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些有营养的书,网络写手平台哪个好

写手 5
文化 周刊 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主编视点︼ 2012年11月30日 周五出版 多读些有营养的书 11月26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发布,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名。
虽然有很多人说没有听过这些网络作家的名字,但从网络作家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来看,其在网络上拥趸并不少。
可也有人很不解,吐槽网络文学的几大硬伤:快餐式文字、模式化结构、平庸的思想。
有网友直言:“这些书如此受欢迎,到底是我审美异常,还是现在的人们读的书有问题?为什么很多作者文笔和情怀打动人心,字句 发人深省,对社会、国家、历史都有自己的见解,却籍籍无名?真的很遗憾这样快餐式文字大行其道。
” 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
这是前一段的一个热议话题,但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不仅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文化学者张颐武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很多人读书有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应用,二是过分消遣,他建议多读些对文化修养有提升、对人生有益的书。
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的城市患上“失忆症” 姻本报记者李芸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机场候机时,喜欢研究机场广告。
这位在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工作了20余年的专家,有时通过广告给城市“号脉”。
“开放的陕西欢迎您”,站在西安机场一块有着摩天大楼剪影的广告牌前,单霁翔说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呀?周秦汉唐历朝历代的古都,积淀了多少历史与文化,就一定要用高耸入云的大楼、用曼哈顿式的建筑来欢迎来宾吗?” “走了几步是泰国航空公司制作的一块‘泰国欢迎您’的广告牌,他们倒是用了传统建 筑、大皇宫欢迎陕西人去他们那‘学历史’。
我觉得非常滑稽。
” 失去记忆的城市 过去十年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十年,城市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提升。
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1200万到1500万农村人口涌进城市。
伴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我国家庭支出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车有房是很多家庭当前的目标。
这样就带来了房地产大开发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处于激情发展中的城市,包括众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性城市,无一例外地以规模化和形式划一的模式,扩展着原有的城市规模。
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圈地、造城,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
一涌而起的大广场、大草坪导致我们的城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形成“千城一面”的景象。
单霁翔给记者展示了十几张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去各地城市调研拍回的照片,“你看,如果不是拍摄者本人,谁能分辨出拍的是哪个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与“大建”并行的是“大拆”,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我国许多地方,在争创国际化大都市、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等豪言壮语的驱动下,城市文脉之根的旧城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纷纷被推倒、拆平,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毫无特色的现代楼宇,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这等于将祖传名画涂改成现代水彩画。
” 当满载着城市记忆的名人故居、寺庙宫观、亭台楼阁等等像建筑垃圾一样被清理出城市后,一座城市便失去了它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其固有的文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这个城市的“根”与“魂”。
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下、车水马龙的道路中,我们如何能寻得那条“回家的小路”,难怪学者熊培云感慨:一座失去记忆的城市,从此淡漠了乡愁。
讲述城市自己的故事 作家冯骥才在《当代知识分子文化良心录》里写道:“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巨变之后,从俄罗斯到东欧诸国都进入了经济开放和开发的时代,但是他们并没有急于改天换地,没有推倒老屋和铲去古街,没有吵着喊着‘让城市亮起来’;相反,他们精心对待这些年久失修、几乎被忘却的历史遗存,一点点把它们从岁月的尘埃里整理出来。
联想到前两年在柏林,我参观过一个专事修复原东德地区历史街区的组织,名叫‘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单是这名字就包含着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无上的虔敬。
” 与强拆相反的是,近两年我国有些城市在建设中开始热捧历史文化遗产,却唯独缺乏“小心翼翼”。
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 千城一面是我们城市的“特色”,你能认出照片中的城市吗? 高楼大厦、都市广场、大型立交桥,我们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奔向“国际化大都市”,急切地想要与国际接轨,却把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抛在了脑后。
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单霁翔说:“城市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是一种进步。
但有的城市却是热衷于建造假古董、造大庙、造高塔、造大佛,还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迁出,把民居改为旅游和娱乐等设施,使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失去了‘生活真实性’。
” 缺乏文化之魂的城市期盼迅速“找回记忆”,但维护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费时费力,而且在短期内难以取得良好的政绩和经济效益,于是干脆以假换真,在城市记忆的载体上建造新的景观。
这种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打着文化旗号的重建,却遭遇了民众和市场的双重否决,不仅沦为民众笑柄,就连游客也不愿走进这些所谓的“汉街”、“宋街”和“明清一条 街”。
单霁翔说:“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 的凝结。
只有个性化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唯一性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他说城市要“讲述自己的故事”,北京的古城、苏州的园林、济南的泉水、杭州的西湖、昆明的滇池,这些才是也永远是城市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依据。
与民众血脉相连的文化 如果只把城市文化当做城市一种经济资源和物质财富,人们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只有视作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人们才会永远地保护它们,以它们为伴。
这个故事单霁翔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但每一次讲述他都按捺不住激动:2004年,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一场百年未遇的洪水冲毁了地坪风雨桥。
就在那时,并无人组织,当地上百名 侗族村民自发跃入洪水,拼死打捞风雨桥构件。
还有村民沿河寻找,走过一座座村寨,三天三夜,从贵州打捞到广西,抢救回了73%以上的构件,风雨桥得以重建。
单霁翔曾问当地老人,为什么村民和风雨桥有那么深的感情,老人说:风雨桥是我们休闲、节庆的场所,是侗族青年行歌坐月、谈情说爱的地方。
我们祖祖辈辈都将守护它当成自己的义务。
老人说:“花桥是我们侗族人生命中的桥,孩子们是唱着‘地坪花桥传万代’的侗族歌长大的。
” 从侗族青年拼死保卫风雨桥就可以看出只有与民众血脉相连的文化,才有恒久的凝聚力。
“同理,城市是大众的城市,属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
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要得到民众的积极认同、支持和参与。
否则,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城市文化难以有价值,难以有发展动力和发展前途。
”单霁翔说。
单霁翔的思与行 姻本报记者李芸 单霁翔又出新书了。
而且这次是一套十本共500余万字的文丛,记录了他自2002年
8 月至2012年1月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的500余次调研、500余次讲话、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思与行”,命名为“思行文丛”。
单霁翔被很多人定义为“学者型官员”,他勤调研、爱思考且笔耕不辍,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数十万字新著诞生。
记者也是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曾听这位“高产”官员分享过自己的读书和写作故事。
单霁翔说自己写书与“出身不好”有关。
2002年单霁翔掌舵国家文物局,但他的专业背景是建筑学,又长年从事城市规划工作。
当时就有一些老专家忧心他专业不对口。
走马上任后,“底气不足”的单霁翔开始走访专家,半年时间里拜访了启功、史树青、王世襄等六七十位大家。
在和专家交流中,单霁翔觉得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大量地读书。
“带着工作中急需研讨的问题,深入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再把学习收获系统地撰写下来,这种‘读书加写作’的方式可以提升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果。
”于是单霁翔每天晚上大约用2至3小时读书与写作。
单霁翔有一项特殊爱好———车上写作。
“只要车轱辘一动,有10分钟的车程,我就会把电脑打开。
”单霁翔的书80%是在车上完成的。
据说某次从西藏的江孜到贡嘎机场翻过4000米雪山,在4个小时车程里,单霁翔只休息了20分钟,其余时间一直在写作。
十年的学习加调研。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曙光说,2012年单霁翔告别国家文物局时,业内人士都说文物系统走了一位干实事的专家。
并有很多同事希望单霁翔将多年来的心得和体会加以梳理,形成著作便于学习交流。
这就是“文化遗产·思行文丛”诞生的背景。
作为文丛的策划者之
一、《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主编金磊说,过去的10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险峻的挑战、迎来巨大发展空间的10年。
这期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含义和范围走向深广,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与机制不断完善,出现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遗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令世界瞩目的新理念。
而这些新理念以及实践在文丛中都有专业的论述。
“更为难得的是,单霁翔有深厚的城市规划背景,他看待文化遗产的视角便不一样,他不把文化遗产当做化石,而是动态地看到其 在中国城市文化发展上的特殊作用。
真切期望该文丛不仅能促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事业,更能成为中国文化大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方法、个案与指南。
”金磊说。
文化微议 姻栏目主持:李西米 航母style走红 随着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顺利着舰,舰载机指挥员下达起飞指令的手势也火了!充满动感的凌空一指被网友戏称为“走你”,成为继骑马晃裆式后最火的招式,各路网友、官博纷纷发出神PS及亲身模仿的喜感图片,微博里充满欢乐!航母style甚至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点评:又见网络狂欢,又领教了网友的有才。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并不尽然吧,航母style走红就是个正面的例子。
万圣书园搬家 11月13日,十年来蓝旗营举头可见的“万圣书园”四个字,拆掉了。
万圣书园又要搬家了。
北京文化地标———万圣书园持一柄薪火坚持了19年,却还是继单向街书店迁址之后,露出了一丝文化生态被现实挤压的窘态。
还好,万圣只是搬家,新老店址相隔只有198步。
但由于整体面积缩水了将近300多平方米,只能以书柜陈列为主,过去读者熟悉的展示平台少了,新店咖啡馆的面积也直接小了四分之
三。
点评:转发万圣老板醒客张的一条微博:“自由、民主、宪政,向东198步———万圣书园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59-1”,以示支持。
七星酒店外形酷似“马桶盖” 近日,浙江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被调侃外形酷似翻起来的“马桶盖”。
酒店方面称:湖州喜来登的指环型形状,主体建筑完美体现出国际化设计理念,建成后还将申报世界十大著名建筑。
中国地标性建筑,难逃网民“毒舌”:从大裤衩、秋装裤、比基尼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戏称为“开瓶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被比作“火锅筷 子”。
或许是物极必反,或许是湖州喜来登的指环型形状确实打动人心,不少网友这次力挺该建筑,甚至拿出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反驳,称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点评:自引发血案的那个馒头后,或许更早,网民就开始了“恶搞”和“解构”的狂欢。
只要适度,其实并无不可。
况且,这也给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工作者提个醒:你们,不是唯一掌握话语权的精英。
“网络小说生成器”为写手捉刀 网上出现了一批所谓“网络小说生成器”,写手只要将小说要素输入,便可轻松获得一篇网文。
譬如写古人的生活,并不需要去查遍古人“起居录”,只要输入笔下古代主人公是男是女,选择性格和习气,便能轻松获得此人物的衣着描写,甚至对话描写。
文字竟古色古香得很,颇有点《红楼梦》的味道。
几年前,因“羊羔体”、“梨花体”等口水诗走红,网络上还出现过“诗歌生成器”。
点评:我们当然知道文学无捷径,网络量产出不了经典。
不过那些习惯走模式化道路、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的创作者们,再不创新,机器都超过你啦! 99.9%的“范曾”的画是假的 近日,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范曾,被聘请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在当天下午为山东大学20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泼墨的世界》的学术报告后,他说“,很多人认为我是个画家,但我画画的时间大概是我读书时间的1/10”。
并说自己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读书。
吃完早饭最多画一个小时的画,然后要么是论道,要么是写作,晚上还常常作诗,到11点多。
范曾说:“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其实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的画,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两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
” 点评:一年365天,一年250张画,也挺高产的。
文化资讯 话剧《大地之光》在中国地质大学公演 本报讯11月27日,作为“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之
一,话剧《大地之光》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演。
《大地之光》以李四光的弥留之际为切入点,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院长杨伦教授在看完该剧后 表示,其中不少细节源于真实而艰苦的地质生活,令人感到亲切。
据介绍“,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由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入选首批支持高校,分别负责排演关于李四光、邓稼先、王选、钱学森和竺可桢等5位科学大师的剧目。
(鲁伟徐燕) 国家京剧院走进中国科大精彩演绎京剧《红娘》 本报讯11月23日,“2012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走进中国科大”活动在中国科技大学大礼堂举行。
来自国家京剧院二团的艺术家们奉献了一场国粹盛宴———京剧《红娘》,近两千名师生观看了演出。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艺术家们精致柔美的扮相、婉转悠扬的唱腔、幽默生动的道白、俏皮形象的做派,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正式演出开始前,国家京剧院二团资深武生贾永全从京剧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个特征,以及京剧的行当、京剧的音乐、京剧脸谱的分类、京剧服装的类型化等方面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京剧的基本知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
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刘爱华) 《探寻大师的轨迹———钱伟长为什么能》出版 本报讯近日,《探寻大师的轨迹———钱伟长为 什么能》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上海 大学钱伟长学院钱伟长教育思想实践丛书”之
一。
该书按照钱伟长校长人生经历的7个关键转 折点,对其人生经历进行划分。
在每一章分析一个 关键转折点,探讨一个个传奇故事能够在钱伟长身 上成为现实的种种原因。
并叙述钱伟长校长感动中 国的原因。
同时,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变化中的上海大 学,了解学校
2011年按大类招生实行的教育改革, 了解刚刚宣告成立的钱伟长学院。
(刘畅) 第十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开幕 本报讯11月22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2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在广州琶洲展馆C区举行。
据悉,今年的中国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有望突破170万吨。
号称“中国茶业第一展”的广州茶博会,一直是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展示风采的舞台。
本届展会规模超过50000平方米,600多家参展企业中,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七成,规模创历年之最。
广州是全国茶叶市场的风向标,是全国茶叶消费以及收藏重地。
本届展商来自中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品囊括了六大茶类几乎所有品种。
其中,来自广东省海丰县的“有记益生茶”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本届茶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朱汉斌) 中科院人才中心举办年会训练营 本报讯11月23日,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 中高级人才部特意策划年会训练营在中科院声学 所DSP大楼顺利开营。
年底将至,年会已经是每个单位文化建设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年会耳目一新、独具特色? 如何让年会摆脱沉闷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如何 提升主持水平,在年会中游刃有余、精彩不断?这场 《年会活动组织策划与主持技巧提升》培训课程,邀 请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关长海来 授课。
关长海是国家职业指导师,从理论上讲解了 一场好的年会应当具备的特点,并从年会的策划、 筹备、组织、现场实施中的各个阶段讲解了年会的 注意事项。
(刘畅)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卓越科学家的工作与创新方法系列研究”丛书 名誉主编:袁仁国主编:李芸编辑:刘畅Tel(押010)82614599E-mail押dushu@

标签: #信誉 #机油 #设计网站 #视频 #看电视 #买书 #正品 #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