖基地,并通过众筹等形式,在京东、淘宝上推广美姑岩鹰鸡,养殖场规模迅速扩大。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农产品销路,2018年12月份,西南财经大学在繁华的光华校区校门口建设了美姑、金川两个县线上线下电商服务店,展销两地的荞麦、干果、野菌、土鸡蛋、中药材等特色产品。
帅青红表示,校园O2O体验店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农产品进城,通过“以购代捐”等多种方式,助力脱贫增收。
同时,学校利用校友资源,帮助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大城市。
2019年第一季度,美姑店的营销金额达300多万元,金川店的营销金额超过了500万元。
西南财经大学帮助贫困县建立的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王轶辰摄 江西高安 全方位拓展就业门路 本报讯记者赖永峰、通讯员李莉报道:日前,在江西省高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孚光电扩建项目一次性吸纳该市祥符镇南山村2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
在脱贫攻坚中,高安牢牢扭住就业扶贫这一关键,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高安充分发挥园区企业密集、用工量大的优势,建立项目园区和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新街镇源塘村依托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建立扶贫车间,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220余名,实现企业用工、贫困群众就业双赢。
大城镇金田村依托大城城乡融合发展园区,与巴夫洛田园综合体、蓝城桃花源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150余名贫困户就业,流 转贫困户土地500余亩,户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左右。
高安还着力在组织劳务输出上下功夫,大力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招聘会”“百企联百村”“送岗位下乡”等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服务。
同时,将贫困人口纳入职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举办具有特色的职业培训,包括水产养殖、板栗修剪、林下种植、中药材种植等,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100人,发放培训生活补贴3.7万元。
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园区企业承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衔接、农村能人引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拓展贫困群众就业门路,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4522人,人均工资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执行主编责任编辑联系邮箱 陈郁周颖一jjrbms@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读者服务:(同微信号)查号台:58392088邮编:100054传真:58392840零售每份:1.00元广告许可证:京西工商广登字20170090号广告热线:58392178发行热线:58392172昨日(北京)开印时间:3∶10印完时间:4∶50本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卡在 #朋友圈 #德云社 #网络推广 #蔬菜 #新版 #去哪里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