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大众cc怎么样

大众 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生物物理研究所二〇一一年六月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主编:陈长杰责任编辑:姜兆林封面设计:汪会盛摄影:王强 (2010)
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目录 前言.................................................................................................6 总类.................................................................................................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总结..............................................................8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委员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21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32融入中心凝聚力量促发展,发挥作用营造和谐做实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工会工作总结..................................41 组织机构...........................................................................................................................

47 组织机构网络图..............................................................................................................

48 机构设置............................................................................................................................

49所领导............................................................................................................

49管理部门........................................................................................................

49支撑部门........................................................................................................

49科研机构........................................................................................................

50 所学术机构和其他组织.................................................................................................

51所国际顾问委员会......................................................................................51所学术委员会...............................................................................................

51所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52学术委员会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52学术委员会学术交流与合作委员会........................................................52学术委员会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52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分会..................................53所学位委员会...............................................................................................

53所教育委员会...............................................................................................

53所人才推荐委员会......................................................................................54
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所安全委员会...............................................................................................

54所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54所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54 党群系统............................................................................................................................

55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八届委员会.....................55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55基层支部建设...............................................................................................

55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七届工会、第六届职代会联合委员会 ..................................................................................................................................

5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六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57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基层分会...................................................57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八届委员会....58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年联合会...............................................58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妇女委员会...............................................59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59 所参股公司.........................................................................................................................

60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0北京百川飞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中生百欣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60 科研成果...........................................................................................................................

61 科研成果和重要进展......................................................................................................

62争取及在研国家重大科研任务....................................................................................75 研究生培养......................................................................................................................

93 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942010年出站博士后名单................................................................................................

972010年在站博士后名单................................................................................................

97
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2010年博士后基金获得情况........................................................................................

972010年毕业生名单.........................................................................................................

972010年获得学位人员名单............................................................................................

9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2010学年优秀学生名单.............................................982010年度研究生获所长论文奖名单...........................................................................992010研究生获各类奖学金名单...................................................................................992010年在岗导师.............................................................................................................

99优秀教师获奖名单........................................................................................................

100 规章制度.........................................................................................................................

101 人力资源管理篇............................................................................................................

102研究生教育管理篇........................................................................................................

102综合事务管理篇............................................................................................................

102党群管理篇.....................................................................................................................

102 光荣榜...............................................................................................................................

10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所获各奖项.............................................104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4院级奖项......................................................................................................

104所级奖项......................................................................................................

105 大事记...............................................................................................................................

10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大事记..........................................................108
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前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
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任第一任所长,现任所长为徐涛研究员。
研究所基本定位: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非编码核酸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源头创新和骨干、引领作用。
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持续不断地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研究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研究院所。
研究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挂靠单位。
主要出版物包括《生物物理学报》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其中《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SCI-E收录期刊。
研究所拥有11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图书28000余册、期刊合订本33000余册;数据库11个,可访问25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

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总类
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总结 2010年是研究所成绩卓著的一年。
研究所坚持学科交叉、坚持面向国家需求、坚持立足科技前沿、坚持重视技术方法自主创新,围绕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布局优化、科研条件建设、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年,是研究所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
按照院里整体部署,研究所完成了“创新三期”工作评估,从规划部署与科技布局、人才战略、建议与承担科技任务情况、国内外合作交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党建制度与创新文化建设、重大管理创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及影响等八个方面对研究所“创新三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同时,作为院“十二五”规划试点所,全面启动了面向“创新2020”的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认真分析发展环境、研讨科技布局与战略重点、发展的人才与条件基础、研究所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等各个方面发展思路与举措,为研究所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研究所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承担国家目标导向性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新增主持3个依托研究所的973项目、新增主持973课题14个,在研的973含重大研究计划课题29个、863课题10个及科技重大专项课题7个;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项目53项,其中重点项目9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成为获准项目数最多的一年;2010年到位院外竞争性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亿元。
研究所在疾病相关重要蛋白质功能与结构研究、脑与认知、感染与免疫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截止到11月底,研究所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84篇,位列本领域前30%SCI刊物发表的论文110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60%;以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影响因子为《PNAS》以上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共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国际发明2项,授权专利6项。
研究所注重新兴前沿学科的发展和学科布局,成立了“非编码核酸重点实验室”,实现了该领域的学科方向凝练、人才队伍凝聚、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保障,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所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为主线,以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科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为重点,以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为突破,以仪器研发与方法学的创新为支撑的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研究所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0年,研究所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名,“百人计划”7名。
目前拥有学术带头人的65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名,国家“千人计划”4名,“百人计划”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12人。
研究所科研基础条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蛋白质平台二期建设2009-2010年度设备配置方案的逐步落实,平台已经上网开放共享设备总值达到1.8亿元。
以300KV场发射低温透射生物电子显微镜顺利通过技术验收为标志,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平台的整体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平台已经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装备水平最强的公共技术支撑实体。
平台整体运行良好,为研究所以及所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依托研究所的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项目——“9.4T脑成像装备研制”项目获得批准,并得到国家财政专项经费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研究创新实力。
2010年是研究所全面、系统总结“创新三期”,科学谋划、部署“十二五”和“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
为了切实实现以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研究所着力强化了绩效管理,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了创新活动的分类管理,以期进一步完善研究所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着力加强了创新文化建设,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的软实力。

一、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与科研支撑 (一)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1.强化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战略规划研究,把握研究所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全力保证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基础上,系统探索认知科技发展规律、了解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定期组织召开学科发展和管理创新战略研讨会,明确研究所的创新方向、学科重点和体制机制改革思路,适时完善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
建立重大战略决策执行的责任制,加强规划执行的管理力度;做好人员部署、资源导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规划执行保障;建立规划执行情况的定期综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保证研究所战略规划的执行效果。
实施绩效评价,确保研究所战略规划的贯彻与落实。
以研究所意志为导向,资源支撑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创新团队评价、研究组评价、部门评价和职工个体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充分沟通确定绩效考核目标、科学评价绩效执行结果、及时反馈存在问题、重点跟踪改进举措,确保绩效评价能够真正促进研究所战略规划的贯彻与落实。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努力实现“四个结合”,即:将结果评价和
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将评价过去与评价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体行为和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多元激励,切实提高研究所战略规划的执行力。
针对组织个体和创新团队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如探索实施“宽带薪酬”制度等),科学把握激励方向、激励程度和激励频率,将职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研究所的战略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研究所战略规划的执行力。

2.加强创新活动的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研究所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深入探索适合不同学科类型发展规律的创新活动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团队、PIGroup和技术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
以国家重大任务为载体,深入推进PIGroup建设。
以研究所同一学科领域、具有共同研究目标或研究方向的多个研究组为基础,以项目(国家或研究所自主布局)为纽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组建研究领域互补并能够协同作战的PIGroup(一般3—5个PI)。
PIGroup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其中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本团队的学科发展规划、重大科学建议、项目顶层设计和研究力量部署。
团队内部实行课题分级管理,一级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二级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具体课题任务的实施。
PIGroup内部的不同分工,将根据不同的任务性质实行动态组合。
研究所根据PIGroup内部的PI不同分工,在薪酬待遇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
以科学问题为牵引,建设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下的研究群体。
以“超越学科界限”和“技术密集型”大科学问题为驱动力,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的特点,组建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下的研究群体。
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下的研究群体是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依托大科学设施(或装置),通过科学问题聚焦,研究制定共同的研究计划,确立中心科学问题,明确科学目标以及着力突破的研究领域和每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路线图,通过团队联合攻关,争取在某一项科学计划或科学工程中实现率先突破。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进一步强化科学创新的技术保障。
完善科学平台建设,提升技术创新队伍水平,鼓励并支持基于科学管理、开放共享、有效支撑科学创新的实验仪器和技术方法的自主集成创新;着力强化借助于技术领域的科学设计、路线支撑和技术平台,将科学家的思想转化为现实,以技术创新推动科学创新,进而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
统筹谋划、高效利用有限资源。
着力支持特色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创新团队科研装备的支持力度;深入分析科研平台建设需求(如哪 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些属于自建部分、哪些属于合作建设部分,哪些属于能够利用外部资源部分),努力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

3.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为研究所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深入认识,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
研究所制度建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为了保障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和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切制度均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科学院的有关规定;二是简洁实用,方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三是充分体现研究所在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意志导向。
系统分析,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研究所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研究所的日常管理,二是体现研究所的意志导向。
针对具体制度的不同作用,在制度建设中,研究所应深入分析,有所侧重。
对于前者,切实保证制度条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对于后者,则要及时将符合创新规律并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同时附之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引导。
及时推进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切实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应保证与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与时俱进,通过及时的“废、改、立”工作,确保研究所的制度体系既能符合国家和科学院的指示精神,又能充分体现不同创新阶段研究所的工作重点,真正做到制度建设服务于科技创新。
(二)创新岗位聘任情况(含流动人员) 研究岗位、技术支撑岗位、管理岗位和项目聘用人员等 员工类型 01.科技02.支撑03.管理09.流动人员总计 01.在编创新岗位人员168 29 27 224 02.在编项目聘用人员63 26 12 101 10.不在编创新岗位人员14
1 1 16 11.不在编项目聘用人员51
2 4 57 15.其他用工人员 100 100 总计 296 58 44 100 498 (三)人才队伍建设
1.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人才,同时重视本所人才的选拔培养,实质性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实现了尖子人才当量凝聚。
本年度,我所引进6名海外优秀科学家。
其中国家“千人计划”3名,院“百人计划”3名。
自本年度开始,至“十 1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二五”期间,研究所每年度安排2个正高级岗位,以青年人为主,择优聘用在所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
现有73名PI中,中科院院士10人;千人计划5人(A类3人),百人计划35人,杰青12人;聘用外籍青年学者15人(正研11人);国际组织任38个职位,国际期刊任46个编委;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
我所人才队伍现状不仅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
一,与院内外同类研究机构相比也拥有明显优势。

2.在前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政策和成长机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十二五”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十二五”设置10个“青年研究员”岗位,经费1000万元。
被聘为青年研究员的给予住房补贴5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
青年研究员是PI的助手,研究所支持的科研经费按科研项目管理,由PI统筹规划课题,青年研究员支配使用。
青年研究员聘期为5年,期满经评审聘为研究员,未聘者可以带职务流动到所外,或按所内副研等岗位聘用。
青年研究员年龄应不超过40岁,具有博士学位,承担项目能力和科研成果按国内生命领域与我所相当水平机构的较高标准确定。
青年研究员由研究所正高级岗位聘用委员会负责评审,每年进行一次。

二、成果和重要进展 (一)重大科研成果或进展
1.决定偏好行为的神经基础2010年10月22日,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力研究组龚哲峰副研究员等人关于发现果蝇幼虫中央脑的两对神经元足以调节果蝇幼虫对于不同光强条件的偏好行为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是《TwoPairsofNeuronsintheCentralBrainControlDrosophilaInnateLightPreference》。
纽约大学的NinaVogt博士和Desplan教授对这项工作的评价是,这项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于动物大脑是如何解释视觉线索的理解,同时也向着全面解析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迈进了一步”。
(ThefindingofGongetal.,advancesourunderstandingofhowtheanimalbraininterpretsvisualcues.Itisalsoasteptowarddeterminingtheneuralbasisofhowbothenvironmentalandintrinsiccuesmodifyinnatebehaviors)
2.HER2抗体抗肿瘤效应的最新免疫机制2010年8月17日,国际癌症研究顶级期刊《CancerCell》发表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千人计划”引进芝加哥大学傅阳心教授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盛典研究员的合作研究成果。
该研究的亮点是发现了HER2抗体抗肿瘤效应的最新免疫机制, 1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为在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联合使用HER2抗体和化疗药物进行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论文题为《TheTherapeuticEffectofAnti-HER2/neuAntibodyDependsonBothInnateandAdaptiveImmunity》。

3.自然视听觉流的跨通道跟踪2010年8月10日,国际著名刊物PLoS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论文《AuditoryCortexTracksBothAuditoryandVisualStimulusDynamicsUsingLow-FrequencyNeuronalPhaseModulation》,此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欢副研究员、刘祖祥副研究员和纽约大学DavidPoeppel教授关于自然视听觉流的跨通道跟踪的合作研究成果,
4.肉碱膜转运蛋白CaiT三维结构研究2010年3月28日,国际著名刊物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江涛研究员研究组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解析了肉碱膜转运蛋白CaiT的三维结构,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题为《Crystalstructureofthecarnitinetransporterandinsightsintotheantiportmechanism》。

5.Tudor结构域对甲基化精氨酸的识别方式2010年9月1日,国际著名刊物Genes&Development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许瑞明研究组与龚为民研究组以及纽约大学医学院RuthLehmann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Structuralbasisformethylarginine-dependentrecognitionofAuberginebyTudor》。
(二)科研项目
1.国家部委重大项目2010年度研究所新增3个973项目主持课题。
本年度在研的973含重大研究计划课题38个、863课题10个及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0个,共计58个。
2010年研究所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项目55项(国际合作交流类项目未计),其中,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重大重点项目8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项。

2.院创新项目2010年,研究所新增院创新项目6项,其中,重要方向项目2项,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青年科技专项3项。
2010年,研究所在研院创新项目共计52项,包括重大项目课题3项,重要方向项目27项,项目百人6项,科研装备研制项目3项,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1项,战略生物资源科技支撑运行专项1项,信息化专项1项,中科院与丹麦诺和 1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诺德专项2项,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研制项目4项,北京生科院创新项目课题4项。

三、具有代表性的高等级研究论文
1.GONGZF,LIUJQ,GUOC,ZHOUYQ,TENGY,LIUL.TwoPairsofNeuronsintheCentralBrainControlDrosophilaInnateLightPreference.SCIENCE2010;330(6003):499-502.
2.PARKS,GREENEM,LIUY,TANGJ,WANGSD,FUYX,JIANGZJ,MORTENSONED,DENGLF,RADKEVICH-BROWNO,YANGXM,SATTARH,WANGY,BROWNNK.TheTherapeuticEffectofAnti-HER2/neuAntibodyDependsonBothInnateandAdaptiveImmunity.CANCERCELL2010;18
(2):160-170.
3.TANJ,SAVIGNERA,MAMH,LUOMM.OdorInformationProcessingbytheOlfactoryBulbAnalyzedinGene-TargetedMice.NEURON2010;65
(6):912-926.
4.LUOHA,LIUZX,POEPPELD.AuditoryCortexTracksBothAuditoryandVisualStimulusDynamicsUsingLow-FrequencyNeuronalPhaseModulation.PLOSBIOLOGY2010;8
(8).
5.TANGL,BAIL,WANGWH,JIANGT.Crystalstructureofthecarnitinetransporterandinsightsintotheantiportmechanism.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2010;17
(4):492-U137.
6.LIUHP,WANGJYS,HUANGY,LIZZ,GONGWM,LEHMANNR,XURM.Structuralbasisformethylarginine-dependentrecognitionofAuberginebyTudor.GENES&DEVELOPMENT2010;24(17):1876-1881.
7.ZHOUK,MOL,KAYP,KWOKVPY,IPTNM,TANLH.Newlytrainedlexicalcategoriesproducelateralizedcategoricalperceptionofcolor.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10;107(22):9974-9978.
8.ZHUMZ,BROWNNK,FUYX.DirectandindirectrolesoftheLTbetaRpathwayincentraltoleranceinduction.TRENDSINIMMUNOLOGY2010;31
(9):325-331.
9.WANGJY,LINQ,ZHANGW,SONGWJ,WANGYZ,YUZP,LIJS,WUMH,WANGL,ZANGJY.ABiosyntheticRoutetoPhotoclickChemistryonProtein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 1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2010;132(42):14812-14818.10.LIJ,LUY,ZHANGJ,KANGH,QINZ,CHENC.PI4KIIalphaisanovel regulatoroftumorgrowthbyitsactiononangiogenesisandHIF-1alpharegulation.ONCOGENE2010;29(17):2550-2559.
四、平台建设 2010年内,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的工作以全面落实各专业技术实验室建设为重点,依托试点安装、使用仪器设备用户身份识别系统,结合全面落实平台二期建设2009-2010年度设备配置方案,为建立规范化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研究所新建的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中心投入使用,在研究所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在2010年初完成了各专业技术实验室调整、组建和整体布局。
专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使得平台内部组织管理条理清楚,而且为发挥首席技术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协调提升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新技术的相互学习和交叉使用,开拓实验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拓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随着平台二期建设2009-2010年度设备配置方案的逐步落实,平台已经上网开放共享设备总值达到1.8亿元,部分新购置的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若干设备正在采购过程中。
以300KV场发射低温透射生物电子显微镜顺利通过技术验收为标志,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平台的整体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平台已经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装备水平最强的公共技术支撑实体。
平台作为我院唯一试点单位,自2010年2月起开始试验安装仪器设备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刷卡系统)。
平台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研制单位的产品试验和系统调试,第一版本的产品自5月起投入使用。
刷卡系统的使用可以准确确认公用设备使用者的身份和使用资质,确保预约人预约时段的使用权益,而且还大大减轻了仪器设备管理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自动的使用记录的追溯机制,同时规范了平台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为下一阶段的预储值使用仪器设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刷卡系统第一版本投入使用以来,平台积极对系统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并主动收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截至9月份,刷卡系统软硬件已经更新到了第3版本,基本定型,为这一系统在全院范围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11月20日,平台在我院仪器设备共享网上开放共享的在用设备,共完成17639个有效使用预约,完成样品测试131464个,有效机时达到70523小时,相比较2009年度同期,分别增长了200%、408%和97%;平均所外共享率达到了23%;大型仪器设备(单台件价值高于50万元)平均有效使用率达到79%。
1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平台作为生物实验科学常规技术和专项技术的培训基地,2009年度首度开设完全免费的、面向区域中心成员单位的系列常规技术培训,反响强烈,报名踊跃。
2010年度,系列常规技术培训课程扩充到了16门,坚持完全免费,同时扩大到了区域中心外各科研和医疗单位,各门课程实际参加人次累计达到1106。
其中区域中心各成员单位累计达到403人次,占36.5%;区域中心外单位累计有167人次,占15%。
2010年度,平台加大了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的支持力度,重视关键仪器设备的创新研制以及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与方法学研究。
生物物理所作为牵头单位,项目参加人员以平台技术支撑人员为主的科技部973项目“重要生理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研究公共资源库建设”已经获得批准;平台二期建设的5个仪器设备创新研制项目进展顺利,其中4项已经完成并具备了验收条件;平台蛋白质组学技术实验室首席技术专家杨福全研究员负责的我院2010年度重大仪器设备研制项目“新型逆流色谱仪研制”获得批准,已经启动实施;平台薛鹏工程师和季刚工程师分别申请的两项我院首度“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与方法学研究”项目已经获得批准。
平台已经着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调研,为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做好准备。

五、国际合作、院地合作、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一)国际合作突出进展
1.国际学术会议(1)2010年10月10-13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国际钙信号前沿研讨会”(NewHorizonsofCalciumSingnaling)暨“第八届中国钙信号研讨会”在广场桂林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中、美、亚、欧各国论文摘要180篇,25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共同主席MordecaiBlsustein(马里兰大学)、程和平(北京大学)、JohnathanLederer(马力兰大学)和周专(北京大学)共同主持了开幕式。
这是中美两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一次合作,联合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大会围绕着“细胞迁移,癌症和细胞调亡”、“线粒体钙信号”、“TRP通道,双孔通道”、“钙信号和分泌”、“神经元钙信号”、“心肌细胞钙信号”、“骨胳肌和心肌中的钙信号”等7个学术专题进行了重点学术交流和深入细致的讨论。
(2)2010年10月26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协办的“生物制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作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与会专家探讨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和研发道路,并在人源化抗体、 1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解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会议闭幕式上,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全球副总裁MelvynHollis做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邀请的专家学术水平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好的工作。
通过本次高峰论坛的深入交流,加强和促进了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界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信会对中国生物制药业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010年10月24-27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国际脑功能与脑疾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0多位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大会。
会议期间,大家围绕着神经生物学的进展,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塑性及神经环路的形成,神经系统重要基因的调控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四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会议邀请的40多位专家为大家报告了脑功能与脑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了与会者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本次会议,还专门设置了学生交流部分,二十多位研究生报告了自己的研究进展,并与现场的专家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4)2010年11月9-12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等联合举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生物膜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和“脂质代谢关键蛋白质的功能与调控机制”973项目以及“生物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宁波大学协办的“第二次国际暨第十一次全国膜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市镇海九龙山庄召开。
参加此次大会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菏兰、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19名海外著名科学家和优秀华人年轻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各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和相关医院等的科学家、学者和研究生。
其中,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内著名科学家。
参加大会的代表196人,大会邀请报告50个,创历次全国性膜生物学研讨会出席人数和邀请报告数两个之最。
根据当前国际、国内膜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会议围绕着“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生物膜与生物能学”、“膜运输”和其它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

2.高层次的学术培训班 2010年8月8日-12日,由中国生物物理所和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电子显微镜学会和晶体学会协办的“第三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校暨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顺利召开。
来自美国的Scripps研究所、Baylor医学院、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德国 1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MaxPlank分子生理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等49所不同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暑期学校,其中35人来自国外,165名代表和学员来自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本次暑期学校无论从参加人数上,还是从全球各相关单位的覆盖面上,其规模都比前两届的郭可信暑期学校大很多。
会议期间,邀请的21位低温电镜三维重构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都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技术讲座。
(二)与地方合作 自2009年9月部门重组以来,所地合作处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所地合作和技术成果推广,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实现了整体局面快速好转的良好态势。
经过一年的努力,研究所横向经费显著增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1.横向经费显著回升2010年,研究所横向经费走出了下滑的阴影,展示出强势上扬的态势。
我处加强了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全年接待访问30次,接待来访企业12家,对外访问18次,签订技术合同22项,企业到账经费首次跨越千万元大关,较2009年增长41%。

2.承担国内外科技项目范围继续扩大,与地方的合作领域继续拓宽研究所先后申报了法国梅里埃基金、软银联合基金、华兰联合基金、威高联合基金、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服务基金等产学研联合基金,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辉瑞集团、梅里埃集团等已经与研究所达成实质性合作。
所地共建单位——泰州蛋白质工程研究院2010年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0万元,建成年产能500万条的胶体金试纸和2万盒的酶联试剂盒生产线各1条,获准成立依托研究院的江苏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中关村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开放实验室与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的“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相关专利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3.专利申报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升2010年共申请专利22项,较2009年增长42%,其中2项为国际专利。
获得授权专利7项,其中2项为美国发明。
涉及药物靶点晶体结构、单克隆抗体药物、检测仪器与试剂、药物输送系统、先进纯化技术等,专利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宽。

4.参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提高,经营状况日益改善中生北控公司被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百家创新型企业”,百奥药业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规模企业”,“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获第二项发明专利授权。
蛋白质产业孵化器业务稳步发展,2010年孵化器与中生北控联合申请的863重点项目课题“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用关键原料的研制”获批立项。
五是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0年10 1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月26日,生物物理所“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成为中科院2010年首批落户北京的4个重大项目之
一,刘淇、郭金龙、吉林、闫傲霜等北京市党政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视察了项目进展。

六、创新文化建设 (一)以“亮点工作”为抓手,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0年,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亮点工作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积极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1.部署亮点工作,推动党建创新为了推动研究所党建创新工作在基层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创新支部工作模式,探索基层党建的着力点,2010年,所党委组织两个党总支、17个党支部开展了“亮点工作”申报活动。
经过所党委认真评选,最后择优支持了两总支、6个支部的“亮点工作”申请。
所党委从党费中专门拨出一定经费,鼓励他们围绕自身岗位,组织开展“亮点工作”活动,真正实现了党建创新与基层创新工作的有机结合。

2.加强软课题研究,探索创新文化的时代内涵2010年,所党委承担了院创新文化软课题——《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着力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创新文化发展、演替的基本规律,以期为研究所“十二五”和“创新2020”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3.以党建带群建,推动工青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研究所的统一部署下,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坚持“党有号召、群有行动”,分别以建设“合格职工之家”、“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妇委会”为载体,积极推动并开展了“11·9”职工消防运动会、共建中科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学术沙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扎实推进了创先争优。
(二)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 深入开展
1.深入学习,统一认识研究所借助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讨论,以及举办专题报告和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贯彻中央指示精神,重点是将胡锦涛同志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温家宝同志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所做的说明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研究所的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造福 1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人民的能力,确保研究所“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所党委专门为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党总支、支部书记,各部门负责人,各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配发了学习辅导材料,并为全体党员配发了文件汇编。

2.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创先争优研究所要求各部门制定学习计划,并将其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形成支部班子带头学、党员同志认真学习的局面,动员大家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查找问题,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扎实推进“九个转变”。
同时,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研究所“十二五规划”为引领,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活动”、“我为创新献一技”为载体,努力提升党员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开展“科技攻关团队”、“文明服务岗”、“岗位技术能手”等形式多样的“争创”活动,务求取得实效。
七、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启动年,研究所将以中国科学院面向“创新2020”“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南,科学规划未来科技和事业发展。
(一)研究制定研究所科技和事业发展规划(二)优化学科布局,凝炼研究方向(三)改进管理模式,建设创新队伍(四)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条件(五)扩大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 2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委员会 2010年度工作总结 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委员会 2010年是“十一五”和“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最后一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二五”和“创新2020”的关键一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在院党组、京区党委的领导下,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证研究所‘创新2020’顺利启动和实施”为核心任务与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将党组织与研究所科技创新事业紧密融合,如何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研究所科技创新的竞争实力,进而提升研究所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周密组织谋划、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根据中央、院党组、京区党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研究所党委于2010年5月25日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杨星科任组长、副书记龚为民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及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指定党委办公室为办事机构。
所党委在贯彻部署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争当“五带头”党员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提出了“三期总结好、2020开展好”,“组织建设好、党员带头好”,“创新氛围好、工作效率好”,“改革发展好、机制体制好”创先争优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了基层支部党务创新四个活动载体”:“亮点工作”、“读书活动”、“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和“我为创新献一技”。
在6月12日召开的党务干部培训暨“开展创先争优”动员会上,所党委要求各总支、支部及全体党员行动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推进研究所率先进入“创新2020”,抢占科技发展先机,实现研究所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
各党总支、支部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创先争优”活动。
7月1日,庆祝建党89周年之际,研究所党委被评为中科院京区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王大成院士被评为中科院京区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9月24日,所党委以党总支、支部工作会的形式,对创建活动进行了交流 2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和点评,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11月10日,所党委结合《中国科学院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科发党字〔2010〕15号)及其具体实施意见,及时召集工会职代会、妇委会、青联和所团委负责同志进行专题传达学习;根据“党建带群建”的宗旨和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的通知》,初步形成了“党建带群建、齐争共创促发展”的局面。
所党委结合京区党委“党建工作创新”评比工作,对研究所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及时总结与自我检查。
在12月6-7日召开的京区党委评比会上,研究所党委荣获“2010年党建工作创新”一等奖,这既是对研究所党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
12月23日,党委会进一步明确了今明两年,特别是2011年7月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及工作重点,随即在12月29日的党总支、支部书记例会上进行了传达、部署。
党委要求,各支部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围绕保障“创新2020”顺利启动和实施的目标,坚持服务创新、促进创新,在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努力建立起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学习效果,提升科学发展领导能力 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和自身能力提升。
(一)认真抓学习,提升战略研究能力 根据院党组“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若干规定”和京区党委的有关要求,所党委严格坚持每季度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并结合中心工作适当开展理论务虚研讨。
中心组学习每次都制定主题,指定两位主发言人。
中心组成员根据党委主题要求,提前查找资料、进行自学。
在学习会上,大家围绕主题,集中学习,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研究所“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形成达成了共识。
2010年,中心组以“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重要讲话”、“面向创新2020,研究所改革发展大讨论”、“学习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所在‘创新2020’和‘十二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
尤其是针对“研究所在‘创新2020’和‘十二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所党委要求研究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要结合分管工作,分别展开学习和研讨。
杨星科同志的主题发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我所创新2020实施方案”;徐涛同志的主题发言是“构建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力、执行力’”;赫荣乔同志的主题发言是“建设杰出人才队伍,保障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龚为民同志的主题发言是“基础性研究所如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快作 2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出贡献”等等,大家就研究所“创新2020”科研组织模式、管理模式、领军人物,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实现了理清思路、达成共识、谋求发展的目的。
(二)开好民主生活会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员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平台和活动载体,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本年度研究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是在创新三期即将结束、“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的关键时刻,于2010年11月19日举行的。
会议结合事前由所纪委征集的广大职工的意见,特别是结合研究所新时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影响研究所未来发展的障碍和问题,开展了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随后,各位所领导结合自己主管工作,围绕“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共同谋求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同时,为了便于所领导班子了解民意,增加职工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研究所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制度。
通过领导接待日,既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的诉求,同时又有效地处理和化解了矛盾。
通过领导接待日,广大职工疏解了心理困惑,问题也就得到了一定的化解,从根本上维护了研究所的和谐与稳定。
2010年,研究所共接待了来访人员十五人次,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三、转化组织政治优势,促进研究所科技创新发展 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进性能否有效激发,是研究所党委围绕创新、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全院“传达和深入学习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精神及‘创新2020’方案主要内容”视频会议召开后,研究所党委先后组织党总支、支部书记,科技骨干、中层干部、工会职代会主席团等不同方面的同志进行专题学习动员;特别是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为每一个离退休党支部上党课,宣讲“创先争优”的战略意义,宣讲我院关于“创新2020”的实施方案;同时还采取向党务干部提前通报“创新三期总结”等方式,既激发了党员同志的政治优势,又引导各基层支部及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高认识,加强前瞻性战略思维,在党内率先吹响了“创新2020”的号角,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党委领导,到基层干部,再到离退休老党员,大家一起为“创新三期总结和‘2020’规划”建言献策,如《浅谈基础性研究所如何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于制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新2020’方案的几点建议》、《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为科技健康发展献策献计》等。
从而形成了党员骨干带头、 2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研究所科技人员积极行动的良好局面,大家纷纷投入到对研究所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之中,进而形成了研究所层面的总体思路,并于2010年6月25日,《科学时报》头版发表了《创新2020:“脑”在“清晰成像”——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思考》,该文得到了院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获得“科星新闻奖”二等奖。
白春礼常务副院长调研我所时曾指出,研究所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先要谋划好的政策,带动体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带动科技创新。
所党委充分发挥研究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研究所战略小组的引领作用。
在组长王大成院士和副组长徐涛所长、杨星科书记的带领下,发动全所科技骨干,特别是党员科技骨干,对研究所“十二五”发展框架、学科发展的态势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交流,并形成调研报告;同时,还邀请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作“基层研究的形势与任务”专题报告,并先后到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等进行实地调研,积极探寻规律、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
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党委配合所务会规划了“加强重点实验室集群建设,淡化基础研究中心”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研究所将取消研究中心建制,以重点实验室集群作为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
同时对尚未纳入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网络体系的学科领域,研究所还筹集人力物力,组建成立所级重点实验室。
从而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创新体系、确保基础研究持续性与稳定性发展。
同时,所党委配合行政领导带领研究所各管理、支撑部门,通过广泛调研,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和学术支撑部门的职能和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
在此基础上,认真编报了本部门“十二五”岗位设置报告。
这些工作是我所面向“十二五”和“创新2020”,着力实现跨越发展和打造强有力科技管理和学术支撑队伍的重要环节,是我所“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管理支撑部门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以建设“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工程中心”的“五环发展战略”为核心,总结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
白春礼常务副院长、李家洋副院长听取了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后指出,“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学科发展路线图以国家需求牵引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推进和实现国家需求,把国家需求、战略任务、关键技术紧密联系,思路很好。

四、启动“亮点”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创新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要求,所党委组织相 2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关人员学习理解“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含义、内容和要求,并展开讨论,积极探讨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途径和举措。
所党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修订并印发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党支部工作参考手册》,“手册”从支部设置到支部职责、从工作制度到工作程序,从会议内容到活动方式,均提供了程序化、规范化的标准。
同时还制定了“支部年度工作考核表”,用定量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各支部建设情况和创先争优成效,使党支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在多年坚持党务干部培训的基础上,2010年所党委在全所70余位党支部书记、支委等党务干部培训设计上,增加了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具体内容,邀请了中央党校专家作《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专题报告,并由党办主任辅导学习《党支部工作参考手册》等,进一步推动了党支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亮点”引领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 为进一步创新支部工作模式、探索基层党建的着力点,2010年,所党委决定在基层支部开展具有各支部特色的“亮点”工作,并择优予以支持。
党办组织两个党总支、17个党支部开展了“亮点工作”申报活动。
经过所党委认真评选,最后择优支持了2个总支、6个支部的“亮点工作”申请。
他们是——研究生总支:“让读书成为习惯”、离退休总支:“我健康,我快乐,我为创新2020发余热”、机关支部:“管理创新论坛——‘科学家谈管理’”、脑与认知支部:“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活动”、感染免疫中心支部:“建设数字支部、服务科研创新”、系统中心支部:“践行科学发观、我为创新作贡献”、脑成像中心支部:“学习高铁精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支撑党支部:“我是共产党员”。
所党委从党费中专门拨出经费五万余元,鼓励围绕自身岗位,组织开展“亮点工作”活动,真正实现了党建创新与基层创先争优的有机结合。

1.科研一线党支部重点在承担科研任务、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恪守学术道德等方面开展亮点工作 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党支部书记毕利军研究员利用“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论坛,开展了“面对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我们在做什么?”的研讨,激励广大党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学科前沿勇挑重担;感染免疫中心党支部书记唐宏研究员带领党员群众,以建设“中科院感染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该实验室以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晋升院重点实验室,并主动参加了该年度的全院评审,结果为良好。
脑成像中心党支部以筹备第七届国际认知科学大会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这是首次在华召开的国际认知科学大会,该支部党员陈霖院士还荣幸的当选为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主席, 2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成为为数不多的在国际科学学会任主要职务的中国科学家。

2.管理、支撑党支部重点在加强学习、做好服务、提升能力、完善制度等 方面开展亮点工作机关党支部以“管理创新论坛——科学家谈管理”为平台,建设学习型党支 部。
目前已经先后邀请了许瑞明研究员(千人计划、生物物理所副所长、原美国冷泉港研究员)介绍“冷泉港的科研管理”,秦志海研究员(原柏林自由大学终身教授)探讨“德国科研管理体制”,动物所李志毅副所长与我们一起“走进法国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
从而实现了“一个结合”,搭建起了“两座平台”。
一个结合:就是将支部工作与管理创新工作有机结合;两座平台:一是管理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平台;二是管理与科研工作无缝对接的平台。
该活动得到了京区党委、院计划财务局乃至深圳先进院的关注与好评。
支撑党支部以“我是党员”为活动载体,让技术专家和公共技术支撑人员公开以党员的身份向研究所乃至全社会做出技术服务承诺,带动本部门全体人员开展亮点工作。
2010年研究所蛋白质科学平台获得院优秀等级资助,研究所生物安全工作被北京市评为“社会责任A级单位”;吴鹏同志被评为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服务中心优秀仪器管理员。

3.研究生党总支重点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开展亮点活动 研究生总支以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大型读书活动为载体,带动全体研究生乃至全所党员同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该活动有主题、有策划、有预案,以网络平台和图书馆专用书架为平台,先后开展了“七一”启动仪式,“院士谈读书”,“读书展览、书刊赠阅、书目征集”,“读书报告”,“主题辩论”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极大反响,营造出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4.离退休党总支重点在“提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水平,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展亮点活动 在“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离退休党总支协同离退休办公室、文体福利小组以“我健康、我快乐,我为创新2020发余热”为“亮点”主题,利用庆祝建党89周年、建所52周年、“九九重阳节”等时机,适时开展了“参访革命圣地”、“读书交流”、“摄影作品展”、“老年健康讲座”、“十佳健康老人评选”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老同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离退休党总支及各支部还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完善离退休老同志困难档案(该项工作获得院离退休工作局优秀课题奖),开展“关爱”行动。
大家利用有限的资源走访慰问因病不能参加组织生活或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同志160余人,赠送慰问品价值1.6万元、慰问金2.5万元。
同时还向他们转达了 2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党组织的关心、介绍研究所的工作进展,进而温暖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心,为研究所以优异成绩通过“创新三期总结评估”,适时完成“‘创新2020’实施方案”及“十二五规划”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通过开展亮点活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与提高。
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也明显提高,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本年度有一位“百人计划”恢复了组织生活、两位向党组织表达了恢复党籍的意愿,一位研究员成为预备党员,三位研究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七位同志如期转正,五位同志加入党组织,其中研究生三人。

五、加强教育督察,保障科研秩序 2010年,生物物理所党委、纪委按照上级党委、纪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实落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纪委十七届四次、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努力做好纪律检查监督和行政监察工作,切实推进了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各项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0年,研究所纪委通过“利用所务公开网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邀请院监审局郭建军副局长作关于“职务犯罪案例与分析”的反腐倡廉建设专题报告,组织参观司法部燕城监狱,参观“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组织学习《廉政准则》和答卷活动,认真执行《生物物理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及时与新入所的课题组长签订《学风、廉洁自律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研究所重要规章制度知晓书》等工作,真正做到了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2010年,所纪委根据上级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两项专项治理工作。
成立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邮箱,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做到了任务分工,责任落实。
2010年,研究所各级领导严格遵守《生物物理研究所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执行“三谈两述”和询问质询制度,全所没有出现违反党纪、政纪、国法和规章制度的现象。

六、党建带群建,“齐争共创”促发展 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和所党委的统一部署,研究所工、青、妇等群众组织, 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按照《关于部署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先争优第二阶段工作的通知》,坚持“党有号召、群有行动”,分别以建设“合格职工之家”、“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妇委会”为载体,积极开展了各项活动,形成了“齐争共创促发展”的大好局面。
所工会首先以“民主管理促和谐发展”为载体,积极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根据“重视职工带薪休假权,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工会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研究组长疗休养制度的若干规定》、《关于执行国家和院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若干规定》及《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在2010年度的工会职代会代表大会上,认真讨论并审议通过了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并在收集广大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详细的修改建议及意见,充分表达了职工意愿、行使了民主决策的权利;讨论通过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帮困送温暖暂行办法》,真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相关举措的实施和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极大地激励了职工干事创业、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研究所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研究所建设。
所工会还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创建载体,开展了诸如“我参与、我健康”为主题的环所长跑、“你跳我跳大家跳”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月集体跳绳、以“庆中秋、迎国庆”为主题的拔河比赛,举办了太极拳、网球培训,登山,垂钓等群众健身活动;组织了以“科学家眼中看世界”为主题的摄影展、以“亲近自然收获快乐”为主题的秋游采摘等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促进了和谐氛围。
一年来,所工会职代会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所领导的要求,走访慰问了30多人次,赠送慰问金1.5万元,并自己设计精美生日贺卡,开展“生日送祝福,开心工作每一天”的活动,推行人文关怀。
同时,所工会团结各分会,经过大量细致、全面的工作,顺利通过了中科院工会的“合格职工之家”复验。
2010年,所团委在党委领导下,秉承“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宗旨,通过“走进北川”、“大手拉小手”等帮扶科普活动,提升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承办第三届中科院青年联合会首次科学家论坛,邀请蒲慕明先生做“科技人生体悟”、邀请院青联副主席周琪研究员做“重启生命时钟”的讲座,为青年科技骨干和研究生搭建开拓学术视野的平台。
本年度,在党委指导下,研究所青联完成了换届与分工工作,并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所团委、青联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为契机,引导青年人献身科研、担纲社会责任,并努力打造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平台。
为此,所团委、青联联袂为35岁以下的副高和中级科技骨干量身打造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青年论坛。
该论坛以生命科学为主兼顾人文社科,努力成为青年人脱颖而出的舞台。
论坛不仅引起了本所和兄弟单位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度关注,而且还得到了《生物物理学报》的关注与好评,并主动约稿予以宣传。
此外,所团委还积 2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极与兄弟所团委联合组织了“青年圣诞派对”,为单身青年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所青年工作得到了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本年度中科院仅有的两家“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委”中,我所团委被授予殊荣。
所妇委会紧密围绕女性关注的话题,以“花开四季”主题讲座为载体,以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关心女性健康等内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经过努力,2010年,生物物理所妇委会被评为“2008-2009年度京区优秀妇委会”。

七、探索创新文化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2020年创新文化建设纲要》的精神,研究所党委进一步研究了创新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并按照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徐涛所长任组长、杨星科书记任副组长的研究所创新文化领导小组和龚为民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办公室。
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一)探索创新文化建设新途径 所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带领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承担了院“创新文化生态系统”课题研究,并参与院创新文化建设途径课题研究。
研究从“科学文化与文化生态系统”、“生态视角下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创新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国家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究,阶段性成果已经得到了上级课题负责同志的肯定。
(二)深化管理部门“软课题”研究 自2009年启动以来,管理部门各个“软课题”研究均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0年,在“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谋划启动的关键时刻,所党委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有关课题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家结合研究所在“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继续深化课题研究,并组织专题会议研讨。
会上“问责制与执行力的关系研究”、“研究所人才成本管控探讨”、“科技活动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研究所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仪器技术创新领域面临的问题探讨”等课题组分别进行了汇报,所领导及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交流会。
徐涛所长充分肯定了开展软课题研究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有关成果纳入“十二五管理战略规划”,为研究所在“十二五”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积极打造创新文化建设平台 所党委以“党群园地”专题网页建设作为党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和创新文化建 2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设的理想平台,将党委决议、文件、工作动态、成绩适时公布,并利用“学习园地”向广大党员开放“中科院党务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网络视频课程”,为大家学习“政治理论”、“科技创新案例”以及“国内外热点问题”提供服务,从而在广大党员群众中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引领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八、发挥统战工作效能,增强研究所凝聚力 2010年研究所党委坚持“政治领导、组织扶持”,进一步加强对统战工作的关注、指导和扶持。
首先,通过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的工作交流与研讨,坚持向民主党派通报研究所工作态势、不定期地与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研究所工作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所党委对统战工作的政治影响力和领导力。

二,关注统战人士的培养工作,从组织上大力扶持。
在党委的配合协调下,徐涛所长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并担任了中央统战部与科技界的联系人,同时当选第三届中科院青联主席。
许瑞明副所长参加中组部组织的“高级专家培训班”,并获得本年度中国侨联“侨界创新人才奖”。
所党委积极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申请入会同志的政审,帮助其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三,以办理“归侨”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团结党外科技骨干。
近年来,我所引进的海外归来的科技骨干多为党外人士,为了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表达党组织对科技骨干的关心与爱护,进而将其紧密团结在组织的周围,所党委责成党委办公室,协助“海归”科技人才办理归侨侨眷的认证工作,切实保障其“侨益,并积极做好向上级部门的汇报与推荐工作,以充分发挥我所归侨侨眷在国家层面和院层面的参政议政职能。
2010年,研究所党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研究所连续第六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
此外,研究所在2010年度获得的奖项还有: (一)集体奖——中科院京区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中科院京区党委“党建工作创新”一等奖、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委、中科院京区“优秀妇委会”、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集体等; (二)个人奖——王大成院士荣获中科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徐涛所长当选第三届中科院青联主席、许瑞明研究员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阎锡蕴研究员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工作者”、江涛研究员荣获2010年度第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杨爱敏荣获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进个人、龚海韻荣获中国农工民主党“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梁伟研究员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3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尽管成绩是喜人的,但我们仍然存在着不足及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自觉性、主动性不够,支部及党员间的工作发展不均衡。
研究所17个党支部、两个党总支以及691名党员,在开展党建创新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确实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和典型。
但是因为个别支部和部分党员对开展基层党支部党建创新工作及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上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真正将其转化为加强组织、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故而在实际工作产生了差距。
二是在科技骨干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是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关注;辅导员的工作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是创新文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真正做到关爱、关心职工、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职业生涯,营造和谐奋进的创新氛围。
新的一年,对生物物理研究所来说是跨越发展的关键性一年,也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
研究所党委将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京区党委的直接指导下,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为目标,进一步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打造坚实基础、创建优良条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服务保障功能,为研究所“十二五”良好开局和“创新2020”顺利启动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3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0年度工作总结 中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0年,中共生物物理所党委、纪委按照院党组、京区党委、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纪委十七届四次、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简称《工作规划》);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努力做好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
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教育力度,为提高党员和科研队伍素质、确保知识创新工程和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纪律保证;促进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各项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研究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生物物理所党委、纪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院党组、京区党委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为了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的重大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历史影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所党委制定并认真落实了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计划。

1.组织党员、职工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电子网页等载体及时收听收看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新闻和报道。

2.购买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汇编和党员干部学习辅导材料发给党员干 3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部学习。

3.召开研究所党委会议,认真学习院党组、京区党委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届
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根据要求,结合我所实际,对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时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4.召开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会,传达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和党委的安排和部署,强调了各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
要求各党总支、各党支部、各职能部门,务必结合研究所的战略路线和科技创新工作实际,结合各党支部自身特点,以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积极探索结合研究所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发挥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在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中,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研究所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以实际行动和丰硕创新成果迎接建党90周年。

5.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每次中心组学习,都安排两位中心组成员重点发言。
2010年10月28日下午所党委在小报告厅举行中心组学习,中心组成员、所长助理、各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中层管理干部应邀参加了学习。
杨星科书记主持会议并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上的讲话”的主要精神;他强调指出,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务实恳切,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方向和方法。
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社会区域发展,积极谋划研究所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
在研究所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构建我国普惠健康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前瞻性作用;同时保障研究所全体职工和研究生在研究所的持续发展中得到实惠。

6.研究所纪委组织纪委委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社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7.在所网上开辟学习专栏,刊登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的有关资料和学习体会,引导大家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学习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8.组织编写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在所《动态》上刊登。
3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二、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
四、五次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 工作会议以及院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十七届四次、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所纪委组织全体纪委委员学习了中央纪委第
四、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及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十七届
四、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贺国强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精神,并认真地组织落实。
同时把中央纪委第
四、五次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领导讲话、有关评论等相关内容登在了所务公开网上,供全所职工学习和贯彻。

三、贯彻落实院党组文件,加强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 研究所贯彻执行了院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
研究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生物物理所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五名纪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龚为民同志兼任纪委书记,潘峰同志任纪委副书记(专职),王海龙、陈长杰、陈更道同志为纪委委员。
2010年,研究所党委利用基层党支部调整契机,明确了各支部负责纪检工作的支委,进一步加强了纪检工作的队伍建设。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 2010年,研究所党政领导认真执行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所长、党委书记与副所长、各部门负责人(处长、室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平台主任、课题组长)签订了《学风、廉洁自律与廉政建设责任书》96份,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了研究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了较好地落实,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努力贯彻反腐败十六字方针,认真落实《工作规划》 研究所党委、纪委认真执行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科生发党字〔2008〕11号),努力搞好研究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3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2010年,研究所各级领导认真执行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
没有发现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问题;没有发现领导干部“跑官”、“要官”问题;没有出现领导干部放任、纵容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问题;没有出现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问题;没有发现党员和干部参加赌博;没有出现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没有出现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以权谋私的问题;认真执行了“三谈两述”和询问质询制度,没有违反党纪、政纪、国法和规章制度的现象发生。
(二)认真组织民主生活会 为了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正常进行,研究所党政领导严格执行《生物物理研究所党政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为了开好研究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找出研究所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办法,扎实地推进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完善和落实,所纪委、党委、所务会开通了电子邮箱,所纪委设立了意见箱,组织召开了由科研、管理、研究生、离退休人员、民主党派、无党派等代表和纪委委员30余人参加的征集意见座谈会。
共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条(座谈会19条、电子邮箱1条),及时地发到每位所领导的邮箱中,供所领导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照检查、分析、处理之用,为开好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填入了《建议、意见、质询处理情况检查表》,按部门职责发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邮箱中,供各部门制定并落实处理措施和答复群众,以及所监督检查小组监督检查之用。
2010年11月19日,党政领导班子在研究所小报告厅召开了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党政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及研究生总支和离退休总支书记参加了会议,北京分院院长助理、京区党委组织部部长肖建春同志,京区党委协作一片组织员李利军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主持。
杨书记指出,本次民主生活会是在“创新三期”即将结束,“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针对向广大职工群众征求的意见,特别是结合研究所新时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是各主管所领导,结合自己主管工作,围绕“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梳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形成共识;并深入讨论,谋求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接着,各位领导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认真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围绕“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梳理了下一步的工作思 3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路和工作重点。
京区党委组织部长肖建春同志感到很受教育和启发,认为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本次民主生活会开得很成功,群众意见征集很全面也很深刻,领导班子成员十分重视、认真准备,会上既谈认识也谈举措,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团结的氛围十分浓厚;而且通过本次会议统一了思想、达成共识并形成了重要思路,为更好的规划和实施“创新2020”奠定了思想基础。
民主生活会为研究所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文化创新建设和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完善和落实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三)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情况 研究所党委、纪委认真对待、及时处理群众的信访,努力化解矛盾,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本着认真调查、认真处理,澄清事实,保护好人、严惩恶人,努力为研究所的和谐、稳定作贡献的原则,及时地处理了群众的信访和举报。
2010年接待、处理信访、举报3起,及时地组织力量对信访反映的问题开展调查,给出了调查处理意见。
按时填报了研究所信访举报、案件情况等统计报表。
没有发现违反党纪、政纪的现象;没有发生腐败案件。
(四)开展所务公开,做好信息沟通 为了更好地做好群众监督工作,研究所认真执行《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务公开工作条例》和《生物物理研究所会议制度》,利用研究所《动态》、所务公开网、公告栏、所领导接待日、所长信箱、沟通会等多种渠道,进行所务公开和交流沟通活动,使全所员工及时、清楚地了解到了研究所的状态、发展和各项重大事宜。
尤其是所务公开网,无论从学术、科研、管理,还是宣传教育、各种事项通知,都能及时、准确地在相关栏目中发布,起到了良好的沟通、监督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审计工作 2010年,国家对我所承担的863、973课题进行了专项课题审计。
(六)专项治理工作 2010年,研究所开展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两项专项治理工作。
成立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治理工作小组,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邮箱,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做到了任务分工,责任落实。

1.“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发出了研究所《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拟定并组织实 3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施了治理“小金库”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开展了自查自纠和回头看活动;起草并按时上报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工作简报》及相关报表。

2.基建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组织了基建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会议,学习了基建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文件资料,研讨了自查自纠工作;起草并发出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制定并组织实施了研究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计划;按时上报了研究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和相关报表等工作。
(七)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源头预防 研究所党委、纪委及时组织学习、宣传和落实中央、中央纪委和院有关党风廉政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使大家及时了解中央、国家和院的有关精神,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
利用本所的信息网络技术,开设了反腐倡廉专栏,并及时补充了相关内容;所党委、纪委还组织了专题报告会、培训班、警示教育、案例教育、参观展览和监狱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提高职工、党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1.利用所务公开网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2010年在所务公开网上刊登领导讲话、警示案例、评论、报导、有关通知等相关内容共43篇(警示案例6篇、相关规章制度11个、领导讲话4篇、有关通知9个、有关报道13篇),及时补充反腐倡廉专栏内容。
供所内职工、党员和干部们学习,以便警钟长鸣。

2.组织听取案例专题报告组织了所财务、基建、资产、科技、所地合作处领导和相关人员、纪委委员、在职党支部纪检委员等听取了北京分院在研究所报告厅举办的京区案例专题报告;与遗传所纪委一起组织协作一片反腐倡廉建设专题报告会,邀请了院监审局领导郭建军副局长作“职务犯罪案例与分析”反腐倡廉建设专题报告。

3.组织参观司法部燕城监狱组织了所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课题组长、机关处级以上干部30余人参观了司法部燕城监狱,接受警示教育。

4.组织参观“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所党委、纪委和机关党支部联合组织了机关党员、中层以上党员干部、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参观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军博举办的“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
3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5.组织学习《廉政准则》和答卷活动研究所党委、纪委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简称《廉政准则》)的通知”,并将《廉政准则》挂到所务公开网上,供全所职工、干部学习和执行。
组织本所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各部门副处及以上干部、研究中心副主任及以上干部、所领导班子成员、所党委委员、所纪委委员)共37人开展了《廉政准则》学习答卷活动,37份答卷按时上交到院京区纪委。
通过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学习文件、听取专题报告、参观监狱和犯罪展览、以及答卷等活动,使大家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在思想上受到了净化和洗涤;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思想上构筑了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增强了管理骨干、科研骨干和党员干部自身的拒腐防变能力;提高了大家恪尽职守、勤政廉政、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加深了大家对研究所反腐倡廉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了研究所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强化了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等有关规定的自觉性,促进了研究所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到了警钟长鸣,起到了保护大家、提醒大家、教育大家、防微杜渐、永葆清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科学家和优秀的管理者的目的,实现了统一思想,提升素质和执行能力,做到了关口前移,为研究所又好又快、和谐稳定地发展和顺利实施“创新2020”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八)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规范采购流程,避免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等重要领域中出现腐败问题,研究所成立了大型仪器设备采购领导小组,凡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经过采购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采购领导小组由主管所领导、纪委委员、专家和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成立了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为组长的研究所基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所的基建工作(包括所园区和怀柔两个项目)。
协助所务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有问题及时提出,尽快改正,一定要做出精品;同时也要有引领、宣传的作用,要负责向科研人员宣传、解释基建工作的特点、特色,让科研人员充分理解基建工作的难度。
凡重大问题均需向基建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经讨论报所务会决策,从机制上保证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2010年,所纪委参加了工程建设项目和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等招投标会议, 3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对其过程进行了现场监督,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研究所聘用的管理支撑人员、研究人员、应届毕业生等均按有关制度进行了 选拔招聘;职工晋职晋级工作都按有关规定进行了评聘和公示,实现了用人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计算机、办公家具、汽车等物品的采购中,研究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施政府采购。
(九)其它工作 在今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财务资产处处长向大会报告了研究所财务的收支情况;工会、职代会在会前征集了代表提案,并于会中和会后进行了反馈;人教处按时对领导干部进行了收入登记;纪委按时填写、上报了生物物理所按季度上报的违纪违法案件等统计报表和上半年、下半年的《党风廉政工作情况统计表》以及信访举报、违纪违法案件处理等各种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理论研究 (一)组织纪委例会 2010年,所纪委组织召开了纪委会议4次,研究工作、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学习贯彻中央、中央纪委、院和分院有关党风廉政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并将重要文件挂在所网,供大家学习和执行。
(二)组织开展了反腐倡廉理论研讨 组织所纪委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开展了反腐倡廉理论研讨,拟编反腐倡廉理论研讨印论文集。
(三)参加培训交流会 积极组织参加院、分院、协作一片和所党委组织的相关会议、培训等活动。
潘峰、陈长杰同志参加了研究所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北京分院纪监审工作培训交流会;参加了京区党建纪检工作交流会,在会上作了《加强教育监督,做好预防保护》报告,并获党建工作鼓励奖。
通过会议、交流、研讨、培训和自学,提高了纪委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努力做好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激发了纪委委员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贴心人的热情;加强了纪检队伍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2010年,院清风网登载所纪委稿件5篇,加强了纪监审工作的沟通交流,提高了研究所的影响力。
3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2010年,研究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发生任何案件。
我们坚信,生物物理所在所党委、所务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一定会用辉煌的业绩续写生物物理所崭新、灿烂的历史;研究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奋进,创新跨越,为顺利实施“创新2020”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生物物理所建设成和谐、美好、国际一流的研究所而努力奋斗! 4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融入中心凝聚力量促发展,发挥作用营造和谐做实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0年度工会工作总结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会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战略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布局和实施“创新2020”关键之年。
研究所工会在所党委和院工会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技创新、建设职工之家为载体,围绕中心促发展,营造和谐做实事,为研究所发展和建立和谐研究所发挥了工会组织的作用。
2010年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一)学习研讨 “创新2020”是2010年的工作主题。
职代会常设主席团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了路甬祥院长作的“实施‘创新2020’,引领中国科技跨越发展”报告,委员们在深入理解、领会“创新2020”战略意义、总体目标、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找差距、谋发展、议措施、明确责任。
委员们一致认为,工会职代会工作要主动适应实施“创新2020”的新形势,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带领职工为研究所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通报机制 每季度召开一次职代会常设主席团例会,由党委书记通报院和研究所工作重点、思路,就研究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分析讨论职工的呼声和建议,使研究所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有效保障,主人翁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根据职代会关于“重视职工带薪休假权,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建议,研究所提交了《关于建立研究组长疗休养制度的若干规定》和《关于执行国家和院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若干规定》,经过职代会的审议,进一步完善了“规定”的内容,职代会的建议在文件中都得以体现。
(三)关心和支持职工的成长进步,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关心职工的职业发展,提高职工生存的优势和本领,是工会的服务研究所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职工的成长需求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的获取和岗位技能的提高。
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所制定出台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继续教 4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育与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经过职代会常设主席团和基层分会多方携手多层面的征求意见,于今年4月正式出台。
管理办法的实施,鼓励职工干事创业、岗位成才,而且使职工感受到研究所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对研究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创先争优,突出特色重实效 “党有号召,群有行动”。
根据京区党委和所党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我所工会工作实际,制订了所工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提出了“推动创新,促进发展,在发挥主人翁作用上创先争优”:以召开2010年职代会为载体,号召全所职工为“十二五”和“创新2020”建言献策“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增强研究所凝聚力上创先争优”:积极反映职工意愿,提出政策建议和主张;“帮扶解困,关爱职工,在促和谐研究所建设上创先争优”:竭诚为职工服务,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为载体,让需要帮的困难职工“应帮尽帮”;“履行工会职能,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上创先争优”: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在提高工会工作活力上创先争优”争创先进职工之家,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
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分会、脑与认知分会、机关分会被评为“先进分会”。
(五)参观实践活动 2010年组织工会干部利用高温弹性假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参观革命老区西柏坡,实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深感受到肩上的一份责任,表示一定要弘扬西柏坡精神,加倍努力工作,为研究所的发展和“创新2020”多作贡献。

二、创新机制,完善体系,在强化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一)完善运行机制,保障职代会作用的发挥 在职代会闭幕期间,充分发挥常设主席团的作用,委员们积极履行职责,在例会前广泛征求职工的建议,提出了多项关于研究所科研、管理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如:关于蛋白质楼设施维护问题、关于重大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如何运作的建议、关于研究所重要通知多渠道发布的建议等等。
职代会常设主席对建议涉及到的部门都提出具体的办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建议得到落实;参与了职工职称评定,有效地发挥了职代会的作用。
(二)召开2010年度职工代表大会 11月24日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发挥民主,凝聚力量,建言献策‘十二五’,实现研究所跨越发展”。
职工代表57人出席了大会。
会议分别由所党委书记、工会职代会主席杨星科和工会职代会副主席阎锡蕴主持。
会 4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议听取了徐涛所长代表所领导作的“生物物理研究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工会职代会常务副主席付素香作的“融入中心凝聚力量促发展,发挥作用营造和谐做实事”工会职代会2010年工作报告;财务资产处处长程亚利作了2010年资产财务报告;提案工作组组长刘缨做了提案落实及提案征集工作报告以及综合处处长陈长杰、人力资源处处长贡集勋、安保办负责人王海龙分别就提案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大会解答;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陈芳作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帮困送温暖工作暂行办法》修订的说明;代表们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帮困送温暖工作暂行办法》。
杨星科书记作了大会总结。
(三)为领导了解民意,搭建与群众沟通平台 为所领导班子了解民意,增加职工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坚持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制度。
通过领导接待日,既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的诉求,同时又有效地处理和化解矛盾。
特别是通过与领导面对面的交流,职工疏解了心理困惑,问题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维护了研究所的稳定。
本年度到目前我们共接待来访人员十五人次,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化解了群众的矛盾,通过与领导的沟通,可以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
(四)发挥人事调解委员会的预防疏导作用,柔性处理人事争议 2010年,所人事调节委员会接到一起因“退休工资起始执行日期”问题引发争议的案件。
接到诉求调解案件后,委员会依照人事争议实施细则,随即细致有效地开展工作,与当事人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会同人力资源处查阅了大量的国家有关文件,并且为当事人提供了国家政策文件,一同学习和解读文件的精神,使问题平和解决。
(五)顺利通过职工之家验收 生物物理所工会早在199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工会授予的“合格职工之家”称号,1997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授予的“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职工之家的复验,是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
为此,研究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杨星科为组长的复验“合格职工之家”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会,对复验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
所工会认真筹划、充分准备,126位职工代表填写了《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会合格职工之家考核量化表》,满意率为94.99%;12位工会职代会联合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自评,满意率为94.45%。
5月12日我所以90.8分的优秀成绩,顺利通过了院工会职工之家考核组的考核验收。

三、营造氛围,凝聚职工,在促进创新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以活动促工作是工会组织的优势所在。
在所党委领导下,工会注重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站在推进研究所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度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变单一活 4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动为多样、沉闷为活跃,开展的系列活动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先进文化理念的培育,在寓教于乐活动中,展现了“协作、创新、责任、奉献”研究所文化,达到了“团结合作、传播和谐、凝聚力量、愉悦身心”的效果。
(一)研究所层面的活动 一年来,所工会结合研究所的实际,根据职工的需求,先后组织了十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累计共有2300多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

1.组织了以“我参与、我健康”为主题的环所长跑。

2.组织了以“你跳我跳大家跳”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月集体跳绳活动。

3.举办了以“科学家眼中看世界”为主题的摄影展。

4.举办了以“同庆昨日的辉煌,迎接美好的明天”为主题的2010新春团拜会。

5.组织了以“庆中秋、迎国庆”为主题的拔河比赛。

6.组织了以“亲近自然收获快乐”为主题的秋游采摘。

7.开展了“关爱职工健康,提升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全所性的紧急疏散和行进中接、甩水龙带灭火实地演练活动。

8.协会活动:成立了武术健身和摄影协会;举办了太极拳、网球培训,登山,垂钓等。
(二)院层面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院工会院体协的各项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展示了研究所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的精神风貌:中央国家机关职工第三届运动会太极拳表演任务;网球女子双打第四名;京区第十八届职工游泳比赛获两银,两铜,一个第四;科学院足协杯比赛第五名;第三届“科学杯”武术太极拳比赛,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32式太极剑第一名,42式太极拳第三名。

四、送温暖,献爱心,在构建和谐科研所中发挥作用 切实解决职工困难,为职工办实事、送温暖,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具体体现。
(一)以小促大,彰显工会组织的温暖 面对职工子女入学入托入学人数的增加,所工会广开渠道想办法,最大限度地解决职工的难题,办实事。
今年解决了7名入托,升入中关村中学的5名;为16名科研骨干建立了“绿色就诊卡”,组织32位研究员进行了专项体检;配合院工会、北京分院组织了科研骨干和优秀职工疗养;开展和谐关爱活动送温暖,职工、离退休人员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共慰问30多人次,慰问金1.5万元,积极争取院工会的支持8000元;开展“生日送祝福开心工作每一天”活动,设计精美生日贺卡,表达对职工的关爱,展现研究所追求卓越文化、推行人文关怀,小小贺卡使人心融合。
4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二)以我之爱,暖人之心 在玉树、舟曲发生灾害的时候,工会联合党办等,组织职工、离退休人员、研究生1200多人次,为灾区捐款148962.7元。
六、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研究所工会将根据院工会和所党委统一部署,落实相关职责做好工会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会工作 重点加强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工会十五大文件精神和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相关精神的学习,提高大家对国家、科学院“十二五”工作重点的把握和全局意识的增强,以便更好的参与研究所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
(二)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切实维持职工利益 支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证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先征求职工意见,再提请职代会审议,职代会的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研究所发展的积极性,形成职工与研究所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融入中心工作,以党建带工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开展“履行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弘扬时代精神,学习身边榜样,引导职工为“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和“创新2020”的多做贡献。
在建党90周年之际,开展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的系列活动。
(四)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 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把帮助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会的重要任务,坚持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五)围绕研究所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职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组织开展新颖、具有时代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强活动项目,拓展体育活动的领域,满足群众对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
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职工、凝聚职工,推动研究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六)搞好工会自身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提升工会干部的学习力、调研力、创新力、执行力,使工会干部综合素质上有新 4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提高。
针对工会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切实解决几个工会面临的、对现实工作有促进问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和“创新2020”战略目标的启动之年,也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我们第七届工会第六届职代会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推动我所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通过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一流研究所而努力奋斗。
4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组织机构 4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国科学所长院 组织机构网络图 国 家 (重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 点 )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 验 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 室 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研 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究 学 中心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术 委员 感染与免疫科学研究中心 会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心 综合处科学技术处 学位职人力资源处 委员 能部 研究生部 会门财务资产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所地合作处 国 基建办公室 际 顾 问委支撑科学研究平台 员会机构图书信息室 学会期刊联合办公室 4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机构设置 所领导 所长:徐涛党委书记:杨星科副所长:赫荣乔 龚为民(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瑞明 朱美玉 管理部门 综合处处长:陈长杰综合处副处长:韩子寅(兼党办主任)(2010年10月调离)科技处处长:孙命人力资源处长:贡集勋研究生部主任:刘勤瑞财务资产处处长:程亚利财务资产处副处长:韩玉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蕾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夏小科所地合作处处长:董先智所地合作处副处长:栾贵波基建办公室主任:杨爱敏基建办公室副主任:陈爱军 支撑部门
1.学术支撑部门图书信息室主任:向桂林学会期刊联合办公室主任:魏舜仪学会期刊联合办公室副主任:王海群
2.技术支撑部门科学研究平台主任:王翔科学研究平台副主任:李雪梅 4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科研机构
1.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许瑞明
2.国家重点实验室
(1)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梁栋材院士杨福愉院士主任:徐涛副主任:龚为民阎锡蕴唐宏
(2)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霖副主任:赫荣乔(常务)傅小兰卓彦
3.研究中心
(1)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龚为民
(2)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赫荣乔副主任:卓彦刘力
(3)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徐涛副主任:陈畅
(4)感染与免疫学研究中心主任:唐宏副主任:范祖森都培双王福生
(5)脑成像研究中心主任:陈霖副主任:卓彦 50 (20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所学术机构和其他组织 所国际顾问委员会 主席:RobertHuber(UniversitätRegensburg,Germany)联合主席:ErwinNeher(Max-Planck-InstitutfürbiophysikalischeChemie,Germany)委员:MichaelG.Rossmann(PurdueUniversity,USA)JackJohnson(TheScrippsResearchInstitute,USA)Bi-ChengWang(Universityofia,USA)JohannesFrederikGerardusVliegenthart(BijvoetCenterforBiomolecularResearch,Netherlands)BrianMatthews(UniversityofOregon,USA)DavidStuart(UniversityofOxford)LouiseN.Johnson(UniversityofOxford)NeilIsaacs(UniversityofGlasgow) 所学术委员会 顾问:梁栋材杨福愉主任:饶子和副主任:徐涛(常务)龚为民秦志海委员:(姓名以拼音字母为序)常文瑞陈霖范祖森高光侠赫荣乔何士刚姬广聚梁伟饶子和孙命唐宏王大成徐涛阎锡蕴张先恩卓彦 秘书:孙命 龚为民刘力王晋辉 郭爱克刘志杰王志新 杭海英秦志海王志珍 5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所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010) 主任:徐涛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大成王志珍孙命高光侠龚为民赫荣乔秘书:孙命 陈霖 徐涛 秦志海 学术委员会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 主任:龚为民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翔孙飞刘力刘志杰杭海英唐捷龚为民蒋太交秘书:王翔 李雪梅杨福全卓彦 学术委员会学术交流与合作委员会 主任:何士刚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跃王天宇王晋辉邓红雨刘力孙飞江涛何士刚陈畅杭海英范祖森柯莎夏小科焦仁杰秘书:王天宇 学术委员会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 主任:徐涛副主任:秦志海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毅王海龙王盛典范祖森唐宏唐捷 邓红雨姬广聚 杨运国徐涛 陈畅秦志海 杭海英都培双 5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焦仁杰董先智秘书:董先智 (2010) 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分会 主任:田勇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毅王盛典邓红雨杭海英郝俊峰徐涛唐宏唐捷都培双姬广聚秦志海焦仁杰秘书:郝俊峰 所学位委员会 主任:王大成副主任:刘力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志珍王晋辉许瑞明卓彦杭海英唐宏阎锡蕴龚为民赫荣乔秘书:刘勤瑞 何士刚杨星科陈畅陈润生徐涛秦志海高光侠常文瑞 所教育委员会 主任:陈润生副主任:刘力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刘勤瑞孙飞毕利军江涛卓彦杭海英范祖森袁增强蒋太交秘书:熊勤 杨星科高光侠 陈畅曹敏 陈长杰龚为民 5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所人才推荐委员会 (2010) 主任:徐涛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志珍王大成孙命刘力陈润生许瑞明何士刚高光侠唐宏夏小科秦志海常文瑞龚为民赫荣乔 所安全委员会 主任:朱美玉副主任:王海龙(常务)、陈长杰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丽王翔王海龙都培双聂建国薛艳红 刘勤瑞 朱美玉 陈长杰 林亚静 所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龚为民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文荣王秀桂王柳叶贡集勋陈长杰龚为民程亚利韩子寅(2010年10月调离)董仁杰樊蓉 所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主任:杨星科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丽王海龙付素香孙命刘缨贡集勋陈长杰韩子寅(2010年10月调离) 5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党群系统 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八届委员会 党委书记:杨星科 党委副书记:龚为民 委 员:赫荣乔吴乐斌刘力仓怀兴陈畅 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纪委书记:龚为民 纪委副书记:潘峰 委 员:王海龙陈长杰陈更道 基层支部建设 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17个党支部。
离退休总支和研究生党总支各1个,离退休党支部4个,研究生党支部4个,研究中心党支部5个,公司党支部2个(含后勤公司),管理支撑党支部2个。
5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党支部名称 离退休党总支离休党支部退休中关村南区党支部退休中关村北区党支部退休北郊党支部研究生党总支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感染与免疫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支部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党支部感染与免疫学研究中心党支部脑成像研究中心党支部机关党支部支撑党支部中生-百奥党支部百欣后勤党支部 (2010) 党总支、党支部书记 董仁杰上官轩王秀桂任振华侯振芳刘勤瑞邓锴肖腾飞叶昌青陈俊毕利军薛艳红马丽唐宏周馨(副书记)陈长杰蒋希萍姚萍陈更道 5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七届工会、第六届职代会联合委员会 主席:杨星科副主席:付素香阎锡蕴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丽刘缨师晓栋李雪梅陈芳陈畅龚海韻韩毅 龚为民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六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主任:陈芳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江涛陈长杰都培双 韩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基层分会 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分会 主席:林亚静委员:钟文敏黄峰安晓敏张英 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分会 主席:薛艳红委员:陆敬泽梁雪红郝宁黄浩龙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分会 主席:马丽委员:刘缨王倩黄美燕龚海韻 感染与免疫科学研究中心分会 主席:都培双委员:刘娜师晓栋于海生杨冬玲 脑成像研究中心分会 主席:周馨委员:王波罗欢 5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科学研究平台分会 主席:韩毅委员:史想谢振声王娅赵旭东 中生-百奥公司分会 主席:李淑华委员:李巍何书钊郭燕英洪杰 百欣公司分会 主席:祁小燕委员:陈芳车京生 机关分会 主席:曾慧委员:王柳叶王华付素香陈长杰 (201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八届委员会 书记:曹敏副书记:翟涛龙宇飞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邓锴刘开力汪会盛熊勤生物物理所团委下设团支部七个:职工团支部一个;学生团支部六个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年联合会 名誉主席:徐涛主席:孙飞副主席:毕利军汪会盛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娅冯巍孙飞孙哲张树利汪会盛李岩李国红黄峰蔡潭溪翟涛樊勇 孙晶宋婀莉 毕利军周馨 朱明昭娄继忠 张文河袁增强 5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妇女委员会 主任:陈畅副主任:林亚静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史想马丽王柳叶 杨冬玲 陈伟女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 主席:郑朋常务副主席:王丹副主席:王宏张子剑鲁扬秘书处:苗君叶干事:肖李凌子学术部:部长:卢长征干事:王志峰昌艳任锦启宣传部:部长:富炜琦干事:虞梅芳苏涛生活部:部长:宋先强干事:强敏文艺部:部长:王平干事:官小涛吴慧文体育部:部长:胡浩干事:周腾许翔付晶鹏李朴外联部:部长:王璐干事:陈艳李凤武 5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所参股公司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吴乐斌总裁:吴乐斌 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吴乐斌总经理:侯全民 北京百川飞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吴乐斌总经理:王琳 中生百欣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王海龙总经理:聂建国 (2010) 6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科研成果 6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鉴 (2010) 科研成果和重要进展
一、重大科研成果或进展
1.

标签: #烟雾 #文件 #文件 #文件 #隐藏文件 #虚线 #本田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