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苦也美丽,为什么有些网页打不开

打不开 6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Tel(押010)62569455 博新客@科知学网 主编:张其瑶校对:王心怡E-mail押qyzhang@
3 e书生见 爱好八卦不仅在娱乐圈 姻孙学军 学术发现的重要性和新闻性不同,有时候重大发现具有新闻性,有时候有新闻性的不一定有特别大的学术价值,有时候重大发现并没有新闻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杂志和学术期刊在选择发表论文的时候,为了自身发展,往往有意无意地关注学术发现的新闻性。
有新闻价值的论文也往往更容易被学术期刊所接受,也更容易被大众舆论接受,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最近中国学者中微子的有关新发现,就是新闻性和重要性的统
一,这类研究的特点是思想创新性并不强,很类似于学术界的科学竞赛,有实力有能力的学者或学者团队用更快的速度证明或否定了一些重要猜想,这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科学历史上许多猜想的证实就是这类工作,例如关于光线受到重力影响而改变方向的猜想被证实是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依据。
有一些研究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发现,但其新闻性很好,也会获得杂志和期刊的青睐。
最近 《科学》杂志报道一项关于细菌 接触和哮喘、肠炎发病率的研 究,该研究基本内容是证明在动物幼年接触正 常细菌群可减少成年后发生哮喘、肠炎的可 能。
证据就是如果在幼年不接触细菌,则发病 率增加。
而错过接触细菌的关键时间(幼年), 以后再接触也不再有预防作用。
其实这个现象 早就为人们所熟悉,国际上有不少实验室都开 展这个方面的研究。
10
年前我曾访问过加拿 大一个实验室,他们是用LPS(细菌成分)在幼 年期给动物注射,可以减少成年后发生哮喘的 几率,也就是说这个文章的基本思路并不是新 的,该研究采用的技术也并没有特别的新意。
随后他们把自然杀伤细胞作为重点开展 深入研究,并沿着这个思路,观察和杀伤细胞 相关的特异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会受到细菌 早期接触的影响,这些都可以算是新的发现, 但这些内容并不具有特别的新意。
而且可以设 想,除
自然杀伤细胞,其他一些细胞例如免疫 调节细胞Treg、Th17细胞,甚至和过敏有关的 肥大细胞、中性颗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这些 细胞的多种炎症因子都有可能参与到这个过 程。
也许这些细胞和炎症因子在这个模式中都 已经有过研究,他们的这个发现属于“新”的。
那么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发现也不过是补充 了一些说法而已,更算不上什么特别的创新。
也有学术价值非常重要的发现但没有新 闻性的情况。
例如关于疯牛病研究的一些工 作,尽管后来获得诺贝尔奖,但早期并没有获 得广泛认可。
历史上一些只有那些发现者才明 白的新突破、新理论,暂时不能被其他学者理 解和接受,往往是普遍现象。
在国际学术领域, 这样的发现能顺利发表都很困难,能发表在国 际顶级杂志上的难度是很大的。
学术发现和发表论文存在这样的矛盾现 象,越是特别重大的理论创新,越不容易被大 众和学术领域接受。
这是学术研究中的普遍规 律,因此,不必要迷信一些国际顶尖杂志。
爱好 八卦不仅是在娱乐圈,并不会因为领域的不同 而有本质不同。
(/u/
孙学军) 炎炎夏日,吃一盘清凉苦瓜最解暑。
然而,当你细细品尝苦瓜滋味时,可否想过苦瓜的模样也很美丽呢? CN域名杯博客大赛 苦瓜,苦也美丽 姻李璐 记得《简·爱》的经典台词:人,生来就是含辛茹苦。
那么,对于植物来说,生来就苦的种类也不少,如苦瓜、苦草、苦竹、苦藤、苦楝、苦木、苦刺花、苦丁茶、苦荬菜、苦苣苔等。
真可谓一根藤上的瓜,个个皆苦哇! 在这一串“苦藤”上,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苦瓜,较生疏的也许就是苦木。
苦木科,一个听上去有些悲情的名字:为什么一个家族(family)的植物都性(姓)苦呢?苦木科的苦在于树皮,其部分种类可入药,真可谓“良药苦口”。
该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具羽状复叶的乔木,如臭椿、苦树、鸦胆子等,花果都很小,不甚起眼。
这里还是说说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苦瓜吧! 苦瓜,妇孺皆知,是中国人餐桌上的最爱。
夏季是吃苦瓜的好时令,炎炎夏日,吃一盘清凉苦瓜最解暑。
然而,当你细细品尝苦瓜滋味时,可否想过苦瓜的模样也很美丽呢?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属于葫芦科植物,地顿时生机盎然,令人流连忘返! 是一种缠绕草质藤本。
与其他葫芦科植物一样, “苦?有多苦?怕是黄瓜的屁股!”这是小时 苦瓜也分雌花和雄花,在同一藤条上,雄花数目候叫苦不迭时,母亲开玩笑时的一句话,意思是 远远多于雌花。
两种花都有5枚鲜黄的花瓣,状小小年纪,哪晓得人生有多苦?后来吃本地黄瓜 如一个小喇叭。
其区别在于雄花中央只有橙色的时,不经意间咬到黄瓜末端,满嘴都是苦味,就会 花药,雌花中心只有泛绿的五裂柱头。
雌雄之间想起母亲说这话时的笑容。
的授粉需要昆虫来帮忙,初夏的正午时分,一只 小小年纪,当然不爱吃苦。
每逢饭桌上有炒 只小蚂蚁出出进进地忙碌于花朵间。
苦瓜,筷子总不会轻易去碰一下。
年幼的我很费 在版纳植物园的一空旷处,一蓬绿油油的苦
解:大人们很奇怪,为什么要专门去吃苦瓜呢?随 瓜藤正热热闹闹地缠绕着一堆石块。
绿叶掩映着年纪增长,自己也学会了“自讨苦吃”,炒苦瓜, 中,黄色娇艳的苦瓜花三三两两地挂在蔓上,雌喝凉茶。
慢慢地,舌尖不再感觉到苦味,只剩下人 花基部已膨大成纺锤形幼果,其上布满了一根根生的滋味。
细细的刺瘤状突起,这就是雏瓜。
一旁的雄花则 (/u/saraca) “清清瘦瘦,默默地陪衬着,相映成趣。
最令人欣喜 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苦瓜,有的翠绿欲滴,有的金黄耀眼。
熟透的苦瓜,趴在白色的石头上,黄灿灿的果皮刚开裂,露出一粒粒裹着鲜红色假种皮的种子,新鲜、水灵,如一时令鲜果,让人不由地垂涎三尺。
这一丛绿油油的瓜秧里,开着鲜黄的 跟帖 [4]黄德青苦瓜的金黄色果实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记 得小时候,老百姓在家门口种些苦瓜,一来可以 花,挂着金黄的瓜,露出鲜红的种子,令这一片荒观赏,二来可以在苦瓜秧下纳凉,但从来没人吃; 这些年人们时兴吃苦瓜了,很少能见到成熟的苦瓜果实了。
博主回复:呵呵,看来很多人还是很惧怕苦味的。
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有一篇关于苦瓜的,写他和同学打赌,能吃苦,于是苦瓜汤、炒苦瓜片、凉拌苦瓜等等,桌子上的菜全是苦瓜。
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把汪先生的文章作为文献引证呢! [3]翁恩生苦是现实,美丽是心态。
就像欧洲修道士打 铁,中国道士炼丹,同样的生活,不同的追求,也就有了不同的未来。
博主回复:翁师弟说得很好!现实是苦的,心态是美丽滴!这就够了!祝君美丽心态常驻! [2]陈沐小时候喜欢吃甜的,长大了喜欢吃苦味的 ……博主回复:是啊,人生就是甘苦并存呢! i视点 给青年教师更多耐心和宽容 姻孙和军 前几天打开网页,又看到了一则海南一中学女老师自杀的新闻:《三亚一中学女老师宿舍自杀遗书称“累垮了”》。
这是我最近一个月以来看到的第三个教师自杀的新闻。
上个月末,“河北80后高三教师服毒自杀,称工资月光活着太累”。
那个新闻稿里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敬业而被生活重压的中学老师最后一天的生活。
同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惺惺相惜。
当我看到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感受更为强烈,悲从心中来。
这几位老师都很年轻。
海南的这位女老师只有24岁,河北的那位男老师刚刚30岁,孩子刚刚一岁多。
与自己的爱人白头偕老、看着自己孩子健康地成长、让自己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游览下美丽祖国的壮丽河山……人生中这许多美好的事,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做。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无助与无望让他们这样决绝地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自己心 爱的家人、离开这个世界?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个人的具体因素,我 们不能妄加猜测。
我想我们可以从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和中国 教育大环境上作些反思,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青年教师这个年纪,正是事多的年龄。
买房、结婚、生子……刚走上教学岗位,要想上课讲得学生们认可,就要在备课上花大量的时间。
科研上要出色,就要静下心来花大量的时间多读书、多出论文。
这种情况在大学青年教师身上尤为明显。
不谈别的事,光教学和科研的平衡就让许多大学青年老师头疼。
为了在科研上尽快成长,有的青年老师在教学上敷衍了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在工作中的这堆烦心事上,再加点生活中的烦心事,那么这些事很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事实上,现在青年教师的收入正位于收入分配这座金字塔的底端。
没福气赶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什么事到了自己这儿就是公平竞争、市场化。
买房、养家、培养孩子,哪样都要钱,可自己多 年来的寒窗苦读并没换来体面的生活,其他同龄人问起生活和工作环境,自己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现在的大环境加剧了青年教师身心的疲惫、焦虑和无助。
许多学校为了保排名、保升学率,将各种科研和教学任务层层分解。
青年教师要想获得晋升,不仅要发表多少论文,还要承担多少项目,另外还要获得奖项。
简单地说,不仅教学上要过关,科研上还要出色。
同时,学校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每年的晋升职位有限。
青年教师要想获得晋升,不仅要出色,还要比别人更出色。
正在进行的工资和津贴的改革使更多的收入集中到少部分人的手里。
谁不想做得出色?可那毕竟是少数。
在这样的一种生活、工作的重压之下,一些青年教师身心状况的糟糕程度可想而知。
竞争和重压确实带来了积极因素和产出,可焦躁和急不可待给青年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少人问津。
青年教师是急速变革的中国教育体系中正在不断壮大的一个群体,也是最急需关爱的一个群体。
我们能不能给予青年教师的成长以更大的耐心和宽容,给予他们以更大的关心,解决他们 在工作、科研、生活和精神上的一些问题。
若干年后,这代青年教师将成为中国教育的 中坚力量。
未来中国教育和科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决定。
今天青年教师的这种焦躁、急 功近利等负面情绪的累积不会不对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个很好的例证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青年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付出,这自然会给教学质量和中国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我想,现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宽容和耐心尚为时不晚。
这样的亡羊补牢必将在明天的中国教育和科研中有所收获。
另外,也许我们的烦心事真的很多,可我们不应该采取极端的方式加以解决。
风物长宜放眼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珍惜生命,今日承受的苦难都会成为明日幸福的缘由。
记得去年,有句话叫做“中国,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等你的人民,等等你的灵魂”。
我想,可以套用这句话来结束本文:“中国的教育,请你慢些走,等等你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自然地成长!” (/u/hejunsun) 功夫学人 我的老郑和我的508 姻肖海 大三上学期,我因为贪图“小恩小惠”进了老郑的实验室(508),后来跟老郑做的本科论文。
老郑是我们学生私底下对郑老师的尊称,而508则是我的天堂。
我一直保留着508的钥匙,直到7年后出国时才交还给老郑。
郑副教授 郑老师是个大胖子,200多斤,常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骑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上下班。
车把上挂一个人造革的黑包,包的一个角磨得眼看就要漏东西下来。
可是说来也怪,这个包坚持了很久,从来没有漏过东西。
倒是常见到郑老师下班的时候推着自行车往家走,跟他打招呼,他腼腆地笑笑:“这破车,又没气了,早上出来时还好好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原因,很是为他那辆飞鸽牌载重自行车叫屈。
郑老师是系里的众多副教授之
一,由于名额有限,这群年龄相仿的副教授一直到60岁退休时才被扶正,即所谓的“评退”———一评上就必须退,这样不占名额。
郑老师退休后仍照常上班,属于返聘,因此还真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正教授。
我在他实验室的时候,常有人来参观,在介绍郑老师时常说:“这位是郑教授。
”郑老师每次总是要补上一句:“姓郑,副教授。
”系里的老师平时喊 他老郑,在开玩笑时叫他“正副教授”;学生们当面喊他郑老师,背后则叫他老郑。
“小恩小惠” 郑老师是做电路和控制的。
按他的话说,在系里属于外来户、非主流。
年轻的时候和系里的几个老师合作研发了一项技术,郑老师后来把该技术完善,做成了一套实用的仪器,非常受欢迎,当时有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买,所以郑老师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规矩,郑老师卖仪器的钱从来没有放进过自己的腰包。
那年头不管你课题费有多少,也不论横向或纵向项目,都不允许给自己和学生发钱。
郑老师当时连硕导都不是,于是他找本科生,每年一两个。
在其他老师的眼里,郑老师招生用的是“小恩小惠”的手段。
总结下来,所谓的“小恩小惠”主要有两条:一是买书可以报销,二是有坐卧铺出差的机会。
能够随便买书是大部分读书人的奢望!那时候的书一般学生是买不起的。
而郑老师只要看见书的发票,一律全报,于是实验室的学生们都有自己的藏书,我也不例外,周末常逛书店。
到后来,碰到好听的音乐磁带也买(大概每个月买一盘吧,郑老师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我出国的时候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汉语词典和一本数学手册,其余的打成几个大包托运回了老家,现在还在老家的阁楼里放着。
当年坐卧铺出差对学生是极具吸引力的。
托郑老师的福,我上大学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
每次都是卧铺往返,住宿标准是每天7块钱。
刚开始时可以住四个床位的标准间,有蚊帐,晚上听来自天南海北的采购员们侃大山;到后来,7块钱只能睡通铺,点蚊香,和一帮走南闯北的倒爷们喝酒聊天。
那时候的人心眼挺实在,见面自然熟。
常在外面跑的人,肚子里都装了不少故事趣闻。
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大家喝着小酒,吃着花生,天南海北胡侃一通,便淡忘了想家的心思。
而我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慢慢老成稳重了。
“他X的”和“臭小子” 郑老师有两句口头禅:“他X的”和“臭小子”。
前者是负面的,用于表达失望、无奈、懒得理你、无语等等。
后者是正面的,用于表达欢喜、开心、认可、鼓励等等。
老师们在楼道里碰见常相互开玩笑:“老郑,最近又发财了吧,分量见长啊。
”郑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他X的,我这小本生意哪能跟您比啊。
您可是大买卖,大秤分金啊,呵呵。
” 用现在的话说,郑老师也有很八卦的时候。
大四的一天,郑老师看见我推着我的自力更生牌自行车(只有两轱辘、脚踏板、座垫和一个铃铛)和一个女生走在一起,下午便笑眯眯地来打探情 况:“臭小子,眼光不错嘛。
”我苦着脸说:“郑老师,使不得,人家可是名花有主的。
”他一脸失望:“他X的,你小子咋就没那能耐?” 1990年不允许应届生考研,只能保送。
而1991年却反过来,应届生取消了研究生保送,只能考试。
我考完研后,便开始做毕业论文,整日混迹于508。
一天郑老师突然发话:“臭小子,研究生想上哪儿去啊?408分,应该可以随便挑咯。
”我问:“您什么建议?要不我还是跟着您吧(郑老师当年评上了硕导,可以带研究生了)。
”他慢悠悠地说:“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拿主意。
不过你小子是个实心眼,最好找个心眼好的导师带着。
”过了几天,有一位老师在门口和郑老师聊天,郑老师突然指着我对他说:“给你推荐个学生……”于是我便有了硕士和博士导师。
记得郑老师最后嘟哝了一句:“他X的,真抠门,好学生都给了你们,也不说请客!” 减肥 系里为了省钱,楼里唯一的电梯一般不开。
郑老师每天把他的200多斤扛上五楼后,第一件事便是坐在办公桌前喘气。
有人劝他减肥,郑老师总是一句话:“他X的,有好吃的不吃,那是傻子!” 大四上学期的冬天,郑老师去东北出差,赶回程火车时摔了一跤,小腿骨折!火车经停秦皇 岛的时候,同行的老师下车打电话通知学校和家里准备接人。
一帮系里的小伙子便来到火车站等候。
在黑夜冰冷的站台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到底需要多少人抬,以及怎么个抬法。
结果是当时想好的方案完全不管用,楼道里乱成一团,我喊的是“:我扛不住了,来个人在下面搭把手!” 郑老师在家养腿伤的那些日子,我在508无聊得很。
一天楼道里来了几个同样无聊的同学,开始调侃我:“你们老郑太勇猛了!一个屁墩竟能把自己的小腿坐断!”“去去去,少埋汰俺们老郑!那天抬他上楼梯,你们俩小子偷懒不说,还在前面高举,把俺们在后面紧跟的压得气都喘不过来。
俺使出的可是吃奶的劲,腿肚子一个劲地哆嗦,心里还在犯嘀咕,别一个不稳压将下来,我这小身子骨非压扁了不可。
”这时厕所的门突然开了,郑老师一瘸一拐走了出来,非常严肃地摔下一句:“他X的,减肥!”我们几个愣在那里,面面相觑。
肯定是系里用电梯把他接上了五楼。
2007年我回到学校,从系里老楼出来,看见远处走来一个瘦老头,觉得走路的模样好熟悉。
这时对方的大嗓门已经传了过来:“臭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呀。
”我鼻子一酸,眼睛蒙上了一层雾,那是我的老郑!没敢问他为什么瘦成了这样,因为我害怕…… 现在又过去了4年多,我亲爱的老郑,您好吗? (/u/tsunamihaixiao)

标签: #coupon #customize #文件 #webservice #cnas #javabean #服务器 #crp