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在手中,cute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怎么读

中文翻译 4
http押//www.chaozhoudaily.com 2009年8月7日星期
副刊部主编电话:2356773传真:2265261 责任编辑:陈丽丽实习生:魏蔚邮箱:fkcll@ 今日茶话 夏日斗蚊 流沙 最近搞装修,傍晚带着孩子去监工,谁知才站了十几分钟,见孩子的小脸上、白白的胳膊上鼓起一个个的小红包。
孩子呲牙咧嘴,不停地挠。
过了一会儿,再细看,可不得了。
那些小红包不断膨胀,硬硬的,个个凸了出来,十分恐怖。
真没想到,这里的蚊子如此厉害,于是两人“落荒而逃”,回到家里面对面地进行对数,孩子被叮了二十二口,我被叮了十九口,口口“杀招”。
蚊子真是一种无耻的飞行物。
这大自然的法则一般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可蚊子完全不信这样的“游戏规则”,哪里有肉就往那里叮,以吸到血为最大的目标,不择手段,卑鄙无耻到了极点。
它不分时间,随时可以攻击你,你奈何不了它,也没有什么道理好讲。
打死一只,又来一群,是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流氓态势。
最近看电视里的娱乐新闻,说横店影视城来了40个剧组,但让明星们叫苦不迭的是横店的蚊子,这些流氓蚊子可不管你是身价千万的明星,还是打扫场地的清洁工,见肉就叮,可怜有些女明星,遭受这些“微型轻炸机”的轮番轰炸,个个体无完肤。
这样说起来,蚊子虽然流氓,但“流氓”的对象是众生平等的,这
点,蚊子倒还做得可以。
自古至今,关于驱蚊之法,名类 众多,收集起来,完全可以出本“百科全书”了,但所有的方法都“治标不治本”。
人类与蚊战斗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取得绝对性的胜利,这也大致符合“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抑或是“小人得志”的道理。
两千多年前,《庄子.天运篇》说: “蚊虻无无肤,则通昔(夕)不寐矣。
”晋人傅选还特地写了一篇《蚊赋》,称蚊子 “餐肤体以疗饥,妨农功于南亩,废女工于杼机”,古人说起蚊子,也是深恶痛绝。
蚊帐就是防蚊的发明,《后汉书》载: “黄昌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蚊子实在太多了,只得欠债买顶蚊帐再说。
以前古书上还有记孝行的文章,说父母夜晚被蚊子叮咬,苦不堪言,子女于是卧于床下,让蚊子咬自己,以减轻父母之苦。
这种孝行有点“怪”,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到此打住。
我还看到一则考证,不知是否有依据。
皇帝行走时,总有两把大扇子跟随左右。
有考证说,这原本是夏天给皇帝驱赶蚊虫和清凉用的,扇子当时没有这么大,到了唐朝,逐渐演变成大扇子,作用也不单单是驱蚊,而是成了尊贵与威严的象征。
历时几千年,从帝王到芸芸众生,与蚊子的斗争从野蛮时代走到文明时代。
奇怪的是,人类登上了月球,造起了飞机,发明了核弹和导弹,但斗蚊之法却没有多少进步,不过多了点“蚊香”、“杀虫剂”,这些玩意也是“以毒攻毒”,难免对人体有害。
现在最为环保,最有效果的驱蚊之法,还是沿用上千年的蚊帐。
我突发奇想,如果科学家想出一个办法,让蚊子在这个星球上消失,那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评上一个诺贝尔奖也不为过。
但我惟一的担心就是,蚊子消失之后,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一旦灭了蚊子,导致飞行的小动物发生异变,譬如苍蝇也要咬人了,苍蝇有蚊子的十几倍大,如果它也咬人,那身上的红包包该有多大,那咱们不就惨了。
好日子在手中 石太明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种说法。
我曾过穷日子。
在作知青的时候,常用盐水拌饭吃。
那样的夜,非常漫长。
知青中的坏孩子说,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不由自主,纷纷起立。
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留在家里烧开水吧。
”很惭愧,我就是留下来在家里烧开水的。
不过不是我要求烧开水,是大家认为我偷鸡的技术不够好。
没有过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太难了。
肚子太饿,人就不是人了,是动物了。
除了想吃,几乎想不到别的。
好日子不好过,这是从前没有想到的。
因为什么叫好日子,很难界定。
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呢!别人能够吃到,我不能够吃到,就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好。
你有住房了,那边却竖起了别墅;公共汽车不拥挤了,大路上却跑过一辆辆私人豪华轿车;你开始吃肉了,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你穿得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穿得越少越好;你的工资提高了,有人赚的钱却 是成百上千万。
因此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说:现在的日子真是难过! 好日子是难过得多,好日子弹性太大,物质太多,信息太多,诱惑太多,个人的选择却比穷日子还要少,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而在穷日子里,发自内心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
穷日子固然难过,但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白吃。
原来,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
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修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驰中得来;不烦躁的时候得来,不虚荣的时候得来,不贪婪的时候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
好日子就是在自己的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真叫人难过。
“猪大” 谢楚彬 笔者有一位亲戚,他有意外的惊喜,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跟我说他儿子阿楷如何碰上好机会。
两年前,阿楷中专毕业后,到人才市场应聘,被一家公司聘上,后来老板送他去进修英语,现在已成了公司的外贸部主任,老板还把一辆退换了的小车送给他。
许多新聘入的本科生,无不连连叹羡。
其实,阿楷如此走红,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那天面试,时值酷暑,老板办公室四面墙的壁头扇呼呼地转。
面试完毕,老板宣布“等待通知”后,就离开办公室。
一见老板离开,一起面试的几个本科生也悠闲地离开,只有阿楷见几台壁头扇仍呼呼转太可惜,便一台一台拉线关闭,使风扇停止转动。
刚在这时,老板折回,见这情景,露出笑容,问阿楷叫什么名字。
一星期后,阿楷就被这家公司聘用了。
按我这位亲戚说的,儿子像他一样老实巴交,不惜力,不讲代价,猪 大。
猪大,字面的直观意思是:没有非分的念头,只一个心眼为主人长膘,结果自然长得滚瓜流油。
其实,这句民间俗语很有理性,含有实在的人,终不吃亏这层寓意。
假使你是老板,在任人时,你要挑选那些耍乖弄巧的,还是挑那些人格底质好的呢?
我想,你当然要挑那些人格底质好的。
像阿楷,未知是否会被老板挑上,见壁头风扇白转,徒费电,就主动把它们关闭,如果一经聘上,当然会做得更好。
老板不选这样的人, 倒是不识货、没眼力了。
说一千,道一万,人格是为人之 本。
有好人格者,人生自然走阔路,时来运至。
所谓“猪”,却出正理,常有意想不到的赐福;所谓“大”,就是不待你伸手的优厚回报。
笔者有一位朋友,他实在有加,几十年来像一头老黄牛,在教坛上默然耕耘,最终,他获得了国家级称誉。
这位朋友的大儿子,平日在家看到爸爸一年到头都伏案工作,三更半夜还手不歇卷,耳濡目染,也有了像爸爸一样的人格底质,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不用扬鞭自奋蹄”,后来老板派他到南美洲,再派他到美国。
有一天,大儿子回家探亲时,突然感慨地对爸爸说:“爸,这些年来,我只记着你的‘猪 大’这话,就是不懂巴结,浮不起。
”我这位朋友听了,高兴地说,你这样我就放心了,识货老板是“惜子屁股不惜子面”,老板派你驻美国,已是对你的特别看重了。
大儿子听了,深有所悟地“啊”了一声。
这位朋友的二儿子读研毕业后,被聘进一所高校,先是在教辅部门工作,职位极其一般,但他默默工作不消极,不沾蝇头小利,帮人做事不计得失。
后来,一个领导发现了他的人品与专长,竟把他调到许多人想进都进不了的另一个部门工作。
“天地补忠厚”、“老实久久在”这些千古流传的潮州俗语,是可用纸包的金言。
“猪大”也如此,是天经地义的。
诚实的层次 郝金红 这是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一位樵夫在过桥时不小心把铁斧失落在水里,这时水神出现了,手里拿着昂贵的金斧和银斧让樵夫辨认,樵夫却只是领回了自己的铁斧,诚实的樵夫因此得到了水神的赞扬与赐福。
台湾漫画大师萧言中先生在他的作品《童话短路》里把这个著名的故事小小地“改编”了一下。
水里冒出来的水神不是笑眯眯地拿着金斧银斧,而是脑袋上插着樵夫的铁斧,怒气冲天地大叫“这是谁的斧子?!”而可怜的樵夫已经吓得战战兢兢,虚汗直流了…… 这则漫画在博人一笑后也让我倍感沉重,它体现的其实是我们平日最容易忽略的“诚实的层次”。
世间事物在对错、好坏、善恶之间都有一定的层次,层次间的距离可能就是真理与谬误的分别。
诚实也是如此。
在某种层次上,我们可以保持诚实。
就如诚实的樵夫,面对金钱的诱惑,他 能不为所动,做出诚实的选择;而面对头上插着斧头的水神,可怜的樵夫就不那么容易诚实了。
因为,有很多时候诚实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可能是你承受不起的。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樵夫恐怕就得掂一掂“诚实”的分量了。
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威武不能屈”被亚圣放在了最后一位,恐怕就是因为这一条最难做到。
我们常常把它和“威逼利诱”放在一起说,可是,相比起“贫贱富贵”的诱惑来说,“威武”的威逼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诚实品格! 在人生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也许会时刻面临“诚实”的选择,是逃避,是隐讳,是封杀,还是勇敢地直面?其实,这不只是樵夫一人的难题。
拒绝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固然“诚实”,但是,能够大胆地说出实话,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承担责任,那才是最高层次的“诚实”。
助人要善解人意 徐睿 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人住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庄里。
一天,一个身穿风衣的男人在他家的栅栏外徘徊。
老人观察了许久,然后走上前去对他说:“先生,你是否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那堆木头扛到那边去呢?
我老了,已经扛不动了。
”那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
他脱去风衣,将木头一根一根地扛过去,并将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
活儿干完后,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与老人共进晚餐。
吃完晚饭,那男人又踏上了旅程。
战争期间,从城里逃难出来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里的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而每移动一次,就会有一位客人留下来吃晚餐。
其实,在篱笆外徘徊的逃难的人很需要老人能够帮助他解决一顿晚餐,但 因为面子问题又难以启齿。
于是,老人便想出请陌生人帮助搬几根木头的办法,让逃难的人能够心安理得地留下来与自己共进晚餐。
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可是,很多人往往因为爱面子,想向别人求助又羞于开口。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通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是乐于助人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因为帮人的方法不对而使好事变坏事的事情时有发生。
仔细想想,这位老人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同样需要善解人意。
我们应该像他那样,遇事不张扬,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既出于善良之心,又不显示出优越感,要做到给了别人帮助之后能够让别人乐于接受。
家家有有小小说说迷迷 徐丽霞 老公最近迷上了武侠小说,吃饭时看,睡觉前看,甚至连上个厕所也不忘带本小说。
一天晚上,老公准备去洗澡了,我看见他走进浴室时,手里又拿着一本书,于是忍不住揶揄他:“洗个澡也能看书,我真服了你。
”老公解释说:“不是的,我洗澡前要顺便上上厕所,所以也顺便看看小说。
”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突然有点内急,老公却还不出来,我只好忍,忍到了不能忍时,老公依然不出来。
我没辙了,只好去敲门,扯着嗓子不耐烦地问他:“你洗澡洗完了没有呀?”我满以为他该出来了,不料他却在里面恋恋不舍地回答我说:“我还没洗澡呢,我还在上厕所,你不知道,这小说真是太好看了!” 不不是是投投稿稿 宁甬力 上周,市里举办了一次文友见面会,我有幸应邀参加。
与会时,我认识了邻县一家杂志的女编辑,她声音柔细,谈吐优雅,一直单身的我,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了。
可我这人口拙,也不太好意思主动出击。
同行的小马看出了我的心思,身经百战的他向我传授经验“:你可以跟她要个E妹儿,回来发邮件表白嘛,这样悄无声息地,多私密呀。
”于是我便装作礼节性地上前认识,交换名片,说有空给她投稿。
回来后,我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精心酝酿了一份深情却不失肉麻的情书,按照她名片上的邮箱地址邮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手机响了,一见是那位女编辑的电话,我心里小鹿乱撞,先稳定了一下情绪才摁下接听键。
岂料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怒吼:“你把什么东西发到我们编辑部公共邮箱了?” 留留给给妈妈妈妈听听 王吴军 星期天,我陪着5岁的小侄子在家看电视。
电视里,一个小女孩正在演唱一首好听的儿歌。
小侄子听了几句,忽然对我说:“叔叔,这个小姐姐唱得真好听!”说完,却拿起遥控器,使劲摁了一下,把电视关掉了。
我感到很纳闷,就问他:“既然电视机里那个小姐姐的儿歌唱得那么好听,你怎么把它给关掉了?” 小侄子笑着说:“叔叔,这你就不懂了吧?我要留着这首儿歌,等妈妈回来给她听!” 我我来来点点菜菜 王兰 男友从小在南方长大,所以对于一些字的发音掌握得不是很准确,特别是“韧”和“嫩”尤为突出,因而也闹了不少笑话。
昨天,我俩去饭店吃饭。
男友对服务员说:“来一份杭椒牛柳,牛柳最好烹调得嫩一些。
”不久,菜肴端了上来,男友尝了一口,不满地对服务员说:“美女,我要牛柳嫩一些,可你们的牛柳怎么这么老呀?都咬不动了!”服务员不解地反问:“先生,您刚才不是说牛柳最好韧一些嘛,牛柳只有做老了嚼起来才有韧劲呀?”唉,我心想,今后出去吃饭还是由我来点菜吧。
舅舅舅舅的的担担心心 闫养民 表弟在外地上大学。
那天我们QQ聊天时,表弟说他要去乡下实习一段时间,再要聊就给他打手机。
表弟还担忧说,那地方山高水远,手机信号可能不好。
舅舅过生日那天,我中午抽空赶到舅舅家。
一进家门,看见舅舅正在讲电话,听声音是表弟打过来的。
表弟正在乡下实习,手机信号显然不好,他们的通话老是断断续续。
终于讲完了,舅舅放下话筒有些发愣。
我关切地问舅舅有什么心事,只见舅舅皱着眉头说:“唉,你不知道,你表弟最近说话老吞吞吐吐的。
刚才和我讲电话,我问他句话,他老半天才能回答上来!我真担心他变成个书呆子啊……” 漫画王晓东作 如如此此砍砍价价 陈爱亮 最近,领导派我去杭州出差,为用户维修仪器。
走出杭州火车站,听到的都是当地的方言,就像在听外语。
我叫了一辆三轮车,把我要去的地址交给他,问他要多少钱。
车夫看了看,用方言对我说,我几乎一句也没听懂,只听到那个车夫说“
十,十”的。
我估计他要十块钱,心想我要砍一下价。
于是,我掏出五块钱,说:“就给五块钱,你走不走?”只见那车夫接过了钱,痛快地说:“上车!” 来到用户的公司,我兴奋地把此事对他们一说,公司的小赵用普通话说:“小陈,从车站到我们这里只要四块钱,你倒好给人家五块钱,还高兴呢!”我听后诧异地说:“他说的是四块钱呀?
我以为他要十块钱呢!
” 好读《庄子》,我发现隐藏在庄子骨子里的秘密,那就是他也有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这个提法来源于鲁迅的《阿Q正传》:“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胜利法”。
为了准确地掌握这个概念,我们还得从阿Q说起,看看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我们才能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用以判断庄子是否也有精神胜利法。
我们知道,阿Q是一个“三无”者,无姓,无家,无职业,穷得几乎要穿不上裤子。
可是,他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他也不把赵太爷、钱太爷的两个儿子放在眼里,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笑他头皮上长了“癞疮疤”时,阿Q也会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
每当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当他被王胡和钱太爷的大儿子打了以后,又会即刻忘却,使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
以至后来阿Q被人抓走要去杀头时,他就想:“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就要杀头的。
虽然阿Q在现实中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正因为他身上 庄子也有精神胜利法 林振宇 有一种用以自慰的精神上的胜利法,所以他在精神上永远不会失败,也就意味着他永远是得胜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精神胜利法”这个概念下个这样的定义:是以假想、自欺、自嘲、自解、忘却等等诸如此类的表现形式来求得精神上虚妄的胜利的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
那么,庄子身上到底有没有这个概念所表述的特征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证得庄子身上有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庄子也有精神胜利法”是一个真命题。
我们知道,庄子一生贫困,住在陋巷的破房子里,靠编草鞋度日。
那么,庄子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贫困的呢?他在《山木》篇讲了一个故事:庄子穿着补丁的粗布衣裳,理正腰带,系好鞋子,去见魏王。
魏王说:“先生为什么这样困顿啊?”困顿一词本义就有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穷困潦倒之意,可是庄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自我解释说:“这是贫穷而不是困顿啊!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行,这才是困顿。
” 庄子虽有大智慧,但在现实中却不能施展抱负,一生都不得志,可谓是百无一用。
但他却认为无用即是大用。
在《人间世》中他举栎树为例说:栎树之所以能长得“其大蔽数千牛”全在于无用,否则,它早就被人们砍掉了。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这也就暗示着庄子本人正是因为“无所可用”或“无人理睬”才能全生保身。
庄子除了以隐喻的自解进行自我安慰以外,他还自欺,认为金钱、名位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害人的东西。
这就类似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他举例说:“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
”庄子眼中的名就像《秋水》篇里提到的梁国相位,在他看来,就像猫头鹰找到的一只腐烂的老鼠。
庄子眼中的利就像《列御寇》篇里宁人曹商得到的车子,“破痈溃疽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他还认为,做官的结局和牺牛一样,虽被好好地喂养了数年,而且身披彩缎,但最终免不了被送入太庙作祭祀的供品。
庄子虽然抱有 此种心态,得到精神上暂时的安慰,但仍不能获得精神上永远的解脱和胜利,于是,他又想到了其他的方法,比如说忘却,即忘名、忘利、忘我。
庄子在《大宗师》中把这种方法叫做“坐忘”,也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 知,同于大通”,并主张“外天下、外物、外生”,即遗忘了天下,遗忘了物,遗忘了生命,他在《至乐》中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鞋小挤脚痛,你可以不去计较,假如你连脚的存在也都忘了,那么鞋子再小也就无所谓了。
这就是“忘足,履之适也。
”庄子正是用这种妙法战胜了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赢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庄子生逢乱世,对险恶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洞察力,他一方面对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感不满,对此进行尖锐的批判和沉痛的抗议,但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现实,还处处受到限制,无所作为,于是庄子不得不采取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在求生保身的同时,追求一种至高的境界“:独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又是如何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从前自己做梦,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蝴蝶,但究竟是自己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梦化为自己了呢?这是不清楚的。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庄子一遇到不如意或限制时就会做梦化蝶,这是他的绝活,一般人做不到。
庄子正是以虚幻的假想获得了精神上的绝对真自由和胜利。

标签: #服务器 #空格 #php #php #基础 #计算机 #怎么安装python3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