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保障稳价格有支撑,责任编辑:向炯/校对:陈璐/组版:陈红

货源 1
ANSHUNDAILY 经济 52022年4月29日星期
“粮袋子”有保障稳价格有支撑 ——透视新形势下的中国粮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王立彬魏玉坤 受疫情防控、俄乌冲突、农资涨价、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粮袋子”问题广受关注。
我国粮食生产供销形势如何,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影响几何,百姓口粮价格能否稳得住?记者日前采访权威部门,近距离透视新形势下的中国粮。
稳面积提产能:“粮袋子”有保障 谷雨节气,正值关键农时。
农民和农技人员在田间忙碌,抓紧防控小麦病虫害和春耕春播。
在农业大省吉林,尽管由于疫情管控,3月备春耕进度放慢,但经过多方努力,水稻育秧接近尾声,前期耽误的进度基本抢回来了。
放眼世界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俄乌冲突给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住粮食“压舱石”极为重要。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不少新情况: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夏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
一,对于稳定预期意义重大。
受去年秋汛影响,1.1亿亩冬小麦晚播,占总面积三分之
一,一些地方反映苗情是“历年来最复杂的”。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几个月来,通过各地各部门加强保障和农民辛勤耕耘,目前冬小麦
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丰收有了来之不易的基础。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
我国明确今年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菜。
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推高今年种粮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气象预测,旱涝形势需要高度重视。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 国粮”。
围绕粮食安全,我国提出确保2022 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聚焦关键环节全面部署—— 调动重农抓粮和种粮积极性。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考核。
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
很多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市长,下基层搞调研、查苗情。
国家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全国主产省820多个主产县。
中央财政安排下拨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逐个品种抓牢抓好。
我国先后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逐个品种部署。
农业农村部派出100多名机关干部和200名技术人员,包省包片下沉一线,并开通热线电话解决农民实际困难。
相关部门印发工作导则,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春争日,夏争时。
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
目前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28.8%,其中,早稻栽插过九成、春小麦播种过七成、薯类过五成、春玉米近三成、大豆过一成,进度均略快于上年。
潘文博表示,现在距小麦大面积收获约有40天,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监测预警,指导各地抓好中后期麦田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措施,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口粮自给有保障: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 田间生产在努力,百姓餐桌有保障,仓储物流是关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 莉华表示,我国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丰收,加上库存充裕,进口主要是一些调剂品种,两大口粮自给有保障。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仓满廪实外,我国粮油加工能力很强,如果按每人每天吃1斤粮测算,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2天。
口粮绝对安全之外,其他粮食作物呢?大豆和玉米是我国粮食进口主要品种。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消费。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千方百计稳定玉米生产,要以南补北、以单产补面积、以建设补短板,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目前,2021年收获秋粮的收购接近尾声。
截至20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81亿吨。
今年以来,全国累计销售政策性粮食1190万吨,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
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平稳,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
据了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库存较为充足,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已建立,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52983个。
各地创新物流运输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良好态势,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国家粮食和储备系统将强 化市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加大对重点地区、品种和时段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有关问题,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关注输入性因素:稳价仍有较好支撑 近段时间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1%。
小麦、玉米价格环比上涨超过19%,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攀升至1990年以来最高点。
去年我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近三成来自乌克兰。
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带动国内部分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3月涨幅略有扩大,升至2%。
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涨幅虽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但低于国内3%左右的预期目标。
粮价为百价之基。
专家认为,尽管存在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价格仍总体保持稳定。
从走势看,中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持粮价总体稳定仍有较好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
有关部门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
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农资市场形势,推动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发挥储备调节作用,畅通运输配送通道,切实服务好春耕农业生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陈萍说。
商新华社北京
4 务全月28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8 部力日说,针对近期疫情 :多点散发情况,商务 保部加大跨区域货源组织力度,进一步加 障强防疫保供工作,强化联保联供机制,全 受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生活必需品市 疫场供应。
高峰在商务部 情当天召开的网上例 行新闻发布会上 影说,商务部强化联 保联供机制对疫情 响防控重点地区“多 方帮一方”的作用, 地加大生活物资调运 力度,保障货源供 区应稳定。
截至4月 27日,内蒙古、辽 生宁、浙江、福建等12 省份累计供应上海 活蔬菜27808吨,米面 850吨,肉蛋500 必吨,方便面6180吨。
此外,针对疫情 需防控重点地区,每日 调度周边省份大型 品农产品批发市场鲜 活农产品交易量和 市可调运总量,协调帮 助当地主要保供商 场贸企业与大型农产 品批发市场建立“点 供对点”定向对接关 系,按照需要及时组 应织跨区域调运,保障 生活必需品总量供应充足。
“近期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时段性集中采购现象,我们与地方建立了24小时沟通协调机制,指导地方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预案,提高市场监测频次,畅通生活必需品调运渠道,组织批发市场、商超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大补货力度,切实保障市场货源供应。
”高峰说。
针对“五一”假期市场情况,高峰介绍,商务部已部署各地稳步开展节日市场保供工作,推动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紧密合作,根据节日消费的特点加大生活必需品备货量。
同时推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在做好重点场所和人员疫情防控前提下,让兜底民生保障的供应网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出尽出,保障“末端配送”顺畅到位,满足群众节日期间生活需求。
沈阳: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严防疫保生产 4月28日拍摄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随着沈阳本轮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沈阳 市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保障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保质保量完成国内外订单。
□据新华社 提待遇、畅通道“,新八级工”来了!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上世纪50年代的“八级工”制度,曾是广大工人收入和地位的保障。
如今,我国将实施新的“八级工”制度,即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职业技能等级之下补设学徒工,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并建立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这是人社部近日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作出的最新部署。
“此举主要是为了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提高其待遇水平。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老‘八级工’的翻版,而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构新的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以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技能等级的增减调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 密相连。
“天花板”“隐形门”问题。
评价结果与 1956年设立的老“八级工”制度,工资薪酬联系不够紧密,使得技能水平 按照国家工资制度改革要求,从一级到在工资薪酬中得不到很好体现。
这些 八级将技能等级和工资水平相对应,曾都不适应当前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 在激发工人积极性、确保按劳分配等方的需要。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此次试行意见在健全技能岗 改革开放后,工资开始更多体现绩位等级设置、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 效,跟技能水平关联度不再紧密。
同时道的同时,还要求引导用人单位将职业 为了弥补“文革”期间职业教育的缺失,技能等级作为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 国家对工人进行大规模技能培训,而八要参考,通过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 级工的区分度并不明显,因此被压缩为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根据职业技 初中高三个等级。
能等级设置单独的技能津贴等方式,合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产业水平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实现多劳者 提升,国家又在三级基础上增加技师和多得、技高者多得。
高级技师,变成了现行的五级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各行业企 据刘康介绍,现行五级技能等级认业稳妥有序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其中, 定在推动技能人才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特级技师评聘工作将在工程技术领域先 的基础作用。
但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行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
”刘康说, 技能人才短缺的背景下,这一等级设置未来将不断推动改善技能人才职业前 仍不健全,技能人才的发展晋升存在景,吸引更多劳动者加入技能人才队伍。
我国将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作为促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将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及其配套评估指标体系,释放出促进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负责人介绍,示范区遵循自愿申报、自主创建、严格 认定、动态管理、鼓励创新、示范引领的原则,实行动态化管理,强调“能进能出”。
示范区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旨在鼓励、支持、引导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网络经济,要突出示范导向,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
办法规定,通过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进行示范区全流程线上申报、评估、认定、管理、交流,实现创建管理工作标准化、数字化,推动示范区创建管理工作便捷高效。
全国铁路启动五一小长假运输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全国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28日启动,自4月28日至5月5日,为期8天,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00万人次,客流总体处于低位运行。
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期间,铁路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客货运输,科学调度运力资源,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大货运保通 保畅力度,为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各大火车站增设志愿服务人员,保留并完善人工售票窗口,方便老年人和“脱网”旅客现金购票,确保旅客出行便捷。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与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密切配合,对管内贵广高铁、成贵高铁等沿线供电设施和贵阳北站电力设备开展安全检查,确保电力运行稳定可靠。
中消协: 网络平台线上格式条款引发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中消协28日发布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分析。
当前,新型消费纠纷普遍呈现出参与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
其中,网络平台线上格式条款引发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网络平台通过格式条款排除、限制消费者选择诉讼法院的权利等,变相加大消费者维权难度,加重其维权成本。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说。
陈剑表示,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格式条款在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更加普遍,与传统线下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面对面、一对一缔结合同相比,部分网络格式合同在线阅读不易,且暗含各类不公平内容。
从投诉分析来看,有的线上格式合同冗长专业、晦涩难懂、暗藏陷阱;部分网络平台经营者不标明格式合同发布、 变更时间,甚至随意变更核心条款;一些网络平台通过格式条款排除、限制消费者选择诉讼法院的权利等,变相加大消费者维权难度;有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免自身义务和责任,如对预售商品设置超长预售期,同时设置预售商品不退换、预付金不退等不公平格式条款。
此外,网络团购、平台自动续费引发的消费维权纠纷也值得关注。
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小程序设置“社区团购”骗局圈钱跑路。
部分网络平台设置自动续费陷阱,如自动续费扣费前未显著提示、关闭通道难找、免费试用默认开通自动续费等。
据统计,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85358件、同比增长5.26%,解决222487件、投诉解决率77.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251万元。
今年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根据公告附表,原本实施3%、5%或6%最惠国税率的进口煤炭,此次均将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业内人士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通过调整煤炭进口关税,有利于应对近期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促进煤炭进口,强化煤炭保供。
汽油、柴油价格上调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28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 家价格政策。
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先升后降,总体水平较上一调价周期小幅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局面。

标签: #会计 #下载歌曲 #网站 #小说 #烟丝 #楼去 #好用 #最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